苜蓿评定与进口苜蓿介绍
苜蓿的种植与利用

苜蓿播 种一般采 用条 播或垄 播 ,条播行 距 为
3 0 ~ 6 0厘米 。垄 播则 采用 密垄 稀植 技术 ,行距 为 l 5 ~ 2 0 厘米。既增加覆盖, 提高产量, 又便于田间管理。 每亩用种量为 0 . 7 5 ~ 1 . O 0 千克 , 根据种子质量 和
克, 育成猪 5 ~ 7 千克, 鸡0 . 1 0 — 0 . 1 5 千克。
3 管理
播种后要及时查苗补种 , 确保种植密度 。有条件 的地方 在干旱 时可灌溉 , 灌水用 沟灌 、 喷灌均可 , 最 好是喷灌 。苜蓿的根系不耐淹 , 水淹 2 4小时会造成
死亡 , 因此雨季低洼地应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播 前应施有机肥做底肥 , 适当施用一些磷 、 钾化肥 。苜 蓿 苗期生 长极其缓慢 , 易受杂草侵袭 , 幼苗期 、 返青 后、 刈割前后都要除草。播种前施用的土壤处理除草 剂, 苗前施用除草剂 , 苗后施用除草剂 , 但注意药效
誉, 在我 国已有 2 0 0 0多年的栽培历史 。紫花苜蓿是 多年生优质高产豆科牧草 , 一年可收割 2 3 茬, 一般
亩( 6 6 7平方米 ) 产干草 3 0 0 — 8 0 0 千克 , 一次种植 可 连续利用 5 ~ 7 年。该牧草为优质的蛋 白饲料 , 干草粗 蛋 白含量在 1 5 %~ 2 0 %, 一般 3 千克干草 可顶替 1 千
克豆饼 , 而且适 口性好 , 并富含矿物质 , 各种维生素 含量也较高 , 为各种草食家畜所喜食 。无论青刈 、 青 贮或于草饲喂 , 使畜禽增重 , 奶牛泌乳 , 家禽产蛋 等 效果都十分明显 。苜蓿适应性强 , 耐寒 、 耐旱 、 耐盐 碱, 还可 以改土肥 田, 起着水土保持 的作用。目 前, 适
应在刈割前 2 — 3 星期失效 , 以免造成家畜中毒。 苜蓿 的病虫害较多 ,危 害苜蓿的害虫主要有蚜 虫、 蓟马 、 盲蝽蟓等 , 病 害有锈斑病 、 褐斑病 、 菌核 和 霜霉病 等。可用药剂、 提前刈割 、 摘除病 叶等方法进 行防治 ,但根本的防治措施还在于选用抗病 品种及 播前药物拌种 。
苜蓿的功能主治与性味归经

苜蓿的功能主治与性味归经
苜蓿的功能
•清热解毒:苜蓿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高热、中暑等热病症状。
•利尿消肿:苜蓿能够有效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从而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
•润肺止咳:苜蓿含有一定量的黏液质,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强壮身体:苜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加强壮。
•促进消化:苜蓿中的纤维素能够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苜蓿的主治
•发热病症:苜蓿能够清热解毒,用于治疗高热、中暑等病症。
•水肿:苜蓿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适用于水肿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
•咳嗽痰多:苜蓿含有黏液质,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能,适用于咳嗽痰多的患者。
•营养不良:苜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作为营养补充品,用于缺乏营养的患者。
•消化不良:苜蓿中的纤维素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适用于消化不良的患者。
苜蓿的性味与归经
苜蓿的性味归经如下:
•性味:苜蓿味甘、微寒,性平。
•归经:归肺、胃经。
根据苜蓿的性味归经,可以看出它的性质较为温和,适用于不同体质的人群。
总结
苜蓿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植物,其主要功能包括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润肺
止咳、强壮身体和促进消化等。
其主治范围涵盖了各种热病、水肿、咳嗽痰多、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等病症。
苜蓿的性味为甘、微寒,归肺、胃经,适用于不同体质的人群。
注意:在使用苜蓿时,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剂量和使用方式。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苜蓿的特性与种植

苜蓿的特性与种植时间:2008-7-17 17:34:31 来源:陇东报社作者:田蕴雅编辑:郭海浏览次数: 126一、生物学特性苜蓿属于豆科温带植物,种子在5-6℃即发芽,生长最适温度是日平均气温15-21℃,耐寒能力较强,停止生长的温度为3℃左右。
苜蓿一般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不喜酸性土壤,PH6以下时,影响根瘤的形成及苜蓿的生长。
二、栽培要点头一年夏、秋季先翻耕、耙地,使之平整精细。
结合整地施入有机肥料,施足基肥。
选择保水、保肥,能灌、能排的地块种植苜蓿为好。
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并进行发芽试验,选出种子再进行根瘤菌接种。
苜蓿种子硬实率较高,如新鲜种子硬实率可达25%-65%,经过贮藏可减少硬实率。
播种前暴晒苜蓿种子,可促进种子发芽。
三、播种时期和播种方法(1)清明前播种。
在清明前(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此时土壤温度升高,土壤湿度大,容易获得全苗。
过晚适逢春旱大风,土壤干燥,出苗困难播后要镇压以利种子发芽。
(2)秋季与农作物混种。
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用荞麦、油菜、小麦带种,也可于第二年春季套种在上述作物的行间。
总之,不论春播或秋播,均应结合下雨或灌溉进行,条播行距一般为20-30厘米。
(3)播种量。
苜蓿单播下种量每亩为0.5-1千克。
在不肥沃土壤中,播量宜大;干旱地区水分不足,不可过密。
土壤干燥时每亩播0.5-0.75千克,湿润时播1.0-1.25千克。
四、田间管理(1)施肥。
苜蓿产草量高,不施肥会影响其产草量。
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20-30千克,与厩肥2000千克同时施用。
(2)除草。
除草是苜蓿管理中较为重要的措施,除草越早越好,施肥和和灌水都要在每次收割之后进行,灌后进行中耕,以保墒除草,使苜蓿旺盛生长。
苜蓿草品种介绍

苜蓿草品种介绍苜蓿草品种介绍2012-8-28 来源:⽹络1、公农1号苜蓿品种特征特性半直⽴型,叶量⼤。
再⽣性较好,耐寒,⽣育期92天~110天,病⾍害少⽽轻,适应性⼴,产草量⾼。
每公顷产⼲草12000千克~15000千克,种⼦450千克。
适应地区东北和华北各省、区适宜种植。
2、沧州苜蓿品种特征特性植株斜⽣型,主根明显,侧根发达,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腋⽣,花冠浅紫⾊,荚果螺旋形,种⼦肾形,千粒重1.71克~2.01克。
在当地⽣育期107天左右,属中熟品种。
在⾃然条件下收两茬草⼀茬种⼦,每公顷产⼲草15500千克~16850千克,种⼦225千克~285千克。
该品种适应性⼴,寿命长,耐热,较耐盐碱。
适应地区适宜在河北东南部、⼭东、河南、⼭西部分地区栽培。
3、公农2号苜蓿品种特征特性株型为半直⽴,分枝多。
根系发达,主根⽐公农1号苜蓿粗,侧根少。
耐寒性强,病⾍害少,⽣育期100天左右。
每公顷产⼲草45000千克~67500千克。
适应地区和公农1号⼤致相同。
4、⽢农3号紫花苜蓿品种特征特性株型紧凑直⽴,茎枝多,⾼度整齐,叶⽚中等⼤⼩,叶⾊浓绿,花紫⾊,荚果螺旋状,种⼦肾形。
千粒重2.2克。
春季返青早,初期⽣长快,在灌溉条件下产草量⾼。
每公顷产⼲草12000千克~15000千克,为灌区丰产品种。
适应地区适应于西北内陆灌溉农业区和黄⼟⾼原区。
5、淮阴苜蓿品种特征特性茎直⽴,少数斜⽣,叶⽚较晋南苜蓿、关中苜蓿⼤,叶⾯积2.74公分,花深紫⾊,为极早熟品种,适应南⽅湿热环境条件,较关中苜蓿耐热、耐湿、耐酸。
在长江中下游夏季有⾼温伏旱的丘陵平原、较酸瘠的红黄壤、沿海含盐分较⾼的⼟地上,淮阴苜蓿⽐关中苜蓿、晋南苜蓿⽣长好。
表现为⽣长发育快,再⽣性好,⼲物质产量⾼,越夏率⾼。
为当前我国能良好适应长江流域环境条件的优良苜蓿地⽅品种。
每公顷鲜草产量45000千克~65000千克,种⼦300千克~450千克。
适应地区黄淮海平原及其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向南⽅其他省份推⼴的前景。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6年第33号——质检总局关于进口苏丹共和国苜蓿草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6年第33号——质检总局关于进口苏丹共和国苜蓿草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3.28•【文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6年第33号•【施行日期】2016.03.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6年第33号质检总局关于进口苏丹共和国苜蓿草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根据我国专家对苏丹共和国苜蓿草的风险分析结果,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中苏两国检验检疫部门协商,双方签署了《关于苏丹苜蓿草输华卫生与植物卫生条件的议定书》。
即日起,允许符合《进口苏丹共和国苜蓿草检验检疫要求》(见附件)的苏丹苜蓿草进口。
附件:进口苏丹共和国苜蓿草检验检疫要求质检总局2016年3月28日附件进口苏丹共和国苜蓿草检验检疫要求一、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苏丹共和国农业与林业部关于苏丹苜蓿草输华卫生与植物卫生条件的议定书》。
二、允许进境商品名称苜蓿草(Medicago sativa L.),是指在苏丹共和国生产、经二次压缩的苜蓿草捆。
三、加工厂的批准苜蓿草必须来自苏丹共和国农业与林业部(以下简称SMOAF)考核批准的加工厂。
加工厂由SMOAF向质检总局推荐并获得注册登记后才允许向中国出口。
获准注册的加工厂名单可在质检总局动植司网站查询。
四、检疫性有害生物和转基因要求苜蓿草不得带有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见附1)和未经中国官方批准的转基因成分。
五、产品加工和出口要求(一)种植采收。
1. 苜蓿草原料种植、晾晒及储存场所应与动物饲养场、牧场等隔离,确保没有被有蹄类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他物污染。
在苜蓿草收割、晾晒及储运期间,应避免混杂根、籽粒、土壤及其他植物残体。
苜蓿草市场分析报告

苜蓿草市场分析报告一、全球苜蓿草产量全球苜蓿干草产量亿吨(2014年),其中北美洲6333万吨,南美洲2755万吨,欧洲3277万吨,亚洲628万吨,大洋洲666万吨,非洲136万吨。
前十位苜蓿种植国家是美国(36%)、中国(15%)、阿根廷、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
全球苜蓿草生产类型主要有苜蓿风干草捆、苜蓿脱水草捆、苜蓿青贮、苜蓿草颗粒等。
苜蓿草草捆苜蓿草颗粒二、全球苜蓿草进出口量2016年全球苜蓿草进出口量为850万吨,其中出口量为600万吨,进口量为250万吨;主要出口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保加利亚。
主要进口国和地区:中国、日本、沙特、阿联酋、韩国、台湾。
苜蓿草主产国大部分自用,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不大,如美国仅有不到5%产量的苜蓿草用来出口。
三、中国苜蓿草进口中国海关获得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进口苜蓿草总计万吨,相比2015年的万吨增加%;进口金额总计万美元,同比下降%;全年平均到岸价为美元/吨,同比下降%。
从2013年到2016年,中国进口苜蓿的变化趋势是:总量逐年提升,增幅逐年放大;美国苜蓿的比例在下降,西班牙的苜蓿比例在上升。
国产苜蓿的质量不稳定,一级或特级苜蓿草的产量严重不足,目前高品质苜蓿市场还依赖于进口。
四、中国苜蓿草产业2015年,中国苜蓿草产量万吨,进口121万吨,需求量538万吨,供需基本平衡。
分析我国牧草市场的供求形势,劣质牧草供大于求,而苜蓿等优质牧草却供不应求。
一级苜蓿很少,大多为二级苜蓿草。
质量较好的省份在甘肃和宁夏。
由于农民收购价的提高,苜蓿出场价普遍提高,一、二级苜蓿甘肃在2100-2300元/吨,宁夏在2200-2400元/吨。
但是,宁夏的苜蓿数量很有限,基本在本地消化了,宁夏还需大量从甘肃调购。
目前,甘肃是苜蓿贮存最多的省份,其次是内蒙古,许多奶牛场已选用国产苜蓿予以降低饲养成本。
我国苜蓿草产业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阶段,即我国一直存在的农民自产自用的生产方式,此方式非常稳定但从未进入商品草市场。
苜蓿分蘖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苜蓿分蘖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苜蓿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牧草,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
在牧草业发展中,苜蓿的产量和质量一直是关注的重点。
而苜蓿的分蘖数作为苜蓿产量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苜蓿的生长情况和产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蘖分是指苜蓿地上部分的侧芽或分枝。
苜蓿的分蘖数是指在单位面积上的苜蓿植株侧芽或分枝的数量。
这个数字可以反映苜蓿的生长状况以及其能够产生的更多叶面积,进而影响光能的利用和养分的吸收。
因此,苜蓿的分蘖数被广泛认为是评估苜蓿增产能力和抗逆性的重要指标。
在实际生产中,苜蓿的分蘖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测定,比如可使用人工采样或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来获取准确的数据。
通过对苜蓿分蘖数的监测,农户和养殖户可以更好地了解苜蓿植株的生长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苜蓿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从苜蓿的分蘖定义和意义开始,进一步讨论影响蘖分数的因素,探讨评估苜蓿产量和质量的方法,并提出提高蘖分数的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苜蓿分蘖数这一指标,希望能够为农户和养殖户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促进苜蓿产业的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1. 引言: 在引言部分,将对苜蓿分蘖数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
2. 正文: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来讨论苜蓿分蘖数的相关内容。
2.1 蘖分的定义和意义: 首先,将解释蘖分的定义,即苜蓿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分出的侧枝或分根的数量。
然后,介绍蘖分数对于苜蓿生长和产量的重要意义,包括增加苜蓿的生物量、改善饲料质量、提高抗逆性等方面的作用。
2.2 影响蘖分数的因素: 在本节中,将探讨影响苜蓿分蘖数的各种因素。
包括生态环境对蘖分的影响、苜蓿品种的遗传特性、生长条件的调控等方面的因素,并对各个因素的具体影响进行详细讨论。
3. 结论: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蘖分数在苜蓿种植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提高苜蓿的蘖分数。
同时,也会对本文的目的进行回顾,强调苜蓿分蘖数对于苜蓿种植和生产的意义,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科学认识苜蓿

五月的北方正是苜蓿草最鲜嫩的季节,许多苜蓿草专家称其为蔬菜之王,黄金菜。
苜蓿草炒食、凉拌、做馅、做汤都可以,食用方式多,操作简单。
推荐给朋友们品尝,祝朋友们身体健壮,心情愉悦。
苜蓿,俗称草头,又名黄花苜蓿、秧草、金花菜、母齐头、连枝革、光风草,为豆科植物一年或二年生宿根草本。
苜蓿易生易长,古代百姓荒年采摘做粮充饥,故苜蓿又一直被视为生活清贫的象征。
唐代萍令之在《自悼诗》中云:“朝日上团国,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
”陆游也有过“苜蓿堆盘莫笑贫”的句子。
苜蓿,原产印度。
我国南方通常作绿肥栽培,陕西、甘肃也有栽培。
以嫩茎叶做蔬菜食用。
苜蓿在蔬莱的大家族中本是一名“无名小卒”。
那么,苜蓿怎么成了“蔬菜之王”了呢?中国预防医学研究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编撰的《食物成分表》提供的营养分析数据提示,苜蓿在维生素C、钙、铁、硒4项营养素的含量方面,位于众多蔬菜之首,共计获得4块全牌。
同时,其他营养素含量也较丰富。
维生素C:100克鲜菜中含有118毫克;钙:100克鲜菜中含有168毫克;铁:100克鲜菜中含有9.7毫克;硒:100克鲜菜中含有8.5微克。
此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尼克酸含量也都很丰富或较丰富,且高钾低钠(钾钠比为85.7:1)。
可见,苜蓿具有多项的营养优势,综合评定为“蔬菜之王”,苜蓿是当之而无愧的。
苜蓿入药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之后,《日华子本草》、《本草衍义》等医著均有记载。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苜蓿除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外,还含有苜蓿酚、牧畜素、果胶酸等成分。
所含苜蓿素有轻度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肾上腺素氧化。
苜蓿所含多种维生素进入人体后,可抑制抗氧化脂质的形成,能润泽皮肤,减少皮肤色素沉淀,从而保持皮肤细腻,消除皱纹,延缓皮肤的衰老。
此外,经常适量吃些清炒苜蓿,还有止血、去脂的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疗效。
苜蓿的十大缺陷及其补救措施苜蓿是世界栽培历史最长、栽培面积最广的优良牧草,有“牧草之王”的美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进口苜蓿介绍与苜蓿评定标准
进入中国的美国苜蓿主要是一级苜蓿和特级苜蓿,粗蛋白含量分别在19%和22%以上,NDF≤40%,ADF≤30%,相对饲用价值分别在150%和160%以上,产奶净能在1.45~1. 65MCAL/KgDM,完全满足高产奶牛TMR饲料中蛋白质(16%~17%)、NDF(33%~40%)和产奶净能(1.60MCAL/KgDM)的要求,可以通过直接增加优质苜蓿干草的饲喂量,以提高精粗比和粗饲料的采食量,明显地提高了奶牛的反刍及瘤胃环境、产奶量、体况、繁殖能力和奶牛使用寿命,延长了奶牛产奶高峰期,减少了奶牛疾病和兽药投入,使中国奶业真正意义地享受到了优质粗饲料给集约化奶牛养殖带来的效益,这也是中国苜蓿产业没有做到的。
美国苜蓿数量多、质量好,品质稳定,运输方便,贮存时间长,自2006年开始在中国各大牧场得到一致好评。
影响苜蓿干草品质和动物饲养表现的因素,包括:(1)收割时,草的成熟度;(2)含叶率;(3)颜色;(4)异物;(5)风味。
苜蓿草的收割应在含苞期,也就是在茎的顶端有花苞,但没有紫色花瓣。
含苞期的苜蓿草通常是多叶的,而茎是细而柔软的。
第一茬含苞期收割的苜蓿品质最好,随着苜蓿的生长叶的比例下降,茎也变得的粗而硬。
低温和多云气候减缓成熟期,但却有助于品质的提高。
由于收割技术与设备的差异
含叶率指的是叶和茎的比例,苜蓿干草在收割、晒干、加工过程中会有叶子掉落的损失。
叶子在苜蓿干草质量上绝对重要,因为苜蓿干草的总可消化营养份(TDN)的60%,粗蛋白的70%,维生素的90%存在叶子中。
一般苜蓿干草含叶率为60-70%,差的会只有10 - 15%。
一捆含叶率高的苜蓿干草可见的是明显叶子多,叶子都附着在梗上,而梗是柔软的。
相反地,含叶率低的草捆可明显看到草梗多。
最想看到苜蓿干草的颜色是像田里未成熟苜蓿的翠绿色。
这样的颜色表示晒干、加工得宜,没被雨淋过,没霉变,没发热(储存过程中);带有一股草香味,适口性好,胡萝卜素含量高,饲料价值高。
然而,颜色的判定也有蒙蔽的地方。
譬如,早收割而被雨淋过的草的颜色不是翠绿色,但其营养价值却比晚收割翠绿色的草来得高。
日晒而变色的苜蓿草呈淡金黄色,日晒而变色的草适口性不好,胡萝卜素含量低。
被雨淋过、露水过多或浓雾而变色的苜蓿干草呈深
褐色或黑色。
被雨淋过、露水过多或浓雾而变色的苜蓿干草呈深褐色或黑色。
在收割后淋雨,会洗涤掉很多养分,则刚晒干的草的叶子会被打落;梗变得硬而脆。
褐色苜蓿干草表示打捆时,草没晒干而发酵发热,霉菌滋长而产生热。
混杂在干草中的异物可分为二类:伤害性的和非伤害性的。
伤害性的异物指动物吃进后,造成动物的伤害;非伤害性的异物指不会对动物造成伤害。
但含有异物会降低苜蓿的质量,和饲喂动物的安全性。
正常新鲜的苜蓿干草应有草香味。
不能有霉味、腐烂味、任何虫害造成的异味、汽油味或化学药品味,否则降低适口性,不具价值。
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能合成宿主所需的全部氨基酸,但对于高产奶牛,瘤胃合成的量不能完全满足产奶需要。
通过脱水后制成的草粉、草块和草颗粒具有更广的饲用范围,尤其对于反刍家畜来说,经脱水处理苜蓿过瘤胃蛋白含量可达总蛋白质的58%~60%,大大提高苜蓿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相对饲用价值近年来,人们将ADF和NDF值用于建立一种牧草品质评定和比较的相对简单的指数。
这一指数称为相对饲用价值(RFV),它可用于预测某一特定牧草的采食量和能量价值。
相对饲用价值是根据牧草的可消化干物质(DDM)和潜在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来进行牧草品质的比较和评级的。
相对饲用价值实际上等于DDM乘以DMI再除以一个常数。
相对饲用价值以百分数表示,并以盛花期苜蓿的相对饲用价值为100%进行比较。
RFV值随牧草品质的提高而增加(表16.5)。
(豆科、禾本科或禾?豆混播草地干草的质量标准(美国牧草与草地协
会干草市场专题组) )
注释:注:CP=粗蛋白,ADF=酸性洗涤纤维,NDF=中性洗涤纤维。
消化性干物质(DDM%)=88.9-0.779ADF(干物质的百分数)。
干物质采食量(DMI)=120/牧草NDF(干物质的百分数)。
相对饲用价值(RFV)=(DDM值×DMI值)/1.29。
RFV值为100%的标准干草,其ADF 值和NDF值分别为41%和53%。
用于计算RFV的可消化干物质(DDM)以可消化饲料或牧草的百分数来表示,通常由ADF值来估计,但是也可以根据家畜饲养试验来估计。
禾草、豆科草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牧草,其ADF值不同,所采用的公式也不尽相同。
用于计算RFV值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是指家畜采食的牧草的相对数量。
DMI值虽可根据家畜饲养试验获得,但通常根据NDF 值计算而来。
和DDM值的计算一样,不同种类的牧草所采用的公式也不同。
最近几年,在美国一些举办干草拍卖的州,与其他因素相比,牧草的RFV值对干草的价格影响最大。
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开始采用牧草RFV值,因为用该指标可对不同批量或种类的干草的饲用价值进行比较。
相对饲用价值是衡量牧草为家畜提供营养能力的一个良好指标。
ADF和NDF值对于牧草RFV值的确定非常重要。
A D F值用来计算DDM值,ADF值越小,DDM值就越大。
而NDF值用来计算DMI 值,NDF值越小,DMI值就越大。
尽管用RFV值表示牧草品质的指标体系似乎比较复杂,但它只不过是定量比较不同牧草的又一种表示方法而已。
多年来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准则仍然适用:纤维含量越低,消化率越高,牧草的品质就越好。
另外,家畜的高采食量也标志着牧草的高品质。
虽然高蛋白含量也是人们所期望的,但牧草RFV值的计算不采用蛋白质指标。
相对饲用价值只用一个数值就可估测牧草、半干贮或青贮料的能量价值。
成熟的(3/4至完全开花的)苜蓿,其RFV值等于100。
RFV 值为125的牧草,要比成熟苜蓿的能量高25%。
同样,RFV值为75的牧草,其能量只是成熟苜蓿的75%。
相对饲用价值不能用于日粮的平衡。
可以接着用能量值(由纤维含量而得)和蛋白质来进行日粮的平衡。
然而,RFV在干草定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它提供了干草饲用价值(就能量而言)的一个相对估计。
小结
我们必须意识到影响牧草品质的主要因素,例如牧草的成熟度、草种及品种的影响。
能否获得较好的家畜生产性能,取决于特定牧草中可利用的营养总量,而非牧草的总量,这一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