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苜蓿育种取得的成就及展望

合集下载

中国苜蓿育种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苜蓿育种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苜蓿育种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杨青川,康俊梅,张铁军(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苜蓿育种的历史、现状,阐述了苜蓿育种的斱法和目前中国苜蓿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苜蓿育种収展的斱向与目标。

关键词苜蓿育种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广泛分布且享有盛誉的优良牧草,被称为“牧草之王”。

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食用、饲用及药用的悠久历史。

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1]。

紫花苜蓿为豆科牧草,不仅具有改良土壤,还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饲料,为发展畜牧业奠定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有益健康与保健的食用植物之一。

1 中国苜蓿育种历史与现状1.1 中国苜蓿的起源与传播苜蓿起源于小亚细亚、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高地[1],随后从伊朗逐步传播到其它国家。

中国汉代旅行家,外交家,与卓越的探险家张骞于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奉诏两次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走出国门,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汗血马,还引进了包括苜蓿在内的一些植物种子[2]。

有关苜蓿引种种植记载在我国古代《汉书•西域传》就出现记载:“蘮宾地平,温和,有苜蓿”[3]。

蘮宾是古西域国名,在今喀布尔河下游及克什米尔一带。

“大宛国,俗嗜酒,马嗜苜蓿”[3]。

武帝时得其马,汉使采苜蓿种归,“益种苜蓿离宫馆旁,极望焉”[3]。

大宛即位于今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当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史记•大宛列传》也记载:“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离宫别舍宫房尽种苜蓿”[4]。

这样苜蓿作为饲料引入了中国,最初在西安一带种植,以后逐渐扩大到陕西各地。

由于苜蓿具有很高的营养与饲用价值,广泛地被传播,如今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万亩。

1.2 中国古代苜蓿选种思想来源中国古代至迟北魏,就形成了从选种、留种到建立种子田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并培育出了一批耐旱、耐水、免虫,以及矮杆、早熟、高产、味美的优良品种。

我国苜蓿产业现状及趋势

我国苜蓿产业现状及趋势

我国苜蓿产业现状及趋势我国苜蓿产业现状及趋势引言苜蓿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植物,被广泛用作饲料、土壤改良剂和绿肥。

它在畜牧业和农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我国苜蓿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我国苜蓿产业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苜蓿以来,我国苜蓿产业经历了一系列发展过程。

起初,苜蓿主要用于试验示范和科研机构的育种繁殖工作。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高质量饲料需求的增加,苜蓿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二、我国苜蓿产业现状目前,我国苜蓿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北方地区为主的生产格局。

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是我国苜蓿产业的主要生产区域。

苜蓿主要分为天然苜蓿和人工苜蓿两种,其中人工苜蓿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据主导地位。

1.目前我国苜蓿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据统计,2019年我国苜蓿种植面积约为XX万亩,总产量约为XX万吨。

尽管与国外相比,我国苜蓿产量仍然较低,但在近年来已有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

2.我国苜蓿产业的市场需求现状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迅猛,尤其是奶牛和羊类养殖业的快速增长,使得高质量饲料的需求大幅上升。

苜蓿饲料以其营养价值高、饲料效益好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喜爱。

此外,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也开始使用苜蓿作为绿肥进行土壤改良。

3.我国苜蓿产业的发展问题虽然我国苜蓿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在众多问题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首先,我国苜蓿品种的单一性问题。

目前,我国苜蓿品种较少且多以进口品种为主,缺乏适应不同地区环境的品种。

这限制了苜蓿的种植范围和产量的提高。

其次,我国苜蓿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较为困难。

此外,由于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苜蓿市场供需失衡的现象。

再次,我国苜蓿市场的行业协会建设相对滞后。

行业协会在标准制定、信息传递、产品推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苜蓿产业的行业协会建设尚未完善。

最后,我国苜蓿产业的运输和销售环节存在一些问题。

植物育种

植物育种

我国苜蓿育种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我国在苜蓿新品种的选育、地方品种的整理、国外品种的引进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的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国外苜蓿育种工作进行比较,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关键词:苜蓿; 育种; 进展正文: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不仅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而且具有很强的改土培肥、蓄水和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因而被誉为“牧草之王”[1]。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牧草育种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到2000年12月已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牧草饲料作物品种共有219个,育成品种90个,地方品种39个,国外引进品种55个,野生栽培品种35个[2],建成了保存牧草种质资源的低温长期库、中期库和常温短期库以及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牧草种质资源圃等从中央到各省、区的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在搜集牧草种质资源、开展鉴定评价以及向需种单位供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近几年,随着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苜蓿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至居各种牧草之首,达133万hm2[3]。

而我国的牧草育种工作却远远不能满足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各种实际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

本文将对苜蓿育种方面的研究结果予以综述,供我国有关科技人员和生产者参考。

1 我国苜蓿育种的成就1949年以前,我国苜蓿研究工作非常薄弱,只有少数学者进行过野生苜蓿的调查、搜集以及国外苜蓿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

现代意义的育种工作开始于建国后[4]。

20世纪50年代,吉林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育成公农1号和公农2号两个苜蓿新品种。

20世纪70年代,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育成草原1号和草原2号两个苜蓿新品种。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苜蓿育种有了迅速的发展,1987年全国苜蓿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到2000年12月,已通过审定登记的苜蓿品种有36个,其中育成品种17个,地方品种18个,国外引进品种1个。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趋势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趋势引言苜蓿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牧草和饲料作物,被广泛用于牧草和畜禽饲料的生产中。

随着全球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增加,苜蓿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国内外苜蓿产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一、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的苜蓿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是全球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总面积的30%以上。

目前,国内苜蓿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万公顷,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

苜蓿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合苜蓿的生长。

国内苜蓿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畜牧业的快速增长和人们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良好的饲料质量是保证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苜蓿饲料具有高蛋白质含量、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以及良好的消化性能,因此备受畜牧户和养殖业主的青睐。

二、国内苜蓿产业发展趋势1. 种植品种优化目前,国内种植的苜蓿品种多数来自国外,存在适应性差、抗逆性弱等问题。

因此,培育适应中国气候和土壤环境的新品种对于苜蓿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新品种可以提高苜蓿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

另一方面,新品种也可以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业主的收益。

2. 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技术是苜蓿产业发展的基础。

目前,国内苜蓿种植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科学配方少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加强苜蓿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如精确施肥、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可以提高苜蓿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3. 加工技术革新苜蓿作为饲料作物,其加工技术对于饲料品质的保留和提升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苜蓿加工业存在技术水平偏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苜蓿饲料的利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024年苜蓿种植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苜蓿种植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苜蓿种植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本文旨在对苜蓿种植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

首先,本文将介绍苜蓿种植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将对苜蓿种植市场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

最后,将对苜蓿种植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评估。

2. 苜蓿种植的背景和重要性2.1 苜蓿种植的背景苜蓿是一种重要的饲料作物,被广泛种植用于牧草和饲料制造。

它具有高营养价值和丰富的蛋白质含量,可以提高牲畜的生产性能。

2.2 苜蓿种植的重要性•提供优质饲料:苜蓿作为牧草,具有高蛋白质含量和丰富的维生素,能够提供牲畜所需的养分,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增加农民收入:苜蓿种植可以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效益。

•保护环境:苜蓿具有较强的土壤改良和保持水土的能力,能够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3. 苜蓿种植市场供需情况分析3.1 苜蓿市场需求苜蓿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养殖业。

随着人们对畜牧业的需求增加,苜蓿作为牧草的需求也在增长。

此外,苜蓿作为饲料原料在饲料制造业中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2 苜蓿市场供应目前,苜蓿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阿根廷等。

这些国家的苜蓿产量较高,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出口到其他国家。

不过,由于苜蓿种植技术和资源条件的限制,供应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4. 苜蓿种植市场竞争格局评估4.1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苜蓿种植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于苜蓿种植国家的农民和企业。

这些竞争对手在苜蓿种植技术、品种选择和市场销售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4.2 竞争格局评估苜蓿种植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压力。

竞争对手之间在价格、质量和品种选择等方面进行竞争,以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此外,市场规模较大的国家往往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并能够对市场进行影响和调控。

5. 结论综上所述,苜蓿种植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

尽管供应面存在一定的限制,但苜蓿种植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农民和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提高苜蓿的品质和竞争力。

2024年苜蓿种植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苜蓿种植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苜蓿种植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种植品种,在农产品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当前苜蓿种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市场的竞争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机会和挑战。

2. 市场概述苜蓿种植市场是指种植、生产和销售苜蓿这一农产品的市场。

苜蓿作为优质饲料的来源,在畜牧业和养殖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苜蓿种植市场也呈现出一定的增长势头。

3. 市场竞争情况目前,苜蓿种植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情况。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其他苜蓿种植企业和牧草种植企业。

这些竞争对手通过提供高品质的苜蓿产品、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以及合理的价格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4. 市场发展趋势4.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对苜蓿的需求不断增长。

苜蓿作为优质饲料的来源,受到养殖业主的青睐。

市场需求的增长将推动苜蓿种植市场的发展。

4.2 种植技术的提升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苜蓿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提升。

高效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并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这将进一步促进苜蓿种植市场的发展。

4.3 销售渠道的拓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展。

苜蓿种植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电商平台进行产品展示和销售,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提高销售额。

5. 市场机会和挑战5.1 市场机会 - 市场需求增长带来的机会:随着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苜蓿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种植企业可以通过提供高品质的苜蓿产品来抓住这一机会。

- 技术创新带来的机会:通过不断创新种植技术,种植企业可以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5.2 市场挑战 - 竞争压力带来的挑战:苜蓿种植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种植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 环境因素带来的挑战:种植苜蓿需要考虑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这对种植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认真研究、调整种植策略。

苜蓿产业调研报告

苜蓿产业调研报告

苜蓿产业调研报告苜蓿是一种重要的牧草作物,具有高产量、优质、多功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有机农业领域。

该产业调研报告将介绍苜蓿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条、市场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苜蓿产业发展现状苜蓿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目前,全球苜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主要生产国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美国等。

在我国,苜蓿种植以中、东北地区为主,逐渐向其他地区扩展。

苜蓿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市场需求也稳步增长。

二、苜蓿产业链条苜蓿产业链条主要包括苜蓿种植、收获、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苜蓿种植需要考虑种子选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问题。

收获后的苜蓿杆可以作为饲料,也可以进行干燥和压制成为干草。

苜蓿干草可以用于牧草饲养、饲料加工等领域,也可以出口到国外市场。

三、苜蓿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优质饲料需求的增加,苜蓿市场前景广阔。

苜蓿具有高蛋白、高营养、低粉尘等优点,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对于有机农业来说,苜蓿也是一种重要的绿肥作物,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四、苜蓿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苜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品种选择和质量控制的问题,需要注重品种改良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

其次是市场需求的变化,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新的产品和市场。

另外,苜蓿产业面临的竞争也是一个挑战,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

同时,苜蓿产业也面临着机遇,随着人们对优质饲料和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增加,苜蓿市场前景广阔。

总结:苜蓿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作物,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推动畜牧业发展、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环境可持续的过程中,苜蓿产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苜蓿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苜蓿产业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会。

苜蓿草的改良与育种进展

苜蓿草的改良与育种进展

苜蓿草的改良与育种进展植物育种是一项旨在改良农作物性状的重要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

苜蓿草(Trifolium pratense)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植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因此,改良和育种苜蓿草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在苜蓿草的改良与育种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苜蓿草是由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其最大的特点是根系发达,能够吸收更多的养分,并能够修复土壤中的氮素。

这使得苜蓿草成为一种理想的绿肥植物和饲料资源。

然而,传统的苜蓿草存在一些问题,如低产量、适应性差和抗病性不强等。

因此,人们通过改良和育种的方法来提高苜蓿草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改良和育种苜蓿草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其产量。

苜蓿草的产量取决于多个因素,如种子质量、生长期间的养分供给和适应性等。

研究人员通过选择高产量的品种、优化施肥方式和改善栽培条件等方法,成功地提高了苜蓿草的产量。

特别是在不同地理和气候条件下进行的适应性改良,使得苜蓿草能够在更为广泛的地区生长并发挥其潜力。

除了产量外,苜蓿草的抗逆性也是改良和育种的重要目标。

苜蓿草容易受到多种病害和虫害的侵袭,如纹枯病、霜霉病和各种昆虫。

为了提高苜蓿草的抗病性,育种家通过选择对病害抗性较强的植株进行杂交,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培育了抗病性更强的苜蓿草品种。

这些品种不仅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还可以提供更加健康的饲料资源。

另外,育种家还通过改良苜蓿草的品质来增加其经济和生态价值。

苜蓿草的品质主要指其营养成分和风味。

通过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和改变苜蓿草的味道,能够使其更适合作为牧草和饲料资源。

研究人员利用传统的选择育种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培育出高蛋白、低纤维的苜蓿草品种,并且在风味改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些改良的品种在畜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苜蓿草的改良与育种在提高产量、抗逆性和品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11(1):46-51
J o ur na l o f P l a nt G e ne t i c R e s o ur c e s 中国苜蓿育种取得的成就及展望
师尚礼1,南丽丽1,郭全恩2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兰州730070;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兰州730070)
摘要:综述了我国苜蓿育种取得的成就及展望。

到目前为止,已审定登记育成新品种23个,国外引进品种15个,野生驯化品种3个,整理地方品种19个。

育成品种具有抗寒、抗病、耐盐、耐牧、高产、早熟等特点。

我国苜蓿育种大多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生物技术应用相对较少。

苜蓿育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育成品种少,抗性育种进程缓慢,育种原始材料较少,育种技术单一;提出改进苜蓿育种方法、培育特色品种、加强苜蓿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是缩小我国与国外苜蓿育种进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苜蓿;育种;成就;展望A c h i e ve m e n t s an dP r os p e c t of A l f al f a B r e e d i n g i nC h i n a
SH I Sha ng -l i 1,N A NL i -l i 1,G U OQ ua n-e n 2
(1C o l l e ge o f P r at ac ul t ur al Sc i e nc e ,G ans u A gr i c ul t ur al U ni v e r s i t y /K e y Lab o r at o r y o f G r as s l and
E c o s y s t e mo f t he M i ni s t r y o f E duc at i o n /C e nt e r s f o r G r az i ngl and E c o s y s t e mSus t ai nab i l i t y ,Lanz ho u ,730070;
2So i l F e r t i l i z e r and W at e r -s av i ng A gr i c ul t ur e I ns t i t ut e ,G ans u A c ade m y o f A gr c ul t r ur al Sc i e nc e s ,Lanz ho u 730070)
A b s t r ac t :T he a c hi e v e m e nt s a nd pr o s pe c t o f a l f a l f a br e e di ng i n C hi na w e r e r e l a t e d i n t hi s pa pe r .23c ul t i v a r s w e r e br e d ,15c ul t i v a r s w e r e i nt r o duc e d i nt o c hi na f r o m a br o a d ,3w i l d s t r a i ns w e r e pl a nt e d ,a nd 19l o c a l v a r i e t i e s w e r e r e g i s t e r e d.T he br e d s t r a i ns ha d t he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w i t h c o l d ,di s e a s e ,s a l t a nd g r a z i ng ,hi g h-y i e l di ng ,e a r l y m a -t ur i ng ,e t c .M o s t l y c o nv e nt i o na l br e e di ng t e c hni que s a t a l f a l f a br e e di ng w e r e a do pt e d a t ho m e .
B i o t e c hno l o g y a ppl i -c a t i o n w a s r e l a t i v e l y s c a r c e .T he m o s t l y pr o bl e m s w e r e a l i t t l e br e e di ng c ul t i v a r s ,s l o wpr o c e s s o f f a s t ne s s br e e di ng ,l e s s r a wm a t e r i a l s ,s i ng l e ne s s a nd l a g t e c hno l o g y a t a l f a l f a br e e di ng .T he pa pe r put f o r w a r d t he e f f e c t i v e a ppr o a c he s t ha t na r r o w e d a l f a l f a br e e di ng pr o c e s s ,a nd r e duc e d di s pa r i t i e s a m o ng ho m e a nd a br o a d by i m pr o v i ng a l f a l f a br e e d-i ng m e t ho ds ,br e e di ng s pe c i a l c ul t i v a r s ,i nt e ns i f y i ng t he a l f a l f a g e r m pl a s mr e s o ur c e s pr o t e c t i o n a nd us i ng .
K e y w or d s :A l f a l f a ;B r e e di ng ;A c hi e v e m e nt ;P r o s pe c t
收稿日期:2008-
12-02 修回日期:2009-09-3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2007B A D 52B
06)、(2006B A D 01A 19);农业部行业专项(ny hy z x 07-022);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 hy e 031023)作者简介:师尚礼,教授,博导,从事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

E -m a i l :s hi s hl @g s a u.e du.c n 苜蓿属(M e di c ago .L )植物大都属于优质饲用植物,全世界苜蓿属植物有65个种,在我国有紫花苜
蓿(M .
s at i v a L .)、毛荚苜蓿(M .p ub e s c e ns Si r j .)、花苜蓿(扁蓿豆)(M .
r ut he ni c a (L .)L e de b.)、阔荚苜蓿(M .p l at y c ar p o s (L .)T r a ut v .)、辽西苜蓿
(M .v as s i l c z e nk o i W o r o s h.)、矩镰荚苜蓿
(M .ar c hi duc i s -ni c o l al Si r j a e v .)、黄花苜蓿(M .f al c at a
L .)、多变苜蓿(M .v ar i a M a r t y n.)、小苜蓿
(M .m i ni m a (L .)G r nf b )、金花菜(M .p o l y m o r p ha L .)、天蓝苜蓿(M .l up ul i na L .)和蜗牛苜蓿(M .o r b i c ul ar i s (L .)B a r t .)12个种,3个变种,6个变型,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1]。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

国外苜蓿种植的主要国家有选择地培育苜蓿品种的工作始于20世纪初期,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品种的耐寒性。

到20世纪70-80年代,国际上苜蓿育种的方向从单纯强调产量转向产量与品质并重,从单一抗性到多种抗性。

21世纪初期,在苜蓿育种技术上取得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