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进度表模板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1进度表及教学计划

10
11.2 —11.6
1、重力与弹力(1)
11
11.9—11.13
期中考试复习及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
12
11.16—11.20
2、摩擦力(2)
3、牛顿第三定律
13
11.23—11.27
4、力的合成和分解(2)
14
11.3Hale Waihona Puke —12.45、力的分解(3)
6、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综合应用(1)
15
12.7—12.11
7、本章复习检测(3)
22
1.25—1.29
期末统考,阅卷
本章复习和检测(2)
1、牛顿第一定律(1)
16
12.14—12.18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7
12.21—12.25
3、牛顿第二定律(4)
18
12.28—12.31
4、力学单位制(1)
19
1.4—1.8
5、习题课(1)
20
1.11—1.15
6、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3)
21
1.18—1.22
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授课内容
备注
1
9.1-9.4
0、绪论(1)
1、质点参考系(1)
2
9.7—9.11
3、时间和位移(2)
4、运动快慢的描述(2)
3
9.14—9.18
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3)
4
9.21—9.25
6、本章复习检测(2)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
5
9.28—9.30
11.2 —11.6
1、重力与弹力(1)
11
11.9—11.13
期中考试复习及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
12
11.16—11.20
2、摩擦力(2)
3、牛顿第三定律
13
11.23—11.27
4、力的合成和分解(2)
14
11.3Hale Waihona Puke —12.45、力的分解(3)
6、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综合应用(1)
15
12.7—12.11
7、本章复习检测(3)
22
1.25—1.29
期末统考,阅卷
本章复习和检测(2)
1、牛顿第一定律(1)
16
12.14—12.18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7
12.21—12.25
3、牛顿第二定律(4)
18
12.28—12.31
4、力学单位制(1)
19
1.4—1.8
5、习题课(1)
20
1.11—1.15
6、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3)
21
1.18—1.22
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授课内容
备注
1
9.1-9.4
0、绪论(1)
1、质点参考系(1)
2
9.7—9.11
3、时间和位移(2)
4、运动快慢的描述(2)
3
9.14—9.18
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3)
4
9.21—9.25
6、本章复习检测(2)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
5
9.28—9.30
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新课程)

5
10.《竹节人》(2)11.《宇宙生命之谜》(2)12*.《故宫博物院》(2)
多媒体及其他
7
10.14—10.18
5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2)《语文园地三》(2)13.《桥》(2)
多媒体及其他
8
10.21—10.25
5
14.《穷人》(2)15*.《金色的鱼钩》(1)
《口语交际》(1)《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2)
12
11.18—11.22
5
20*.《青山不老》(1)21*.《三黑和土地》(1)《口语交际》(1)《习作》:学写倡议书(2)
多媒体及其他
13
11.25—11.29
5
《语文园地六》(2)22.《文言文二则》(2)23.《月光曲》(2)
多媒体及其他
14
12.2—12.6
5
24*.《京剧趣谈》(2)《口语交际》(1)《习作》:我的拿手好戏(2)
多媒体及其他
18
12.30—1.3(元旦放假)
4
期末复习(2)
多媒体及其他
19
1.6—1.10
5
期末复习(3)
多媒体及其他
20
1.13—1.17
5
期末复习(4)及期末总结
多媒体及其他
21
1.20—1.21
2
期末考试
多媒体及其他
教案另附
多媒体及其他
3
9.18—9.20
3
5.《七律长征》(1)6.《狼牙上五壮士》(2)
多媒体及其他
4
9.23—9.27
5
7.《开国大典》(2)8*.《灯光》(1)9*.《我的战友邱少云》(1)《口语交际》30
10.《竹节人》(2)11.《宇宙生命之谜》(2)12*.《故宫博物院》(2)
多媒体及其他
7
10.14—10.18
5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2)《语文园地三》(2)13.《桥》(2)
多媒体及其他
8
10.21—10.25
5
14.《穷人》(2)15*.《金色的鱼钩》(1)
《口语交际》(1)《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2)
12
11.18—11.22
5
20*.《青山不老》(1)21*.《三黑和土地》(1)《口语交际》(1)《习作》:学写倡议书(2)
多媒体及其他
13
11.25—11.29
5
《语文园地六》(2)22.《文言文二则》(2)23.《月光曲》(2)
多媒体及其他
14
12.2—12.6
5
24*.《京剧趣谈》(2)《口语交际》(1)《习作》:我的拿手好戏(2)
多媒体及其他
18
12.30—1.3(元旦放假)
4
期末复习(2)
多媒体及其他
19
1.6—1.10
5
期末复习(3)
多媒体及其他
20
1.13—1.17
5
期末复习(4)及期末总结
多媒体及其他
21
1.20—1.21
2
期末考试
多媒体及其他
教案另附
多媒体及其他
3
9.18—9.20
3
5.《七律长征》(1)6.《狼牙上五壮士》(2)
多媒体及其他
4
9.23—9.27
5
7.《开国大典》(2)8*.《灯光》(1)9*.《我的战友邱少云》(1)《口语交际》30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模板】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20 /20学年第学期授课班级:第页
周次及
起讫日期
学时
教学章节及内容
习题课、课堂讨论、
测验内容
实践教学环节名称及内容
教材页码
第周
月日至月日来自第周月日至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使用说明:1.本表格以学期为单元进行填写。
2.本表经系(部)主任批准后执行,教师不得任意更改。
3.本表一式三份,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一份,系(部)一份,任课教师一份。
系部主任签名:任课教师签名:年月日
20 /20学年第学期授课班级:第页
周次及
起讫日期
学时
教学章节及内容
习题课、课堂讨论、
测验内容
实践教学环节名称及内容
教材页码
第周
月日至月日来自第周月日至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第周
月日
至
月日
使用说明:1.本表格以学期为单元进行填写。
2.本表经系(部)主任批准后执行,教师不得任意更改。
3.本表一式三份,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一份,系(部)一份,任课教师一份。
系部主任签名:任课教师签名:年月日
各学科教学进度表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轴对称图形
等式的性质(2)
练习一
练习一
认识圆柱和圆锥
第5课时
认识时分例1例2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认识整万数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圆柱的表面积
第二周
第1课时
十几减几例3
认识几时几分例3、例4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附件
各学段、各年级及各学科教学进度表
小学语文
周次/年级
课题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第一周
识字
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课文
1.古诗二首
2.找春天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2.燕子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2.乡下人家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2.祖父的园子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
2.腊八粥
第二周
3.小青蛙
4.猜字谜
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例3
认识吨
多位数的改写及比较大小
整理与练习(1)
整理与练习(1)
第2课时
练习四
测定方向
练习三
求近似数
整理与练习(2)
整理与练习(2)
第3课时
认识几十几例1例2
数数和千以内数的组成例1例2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整理与练习
单式折线统计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1)
第4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例3
积的变化规律
倍数和因数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第3课时
轴对称图形
等式的性质(2)
练习一
练习一
认识圆柱和圆锥
第5课时
认识时分例1例2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认识整万数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圆柱的表面积
第二周
第1课时
十几减几例3
认识几时几分例3、例4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附件
各学段、各年级及各学科教学进度表
小学语文
周次/年级
课题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第一周
识字
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课文
1.古诗二首
2.找春天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2.燕子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2.乡下人家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2.祖父的园子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
2.腊八粥
第二周
3.小青蛙
4.猜字谜
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例3
认识吨
多位数的改写及比较大小
整理与练习(1)
整理与练习(1)
第2课时
练习四
测定方向
练习三
求近似数
整理与练习(2)
整理与练习(2)
第3课时
认识几十几例1例2
数数和千以内数的组成例1例2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整理与练习
单式折线统计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1)
第4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例3
积的变化规律
倍数和因数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第3课时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进度表(六年级数学学科)

27/2—3/3
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8节) 7.单元训练 8.单元练习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14节) 1.圆柱的认识+侧面积 2.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应用+静态训练课
6/3—10/3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14节) 4.圆柱的表面积的动态训练课 5.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练习 6.圆柱的体积 7.圆柱体积的应用(1) 8.圆柱体积的应用(2)
20.数学思考(3)
21.数学思考(4)
第六单元 整理与复习(33节)
22.综合实践(1.1)
15
22/5—26/5
23.综合实践(1.2) 24.综合实践(2.1)
25.综合实践(2.2)
26.综合实践(3.1)
第六单元 整理与复习(33节)
27.综合实践(3.2)
16
29/5—2/6
28.综合练习(1) 29.综合练习(2)
30.综合练习(3)
31.综合练习(4)
17
5/6—9/6
32.查缺补漏(1) 33.查缺补漏(2)
18 12/6—16/6 期末总复习
19 19/6—23/6 期末总复习
20 26/6—30/6 毕业模拟测试
21
3/7—7/7 小学毕业测试
4月23日上 班
5月6日上班
预计本周毕 业考试
第六单元 整理与复习(33节)
12.图形的认识与测量(4)
13
8/5—12/5
13.图形的运动 14.图形与位置
15.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整理(1)
16.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整理(2)
第六单元 整理与复习(33节)
17.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整理(3)
14
小学各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四
1、蹲距式跳远;2、游戏:穿城门;
1、蹲距式跳远;2、游戏:两人三足赛跑;
五
1、基本体操;2、游戏:十字接力
1、蹲距式跳远;2、游戏:长江黄河;
六
1、技巧:前滚翻;2、游戏:快找伙伴;
1、技巧:前滚翻;2、游戏:木头人
七
1、技巧:后滚翻;2、游戏:大鱼网;
1、技巧:后滚翻;2、游戏:冲过火力网;
八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各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年级
进度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语文
期中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期末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数学
期中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计划进度
一
引导课,体育常识,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1、队列队形;2、游戏:穿过小树林;
二
1、基本体操;2、游戏:守卫红旗;
1、基本体操;2、游戏:报数比赛
三
1、基本体操;2、游戏:春种秋收;
游戏课:1、穿城门;2、夹球接力;
四
1、技巧:前滚翻起立接球;2、游戏:绑腿接力;
1、技巧:不同开始姿势的前滚翻:2、复习前滚翻;
结束第四单元
期末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英语
期中
结束Recycle 1
1、蹲距式跳远;2、游戏:穿城门;
1、蹲距式跳远;2、游戏:两人三足赛跑;
五
1、基本体操;2、游戏:十字接力
1、蹲距式跳远;2、游戏:长江黄河;
六
1、技巧:前滚翻;2、游戏:快找伙伴;
1、技巧:前滚翻;2、游戏:木头人
七
1、技巧:后滚翻;2、游戏:大鱼网;
1、技巧:后滚翻;2、游戏:冲过火力网;
八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各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年级
进度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语文
期中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期末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数学
期中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结束第四单元
计划进度
一
引导课,体育常识,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1、队列队形;2、游戏:穿过小树林;
二
1、基本体操;2、游戏:守卫红旗;
1、基本体操;2、游戏:报数比赛
三
1、基本体操;2、游戏:春种秋收;
游戏课:1、穿城门;2、夹球接力;
四
1、技巧:前滚翻起立接球;2、游戏:绑腿接力;
1、技巧:不同开始姿势的前滚翻:2、复习前滚翻;
结束第四单元
期末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英语
期中
结束Recycle 1
四下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学进度表和学期备课

全
册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动物饲养,掌握动物饲养的科学知识,树立关爱小动物的意识。了解蔬活动,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的含义,了解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
3、在参与社区公益服务活动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与尊重,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增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第( 11 )周
5.13-5.17
《小小场馆讲解员》
第( 12 )周
5.20-5.24
第( 13 )周
5.27-5.31
第( 14 )周
6.3-6.7
第( 15 )周
6.11-6.14
第( 16 )周
6.17-6.21
第( 17 )周
6.24-6.28
第( 18 )周
7.1-7.5
第( 19 )周
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学科学期备课
《我和蔬菜有个约会》
第( 5 )周
4.1-4.3
《我的小菜园》
第( 6 )周
4.7-4.12
《节约调查与行动》
第( 7 )周
4.15-4.19
《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第( 8 )周
4.22-4.26
《争当诚信小达人》
第( 9)周
1
4.28-4.30
《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
第( 10 )周
5.6-5.11
《走进博物馆》
4、在活动中了解部分文物的特点和价值,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爱护场馆的情感,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
全册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如何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如何饲养小动物,种植蔬菜的过程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
册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动物饲养,掌握动物饲养的科学知识,树立关爱小动物的意识。了解蔬活动,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的含义,了解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
3、在参与社区公益服务活动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与尊重,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增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第( 11 )周
5.13-5.17
《小小场馆讲解员》
第( 12 )周
5.20-5.24
第( 13 )周
5.27-5.31
第( 14 )周
6.3-6.7
第( 15 )周
6.11-6.14
第( 16 )周
6.17-6.21
第( 17 )周
6.24-6.28
第( 18 )周
7.1-7.5
第( 19 )周
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学科学期备课
《我和蔬菜有个约会》
第( 5 )周
4.1-4.3
《我的小菜园》
第( 6 )周
4.7-4.12
《节约调查与行动》
第( 7 )周
4.15-4.19
《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第( 8 )周
4.22-4.26
《争当诚信小达人》
第( 9)周
1
4.28-4.30
《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
第( 10 )周
5.6-5.11
《走进博物馆》
4、在活动中了解部分文物的特点和价值,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爱护场馆的情感,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
全册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如何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如何饲养小动物,种植蔬菜的过程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
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新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的打算
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
1.重视课堂习惯的形成
2.加强知识点的巩固
3.加强实验教学
4.当堂知识当堂消化
5.加强关注后进生,注重作业的二次批改
补差辅优工
作(对象、时间及措施)
基础补差对象:余佳乐,赵欣语,刘紫云,施越泽
习惯监督对象:李成航,陈莹,王鑫磊,杨佳悦,吴依涵
培优对象:杜涵韵,韦骏驰,向彤欣,张鸿涛 时间:课间空余
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按课程标准说明的教学迄止章节、教学要求及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微小世界”单元里,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和观察视野不断扩大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从而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进步历程,以及在探索微观世界进程中出现的卓越人物和研究成果。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微小物体、查阅微小世界相关资料等形式,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认知,同时体会到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在“能量”单元里,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换,而是引导学生从回顾身边的能量表现形式入手,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电和磁为切入口展开对能量的认识和探讨。能量守恒和转换定量渗透在每一课的学习中,即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外一个物体。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而深入地采用模拟实验、查阅资料、实际观测、建构模型等主要探究方法,特别强调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己的解释模型,有助于学生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此外,引用思维导图帮学生建构自己的地球运动的认知模型。
在“工具与技术”单元里,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经历本单元所设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工具和技术在解决特定问题时能给人们带来便利,了解工具和技术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对“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以及“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等主要概念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感悟。
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
1.重视课堂习惯的形成
2.加强知识点的巩固
3.加强实验教学
4.当堂知识当堂消化
5.加强关注后进生,注重作业的二次批改
补差辅优工
作(对象、时间及措施)
基础补差对象:余佳乐,赵欣语,刘紫云,施越泽
习惯监督对象:李成航,陈莹,王鑫磊,杨佳悦,吴依涵
培优对象:杜涵韵,韦骏驰,向彤欣,张鸿涛 时间:课间空余
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按课程标准说明的教学迄止章节、教学要求及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微小世界”单元里,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和观察视野不断扩大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从而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进步历程,以及在探索微观世界进程中出现的卓越人物和研究成果。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微小物体、查阅微小世界相关资料等形式,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认知,同时体会到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在“能量”单元里,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换,而是引导学生从回顾身边的能量表现形式入手,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电和磁为切入口展开对能量的认识和探讨。能量守恒和转换定量渗透在每一课的学习中,即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外一个物体。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而深入地采用模拟实验、查阅资料、实际观测、建构模型等主要探究方法,特别强调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己的解释模型,有助于学生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此外,引用思维导图帮学生建构自己的地球运动的认知模型。
在“工具与技术”单元里,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经历本单元所设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工具和技术在解决特定问题时能给人们带来便利,了解工具和技术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对“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以及“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等主要概念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