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标要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袁世凯篡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进一步走向专制、独裁,进而复辟帝制,走上灭亡之路。

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逐渐认识袁世凯本质后,开展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学情分析从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来看,八年级学生个性比较突出,喜欢彰显自我,所以应把课堂交给学生;从学生层次来看,本校学生课外阅读面较窄,学生能力有限,对很多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还不到位,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作出肯定的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分析指导。

1.采用视频教学、图片、史料教学等方法,通过精心设问、情境创设,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2.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开展读阅读、讨论和分析。

3.讲述法,本课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陌生,某些知识点需要教师通过讲述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二次革;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中华革命党;护国战争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过程与方法:报道宋教仁遇刺真相,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学生认识到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

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的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通过参观大元帅府,了解景点背后鲜活的故事和历史,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学科年级:初二历史教材版本: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的基本史实;通过史料研读,明白资产阶级的救国理念,明白军阀割据对中国的影响,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明白逆时代潮流终将失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导入,直观看出宋教仁案背后的冲突是国民党和袁世凯的斗争;通过故事讲解法,生动有趣阐述袁世凯登基的闹剧;通过不同时期地图对比,培养学生时空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2、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4分钟)【讲授新课】学生带着三个问题观看“宋案”视频,作为导入,(1.宋教仁的主张是什么?2.袁世凯的野心是什么?3.二者冲突的结果是什么?)学生结合视频教材回答。

教师引导本课主线是国民党和袁世凯的斗争,袁世凯制造“宋案”是对宪政的极大破坏。

教师展示国民党人黄兴和孙中山对于“宋案”的见解,点出国民党内部不统一以及国民党人对“宋案”的应对之策,讲解二次革命的经过结果。

对比辛亥革命形势图和二次革命形势图,对比得出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师提问一次革命是什么,为什么这次战争叫做二次革命?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出答案。

教师展示袁世凯三个时代的照片,引导学生从照片的服饰变化指出袁世凯的身份变化以及野心的变大。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指出“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教师通过故事讲解法,把对内八步骤按时间顺序捋清楚。

对比《中华民族临时约法》和《中华帝国约法》的内容,得出袁世凯对内实行独裁统治,政治野心家。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袁世凯对外卖国,签订“二十一条”,讲解其内容和原因。

教师通过佚事故事讲解法,生动讲述袁世凯登基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

2.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教学重点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
帝制的史实。





了解北洋军阀混战
的黑暗局面。

教学内容新



导入1(图片式导入)多媒体展示袁世凯称帝图片,袁世凯上台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度,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称帝,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一共83天的时间,袁世凯是怎样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的?为什么又会迅速失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问题。

导入2(情境式导入)宋教仁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

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终年三十一岁。

宋教仁是被谁害死的?为什么被害?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

教材图片分析宋教仁遇刺: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刺杀宋教仁的是袁世凯的亲信。

宋教仁被送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

史料积累
“自达尔文、赫胥黎等以生物学为根据,创立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说……举人世间所有事,无能逃出其公例之外者。


——杨度《金铁主义说》
教学反思。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主要讲述了北洋政府在历史上的统治情况。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北洋政府的成立、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北洋政府的衰落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北洋政府的成立,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学生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具体情况,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具体情况,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学习和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历史事件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北洋政府的成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提出本课的主题——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设计【课标要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学习目标】1、了解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北洋军阀统治的基本情况;2、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及革命派的斗争,认识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理解军阀混战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教学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和军阀割据【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辛亥革命,知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那么,他窃取后是如何统治中国的?为什么说北洋政府的统治是黑暗的呢?今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第11课。

(板题)二、解题:学生了解北洋、北洋军阀、北洋政府三个历史概念(见屏幕)师讲: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央政府。

主要包括两个阶段:袁世凯统治时期和军阀割据时期。

三、学习目标(见上略)四、导航目录主题一制造“宋案”假意“共和”主题二践踏共和复辟帝制主题三帝制失败军阀混战五、新课讲授主题一制造“宋案”假意“共和”(一)自学课文第一部分,并阅读文中“相关史料”了解:袁世凯制造“宋案”的真相。

1、宋教仁其人其事(师补充:湖南常德市桃源人。

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1912年主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通过选举、重组内阁。

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

)2、谁是幕后的真凶?生答略3、杀他的原因何在?生答略师点拨:责任内阁制是宋教仁提出,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

(出示直观图示)过渡语:宋教仁之死,让孙中山等人猛醒。

于是,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发起二次革命。

“宋案”是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二)小知识: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军阀割据。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宋教仁遇刺身亡,年仅31岁。

他为什么会被刺杀呢?这是由于袁世凯企图建立独裁统治,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二次革命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2.“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案_0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设计一、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1、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剧表演、提问、视频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独裁统治得以实现及迅速失败的原因,北洋军阀统治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自主学习】完成《金牌学案》自主预习内容。

【3分钟】【3】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北洋政府?袁世凯作为北洋派的代表,从他1912年2月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直到1928年北伐战争,这段时间的统治政府,称为“北洋政府”。

【1分钟】【4】在1912年中华民国创建后,革命党人满以为终于迎来了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就在他们兴致勃勃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却传来了晴天霹雳——宋教仁被刺杀了!【5】【宋教仁照片,讲故事】【2分钟】宋教仁何许人也?照片上这位,就是宋教仁。

华兴会创建者。

在他手上,中国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13年宋教仁领导国民党,一举击败其他政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当时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孙中山!不出意外,宋教仁很快就会成为新任总理。

在这之前,他回了一次湖南老家,为母亲祝寿。

没过多久,宋教仁突然接到袁世凯电报,说有国事商量,让他赶快回京。

宋教仁一路北上,在上海稍作停留。

可谁知,就在上海火车站,意外,发生了。

【6】【播放《宋案》视频】【3分钟】【7】【问题】很显然,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刺杀!是谁杀死了宋教仁?坊间一时议论纷纷......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两组短剧的形式,呈现当时人们对宋案的认识。

在观剧之前,老师先给出4个问题以供同学们思考——问题1:宋教仁是不是袁世凯派人暗杀的?问题2:革命党人为什么坚持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不辩解?问题4:面对革命党人的围攻,袁世凯以什么方式回应?【8】【情景剧】【3分钟】【9】【师生交流】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3分钟】问题1:宋教仁是不是袁世凯派人暗杀的?答案:是(书中是否有明确指出是袁世凯杀了宋?还只是说袁想重金收买宋)不是,(那如果不是,接问题2)不确定问题2:革命党人为什么坚持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答案:为了避免革命阵营分裂,用共同敌人的威胁来巩固革命阵营的团结,抹黑袁世凯,逼其退位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不辩解?答案:辩解了,但辩解也没用,笔杆子在革命党阵营中,说不过别人问题4:面对革命党人的围攻,袁世凯以什么方式回应?答案:武力威胁师:问:面对袁世凯的威胁,革命党有没有反抗?生:反抗了。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的一课。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状况,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认识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种种弊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北洋政府的成立和初期的情况。

但对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让学生认识到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认识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种种弊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2.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等,深入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图片、文字和数据。

3.资料:收集有关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资料,供学生探究学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洋政府的成立和初期的情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文字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种种弊端。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

例如:“北洋政府时期,人民生活状况如何?”“北洋政府为什么会被认为是黑暗统治?”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课程标准】
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知识梳理】
一.二次革命
1.国民党: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2.宋案: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

3.二次革命: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被镇压。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4.解散国会: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5.废新制: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6.亲日: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7.复辟:袁世凯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
8.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9.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三.军阀割据
10.直系: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11.皖系:以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地。

12.奉系:张作霖盘踞东北。

13.滇系:以唐继尧为首,控制云南、贵州。

桂系:以陆荣廷为首,控制广东、广西。

【重难点分析】
1.袁世凯为什么会复辟帝制?
袁世凯复辟称帝,原因复杂。

(1)对无限制的极端权力的追求是其称帝的根本原因。

(2)特殊的社会环境及当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纵容和支持也是促使袁倒行逆施的重要原因。

(3)一些人长期以来别有用心的鼓动和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2.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致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而此时,人民已经饱受封建制度的残害,帝制已经在人民心中被活活打死。

袁世凯要逆天行之,固然无路可走。

(2)袁世凯称帝,完全违背了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根本规律,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

(3)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亡国的“二十一条”引起众怒,甚至平日支持他的幕僚也弃他而去。

(4)全国各地反对袁世凯的势力强大。

【自主检测】
1.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原因是( )
A.集中优势力量 B.发展、壮大同盟会
C.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D.自己当上政党领导
2.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经查,幕后策划人是受袁世凯指使的国务总理赵秉钧,重金收买宋教仁不成而痛下杀手。

袁世凯指使亲信刺杀宋教仁的目的是( )
A.阻止宋教仁改组同盟会B.阻止宋教仁组织责任内阁
C.彻底解散国民党 D.让自己的亲信领导国民党
3.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二次革命”,最直接的原因是( )
A.袁世凯策划“宋案” B.袁世凯改组国民党
C.袁世凯北上组阁 D.袁世凯权力过大
4.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最能体现( )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5.护国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袁世凯当上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指定了继承人 D.袁世凯复辟帝制
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宋案②袁世凯解散国会③袁世凯登基
④护国战争⑤袁世凯取消帝制⑥二次革命
A.①⑥②④③⑤ B.①⑥②③④⑤
C.①⑥③②④⑤ D.①⑥③②⑤④
7. (2018•辽宁沈阳•4)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

就任后,袁世凯于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

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
8. 关于护国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恢复共和体制的斗争
C.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D.日本对护国运动采取两面政策
9.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但辛亥革命之后仍然出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现象,其根源是 ( )
A.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B.辛亥革命并未铲除君主专制的社会土壤
C.君主专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D.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的操纵
10. 袁世凯时候,中国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最基本原因是()
A.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B.没有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策略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户涕泪,一个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1)材料中“民贼”指谁?
袁世凯。

(2)材料反映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袁世凯复辟帝制。

(3)孙中山对此事的态度如何?
孙中山号召彻底打败袁世凯,坚持捍卫民主共和制度。

(4)为了保卫辛亥革命果实,维护民主共和制,孙中山领导了哪些斗争?结局如何?
1913年的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战争。

结局是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武力镇压下去;护国战争打倒了袁世凯,但政权仍落在北洋军阀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