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07排泄系统(1)汇总
排泄系统资料讲解

大分子蛋
血 白质、血 细胞
液
的
大部分的水、 全部葡萄糖
变
部分无机盐
换
水分、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
水、无机 盐、尿素、 氨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填上下表吗?
(注可滤过和重吸收的用√,不可滤过和重吸收的用×表示)
血液成份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水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肾小球过滤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
√
√
√
√
√
√
√
×
√
×
试一试: 你能填出以下结构内的液体名称吗?
动脉血
滤过作用
动脉血
动脉血 原尿
重吸收作用
静脉血
尿液
你能描述尿液排出的通道吗? 肾脏
输尿管 泌尿系统
膀胱 尿道1、排出体Fra bibliotek产生的代谢废物
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 平衡
3、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
用的结构是( B )
A、角质层 B、生发层 C、真皮层 D、皮下脂肪
达
标
题 2、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会大量出汗,
这是他们应适当补(
)C
A、葡萄糖溶液 B、凉白开水
C、淡盐水
D、纯净水
3、人的手掌上的厚皮俗称“老茧”,
其显著增厚的部分属于( B )
A、生发层
B、角质层
C、皮下脂肪 D、脂肪细胞
达 标 题 4、划破皮肤而造成流血,伤口至少深
D、排泄和调节体温
①、蛋白质 ②、葡萄糖 ③、尿 素
④ 水 ⑤、无机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护士排泄知识点归纳总结

护士排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排泄系统概述排泄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它包括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尿道、膀胱等组成,其功能是滤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物质,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主要包括胃、肠、肝胆系统等,其功能是分解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将未消化的废物排出体外。
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1. 肾脏的结构:肾脏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呈豆形,约重150g。
肾脏由肾皮质和肾髓质组成,主要有肾小球和肾小管。
2. 肾脏的功能:肾脏是排泄系统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包括滤清血液、排泄废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酸碱平衡、调节血压等。
三、尿液的形成和成分1. 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
首先,肾小球滤过血液,将小分子物质和水分滤出形成初尿;然后,初尿经过肾小管,经过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排出终尿。
2. 尿液的成分:尿液主要由水、尿素、尿酸、尿酒精、无机盐等组成,其中水约占总尿量的95%,其余的5%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盐。
四、尿液的检查和常见疾病1.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可用于初步判断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
尿检结果包括尿常规、尿沉渣、尿酮体、尿蛋白、尿糖等。
2. 常见疾病: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等。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癌、胆囊炎、胰腺炎等。
五、护士在排泄护理中的重要性和常见护理措施1. 护士在排泄护理中的重要性:护士在排泄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对患者进行尿液管理、尿潴留护理、尿失禁护理、导尿护理、尿管护理等。
2. 常见护理措施:护士在排泄护理中需要进行尿量记录、查体、观察尿液颜色和透明度、协助患者排尿、预防并发症等。
六、护士排泄护理的注意事项1. 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时,要保持内衣干燥,禁止使用湿透的纸尿裤,经常清洁性器官。
2. 对使用尿管的患者,定时检查尿管是否堵塞,固定是否松动,并每日进行尿管护理。
家畜生理学8-排泄系统PPT课件

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原尿中的水分 被重新吸收,而尿素、尿酸和无机盐 等废物则被浓缩成尿液。
排尿的过程
膀胱括约肌的舒张
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膀 胱括约肌舒张,尿液进入尿道。
尿道括约肌的收缩
尿道括约肌收缩,促使尿液排出 体外。
排尿反射
排尿反射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反 射活动,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 量时,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
总结词
针对不同类型的尿道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药物治疗、尿道扩张和尿道修复等。
其他排泄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结词
了解其他排泄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诊 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总结词
预防其他排泄系统疾病的关键在于保 持家畜的卫生和健康,避免感染和损
伤。
总结词
掌握其他排泄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如观察症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等。
肾脏的位置
肾脏位于腹腔的后部,脊 柱两侧,通过输尿管与膀 胱相连。
肾脏的组成
肾脏由肾皮质、肾髓质和 肾盂三部分组成,其中肾 皮质是尿液生成的主要部 位。
肾脏的组织结构
肾单位
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 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负 责过滤血液、重吸收和排 泄废物。
肾小球
肾小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毛细血管组成,负责过 滤血液,形成原尿。
家畜生理学8-排泄系统PPT 课件
目录
• 排泄系统的概述 •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 排尿的生理过程 • 肾脏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 其他排泄系统的疾病
01
排泄系统的概述
排泄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排泄系统的定义
排泄系统是指动物体内用于排除 废物和多余物质的器官和组织的 总称。
排泄系统的功能
排泄系统

排泄系统第一节概述机体排出最终代谢产物的过程称为排泄,排泄物中除了代谢终产物以外,还包括不参与代谢的废物,多余的水分、盐类、有机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
各种不同的排泄物通过不同的排泄途径排出体外:一部分通过皮肤随汗排出;一部分随呼吸器官排出;大多数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
肾脏是排泄器官,也是渗透调节器官。
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结构。
第二节肾脏一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参看哺乳动物肾脏解剖)二肾脏的类型肾脏在发生上由中胚层中节形成。
在无羊膜类动物中,肾脏的发生连续经过前肾(胚胎期)和背肾(成体)两个阶段。
在羊膜类动物中,肾脏发生经过三个阶段:前肾、中肾(胚胎期)和后肾(成体)。
脊椎动物的肾脏分为全肾、前肾、中肾、背肾、后肾五种类型。
全肾(原肾):最早的脊椎动物肾脏由沿体腔全长并按体节排列的肾单位组成。
每一个肾小管的一端以带纤毛的漏斗形开口,即肾口,开口于体腔,另一端汇入原肾管,原肾管后端通向体外。
体腔液中的代谢废物由肾口汇入原肾管,最后排出体外。
这种理论上最原始的肾脏称为全肾或原肾,仅存在于盲鳗幼体和蚓螈幼体中。
前肾:脊椎动物在胚胎期都要经历前肾阶段,但只有盲鳗和少数硬骨鱼类前肾终生保留。
前肾小管状,分节排列,这些小管称为前肾小管。
每一前肾小管一端开口于体腔,开口出漏斗状,上有纤毛,成为肾口。
小管的另一端汇入一总的导管,称为前肾管,末端通入泻殖腔或泻殖窦。
在肾口附近有血管球,以过滤的方式把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入体腔中,借助肾口纤毛的摆动,将体腔中的代谢废物收集入肾小管,再经过前肾管由泻殖腔排出体外。
这种一端开口于体腔,一端通体外的前肾小管,和环节动物的肾管很相似。
中肾和背肾:中肾是指羊膜类胚胎期在前肾之后依次出现的肾,位于体腔中部;背肾是无羊膜类成体的肾,位于体腔的中部或后部。
在一些无羊膜类,背肾的前面部分基本上失去泌尿的功能,在雄体则被输精管占据。
从结构上说,背肾和中肾基本上是相同的。
排泄系统1 ppt课件

肾移植的发展分为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发展两阶段,试验研究 阶段在1902年至1936年间,成功开展了动物的肾移植,改进了 血管吻合方法,为临床开展奠定了基础。临床发展阶段自1936年 至今,慢性终末期肾病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常威胁患者的生命 ,其治疗方法有透析和肾脏移植,肾移植作为大器官移植的先导 ,目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成功最有效的方法。60年代肾移植进 入免疫抑制剂时代,80年代组织配型技术得到发展,90年代由于 外科手术技术进步、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临床效果明显提高 。在肾移植的发展过程中,法国凯若教授和迈德万教授分别在试 验研究阶段、临床阶段获得诺贝尔奖。
肾结构
2020/12/8
肾结构
肾皮质:富含血管 肾脏 肾髓质:8-18肾锥体
肾盂:输尿管进入肾脏扩大成喇叭形 每个肾含有100多万个肾单位:它是肾脏里形成尿 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020/12/8
肾单位
• 每个肾脏是由12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一共有240万个肾单位。 •
•
•
•
肾小体
•
• 肾单位
• 3、由大肠随粪便排出:是一部分的无机盐和胆色素
• 4、泌尿系统排出:以尿的形式排出。
2020/12/8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组成
2020/12/8
2020/12/8
2020/12/8
1、肾脏
• 位置:紧贴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 外形:象蚕豆
2020/12/8
肾移植的发展
• 肾移植的发展 • 肾移植是当前终末期尿毒症患者能采取的治疗措施之一。虽然
•
•
•
•
肾小管
排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排泄系统通过排除多余的水分和盐分,维持体液平衡。 排泄系统能够排除代谢废物和毒素,保持身体健康。 排泄系统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参与调节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排泄系统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维持营养平衡。
维持酸碱平衡:排泄系统通过排除体内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帮助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排除废物和毒素:排泄系统能够将身体不需要的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保持身体健康。
排泄方式:通过汗腺排出汗液 排泄物质:主要是水分和少量无机盐 排泄途径:皮肤表面蒸发和排出 排泄功能:调节体温和维持水盐平衡
定义: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症状 原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精神压力过大、肠道疾病等 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缓解精神压力、药物治疗等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01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5
02
04
肾脏:负责过 滤血液,排除 废物和多余水 分,形成尿液
输尿管:将尿 液从肾脏输送
到膀胱
膀胱:储存尿 液,控制尿液
的排出
尿道:将尿液 从膀胱排出体
外的管道
肾脏:负责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 输尿管: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膀胱:储存尿液,控制尿液的排出 尿道: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管道
治疗:透析、肾移植等
定义:组织间隙过量的液体潴留称为水肿 分类: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等 病因:排泄系统异常导致液体潴留 症状:肢体肿胀、体重增加、皮肤紧绷等
保持水分平衡:适 量饮水,维持身体 正常代谢
摄入纤维:增加膳 食纤维摄入,促进 肠道蠕动
大学动物生理学第07章 排泄与渗透调节

三 鱼类的肾脏
胚胎期:前肾;
成体:中肾。鱼类的中肾块状,无髓质和皮质 之分。有泌尿和渗透调节作用的是肾的后部。
硬骨鱼类的肾小管较简单,典型的肾小管可分 为颈节、近节、远节和集合管等部分。许多集 合管最后汇集到中肾管,左右中肾管汇合形成 膀胱,从膀胱发出的管开口于泄殖孔。
四 尿的理化性质
尿液的成分中,主要是水分。占95%以上,其 它为固体物,固体物中又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 物两大类。哺乳动物尿中有机物绝大部分是肌 酸酐、尿酸、马尿酸、尿色素等。无机盐中以 氯化钠为最多,其余有硫酸盐、铵等。
体液因素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是促 进肾血管收缩的主要激素。
(二)肾小管活动的调节
1.自身调节(P218-219)
(1)小管液的溶质浓度(P219):小管液的溶质 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 致使尿量增多(渗透性利尿);
(2)球管平衡(P219):肾小管重吸收率与肾小 球滤过率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
(二)排泄的途径
1.呼吸器官(肺、鳃):氨、二氧化碳和某些离 子;
2.消化道:胆色素;一些无机盐,如Ca2+、Mg2+、 硫酸盐等;
3.皮肤:主要为水分及多种盐分; 4.肾:尿,可根据机体情况调节尿的质和量。
二 肾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P205-207)
肾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是肾单位。一般结构: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 小球和包围肾小球的肾小囊组成;肾小管由近 球小管、髓袢和远球小管组成。
各种鱼类适应外界环境渗透压变化的能力差别 很大,有些鱼类只能适应极小范围内(狭盐性 鱼类,P228),而有些鱼类能适应很大盐度范 围(广盐性鱼类,P228)。
一 狭盐性鱼类
排泄系统

伸缩泡
眼虫的水分、废物---伸缩泡---储蓄泡---胞口---排出 草履虫内质网的废物---收集管---伸缩泡---体表小孔
三、原肾管
扁形动物、假体腔动物、某些原始环节动物等 组成——来源于外胚层,由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 成的具有排泄机能的管状系统 特点——多分支细管、分支末端有焰细胞(即帽细胞和 管细胞),其内有鞭毛 机能——主要保持水盐平衡,其次排除代谢废物(主要
六、其他
黄色细胞——位于环毛蚓等寡毛类的肠壁外,吸收 代谢废物后脱落在体腔夜中
围心腔腺——位于软体动物围心腔内壁上(是扁平 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分支腺 体,吸收代谢废物后排入围心腔
静脉腺—从血液中吸收 代谢废物排入肾囊 鳃——甲壳动物。除呼吸外,能排除多余的盐分、 也有排泄机能
练习
排泄类型
无排泄器官 原肾管 后肾管 马氏管 前肾 中肾 后肾
结构特点
动物类群
排泄系统
1.体表扩散:细胞排泄
2.原肾管:焰细胞、 排泄管、 排泄孔
收集——运输——排出 3.后肾管:肾口、 排泄管、 排泄孔
排泄管分化演变成------肾脏(前肾、中肾、后肾)
4.马氏管:节肢动物中肠与后肠交界处肠壁形成
排泄系统
一、概念
排泄——通过一定的排泄器官将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
代谢废物有效排出体外的过程。
举例排泄器官
废物排出体外的形式
排泄——具体指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而不为机体所利 用或有害的一些代谢终产物、多余的水份、无机盐以及 进入机体的异物(如药物)等通过某些排泄器官有效的排 出体外的过程。以尿的形式排出
思考题
1 动物的排泄器官有哪些类型?
2 简述哺乳动物肾的基本结构
3 人体中尿的形成有哪几个基本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代谢产物(含 氮化合物代谢物、脂肪代谢产生的非挥发 性酸的盐),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三、 肾脏的功能
1、 泌尿 2 、分泌活性物质:肾素、促红细胞 生成素、前列腺素、活性维生素D3。
四、 肾脏解剖特征
③外层是肾小囊脏层细胞:足 细胞;带负电糖蛋白;根据 带电性质进行选择。
2.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动力
—
血浆胶体渗透压 阻力
—
肾小囊内压
阻力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重吸收作用:滤液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又被吸 收回肾毛细血管的过程。
在重吸收时,根据物质被吸收的程度分成
全部重吸收:G 大部分被重吸收:水、无机盐 小部分重吸收:尿素、尿酸、硫酸根离子 不被重吸收:肌酐
肾小管由近端小管、髓袢细段和 远端小管三部分组成。
近端小管包括近曲小管和髓袢降 支粗段。 特点管径最粗,呈锥体形。
髓袢细段由髓袢降支细段和髓袢 升支细段组成; 特点:管径细,管壁最薄。
远端小管包括髓袢升支粗段和远 曲小管。 特点:管径变粗,呈立方形。
远曲小管末端与集合管相连。
集合管在尿生成过 程中,特别是在尿液 浓缩过程中起着重要 作用,每一集合管接 受多条远曲小管运来 的液体。许多集合管 又汇入乳头管,最后 形成的尿液经肾盏、 肾盂、输尿管而进入 膀胱,由膀胱排出体 外。
肾交感N支配 球旁细胞:促进肾素分泌; 肾小管:促进Na+的重吸收
(四)肾的血液供应(自学):
1.血供丰富,分布不均:
1200ml/min;94%分布于皮质。
2.两次Cap网,各自血压高低不同。
入球小A
肾小球Cap网(高压床)
出球小A
肾小管周围Cap网(低压床) 静脉
7.2 尿的生成
尿生成和排出的生理意义: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集合管
共同完成泌尿功能。
肾结构
肾单位 集合管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髓袢细段 远端小管
肾 脏 的 位 置
肾的冠状剖面
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肾
近曲小管 袢降粗段
小
袢降细段
管 髓袢细段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肾小体包括:
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 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体后发 出5-8个分支,盘曲成许多毛细 血管袢,最后又汇合成出球小 动脉。
肾小囊:位于肾小球外面的 包囊称为肾小囊。它有两层上 皮细胞,内层:紧贴在毛细血管 壁上脏层;外层:与肾小管壁相 连壁层;两层上皮细胞之间的 腔隙称为囊腔,与肾小管管腔 相通。
细胞
NH4+ + Cl-
NH3
NH3
Cl-
NH3
Na+
7.3 尿生成的调节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二)影响重吸收的因素 (三)影响分泌和排泄作用的因素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的面积及通透性;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3.肾血流量;
的分泌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血浆中的 水分、小分 子溶质,从肾小球的毛 细血管中转移到肾小囊 的过程。
肾小球滤过率
取决于滤过膜面积及 其通透性、有效滤过压。
1.滤过膜组成
①内层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 皮细胞:比较薄;有许多小 孔;血浆蛋白可以滤过。
②中间层是基膜:比较厚;由 水合凝胶构成微纤维网结构; 水和部分溶质可以通过。
Na+ HCO3-
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的细胞机制
3.葡萄糖重吸收 和氨基酸重吸收
与小肠中
相似
G
G
G
近球小管葡萄糖和钠耦 联重吸收
葡萄糖的重吸收(的要点)
1.肾小球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在近端 小管重吸收(尤其是其前半段)。
2.机制:与Na+重吸收相伴联的继发性主 动转运。
3.饱和现象:近端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 有一定的限度。
H2O
回漏
Na+
B.水 主要靠渗透作用而被重吸收,
小管液渗透压降低,从而使其被 动进入细胞间隙;另外,水通过周 围组织间隙进入毛细血管而被重吸 收。
2.HCO3-重吸收与H+的分泌
HCO3H- CO3-Na+ 泵 H+
H2CO3
H2CO3
CA
H2O + CO2
Na+ H+ + HCO3-
H2CO3 CA CO2 + H2O
第七章 排泄与渗透压调节
7.1 概述 7.2 尿的生成 7.3 尿生成的调节 7.4 尿的排放
7.1 概 述
一、排泄的定义
生理学上将代谢终产物、摄入过多 或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排 泄器官而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二、排泄途径
1.呼吸器官:排除CO2和少量的水 2.消化器官:排出肝脏代谢物;肠粘膜 分泌无机盐,经肠腔随粪便排出。
(二)球旁器 (近球小体)
球旁细胞(颗粒细胞) 球外系膜细胞 致密斑
*致密斑(感受器): 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 量和流量的变化, 并将信息传递至球旁细 胞,调节后者的肾素分泌。
如:
小管液Na+含量↓和流量↓
激活致密斑
致密斑与球旁C的接触减少
球旁细胞肾素分泌↑
(三)肾的神经支配(自学)
*肾主要受交感神经支配。 肾动脉:使血管收缩;
(1)排泄: 大部分代谢产物和异物; (2)调节水平衡,调节C外液量和渗透压; (3)调节电解质平衡:保留Na+排H+,
维持酸碱平衡。 *此外,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尿生成的三个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 的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
肾小管和集合 管的转运功能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 所产生的物质排放到小管液中的过程。
1.H+分泌—吸收Na+:在近球小管细胞,Na+-H+
交换;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闰细胞管腔膜 上H+泵进行的。
2.K+分泌—吸收Na+:Na+-K+交换;因此H+和K+
分泌具有竞争性。
3.NH4+分泌——吸收Na+:
1.Na+和水的重吸收
A.Na+重吸收
在近球小管前半段, 大多数Na+ (67%)被 重吸收。在近球小管前 半段,肾小管管壁细胞 的间隙靠近小管腔的一 侧,相邻细胞紧密贴近, 称紧密连接。
Na+的主动重吸收泵-漏模式
毛 细 血 H+ 管 Na+
H2O
Na+
N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2O
Na+
Na+
Na+
钠泵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