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合集下载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96例急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96例急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S t u d y o f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o f S h u a n g h u a n g l i a n I n j e c t i o n o n 9 6 A c u t e a n d C h r o n i c P h a r y n g i t i s
团 眶 | 囡 — 圈同
2 0 1 4 年2 月第 1 2 卷 第6 期
・论
著 ・ 1 7
双黄连 注射液治疗 9 6  ̄ J 1 急慢性 咽喉炎 的临床疗效 分析 王 Leabharlann 瑞 王 艳 民 许 波 赵俊 亭
(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山东 滨 ̄ 1 , 1 2 5 1 8 o o )
d i v i d e d i n t o s h u a n g h u a n g l i a n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ro g u p . S h u a n g h u a n g l i n a ro g u p w a s t r e a t e d w i t h s h u a n g h u a n g l i n a i n j e c t i o n b y s u b c u t ne a o u s nd a c o n r t o l
ro g u p w a s r t e a t e d w i h t g e n t a mi c i n i n j e c t i o n b y s u b c u t a n e o u s A n a l y s i s o f he t c l i n i c a l e f i c a c y nd a s e c u r i t y o f s h u ng a h u ng a l i n a n i j e c i f o n . R e s u l t s T h e t o t a l e f e c t i v e r a t e o f s h u a n g h u a n g l i a n n i j e c t i o n w a s 9 3 . 7 5 %,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b e  ̄ e r h t n a he t r a t e o f g e n t a m i c i n i n j e c t i o n , he t r e s u l t h a s a s i g n i i f c nt a d i f e r e n c e ( P < O . 0 5 ) .

兽药双黄连的功能主治用量

兽药双黄连的功能主治用量

兽药双黄连的功能主治用量功能1.抗菌消炎:兽药双黄连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

2.清热解毒:双黄连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体内热度,排出体内毒素。

3.抗病毒:双黄连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对病毒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主治1.呼吸道感染:双黄连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咽痛、鼻塞等症状。

2.消化道感染:双黄连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3.皮肤感染:双黄连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引起的红肿、疼痛、溃疡等症状。

4.泌尿系统感染:双黄连对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有一定的疗效。

5.中暑:双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中暑引起的体热、口渴、头晕等症状。

用量1.鸡、鸭、鹅等禽类动物:每公斤体重0.1克,每日1-2次,连用5-7天。

2.猪、牛、羊等畜类动物:每公斤体重0.3克,每日1-2次,连用5-7天。

3.其他家畜及家禽:视病情和动物体型而定。

一般建议每公斤体重0.2-0.3克,每日1-2次,连用5-7天。

以上用量仅供参考,具体用量还需根据动物病情、体重和临床经验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1.请按照兽医师或兽药使用说明的指导下使用兽药双黄连。

2.使用期间请注意动物的饮食和饮水,避免使用过量或长期使用。

3.如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兽医师。

4.使用兽药双黄连治疗动物疾病时,应注意动物的疾病情况、用量和用药时间,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

以上仅为兽药双黄连的功能、主治和用量的基本介绍,具体使用请遵循兽医师或兽药使用说明的指导。

如有不明确或特殊情况,请咨询兽医师的意见。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解析及临床用途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解析及临床用途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 用解析及 临床用途
孙巍 何翔 ( 多多药业 有限 公司)
征, 同种 方 法观 察 加 入 双 黄 连 注 射 液 u u标 本 。 用 双 黄 连 加 入 基质 , 制成 栓剂治疗 1 5例 患者 , 3 治愈率 6 .%。与 口服罗红霉素 的患者 66 对 比 , 异显 著 , 双 黄 连栓 阴道 内置 药治 疗 女 性 生 殖 道 u 差 用 u感 染 优 于 口服罗红霉 索。作者认 为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各型带状疱疹均有显 著疗 效 , 是一种安全、 经济、 有效、 良反应少的抗病毒、 不 抗菌的药物 。 26 泌尿 系疾病 严凤 山 , . 孔祥敏 自 1 9 9 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 , 消肿散结。用于痈疽 , 瘰疬 , 步提高病房 中医药治疗率 , 泌尿 系感 染的患者. 用双黄连注射 对 采 乳痈 , 丹毒 , 风热感冒 , 温病初起 , 温热入营 , 高热烦 渴 , 昏发斑 , 神 热 液静脉点滴治疗 , 收到 了较好疗效。 2例 中治愈 3 4 1例 , 好转 6例 , 无 淋 尿 闭。药 理 作 用 : 抗病 原微 生 物 、 炎 、 热 、 抗 解 保肝 , 他 药理 作 用 效 5例 , 其 总有效率 为 8 .%。治疗时间最短 4天 , 81 最长 1 , 5天 平均 还包括 : 抗休克、 止吐、 利尿、 毒性。 84天。现代医学认为本病 多系逆行感染所致 , . 其致病菌以大肠杆菌 12黄芩 : .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 , 泻火解毒 , 止血 , 安胎 。用于 居多双黄连注射液对各种球菌及杆菌均有抗 菌作用 ,并有增强机体 湿温、 温胸 闷呕恶 , 暑 湿热痞 满, 泻痢 , 黄疸 , 热咳嗽 , 肺 高热烦 渴, 血 免疫功能的怍用。 通过 临床运用证明 ,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泌尿系感染 热吐衄 , 痈肿疮毒 , 胎动不安。药理 作用 : 】 抗菌 、 抗炎及免疫、 对其他 疗效可靠, 同时 4 2例中未见有 明显副作用 出现。 活性物质 的影响、 镇静解热 、 ADS等病毒 、 血脂 , 抗 I 调 其他药理作用 27 中毒 林桥 文1 将 5 _ 9 ] 等, 2例 乌头碱 中毒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还包括 : 抑制醛糖还原酶、 降压、 毒性。 和 对 照 组 , 患 者 先 予 洗 胃或 催 吐 、 泻 , 此 基 础 上 治 疗 组 采 用 2组 导 在 13金银花 : .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 , : 凉散风 热。 用于 痈肿疔 双黄连注射液滴注 , 然后输液 ; 对照组则予对症治疗 , 如镇静、 抗心律 疮, 喉痹 , 丹毒 , 热毒血痢 , 风热感冒, 温病发热 。药理作 用1 抗病原 失常、 2 1 : 治疗低血压 等, 然后输液。观察并记录 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微生物、 解热抗炎 、 免疫调节 , 其他 药理作用还包括 : 保肝 、 降脂、 抗生 情况 ̄ B 问 , D- 结果治疗组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 .1; , J P 00 )心律失常恢 育、 止血、 毒性。 复时间 , 治疗组早搏 、 房颤及房扑在 3 mi 0 n内全部恢复 , 窦性心动过 缓在 2 h内恢复 , 4 对照组 2 4 h内恢 复者仅 4例 : 2组临床症状改善 21呼吸系统疾病 陈刚 临邑县临 邑镇卫生院赵家卫生室 ) 时 间 : 疗 组 (52±87 . ( 自 治 4. . )mi, 照组 (82 .): 疗 组 低 血 压 的 n对 2 .±68h 治 20 0 0年 1月至 2 0 0 7年 1 月收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1 O例 , 7 采用 症状 在 6 mi O n内恢复正常 , 对照组均在 2 4 h以上恢复正常 , 均有非 双黄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 , 效果 良好。治疗组 显效 4 8例 , 有效 3 常显著性差异(< .1。结论双黄连 注射液治疗乌头碱 中毒有特效。 7 P O0 ) 例, 总有效率 为 1 0 : O % 对照组 显效 2 3例 , 有效 2 7例 , 总有效率 为 28感 染 张文奇 采 用双黄连注射 液治疗流行性 出血 热发热 . 5 .%。 88 经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 = 07 ,< .1。 x2 2 .1 P 00 )治疗组平均疗 期 患 者 , 得 显著 疗 效 。选 择流 行 性 出血 热 ( 称 出血 热) 热期 患 者 取 简 发 程 为 57 .4天 , 对 照 组 86天 缩 短 28 比 . .6天 。笔 者 认 为 : 用 本 品 雾 6 应 6例 , 机分 为双 黄连治疗 组( 疗组) 随 治 与病 毒唑 常规治疗 组( 对照 化 吸 入 治疗 有 效 安全 、 不 良反 应 、 便 易 行 、 无 简 可供 广 大 乡村 卫 生 工 组) 。两组 均 以治 疗 后 的 第 7日情 况作 为对 照 时 间 。结 果治 疗 组 痊 愈 作 者选 用。 2 O例(88 %)有 效 1 5 .2 , 2例(52 %)无效 2例 (.8 , 3 .9 , 58 %)总有 效率 22消化 系疾病 陈黎萍1 . 4 ] 运用双黄连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秋季 9 . % ; 41 2 对照 组痊愈 1 3例 (O6 %)有 效 1 4 .3 , 4例(37 %)无效 5 4 .5 , 腹泻 4 8例 ,并与西药常规治疗 4 8例进行对照观察 ,治疗组有效率 例(56 %)总有效率 8 .8 1 .3 , 43 %。两组治 愈率及 总有效率 比较 , 治疗 9 .% , 照组 有效 率 8 .%。 笔者 认 为 : 肠 内灌 注 双黄 连 注 射 液 , 组均高于 对照组(< .5。双黄连注 射液其主要功效 为抗菌、 5 8 对 96 结 P O0 ) 抗病 可 以在 结肠 内保 留较 长 的时 间 , 药物 被 充 分吸 收 利用 而 起 到直 接 杀 毒、 使 消炎及增强机体免疫力 , 对流行性 出血热 中医治 以表里双解 , 气 灭病毒 、 消除病原 的作用 , 并能解除平 滑肌痉挛 , 从而减少肠蠕 动, 促 血 两 清 。 已有 大量 临床 资料 报 道 双黄 连 注 射 液 用 于 呼 吸道 、 泌尿 系 及 进水、 电解质 的再吸收 , 达到治疗腹泻的作用。双黄连注 射液结肠灌 妇科 感染性疾病有 良好效果。 从本临床资料来看 , 其用于出血热发热 肠, 操作简单, 患儿痛苦少, 治疗秋季腹泻有 良好疗效 , 值得临床应用。 期的治疗效果亦肯定 , 且优于西药病毒唑 , 无毒副作用。故此认为 又 23五 官科疾病 张东法 . 采用双黄连注 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 双黄连注 射液可推广应用于流行性 出血热发热期 的治疗。 膜炎 3 2例 , 治疗方法 : 双黄连注射液 6 ml 0 加入生理盐水 5 0 中 0 ml 29其他 张 晓茹 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手足 .

双黄连制剂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双黄连制剂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双黄连制剂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作者:向森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6年第07期摘要:对双黄连制剂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以期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黄连制剂;药理作用;兽医临床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7-0048-01双黄连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其原料为黄岑、金银花以及连翘,有清热解毒和辛凉解表这种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以注射液、口服液以及可溶粉三种类型应用于临床。

1 双黄连制剂的药理作用1.1 杀菌抑菌金银花中含有皂素,黄岑的主要成分为黄岑苷,这两种物质的杀菌效果都很好。

双黄连制剂的体外抑菌试验验表明,其对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等多种细菌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对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尤为明显,具有强效杀菌效果。

1.2 抗病毒双黄连制剂为广谱抗病毒药物,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及麻疹病毒等作用。

在细胞培养条件下能抑制和延缓细胞病变的出现,避免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的细胞固缩和细胞单层不完整。

易世红等[1]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染料摄入法检测双黄连粉针剂对不同病毒的作用,改变给药时间、途径,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环节,建立病毒性心肌炎、胰腺炎、流感动物模型,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感染动物的保护作用。

结果发现,双黄连粉针剂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Ⅲ、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及Ⅱ型、柯萨奇病毒B等作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水疱性口炎病毒、麻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肺炎、心肌炎、胰腺炎等疾病的发生。

1.3 清热抗炎研究表明,双黄连制剂能抑制炎症介质导致的肿胀和增加血管通透性,对注射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反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呈量效对应关系。

双黄连制剂可以对炎症介质引发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行有效的控制,使用双黄连制剂对注射细菌内部因为毒素引发发热情况进行处理的话,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并且效果会伴随着剂量的增加而有所提升。

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途

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途

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途摘要:临床中对双黄连注射液药理研究越来越深入,双黄连注射液在临床治疗的一些新用途被不断发现。

为促进双黄连注射液更加广泛的应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结合本医院的临床经验对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途进行探讨。

研究结果指出黄芩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利尿和镇静以及降压等药理作用;金银花具有抗菌、清火、消炎和治疗胃溃疡等药理作用;连翘具有抗菌和缓解患者呕吐的作用。

本院临床实践表明双黄连注射液除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治疗外,还能够应用于眼睛角膜突发疾病、流行性腮腺炎和老年带状疱疹等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双黄连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的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等成分,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随着对双黄连注射液药理的深入研究,其在临床治疗的一些新用途被不断发现。

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途进行探讨,以提高双黄连口服液更加广泛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双黄连注射液以金银花、黄芩、连翘为主要药理成分,其药理与这些成分有直接的联系,下文中笔者结合查阅的文献资料和临床的实际经验对金银花、黄芩、连翘三种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1.1黄芩药理作用(1)抗菌:黄芩对于多种病原菌如霍乱弧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等的繁殖产生抑制,从而能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而且其对于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霍乱弧菌等的抑制作用较其他中草药效果更加显著[1]。

(2)抗病毒:黄芩对于甲型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将其喂食给流感病毒感染的小白鼠后,小白鼠的存活期明显严惩,肺部损伤明显降低。

(3)解热:解热、散热也是黄芩的一个主要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其解热作用仅稍弱于安替匹林。

(5)利尿:在用黄芩进行动物实验过程中,发现给予动物10-20mg/kg的黄芩甙元能够明显提高动物的尿液排放量,因此利尿也是黄芩的一个重要的药理作用[2]。

双黄连注射剂的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双黄连注射剂的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对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监控,确保微生物限度 符合标准。
生产设备控制
1 2Βιβλιοθήκη 设备选型选用高效、稳定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设备维护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设备清洁
确保设备在使用前后进行彻底清洁,防止交叉污 染。
05 双黄连注射剂的安全性评 价
急性毒性试验
总结词
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双黄连注射剂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在短时间内接受大剂量 药物后的急性反应,评估药物的安全范围。
配比
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 的比例为1:1:1。
提取工艺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金银 花、黄芩、连翘的有效成分 。
双黄连注射剂的药理作用
抗菌
抗病毒
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 氏阴性菌具有抑制作用,如 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等。
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 毒等具有抑制作用。
抗炎
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 反应。
肝功能异常
长期使用双黄连注射剂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肝 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双黄连注射剂的工艺与质量标准研 究
目 录
• 双黄连注射剂的简介 • 双黄连注射剂的工艺研究 • 双黄连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 双黄连注射剂的生产工艺控制 • 双黄连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 • 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分析
01 双黄连注射剂的简介
双黄连注射剂的成分
成分
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 。
临床应用情况
适应症
双黄连注射剂主要用于治疗呼 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
炎、急性气管炎等疾病。

注射用双黄连

注射用双黄连
维普资讯

Er i yq - a: s. @ _ _ 新 药 动 态 熏 ≯ nl s 王 cm 9 : 囊
导 读
内部 测 试
p7 1
注射 用双 黄 连
的 特
n k "i
s c n 13cr y . @ 6. n sz o
国 家 三 类 新 兽 药 纯 中 药 制 剂
维普资讯
专 暴 新药动态 j 量 嚣签
毒 . @ ≥ 点
2 .对猪传 染性 胸膜肺 炎的临床疗效试验 以西药 (% 2 盐 酸环 丙沙 星注射 液 2 0毫升 ,%亚 甲兰 注射液 8毫 升 , 1

半 。供 试组给 予注 射用双 黄连供试 品, 静脉 缓慢滴注连续 给药 3天 ; 耳 阳性对 照组同法给予 5 %醋酸 溶液 ;
溶液 3毫升。试验 结果发现 3只家兔的体温升高值分别为
二 、 要成 分及性 状 主
主要成 分为金 银花 ( 绿原 酸 ) 黄芩( 、 黄芩苷 )连翘 ( 、 连 翘苷)为 白色至灰黄色粉末 。 ,
02C、.C、. C, . 0  ̄ 01 都低 于 06C, 且 3只 家兔体温 升高  ̄ 4  ̄ . 并  ̄ 总和 低于 1  ̄ . C,因此判定注射用双黄连 的热原检 查符合 4
的安全性大。

名称 及规格
商品名 : 中成先锋 A一 号 1 通用名 : 注射用双 黄连 规 格 :. /支 1 0克
热原检 查试验 将 注射用双 黄连每克 加 1 0毫升灭 菌 生理 盐水溶解作 为供试品 , 取适 用的家兔 3只 , 测定其 正
常体温后 1 5分钟以内 自耳静脉缓 缓注入约 3  ̄ 的供 试品 8( 3
阴性 对照 组给予相 同容量 的生理 盐

双黄连注射液标准

双黄连注射液标准

双黄连注射液标准双黄连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由双黄连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制成。

它具有广谱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被广泛地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对于确保其质量和疗效非常重要。

首先,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需要明确其主要成分。

双黄连的有效成分包括黄连碱、黄连素等多种生物碱和黄连素类物质,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和抗菌作用。

标准应明确每一瓶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含量,并确保其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

其次,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应严格控制其生产工艺。

制备双黄连注射液需要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都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环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标准应明确每个工序的要求,包括提取物的提取比例、温度、时间等,以及制剂的配制比例和工艺。

另外,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也需要规定其理化性质和质量指标。

标准应包括外观、pH值、溶解度、浓度、有无悬浮物、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用于评估双黄连注射液的稳定性和纯度,从而确保其安全有效。

此外,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还应包括贮存和运输条件的规定。

注射剂是一种高风险的剂型,对贮存和运输条件非常敏感。

标准应明确双黄连注射液的贮存温度、湿度和光照要求,以及运输时的包装和防护要求。

最后,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还需规定其药理和临床评价方法。

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疗效评价是判断其质量和疗效的重要指标。

标准应明确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实验方法、疗效评价指标和临床试验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总之,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对于确保其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它需要规定主要成分、生产工艺、理化性质和质量指标、贮存和运输条件,以及药理和临床评价方法。

这些标准将为双黄连注射液的生产、质控和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摘要:双黄连注射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药材提取制成的棕红色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宣风热。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本文就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进行阐述。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1 药理作用
1.1 连翘:功能与主治[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药理作用[2]: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保肝,其他药理作用还包括:抗休克、止吐、利尿、毒性。

1.2 黄芩:功能与主治[1]: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药理作用[2]:抗菌、抗炎及免疫、对其他活性物质的影响、镇静解热、抗AIDS等病毒、调血脂,其他药理作用还包括:抑制醛糖还原酶、降压、毒性。

1.3 金银花:功能与主治[1]: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药理作用[2]: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免疫调节,其他药理作用还包括:保肝、降脂、抗生育、止血、毒性。

2 临床应用
2.1 呼吸系统疾病陈刚[3](临邑县临邑镇卫生院赵家卫生室)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70例,采用双黄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良好。

应用本品雾化吸入治疗有效安全、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可供广大乡村卫生工作者选用。

2.2 消化系疾病结肠内灌注双黄连注射液,可以在结肠内保留较长的时间,使药物被充分吸收利用而起到直接杀灭病毒、消除病原的作用,并能解除平滑肌痉挛,从而减少肠蠕动,促进水、电解质的再吸收,达到治疗腹泻的作用。

双黄连注射液结肠灌肠,操作简单,患儿痛苦少,治疗秋季腹泻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2.3 五官科疾病张东法[5]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2例,治疗方法:双黄连注射液60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应用双黄连注射液后症状迅速改善,不良反应少,并能有效地控制复发。

2.4 妇科疾病吴海燕[7]等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体外对解脲支原体(uu)的影响,即用液体培养基获取uu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同种方法观察加入双黄连注射液uu标本。

用双黄连加入基质,制成栓剂治疗135例患者,治愈率66.6%。

与口服罗红霉素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用双黄连栓阴道内置药治疗女性生殖道uu感染优于口服罗红霉索。

2.5 泌尿系疾病严凤山,孔祥敏[8]自1994年1月~11月为进一步提高病房中医药治疗率,对泌尿系感染的患者,采用双黄连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收到了较好疗效。

通过临床运用证明,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可靠,同时42例中未见有明显副作用出现。

2.6 中毒林桥文[9]等,将52例乌头碱中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先予洗胃或催吐、导泻,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滴注,然后输液;对照组则予对症治疗,如镇静、抗心律失常、治疗低血压等,然后输液。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律失常恢复时间,治疗组早搏、房颤及房扑在30min内全部恢复,窦性心动过缓在24h内恢复,对照组24 h内恢复者仅4例;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组(45.2±8.7) min,对照组(28.2±6.8)h;治疗组低血压的症状在60min内恢复正常,对照组均在24 h以上恢复正常,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乌头碱中毒有特效。

2.7感染张文奇[10]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患者,取得显著疗效。

选择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发热期患者66例,随机分为双黄连治疗组(治疗组)与病毒唑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两组均以治疗后的第7日情况作为对照时间。

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58.82%),有效12例(35.29%),无效2例(5.88%),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痊愈13例(40.63%),有效14例(4
3.75%),无效5例(15.63%),总有效率8
4.38%。

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双黄连注射液其主要功效为抗菌、抗病毒、消炎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流行性出血热中医治以表里双解,气血两清。

已有大量临床资料报道双黄连注射液用于呼吸道、泌尿系及妇科感染性疾病有良好效果。

从本临床资料来看,其用于出血热发热期的治疗效果亦肯定,且优于西药病毒唑,又无毒副作用。

故此认为双黄连注射液可推广应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的治疗。

2.8其他张晓茹[11]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将162例婴幼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1例采用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81例予板蓝根冲剂治疗。

2组均给予退热、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高于对照组的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病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连翘项.
[2]新编中药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第一卷)2002.1(第二卷).
[3]陈刚.雾化吸入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85例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08.6(8):69.
[4]陈黎萍.双黄连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8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4.26(2):107.
[5]张东法.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2.2(15):1018.
[6]杨路.双黄连注射液用于外科局部感染46例疗效观察[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1.2(2):134.
[7]吴海燕,汤洁,孟蓓等.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研究.中医函授通讯.2000.19(6):54-55.
[8]严凤山,孔祥敏.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泌尿系感染42例[J].四川中医.1995.8:32.
[9]林桥文,谭丽蓉.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研究[B].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5):1988-1989.
[10]张文奇.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5).
[11]张晓茹.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162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09.2(8):16.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