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分析

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分析探究三七活血化瘀、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以及延缓衰老等方面的临床功效,描述其对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分析三七药理作用为临床提供治疗指导。
标签:中药三七;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三七是一种常见中草药,也称田七,属五加科植物,根系干燥,味微苦、性温。
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是主要临床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外力所致的跌打损伤、扭伤、挫伤等,还用于缓解胸痹心痛、血瘀气亏、闭经、痛经、出血证、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等,具有非常好的消炎、止痛、化瘀功效。
三七根茎、叶、花都可以入药,在所有成分中,三七花功效最多,药用价值最大,能够理气、清热、解毒、降压、平喘等,三七花中含有15%以上三七皂苷,能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包含三七皂苷、人参皂苷、黄酮等,还有一些脂肪酸、脂类、糖类以及微量元素,这些物质不仅起到止血作用,还能使肝脏、肾脏、血清蛋白质更好的合成,使血脂降低,减少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修复组织功能,抗休克、预防缺氧等,对人体百益无一害。
当前,三七在临床中主要以口服为主,还可磨成粉服用,治疗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疗效显著。
下面对三七的临床应用与药理详细探究。
1 三七临床应用与功效1.1具有止血消炎功效临床中应用三七发现其对血液与造血系统有显著作用,加快凝血,将出血时间缩短,出血量得到控制,广泛用于大出血的缓解与抑制。
临床应用还表明,三七参注射液与三七粉能够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在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炎等消化道疾病治疗上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0%以上;服用三七粉有效缓解支气管扩张以及肺脓肿合并咯血,连续服用1w,能够彻底止血,止血率高达85%以上。
此外,三七活血化瘀功效也非常显著,临床上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造成的血淤、出血、内血症等。
在治疗开放性骨折上使用三七,比起其他中药止痛与止血功效明显,服用三七正骨水以后,功效更加显著[1]。
大量临床应用显示,三七茎、叶入药能够调节中枢神经,起到显著抑制作用,临床应用其镇静、止痛、提高睡眠质量等;三七根具有促进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增强大脑活力,抗疲劳效果显著;三七很多成分在增强记忆力上效果明显,有镇静作用,能够充分对血小板聚集,将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增强,使血液粘稠度降低,血栓溶解效果增强,从而使血液流动更加顺畅[2]。
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分析

三七中的多种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免疫系统疾 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药代动力学
吸收
分布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易被胃肠道吸收,其吸收 率较高。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可迅速分布到全身各器官 和组织,发挥药效。
代谢
排泄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转化 为活性成分或排出体外。
详细描述
三七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脑术及创面 止血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抗炎作用
抗炎介质抑制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抗氧化作用
三七中的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 而缓解炎症。
抗肿瘤作用
1 2
抑制细胞增殖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减缓肿瘤的生长速度。
诱导细胞凋亡
三七中的成分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 瘤细胞的死亡,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三七的基本特征和成分
植物特征
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肥大,呈结节状,叶片由三个小叶组成,花朵 呈黄绿色。
成分
三七主要含有皂苷、黄酮、氨基酸、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
三七的采收和储藏
采收
一般在冬季采挖,洗净晒干或烘干。
储藏
三七应储存在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和霉变。
02
三七的临床应用
止血作用
直接作用
使用注意事项
01
孕妇禁用
孕妇应避免使用三七,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02
配伍禁忌
三七应避免与藜芦、五灵脂等中药合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03
合理剂量
三七的功效和作用

三七的功效和作用三七是一种中药材,其学名为三七,是三七科的植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传统上,它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出血和炎症等病症。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三七的功效和作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首先,三七具有抗凝血作用。
研究发现,三七中的三七内酯和三七皂苷具有抗血小板凝聚和抗凝血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此外,三七还可以抑制纤维蛋白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其次,三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三七中的三七皂苷通过促进血管扩张和改善微循环,可以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
这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创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三七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三七中的三七内酯和三七皂苷可以减轻氧自由基产生,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另外,三七还可以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炎症相关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三七还具有镇痛作用。
研究发现,三七中的三七皂苷可以减轻机械性和热性的疼痛反应,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这对于缓解疼痛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三七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三七中的三七内酯和三七皂苷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这对于癌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三七还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研究发现,三七中的三七皂苷可以改善心肌的代谢和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总之,三七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它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出血和炎症等病症,并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和抗肿瘤等作用。
尽管三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发挥其最大的治疗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三七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三七时应遵医嘱,避免产生不良的药物反应。
三七粉的临床应用研究

三七粉的临床应用研究三七,又称“田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其中的三七粉作为三七的一种加工制品,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三七粉的临床应用研究展开讨论。
一、三七粉的药理作用三七粉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消肿止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主要成分三七甙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能,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三七粉中含有的三七皂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二、三七粉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临床研究表明,三七粉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三七粉可以降低血脂、抗血栓、扩张血管,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同时,三七粉还可以改善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心绞痛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三、三七粉在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三七粉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对于改善关节功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长期服用三七粉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四、三七粉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除了心脑血管疾病和风湿性关节炎,三七粉在其他疾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肝病、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三七粉都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相关研究表明,三七粉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这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三七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加工制品,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三七粉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相信三七粉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会展现出更大的潜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针对三七粉的临床应用研究,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分析

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分析三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临床应用广泛,具有多种功效。
本文将对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分析进行探讨。
首先,三七具有止血的功效。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能够增强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并促进凝血物质的形成,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如各种外伤出血、妇科出血等。
同时,三七还具有抗凝血作用,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的形成。
其次,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供应,促进组织修复。
临床上常用于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症状,如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
此外,三七还具有抗炎镇痛的功效。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损伤。
临床上常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肠炎等,并且对疼痛也有缓解作用。
此外,三七还具有抗氧化的功效。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
临床上常用于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预防氧化损伤相关疾病。
三七的药理分析表明,其功效主要与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有关。
三七皂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通过多个途径对机体产生作用。
其中,三七皂苷具有抗凝血、止血、活血化瘀、抗炎镇痛、抗氧化等多种作用机制。
此外,三七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益。
综上所述,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抗炎镇痛、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其药理作用主要与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有关。
临床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用量进行应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三七虽然有多种功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慎用。
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三七的抗凝血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七的抗凝血作用及临床应用三七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它被广泛认为具有抗凝血作用,并在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三七的抗凝血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三七的抗凝血作用机制三七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种三萜皂苷化合物,如三七皂苷R1、三七甙R1、三七皂苷K和三七皂苷G等。
这些成分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抗凝血效果。
具体而言,三七的抗凝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血小板聚集:三七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干扰血小板表面的膜糖蛋白结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 促进纤溶活性:三七中的成分可以激活纤溶酶原活化物,促进溶解血栓的过程。
它能够提高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性,增加纤溶酶原活化物的释放,从而增强溶栓的效果。
3. 抑制凝血酶生成:三七中的成分能够抑制凝血酶的形成,从而降低血液凝固的风险。
凝血酶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抑制它的生成能够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
二、三七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效果1.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三七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它能够减少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液循环,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2. 高血压的辅助治疗:三七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
它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高血压症状。
3. 血液病的治疗:三七被应用于一些血液病的治疗中,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它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提高血小板数量,减少出血的风险。
除了以上的临床应用外,三七还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例如,它被广泛用于治疗血管炎、白细胞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免疫性疾病。
此外,三七还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创伤、骨折等的辅助治疗中,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总结起来,三七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着显著的抗凝血作用,并且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三七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论文共篇

三七药理作用的临床应用论文(共2篇)_药学论文第1篇: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三七,别称田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五加科类名贵中药材,传统医学对该药的研究较多。
近代药理学研宄表明:三七含有三七皂甙类、黄酮、三七索、氨基酸、挥发油、植物箱醇、糖类、无机盐和无机离子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广泛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本研究总结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化学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三七所含人参三醇皂苷Rg1类成分能够兴奋大脑中枢,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活动脑部组织,增强大脑记忆及抗脑部疲劳的作用。
Rbl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安神和催眠的作用。
临床实验证明:三七能强化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增强氯丙嗪的安定作用。
马氏报道:三七总皂苷能对抗L-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改善神经细胞缺氧状态,保护皮层神经细胞,从而降低细胞损害。
另外,马氏报道:三七总皂苷不仅能阻断细胞外Ca2+内流,而且能抑制内源性Ca2+释放,还可用于脑梗死的治疗。
因此,三七不仅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且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双重调节作用明显。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临床对三七在循环系统的作用研宄和报道较多,尤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
2.1对心脏的作用三七总皂苷能改善急性胰腺炎的心肌缺血状态。
三七总皂苷单体Rbl能够阻滞钙通道,起到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陈氏研宄表明三七能够直接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目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心肌缺氧状态有关。
三七注射液能显着提高心肌细胞内肌浆网膜上钙泵的活性,从而减少心肌细胞Ca2+,使左心室心肌重量减轻。
三七总皂甙是一种肌浆网膜钙泵活性激动剂,早期高血压心肌细胞的可塑性大,适当运用三七总皂甙将会对改变心衰病程有深远意义。
2.2对血管的作用三七皂苷降低血压和扩张血管作用明显,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钙通道阻滞,影响细胞Ca2+运动有直接关系。
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常见应用

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常见应用三七是一种常见而受到广泛应用的中草药,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就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常见应用进行介绍。
一、三七的药理作用1. 抗凝血作用:三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活性的作用,能够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2. 抗氧化作用:三七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如三七皂苷、三七甙和三七酮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3. 抗炎作用:三七中的三七皂苷和三七甙等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4. 促进血液循环:三七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动性,增强微循环,提高组织的供氧能力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效率。
5. 保护心脑血管:三七能够降低血脂和血压,增强心脑血管的抗缺血缺氧能力,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三七的常见应用1.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三七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可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心绞痛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2.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三七具有抗凝血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3. 抗炎和抗氧化治疗:三七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和慢性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如关节炎、糖尿病等。
4. 伤口愈合及组织修复:三七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能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可用于外伤后的愈合和组织损伤的修复。
5. 抗肿瘤治疗的辅助用药:三七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三、总结综上所述,三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抗凝血、抗氧化、抗炎、促进血液循环和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使其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炎症性疾病等的常用辅助治疗药物。
此外,三七还可用于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以及抗肿瘤治疗的辅助用药等方面。
然而,对于三七的使用仍需谨慎,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合理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药理作用和应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摘要] 本综述对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归纳,认为三七具有活血化瘀、调节血糖平衡、消炎镇痛、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中药三七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三七,又叫田七,因枝分三叉,叶为七片,故称为三七。
三七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主要产于文山州,是云南省著名的药材。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宿草根人参属植物,生用有止血强心、散瘀生新、消肿定痛的显著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的效益。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誉之为“金不换”。
清朝前期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
”故称“北参南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蜚声中外的“云南白药”就是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三七的认识逐步加深,发现三七具有下述功能:
1、止血及活血化瘀
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能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增加数目,具有显著补血功效;具有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的明显疗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三七不但具有良好的止血,活血化瘀双向药理作用,还具有明显的补血作用,能促进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类血液细胞分裂生长,增加数目,并保持正常水平。
活血作用[1]:《本草纲日》云:“凡杖扑伤损,淤血淋漓者,随即嚼烂餐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
《本草从新》说:“三七目公微温,散血定痛,治血蛆血,血痢血崩,日赤痈肿。
为金疮杖疮要药。
能损新,血无淤者勿用……味微目颇似人参,以末掺猪血,血化为水者真”。
刘川[1]等临床研究发现三七三醇皂有具有降低血液孰度、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Rgl能增强纤济系统活性、促进血管内皮一氧化氮的释放,进而起到抗血栓作用,其研究显示,通过比较三一匕三醇皂有与丹参治疗,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同时观察到三七三醇皂组对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自原指标影响变化与丹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 OS)。
三七醇提液抑瘤率为12%一28%[6]。
作者也曾观察过,三七粉用于食管癌的治疗,能收到减轻患者痛苦,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
7、其它作用
三七还可用于治疗蜂蜇伤,将三七伤药片10片及地塞米松5mg共研细粉,加入2%奴佛卡因及75%酒精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局部,每日4—5次,一般1日可痊愈
[7];三七还可用于某些皮肤病的治疗,闫氏报道,三七与薏仁组方治疗扁平疣1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8]。
三七总皂还能对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发展有拮抗作用[9]。
三七还可治疗水肿、荨麻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瘢痕疙瘩等[10]。
综上所述,三七所含每种化合物和单体分子物质的药理性及临床治疗靶向性都各不相同,具有多病谱、标本兼治、多向调节、防治结合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三七的双向药理作用解释已经达到分子水平。
因此三七必将在各科临床应用上发挥巨大作用。
笔者认为三七是一味具有广阔开发应用前景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刘川,王淳,刘平,等.三七二醇皂苷治疗脑梗塞116例疗效分析[J]成都中医药人学学报,2007,30(1):6-7.
[2] 万晓青. 三七及其制剂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8(12):776-777.
[3] 姚茹冰,赵智明,蔡辉. 活血化瘀中药三七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6).
[4] 万富卿. 止血定痛赞三七.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6,(08).
[5] 王琛. 三七的药效与作用机制. 中国实用医药, 2006,1(05):125-126.
[6] 陈培丰,刘鲁明,陈震,等. 三七醇提液对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干预作用,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5):500-502.
[7] 刘桂萍,刘春生. 三七伤药片外用治疗蜂蜇伤6例. 中国民间疗法,2002,10(8):39.
[8] 闫俊国,闫洁,杨正锋. 薏仁三七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3):243.
[9] 潘雅明. 三七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现代医药卫生, 2008,24(12):1844-1841.
[10] 杨丽,弥宏. 中药三七的临床新用,中国社区用药指导,2008,2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