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秋词》刘禹锡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秋词》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采用了什么写法?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明了自己怎样的观点?
答:运用对比写法;议论的表达方式;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2.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答案: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说明:语言要生动、优美。
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3.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描绘了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4. 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
1。
[秋词刘禹锡阅读理解]《秋词》与《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
![[秋词刘禹锡阅读理解]《秋词》与《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https://img.taocdn.com/s3/m/47ba68e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1.png)
[秋词刘禹锡阅读理解]《秋词》与《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篇一: 《秋词》与《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秋词》与《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
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
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
①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
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
“断肠人”今夜宿谁家? 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③上面两首诗同写秋景,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表达的是,而马致远却抒发了。
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天净沙·秋思》是。
④默写表现思乡之情的名句三句。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考点:考点名称:古诗词鉴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秋 词(精选9篇)

秋词(精选9篇)秋词篇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赏析: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闻名的诗人。
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
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
一生经受坎坷。
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心情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孤独之感。
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其次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布满生气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亮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飞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
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潇洒拘束,奋勉向上的鹤啊!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确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漂亮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秋词》教案2】《秋词》教案】《渡荆门送别》《秋词》教案】《秋词》朗诵】《秋词》ppt课件秋词篇2教学目标: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育同学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力量。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3、背诵默写全诗。
重点及难点: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育同学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设想:一、导入: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哀痛之感,“断肠人在天际”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
4.4《天净沙秋思》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选出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A、“枯藤老树昏鸦”写出一片萧索的秋景,衬托出了游子内心的悲哀。
B、“小桥流水人家”显得非常安逸、悠闲,这种安闲其实反衬了游子的无助、孤寂、伤感。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说天晚了,远在天边的妻子想念着游人,想得肝肠寸断。
D、作者采用融情于景的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异乡游子的悲凉、孤寂的心情。
2、赏析《天净沙·秋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枯藤老树昏鸦”点明的时令是初冬。
C、这首小令的主要特色是寓情于景。
D、这首小令表达了游子孤寂凄楚的心境。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都是鲁迅的作品,都选自于散文集《朝花夕拾》。
B、《天净沙秋思》是一首词,词牌名是“天净沙”,题目是“秋思”。
C、《渔夫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D、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青蛙王子》、《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都是其代表之作。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的感情由悲痛焦虑变为宁静喜悦,最后昂扬奋发,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羚羊木雕》的插叙内容充分刻画了万芳的“仗义”形象,展现了“我”和万芳珍贵的友情,也为“我”送给她礼物作了铺垫。
C、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著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白雪公主》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D、《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所写的最为有名的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出师表》《马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成语“一鼓作气”“鸿鹄之志”“心旷神怡”分别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史记·陈涉世家》《岳阳楼记》。
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语文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语文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后,完成下列小题泛吴松江宋·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1)诗中“”一词透露出天色已晚;“”一词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诗歌的三四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3.古诗词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题目“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依序分别指________和________。
(2)诗歌首句以“杨花”“子规”起笔,从全诗看,起到什么样的作用?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晚唐诗人。
台城,就在在家今南京市鸡鸣寺一带,靠近玄武湖。
(1)诗的第二句中一个“________”字写出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的史实,突出了变换之速;而一个“________”字,则借鸟的欢啼之声,巧妙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历史遗址的感慨、怅惘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颇为后人称道。
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
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
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怎样的景色特点?(2)“鸟歌花舞太守醉”中的“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列小题。
秋词两首阅读答案刘禹锡

篇一:秋词两首阅读答案刘禹锡篇二:秋词两首阅读答案刘禹锡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问题。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问题。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 、《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 、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问题。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鉴赏,表达方式等考点的理解。
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古诗词鉴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请用正楷将下面的词语抄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2 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气概.(gài)搓.捻(chuō)憎.恶(zèng )怪诞.不经(dàn)B.应.对(yìng)呻吟.(yín)晕眩.(xuàn)混.为一谈(hùn)C.羞怯.(què)吝啬.(sè)菡萏.((dàn)花团锦簇.(chù)D.狭隘.(xiá)愚.蠢(yū)池畦.(wā)杞.人优天(qǐ)3.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阴蔽化妆粗犷妇儒皆知B. 取缔安详鄙薄截然不同C. 云霄缘委奥密沥尽心血D. 棉延禁固温驯参差不齐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怎样才能成为自己?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因为世上的人▲我只能说,最▲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责。
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
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_▲的存在。
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要紧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来A.大相径庭主要重来特色B.千差万别重要重复特色C.千差万别主要重来特殊D.大相径庭重要重复特殊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2 分)A.《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淄川人,清代文学家。
B.《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者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主要作品有《骆驼样子》《湘行散记》,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秋思》达标训练(含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秋思》达标训练(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枯téng ( ) shòu ( )马断cháng()天yá()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231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萧条暗淡的气氛。
B.“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冬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
C.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
D.这首诗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义丰。
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2分)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这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号___________,元代戏曲作家、散文家。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描写自然景物的不朽之作,被誉为“_____________”,为历代所传诵。
(3分)6.曲中点明季节的词是_____________,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______________。
(2分)7.小令中共写了十种事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____________之情。
(2分)8.下列各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
“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三)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共4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14、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C 14、《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
《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