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的健康状态,包括了个体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那么,心理健康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具体探讨。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的状态,是针对人的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一种综合评估。
具体地说,一个人在心理上健康的标准是:在心理方面的行为表现正常,思维方式合理,情感稳定、积极,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生活中充满乐趣,不会因心理问题而影响个人的工作、家庭、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
二、如何保持心理健康?1.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建立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提升自主心理调节能力。
2. 增强自我控制意识:通过掌控自己的思维、行为和情感,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意识,提升自我调节能力,有效应对社会压力。
3. 社交与精神支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照顾家人和朋友,增强社会支持网,以支持和接受精神上的支持。
4. 保持身心平衡:保持适度的锻炼和休息,注重营养健康饮食,掌握有效的心理技巧,在规律的生活工作中保持身心平衡。
5. 有效应对压力:与压力相对抗,积极应对压力,通过学习放松技巧、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三、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心理健康的好坏关系着个人的幸福感、成长发展、工作效能和生命周期的质量。
另外,心理健康稍显不好,可能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问题,适时引导、教育和支持,可以预防和缓解心理障碍,保持个体的心理健康。
总结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个体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努力,包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控制意识,社交与精神支持,保持身心平衡,有效应对压力等。
心里健康的认识

心里健康的认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保持平衡、稳定和正常的状态。
它涉及个体的情绪、思维、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
具有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备以下特征和认识:
1. 自我意识:有意识地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感、需求、价值观和个性特点,并能够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
2. 积极情绪:能够适应并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
3.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够有效地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4. 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够建立稳定、支持性的人际关系,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并能够处理和解决人际冲突。
5. 检测和应对压力:能够识别压力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应对,避免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
6. 良好的自尊和自我接纳:具备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能力,能够认可自
己的优点和局限性。
7. 适度的自我关注: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合理设定目标和对待自己的期望,避免过度负责和过分自我要求。
8. 意义和目标感: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设定个人目标,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
总之,心理健康的认识是通过了解和接纳自己的内在世界,并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挑战和压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追求个人意义和价值,以及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心态。
这些认识和技能对于个体的幸福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

• 3、学习环境变化造成的压力 • 在大学里,同学之间不在局限于中学 时期学习成绩的比较,眼界学识、文体特 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等都成了比较 的内容,如果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不能恰当接受和对待学业成绩,就会出 现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嫉妒心理等 等。
•
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有别 于中学时期,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中学老师的详细 讲解和具体辅导,自学能力差,依赖性强,而在 大学,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老师的讲授以 外,自学占了很重要的位臵,它需要学生不仅要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习自觉性、自主和自制力 ,而且还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 题,加之大学的考试方法比较灵活,这些变化使 得原来依靠死记硬背、缺乏灵活运用能力的学生 遇到较多的挫折,从而感到自卑。
• 6、个人情感因素 •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他们渴望与异 性交朋友,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 ,但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太浅,理智性差 ,因此对于与异性交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甚至出现因失恋造成的心理失调、情绪 低落等等。
二、学校教育原因
• 1、心理教育实践环节仍然薄弱 • 中学阶段应试教育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 育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致使学生的许多 发展课题延缓到了大学,心理素质不能达 到应有的水平,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在大 学的成长负担,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组织 调控机制。
•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 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 投身于生活,子啊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 乐趣,而不会认为生活是重负,在工作中 也是一样,把工作看成是乐趣而不是负担 ,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
L/O/G/O
•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积极、开朗 的心态和情绪占优势,当然也会有悲、忧 、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 久,他们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喜不狂、忧不伤、胜不骄、败不馁、谦而 L/O/G/O 不卑、自尊自重、既不狂妄自大、也不退 缩畏惧。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如何保持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
心理健康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
二、保持心理健康(1)当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谈得来,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忧闷及时发泄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遇到较大的刺激,或遭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状态时,最好暂时离开你所面临的情境,转移一下注意力,暂时回避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上的创伤填平。
(3)当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时,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一件你喜欢干的事,如写字、打球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替换掉。
(4)对人谦让,自我表现要适度,有时要学会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
(5)多替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6)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
当面临很多难题时,宜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7)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焦躁,心理压力过大。
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都处于正常和适应的状态,是人们获得幸福和良好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之一。
那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下面将列出一些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愉悦自己的生活: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是愉悦自己的生活。
在生活中应该多点关注自己的需求,尽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购物、旅游、看电影、听音乐等,这些活动将会让我们的身心愉悦。
2.多与人交往:多与人交往、对话,可以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了解世界的不同角度,也能帮助我们找到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
同时,也能减轻焦虑和孤独等负面情绪,获得积极的情绪支持。
3.积极的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有情感困扰时,不要忍受,应该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情感表达,化解心理困扰。
比如,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参加亲朋好友的聚会、写日记等等。
4.养成锻炼的习惯:锻炼能够增加体能、增强免疫力、调节心态。
强身健体、保持健康的好习惯应该是养成的。
每天花些时间进行运动、做瑜伽、跳舞等,可以舒缓紧张和压力,获得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
5.心理调适:在挑战和压力无处不在的现代世界,心理调适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如果我们在面对挫折、困难和痛苦的时候没有一个调适的技巧,极有可能导致情绪失控。
比如运用积极的思维方式调整自己的态度、深呼吸、舒缓心情等都能帮助我们有效地缓解焦虑和压力。
总之,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指引幸福人生的关键之一。
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调适方法,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保障。
我们必须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积极地调整自己,带着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一天的挑战。
心理健康的概念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的概念名词解释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情感和社会层面上的良好状态。
它涉及到个体对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为的适应能力,以及个体与他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个体的重要性1.幸福感: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积极情绪,享受生活,并拥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2.自我实现:心理健康使个体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3.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相互关联。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更有可能保持身体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抗压能力:心理健康使个体更具备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更能够适应变化和挑战。
对社会的重要性1.经济发展: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2.社会和谐: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体与他人和谐相处,减少冲突和暴力行为,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教育成就: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学习,并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4.犯罪预防:心理健康有助于减少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安全。
应用心理健康的概念应用于多个领域。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诊断和治疗各种精神障碍。
临床心理学家通过评估、诊断和干预来帮助个体恢复或维持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致力于提供支持和干预措施来帮助他们在学校环境中实现良好的心理发展。
教育心理学家可以提供咨询、辅导和培训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工作场所心理健康工作场所心理健康关注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压力管理、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培训、支持和资源来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幸福感。
社区心理健康社区心理健康关注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预防和干预措施来改善社区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可以包括宣传教育、咨询服务和支持小组等。
全球心理健康全球心理健康关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致力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心理卫生政策和倡导。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什么叫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包括两方面含义:(1)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2)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心理健康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心理健康这一术语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早期,在有些国家,凡行为古怪者均被视作异人,遭到非人的待遇,有的被铁链锁起来,有的作为展品在周末展出,尤其当社会主义发生变革或天灾人祸时,对异人的怀疑、蔑视、憎恨和迫害就会加剧。
随着心理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对异人的看法逐步改变了,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是可以医治的,于是各种专门收容异人的机构也应运而生,治疗代替了惩罚。
但当时的治疗机构大多设在修道院中,其方法也只是在为这些人提供阳光、空气、自由和生物性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医疗。
正是在这种医疗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的心理活动是导致精神不适和行为异端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这些招致了障碍的心理活动有时在正常人、甚至医生身上也会出现,如焦虑、紧张、抑郁等。
这说明每个人对自己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心理健康的定义如下: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存在自我成就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且切合实际,不自卑,不自高自大。
4.能理智、客观的与现实生活有良好接触,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5.能保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父母、同学等不同人群拥有长期、平稳、积极的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团队中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10.在不违背社会前提下能满足个人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多元评价与生涯教育之门
有料的石头 重新定义别人的评价
勤奋、负责、懒惰、自私、进取、好与坏 个性解读法:外向内向
——如此出格的男生
环境换框法:固执;人来疯。意义换框法:挫折、失败 是成功的垫脚石。大不打不相识;不经历风雨哪来 见彩虹;危机中有生机。
生涯教育的意识
遇对人做对事,这是一件需要有意识探索的事情。
天黑后回到山上,鬼谷子问石头卖得怎么样,苏秦如实地做了回答。听
完,鬼谷子没说什么,只是叫苏秦第二天到十里外的镇上继续去卖石头。
第二天到镇上,苏秦就听说米铺的老板特别喜第二天欢稀奇古怪的东西, 心想不妨到那里碰碰运气。米铺老板将石头仔细端详一番后说:“小伙子, 我愿意出五百两银子。苏秦补米铺老板的话吓一跳:一块石头值五百两银 子?米铺老板看着石头,自言自语道:“这块石头是经几百年才形成的化石, 再加止天然的形状,确是稀有之物。闻听此言,苏秦忙说道“不卖、不卖”。
三方面。 。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当代中国医学类专业比较优秀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 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学是最近 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 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 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 所谓“医学”,都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 总之,目前以中西医学为主的世界各种医学科学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故不能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史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成为阻碍医学科学前进的羁绊。的确,要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显然已完 全超出了中西医学所涉及的范畴,我们必须跳出中西医学的理论框架,建立起一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 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的融合形成现代系统医学。该体系所涉及的一切问题不管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应该远远超
主张手术、营养、锻炼与用药;(脑科医院的精神科)
2、心理学思路——认知、情绪、行为
主张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厌学、焦虑、强迫); (综合性医院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中心,学校心理咨询室)
3、社会学思路——家庭治疗、叙事疗法、催眠
主张改变环境,解构社会评价。
【讨论】举例分析一下,你身边的某个人可以从哪些思 路帮助他(她)?
三、心理健康状态是一种连续体
心理健康状态是一种由疾病-虚弱-健康 的连续变动不止的波浪型运动过程。这 一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
关注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 的中间状态,是有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 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 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从生理 学角度来讲,就是人体各器官功能稳定性 失调尚未引起器质性损伤。
多学科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概念
这三项标准具体化为:
一是没有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 二是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 三是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1989年的定义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 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 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 好和道德健康 ”。
【自学并提问】
一个带小孩的女人问苏秦:“小伙子,你这块石头是卖的吗?“是呀”苏秦 答道。“这样子吧,我出五文钱买这块石头,因为它的样子很别致,我想拿 回来给相公做压纸用,这样就不怕风吹了”。“一块石头居然有人愿意花 五文钱买,真是不可思议,”苏秦暗自想,但想到师傅的话,苏秦回答“不卖、 不卖”。“那我再加一文,六文钱可以吧。”“不卖、不卖”女人没有办 法,摇摇头,走了。
【自学并能举例说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3、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4、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5、保持个性完整和和谐;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
回到山上,苏秦将事情告诉师傅。听完,鬼谷子依旧没说什么,只是叫苏 秦第三天到三十里外的珠宝店继续去卖石头。
到了珠宝店,苏秦说明来意。店老板拿着石头开始仔细端详,过了一会 儿,又找两个内行人一起鉴定。足有一个时辰,三个人对着石头指指点点, 苏秦就在旁边看着他们。终于,三个人达成一致的看法后,结束了鉴定。 “小伙子”我原意用我所有的商铺来购买你的石头。珠宝店老板说道苏 秦补惊呆了,下意识地重复一遍老板说的话,“你是说所有的商铺?”“没错,是 所有的商铺,这包括三个珠宝行,两个当铺和一个百货店;这块石头确实珍 贵无比,尽管它的外表很像普通的石头,但里面却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 就像著名的和氏壁一样,在开采之前包了一层石头而已”“不卖、不 卖。”“如果你嫌少,那就再加上我所有的田产。”“不卖、不卖”
“亚健康状态”表现
生活质量低、学习工作效率低、注意力 分散、生活缺乏动力、学习没有目标、 茫然不知所措,感觉生活没劲。躯体症状 为失眠,容易疲劳,身体乏力,食欲不振。
【讨论】从西医的角度来看,“亚健康状态” 还没达到器质性病变的程度,我们还不需 要就医,但身心明显感觉不适,这时,我们 该怎么做?
四、必须记住的求助方式
亲友的电话、E-MAIL 学校心理咨询室:每周一中午13:00,4406
房间;yjp623@ 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96111,王天文、苏
华、潘建卫、王璐 南京市脑科医院:张宁、陈一心、柯晓燕、
杭跃跃
【当堂检测】
健康包括
、
、
研究心理健康的三大思路
是:
、、
。
心理健康状态是
请写出一种心理求助方式。
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小结:健康三元素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 应良好。
【讨论】
如果三元素中有一方面不健康,它是如何影 响其他两方面的发展的,试举例说明。
如果有两方面不健康呢? 如果三方面都不健康了,这个人的生活会变
得如何?
二、研究心理健康的三大思路
1、生物学思路——脑外伤、脑器质性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 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