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资料大全)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眩晕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眩晕

ZYYXH/T18一2008眩晕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

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仆等症状。

眩晕多风,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亏、气血不足为病之本.痰、瘀、风、火为病之标。

病位在脑,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中又以肝为主。

常见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诊断要点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甚则昏仆;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虚证者可见沉细弱脉,实证者以弦滑脉多见。

1.2鉴别诊断1.2. 1 中风: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语言窘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病;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特征。

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然昏仆的现象,但神志清醒,且无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中年以上患者,肝阳上亢之眩晕极易化风而演变为中风。

1.2.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患者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后遗症,但特别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

眩晕发作严重者.有欲仆或仆倒现象,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及不省人事的表现。

1.2.3 痫证: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智异常的疾病,其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门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

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然仆倒现象。

与痫证相似,但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摘等症状。

2 辨证论治眩晕之治法,一般须标本兼顾,或在标证缓解之时即考虑治本。

如平肝潜阳合滋养肝肾,化痰降逆合键脾益气,活血化瘀合益气养阴等,都是常用的标本兼顾之法。

治疗眩晕,还要注意治疗原发病,如因跌仆外伤、妇女崩中、漏下等致眩晕,应重点治疗失血。

2.1肝阳上亢证证候:眩晕,头部跳痛,耳鸣如潮,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中医内科学】
第三节眩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感觉周围的事物在旋转或自己在旋转,伴随着头晕、恶心等症状。

中医认为眩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阳虚型眩晕:
阳虚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重脚轻、神疲乏力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等。

治疗上应调理阳气,同时注意饮食调理,补充养分。

二、阴虚型眩晕:
阴虚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手足心燥、口干咽燥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阴虚火旺、肝肾阴虚等。

治疗上应清热益阴,同时注意保持正常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三、湿阻型眩晕:
湿阻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胸闷、口苦、口黏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湿热、湿邪困阻等。

治疗上应祛湿化痰,调理脾胃,避免暴饮暴食。

四、痰浊型眩晕:
痰浊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口苦黏腻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失调、痰湿阻络等。

治疗上应祛痰化痰,理气开窍,调理脾胃。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有关眩晕的相关病例研究报告、中医经典文献摘录等。

请参考附件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法律名词及注释:
1.阳虚:指人体阳气不足的状态,表现为体力不足、疲乏无力等症状。

2.阴虚:指人体阴液不足的状态,表现为口干、咽干等症状。

3.湿阻:指湿气积聚在体内,影响体内气血流通的情况。

4.痰浊:指体内湿气积聚形成的痰液,表现为口苦、头晕目眩等症状。

眩晕症健康教育

眩晕症健康教育

眩晕健康宣教一、眩晕的定义眩晕 (vertigo)或前庭系统性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自身或外景运动错觉或幻觉,发作时多数患者感觉周围事物在旋转,少数患者出现视物摆动或摇晃(他动感眩晕);也可有自身在一定平面上转动、倾倒,沉浮或摇晃(自动感眩晕)。

临床上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头昏),病因较复杂。

二、眩晕的病因1.前庭系统性眩晕①周围性:A.耳源性;B.神经源性。

②中枢性:A.脑干病变;B.小脑疾病;C.大脑疾病。

2.非前庭系统性眩晕①眼性眩晕;②心血管疾病;③全身中毒性代谢性疾病;④各类原因的贫血;⑤头部外伤性眩晕;⑥颈椎病;⑦精神性头晕(psychiatric vertigo),神经官能症等。

三.眩晕的处理1.一般治疗眩晕患者宜安静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应减少头位变化以免加重症状。

使用抗眩晕、改善循环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

2对重症患者,可用手法复位。

四、眩晕的饮食平时多吃一些营养含量高的食物,主要还是以清淡的食物为主。

五、眩晕的并发症1.眩晕患者发作期会出现旋转、呕吐,同时还会造成迷路、前庭、耳蜗器官损害,造成耳蜗毛细胞死亡和前庭功能丧失,进而引起耳鸣、耳聋、共济失调等危害性。

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思维下降、头痛痴呆、脑血栓、脑溢血、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甚至猝死。

2.中老年患者,多次发作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加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塞等症。

3.影响交际,生活圈缩小,精神压力加大等。

4.坑边、井边、过马路、旅游登山等正常活动由于担心美尼尔氏综合症突然发作,都成为危险活动。

所以提醒中年人一定要特别注意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在急性期里小心活动,尽量卧床休息,免得因为眩晕而导致摔伤、骨折等危险。

六、眩晕的预防1.均衡膳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2.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精神刺激;3.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眩晕症名词解释

眩晕症名词解释

眩晕症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眩晕症吗?眩晕症啊,就好像是你脑袋里突然刮起了一
阵狂风,让你天旋地转,站都站不稳!比如说,你正在好好地走路呢,突然就感觉整个世界都在疯狂旋转,就像你被丢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里!
我有个朋友就曾经得过眩晕症。

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去玩,正走着呢,他突然就脸色苍白,扶住旁边的柱子说感觉头晕得厉害。

那感觉就像
是他脚下的大地变成了一艘在波涛中摇晃的船。

他说那种眩晕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的脑袋都不是自己的了,好像被什么神秘的力量给控制
住了。

眩晕症可不仅仅是头晕那么简单哦!它有时候会让你恶心想吐,就
好像有只小手在你胃里使劲搅和。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想想看,本来
好好的,突然就被这种难受的感觉袭击,多烦人啊!而且,眩晕症还
可能影响你的日常生活呢,你可能都不敢轻易地出门,生怕突然发作
摔倒了。

就像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风暴,眩晕症总是让人提心吊胆。

你不知
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也不知道它会持续多久。

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会儿,但有时候却会让你难受好长一段时间。

这多像生活中的那些不确定啊,总是突然冒出来给你个“惊喜”。

眩晕症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能是耳部的问题,就像耳朵里的
那些小零件出了故障;也可能是神经系统的问题,大脑的信号传输乱
了套。

还有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休息不好,身体在向你发出抗议呢!
在我看来,眩晕症真的是个很讨厌的家伙,它会打乱我们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感到不安和难受。

我们一定要重视它,一旦发现有眩晕的
症状,就要及时去看医生,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可不能让这个“小恶魔”一直捣乱呀!。

眩晕症的健康宣教内容

眩晕症的健康宣教内容

【疾病相关知识】眩晕症(vertigo),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

它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

【常见类型】:1. 耳源性眩晕:指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听力减退及耳鸣,重症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现象,可发生眼球震颤。

一次发作的时间较短2. 颈性眩晕:大多由于颈椎肥大性骨质增生引起,造成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发作常与头颈转动有关。

如进行X射线检查,则显示颈椎有骨质增生。

3. 小脑疾病:可见于小脑部肿瘤和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多表现为平衡失调,轻度眩晕、醉汉样步态,眼球震颤常不明显。

4. 植物神经官能症: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慌、失眠、多梦等各式各样的神经衰弱症状,头昏、头晕不是真正的眩晕。

【诱因】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劳累、睡眠不足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晕症的发作【检查及治疗方法】1. 给予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2. 辅助检查,如头颅CT,耳蜗神经功能检查,颈椎X线检查等3. 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4.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等【日常调理】1. 保持心情开朗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思想乐观,保持心胸开阔,尽量避免焦躁、忧虑、紧张等心理。

2. 休息及运动疾病发作期注意休息,尽量避免活动,保持室内安静。

平时适当地开展一些体育锻炼,但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采取散步、慢跑、体操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

3. 饮食宜清淡,不吃油腻重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能吃蜂蜜,大枣,荔枝,黄精,芥菜,槟榔,萝卜缨,荷叶等4. 常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复查,对于原有高血压者应注意观察和调整血压,纠正血压的具体数值要视原来血压而定,设法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防止血管硬化的加重。

【讲解说明】1. 正常人的体温是由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所控制,并通过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使身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从而使人体的体温保持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

眩晕症的症状,这六种最常见!

眩晕症的症状,这六种最常见!

眩晕症的症状,这六种最常见!
有些人认为眩晕症就是头晕症状,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患上眩晕症之后还会表现出耳聋、耳鸣、头胀满感、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眼震、神经性耳聋等六大症状。

★ 1、耳聋
早期会不自觉的出现耳聋现象,多次眩晕发作后开始有明显的感觉。

一般是单侧耳聋,偶尔也会出现双耳耳聋。

耳聋在眩晕发作的时侯会加重,间歇期的时候会好转。

★ 2、耳鸣
病人初期的时候,会觉得耳朵边有低调的吹风声耳鸣,时间长了就会变成高音调持续性耳鸣。

眩晕发作时,耳鸣情况会突然加剧,间歇期耳鸣程度自然减轻或消失。

★ 3、头胀满感
眩晕发作期间,部分患者有患侧头部或耳内胀满感、沉重、压迫感,或耳周围灼热感。

眼震在发作高潮时观察患者的眼球,一般可见到有快慢相的不自主的颤动。

★ 4、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
睁眼的时候会感觉周围的物体沿一定方向与平面旋转,或者产生左右摇晃的感觉。

闭目的时候上述症状会减轻。

因此发作时病人经常会采取一定的体位闭目静卧,不敢转动。

尽管有时会因为惊吓而倒地,但是病人的神志却是完全清楚的。

病人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及血压下降的现象,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情况会缓解。

症状消失,转入间歇期。

间歇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终生只发作一次的人,也有反复多次发作的人。

★ 5、眼震
在发作高潮时观察患者的眼球,一般可见到有快慢相的不自主的颤动。

★ 6、神经性耳聋
听力检查显示感音神经性耳聋。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中医内科学第三节眩晕中医世家1、眩晕的定义和分类1.1 定义眩晕是指一种感觉,患者感觉自己或周围物体在旋转或移动,常伴随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1.2 分类1.2.1 外感性眩晕:由感冒、中耳炎、鼻窦炎等引起的眩晕。

1.2.2 内因性眩晕:由内耳疾病、颈椎病等引起的眩晕。

1.2.3 情绪性眩晕:由情绪波动引起的眩晕。

1.2.4 高血压性眩晕:由高血压引起的眩晕。

1.2.5 药物性眩晕:由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眩晕。

1.2.6 其他类型的眩晕:包括颅脑损伤、中风等引起的眩晕。

2、眩晕的病因与病机2.1 病因2.1.1 外感病邪侵袭:风热、风寒、风湿等邪气入侵体内引起眩晕。

2.1.2 内伤因素:肝肾不足、脑血供不足等内伤因素导致眩晕。

2.1.3 情绪因素:情绪波动导致眩晕。

2.1.4 高血压、颈椎病等其他病因。

2.2 病机2.2.1 风邪阻络:风邪侵袭头部经络,导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眩晕。

2.2.2 脾肾阳虚:脾肾阳气不足,无法提供充足的气血供给,导致脑部功能障碍,出现眩晕。

2.2.3 情志失调:情绪波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脑部正常功能,出现眩晕。

2.2.4 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使脑部功能紊乱,出现眩晕。

3、眩晕的临床表现3.1 自觉症状3.1.1 旋转感:患者感觉自己或周围物体在旋转。

3.1.2 头晕:患者感觉头部沉重、不稳。

3.1.3 恶心、呕吐:伴随眩晕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3.1.4 视物模糊:视物模糊、眼前出现黑影等症状。

3.2 查体所见3.2.1 头晕:查体时观察到患者头晕、眼球震颤等现象。

3.2.2 视力异常:检查时发现患者视力下降,瞳孔反应迟钝等异常。

3.2.3 耳聋、耳鸣:患者可能出现耳聋、耳鸣症状。

4、眩晕的诊断与治疗4.1 诊断4.1.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眩晕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4.1.2 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头晕程度、眼球震颤等。

眩晕症的原因和治疗选择

眩晕症的原因和治疗选择

眩晕症的原因和治疗选择引言: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表现为头晕目眩、不稳定感以及周围环境旋转的感觉。

眩晕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导致危险的摔倒事件。

本文将深入探讨眩晕症的原因以及目前常用的治疗选择。

一、原因分析1. 内耳问题:内耳是平衡感知器官,当内耳发生问题时,会引起眩晕症状。

最常见的内耳问题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元炎(VN)以及梅尼埃尔病等。

2. 脑部异常:脑部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也可能造成眩晕。

例如,中风、脑震荡、颅内肿瘤等都可能导致眩晕。

3. 血管系统问题:血压波动、低血氧等血管系统问题也与眩晕有关。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引起眩晕。

二、治疗选择根据眩晕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眩晕治疗选择:1. 药物治疗:a. 抗组胺药物:对于由内耳问题引起的眩晕,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咪替丁(Meclizine)可以缓解症状。

b. 抗焦虑药物:对于情绪紧张导致的眩晕,可以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Alprazolam)进行治疗。

c. 抗运动病药物:如果眩晕与运动或交通工具有关,可以尝试使用抗运动病药物如异丙咪嗪(Promethazine)。

d. 对症治疗:针对特定原因引起的眩晕,例如感染或中风引起的眩晕,医生会开具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2. 物理治疗:a . 前庭适应性训练(VRT):VRT是一种通过逐渐暴露于诱发涉及平衡功能困难的场景来改善平衡的训练方法。

这对于内耳问题引起的眩晕患者特别有效,可以提高内耳和中枢神经适应能力。

b. 物理疗法:按摩、颈部和头部锻炼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改善眩晕。

例如前庭深感觉刺激(vestibular proprioceptive stimulation)可以通过加强头部和颈部肌肉来稳定患者。

3. 手术治疗:a. BPPV手术: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术可以通过重置或移除耳石来消除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眩晕的病因有周围性的:梅尼埃症,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等;中枢性的病因有:脑血管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桥脑和延脑梗死;颈椎病;颅内占位病变,如听神经瘤,脑干肿瘤及小脑肿瘤等.对于眩晕的病人处理:1.一般处理,眩晕病人须卧床休息,呕吐明显的患者须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紧张焦虑的患者可考虑给予适量的镇静药物对症处理,如地西泮等.2.对症处理,常用的治疗药物有:血管扩张剂,如地巴唑,西比灵等;抗组胺药,如晕海宁等;抗胆碱能药:东莨碱等.3.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1.眩晕者应保持安静,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等.饮食宜清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2.眩晕由颈椎病引起者,睡眠时要选用合适枕头,避免长期低头工作,要注意保暖.3.眩晕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者,要经常测量血压,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饮食及血脂,饮食宜清淡,情绪要稳定.4.眩晕由贫血引起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可应用食物疗法及辅助药物治疗.眩晕的辩证施治:实证①风火上郁:症见眩晕且痛,治宜火郁发之,用川芎茶调散加味.②阳升血热:症见目眩头晕耳鸣,肢节麻木,口舌糜烂,肤腠瘙痒,肩背掣痛,形体日瘦,脉弦小数等.方用清泄络热方(羚角,元参心,鲜生地,连翘心,竹叶心).⑧痰火上扰:症见头眩,烦则火升眩晕,静坐神识稍安.兼见舌干,痰多,脘中不爽,脉左浮弦数等.方用天麻钩藤饮或温胆汤加减.④胃虚痰滞;症见头痛眩晕,咯痰咳逆,或吐清水.胸痹壅塞,汗出恶热,肝麻等.治以和胃化痰为主,佐以平肝,用二陈汤加白术,白蒺藜,钩藤,天麻等.⑤血瘀络阻:症见头旋耳鸣,麻痹,足寒,微呕,便涩,月经闭阻等.治宜祛瘀平肝,方用血络方.??? 虚证①营虚风动:症见头眩耳鸣,目珠痛,心悸,腰膝酸软等.治宜辛甘化风,养血熄风之法.方用养血熄风方.;②阴虚阳升:症见晕厥,烦劳即发,耳鸣不寐等,冶宜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液,用熟地龟板方(熟地,龟板,牡蛎,天冬,萸肉,五味,茯神,牛膝,远志,灵磁石).⑧阴阳两虚:症见神志不清,目旋形寒,治宜补肾中之阴阳,用八味丸,④气营两虚:症见头晕肢冷,食下少运,治宜甘温益之,用二陈汤加菟丝子,当归,如便血后头晕耳鸣,肉动肢麻,治用三才汤加味(熟地,五味子,人参,茯神,龙骨,牡蛎,天冬,湘莲).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1.无风不作眩(由肝气不调引起的眩晕症).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2.无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晕症).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3.无虚不作眩(由气血亏虚引起的眩晕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劳倦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使脑失濡养,发为眩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气血亏虚型眩晕者,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无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方药可用归脾汤:取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可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用补肾定眩汤: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一旦发生眩晕症,可根据以上几种类型进行辨证选方治疗,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要采取正确的康复保健措施.这样有利于缓解眩晕症状,防止眩晕症复发,并能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常用的防治眩晕症的保健措施如下:一,要进行饮食调养.眩晕症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类,辣椒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可补充身体之虚,使气血旺盛,脑髓充实.对因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症,尤应以营养调理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会使眩晕加重.因此,患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应当慎用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晕症的急性发作期,应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减轻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核的水肿,从而使眩晕症状缓解或减轻发作.二,要进行精神调养.眩晕症病人的精神调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眩晕.因此,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三,要注意休息起居.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为眩晕症的诱发因素之一.不论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都应注意休息.在眩晕症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如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站立时症状会加重,卧床时症状可减轻.卧床休息还能防止因晕倒而造成的身体伤害.眩晕症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甚为重要.在充足睡眠后,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再者,眩晕症病人应尽量避免头颈左右前后的转动.如有内耳病变,可因头位的改变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而诱发眩晕.颈椎病患者颈部转动或仰俯时,可使椎动脉受压而影响脑部血液循环,使脑供血不足而诱发眩晕.声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晕,故居室宜安静,光线要暗淡. 病情分析:晕症(Vertigo),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要注意的一点是,眩晕症通常反映出前停部位的病变,它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主要分为两种即: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指导意见:1.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局麻药,临床上也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近年来发现,它不但有镇静作用,而且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和扩张周围小血管,使耳动脉痉挛缓解,迷路水肿减轻,内耳淋巴压力降低,从而有效解除眩晕症状.方法:①用利多卡因1~3毫克/千克,加入到25%葡萄糖溶液40毫升内缓慢静注,每日1次, 7天为1个疗程,直至症状消失.②将2%利多卡因5毫升加0. 9 %氯化钠溶液5毫升混匀,滴入鼻腔内1~2滴,每5分钟1次,总有效率为9 8. 46%.③将利多卡因50~100毫克加入到50%葡萄糖溶液40毫升中静脉缓注,每日1次,连续3天;同时口服654- 210毫克,每日3次. 5将利多卡因200毫克+复方丹参液16毫升+ 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用药1~7天. 9 8. 9 6%的病人在用药后(17±8)小时见效, 7天痊愈.2.纳络酮:纳络酮是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能阻滞β-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调节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释放,解除小动脉痉挛,从而改善脑微循环,提高供氧,恢复脑细胞功能.用纳络酮1 . 2毫克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静滴,每日1次,共3天,治疗69 7例眩晕症病人.结果, 546例病人当天显效,第2天症状消失;149例患者第2天起效;两例患者用药3天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个月至3年,无1例复发.用纳络酮治疗眩晕症到目前还未发现有不良反应.3.维脑路通:维脑路通具有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氧饱和度的作用.据报道,颈性眩晕症患者248例,用维脑路通0. 8克+林格液500毫升静注, 10天为1个疗程,较重者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用药1个疗程内治愈210例,显效34例,有效4例.4.碳酸氢钠:用碳酸氢钠治疗107例眩晕症患者.方法:将5%碳酸氢钠10~60毫升加入到50%葡萄糖溶液40毫升中缓慢静推,每日1次, 7天为1个疗程,隔1天再行第2个疗程;病情严重者用4%碳酸氢钠500毫升静滴,对前庭神经元炎患者治愈率达100%.对其机理,笔者认为系碳酸氢钠在血液中游离出二氧化碳,反射性扩张血管,兴奋交感神经所致.另外,高渗碱性药物提高了血浆晶体渗透压,从而消除眩晕.5.葛根素:葛根素属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可改善高黏血症和高凝血症,改善微循环,扩张冠脉及脑血管;还有消除自由基的作用.用葛根素注射液500毫克加入到0. 9 %氯化钠溶液250毫升中静注,每日3次, 8小时1次, 7天为1个疗程.结果, 126例患者经第1个疗程治愈119例,第2个疗程治愈7例.6.刺五加:刺五加具有扩张血管,改善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增加脑供血量的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镇静作用.用刺五加注射液60毫升加入到10%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静注,每日1次,每两周为1个疗程,治疗眩晕19 8例.结果,治愈168例,显效25例,有效5例.7.酚妥拉明: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能解除内耳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用酚妥拉明治疗突发性眩晕100例,方法:用酚妥拉明100毫克加0. 9 %氯化钠溶液500毫升, 50滴/分钟,静脉滴注.结果,一次性治愈9 8例,多在10分钟起效, 20~30分钟后眩晕症状明显减轻,两小时后症状完全缓解,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救治药物,联合用药效果可能更为理想.生活护理:一,要进行饮食调养.眩晕症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类,辣椒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可补充身体之虚,使气血旺盛,脑髓充实.对因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症,尤应以营养调理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会使眩晕加重.二,要进行精神调养.眩晕症病人的精神调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眩晕.因此,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三,要注意休息起居.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为眩晕症的诱发因素之一.不论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都应注意休息.在眩晕症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如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站立时症状会加重,卧床时症状可减轻.卧床休息还能防止因晕倒而造成的身体伤害.眩晕症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甚为重要.在充足睡眠后,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再者,眩晕症病人应尽量避免头颈左右前后的转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