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设计

九年级上册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设计

九年级上册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领会演讲词的特点。

2.感受伏尔泰的精神风貌,学习其勇敢、智慧、仁慈的品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领会演讲词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伏尔泰的精神风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介绍伏尔泰及其逝世一百周年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了解课文类型。

2.自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结构(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

4.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伏尔泰的精神风貌。

(2)分析伏尔泰对后世的影响。

5.作业布置(1)整理课堂笔记,回顾课文内容。

(2)预习下一课时的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2.分析演讲词特点(1)引导学生分析演讲词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运用演讲词的特点进行写作。

(2)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互相学习。

4.课堂实践(1)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主题,进行演讲词创作。

(2)每组派代表进行演讲,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在写作和表达方面继续努力。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演讲词的实践应用。

2.课堂实践(1)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演讲词创作。

(2)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修改演讲词。

3.演讲比赛(1)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展示自己的作品。

(2)其他同学担任评委,对演讲进行评价。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5.作业布置(1)整理课堂笔记,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修改自己的演讲词,准备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

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参考文档】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word范文模板 (8页)

【参考文档】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word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你是否已经写好了呢,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从容说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是文坛泰斗雨果对思想大师伏尔泰的崇高礼赞。

本文具有以下特点:思路清晰,激情澎湃,文采飞扬,是演讲词中的精品。

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从伏尔泰的思想启蒙到现实关怀,构成了整个演说的脉络层次。

文中有对伏尔泰的讴歌、赞美,有对黑暗现实与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抨击,有对人道主义的热切呼唤,情理交融。

文中运用对比、比喻、排比、呼告等修辞,增强语言感染力,使演讲富于鼓动性。

教读本文,引导学生结识“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和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雨果,理解他们卓越的贡献,感受他们宽广的心胸。

教学本文,引导学生重点把握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

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学习伏尔泰和雨果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主体参与,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既要注重拓宽学生的精神视野,又要尽量和他们自身的阅读体验结合,力求使他们带着自己的阅读体验去感受激情。

品味哲理,初步思考正义、自由等问题,深化个性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积累词语,掌握“陨落、睿智、恪尽职守”等词语的形、音、义,并学会运用。

⑵ 了解启蒙运动、浪漫主义以及伏尔泰、雨果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非凡地位。

⑶ 背诵精彩段落,增加语言积累。

2、能力目标:⑴ 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敬之情。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精选6篇)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精选6篇)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精选6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篇1【教学内容】本课在第30~36页。

在纪念“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逝世一百厨年的讲坛上,法兰西另一位伟大的斗士──维克多·雨果发表了这篇激情澎湃、鼓舞人心的演讲。

这不仅仅是一篇纪念性的演说词,它更显示了雨果对伏尔泰人格的景仰、对伏尔泰精神的追随,对自由和真理的呼唤。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掌握灵柩、陨落、睿智等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⑵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⑶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课外查找有关资料,并共享资源,形成对伏尔泰和雨果的整体了解。

⑵通过范读、集体或个人朗读,体会雨果语言的浪漫主义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歌颂和景仰。

⑵理解伏尔泰作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带给同时代及后世的思想革命。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1、重点:⑴理解在形似散乱的内容下层次分睨、思路清晰的结构。

⑵体会伏尔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影响,以及雨果对于伏尔泰、对于先哲、对于自由和民主的景仰。

⑶学习演讲语言的鼓动性和感召力。

2、难点:⑴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⑵学习抓住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3、教学突破:比较鲁迅和伏尔泰的“斗士”形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⑴第一课时前,布置预习作业,能够流畅、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并查找伏尔泰和雨果的相关资料。

⑵第二课时前,准备阿累的《一面》中描写鲁迅先生的文字和伏尔泰的挂图。

2、学生准备:完成预习作业,能够读通全文,并查找伏尔泰和雨果的资料、故事等,有条件的可以阅读他们的文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走近伏尔泰和雨果,由此导入新课。

2、范读节1,从课文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3、引导学生分析“斗士”形象。

1、结合所查找的资料,交流讨论,进入新课。

2、仔细听教师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023最新-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教学设计【优秀10篇】

2023最新-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优秀10篇】一位作家说过,文学作品只有真实感还不够,给读者的美感享受越多就越成功。

演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雨果正是以他奇特的构思、深挚的感情、诗意盎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种壮美的意境,使演讲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下面是整理的10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最新」篇一《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这篇演讲词,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让读者能够获得很明晰的印象。

演说起伏跌宕,高潮迭起,既是对人类先贤的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和良知的呼唤。

全篇演说精彩语句,俯拾皆是,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

教学目标1.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3.了解演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题目上我们可以知道这是维克多,雨果为纪念伏尔泰百年(1778-1878)冥诞的演说词。

为什么要纪念伏尔泰?(他有哪些贡献)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雨果的演说。

雨果,法国作家,父亲是拿破仑军官。

伏尔泰,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

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

从小喜爱文艺。

中学毕业后,因作诗讽刺宫廷而遭囚禁。

在狱中完成第一个悲剧《奥狄浦斯王》,出狱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

二、整体感知1.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伏尔泰以猛如雷电的笔写下不朽的文章,提示封建君主的残暴,法官、神甫欺压人民的本质,教导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起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文明的法兰西。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

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本教案是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演讲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的演讲主题为《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通过学习这篇演讲,旨在使学生了解伏尔泰的重要贡献和思想,激发学生对于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定: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伏尔泰的重要贡献和思想;2. 理解自由、平等和人权的重要性;3. 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 运用课本、网络等多种信息资源,收集和整理相关知识;2. 运用逻辑思维,理清文章结构,完善演讲内容;3. 运用多媒体工具,提高演讲效果;4. 运用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2. 培养学生对自由、平等和人权的重视和追求;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 (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伏尔泰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名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与讨论 (10分钟)带领学生阅读一段关于伏尔泰生平和思想的文段,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且与同学进行讨论。

3. 演讲准备 (15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多种信息资源(课本、图书馆、网络等),收集和整理与伏尔泰有关的材料,为演讲内容做准备。

4. 演讲练习 (15分钟)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演讲练习,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修改演讲稿,然后逐组进行小组内演讲。

5. 综合演讲 (2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最佳的演讲代表,进行综合演讲。

其他小组成员通过点评的方式,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进一步完善演讲内容。

6. 演讲展示 (20分钟)将每个小组的优秀代表邀请上台进行演讲展示,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学习笔记:根据学生在讨论和演讲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考察。

2. 演讲稿和演讲展示: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演讲技巧和归纳总结能力。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 教师中心稿教案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 教师中心稿教案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伏尔泰的生平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理解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背景和意义。

3.掌握演讲的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伏尔泰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演讲的基本结构。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伏尔泰的思想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伏尔泰的生平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纪念伏尔泰?2.课程内容(1)伏尔泰的历史地位和影响1.介绍伏尔泰的主要成就及其在哲学、文学、政治等领域的影响。

2.分析伏尔泰的思想特点,如:理性主义、自由主义、批判精神等。

3.讨论伏尔泰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如:启蒙思想、人权观念等。

(2)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1.介绍演说的背景和意义。

2.分析演说的基本结构,如:引言、、结尾。

(3)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伏尔泰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

3.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演讲。

(2)教师提供演讲题目,如:伏尔泰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3)学生根据演讲稿进行演讲,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教师点评演讲,给予指导和建议。

4.课堂小结(2)强调伏尔泰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伏尔泰的精神。

四、作业布置2.收集伏尔泰的相关资料,了解其生平和成就。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演讲能力、思辨能力等。

2.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伏尔泰思想的掌握程度。

3.根据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伏尔泰生平及其成就的相关资料。

2.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视频或文字资料。

3.演讲技巧和论证方法的相关书籍。

七、教学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优秀5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篇一〖创意说明〗通过走进伏尔泰──走进雨果──激情演讲的活动,指导学生的自主阅读,在提取信息、质疑、品读、演讲的训练中提高学生能力。

〖教学步骤〗一、走进伏尔泰1、查询伏尔泰这位伟人的生平简历。

注意提取最关键的信息全班交流:伏尔泰:法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历经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目睹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深刻预见革命必将到来。

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

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

”诸多作品中《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标志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

他以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及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

2、阅读课文,说说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尽量从课文中找原句说明)“等身的著作”“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用笔做武器“独自一人对这个社会一切丑恶力量的大联合”,“战胜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

他战胜了封建的君主、中世纪的法官、罗马天主教的神甫。

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

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

”为一个个受害者进行具体的辩护斗争。

3、请你探究: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

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而斗争的自由中去,从此,“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利将是思想。

思想取代了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审,人们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民只有正义、平等、真理、良心、光明、自由。

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4、自主质疑,全班解答。

二、走进雨果1、查询雨果简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评价和伏尔泰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了解演讲的背景和主要思想。

2.技能目标:通过模仿演讲、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训练学生掌握演讲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伏尔泰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演讲内容,理解伏尔泰的历史地位和精神内涵,学习雨果的演讲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演讲内容,感受伏尔泰和雨果的思想魅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从“逝世”这个词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谁逝世了?为什么逝世了?引出伏尔泰的背景和成就。

2.呈现:介绍雨果对伏尔泰的评价,呈现伏尔泰的照片、名言和成就,引导学生感受演讲者的激情和信仰。

3.扩展:探讨思想自由、平等友爱、宽容忍让他人的主题,通过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深入:通过具体的语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演讲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刻内涵。

5.总结:回顾学习内容,总结伏尔泰的精神内涵和雨果的演讲技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随堂练习题,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2.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辅助资源:推荐相关书籍、文献、网站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伏尔泰的历史地位和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雨果的演讲技巧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在第30~36页。

在纪念“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逝世一百厨年的讲坛上,法兰西另一位伟大的斗士──维克多·雨果发表了这篇激情澎湃、鼓舞人心的演讲。

这不仅仅是一篇纪念性的演说词,它更显示了雨果对伏尔泰人格的景仰、对伏尔泰精神的追随,对自由和真理的呼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灵柩、陨落、睿智等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⑵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⑶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课外查找有关资料,并共享资源,形成对伏尔泰和雨果的整体了解。

⑵通过范读、集体或个人朗读,体会雨果语言的浪漫主义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歌颂和景仰。

⑵理解伏尔泰作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带给同时代及后世的思想革命。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1、重点:
⑴理解在形似散乱的内容下层次分睨、思路清晰的结构。

⑵体会伏尔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影响,以及雨果对于伏尔泰、对于先哲、对于自由和民主的景仰。

⑶学习演讲语言的鼓动性和感召力。

2、难点:
⑴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⑵学习抓住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3、教学突破:
比较鲁迅和伏尔泰的“斗士”形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第一课时前,布置预习作业,能够流畅、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并查找伏尔泰和雨果的相关资料。

⑵第二课时前,准备阿累的《一面》中描写鲁迅先生的文字和伏尔泰的挂图。

2、学生准备:
完成预习作业,能够读通全文,并查找伏尔泰和雨果的资料、故事等,有条件的可以阅读他们的文章。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走近伟人,导入新课(约分钟)
二、阅读节1,把握感情基调(约分钟)
三、理清结构,整体感知(约分钟)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课文,分析“智者”的形象(约分钟)
二、提高认识,拓展思路(约分钟)
三、总结全文,体会语言特色(约分钟)
【本课总结】
本文是雨果著名的演讲之一,全文贯穿着自由、民主、和平的精神,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作者紧紧围绕伏尔泰思想上的成就,用激情饱满的浪漫语言,回顾了伏尔泰的笔、伏尔泰独自一人的斗争,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画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

文中有许多意义深刻、内涵隽永的句子,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细细体会。

【板书设计】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在学习之前,要布置学生了解伏尔泰的生平,选读伏尔泰的斗争故事,建议学生阅读《伏尔泰传》。

引导学生围绕“斗士”、“笔”、“微笑”等形象,比照鲁迅的形象,理解“精神领袖”带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震撼。

【练习设计】
一、随堂练习设计
1、给加粗字注音:
陨落()灵柩()凌驾()睿智()
答案与提示:yǔn jiùlíng ruì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弥留恼羞成怒兼而有之黎民百姓恪尽职守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⑴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⑵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⑶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答案与提示:
⑴暗喻;
⑵排比;
⑶借喻。

二、个性练习设计
1、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⑴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最美好的形式。

⑵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

⑶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抗议。

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

答案与提示:
⑴伏尔泰的一生受到统治者的侮辱、迫害,却得到人民的尊敬、崇拜。

统治者对他的诅咒,恰恰印证了他的胜利和成就。

⑵伏尔泰被称作“法兰西思想之王”,他带来思想的解放,引导人民争取自由民主和法律的公正。

⑶伏尔泰已经逝世一百年了,但是19世纪末的法国依旧黑暗腐朽,雨果在这里呼唤着一次新的思想革命的到来。

2、雨果在演讲中,塑造了一位“斗士”和“智者”的形象,结合《一面》(作者:阿累)中描写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谈谈这两位斗士的相同之处。

【教学探讨与反思】
我们已经学过一篇演说词,但是这两篇演说词的风格截然不同。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语言激昂跳跃、意蕴深长。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表现出来的激情,以及雨果对伏尔泰的景仰,理解为什么雨果会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来刻画他的形象。

【补充资料】
伏尔泰本名是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1694年出生于巴黎一个法院公证人家庭,“伏尔泰”是人们最熟悉的一个笔名。

在日内瓦附近的法国边境,有个小镇名叫菲尔奈。

伏尔泰为躲避政治迫
害来到小镇居住。

他在这里完成了许多重要著作,包括著名的哲理小说《老实人》和《天真汉》。

同时他还从事各种政治社会斗争,特别是他为“科拉事件”等宗教迫害案平反昭雪所进行的斗争,轰动整个欧洲,为他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欧洲进步人士尊称他为“菲尔奈教长”,他所居住的菲尔奈小镇则被称为伏尔泰小镇,一度成为欧洲舆论的中心。

镇上有一座纪念伏尔泰的雕像,附近还有他的故居。

这座青铜雕像不太高,伏尔泰笑眯眯地站在一块岩石底座上,微弓着背,长发披肩,身着大衣,手拄拐杖,仿佛刚从什么地方回来。

如注的雨水从他拧结的眉峰和大衣的衣襟上滴落下来。

从雕像的面部表情中,特别是那带着揶揄的微笑中,你可以看到一种坚韧的意志、讽刺的才智和洞察毫末的智慧。

很难想象,就是这个小老头,在300多年前,成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思想界的泰斗,使整个欧洲都不能不倾听他的声音。

伏尔泰生前仰慕中国文化,曾自称是孔子和康熙的学生。

在碑文所列举的主要作品中,包括他根据元代杂剧《赵氏孤儿》写的剧本《中国孤儿》。

1778年2月,这位84岁的启蒙泰斗重返阔别多年的巴黎,公众对他的欢呼致敬远远超过对帝王形式上的礼遇。

这是他一生事业和荣誉的顶点。

同年5月30日,伏尔泰因病与世长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