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设计——胃酸分泌的调节

合集下载

胃液分泌调节

胃液分泌调节
作用: ➢ 抑制释放胃泌素 ➢ 抑制释放组胺 ➢ 抑制壁细胞的分泌
胃液分泌的调节
三、消化期胃液分泌调节
头期
神经调节为主
机制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迷走神经直接的胆碱能机制和胃泌素中介
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通过GRP)
实验 巴甫洛夫的假饲实验
特性 胃液分泌量多(30%)
高酸高蛋白酶原、消化能力强
胃液分泌的调节
胃液分泌的调 节
胃液分泌的调节
一、促进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乙酰胆碱 副交感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 迷走神经
胃泌素 胃窦部和上段小肠粘膜G细胞分泌
组胺
ECL分泌
作用于壁细胞,促进胃酸分泌。
胃液分泌的调节
H2受体阻断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胃液分泌的调节
二、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生长抑素
胃底、胃体、胃窦部的D细胞分泌。
巴甫洛夫小胃(左)和海登海因小胃(右)
胃液分泌的调节
肠期
体液调节为主
机制
食物的机械性扩张刺激、消化产物的化学性刺激
十二指肠粘膜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还释放肠泌酸

实验 与肠期类似
特性 胃液分泌量较少(10%)
低酸低胃蛋白酶原,消化能力弱
胃液分泌的调节
胃液分泌的调节
谢谢!!!
巴甫洛夫的假饲实验
胃液分泌的调节
胃期
二者均有
机制
食物的机械性扩张刺激胃底、胃体
产生迷走-迷走反射、壁内神经丛反射
刺激幽门部感受器
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产生胃泌素
Hale Waihona Puke 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G细胞,产生胃泌素
实验 巴甫洛夫小胃

消化系统疾病实验设计方法

消化系统疾病实验设计方法

消化系统疾病实验设计方法在医学领域中,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和探索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治疗这些疾病,科学家们经常设计各种实验来模拟和研究消化系统的功能和疾病机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消化系统疾病实验设计方法,以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动物模型实验设计在研究消化系统疾病时,常常需要使用动物模型来模拟人体情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动物模型实验设计方法:1. 胃溃疡实验设计:可以使用小鼠或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给予其辛辣食物、非甾体抗炎药物或给予胃粘膜损伤剂等方法,诱发胃溃疡发生。

实验过程中需要监测动物的食物摄入量、胃酸分泌和胃黏膜损伤程度等指标。

2. 肝炎模型实验设计:常用小鼠或大鼠模型,通过注射病毒、化学物质或高脂饮食等方法,诱发肝炎发生。

实验过程中需要监测动物的肝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水平和组织损伤程度等。

3. 肠炎模型实验设计:可以使用小鼠或大鼠进行实验,通过给予动物温度、化学物质或诱导免疫反应等方法,模拟肠炎的发生。

实验过程中需要检测动物的肠道菌群、免疫反应水平和肠道屏障功能等指标。

二、细胞培养实验设计细胞培养实验是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细胞培养实验设计方法:1. 胃酸分泌实验设计:可使用胃黏膜细胞株如RGM-1,通过给予不同刺激物如组胺、胆碱等来模拟胃酸分泌过程。

实验过程中需要检测细胞分泌的胃酸量和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等。

2. 肠道细胞炎症实验设计:可以使用肠道上皮细胞株如Caco-2,通过给予细胞不同的炎症刺激如TNF-α、细菌脂多糖等,模拟肠道炎症反应。

实验过程中需要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和细胞屏障功能等。

3. 肝细胞损伤实验设计:常用肝细胞株如HepG2进行实验,通过给予细胞不同的损伤因子如酒精、药物等,模拟肝细胞的损伤过程。

实验过程中需要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氧化应激水平和修复能力等。

三、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分子生物学实验可以揭示消化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和相关信号通路。

机能实验设计——胃酸分泌的调节

机能实验设计——胃酸分泌的调节

机能实验设计——胃酸分泌的调节胃酸分泌的调节摘要:目的以胃酸的测量,观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

方法采用外科手术给动物安置插管收集胃液测酸碱度,通过其变化规律,分析各种因素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途径。

当空腹时,胃酸分泌很少,每小时约几毫升,几乎是非酸性的。

当进食时和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多,胃液中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和胃蛋白酶,进行胃酸测量,可以了解胃的消化腺的分泌情况。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酸的分泌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是神经和体液多种因素中促进分泌的因素与抑制分泌的因素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

胃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支配。

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胃的兴奋,减少胃酸的分泌,抑制胃的运动。

副交感神经对胃的运动和胃酸的分泌起兴奋作用。

交感神经来自腹腔神经节,去甲肾上腺素是支配胃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是支配胃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递质,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上的M3受体,引起胃酸的分泌,还可以促进释放组胺和促胃液素间接增加胃酸的分泌。

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都是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进行胃酸分泌调节的,通过阻断受体,观察胃液分泌的变化。

一、器材与药品D-95微机化实验教学系统,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PH感受器,生理盐水,阿托品,酚妥拉明,20%乌拉坦二、实验对象兔三、步骤与方法1、麻醉与固定。

20%乌拉坦,耳缘静脉注射,取兔仰卧固定。

2、手术:腹部剪毛,迅速剖开腹腔找到胃,以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为起点穿线结扎,分离支配胃的神经——腹腔神经节,迷走神经。

分离后分别在各神经节下方穿不同颜色的线以备用。

将食管剪开一个小口,将酸碱感受器插入到胃中测量胃酸分泌液的PH。

3、向胃中滴加少许阿托品,观察PH的变化。

4、待胃中的酸碱度恢复正常后,向胃中滴加少许酚妥拉明,观察此时PH的变化。

5、待恢复正常后,刺激腹腔神经节,观察此时PH的变化。

6、待恢复正常后,刺激迷走神经节,观察此时PH的变化。

胃酸分泌生理药理与临床.

胃酸分泌生理药理与临床.

胃酸:分泌生理、药理与临床一、胃酸分泌的生理壁细胞(parietal cell or oxyntic cell)部位:胃体、底之胃底腺、异位胃粘膜。

数目:男,1.18兆,女,0.84兆,国人可能少于此数。

形态:三角形或球形,直径25μm。

腺腔面分泌小管,底、侧膜泌酸受体。

泌酸过程H2 ──cAMP胃泌素──Ca++ H+K+ATPase 酸分泌乙酸胆碱──Ca++泌酸分子生理学泌酸刺激→壁细胞顶部膜扩展、分支,管泡状结构移至顶膜→H+K+ATPase移至顶膜→H+K+ATPas+Mg+→H+Cl-正常不进食24h胃液量1200-1500ml,进食可达2500-3000ml,夜间400ml。

空腹胃液酸度为40-60mmol/L,pH0.9-1.2,比重1.002-1.004,水分占91-97%。

胃酸的生理作用:消化及杀菌二、胃酸分泌的调节1.基础分泌:定义:胃排空6-8h后,无任何刺激下的胃酸分泌。

特点:M>F,早上低,晚上高。

调节:迷走神经节为主。

药物:H2受体阻滞剂作用明显。

2.消化期分泌又分成头期、胃期和肠期。

①头期:食物进入胃前的视嗅听刺激→迷走神经→壁细胞胆碱能受体→酸分泌↑头期酸分泌占餐后分泌的50%。

②胃期:食物对胃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机械扩张→迷走神经反射→胃酸分泌化学刺激→内旁神经分泌→胃酸分泌胃期酸分泌占餐后分泌的40%。

③肠期:食物对小肠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可引起胃酸分泌。

其机制不明,可能与肠泌酸素分泌有关。

肠期胃酸分泌仅占餐后分泌的10%左右。

三、酸分泌抑制剂的分类及药理1.H2受体阻滞剂1976年上市。

阻断壁细胞H2受体兴奋性,胃酸分泌↓。

均有口服及静脉两种给药方式。

口服吸收完全,1-2h达峰值。

常规量可抑制酸分泌70%左右。

抑制夜间酸分泌作用较强。

主要经肾排泄,可经胎盘转运或乳汁排泄。

西米替丁抑制P450。

长期应用安全性高。

价格便宜。

副作用较轻。

常用药物: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

消化生理学中的胃酸分泌与食欲调节

消化生理学中的胃酸分泌与食欲调节

消化生理学中的胃酸分泌与食欲调节胃酸分泌和食欲调节在消化生理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胃酸的分泌是由多种调节机制控制的,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等。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调节机制相互协调,以保持胃酸分泌的平衡,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维持身体健康。

一、胃酸分泌的调节机制1. 神经调节胃酸的分泌主要受到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控制。

当食物接触到胃壁时,神经末梢感受到机械刺激,并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触发胃酸分泌的反应。

迷走神经通过释放乙酰胆碱来促进胃酸的分泌,而交感神经则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来抑制胃酸的分泌。

这种神经调节可以使胃酸的分泌在消化过程中得到动态的调整。

2. 激素调节激素在胃酸分泌中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胃黏膜细胞分泌的胃酸激素包括胃泌素、组胺、胆囊收缩素和胰高糖素等。

这些激素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胃酸的分泌。

例如,胃泌素可以刺激胃黏膜细胞产生胃酸,而胆囊收缩素则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

这些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胃黏膜细胞,起到调节胃酸分泌的作用。

3.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在胃酸分泌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胃酸的分泌受到体液体积、质量和成分的影响。

例如,胃酸分泌过多时,体液体积减少,浓缩度增高,刺激胃黏膜细胞分泌更多的胃酸。

另外,体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也能直接影响胃酸分泌的程度。

细胞外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升高,能够刺激胃黏膜分泌更多的胃酸。

二、食欲调节的机制食欲的调节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包括下丘脑、记忆系统和垂体等。

这些组织通过相互作用,调节和控制人体的食欲。

1. 下丘脑下丘脑是食欲调节的主要中枢,它接收来自外界和内界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当我们感到饥饿时,下丘脑会向身体发送信号,让我们产生食欲。

而当我们感到饱腹时,下丘脑则会停止发送食欲的信号,从而抑制我们的进食行为。

2. 记忆系统记忆系统在食欲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记忆会对食物的味道、香气、口感和经验产生影响,从而决定了我们对某些食物的偏好程度。

如何调节胃酸分泌

如何调节胃酸分泌

如何调节胃酸分泌胃酸分泌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胃酸能帮助消化食物,保持胃肠道的健康。

然而,当胃酸分泌过多或过少时,会导致不同的健康问题,例如胃炎、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

因此,调节胃酸分泌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调节胃酸分泌。

1. 饮食控制饮食对胃酸分泌的影响非常重要。

吃得过多或过少,吃得太辣或太咸,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因此,需要注意饮食习惯。

首先,少量多餐是一种好的饮食习惯。

这意味着每天吃五到六顿小而频繁的餐,以减少胃酸分泌。

这种饮食习惯有助于保持胃肠健康。

其次,需要避免吃太辣、太咸或太油腻的食物。

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酸过多。

最后,需要注意吃得慢,咀嚼得细。

仔细咀嚼食物可以帮助胃液更好地消化食物,从而减少胃酸分泌。

2. 喝足够的水水对胃酸分泌也有很大的影响。

喝足够的水可以稀释胃酸,减少胃酸分泌。

另外,水也可以稀释胃酸,减少胃酸对食道和胃的伤害。

建议每天喝八杯水,分散地喝,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以免影响饮食消化。

3. 控制情绪情绪不稳定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压力、焦虑、兴奋等情绪都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因此,需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心情稳定。

运动、瑜伽、冥想、听音乐等都是缓解情绪的好方法。

当然,如果情绪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4. 合理使用药物药物也可以影响胃酸分泌。

抗生素、非甾体消炎药、海绵铁剂等都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合理使用药物,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抗酸药和胃酸分泌抑制剂的使用并不是长期的治疗方案,不宜经常使用。

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结论调节胃酸分泌对维护胃肠道的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帮助调节胃酸分泌,如不吸烟、减少饮酒、保持合理的体重等。

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胃酸分泌,保持身体健康。

消化液生理调控机制仿真实验报告

消化液生理调控机制仿真实验报告

消化液生理调控机制仿真实验报告本实验通过仿真的方式探究了消化液生理调控机制,主要从胃液和胰液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一、胃液的生理调控机制1. 胃黏膜细胞分泌胃酸的机制实验中,我们利用了VHDL语言编写的模型对胃液生理过程进行模拟,其中包括胃黏膜细胞分泌胃酸的机制。

我们发现,胃黏膜可以感知到胃内食物的来临,进而刺激胃黏膜细胞分泌胃酸,从而促进蛋白质的消化。

胃黏膜细胞的分泌受到以下因素的调节:(1) 神经反射:当食物进入胃部时,胃壁的机械性拉伸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神经反射,通过迷走神经与胃黏膜细胞相联系,促进胃酸分泌。

(2) 胃泌素的作用:小肠粘膜细胞分泌胃泌素,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胃黏膜细胞,促进胃酸分泌。

2. 神经调节胃液分泌的机制本实验还探究了神经调节胃液分泌的机制。

我们通过模拟神经系统的传导作用,发现下列两类神经能够影响胃液分泌:(1) 迷走神经的刺激:当食物进入胃部时,通过迷走神经刺激胃返回神经丛,产生神经反射,刺激胃液分泌。

(2) 交感神经的刺激:当人处于紧张、兴奋或恐惧的情绪状态下,交感神经会被激活,刺激胃液分泌。

二、胰液的生理调控机制1. 神经调节胰岛素和胰液分泌的机制实验中,我们还模拟了神经调节胰岛素和胰液分泌的机制。

结果表明,两者都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 迷走神经的刺激: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作用,促进胰岛素和胰液的分泌。

(2) 激素的作用:通过激素对胰岛素和胰液的分泌进行调节。

例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身体利用葡萄糖;胃泌素则能够促进胰液分泌,加速食物的消化。

2. 胃pH值对胰液分泌的影响我们还通过模拟模型发现,胃pH值对胰液分泌具有明显的影响。

当胃内容物的pH值较低(即酸度较高)时,胃黏膜细胞会分泌胃泌素,刺激胰液的分泌;反之,如果胃pH值过高,胰液分泌的速度则会减慢,影响身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本实验详细探究了消化液生理调控机制,深入了解了神经、激素等因素对胃液和胰液的分泌和调节作用,为后续临床治疗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胃酸分泌与胃肠消化论文素材

胃酸分泌与胃肠消化论文素材

胃酸分泌与胃肠消化论文素材胃酸分泌与胃肠消化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关键器官之一,起着酸化食物、杀死细菌以及帮助消化的重要作用。

胃酸的分泌是胃肠消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维持消化功能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胃酸分泌与胃肠消化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素材。

一、胃酸的生理作用胃酸主要由胃壁中分泌的细胞产生,其中盐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

胃酸在胃肠消化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 酸化食物:胃酸可以将进入胃腔的食物酸化,从而帮助消化酶的活性化。

胃酸能够降低胃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理想的酶活性范围内,有利于蛋白质的分解和吸收。

2. 杀菌作用:胃酸的酸性环境可以杀死进入胃腔的细菌、寄生虫和病毒,起到保护身体免受食物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作用。

3. 吸收辅助:胃酸可以促进某些物质的吸收。

例如,胃酸可以帮助铁离子从食物中释放出来,促进铁的吸收。

二、胃酸分泌的调节机制胃酸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神经、激素和生化调节等。

在正常情况下,胃酸分泌与胃肠消化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相互协调,以维持消化功能的平衡。

1. 神经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对胃酸分泌起着重要作用。

迷走神经通过刺激胃壁细胞释放乙酰胆碱,从而促进胃酸分泌;交感神经则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来抑制胃酸的分泌。

2. 激素调节:胃酸分泌还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包括胃泌素、胃抑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这些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传达给胃壁细胞,调节和平衡胃酸的分泌。

3. 生化调节:胃酸分泌还受到胃内pH值、胃壁细胞内离子泵和胃黏蛋白的影响。

胃壁细胞内离子泵是胃酸分泌的关键因素,它通过转运氢离子进入胃腔从而产生胃酸。

三、胃酸分泌与胃肠消化的关系胃酸分泌对胃肠消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与胃肠道其他消化酶一起协同工作,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 蛋白质消化:胃酸促进蛋白质的分解,使其转化为较小的多肽和氨基酸。

这些产品进一步进入小肠,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更小的多肽和氨基酸,最终被吸收。

2. 铁的吸收:胃酸具有溶解铁离子的功能,可促进铁的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酸分泌的调节
摘要:目的以胃酸的测量,观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

方法采用外科手术给动物安置插管收集胃液测酸碱度,通过其变化规律,分析各种因素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途径。

当空腹时,胃酸分泌很少,每小时约几毫升,几乎是非酸性的。

当进食时和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多,胃液中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和胃蛋白酶,进行胃酸测量,可以了解胃的消化腺的分泌情况。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酸的分泌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是神经和体液多种因素中促进分泌的因素与抑制分泌的因素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

胃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支配。

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胃的兴奋,减少胃酸的分泌,抑制胃的运动。

副交感神经对胃的运动和胃酸的分泌起兴奋作用。

交感神经来自腹腔神经节,去甲肾上腺素是支配胃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是支配胃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递质,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上的M3受体,引起胃酸的分泌,还可以促进释放组胺和促胃液素间接增加胃酸的分泌。

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都是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进行胃酸分泌调节的,通过阻断受体,观察胃液分泌的变化。

一、器材与药品
D-95微机化实验教学系统,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PH感受器,生理盐水,阿托品,酚妥拉明,20%乌拉坦
二、实验对象

三、步骤与方法
1、麻醉与固定。

20%乌拉坦,耳缘静脉注射,取兔仰卧固定。

2、手术:腹部剪毛,迅速剖开腹腔找到胃,以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为起点穿线结扎,分离支配胃的神经——腹腔神经节,迷走神经。

分离后分别在各神经节下方穿不同颜色的线以备用。

将食管剪开一个小口,将酸碱感受器插入到胃中测量胃酸分泌液的PH。

3、向胃中滴加少许阿托品,观察PH的变化。

4、待胃中的酸碱度恢复正常后,向胃中滴加少许酚妥拉明,观察此时PH的变化。

5、待恢复正常后,刺激腹腔神经节,观察此时PH的变化。

6、待恢复正常后,刺激迷走神经节,观察此时PH的变化。

7、待恢复正常后,切断腹腔神经节和迷走神经节,注入食物,观察此时PH的变化。

四、预期结果与分析
1、滴加阿托品:M受体阻断,乙酰胆碱不能与壁细胞撒谎能够的M3受体特异性结合,胃酸分泌抑制,PH值升高。

2、滴加酚妥拉明:α受体阻断,去甲肾上腺素不能与α受体特异性结合,促进胃液分泌,PH值降低。

3、刺激腹腔神经节: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的兴奋,抑制胃液分泌,PH值升高。

4、刺激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胃兴奋,促进胃液分泌,PH值降低。

5、切断腹腔神经节与迷走神经节:以食物刺激,胃酸较未切断前分泌减少,PH值升高。

五、问题及解释
1、为什么胃溃疡的病人会切除支配胃的神经?
2、结合实验分析胃药的成分应该怎样最有效果?
六、参考文献
教科书《生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