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08年通货膨胀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与通胀解决之策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与通胀解决之策一、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二、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三、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四、 2008年我国消费市场前景展望五、 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态势一、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在国内外整体经济形势转差的情况下,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态势依然保持了有力的发展势头。
但从宏观层面来看,尽管一些经济指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需要予以关切。
从GDP增速来看,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速为9.3%-9.5%。
但是,虽然GDP增速较高,但是其中很大部分是投资驱动,而经济增长的基本支撑力量-消费支出却不足,这对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是不利的。
而且,局部地区的投资热潮可能会导致新的泡沫经济产生,需要引起注意。
二、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疲软。
然而,相对于许多外部环境不佳的国家而言,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相对稳定,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全球经济危机仍会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
首先,经济危机将对我国外贸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
虽然中国已经摆脱了对GDP增速的过分依赖,但出口对我国经济的贡献仍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如果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一方面外贸会受到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外贸向我国输送过的就业机会和外汇收益也将大幅减少。
其次,经济危机的影响还将对我国国内市场的稳定产生不良的影响。
消费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全球经济危机将导致消费观念的普遍紧缩,国内市场需求下降,给我国的家电、汽车等主要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将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最后,金融市场震荡也可能影响我国金融稳定。
尽管我国金融系统较为稳健,但需要警惕一些意外变化。
如股市下跌、人民币贬值等。
三、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鉴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为了稳定我国的经济状况,掌握大局,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措施,以应对危机带来的挑战。
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

2008年至今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宋亦明(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12班)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开始了新的一轮通货膨胀。
此次通货膨胀历时较长、影响巨大,对处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有深远影响。
研究此次通货膨胀对于吸取宏观调控经验,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局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此,笔者查阅大量资料,搜集诸多文献数据,从较为主流的视角,对2008年以后的通货膨胀情况做简要梳理、对造成此次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做简要分析。
一、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变化情况的简单梳理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保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这表明中央已经认识到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但2008年初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更是联创新高,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投放的力度迅速加强。
但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的通货膨胀仍然保持在高位。
[附图1:2008年1月到2012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1]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展成为拐点并带来了短暂的通货紧缩,紧缩之后伴随而来的是政府4万亿的扩张性投资和中国人民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些政策短期之内很好地应对了金融危机,拉动了内需。
但是政策还在保持影响力,在物价结构性增长等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并且持续了相当的时间。
2011年初到2012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后用CPI表示)长期保持在高位,在政府长期宏观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在2012年之后CPI才保持在5%一下,通货膨胀才得到初步遏制。
二、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所体现的特点[1]此轮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影响巨大。
此轮通货膨胀始于2007年,但是在2008年初达到第一个高峰,虽然中间穿插全球金融危机,但是受政策等因素影响在2010年年末重归高位。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与通胀解决之策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占 G P的份额多年持续明显上升 的趋 势 D
必须引起 我们高度重视。
困难 。保持经 济运行 的稳定 , 经济社会取得 进一步发展的任务
艰巨而繁重。
经 济 发展 的趋 势 预 测
总的来看 , 0 年我国国民经济将 继续 保持较 高的增长 势 2 8 0 头, 同时需高度重视 的通货膨胀 压力。面对 国内外各种 因素存 在的不确定性 , 需要我们审 时度势 , 继续努 力不断加 强和改 善
长期 因素 。 最后 , 决好流动性过剩 问题 , 制需求拉动因素。流动性 解 抑
问题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 中的一个突出矛盾 , 是造成需 求拉
动型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我国近几年流动性过剩问题一 直 没有得 到有效缓解 的根 源在 于外贸顺 差增加 过快 以及 国际
收支 不平衡 。由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 备的急剧增加 , 迫使人民 银行被动地大量发行基 础货币外购 外汇 , 货币发放产生 的 基础
年增速有所减慢 , 同时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长 的局面 不会 改变。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 1 . 左右 , 09 % 增速与上年相比也 有所减慢 。值得注意的是 , 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仍然慢 于第二 产业 , 这种状况不利于调整一 、 、 二 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关系。 全社 会 固定资产 投资规 模 2 0 0 8年将达 到 10 6 元左 72 0亿 右, 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 率分别为 1 . 和 2%左右。根据继 91 % 4 续加强和 改善宏观调控 、防止经 济增长 由偏快转 向过热 的要
2 0 年我国的 G 08 DP增长率将达 到 1 . 左右 , 07 % 增长速度与
上年相比 出现回落 , 但将继 续保持 1% 0 以上的快速增增长 率为 3 % . 左右 , 2 比前几年 的增长速度有所降
浅谈2008年通货膨胀

摘要: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的决定也便成为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2007年我国通货膨胀率已经居高不下,进入2008年,上涨势头更为迅猛,年度CPI平均为5.6%。
本文是我通过所学知识和查阅的资料,简单地分析2008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和原因。
关键词:2008年通货膨胀通胀现象通胀原因一、引言通货膨胀,是国内外经济学家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经济现象。
目前,学界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不一,对通货膨胀也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是,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是指普遍、持续的物价上升。
我们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观察通货膨胀水平。
通货膨胀本质上说是个货币现象,是经济社会中的价格定价机制产生了紊乱。
恶性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杀伤力是相当大的,能摧毁一个社会的信用经济。
十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我国1949年国民党执政时候发生的金元券恶性通货膨胀,就是这种现象。
二、2008年我国通货膨胀的现象2008年之前,我国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上涨。
但是进入2008年后,通货膨胀率上涨势头更为迅猛,由于受到开春以来的冰冻灾害和春节因素的影响,2008年元月份为7.1%,2月份更是达到惊人的8.7%,并且之后的两个月也都处于8%以上。
从2007年的猪肉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开始,到2008年的农产品粮食等涨价,居民生活消费的指数一直在持续走高,稳定在7%以上。
而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从80美元到目前的140美元)也开始逐步推升中国的工业品价格指数(PPI),这两个指标直接反映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的趋势。
以下是我收集的一些数据:三、2008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关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学家们的解释可以归纳为5点:(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4)混合型通货膨胀;(5)结构性通货膨胀。
08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的不应该是仅仅其中的一点原因造成,而是其中几点原因造成的复杂情况,所以我认为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主要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

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持续的通货膨胀问题。
这一问题不仅对经济稳定造成了影响,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本文将对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一、金融政策松动导致货币供应增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应对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大量投资和货币供应的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
此举旨在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加剧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二、需求增加导致物价上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这导致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幅增加。
供求失衡直接推动了物价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三、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中国通胀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成本的持续上升。
随着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为了保持盈利水平,企业不得不将成本转嫁至消费者,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四、外部因素的影响除了内部因素外,外部因素也对中国通货膨胀产生了一定影响。
国际商品价格的波动以及外汇市场的变化都会对中国的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冲击。
特别是国际市场上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不可避免地传导到中国市场,推动了通货膨胀。
五、结构性问题导致通货膨胀中国通货膨胀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产品供应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面积减少,农产品供应逐渐不足。
由于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供给不足必然导致价格上涨。
2. 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这导致了商品的流通成本增加,间接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3. 资本市场不完善: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部分富裕阶层倾向于将财富投资于房地产等领域,而非实体经济。
这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加剧了通货膨胀问题。
综上所述,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金融政策松动、需求增加、成本上升、外部因素以及结构性问题。
浅谈2008年通货膨胀

摘要: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的决定也便成为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2007年我国通货膨胀率已经居高不下,进入2008年,上涨势头更为迅猛,年度CPI平均为5.6%。
本文是我通过所学知识和查阅的资料,简单地分析2008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和原因。
关键词:2008年通货膨胀通胀现象通胀原因一、引言通货膨胀,是国内外经济学家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经济现象。
目前,学界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不一,对通货膨胀也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是,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是指普遍、持续的物价上升。
我们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观察通货膨胀水平。
通货膨胀本质上说是个货币现象,是经济社会中的价格定价机制产生了紊乱。
恶性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杀伤力是相当大的,能摧毁一个社会的信用经济。
十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我国1949年国民党执政时候发生的金元券恶性通货膨胀,就是这种现象。
二、2008年我国通货膨胀的现象2008年之前,我国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上涨。
但是进入2008年后,通货膨胀率上涨势头更为迅猛,由于受到开春以来的冰冻灾害和春节因素的影响,2008年元月份为7.1%,2月份更是达到惊人的8.7%,并且之后的两个月也都处于8%以上。
从2007年的猪肉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开始,到2008年的农产品粮食等涨价,居民生活消费的指数一直在持续走高,稳定在7%以上。
而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从80美元到目前的140美元)也开始逐步推升中国的工业品价格指数(PPI),这两个指标直接反映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的趋势。
以下是我收集的一些数据:三、2008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关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学家们的解释可以归纳为5点:(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4)混合型通货膨胀;(5)结构性通货膨胀。
08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的不应该是仅仅其中的一点原因造成,而是其中几点原因造成的复杂情况,所以我认为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主要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浅析我国2007至2008上半年通货膨胀的特征及成因

66 经济理论研究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作者简介 : 吴霏雨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会计系 ,高校财经类讲师 ;管 理学 (会计学专业) 硕士 ;研究方向 :财务会计 。
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 、大额顺差 ,在现行汇率体制下导致外 汇储备累积 、货币供给过度增长 。激增的外汇占款 、过剩的 流动性推高了国内资产价格 ,同时引发了以食品为代表的价 格上涨 ,推动 CPI 逐月走高 。另外 ,国际环境方面 ,美元持续 贬值 ,原油 、农产品等原材料进口价格越来越高 ,高成本的原 材料进口也必然引导下游产品的全面涨价 ,使得通货膨胀压 力逐渐凸显 。
2003-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姓名:易铭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西方经济学指导教师:方齐云20090501摘要通货膨胀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复杂的、综合的,社会性的宏观经济现象,理论上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和认识是从独特角度理解现实世界,具有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两方面的意义。
从2004年3月份到2008年的8月份,我国的物价开始明显的持续上涨,学术界普遍认为分析本轮的通货膨胀需要从2003年年初开始的,但对通货膨胀的性质和原因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通货膨胀就是,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普遍的上涨,中国2003-2008年的通货膨胀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本轮通货膨胀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另外,我国原油和大豆的进口量都超过实际总的需求量的一半,国际原油价格和大豆价格的上涨会传导到国内的原材料、燃料价格,进而影响到CPI,另外连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形成高额外汇储备引发人民币对美元被动升值,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这也不可忽视。
三大价格指数中,RMPPI与PPI有比较强的波动同步性和幅度比例性,而PPI 的波动与CPI之间的波动并不是同步的,PPI向CPI的传导作用不明显,因为CPI 和PPI的构成既有交叉又有差异,结构交叉将导致两者相互传导,变动方向呈一致性,结构相异可能导致两者变动方向上的不一致。
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和了构成食品价格指数的六类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的比较分析,得出本次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
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得出,肉禽类价格、粮食类价格和国际油价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通货膨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食品价格指数AbstractInflation is a widespread ,complex and comprehensive macroeconomic phenomena around the world. Theories of inflation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areas of macroeconomics study, and Inflation makes a great affect to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Research of inflation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real world, so study the problem of inflation makes good sense.From March of 2004 to August of 2008, China’s Consumer Price Index began to rise rapidl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generally felt that the current round of inflation began from 2003, bu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put forward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inflation.In the preface of this article, first of all, I introduce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definition and essence of inflation, second, I introduce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al inflation", third, introduce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 on causes of China’s Inflation——domestic prices of farm produce and imported inflation that transmissed to China, and finally make out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article.In this article, I use the charts to analyze changes and relations of the three major price indices, then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relations of other eight price indices that constitute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and finally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relations of other eight price indices which constitute the food price index, and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current round of inflation is a structural inflation. Then, I analyze some main reasons that cause the rise of Consumer Price Index abstractly, then make a positiv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 of the three major three price indices and these reasons that cause the rise of Consumer Price Index, at last, I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meat prices, grain prices and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are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that cause the rise of Consumer Price Index.Keywords: Inflation Consumer Price Index(CPI) Producer Price Index(PPI) Purchasing Price Index of Raw Material,Fuel and Power(RMPPI)Food Price Index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的决定也便成为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2007年我国通货膨胀率已经居高不下,进入2008年,上涨势头更为迅猛,年度CPI平均为5.6%。
本文是我通过所学知识和查阅的资料,简单地分析2008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和原因。
关键词:2008年通货膨胀通胀现象通胀原因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国内外经济学家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经济现象。
目前,学界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不一,对通货膨胀也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是,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是指普遍、持续的物价上升。
我们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观察通货膨胀水平。
通货膨胀本质上说是个货币现象,是经济社会中的价格定价机制产生了紊乱。
恶性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杀伤力是相当大的,能摧毁一个社会的信用经济。
十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我国1949年国民党执政时候发生的金元券恶性通货膨胀,就是这种现象。
二、2008年我国通货膨胀的现象
2008年之前,我国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上涨。
但是进入2008年后,通货膨胀率上涨势头更为迅猛,由于受到开春以来的冰冻灾害和春节因素的影响,2008年元月份为7.1%,2月份更是达到惊人的8.7%,并且之后的两个月也都处于8%以上。
从2007年的猪肉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开始,到2008年的农产品粮食等涨价,居民生活消费的指数一直在持续走高,稳定在7%以上。
而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从80美元到目前的140美元)也开始逐步推升中国的工业品价格指数(PPI),这两个指标直接反映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的趋势。
以下是我收集的一些数据:
三、2008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有关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学家们的解释可以归纳为5点:(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4)混合型通货膨胀;(5)结构性通货膨胀。
08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的不应该是仅仅其中的一点原因造成,而是其中几点原因造成的复杂情况,所以我认为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主要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造成总需求过度增长的因素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
求或是国外需求,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1.固定资产(尤其是房地产)投资过热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存在局部过热的现象,固定资
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楼市价格不断上涨,炒房团出现在
全国各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过高的经济增长的过快的投资增长会成为出现通货膨胀的动因。
一国的投资增长能够提高国民收入,收入的增加会加大整个国民体系的货币供应以及拉动消费的增长,从而推动通货膨胀。
2.2007年的股市牛市
2007年适逢全球股市大牛市,货币资产总值很高,消费能力很强。
在需求端强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拉动下,需求超过物资供给,所以也支持物品价格上涨,这在2008年充分显示出来。
3.信贷规模的扩大
在这一轮通货膨胀中,银行信贷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
一方面资产价格重估和上涨使得企业进行抵押融资的能力大为增强,促使银行信贷扩张,而银行信贷的扩张又将进一步加剧投机需求,推动股票、房地产等价格的上升,形成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扩张的相互推动格局,并且形成了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之间的共生关系。
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形成“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的局面,导致价格水平的全面上涨。
4.流动性过剩
由于长期我国居民保守消费意识的影响,在国民收入加速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消费增长率无明显的增长,一直维持在50%左右,再加上居民金融投资意识的欠缺,我国高速
经济增长往往伴随较高的居民储蓄率,而这些造成了现阶
段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流动性过剩,必定会加强银行的贷
款冲动,刺激投资的增长,而投资的增长又会进一步的扩
大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推动通货膨胀。
(二)其次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原料价格推进
我国本轮的物价走势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
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周期性波动和疫情的综合影响,生猪生产下降,供给减少,造成了猪肉价格的居高不下,石油、粮食、大豆等基础性产品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生产成本。
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一半左右的原油、铁矿石、铜精矿等资源产品和基础产品需要依靠进口,煤炭也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国际市场粮食、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我国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将直接加大国内的生产成本和服务成本,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三)混合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不断提高
本轮通货膨胀从食品价格开始,从人们身边经常消费的商品开始,人们更有深切的体会。
人们,尤其是收入水平比较低的人们会发现生活成本明显增加。
近期央行的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预计物价会再度上扬,而通常情况下仅有半数受访者有此预计。
通常情况下,一旦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感觉大于实际通货膨胀,将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价格预期,增强通涨预期。
可能推动消费增加,加剧价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