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选址

合集下载

基于环境改善的城市公园选址——以房山区多建绿色公园为例

基于环境改善的城市公园选址——以房山区多建绿色公园为例

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多种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如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景观、增加居民休闲娱乐空间等。

因此,城市公园的选址对于城市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功能需求多样化等挑战,城市公园选址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居民的满意度等因素,以实现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园选址一直备受关注。

早期,城市公园选址侧重考虑土地利用现状、城市公平和可达性等因素[1-3],这些因素主要从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和服务范围角度出发,旨在保证城市公园的建设可行性和分布相对的公平性,满足城市居民基本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园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关注城市公园的建设可行性和分布相对的公平性,还关注城市公园的功能和效益。

因此,选择城市公园位置会考虑更多因素,如生态保护[4-6]、娱乐休闲[7-8]、社区服务[9]、文化教育[10]、城市防灾功能[11-12]等。

从城市公园的功能和效益角度出发,提升城市公园的综合价值,满足城市居民多元需求。

尽管城市公园的生态保护功能已经得到充分重视,但从城市整体环境改善出发研究公园选址相对较少。

公园含有大量绿地,可减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缓解洪涝灾害,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抵御自然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的城市公园选址研究多数是从单个公园角度进行,缺乏城市公园选址对区域环境影响和贡献的分析和评价。

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在北京市西南地区(房山区)建设公园对大气污染区域传输、水污染防治和城市防洪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在积极影响。

1房山区基本状况房山区位于北京城西南,南部和西部分别与河北涿州市和涞水市、易县毗邻,处于我国燕山下降带西山拗褶区一部分。

区域内地形错综复杂,从西北向东南分别是中山、低山、丘陵、冈台地和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西部山区年均降水量674.9mm,平原地区年均降水量670.4mm。

公园项目建议书

公园项目建议书

公园项目建议书标题:公园项目建议书引言概述: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休闲场所,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公园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认真对待。

本文将提出关于公园项目建议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公园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地理位置选择1.1 选择便利的交通位置:公园应当位于市中心或者繁华地段,便于居民前往。

1.2 考虑周边环境:公园周边应当有足够的绿化带和环境保护区,以保证公园的生态环境。

1.3 选择适宜的土地面积:公园的规模应当适中,既能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又不会过大造成资源浪费。

二、设施建设2.1 建设多样化的休闲设施:公园应当设有草坪、花园、健身区、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2.2 增加文化设施:在公园内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展览馆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2.3 完善基础设施:公园应当配备足够的洗手间、垃圾桶、座椅等基础设施,提升公园的舒适度。

三、植物种植3.1 选择本地适宜的植物种类:公园内的植物应当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种类,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欣赏效果。

3.2 增加花草种植:在公园内适当增加花卉和草本植物的种植,增加公园的欣赏性和美感。

3.3 注重植物配置:植物的配置应当合理,形成景观效果,并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维护难度。

四、环境保护4.1 减少化学药物使用:在公园的维护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对化学药物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4.2 提倡绿色环保理念:在公园内设置环保宣传牌,提倡居民保护环境,减少垃圾产生。

4.3 增加生态保护区:在公园内设置生态保护区,保护当地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五、管理运营5.1 建立专业管理团队:公园应当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公园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5.2 定期开展活动:公园应当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吸引居民参预。

5.3 建立互动平台:建立公园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互动平台,与居民保持沟通,采集意见和建议。

结论:公园项目的建设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地理位置选择、设施建设、植物种植、环境保护和管理运营等。

公园项目建议书

公园项目建议书

公园项目建议书标题:公园项目建议书引言概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针对公园项目提出建议,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一、公园选址建议1.1 人口密集区:选择人口密集的区域建设公园,以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提供绿色空间。

1.2 交通便利性: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性,如靠近公共交通站点或主要道路,方便市民前往。

1.3 周边设施:选择周边设施完善的地区,如商业中心、学校、医院等,以提供更多服务和便利。

二、公园规划建议2.1 多功能区域划分:将公园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如休闲区、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2 绿化景观设计:注重绿化景观设计,选择适宜的植被,增加公园的美观性和生态价值。

2.3 设施配套完善:在公园内设置休息亭、卫生间、饮水设施等配套设施,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三、公园设施建议3.1 儿童游乐设施:设置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攀爬架等,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3.2 健身设施:配置各类健身器材,如跑步道、健身器械等,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3.3 休闲设施:设置舒适的休息区域,提供凉亭、长椅、草坪等,供市民休憩放松。

四、公园管理建议4.1 人员配备:建议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包括保洁人员、安保人员等,确保公园的安全与卫生。

4.2 定期维护:建议定期对公园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修剪植被、清理垃圾等,保持公园的整洁和美观。

4.3 安全措施:加强公园的安全管理,设置监控设备、安全警示牌等,确保市民在公园内的安全。

五、公众参与建议5.1 意见征集:在公园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积极征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公众参与度。

5.2 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公园内的主题活动,如音乐会、文化节等,吸引市民参与,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5.3 教育宣传:开展公园环境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

结论:通过合理选址、科学规划、完善设施、有效管理和公众参与,公园项目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公园设计相关规范

公园设计相关规范

公园设计相关规范公园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公园设计相关的规范及要求。

1.土地选址规范: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地势平坦等因素,不宜位于居民密集区附近,应尽量避免噪音和污染源的影响。

2.绿地面积和比例规范:公园建设项目中,绿地面积应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绿地面积的保护应考虑周边居民的需求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3.植被配置规范:公园设计中,应合理配置各类植被,包括乔木、灌木、草坪、花卉等。

植被的选择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进行调查和分析,确保植被能够适应当地环境,达到美化和生态效果。

4.绿地设施配置规范:公园的绿地设施包括有座椅、垃圾桶、供水设施、公共厕所等。

这些设施的布置应合理、统一,便于使用和管理。

5.游乐场配置规范:公园设计中的游乐设施应根据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来选择和配置。

儿童游乐场的设施应考虑安全性和趣味性,同时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不合理的布局。

6.项目周边交通规范:公园周边的道路和交通设施应满足游客和服务人员的需求,包括公交车站、停车场等。

同时,也要考虑减少交通对公园环境的影响,保持绿地的安静和干净。

7.公园的环境保护规范:公园设计中,应加强对水、土壤和空气质量的保护,避免建设和运营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公园周边的垃圾处理和绿地养护也要得到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8.公园文化和历史保护规范:如有必要,公园设计需考虑对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避免破坏原有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同时,也可以在公园中设置文化展览和教育设施,展示当地特色和文化。

9.防火和防灾规范:公园设计中,应考虑防范火灾和自然灾害的规划和措施,确保公园及周边的安全。

10.公园使用管理规范:公园的使用和管理应明确责任主体,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公园的开放时间、使用费用、服务设施等也需要扎实的规范。

综上所述,公园设计涉及多个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土地选址、绿地面积、植被配置、设施配置、交通规范、环境保护、文化保护、防火防灾、使用管理等。

公园选址研究报告

公园选址研究报告

公园选址研究报告公园选址研究报告摘要: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公园的选址对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公园选址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建议,以指导合理的公园选址。

一、引言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功能。

公园的合理选址对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就公园选址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建议。

二、公园选址的原则1. 生态原则:公园选址应考虑自然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2. 社区原则:公园选址应遵循社区规划原则,满足社区居民休闲娱乐需求。

3. 交通便利原则:公园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性,方便居民前往。

4. 设施配套原则:公园选址应考虑周边设施配套情况,便于居民使用。

三、公园选址的研究方法1.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通过GIS技术,分析城市的地理信息,以选取合适的公园选址。

2. 控制单位分析:通过对控制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获得有关公园选址的信息。

3. 居民调查:通过对居民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公园选址的需求和意见。

四、公园选址的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通过对城市地理信息的分析、控制单位的调查研究和居民的调查,得出了以下公园选址的案例分析:1. 公园选址应考虑附近有无水源,以满足居民对水上项目的需求。

2. 公园选址应考虑附近的交通节点,以方便居民的出行。

3. 公园选址应与周边社区规划相匹配,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4. 公园选址应尽量避免对农田的占用,以保护农田资源。

五、公园选址的建议和建议1. 公园选址应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绿地系统,形成绿带效应。

2. 公园选址应多元化,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居民。

3. 公园选址应与城市生态系统相匹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4. 公园选址应与城市交通系统相匹配,加强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

六、结论公园选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控制单位的调查研究和居民的调查,可以找到合理的公园选址。

体育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育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育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选址1.初步选址体育公园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公园,需要占地面积较大。

该区域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各种体育设施和相关的服务设施,同时也要考虑交通的便利性,以及周边居民的需求。

初步选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交通:公园应该尽可能靠近公共交通站点,方便市民到达。

(2)用地:公园应该占地面积较大,具备足够的空间容纳各种体育设施和相关服务设施,考虑地块的土地利用价格。

(3)周边环境:区域周边最好是低密度居住区或绿化带,空气质量好,也没有产生噪音的工厂。

(4)社会需求:要考虑该区域周边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以及市场需求,这是选择场地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2.最终选址通过调查和研究,合理的选址方案是选择在城市中心区域,即位于市政府、商业中心和住宅区之间的地方,交通便利,空气优美,附近有足够的场地可以扩展建设。

二、设施规划体育公园是由多个建筑物组成的,包括体育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等。

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设施体育设施包括球场、游泳池、体育馆、田径场、健身房等,应不断根据改变的需求做出适当的改变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2.服务设施服务设施包括餐饮、卫生间、衣帽存放、集中休息等,需要根据场地的规模适当设计,以方便市民使用。

3.管理设施管理设施包括园区管理楼、管理人员办公室,以及保安人员等,需要预留一定的面积以满足管理的需求。

三、经济运营体育公园的经济运营主要来源于场馆的出租收入、门票销售收入、餐饮服务收入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城市场景营销和各种赛事活动来增加收入。

四、环境影响体育公园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噪音污染:体育公园内的体育项目和音乐等噪音对周围居民可能会产生噪音污染。

(2)油烟污染:由于公园内有餐饮服务项目,会产生一定的油烟污染,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监督治理。

(3)交通影响:体育公园对周边交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交通状况和周边住户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影响。

行政公园选址方案

行政公园选址方案

行政公园选址方案1. 背景介绍行政公园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市政府的倡导和市民的需求下,我们制定了行政公园选址方案,以满足市民对于休闲、娱乐和绿色环境的需求。

2. 选址原则为了确定最佳的行政公园选址方案,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 区域平衡性:选址范围应覆盖市中心和周边居民区,以平衡城市各部分的公共设施分布。

- 交通便利性:选址应尽量在交通枢纽附近,方便市民前往。

- 环境适宜性:选址地区应具备较好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避免环境恶劣的地方。

- 规划可行性:选址地区应符合城市规划方案,避免破坏已有的地区规划。

3. 候选地点分析在根据选址原则筛选后,我们确定了以下候选地点: - 市中心空地:这是市中心的一块尚未开发的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 市郊公园:这是一块依山傍水的区域,距离市中心稍远,但环境优美,适合建设大型公园。

- 居民区旧厂房:这块土地位于一个老旧厂房的周边,适合改造成集休闲、娱乐和绿地为一体的行政公园。

4. 候选地点评估为了确定最佳的行政公园选址,我们进行了对候选地点的评估:4.1 市中心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空地面积较小,难以容纳大规模的公园设施。

•周边商业氛围较浓,环境相对喧闹。

4.2 市郊公园•地理位置较远,交通相对不便。

•环境优美,适合建设大型公园。

•周边居民稀少,需考虑公园的使用率和可持续性。

4.3 居民区旧厂房•交通便利,周边商业设施较完善。

•土地面积较大,适合建设综合性的行政公园。

•旧厂房需进行改造,可能增加工程量和成本。

5. 最佳选址方案经过对候选地点的评估和比较,我们认为最佳的行政公园选址方案是在居民区旧厂房地区进行改造建设。

具体原因如下:•交通便利:居民区旧厂房地区交通便利,周边有完善的交通枢纽和高速公路,方便市民前往。

•土地面积较大:该地区土地面积较大,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综合性的行政公园,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公园可行性分析

公园可行性分析

公园可行性分析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建设一座公园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

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

当前,城市中的公共绿地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居民日常休闲、健身和社交的需求。

因此,建设一座新的公园成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迫切需求。

二、选址分析(一)地理位置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性,便于居民到达。

优先选择靠近主要居民区、交通枢纽或公共交通站点的区域,以减少居民前往公园的时间和成本。

(二)土地利用现状选择土地闲置或利用率较低的区域,避免占用耕地或已规划的建设用地。

同时,要考虑土地的地形地貌,尽量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段,减少建设成本和施工难度。

(三)周边环境周边环境应相对安静、无污染,避免靠近工厂、垃圾处理场等污染源。

此外,周边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公共厕所等也应在规划范围内。

三、市场需求分析(一)居民需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公园的功能需求、活动偏好和使用频率。

例如,居民可能希望公园内有健身设施、儿童游乐区、绿地草坪、休闲步道等。

(二)游客需求考虑周边地区游客的需求,如是否需要设置旅游服务设施、特色景观等,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提升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社会需求公园的建设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促进社区融合、推动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教育等。

四、规划设计方案(一)功能分区根据市场需求和场地条件,合理划分公园的功能区域,如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展示区、生态保护区等。

(二)景观设计注重景观的多样性和美观性,打造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元素,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氛围。

(三)设施配置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照明、排水、垃圾桶等;同时,根据功能分区设置相应的娱乐设施、健身器材、休息座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公园选址
实验时间: 2016.5.18 7:00至 2016.5.18 8:30 学院: 资源环境
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
学生学号: 2013043029 姓名: 李棋
2016年 5 月 18 日
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
围绕公园选址问题,练习ArcGIS中的矢量空间分析功能,主要使用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和特征选择分析等。

二、实验准备
软件准备:ArcGIS
数据准备:交通图(公路分为主要、次要两个等级)---Road层;
水系图(河流分为1-3等)---Stream层,等级为2的河流才适合建公园。

沼泽地图(类型为1是沼泽地,99为非沼泽地)---marsh层;
三、实验步骤
1.首先进行模拟数据的浏览,启动ArcCatalog.
2.创建Connect Folder到\空间分析实验\实验六\Data,以方便进一步操作。

3.实习数据包括road ,marsh ,steam三个矢量图层,用ArcCatalog浏览实习数据
注意marsh层的属性表中有type属性项,1表示沼泽区,99表示非沼泽区
注意stream层的属性表中有class属性项,0,1,2,3表示河流等级
4.打开Buffer Wizard工具:打开ArcMap程序,点击Tools/Cust mize…,进入Commands页;在Catagorie 下点Tools,将Commands下的Buffer Wizard..拖到ArcMap的工具栏(如下图)。

5.将Road层添加到新的Map中,点Layers的Properties,在General栏中的Unit设置为meters:
6. 点击工具栏上buffer wizard..,对Road arc要素建立半径为0.2km的NearBuf;在ArcMap下增加一属性项Inside(Short integer型)。

7.类似6,建立半径为0.8的FarBuf.
8、点击工具栏上ArcToolBox图标启动ArcToolBox,启动后如图:
ArcToolBox由3D Analyst Tools, Analysis Tools,Conversion Tools,Data Management Tools和Coverage Tools等工具组成。

点前面的加号可展开各项。

9、将FarBuf与NearBuf两层叠置,得到Zones层:
点击ArcToolBox/Analysis Tools/Overlay,如下设置:
OK后,得到叠加层Zones.
10、打开Zones层的属性表,增加一属性项Inside(Short integer型,用于区分环内外),启动Editor/Start
Editing,将小缓冲区内的Inside值设为1,远近缓冲区的环的Inside值设置为2,关闭编辑状态,Editor/Stop Editing,注意保存编辑结果。

11、将Marsh层与Zones层多边形叠置分析,找出缓冲带内的非沼泽地—zmarsh。

双击选择Analysis Tools下Overlay工具下的Intersect将其启动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以下内容,定义要进行Intersect的两个层分别为E:\park\zones和E:\park\marsh, 输出图层为E:\park\zmarsh。

点击OK,成功后,得到叠置结果,如图:
12、对Zmarsh层选择符合条件的区域:
选择Selection菜单下的Select By Attribute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查询语句如下图
其中Inside=2表示在0.8公里缓冲区而不在0.2公里缓冲区,Type=99表示非沼泽地。

选择Apply,然后点Close,则满足条件的Polygon被选中。

在zmarsh polygon处点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弹出如下的对话框,选择Selection,
为它赋予比较明显的符号,如黄色。

可以看到赋色后的效果。

13、将stream层与zmarsh层进行叠置分析,得到sitecov图层:
双击选择Analysis Tools下Overlay工具下的Intersect将其启动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定义要进行Intersect的两个层分别为E:\park\stream和E:\park\zmarsh, 输出图层为E:\park\sitecov,其它和第7步做法相同。

操作完成后,查看新生成的sitecov层
14、sitecov 图层包含了提取河流特征所需要的信息(由属性项class 、inside 、type 表示),满足公园选址的所列要求。

距公路0.2—0.8km 的区域(inside 值为2表示),穿过非沼泽地(type 值为99),分类级别为2的河流(class 为2)。

下面进行特征提取,将满足条件的河流分离到一个新的层中final :
双击选择Analysis Tools 下Extract 工具下的Select 将其启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特征提取操作的图层E:\park\sitecov,输出层设为Final.

,在Query Builder 对话框中填入特征提取语句。

点“OK”,回到上一步对话框,再OK,
若没有,选择Finish完成操作。

在ArcCatalog中浏览最终结构final。

图上显示的即为满足条件的工业备选地址,即距公路0.2—0.8km的区域(inside值为2表示),穿过非沼泽地(type值为99),分类级别为2的河流(class为2)。

四、本次实验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法
问题:在进行特征提取的过程中键入的公式
解决:公式:”inside”=2 AND “CLASE”=2 AND “TYPE”=99,正确的加入AND。

五、分析总结
1.本次实验较为繁复,根据实验指导书的指导才能完成
2.在做缓冲区分析的时候注意单位的转换0.2km=200m and 0.8km =800m,同时过程中要细心,这次实验还
很好的学会了以下几个工具的区分:
Identity(识别操作):先计算两图层集合交集,只有覆盖在输入图层范围内的要素被保留。

Intersect(求交操作):计算两图层几何交集,两图层公共部分予以保留。

Union(合并操作):计算两图层几何交集, 两图层所有要素均予以保留。

Update(图层更新操作):通过叠置两图层要素来创建新图层,操作图层定义图层更新区域,操作图层替换被它覆盖的原图层的图形要素,结构存贮在输出图层中。

3.第9步中利用的是Overlay的Update,将FarBuf和NearBuf融合到一个图层。

第11步中利用Intersect 找出非沼泽区等等。

实验报告评分
评阅老师_________________
评阅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