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资料

合集下载

地铁车辆的基本组成及原理

地铁车辆的基本组成及原理
地铁车辆基础知识及组成介绍
1.城轨车辆类型
依据是所选用列车的规格。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 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
凡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地铁,采用5~8节编 组列车。
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除 外),采用2~4节编组列车,列车的车型和编组决定了车轴重量 和站台长度。
63
抗侧滚装置
地铁车辆还在车体和转向架之间设置抗侧滚装 置,每个转向架设有一套抗侧滚装置。
其功能是限制车体由于通过曲线时的离心力或 侧向风产生的侧滚运动,严格控制车体相对于 转向架构架的侧滚,使车辆运行在包络线的允 许范围内,提高车辆的倾覆安全性。
64
65
电气牵引系统
66
67
受流装置
城轨车辆受流装置分为受电弓和集电靴两种;
68
受电弓与集电靴的技术参数比较
69
70
71
电气辅助系统
72
辅助系统包括逆变器及充电机箱(低压电源)、辅助高 压箱、扩展供电箱、接地开关箱等设备。
辅助逆变器是将母线DC1500V网压逆变成三相AC380V的 电压输出的设备,提供地铁列车上的AC220V用电设备及 AC380V用电设备使用。
噪音,衰减垂向振动 二系悬挂系统须保证车辆的平稳性、舒适性和曲线通
过能力,减小车辆的横向振动和垂向振动 两系悬挂系统的综合匹配,必须确保车辆运行平稳,
减小车辆运行中的振动,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曲线通 过能力
58
59
一系悬挂及轴箱
60
二系悬挂
61
62
牵引装置
牵引装置负责 车体和转向架 之间的纵向作 用力的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基本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基本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基本组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主要由车体、转向架、车门系统、车体连接装置、制动系统、电力牵引系统、空调和通风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列车通信系统、列车控制系统与监控系统组成。

1、车体。

车体即容纳乘客的部分,也是安装与连接其他设备和部件的基础。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采用整体承载结构,由大断面铝型材或不锈钢制成,其组成部分有底架、侧墙(车窗、车门)、端墙、车顶等。

2、转向架。

转向架又叫走行部,是能相对车体回转的一种走行装置,它安装于车体和轨道之间,用于支撑车体,同时用来牵引和引导车辆沿着轨道行驶并承受与传递来自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荷载,缓和其动力作用,是保证车辆运行品质的关键部件。

转向架一般由构架、一系悬挂装置、二系悬挂装置、轮对轴箱装置、基础制动(闸瓦制动或盘形制动)装置等组成。

动力转向架还装有牵引电动机和传动装置。

3、车门系统。

车门系统包括客室车门、司机室侧门、客室与司机室通道门、司机室前端疏散门。

客室车门关系到列车运营和乘客的安全,目前客室车门主要有内藏门、外挂门、塞拉门三种结构形式。

客室车门在列车运行中必须可靠锁闭,并具有防挤压保护功能,以防在关门时夹伤乘客;在设计上要通过监测装置将车门状态与列车牵引指令电路联锁。

同时,为了应对故障或突发的紧急情况,每个车门都配置了可现场操作的故障隔离装置和紧急开门装置。

4、车体连接装置。

车体连接装置主要包括车钩缓冲装置和贯通道装置(风挡装置)。

车钩缓冲装置由车钩和缓冲器两部分组成,安装于车体底架的两端,用于车辆间的连接与分解,其作用包括:使多节车辆编组成一列车,传递车辆间的牵引力、制动力和其他纵向冲击力,缓和及衰减车辆间的冲击力。

贯通道装置(风挡装置)位于两节车厢的连接处,是两车的通道连接部分,具有良好的防风、防雨、防尘、隔声、隔热功能,能使乘客安全地穿行于车厢之间。

5、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制动力,保证运行中的列车按需要减速或在规定的距离内安全停车及防止停放的车辆溜走,确保行车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轨车辆组成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轨车辆组成结构》
第四页,共六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成结构
1车体构造
2车体检修
3车门构造
11车底设备与电路气 路系统布置
5车钩装置结构 6车钩装置组装
10车顶设备及系 统布置
9转向架组装
8转向架检修
7转向架结构
第五页,共六页。
内容总结
3 车辆结构特点。〔1〕车体结构采用了大断面中空挤压铝型材模块化车体结构和整体承载结 构设计,车辆自重轻,列车牵引能耗小。〔2〕鼓形车体、对开式电动塞拉客室侧门以及手动塞拉 司机室侧门结构不仅增大了客室空间,而且车体外表平整,无凹凸结构,造型美观。〔5〕车体之 间采用贯穿式通道连接,乘客可以在车辆之间流动,使各车辆的载客量得以均匀分布。〔1〕 应 用了先进的列车自动驾驶〔ATO〕系统。12车内设备及微机控制
流调频调压〔VVVF〕技术。
❖ 〔3〕逆变器采用了频率高、功率大的电力电子器件——IGBT。
❖ 〔4〕列车制动采用电气〔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和空气混合制动方 式。
❖ 〔5〕采用了先进的微机控制技术,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如牵引 控制单元、辅助逆变器控制单元、电子制动控制单元、空调控制单元 及车门控制单元均采用了微机控制技术。
❖ 3 供电方式特点 ❖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轨道线路采用柔性接触网供电,供电电压为
DC1500V,通过列车的逆变器将接触网的直流电转变为380V交流 电和110V直流电,来牵引列车和驱动设备。
第三页,共六页。
4地铁车辆的组成结构
❖ 城轨列车组成由车体〔含司机室贯穿道〕、车门、车钩 及缓冲装置、转向架空调通风系统和系统设备〔主电路 系统、辅助系统、牵引制动控制系统,气制动系统,列 车通信控制系统、乘客信息系统、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 等局部组成。

13 任务三 城轨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13 任务三  城轨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请大家将手机调到振动或静音状态!谢谢配合!任务三城轨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曹楚君机车车辆教研室C C J _H L Y高铁职院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二、车辆的尺寸参数一、车辆的性能参数C C J _H L Y1、自重、载重自重指车辆本身的全部质量;载重即为允许的正常最大装载量(t )。

早晚高峰时,通常超载。

C C J _H L Y2、构造速度指车辆设计时,按安全及结构强度等条件所允许的车辆最高行使速度。

一般与所安装的转向架有关。

C C J _H L Y3、轴重指在某个运行速度范围内,该轴允许负担的包括轮对自身在内的最大质量。

一般与转向架相关。

我国车辆轴重,货车22-30t,客车15-17t,地铁15-17t,轻轨10-12t C C J _H L Y4、每延米轨道载重指是车辆总质量与车辆全长之比,也是指每一米长轨道能承受的重量。

与桥梁、线路强度密切相关按目前桥梁设计规范,允许车辆每延米轨道载重可取到8T 。

C C J _H L Y5、通过最小曲线半径指是车辆在曲线区段上行驶时不出现脱轨、倾覆等危及安全的事故时,曲线的半径。

与运行速度相关。

C C J _H L Y6、轴配置或轴列数用数字或字母表示车辆走行部结构特点的方式。

规则:以英文字母表示动轴数;如A——该转向架只有1根动轴;B——该转向架有2根动轴;C——该转向架只有3根动轴。

以数值表示从动轴(拖轴)数量;如1——1根拖轴,2——2根拖轴。

C C J _H L Y6、轴配置或轴列数1).CRH1/CRH2/CRH3/CRH380系列/CR400AF/CR400BF/所有四轴地铁车辆动车:B-B;拖车:2-22).CRH5动车:1A-A1;拖车:2-23).6轴单铰轻轨车两端为动力转向架,中间为非动力铰接转向架:B-2-B C C J _H L Y6、轴配置或轴列数动车:B-B 拖车:2-2C C J _H L Y补充:电力机车走行部的轴列式6、轴配置或轴列数SS1、SS3、SS3B 型的电力机车的轴列式为C0—C0;(表示机车有两个三轴转向架装在同一个车底架上,注脚“0”表示每个转向架内3 根动轴各用电动机单独驱动)C C J _H L Y补充:电力机车走行部的轴列式6、轴配置或轴列数大SS3B 型的电力机车的轴列式为2(Co—Co )表示两节机车,每节为两台、三轴转向架,动轴为单独驱动;SS4、SS4 改、SS4B 型的电力机车的轴列式为2(Bo—Bo )表示两节机车,每节为两台、两轴转向架,动轴为单独驱动;SS7、6K 型的电力机车的轴列式为Bo—Bo—Bo ;(表示3 个二轴转向架装在同一车底架上,每根动轴都是单独驱动)SS8 型的电力机车的轴列式为Bo—Bo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基础知识—车辆的基本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基础知识—车辆的基本组成
01
三、常用吊挂安装座型式 (一)下吊式 1、直接下吊式
直接下吊式吊挂一般是利用车体底架的纵、横梁,无需设计 专用的车体吊挂安装座。设备直接吊挂在底架纵、横梁下翼面上 ,即底架纵、横梁下翼面开有安装孔,设备箱体上有伸出的安装 座,通过螺栓、螺母、垫圈将设备箱体与底架纵、横梁相连。
01
三、常用吊挂安装座型式 (一)下吊式 1、直接下吊式
01
二、影响安装座结构型式的因素 (四)技规和限界
车下设备安装座是直接影响设备吊挂后,车辆外部尺寸的 重要部分,所以在设计安装座时,必须考虑符合相关的技规和 限界要求。即设计必须能够保证设备安装后符合车辆的技规和 限界规定。
01
二、影响安装座结构型式的因素 (五)轻量化和工艺性
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和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对车辆 的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备安装座应在保证强度的 前提下,力求其结构的轻量化,同时设计安装座时还应考虑其 制造和安装的工艺性,以提高其结构的可靠性。
教学重点
1、了解地铁车辆主要系统的组成; 2、了解转向架车钩系统; 3、了解空气制动系统; 4、了解列车车门系统。
目录
01 02 03 04 05
Consistency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Coherenc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01
一、设计原则
车辆底架上进行设备吊挂结构设计,一般需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一)基体本身的强度
在车体底架设计时,既要统筹考虑车体整体承载强度,也必须同时考 虑吊挂处基体本身的结构强度。也就是说在设计和底架纵、横梁相连的安 装座结构时,既要考虑纵、横梁的强度,还要考虑该纵、横梁相关部位的 整体结构强度。

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I位 II位 A车
I位
第一节 概述
四、车端 车侧 车门 座位标识 3、列车侧部
列车左右侧,是以司机驾驶列车的方位为参照,司机的右侧定 义为列车的右侧,另一侧则定义为列车的左侧
注意与车辆的左右侧区分
II位 C车
I位 II位 B车
I位 II位 A车
I位
第一节 概述
四、车端 车侧 车门 座位标识 4、车门编号
大多采用动拖组合,形成电动列车组
车辆编组时可采用贯通式和非贯通式 贯通式:全列车载客部分贯通 非贯通式:车辆与车辆间无通道贯通
第一节 概述
二、车辆形式与列车编组
贯 通 式
第一节 概述
二、车辆形式与列车编组
非 贯 通 式
第一节 概述
二、车辆形式与列车编组 2、列车编组 一般编组排列顺序:A-B-C-C-B-A; A-B-C-B-C-B-C-A。
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
第二节 车体
二、车内设备
1、客室车门
(2)客室车门的结构形式 内藏嵌入式 按开启方式 不同区分 外挂式 塞拉式 外摆式
第二节 车体
二、车内设备
1、客室车门
1
①内藏嵌入式车门
开关车门时门翼在车辆侧墙的 外墙与内护板之间的夹层内移动,传 动装臵设于车厢内侧车门的顶部,装 有导轮的门翼可在导轨上移动并与传 动装臵的钢丝绳或皮带相连接,借助 气缸或电动机驱动传动机构,从而使 钢丝绳或皮带带动门翼动作。
2位数 2位数 1:A型车
2:B型车
3:C型车
第一节 概述
二、车辆形式与列车编组 1、车辆形式 带司机室动车Mc 车 辆 形 式 动车 无司机室动车M
带司机室拖车Tc
拖车
无司机室拖车T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1、自重、载重。

空车时,车辆自身的全部质量称为车辆的自重。

车辆允许的最大装载质量称为车辆的载重。

2、最高试验速度与最高运行速度。

最高试验速度指车辆设计时,安全及结构强度等条件所允许的车辆最高行驶速度。

最高运行速度指除满足上述安全及结构条件外,还必须满足的使车辆有良好的运行性能的行驶速度。

3、轴重。

轴重是车辆总重(自重+载重)和轴数的比值,是指车轴可以承受的最大总质量(包括轮对自身的重量)。

4、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是指车辆在站场或车辆段内调车时所能安全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

当车辆在此曲线区段上行驶时不得出现脱轨、倾覆等危及行车安全的事故,也不允许转向架与车体底架或与车下其他悬挂物相碰。

5、轴配置或轴列数。

轴配置或轴列数是指车辆所配的转向架动轴或非动轴配置情况。

例如,4轴动车设两台动转向架,其轴配置记为B-B;6轴单铰轻轨车,两端为动力转向架,中间为非动力铰接转向架,其轴配置记为B-2-B。

6、车辆全长。

车辆前、后两车钩连挂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车辆全长。

7、车体长度和底架长度。

车体长度是指车体两外端墙板(非压筋处)外表面间的水平距离。

底架长度为底架两端梁外表面间的水平距离。

8、车辆宽度与车辆最大宽度。

车辆宽度是指车辆两侧最外凸出部位之间的水平距离。

车辆最大宽度是指车辆侧面最外凸出部位与车体纵向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的两倍。

9、车辆高度与最大高度。

车辆高度是指空车时车体上部外表面至轨面的距离。

最大高度是指空车时车辆上部最高部位至轨面的距离。

10、车体内部主要尺寸。

车体内长是指车体两端墙板内表面间的水平距离;车体内宽是指车体两侧墙板内表面间的水平距离;车体内侧面高是指地板上平面至侧墙上侧梁的上平面间的距离;车体内中心高是指地板上平面至车顶中央部内表面的距离。

城轨车辆基本知识

城轨车辆基本知识

(二)车辆组成
车辆总体
(二)车辆组成
1、车体 车体分有司机室车体和 无司机室车体两种。它主要 是容纳乘客和司机驾驶的地 方,又是安装与连接其它设 备和部件的基础。近代城轨 车辆车体均采用整体承载的 钢结构或轻金属结构,以达 到满足强度、刚度要求的同 时最大限度地减轻自重。它 由车顶、底架、端墙、侧墙、 车窗、车门等组成。
(二)车辆编号
广州地铁一、二、三号线车辆采用了一样的编号形式, 其车辆编码包含信息有:车辆的所属线路 (一个字母或数字 的位置)、车辆的类型 (A,B,或 C车)、生产顺序号(同 类型车辆的连续编号(2位数字),不同的车辆类型以新的顺 序开始编号。
43
(三)车端、车侧、车门、座位等的标识定义
1、车辆的车端、车侧的定义 车端:每辆车的1位端按如下定义:A车1位端是带有全自 动车钩的一端;B车1位端是与A车连接的一端;C 车1位端是 连接半永久牵引杆的一端。另一端就是2位端。 车侧:当观察者面对车辆的1位端时,观察者右侧的一侧 就称为该车辆的右侧,另一端就定为该车辆的左侧。
(一)技术参数解析
(7)起动平均加速度:指在平直线路上,列车载 荷为额定定员,自牵引电动机取得电流开始,至起动 过程结束(即转入其自然特性时),该速度值被全过 程经历的时间所除的商。
(8)制动平均减速度:指在平直线路上,列车载 荷为额定定员,自制动指令发出至列车完全停止的全 过程,相应的制动初始速度(一般取最高运行速度) 被全过程经历的时间所除得的商。
(一)技术参数解析
(3)轴重:指按车轴型式及在某个运行速度范围 内,车轴允许负担(包括轮对自身的质量)的最大质 量。轴重的选择与线路、桥梁及车辆走行部设计有关。
(4)通过最小曲线半径:指配用某种型式转向架 的车辆在站场或厂、段内调车时所能安全通过的最小 曲线半径。当车辆在此曲线区段上行驶时不得出现脱 轨、倾覆等危及行车安全的事故,也不允许转向架与 车体底架或车下其它悬挂物相碰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电气包括车辆上的各种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电路。按 其作用和功能可分为主电路系统、辅助电路系统和控制 电路系统辆性能参数:
1 自重、载重及容积
2 构造速度 指车辆设计时,按安全及结构强度等条件所 允许的车辆最高行驶速度,单位:km/h。
3 轴重 指按车轴型式及在某个运行速度范围内该轴允许 负担的并包括轮对自身在内的最大总质量。 地铁15-17t
2015
牵引缓冲连接装置
车辆编组成列安全运行必须借助于连接装置。为了改善 列车纵向平稳性,一般在车钩的后部装设缓冲装置,以 缓和列车的冲动。
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所不可少的装置。城市轨 道车辆制动装置除常规的空气制动装置外,还有再生制 动、电阻制动和磁轨制动等。
受流装置
从接触导线(接触网)或导电轨(第三轨)将电流引入 动车的装置称为受流装置或受流器。受流装置按其受流 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a、杆形受流器;b、弓形受 流器;c、侧面受流器;d、轨道式受流器;e、受电弓受 流器。
小结
地铁车辆的组成 地体车辆的主要参数
作业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车辆内部设备
车辆内部设备包括服务于乘客的车体内的固定附属装置 和服务于车辆运行的设备装置。属于前者的有车电、通 风、取暖、空调、座椅、拉手等。服务于车辆运行的设 备装置大多吊挂于车底架,如蓄电池箱、继电器箱、主 控制箱、电动空气压缩机组、总风缸、电源变压器、各 种电气开关和接触器箱等。
车辆电气系统
2015
课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组成及主要 技术参数
贵阳地铁1号线预计什么时候开通?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一,地铁车辆的组成
七大组成部分
车体
车体是容纳乘客和司机驾驶(对于有司机室的车辆)的 地方,又是安装与连接其他设备和部件的基础。一般有 底架、端墙、侧墙及车顶等。
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
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装置位于车体和轨道之间, 用来牵引和引导车辆沿着轨道行驶,承受与传递来自车 体及线路的各种载荷并缓冲其动力作用,是保证车辆运 行品质的关键部位。一般由构架、弹簧悬挂装置、轮对 轴箱装置和制动装置等组成。
4 通过最小曲线 指配用某种型式的转向架的车辆在站场、 厂段内调车时所能安全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当车辆在 此曲线区段上行驶时不得出现脱轨、倾覆等危及行车安 全的事故,也不允许转向架与车体底架或与车下其他悬 挂物相碰
车辆尺寸参数
1 车辆定距车体支承在前后走行部之间的距离,若为带转 向架的车辆,车辆定距又称为转向架中心间距,图中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