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培优题(含答案)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培优题(含答案)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培优题(含答案)

1、在一张矩形的床单四周绣上宽度相等的花边,剩下部分面积是1.28 ㎡,已知床单的长是2 m ,宽是1.2 m ,求花边的宽度.

解:设花边的宽度是x m.

()()28.122.122=--x x

028.06.12=+-x x

()36.08.02

=-x

2.01=x ,4.12=x (舍去)

答:花边的宽度是0.2 m.

2、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 40 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

⑴ 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 ⑵ 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时销售利润最大?

解:⑴ 设台灯的售价为x 元,(x ≥40)根据题意得

[(600-10×(x -40))](x -30)=10000 解得:x 1=80 x 2=50 当x =80时

进台灯数为600-10×(x -40)=200 当x =50时

600-10×(x -40)=500

⑵ 设台灯的售价定为x 元时,销售利润最大,利润为y y =[600-10(x -40)]·(x -30)

答:⑴ 台灯的售价为80元,进台灯数为200个,台灯的售价为50元时,进台灯数为500个。 ⑵

3、学校有若干个房间分配给九年级(1)班的男生住宿,已知该班男生不足50人。若每间住4人,则余15人无住处;若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其余均住满),那么该班男生人数是多少? 解:设有x 间,每间住4人,4x 人,15人无处住 所以有4x +15人

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 所以x -1间住6(x -1)=6x -6人 还有4x +15-6x +6=-2x +21人 不空也不满

所以0<-2x +21<6 -6<2x -21<0 15<2x <21 7.5<x <10.5

所以x =8, x =9, x =10 不到50人

一共4x +15<50 所以x =8

所以应该是4×8+15=47人

4、某商场销售某种彩电,每台进价为2500元,市场调查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售价每台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彩电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

5000元,每台彩电的售价应为多少元? 解:设定价x 元,则售出的台数为8+4/50(2900-x ). 总利润y =(x -2500)×[8+4/50(2900-x )]=5000. 求解得:x =2750元

答:每台彩电的售价应为2750元。

5、正确反映,龟兔赛跑的图象是( D )

A

B C D

6、孔明同学在解方程组2y kx b

y x

=+??

=-?的过程中,错把b 看成了6,他其余的解题过程没有出错,解得此

方程组的解为1

2

=-??

=?x y ,又已知直线=+y kx b 过点(3,1),则b 的正确值应该是_ -11_ 。

7、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24L 油,若每小时耗油4L ,则油箱中的剩于油量y (L)与工作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是( D )

8、如图,已知点C (4,0)是正方形AOCB 的一个顶点坐标,直线FC 交AB 于点E ,若E 是FC 的中点.

(3)若点P 是直线FC 在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图中存在与△AOP 全等的三角形?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答案,选择其中一对进

行证明(不明添加其他字母和其他辅助线),并求出点P 的坐标。

解:

(3)(ⅰ)如图(1),当P 点运动到点E 时,△AOP ≌△BCP ≌△AFP (理由略)。 此时点P 的坐标为(2,4)

(ⅱ)如图(2),当P 点在对角线OB 上时,△AOP ≌△COP (理由略)。 作PM ⊥AB ,延长MP 交OC 于N ,作PG ⊥BC ,延长GP 交OA 于H ∵BO 为∠ABC 的平分线,∴PM=PG

设PM 为x ,则PG 为x ∵EBC PBC PEB S S S ???=+

1112424222x x ??+??=?? 得4

3

x = ∴PH=4-43=83,PN=4-43=8

3

∴点P 的坐标为(83,8

3

图(1)

9、如图,直线y = kx +6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E 、F. 点E 的坐标为(-8,0),点A 的坐标为

(-6,0). 点P (x,y )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 ⑴ 求K 的值;

⑵ 当点P 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⑶ 探究:当P 运动到什么位置(求P 的坐标)时,△OPA 的面积为27

8 ,并说明理由。

解一:⑴ 把点(-8,0)的坐标代入y=kx+6,得-8k+6=0,解得k= 3

4

(2)

(-8<x <0)

(3) 当

时,解得x=-

.

把x=-代入y=x+6,解得y=

.

当P 点的坐标为

时,△OPA 的面积为

.

解二: 1. ∵ 0=-8k+6, ∴ k=3/4

2. S=0.5×6y=3(3/4x+6)=(9x/4)+18(-8

3. 由27/8=)=(9x/4)+18.得x-13/2, y=9/8.∴ 当点P 运动到点(-13/2,9/8)时,三角形

OPA 的面积为27/8.

解三:(1) 依题意得,0=-8k+6 解得k=0.75

(2) 依题意得,该直线的函数关系为y=0.75x+6

∴点P 的纵坐标y 用横坐标x 表示为0.75x+6(0.75x+6>0) ∵点A(-6,0) ∴点A 在x 轴上

∴S=|-6|×(0.75x+6)×0.5 S=2.25x+18 又∵S >0

∴2.25x+18>0,x >-8

求得三角形OPA 的面积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S=2.25x+18且x >-8

10、如图,小林从P 点向西直走12米后,向左转,转动的角度为α,再走12米,如此重复,小林共走

了108米回到点P ,则α( B ) A .30° B .40° C .80° D .不存在

11、如图,小陈从O 点出发,前进5米后向右转20°,再前进5米后又向右转20

°,……,这样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O 时一共走了( C )

A .60米

B .100米

C .90米

D .120米

P α

α O 20o

20o

12、观察下列一组分式:- b a ,2b a 2 ,-3b a 3 ,4b a 4 ,……;则第10个分式为( 10b

a

10 ) ,第n 个分式

为{ (-1)n

nb

a n

}。

13、一只船顺流航行90千米与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若水流速度是2千米/小时,求船在静

水中的速度,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为( A ) A. 90x+2 = 60x-2 B. 90x-2 = 60x+2 C. 90x + 3 = 60x D. 60x + 3 = 90x

14、观察给定的分式:

543216

,8,4,2,1x

x x x x --,……,猜想并探索规律,那么第7个分式是( 64

x 7

),第n 个分式是{ (-1)n+1 2n-1

x

n }。

15、观察下列各式:32+42=52,82+62=102,152+82=172,242+102=262,……,你有没有发现其中

的规律?请你用发现的规律写出接下来的式子(n 2

-1)2

+(2n )2

=(n 2

+1)2

16、一蓄水池有甲、乙、丙三个进水管,甲、乙两管一齐开放,1小时注满全池的1

2

,乙、丙齐开,1小时注满全池的23,甲、丙齐开,1小时12分可以注满全池。问三管齐开,几分钟后可以注满全池的1

3

解析:设单独开放甲、乙、丙管注满全池分别需x 小时、y 小时、z 小时。则依题意得

111

2112365111x y y z x z +=+=+=????

???

??()

即11121112321156

3x y y z x z +=<>+=

<>+=<>

????

????? 根据题意,是要求

13111÷++()x y z ,因此,只要求出整体()111

x y z

++的值就可以了。 <1>+<2>+<3>,得2111

2(

)x y z

++=

÷++=131111

3

()x y z (小时)=20分 故三管齐开20分钟后可以注满全池的

1

3

17、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若单独开甲、乙管各需要a 小时、b 小时可注满空池;现两管同时打开,

那么注满空池的时间是( D )

(A )11a b + (B )1ab (C )

1a b + (D )ab

a b

+

18、对于反比例函数y = - 2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点(-1,2)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上

C .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19、如图,双曲线y = k

x

(k>0)经过矩形QA BC 的边BC 的中点E ,交AB 于点D 。若梯形OD BC 的面积为3,

则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B )

A .y=1x

B .y =2x

C .y=3x

D .y=6

x

设矩形OABC 面积为S,

过点E 作BC 垂线交OA 于F ,由E 为中点, ∴OFEC 面积为S/2,

由双曲线的几何意义得,OFEC 面积为EF*EC=k , ∴得k=S/2。

同理可得,三角形AOD 面积为k/2,

∴梯形面积为矩形OABC-三角形AOD=S-k/2=3。 联立以上两个式子 可得k=2, 选择B 。

我有两种方法,你看看哪种好吧

方法一:设点A(0,k/a) B(b,k/a) C(b,0) D(a,k/a) E(b,k/b)。由E 为BC 中点,得b=2a ,将各点坐标中的b 全部改写为a ,得B(2a,k/a) C(2a,0) E(2a,k/2a),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得(a+2a)*k/a*0.5=3,解得k=2,选择B 。

方法二:设矩形OABC 面积为S,过点E 作BC 垂线交OA 于F ,由E 为中点,所以OFEC 面积为S/2,由双曲线的几何意义得,OFEC 面积为EF*EC=k ,所以得k=S/2。同理可得,三角形AOD 面积为k/2,所以梯形面积为矩形OABC-三角形AOD=S-k/2=3。联立以上两个式子可得k=2,选择B 。

20、函数1

y x x

=+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函数性质的论断不可能正确的是( C ) A .该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B .当0x >时,该函数在1x =时取得最小值2

C .在每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D .y 的值不可能为1

21、设有反比例函数y = k+1

x

,(x 1,y 1)(x 2,y 2)是其图象上两点,若x 1<0< x 2,y 1>y 2,则k 的取值范

围是_k <-1_。

22、已知反比例函数y =2

x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B )

A .图象必须过点(1,2) B.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图像在一、三象限内 D.若x >1,则0<y <2

23、如图,正方形OABC 的面积为4,点O 为坐标原点,点B 在函数k

y x

=

(0k <,0x <)的图象上,点()P m n ,是函数(00)k

y k x x

=

<<,的图象上异于B 的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

(1)设矩形OEPF 的面积为1S ,判断1S 与点P 的位置是否有关(不必说理由);

(2)从矩形OEPF 的面积中减去其与正方形OABC 重合的面积,剩余面积记为2S ,写出2S 与m 的

函数关系,并标明m 的取值范围.

解:(1)没有关系

(2)正方形OABC 的面积为4 2OC OA ∴==

(22)B ∴-,

把(22)B -,代入k

y x

=

中 22

k

=

-,4k ∴=- ∴解析式为4

y x =-

()P m n ,在4

y x

=-的图象上,

4

n m

∴=-

①当P 在B 点上方时

24

()2()S m m m =----

42(20)m m =+-<<

②当P 在B 点下方时,

2442

S m m m ??

??=---- ? ?????

8

4(2)m m

=+

<-

24、如图,已知动点P 在函数()1

02y x x =

>的图像上运动,PM ⊥x 轴于点M ,PN ⊥y 轴于点N ,线段PM 、PN 分别与直线AB :y =-x+1交于点E 、F ,则AF:BE 的值为( C ) A 、4 B 、2 C 、1 D 、

12

25、有一颗9米高的大树,树下有一个1米高的小孩,如果大树在距地面4米处折断(未折断),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__4__米之外才是安全的。

解释:假设树顶离地1米,则构成像一面旗子的图形。

画出图,折断处是A ,树顶是B ,树和地面交点是C 过B 做BD 垂直C 因为树顶离地1米 所以CD=1 AD=4-1=3

AB=9-4=5

所以直角三角形ABD 中 BD 2=AB 2-AD 2=16 BD=4米

所以要离开4米以外

2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OM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点M ,已知

OM 的长是22(1)求点M 的坐标;

(2)求此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解:(1)过点M 作MN x ⊥轴于点N ,设点M 的坐标为()00,M x y ∵点M 在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上∴000,0x y >>且00x y = ∴00,ON x MN y ==,

∵22OM = ∴在Rt OMN ?中,由勾股定理得: ∴(2

2

2

2

2

2

00,22ON MN OM x y +=+=即∴0

02x

y ==

∴()()2,24M 分

(2)设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0k

y k x =

≠ ∵过点()2,2M ∴4k = ∴()4

6y x

=分

27、在一段坡路,小明骑自行车上坡的速度为每小时V 1千米,下坡时的速度为每小时V 2千米,则他在这

段路上、下坡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 C ) A 、v 1+v 22 千米 B 、υ1υ2 υ1+υ2 千米 C 、 2v 1v 2

v 1+v 2 千米 D 、无法确定

28、如图,直线y =0.5x+b 与双曲线y =m

x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 ,AB ⊥x 轴与B ,直线y =0.5x+b 与x

轴交于点C ,OA=5,OB:AB=3:4,求 ⑴ m ,b 的值;

⑵ 求△ACO 的面积;

⑶ 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CA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设OB=3x ,AB=4x

∵AB ⊥x 轴 ∴∠ABO=90° 由勾股定理得

OA 2=OB 2+AB 2

52=(3x) 2+(4x) 2

解得x=1 ∴OB=3,AB=4,∴点A (3,4)

∵点A (3,4)是y =0.5x+b 与y =m

x 的交点

4=0.5×3+b b =2.5 m =3×4 m =12

⑵ 当y =0时,则0=0.5x +2.5,x =-5 ∴点C (—5,0)OC =5

y O x A C B

P

∴S △ACO =1

2 ×5×4=10

⑶ 在Rt △ABC 中

AC 2=AB 2+BC 2

AC =42

+82

=80 =4 5

当P(4 5 ,0)时,△CAP 为等腰三角形

29、如图,正方形OABC 的面积为9,点O 为坐标原点,点B 在函数y =k

x

(k >0)的图象上,点P (m ,n )

是函数y =k

x (k >0,x >0)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

并设长方形OEPF 和正方形OABC 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提示:考虑点P 在点B 的左侧或右侧两种情况)

(1)求B 点坐标和k 的值;

(2)当S=4.5时,求P 点的坐标; (3)写出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 解:(1)设B(x ,y)

∴S 正方形=xy =9,∴x =y =3 即B(3,3),∴k =xy =9

(2)当m >3时,9=S +3n

当S =4.5时,n =3

2

又∵mn =9,∴m =6 ∴点P (6,3

2 )

当0<m <3时,S +3m =9 当S >4.5时,解得m =3

2 ,n =6

点P (3

2 ,6)

(3)当m >3时,S =9-3n ∵mn =9,∴n =9

m

∴S =9-27

m

当0<m <3时,S =9-3m

30、如图,在y =1 x

(x>0)的图象上有三点A,B,C,过这三点分别向x轴引垂线,交x轴于A1,B1,C1三点,连接OA,OB,OC,记△OAA1,△OBB1,△OCC1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有( A )

A. S1 = S2 = S3,

B. S1 < S2 < S3

C. S3 < S1 < S2

D. S1 >S2 > S3

解:由性质(1)得

31、平面上有AB、CD两棵树,AB为1米,CD为4米,两树之距AC为12米,A、C之间有一

些稻谷,一小鸟从点D飞到某点P吃了稻谷后飞到点B,所飞路程最短,求这个最短路程BP PD

.

解法一:如图,从作BA延长线至A'点,使AA'=AB=1,作DC延长线至E,使CE=AB=1,连接A'E 连接DA'交AC于P,则A'E=AC=12 DE=CD+A'E=4+1=5

DA'=122+52=13

BP=A'P

所以BP+PD=DA'=13

(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所以本类题目就是两点间的镜像距离)

解法二:以地面为对称轴,作出B的对称点B',连接DB',与地面的交点就是点P

根据相似三角形有

解法三:延长BA至A' 使AB=A'A=1 连接A'D交AC于P 则BP+PD最短答案13(证明:在AC上任取一点P' 连P'D P'A' 则BP'=A'P 在三角形A'P'D中 A'P'+P'D大于A'D 则BP+PD最短

求值:延长DC至D' 使CD'=1 连A'D' 在直角三角形A'D'D中A'D'=12 DD'=5根据勾股定

理得A'D=13)

l

32、甲、乙两同学玩“托球赛跑”游戏,商定:用球拍托着乒乓球从起跑线l 起跑,绕过P 点跑回到起

跑线(如图所示);途中乒乓球掉下时须捡起并回到掉球处继续赛跑,用时少者胜.结果:甲同学由于心急,掉了球,浪费了6秒钟,乙同学则顺利跑完.事后,甲同学说:“我俩所用的全部时间的和为50秒”,乙同学说:“捡球过程不算在内时,甲的速度是我的1.2倍”.根据图文信息,请问

哪位同学获胜?

解法一:设乙同学的速度为x 米/秒,则甲同学的速度为1.2x 米/秒,

根据题意,得6060

6501.2x x

??++=

???, 解得 2.5x =.

经检验, 2.5x =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甲同学所用的时间为:60

6261.2x +=(秒)

, 乙同学所用的时间为:60

24x

=(秒)

. ∵26>24,∴乙同学获胜.

解法二:设甲同学所用的时间为x 秒,乙同学所用的时间为y 秒,

根据题意,得5060601.26x y x y +=??

?=??-?

解得2624.

x y =??

=?,

经检验,26x =,24y =是方程组的解,且符合题意. ∵x >y ,∴乙同学获胜.

33、如图,∠B =∠C =90 °,∠A =60 °,AB =4,CD =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34、如图,一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面积为1234,,,S S S S 的四个小平行四边形,当CD 沿AB 自左向右在平行

四边形内平行滑动时,14S S ?与23S S ?的大小关系是( C ) A.S1·S4>S2·S3 B.S1·S4<S2·S3

C.S1·S4=S2·S3 D.不确定

35、已知AB 、CD 相交于点O ,AC//DB ,AO=BO ,E 、F 分别为OC 、OD 的中点,连接AF 、BE ,求

证:AF//BE 。 分析:从已知条件可证BOD AOC ???,得到OD OC =。又E 、F 为OC 、

OD

中点,则OF OE =,判定四边形AFBE 为平行四边形,BE //AF 。 证明:连接AE 、BF 。因AC//DB ,故∠C=∠D 。

在BOD AOC ??和中,

由)AAS (BOD AOC ,BOD AOC ,BO AO ???∠=∠=得,故OD OC =。 又E 、F 为OC 、OD 的中点,则OE=OF 。

又BO AO =,故四边形AFBE 是平行四边形,AF//BE 。 评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证明线段平行。

36、如图,□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过O 点作直线EF 分别交BC 、AD 于E 、F 若AC 、EF 将□ABCD 分成的四部分面积相等,试指出E 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证明:若AC 、EF 将平行四边形ABCD 分成的四部分面积相等,则E 与B 重合,当E 点与B 点重

合时,EF 将□ABCD 分成的四个部分的面积相等。

A

B C

D

E

S 4

S 3

S 2

S 1

D

C B

A H

E

F

G

38、四边形ABCD中,AD∥BC,要判别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还需要满足条件( D )

A.∠A+∠C=180°

B.∠B+∠D=180°

C.∠A+∠B=180°

D.∠A+∠D=180°

39、如图,P是□ABCD上一点,已知S△ABP=3,S△PCD=1,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B)。

A.6 B.8 C.10 D.无法确定

40、△ABC的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5cm,则△ABC的周长是( 10)cm。

4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6cm,BC=12cm,对边AD和BC的距离是4cm,则对边AB和CD

间的距离是( 8)cm。

4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

求证:AD⊥EF

证明:因为DA平分角BAC

所以:角EAD=角FAD

又:DE||AC,DF||AB

所以:角EDA=角FAD;角FDA=角EAD

即:角EAD=角EDA;角FDA=角FAD

所以:EA=EB;FA=FD

又AED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可以得出AEDF又是菱形。

即:AD垂直于EF

43、以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D点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C)

A.1个B.2个C.3个D.4个

44.若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以其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 C )个A.1 B.2 C.3 D.4

分析:⑴、将A,B,C连接起来,分别做AB,AC,BC的平行线,就可以发现有3个了

⑵、顺次连接三个点形成个三角形过三个点分别做边的平行线,会出现三个平行四边形

⑶、共有三个。以其中任意两条边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都可以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

第三条边其实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可分别以AB,AC或BC,BA或CA,CB为邻

边,所以答案是三个。

⑷、3,ABCD,ACBD,BACD

⑸、三个,显然ABC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就有三个分别和三条边平行的线,可以作出三个平行四

⑹、连接三点成三角形,分别以三角形的三边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45、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R 、P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E 、F 分别是AP 、RP 的中点,当点P 在CD

上从C 向D 移动而点R 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C ) 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

B .线段EF 的长逐渐减小

C .线段EF 的长不变

D .线段EF 的长与点P 的位置有关

46、若菱形的周长为8cm ,高为1cm ,则菱形两邻角的度数比为( C )

A.3:1

B.4:1

C.5:1

D.6:1

解法1:选C 。因为菱形的边长相等,所以边长是2cm 。画图形可知,边长:高=2:1,所以高对应的

角是30度,根据互补可知,另外的一角是150度。所以选C.

解法2:菱形的4边长相等,则边长为8/4=2cm

因为菱形高为1cm ,是2cm 的一半,且两边分别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根据直角三角形30度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得: 菱形的一角为30度,则其邻角为150度 菱形两邻角的度数比为30:150=1:5 或150:30=5:1

47、如图,矩形ABCD 中,AB =3,BC =5。过对角线交点O 作OE ⊥AC 交AD 于E ,则AE 的长是( D )

A .1.6

B .2.5

C .3

D .3.4 证明一:设ED 为x 则A

E 为5-x

连接CE , 因为EO 垂直AC 所以AE=EC=5-x

在直角三角形CDE 中, DE=X CD=AB=3 CE=5-X

由勾股定理得,x =8

5

所以AE=3.4

48、如图,在矩形ABCD 中,FE ∥AB ,GH ∥BC ,EF 、GH 的交点P 在BD 上,则图中面积相等的四边形

有( C )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具体:⑴ AGPD 和FPDC ⑵ ABP

E 和PBCH ⑶ AEPG 和PFCH ⑷ ABFE 和GBCH ⑸ AGHD 和EFCD

R P D

C B

A

E

F

49、矩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O做AC

的垂线EF,分别叫AD、BC于点E、F,连接CE,则△CDE的周长

为(10)cm。

解:AC、BD交于O,所以O是AC中点

因为EO⊥AC,所以EO是A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EC=EA

△CDE的周长=DC+EC+DE=DC+DE+EA=DC+AD是个半周长

所以△CDE的周长10cm

50、矩形ABCD的周长为24cm,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AC的垂线EF分别交AD,BC于点

E,F,连接CE,求三角形CDE的周长。

解:矩形ABCD的周长为24cm

AD+CD=24/2=12

矩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OA=OC

OE与AC垂直

O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E=CE

三角形CDE的周长是:

CD+DE+CE=CD+DE+AE=CD+AD=12

三角形CDE的周长是12

51、矩形的边长为10cm和15cm,其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分长边为两部份,这两部份的长为( A )

A.5cm和10cm B.6cm和9cm C.4cm和11cm D.7cm和8cm

角平分线分直角为两个45度

这条角平分线把矩表分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等腰三角形的直角边长是10cm

那么梯形的上底是15-10=5cm

两部分为10cm和5cm

52、如图,依次连接第一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再依次连接第二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

得到第三个正方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若第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则第n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1

2n-1

5

5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长分别为2和5,P是对角线A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C重合),且

PE ‖BC交AB于E,PF‖CD交AD于点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PE‖BC,PF‖CD

则AEPF是平行四边形

设AP与EF交于O

则三角形AEO全等于三角形PFO

故S(AEO)=S(PFO)

阴影部分的面积=S(EOCB)+S(PFO)

=S(EOCB)+S(AEO)

=S(ABC)

=1/2 S(ABCD)

=1/2 *1/2*5*2

=5/2

菱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54、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6,点E在直线AD上,DE=3,连接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M,则

MC

AM 的值是(2或

2

3

⑴当E是AD中点时,利用△BMC∽△EMA,

有MC/MA=BC/EA=6/3=2

⑵当E在AD延长线上时,同样利用△BMC∽△EMA,

有MC/MA=BC/EA=6/9=2/3

55、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BD=2,E、F分别是边AD,CD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CF=2.

(1)求证:△BDE≌△BCF;

(2)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设△BEF的面积为S,求S的取值范围。

56、如图,过四边形ABCD 的各顶点作对角线BD ,AC 的平行线围成四边形EFGH ,若四边形EFGH 是菱形,

则原四边形ABCD 一定是( D )

A .菱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矩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57、已知:如图,过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A 、B 、C 、D 分别作对角线AC 、BD

的平行线围成四边形EFGH ,

如果四边形EFGH 为菱形,那么四边形ABCD 必定是( D )

A .菱形 B.矩形 C.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58、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EF ⊥BC ,EG ⊥CD ,垂足分别是F,G.

求证:AE=FG 解:连结EC.

∵EF ⊥BC ,EG ⊥CD ,∴四边形EFCG 为矩形.∴FG=CE. 又BD 为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BE=∠CBE. 又BE=BE ,AB=CB ,∴△ABE ≌△CBE. ∴AE=EC. ∴AE=FG.

A B

C D E F G H

A

D C B

E

G F

60、已知,如图过□ABCD 的对角线交点O 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EG ,FH 与□ABCD 各边分别相交于

点E ,F ,G ,H 。

求证:四边形EFGH 是菱形。

证明:在□ABCD 中,OD=OB, OA=OC,AB//CD

∴ ∠OBG= ∠ODE

∵ ∠BOG= ∠DOE

∴△OBG ≌△ODE ∴OE=OG,

同理OF=OH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EG ⊥ FH ∴四边形EFGH 是菱形

61、正方形内有一点A ,它到各边的距离分别是1、2、3、4,则正方形的周长是( B ) A .10 B .20 C .24 D .25

6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B 是双曲线y

=3

x

(x >0)上的一个

动点,当点B 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OAB 的面积将会 ( D ) A .不变 B .先增大后减小 C .逐渐增大 D .逐渐减小

64、四边形ABCD 、DEFG 都是正方形,连接AE 、CG .

(2)观察图形,猜想AE 与CG 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猜想:AE ⊥CG .

证明:如图,

设AE 与CG 交点为M ,AD 与CG 交点为N . ∵ △ADE ≌△CDG , ∴ ∠DAE=∠DCG . 又∵ ∠ANM=∠CND , ∴ △AMN ∽△CDN . ∴ ∠AMN=∠ADC=90o .∴ AE ⊥CG .

66、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且AC=12,BD=9,则该梯形的面积是( D )

A :30

B :15

C :7.5

D :54

67、如图,某花木场有一块等腰梯形ABCD 的空地,其各边的中点为E 、F 、G 、H ,测得对角线AC=10米,

现想用篱笆围成四边形EFGH 场地,则需篱笆总长度是( C )

A 40米

B 30米

C 20米

D 10米

x

y

O A

B A D

B

C A

D B

H G E

68、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45°,∠C=120°,AB=8,试求CD 的长。

证明:作AE ⊥BC 于E

∵∠B=45° ∴AE=BE=AB÷ 2 =4 2 作CF ⊥AD 于F ,则CF =AE =4

2

又∠C=120°,∴∠FCD=30°,∴DF =4 2 ÷ 3 =63

4 ∴CD=63

8

69、右图背景中的点均为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的顶点,其中画有两个四边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这两个四边形面积和周长都不相同;

B. 这两个四边形面积和周长都相同;

C. 这两个四边形有相同的面积,但Ⅰ的周长大于Ⅱ的周长;

D. 这两个四边形有相同的面积,但Ⅰ的周长小于Ⅱ的周长

70、如图所示,已知A C ⊥BD 于点O , △AOD 、△AOB 、△BOC 、△COD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

S 3,S 4,设AC=m ,BC=n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

A. S 1+S 2+S 3+S 4=

mn 21

B. S 1+S 2+S 3+S 4=mn

C. S 1·S 2·S 3·S 4=mn 2

1

D. S 1·S 2·S 3·S 4=mn

71、将一根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 ,高8cm 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

外面的长度为h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7cm ≤h ≤16cm Ⅰ

A

B C

D

S 1

S 2 S 3

S 4

O

学而思初二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人教版新编)

第1讲 与相交有关概念及平行线的判定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2.掌握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平行、内错角、中旁内角的定义,并能用图形或几何符号表示它们. 3.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条件说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一共构成哪 几对对顶角?一共构成哪几对邻补角? 【解法指导】 ⑴对顶角和邻补角是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图角. ⑵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⑶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有6对对顶角. 12对邻补角. 【变式题组】 01.如右图所示,直线AB 、CD 、EF 相交于P 、Q 、R ,则: ⑴∠ARC 的对顶角是 . 邻补角是 .⑵中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 02.当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2对对顶角; 当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6对对顶角; 当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12对对顶角. A B C D E F A C D E F P Q R

问:当有100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 对顶角. 【例2】如图所示,点O 是直线AB 上一点,OE 、OF 分别平分∠BOC 、 ∠AOC . ⑴求∠EOF 的度数; ⑵写出∠BOE 的余角及补角. 【解法指导】解这类求角大小的问题,要根据所涉及的角的定义,以及各角的数量关系,把它们转化为代数式 从而求解; 【解】⑴∵OE 、OF 平分∠BOC 、∠AOC ∴∠EOC =21∠BOC ,∠FOC =21 ∠AOC ∴ ∠EOF =∠EOC +∠FOC =2 1∠BOC +2 1 ∠AOC =()AOC BOC ∠+∠21 又∵∠BOC +∠ AOC =180° ∴∠EOF =21 ×180°=90° ⑵∠BOE 的余角是:∠COF 、∠AOF ;∠ BOE 的补角是:∠AOE.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且∠EOC =100°,则∠BOD 的度数是( ) A .20° B . 40° C .50° D .80° C E F E A A C D O (第1题图) 1 4 3 2 (第2题图)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题: ①; ②解方程:. 2.计算:+(π﹣2013)0. 3.计算:|1﹣|﹣2cos30°+(﹣)0×(﹣1)2013. 4.计算:﹣. 5.计算:.6.. 7.计算:. 8.计算:. 9.计算:. 10.计算:. 11.计算:. 12..13.计算:.14.计算:﹣(π﹣3.14)0+|﹣3|+(﹣1)2013+tan45°. 15.计算:.16.计算或化简: (1)计算2﹣1﹣tan60°+(π﹣2013)0+|﹣|. (2)(a﹣2)2+4(a﹣1)﹣(a+2)(a﹣2) 17.计算: (1)(﹣1)2013﹣|﹣7|+×0+()﹣1; (2). 18.计算:.

19.(1) (2)解方程:. 20.计算: (1)tan45°+sin230°﹣cos30°?tan60°+cos245°; (2).21.(1)|﹣3|+16÷(﹣2)3+(2013﹣)0﹣tan60° (2)解方程:=﹣. 22.(1)计算:. (2)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3.(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24.(1)计算:tan30° (2)解方程:. 25.计算: (1)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26.(1)计算:; (2)解方程:. 27.计算:.28.计算:. 29.计算:(1+)2013﹣2(1+)2012﹣4(1+)2011. 30.计算:.

2013年6月朱鹏的初中数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题: ①; ②解方程:. 考点:解分式方程;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①根据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求出每一部分的值,再代入求出即可; ②方程两边都乘以2x﹣1得出2﹣5=2x﹣1,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即可. 解答:①解:原式=﹣1﹣+1﹣, =﹣2; ②解:方程两边都乘以2x﹣1得: 2﹣5=2x﹣1, 解这个方程得:2x=﹣2, x=﹣1, 检验:把x=﹣1代入2x﹣1≠0, 即x=﹣1是原方程的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零指数幂,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点的应用,①小题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解②小题的关键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同时要注意:解分式方程一定要进行检验. 2.计算:+(π﹣2013)0.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零指数幂的意义得到原式=1﹣2+1﹣+1,然后合并即可. 解答:解:原式=1﹣2+1﹣+1 =1﹣.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先进行乘方或开方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然后进行加减运算.也考查了零指数幂. 3.计算:|1﹣|﹣2cos30°+(﹣)0×(﹣1)2013.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概念、特殊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 解答: 解:原式=﹣1﹣2×+1×(﹣1) =﹣1﹣﹣1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培优题(含答案)

1、在一张矩形的床单四周绣上宽度相等的花边,剩下部分面积是1.28 ㎡,已知床单的长是2 m ,宽是1.2 m ,求花边的宽度. 解:设花边的宽度是x m. ()()28.122.122=--x x 028.06.12=+-x x ()36.08.02 =-x 2.01=x ,4.12=x (舍去) 答:花边的宽度是0.2 m. 2、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 40 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 ⑴ 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 ⑵ 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时销售利润最大? 解:⑴ 设台灯的售价为x 元,(x ≥40)根据题意得 [(600-10×(x -40))](x -30)=10000 解得:x 1=80 x 2=50 当x =80时 进台灯数为600-10×(x -40)=200 当x =50时 600-10×(x -40)=500 ⑵ 设台灯的售价定为x 元时,销售利润最大,利润为y y =[600-10(x -40)]·(x -30) 答:⑴ 台灯的售价为80元,进台灯数为200个,台灯的售价为50元时,进台灯数为500个。 ⑵ 3、学校有若干个房间分配给九年级(1)班的男生住宿,已知该班男生不足50人。若每间住4人,则余15人无住处;若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其余均住满),那么该班男生人数是多少? 解:设有x 间,每间住4人,4x 人,15人无处住 所以有4x +15人 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 所以x -1间住6(x -1)=6x -6人 还有4x +15-6x +6=-2x +21人 不空也不满 所以0<-2x +21<6 -6<2x -21<0 15<2x <21 7.5<x <10.5 所以x =8, x =9, x =10 不到50人 一共4x +15<50 所以x =8 所以应该是4×8+15=47人

初三数学培优辅导专题

1、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 A . B. C. D. 2、已知:如图,AD ∥EF ,∠1=∠2.求证:AB ∥DG . 3、如图,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花坛上底长120米,下底长180米,上下底相距80米,在两腰中点连线(虚线)处有一条横向甬道,上下底之间有两条纵向甬道,各甬道的宽度相等.设甬道的宽为x 米. (1)用含x 的式子表示横向甬道的面积; (2)当三条甬道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八分之一时,求甬道的宽; (3)根据设计的要求,甬道的宽不能超过6米.如果修建甬道的总费用(万元)与甬道的宽度成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是5.7,花坛其余部分的绿化费用为每平方米0.02万元,那么当甬道的宽度为多少米时,所建花坛的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万元?

1、计算:0 060cos 160sin 30tan -+= 2、甲、乙两同学从A 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 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千米)和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 (1) 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2) 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3) 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 (4) 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5) 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其中,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正方形ABCD 中,P 为AB 上一点,连接CP ,过B 作BE ⊥CP 于E 。 (1)如图1,连接DE ,过E 作EF ⊥DE 交BC 于F ,求证:BP=BF 。 (2)如图2,连接AE ,分别以AE 、BE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EG 、BEF ,连接DF ,求证:AG ⊥DF 图1 图2 P

初中数学九年级培优教程整理全

初中数学九年级培优目录 第1讲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P2----7) 第2讲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P7----12) 第3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13----16) 第4讲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P16----22) 第5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P23----26) 第6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P27----30) 第7讲旋转和旋转变换(一)(P30----38) 第8讲旋转和旋转变换(二)(P38----46) 第9讲圆的基本性质(P47----51) 第10讲圆心角和圆周角(P52----61) 第11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P62----69) 第12讲圆等积证明及变换((P70----76) 第13讲弧长和扇形面积(P76----78) 第14讲概率初步(P78----85) 第15讲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P85----91) 第16讲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综合应用(P92----98) 第17讲二次函数的应用(P99----108) 第18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109----117) 第19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P118-----124) 第20讲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P124-----130) 每天进步一点点! 坚持就是胜利!

第1讲 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能准确进行辨析; 2.掌握二次根式有关性质,并能熟练运用性质进行化简; 3.会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挖掘题中隐含条件,求参数的值(或取值围). 经典·考题·赏析 【例1】 (荆州)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解法指导】判断式子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有两点:①被开方式中不能含分母;②被开方式中不能有可开尽方的数或式子. B 中含分母,C 、D 含开方数4、9,故选A. 【变式题组】 1.⑴()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例2】(黔东南)方程480x -=,当y >0时,m 的取值围是( ) A .0<m <1 B .m ≥2 C .m <2 D .m ≤2 【解法指导】本题属于两个非负数的代数和问题,隐含两个代数式均为0的结论.由题意得4x -8=0,x -y -m =0.化为y =2-m ,则2-m >0,故选C. 【变式题组】 2.()若实数x 、y 2 (0y -=,则xy 的值是__________. 3.2()x y =+,则x -y 的值为( ) A .- 1 B .1 C .2 D .3 4.()使代数式4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围是( ) A .x >3 B .x ≥3 C .x >4 D .x ≥3且x ≠4 5.()2 2(4)0a c --=,则a -b -c =________.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最新初中数学中考测试题库(含答案)

2019年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若关于x 的方程mx 2+ (2m +1)x +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 14 (B )m >-14 (C )m <14,且m ≠0 (D )m >-1 4 ,且m ≠0 2.若变量y 与x 成正比例,变量x 又与z 成反比例,则y 与z 的关系是( ) A .成反比例 B .成正比例 C .y 与2z 成正比例 D .y 与2 z 成反比例 3.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 A .ab <0 B .ac <0 C .当x <2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x >2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 D .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ax 2+bx +c =0的根 4.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 A B C D 5.随着微电子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元件的尺寸大幅度缩小,在芯片上某种电子元件 大约只占0.000 000 7 (平方毫米),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 A .6 107-? B .6 107.0-? C .7 107-? D .8 1070-?

初中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提高题与常考题和培优题(含解析)-

初中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提高题与常考题和培优题(含解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提高题与常考题和培优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已知a>b,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A.a2<b2B.2a<2b C.a+2<b+2 D.﹣a<﹣b 2.不等式2x+3>3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C. D. 3.若关于x的不等式3﹣x>a的解集为x<4,则关于m的不等式2m+3a<1的解为() A.m<2 B.m>1 C.m>﹣2 D.m<﹣1 4.关于x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则b的取值范围是()A.﹣3<b<﹣2 B.﹣3<b≤﹣2 C.﹣3≤b≤﹣2 D.﹣3≤b<﹣2 5.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A.0 B.﹣1 C.﹣2 D.3 6.已知点P(1﹣2a,a+3)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3 B.a>C.﹣<a<3 D.﹣3<a< 7.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个数是() A.4 B.5 C.6 D.无数个 8.已知且﹣1<x﹣y<0,则k的取值范围为() A.﹣1<k<﹣B.<k<1 C.0<k<1 D.0<k< 9.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10.当0<x<1时,x2、x、的大小顺序是() A.x2 B.<x<x2C.<x D.x<x2< 11.三个连续正整数的和小于39,这样的正整数中,最大一组的和是()A.39 B.36 C.35 D.34 1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雅安芦山4?20地震后,某单位为一中学捐赠了一批新桌椅,学校组织初一年级200名学生搬桌椅.规定一人一次搬两把椅子,两人一次搬一张桌子,每人限搬一次,最多可搬桌椅(一桌一椅为一套)的套数为() A.60 B.70 C.80 D.90 13.运行程序如图所示,规定:从“输入一个值x”到“结果是否>95”为一次程序操作,如果程序操作进行了三次才停止,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x≥11 B.11≤x<23 C.11<x≤23 D.x≤23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5.不等式5x﹣3<3x+5的所有正整数解的和是. 16.若关于x的不等式3m﹣2x<5的解集是x>3,则实数m的值为.17.若不等式x<2的解集都能使关于x的一次不等式(a﹣3)x<a+5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18.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19.在实数范围内规定新运算“△”,其规则是:a△b=2a﹣b.已知不等式x△k ≥1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图表示,则k的取值范围是.

初中数学中考夺冠真题

初中数学中考夺冠真题 月日班级姓名得分 考生注意:本卷共八大题,计 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4 分,满分40分) 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每一小题:选对得 4 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 1.3 4 相反数是………………【】 A.4 3 B. 4 3 - C. 3 4 D. 3 4 - 2.化简(-a2)3的结果是………………【】 A.-a5 B. a5 C.-a6 D. a6 3.今年“五一”黄金周,我省实现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约为94亿元。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则94亿可写为…………………………【】 A.0.94×109 B. 9.4×109 C. 9.4×107 D. 9.4×108 4.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的普查方式的是………………【】 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5.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形是…………………【】 6.化简的结果是………………………………【】 A.-x-1 B.-x+1 C. 1 1 x - + D. 1 1 x+ 7.如图,已知AB∥CD,AD与BC相交于点P,AB=4,CD=7,AD=10,则AP的长等于【】 A.40 11 B. 40 7 C. 70 11 D. 70 4 8.挂钟分针的长10cm,经过45分钟,它的针尖转过的弧长是……………【】 A.15 2 cm p B. 15cm p C. 75 2 cm p D. 75cm p 第7题图 P D C B A

中考数学总复习培优专题精选经典题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培优资料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的绝对值是 A .-2 B .- 12 C .2 D .1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 2+ x 3= x 5 B .x 4·x 2= x 6 C .x 6÷x 2 = x 3 D .( x 2)3 = x 8 3.下面四个几何体中,俯视图为四边形的是 4.已知a -b =1,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 A .-1 B .1 C .-5 D .5 5.若⊙O 1、⊙O 2的半径分别为4和6,圆心距O 1O 2=8,则⊙O 1与⊙O 2的位置关系是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外离 6.对于反比例函数y =1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象经过点(1,-1) B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C .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7.某市6月上旬前5天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28,29,31,29,32.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数为30 B .众数为29 C .中位数为31 D .极差为5 8.小亮从家步行到公交车站台,等公交车去学校. 折线表示小亮的行程s (km)与所花时间t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离家8km 共用了30min B .他等公交车时间为6min C .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min D .公交车的速度是350m/min 9.一元二次方程x x 22 =的根是( ) A .2=x B .0=x C .2,021==x x D .2,021-==x x 10.如图,将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转盘等分成甲、乙、丙、丁四个扇形区域,若指针固定不变,转动这个转盘一次(如果指针指在等分线上,那么重新转动,直至指针指在某个扇形区域内为止),则指针指在甲区域内的概率是( ) A .1 B . 21 C .31 D .4 1 A B C D (第8题图)

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含解析)专题24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专题24 相交线与平行线 阅读与思考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同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 当两条直线相交或两条直线分别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就产生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位置关系角,善于从相交线中识别出以上不同名称的角是解相关问题的基础,把握对顶角有公共顶点,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边在截线上,这是识图的关键.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和重要性质是我们研究平行线问题的主要依据. 1.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它和另一条也垂直. 熟悉以下基本图形: 例题与求解 【例1】 (1) 如图①,AB ∥DE ,∠ABC =0 80,∠CDE =0 140,则∠BCD =__________. (安徽省中考试题) (2) 如图②,已知直线AB ∥CD ,∠C =0 115,∠A =0 25,则∠E =___________.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试题)

图② A 解题思路:作平行线,运用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进行求解. 【例2】如图,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对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每一个“三线八角”基本图形都有两对同旁内角,从对原图进行分解入手. C D B 例2题图 例3题图 【例3】 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AC //ED ,CE 是∠ACB 的平分线,求证:∠EDF =∠BDF . (天津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综合运用垂直定义、角平分线、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由于图形复杂,因此,证明前注意分解图形. 【例4】 如图,已知AB ∥CD ,∠EAF = 41∠EAB ,∠FCF =41∠ECD .求证:∠AFC =4 3 ∠AEC . (湖北省武汉市竞赛试题) D E C A B 图1

初中数学培优方案

2017年秋期七 (6)班数学学科培优补差方案 一、培优补差意义: 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入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现有差异的教学,使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 展”。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数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越爱好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数学学业发展参差不齐,因此培优补差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数学培优补差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课外辅导为有效补充,对成绩突出、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针对性指导,让他们成绩更优秀,专长得发展,对学习有困难、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业得以进步。重视培优补差不但能促使优生数学素养提升,差生学习兴趣、能力提高,还能促使教师不断研究改进教学,整体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后进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必做题”建础题,第二层: 选做题”彳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补差。 5、每单元进行简单测评,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三、培优对象: 孙元奇、凌巧、李英凯、曾晴、查宇航、刚亚鹏、xxxx、xx、xx、xx、xx 四、补差对象: xx、xx、xx 航、xx、xx、 xx 彤、xx、xxxx、xx、xx 淼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大题专项训练(直接打印版)

2018年初中数学中考大题 一.解答题(共25小题) 1.目前,崇明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交通部门一再提醒司机: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并在进一步完善各类监测系统,如图,在陈海公路某直线路段MN内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钟,已知∠CAN=45°,∠CBN=60°,BC=200米,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 2.2014年3月,某海域发生航班失联事件,我海事救援部门用高频海洋探测仪进行海上搜救,分别在A、B两个探测点探测到C处是信号发射点,已知A、B两点相距400m,探测线与海平面的夹角分别是30°和60°,若CD的长是点C到海平面的最短距离.(1)问BD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试说明理由; (2)求信号发射点的深度.(结果精确到1m,参考数据:≈1.414,≈1.732)

3.如图,某生在旗杆EF与实验楼CD之间的A处,测得∠EAF=60°,然后向左移动12米到B处,测得∠EBF=30°,∠CBD=45°,sin∠CAD=. (1)求旗杆EF的高; (2)求旗杆EF与实验楼CD之间的水平距离DF的长. 4.已知:如图,斜坡AP的坡度为1:2.4,坡长AP为26米,在坡顶A处的同一水平面上有一座古塔BC,在斜坡底P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45°,在坡顶A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76°.求: (1)坡顶A到地面PQ的距离; (2)古塔BC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76°≈0.97,cos76°≈0.24,tan76°≈4.01)

初三数学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三数学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1.如图1,已知AB是⊙O的直径,AD切⊙O于点A,点C是EB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 是() A.OC∥AE B.EC=BC C.∠DAE=∠ABE D.AC⊥OE 图一图二图三2.如图2,以等边三角形ABC的BC边为直径画半圆,分别交AB、AC于点E、D,DF是圆的切线,过点F作BC的垂线交BC于点G.若AF的长为2,则FG的长为() A.4 B.33C.6 D.23 3.四个命题: ①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②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点P(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1,-2); ④两圆的半径分别是3和4,圆心距为d,若两圆有公共点,则1

A.19° B.38° C.52° D.76° 图四图五 6.如图五,AB为⊙O的直径,弦CD⊥AB于点E,若CD=6,且AE:BE =1:3,则AB= .7.已知AB是⊙O的直径,AD⊥l于点D. (1)如图①,当直线l与⊙O相切于点C时,若∠DAC=30°,求∠BAC的大小; (2)如图②,当直线l与⊙O相交于点E、F时,若∠DAE=18°,求∠BAF的大小. 8.如图,AB为的直径,点C在⊙O上,点P是直径AB上的一点(不与A,B重合),过点P作AB的垂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Q。在线段PQ上取一点D,使DQ=DC,连接DC,试判断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完整版)初一数学培优专题讲义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讲和绝对值有关的问题 一、知识结构框图: 数 二、绝对值的意义: (1)几何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代数意义: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也可以写成: () () () ||0 a a a a a a ? ?? =? ? - ?? 当为正数 当为0 当为负数 说明:(Ⅰ)|a|≥0即|a|是一个非负数; (Ⅱ)|a|概念中蕴含分类讨论思想。 三、典型例题 例1.(数形结合思想)已知a、b、c在数轴上位置如图:则代数式| a | + | a+b | + | c-a | - | b-c | 的值等于(A )A.-3a B. 2c-a C.2a-2b D. b

解:| a | + | a+b | + | c-a | - | b-c |=-a-(a+b)+(c-a)+b-c=-3a 分析:解绝对值的问题时,往往需要脱去绝对值符号,化成一般的有理数计算。脱去绝对值的符号时,必须先确定绝对值符号内各个数的正负性,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脱去绝对值符号。这道例题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由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判断绝对值符号内数的符号,从而去掉绝对值符号,完成化简。 例2.已知:z x <<0,0>xy ,且x z y >>, 那么y x z y z x --+++ 的值( C ) A .是正数 B .是负数 C .是零 D .不能确定符号 解:由题意,x 、y 、z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所以 分析:数与代数这一领域中数形结合的重要载体是数轴。这道例题中三个看似复杂的不等关系借助数轴直观、轻松的找到了x 、y 、z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我们顺利化简铺平了道路。虽然例题中没有给出数轴,但我们应该有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3.(分类讨论的思想)已知甲数的绝对值是乙数绝对值的3倍,且在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求这两个数;若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呢? 分析:从题目中寻找关键的解题信息,“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意味着甲乙两数符号相反,即一正一负。那么究竟谁是正数谁是负数,我们应该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决这一问题。 解:设甲数为x ,乙数为y 由题意得:y x 3=, (1)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两侧: 若x 在原点左侧,y 在原点右侧,即 x<0,y>0,则 4y=8 ,所以y=2 ,x= -6 若x 在原点右侧,y 在原点左侧,即 x>0,y<0,则 -4y=8 ,所以y=-2,x=6 (2)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 若x 、y 在原点左侧,即 x<0,y<0,则 -2y=8 ,所以y=-4,x=-12 若x 、y 在原点右侧,即 x>0,y>0,则 2y=8 ,所以y=4,x=12 例4.(整体的思想)方程x x -=-20082008 的解的个数是( D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穷多个 分析:这道题我们用整体的思想解决。将x-2008看成一个整体,问题即转化为求方程a a -=的解,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我们不难得到,负数和零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所以零和任意负数都是方程的解,即本题的答案为D 。 例5.(非负性)已知|a b -2|与|a -1|互为相互数,试求下式的值. ()()()()()() 1111 112220072007ab a b a b a b ++++++++++L 0)()(=--+-+=--+++y x z y z x y x z y z x

初中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初中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争取让好的吃的饱,让差的吃的着。 二.差原因分析 1、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困难学生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把学习当作完成父母教师交给的差事。他们一般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较随便,上课不听讲,练习不完成,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甚至抄袭作业,拖拉作业常有发生,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很少请教他人。不能用正常的逻辑思维和合理的推理分析来对待学习。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单纯为应付老师家长,学习并没有变成他们内在的需要。 2、环境因素,其中家庭教育因素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突出因素。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期望水平低,他们大多缺乏辅导能力。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

心;有的缺乏教育,缺少关心,放纵孩子,甚至认为读书无所谓,有的说:“我不识字不也过得很好。”这大大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有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孩子在家无人管束……总之,家庭的文化氛围差,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干扰,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 三.采取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2、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教育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中考数学初中数学 旋转(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初中数学 旋转(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一、旋转 1.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一个以点A 为顶点的45°角绕点A 旋转,角的两边分别与BC 、D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F ,连接EF ,设CE =a ,CF =b . (1)如图1,当a =42时,求b 的值; (2)当a =4时,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求出b 的值; (3)如图3,请直接写出∠EAF 绕点A 旋转的过程中a 、b 满足的关系式. 【答案】(1)422)b =8;(3)ab =32.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可得AC =2 ,∠ACB =45°. 再CE =a =2∠CAE =∠AEC ,从而可得∠CAF 的度数,既而可得 b=AC ; (2)通过证明△ACF ∽△ECA ,即可得; (3)通过证明△ACF ∽△ECA ,即可得. 试题解析:(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AC =2,∠ACB =45°. ∵CE =a =2∴∠CAE =∠AEC = 452 ? =22.5°,∴∠CAF =∠EAF -∠CAE =22.5°,∴∠AFC =∠ACD -∠CAF =22.5°,∴∠CAF =∠AFC ,∴b=AC =CF =42 (2)∵∠FAE =45°,∠ACB =45°,∴∠FAC +∠CAE =45°,∠CAE +∠AEC =45°,∴∠FAC =∠AEC . 又∵∠ACF =∠ECA =135°,∴△ACF ∽△ECA ,∴AC CF EC CA =,∴42442 =∴CF =8,即b =8. (3)ab =32. 提示:由(2)知可证△ACF ∽△ECA ,∴∴ AC CF EC CA =,∴4242 =,∴ab =32. 2.(探索发现)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为BC 边上一个动点,将A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 60?得到AEF ?,连接CE .小明在探索这个问题时发现四边形ABCE 是菱形. 小明是这样想的:

初三数学中考培优试题

初三数学中考培优试题 一.解答题: 1.如图,矩形OBCD的边OD、OB分别在x轴正半轴和y轴的负半轴上,且OD=10,OB=8,将矩形的边BC绕点B逆时针旋转,使点C恰好与x轴上的点A重合 (1)直接写出点A、B的坐标: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若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则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 (3)若点M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作MN⊥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点M,使△AMN与△ACD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当≤x≤7时,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ABP得面积最大,求△ABP面积的最大值.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的坐标为(0,4),动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从点O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M是线段AC的中点.将线段AM以点A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B.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BE于点D.运动时间为t秒. (1)当点B与点D重合时,求t的值; (2)设△BCD的面积为S,当t为何值时,S=? (3)连接MB,当MB∥OA时,如果抛物线y=ax2﹣10ax的顶点在△ABM内部(不包括边),求a的取值范围.

3.如果一条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以该抛物线的顶点和这两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物线三角形”. (1)“抛物线三角形”一定是_________三角形; (2)若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b的值;(3)如图,△OAB是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否存在以原点O 为对称中心的矩形ABCD?若存在,求出过O、C、D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抛物线y=ax2+bx﹣3交y轴于点C,直线l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P在第三象限 且为抛物线的顶点.P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1.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 A,连接AC交直线l于B.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直线y=x+m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F,连接BD交y轴于 点E,且DE:BE=4:1.求直线y=x+m的表达式; (3)若N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在直线y=x+m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O、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最新初中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初中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争取让好的吃的饱,让差的吃的着。 二.差原因分析 1、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困难学生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把学习当作完成父母教师交给的差事。他们一般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较随便,上课不听讲,练习不完成,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甚至抄袭作业,拖拉作业常有发生,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很少请教他人。不能用正常的逻辑思维和合理的推理分析来对待学习。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单纯为应付老师家长,学习并没有变成他们内在的需要。 2、环境因素,其中家庭教育因素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突出因素。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期望水平低,他们大多缺乏辅导能力。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有的缺乏教育,缺少关心,放纵孩子,甚至认为读书无所谓,有的说:“我不识字不也过得很好。”这大大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

有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孩子在家无人管束……总之,家庭的文化氛围差,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干扰,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 三.采取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2、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教育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困难学生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如何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的关键应该是掌握学习策略。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知识特点,帮助他们掌握控制自己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活动的普通认知策略、解决本学科问题的特殊策略、

专题27 数形结合——初中数学培优

专题27 数形结合 阅读与思考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简单地说就是“数”与“形”,对现实世界的事物,我们既可以从“数”的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形”的角度来探讨,我们在研究“数”的性质时,离不开“形”;而在探讨“形”的性质时,也可以借助于“数”.我们把这种由数量关系来研究图形性质,或由图形的性质来探讨数量关系,即这种“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叫作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有下列若干途径: 1.借助于平面直角坐标系解代数问题; 2.借助于图形、图表解代数问题; 3.借助于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几何问题; 4.借助于函数解几何问题. 现代心理学表明:人脑左半球主要具有言语的、分析的、逻辑的、抽象思维的功能;右半球主要具有非言语的、综合的、直观的、音乐的、几何图形识别的形象思维的功能.要有效地获得知识,则需要两个半球的协同工作,数形结合分析问题有利于发挥左、右大脑半球的协作功能. 代数表达及其运算,全面、精确、入微,克服了几何直观的许多局限性,正因为如此,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用代数方法统一处理几何问题.从而成为现代数学的先驱.几何问题代数化乃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例题与求解 【例l 】设1342222+-+++= x x x x y ,则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罗马尼亚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想求出被开方式的最小值,则顾此失彼.()()921122+-+++= x x y = ()()()()2222302101-+-+-++x x ,于是问题转化为:在x 轴上求一点C (x ,0),使它到两 点A (-1,1)和B (2,3)的距离之和(即CA +CB )最小. 【例2】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之长为整数,它的周长是x 厘米,面积是x 平方厘米,这样的直角三角形 ( ) A .不存在 B .至多1个 C .有4个 D .有2个 (黄冈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得若干关系式,若此关系式无解,则可推知满足题设要求的直角三角形不存在;若此关系式有解,则可推知这样的直角三角形存在,且根据解的个数,可确定此直角三角形的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