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杜甫选择、理解性默写
必修下册《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默写(统编)解析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16练《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一、易错字填空《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乾坤日夜()。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流。
【答案】坼、浮、涕泗《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
归帆去()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
彩舟云淡,星河()起,画图难()。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
千古凭高对此,()()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答案】登临、簇、棹、矗、鹭、足、衰《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琼田三万顷,()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西江,细()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答案】鉴、着、澄澈、萧骚、揖、斟、舷二、理解性默写1.念奴娇·过洞庭(1)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想起在岭南光明磊落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设想自己做主人,请万象作宾客,纵情豪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登岳阳楼》名句默写

《登岳阳楼》名句默写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为全诗的浩大气势奠定基础的句子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杜甫《登岳阳楼》中逼真描画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被王士稹赞为“雄跨古今”,可以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相媲美的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
(吴楚东南加,乾坤日夜浮。
)3.“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登岳阳楼》中“”与“”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乾坤日夜浮老病有孤舟。
)4.《登岳阳楼》中“,”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5.《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转写国势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6.《登岳阳楼》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 “,J(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7.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无边的雄浑景象。
(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8.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生活窘迫之境,他在《登岳阳楼》一诗中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句子:",J(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9.《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不禁感伤涕零的诗句:“,J(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0.《登岳阳楼》中表现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O(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11.《登岳阳楼》颔联“,”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被世人千古传诵。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12.《登岳阳楼》中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13.《登岳阳楼》中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O(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4.《登岳阳楼》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15.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_______ , 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无边的雄浑景象。
必修下全册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必修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高中部编语文2020版】古诗词诵读目录:登岳阳楼/杜甫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游园(【皂罗袍】)/汤显祖登岳阳楼/杜甫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理解性默写:①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②《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③《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④《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参考答案】理解性默写:①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②《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③《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④《登岳阳楼》中“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理解性默写: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参考答案】理解性默写: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理解性默写:1、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2、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参考答案】理解性默写:1、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杜甫专题

部编版高中语文杜甫必修上《登高》必修下《登岳阳楼》选修下《蜀相》《客至》《登高》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
4.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密集的意象描绘登高的见闻,为抒发深沉丰富的情感做了充分铺垫。
5.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则由花谢之景触发伤春之情。
6.《登高》一诗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江水浩荡奔流的壮阔景象,用“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自己身患数疾,年老孤单的悲苦之情。
7.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8.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一样,景象旷远,境界雄阔,给人视通万里、山河尽览的感受。
9.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
“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登高》中,国难当头,仕途坎坷,面对眼前所见所闻,无限悲凉之意自然袭上心头,杜甫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之音。
蜀地》《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

蜀地》《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蜀地《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登岳阳楼》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名篇。
作品描绘了登岳阳楼时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历史沧桑和武陵山水的感慨。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理解性默写。
第一段:登楼豪情万丈*太行,秋水共长天;**埋名庐山一别村。
*此段展示了诗人秉持豪情壮志的心态。
诗中的太行山和庐山是象征辽阔壮丽自然景观的地名,诗人将自己乡村隐逸的生活与这些壮丽之地进行了比较,并表达了对辽阔天地的向往。
*戍楼西知每知东,**西瞰云门绝地空。
*这里描述了诗人登上楼顶,远眺西方的情景。
诗人在楼上观望,不仅能了解远方的消息,同时也能俯瞰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
云门是山川景观中的一处,诗人不能直接观看,只能通过非凡的视野去感受。
第二段:怀古唏嘘感慨*高楼当阵云乌黑,**屏开五凤映天河。
*这一部分描绘了登楼时的景色和氛围。
诗中提到的五凤是指“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五岳象征着中国东南、西南、南、北以及中部的山脉,与山河壮丽的景色相辉映。
*井仰西山千万峰,**泪开襟上岳阳楼。
*第二段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在登楼时的感慨之情。
诗中提到的西山和岳阳楼都是历史上的名胜之地,诗人在此时激发出浓厚的情感,泪水涌上襟前,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美景的敬畏之情。
总结《登岳阳楼》以宏伟壮丽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登楼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之情。
通过描绘壮丽的山川景色和历史名胜,诗人以自己的感慨唤起读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以上是对《登岳阳楼》的理解性默写,该诗体现了诗人杜甫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历史的感慨。
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名胜,诗人表达了对世界的独立思考。
部编版必修二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必修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普高必修下册】班级:姓名:
说明:最新普高语文教材,部编版下册,共编排了三首课外古诗词。
古诗词目录:
三、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一、登岳阳楼/杜甫
二、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一、《登岳阳楼》
理解性默写:
①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②《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③《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④《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理解性默写答案】
①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②“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③“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④“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桂枝香.金陵怀古》
理解性默写: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
【理解性默写答案】
三、《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理解性默写:
1、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2、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理解性默写答案】。
新高考背诵篇目58篇理解性默写原创题之登岳阳楼

• 9、《登岳阳楼》中“ 危,也有牵挂国事之意。
”一句,写音信断绝,不了解家人安
• 亲朋无一字
• 10、《登岳阳楼》中“
”一句,写诗人年老多病,和家人
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孤苦凄凉。
• 老病有孤舟
• 11、《登岳阳楼》中“
,
天相接,吴楚为邻,乾坤浮动。
”两句,写远望之景:水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能实现之情。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21、《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生活坎坷,
漂泊天涯,怀才不遇,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悲意。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22、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
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
”,十字写尽湖势,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19、徐筠亭时作曰:孟襄阳杜少陵岳阳楼诗,力量气魄已无可加,
而孟则继之曰‘欲济无舟揖,端居耻圣明’,杜则继之曰‘
,
•
’,皆以索寞幽渺之情,摄归至小。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20、《登岳阳楼》中“
,
”两句,虚实交错,今
昔对照,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
7.分析地理环 境 各 要 素 与环 境 总 体 特 征协 调 一 致 的 关系 。 常 分 析 某一 区 域 景 观 的成 因 , 如 结 合地 理 位 置 分 析气 温 、 降 水 等对 生 物 景 观 的影 响 。
感谢聆听,欢迎指导! 8 . 山 坡 梯 田 海 拔 较 低 , 热 量 充 足 , 水 、 肥 可 顺 地 势 自 流 至 农 田 , 利 于 水 稻 种 植
必修下全册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

必修下全册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目录:登岳阳楼/杜甫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游园(【皂罗袍】)/汤显祖登岳阳楼/杜甫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理解性默写:①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②《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③《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④《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参考答案】理解性默写:①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②《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③《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④《登岳阳楼》中“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理解性默写: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关注到江上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诗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岳阳楼》杜甫选择题、默写及解析【高中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剽悍(biāo)鞭挞(tà)唱喏(rě)自给自足(jǐ)
B.戎马(rónɡ)擢升(zhuó)女红(ɡōnɡ)歃血为盟(shà)
C.涕泗(sì)诠释(quán)襁褓(bǎo)与时俱进(yù)
D.蹩脚(bié)乾坤(qián)斡旋(wò)大大落落(lā)
1.答案:B【解析】A.“剽”读piāo, C.“与”读yǔ;D. “落”读luō。
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B.亲朋无一字字:文字,指书信
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D.戎马关山北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
2.答案:C【解析】C.老病:年老且生病。
3.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C.亲朋无一自,老病有孤舟。
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
3.答案:A【解析】B.月—夜;C.自—字;D.四—泗。
4.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
B.《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意。
C.《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D.《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
4.答案:A【解析】A.为其晚年作品。
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B.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5.答案:C 【解析】C“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理解有误。
“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
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
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
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
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
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
6.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B、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
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
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
”“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6.答案:C 【解析】C.“与全诗联系不紧”错,颈联是写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和杜甫的个人感触,感触是由景色引发,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
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
所以颈联和前两联密切相关。
颈联和尾联也是密切相关,个
人境遇和国家命运密切相关,看到满目疮痍的国家,泪流满面,同时抒发报国无门的哀伤。
7.下列对《登岳阳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
首联“昔”“今”对照,虚实交错,拉开时间的帷幕,写出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
B.颔联是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滔天,浩茫无际,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D.尾联“戎马”,采用借代手法,指战争。
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痛,意境深远,余韵无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
至此,伟大诗人的形象突出了,作品的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7.答案:A【解析】A项,“写出初登岳阳楼的喜悦”错,诗歌首联并未表现出诗人初登岳阳楼的喜与忧。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
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
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曾先东游吴越,后北游齐赵。
岳阳楼是干古名胜,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无奈战乱频仍,身世漂荡,难以如愿。
今日流落至此,方得以一饱眼福。
二)理解性默写:
①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②《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③《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④《登岳阳楼》中“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