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难点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数字与数量:认识0-9的数字及其大小,学会用数字表示数量。
2. 数字的排列和比较:学习数字的顺序排列和大小比较。
3. 数字的加法和减法: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数量的排序和比较:学习对一组物品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和比较。
5. 数字的组成和分解:认识数字的组成和分解,如10由1和0组成。
6. 数字的顺序: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读数,如从1数到30。
7. 图形和图形的特点:学习认识基本的二维图形和它们的特点,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8. 空间关系:学习认识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9. 时间和事件的先后:学习认识时间的基本概念,如上午、下午、一天的时间等。
10. 量与重量:学习认识一些常见的量和重量单位,如升、斤等。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孩子能够培养对数字和数量的认知能力,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思维和操作能力。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总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总结前言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但是,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数学难题一直让他们头疼不已。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介绍一些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难点,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在一年级,通常会学习以下数学知识点:1.数字0-100的识别和写法。
2.加减法运算。
3.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等的识别。
4.时间概念,如时、分的概念及时间的简单表示。
5.金钱的认识和简单的货币加减法。
对于这些知识点,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难点:难点一:数字的大小和顺序在基础数学知识中,数字的大小和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他们在认识数字大小和顺序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这些孩子可能会常常在数字排列中产生混淆,例如会把81看成18。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数学教具来教孩子数字排列的顺序。
例如使用数轮或计数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数字排列的概念。
难点二:加减法的运算加减法是一年级数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在加减法运算中,许多孩子容易出错,特别是在进位和借位的计算中。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加减法运算,我们建议使用教育游戏来辅助教学。
例如,在家庭作业中提供简单的数学游戏,或使用人手拍板和数字卡片等学习工具,可以使孩子更加轻松地掌握加减法运算。
难点三:基本几何形状的识别在一年级,基本的几何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但是,孩子们在形状的识别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
例如,把矩形误认为是正方形。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识别几何形状,我们可以使用形状图案来辅助教学。
例如通过图案分别展示不同的形状,以及通过手工制作这些形状,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几何形状的基本概念。
学习方法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学习方法:1.经常复习:经常回顾过去学过的数学知识点,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
2.多使用教育工具:使用形状图案、数字卡片、玩具计数器等教育工具,可以使孩子们更加生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重难点知识解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重难点知识解析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一些有关小学一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一起来看看吧!小学数学学习重点难点分析1、巧算与速算的基本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如果能够在看似无序的算式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计算与速算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的基础。
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过计算这关。
2、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和立方体等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图形。
通过系统的指导,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计算出各种基本图形的个数;使学生建立起有序思维,为建立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3、学习简单的枚举法:枚举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有一定的困难。
在数学课本中,介绍这一难题时采用数数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孩子们理解。
枚举法训练的重点在于有序的思维方式,学习之初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
4、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关于数论的基础知识:数论问题是后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而这学期将要学到的: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无疑将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把数论问题分解为各种类型逐一讲解,使数学学习更加系统。
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学习数学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升学做好前期准备。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来说,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是最主要的。
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学生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学习难度,为各重点中学培训班的选拔做好准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辅导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_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_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一年级的数学有哪些重点难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_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生活中的数》(数数)知识点: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0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针对练习:一、在○里填上“=”“>”或“<”。
1、8○102、9○73、6○64、5○45、6○9二、用“<”将下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4、7、0、9、8、10()<()<()<()<()<()<()<()三、用“>”将下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4、7、0、9、8、10()>()>()>()>()>()>()>()《比较》大小、多少(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总结
一年级数学主要涵盖的知识点包括:数字认识、加减法运算、几何形状、时间和计量、数据分析等。
难点及解决方法:
1. 数字认识: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认识数字可能存在困难。
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帮助孩子认识数字,比如数字拼图、数字卡片匹配等。
2. 加减法运算:对于一些孩子来说,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可能比较困难。
可以通过使用实物模型、数字图表等可视化工具来帮助孩子理解,并进行反复练习。
3. 几何形状: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辨认和记忆各种几何形状也可能存在困难。
可以通过给孩子展示实物模型、使用图形拼图碎片等方式来帮助孩子记忆和认识各种几何形状。
学习方法:
1. 多实践:数学是一个需要反复实践和练习的学科,建议多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练习,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机会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通过做手工模型等方式进行几何形状的认识。
2. 多启发:鼓励孩子进行思考和探索,提供一些启示性的问题,帮助他们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实际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孩子了解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4. 游戏教学: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一年级数学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实践、启发和应用来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和兴趣。
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暑假预习必备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暑假预习必备提纲小学生们通常会利用暑假来预习下学期知识,为了方便各位小学生学习数学,小数老师整理了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前学好开学新知识。
01一年级的知识及重点1、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02二年级的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2、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3、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4、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03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的认识:认识1-100的数字,掌握数字的数数顺序;认识数字的
大小关系,如比大小、比较大小等。
2.数的运算: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通过口算、实际物品的分组来
加减简单的数。
例如:2+3=5,5-2=3等。
3.数量的认识:认识不同数量物品的多少,掌握不同数量物品的称呼,如一朵花、两个蛋等。
4.形状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平面和立体图形,如矩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以及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等,并能用简单的方法区分它们。
5.长度的认识: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通过实际的操作
与经验来感知不同长度的物体。
6.容量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容量单位,如升、毫升,通过实际的操作
与经验来感知不同容量的物质。
7.时钟的认识:学习读时间,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简单地读
懂时钟上的时间。
8.逻辑思维: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和游戏培养逻辑思维,如找规律、
填空题、逻辑判断等。
9.数据统计:通过简单的实物操纵和图表的形式,认识数据的收集与
整理,如柱状图、条形图等。
10.分数概念的初步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和实例引导学生对一半、四
分之一等分数进行初步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数的认知
1.数的读法和书写:0、1、2、3、4、5、6、7、8、9
2.比较大小:大、小、相等
3.数的数量关系:多,少,相等
4.数的顺序关系:1在2前面,4在6后面等
二、数的加减法
1.加法口诀:1+1=2、1+2=3、1+3=4等,直到10以内的加法口诀
2.加法的运算规律:1+2=2+1,3+4+2=3+(4+2)
3.加法的交换律:2+5=5+2
4.加法的有序性:2+3=5
5.减法的认识:10-1=9、8-3=5等,直到10以内的减法口诀
6.减法的运算规律:2-1=1,(3-1)-1=1等
三、数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1.形状的辨认: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形状的分类:些许形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实物形状的画法:用直线和曲线画出形状
4.位置的认知:上、下、左、右等
5.位置的指示:将物体放在一些位置
四、数的观察和整理
1.数据的图表:柱状图、折线图、直方图
2.图表的观察:看懂图表中的数据
五、数的排序与分类
1.数的排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2.数的分类:数字、形状等的分类
3.数的组合:数的加法、组合
六、时间和金额
1.时间的认知:年、月、日、星期、小时、分钟等
2.时钟的认识:钟面和指针的认识
3.金额的认识:元、角、分等的认知
七、数的工具
1.尺子:量长度
2.秤:量重量
3.容器:量容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难点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教案
2014一年级数学难点知识点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
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