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认识1 - 20各数:会数、会读、会写1 - 20以内的数。

例如,能正确数出12个苹果,会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数字“15”。

- 数的顺序:知道1 - 20各数的前后顺序,如11前面是10,后面是12。

- 数的大小比较:能比较1 - 20以内数的大小,如13>10,9<15。

- 数的组成: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如5可以分成1和4、2和3等;11 - 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如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2. 加减法。

- 10以内加减法: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如3 + 2 = 5,7 - 4 = 3。

可以通过数手指、数小棒等方法辅助计算。

- 20以内进位加法:重点掌握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例如计算9+5时,把5分成1和4,9 + 1 = 10,10+4 = 14。

- 20以内退位减法:掌握破十法等方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如计算13 - 5时,把13分成10和3,10 - 5 = 5,5+3 = 8。

3. 认识钟表。

- 整时: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能准确说出整时,如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

二、图形与几何。

1. 认识图形。

- 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区分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属于哪种立体图形,如魔方是正方体,铅笔是圆柱等。

- 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能在图形中找出这些平面图形,如课本的封面是长方形等。

三、分类与整理。

1. 分类。

- 根据给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如将一堆玩具按照颜色或者形状进行分类。

- 简单的统计:在分类的基础上,能对各类物体的数量进行简单统计,并用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的表格表示。

例如,将红色玩具统计为5个,蓝色玩具统计为3个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的认识:认识1-100的数字,掌握数字的数数顺序;认识数字的
大小关系,如比大小、比较大小等。

2.数的运算: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通过口算、实际物品的分组来
加减简单的数。

例如:2+3=5,5-2=3等。

3.数量的认识:认识不同数量物品的多少,掌握不同数量物品的称呼,如一朵花、两个蛋等。

4.形状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平面和立体图形,如矩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以及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等,并能用简单的方法区分它们。

5.长度的认识: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通过实际的操作
与经验来感知不同长度的物体。

6.容量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容量单位,如升、毫升,通过实际的操作
与经验来感知不同容量的物质。

7.时钟的认识:学习读时间,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简单地读
懂时钟上的时间。

8.逻辑思维: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和游戏培养逻辑思维,如找规律、
填空题、逻辑判断等。

9.数据统计:通过简单的实物操纵和图表的形式,认识数据的收集与
整理,如柱状图、条形图等。

10.分数概念的初步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和实例引导学生对一半、四
分之一等分数进行初步认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和数量-认识0-100之间的数:通过数数熟悉数的顺序和数量。

-自然数的顺序和比较: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来理解大小关系。

-学习数的单位:学习个、十、百的数量关系。

2.计数和排序-掌握基本计数方法:逐一计数、同时计数、跳着计数等。

-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按照大小、形状、颜色等属性进行排序。

3.简单加减法-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理解加法是增加数量,减法是减少数量。

-0-10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实际物体和图形的组合来计算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4.图形和空间-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学习认识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图形的属性:学习边、角、面积等基本概念。

-方向和位置的概念:学习基本方向(上、下、左、右)和相对位置(前、后、旁边等)。

5.长度和测量-比较长度:通过比较物体的长度,理解长短的概念。

-学习用非标准单位测量长度:比较、估算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用标准单位(厘米)测量长度:通过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6.重量和容量-比较重量: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理解轻重的概念。

-学习用非标准单位测量重量:比较、估算和测量物体的重量。

-学习用标准单位(千克和克)测量重量:通过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

-比较容量:通过比较容器的容量,理解大容量和小容量的概念。

7.时间和日历-认识一天的时间:学习分辨白天和黑夜,理解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概念。

-日常时间活动:学习用钟面表达整点时间,如8点、9点等。

8.数据分析-数据和统计:通过图表和图形表达数据,了解数据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分析数据:理解常见的数据关系。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是一年级学生建立数学基础的关键内容。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并为以后更高级别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数的认知
1.数的读法和书写:0、1、2、3、4、5、6、7、8、9
2.比较大小:大、小、相等
3.数的数量关系:多,少,相等
4.数的顺序关系:1在2前面,4在6后面等
二、数的加减法
1.加法口诀:1+1=2、1+2=3、1+3=4等,直到10以内的加法口诀
2.加法的运算规律:1+2=2+1,3+4+2=3+(4+2)
3.加法的交换律:2+5=5+2
4.加法的有序性:2+3=5
5.减法的认识:10-1=9、8-3=5等,直到10以内的减法口诀
6.减法的运算规律:2-1=1,(3-1)-1=1等
三、数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1.形状的辨认: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形状的分类:些许形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实物形状的画法:用直线和曲线画出形状
4.位置的认知:上、下、左、右等
5.位置的指示:将物体放在一些位置
四、数的观察和整理
1.数据的图表:柱状图、折线图、直方图
2.图表的观察:看懂图表中的数据
五、数的排序与分类
1.数的排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2.数的分类:数字、形状等的分类
3.数的组合:数的加法、组合
六、时间和金额
1.时间的认知:年、月、日、星期、小时、分钟等
2.时钟的认识:钟面和指针的认识
3.金额的认识:元、角、分等的认知
七、数的工具
1.尺子:量长度
2.秤:量重量
3.容器:量容积。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字书写与识别:学会书写和识别1-100的数字。

2. 数数:能够正序和倒序数数,理解数的顺序。

3. 比较大小:能够比较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4. 数的组成: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概念,初步认识数的组成。

二、基本运算1. 加法:掌握1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减法: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

3. 简单应用题:能够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简单加减问题。

三、几何图形1. 基本图形认识: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 形状比较: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边数等特征。

3. 图形组合与分割:理解图形可以通过组合或分割形成新的图形。

四、时间和金钱1. 时间概念:了解时钟的基本构造,学会识别整点和半点。

2. 金钱认识:认识硬币和纸币,理解基本的货币单位和面值。

五、测量与数据1. 基本测量:了解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概念。

2. 数据收集:学会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数据。

3. 数据表示:能够用图表或图形简单地表示数据。

六、逻辑与推理1. 简单分类:能够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

2. 模式识别:识别并延续简单的图形、数字和颜色模式。

3. 问题解决:通过逻辑思考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七、数学语言与表达1. 数学词汇:学习与数学相关的基本词汇。

2. 表达能力:能够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表达数学概念和解题过程。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这份总结旨在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指南,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一年级数学的核心概念。

每个知识点都应该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练习来巩固和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13篇)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13篇)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13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第1篇知识点概括总结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词,例如: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词,例如:船在桥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后: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

例如:图形的拼组: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第2篇10的合成与分解儿歌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从小爱学习。

1+9=10,10可以分成9和1。

你拍二,我拍二,互助友爱好伙伴。

2+8=10,10可以分成8和2。

你拍三,我拍三,养成卫生好习惯。

3+7=10,10可以分成7和3。

你拍四,我拍四,放学认真做值日。

4+6=10,10可以分成6和4。

你拍五,我拍五,质疑答问要举手。

5+5=10,10可以分成5和5。

你拍六,我拍六,勤奋努力争上游。

6+4=10,10可以分成4和6。

你拍七,我拍七,创建先进班集体。

7+3=10,10可以分成3和7。

你拍八,我拍八,全面发展人人夸。

2+8=10,10可以分成2和8。

你拍九,我拍九,反复验算不马虎。

9+1=10,10可以分成9和1。

你拍十,我拍十,为人做事要诚实。

10+0=10,10可以分成0和10。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第3篇知识点1、重复出现的规律:○□□○□□○?○□□(每组规律要用圆圈圈起来)2、变化的规律:2581114□□□181512□3469□□3、数列里的规律:写出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再观察、间隔两个数之间是否有规律、三个数之间是否有联系。

标出每组规律,再根据规律填数。

练习题一、在括号中填入相应的图形。

○□□☆☆☆○()□☆☆☆○□□☆☆()二、在括号中填入相应的数字。

1、3、5、7、9、()、13参考答案一、在括号中填入相应的图形。

○□□☆☆☆○(□)□☆☆☆○□□☆☆(☆)二、在括号中填入相应的数字。

小学数学1-6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上)1.数一数2.比一比:“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⑴1~5的认识(基数、读写、数序、比大小、序数、组成)⑵1~5的加减法(加减法含义、计算)⑶0的认识(表示起点、没有)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5.分类: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6.6~9的认识和加减法:(1)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数数、数序、比大小、序数、写数、组成)。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出现了“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渗透统计思想、比多比少内容)(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省略了10的序数意义、填未知加数)。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整理和复习。

7.11~20各数的认识:数数、读数、数序和大小、序数、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十几加减几(不退位)、十几减十。

8.认识钟表: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半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8、7、6加几(“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5、4、3、2加几和“用数学”。

一年级(下)1.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十几减几;用数学。

3.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关系4.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加减(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简单的计算。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7.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数、1分1分数)。

一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认识1 - 20各数。

- 会数、会读、会写1 - 20各数。

例如,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写作15,读作十五。

- 能区分几个十和几个一。

像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 数的顺序。

- 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

例如,11<15,19>10。

会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 - 20各数。

- 数的基数和序数含义。

- 基数:表示物体的数量,如教室里有12个小朋友。

- 序数:表示物体的顺序,如从左边数第5个同学。

2. 数的运算。

- 加法和减法。

- 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

例如,树上有3只鸟,又飞来2只,一共有3 + 2=5只鸟。

- 减法的意义: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

如盘子里有5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5 - 2 = 3个苹果。

- 10以内的加减法: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如1+3 = 4,5 - 1 = 4等。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例如计算9+3,把3分成1和2,9+1 = 10,10+2 = 12。

二、图形与几何。

1. 认识图形。

-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如牙膏盒。

-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大小都相等。

像魔方。

- 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曲面。

如易拉罐。

- 球: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滚动。

如足球。

2. 位置。

- 上下、前后、左右。

- 能辨别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如在教室中,黑板在教室的前面,讲桌在黑板的下面,我的左边是同桌等。

三、综合与实践。

1. 分类。

-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例如,把一堆图形按照形状分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或者按照颜色把一些物体分为红色的一类、蓝色的一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加与减》知识点
(一)十几减9、8、7、6等的减法
1、一个一个地减:这个方法一般借助图形,减一个划一个。

2、破十法: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算10减去减数,结果再加上另一个数。

例如:15-9,把15分成10和9,先用10-9=1,再用1+5=6就可以了。

3、平十法:把减数分成两个数,其中一个数和十几的个位相同。

例如:15-9,把9分成5和4,15减5等于10,10再减去4得出6就可以了。

4、想加算减法:例如:15-9,想9加几得15,那么15减9就等于几。

(二)解决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
1、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2、比较两种物体的个数:求一种比另一种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3、根据图,能恰当地提出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式解答。

(三)20以内减法的规律
1、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增加几,减数不变,差也增加几;被减数减少几,减数不变,差也减少几。

3、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差就增加几;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几,差就增加几。

(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只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上写0。

(五)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方法(不进位退位)
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整十数。

(五)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计算整十数加减,最后再加上一位数。

(六)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不进位退位)
1、口算: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2、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相减的结果就写在那一位下面。

(七)解决应用题
1、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问题时,弄清谁和谁比,谁是大数,谁是小数。

2、所求的数是大数就用加法计算。

3、所求的数是小数就用减法计算。

(八)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九)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了加进位的1。

(十)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方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十位上的数不要忘记减借去的1后,在进行相减。

(十一)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在计算十位的时候,先去掉借走的一,不够减时,再从百位借一,这样逐步相减。

注:在列竖式时,无论进位还是退位都记得加进位点和退位点,以防计算出错。

《生活中的数》知识点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计数单位“百”: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
(二)100以内数的读写
1、数位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100以内数的读写: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写。

(三)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按位数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四)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1、描述相差较小的两个数的方法:通过比较具体数量,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2、描述相差较大的两个数的方法: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

3、描述比较接近的两个数的方法:用“差不多”来描述。

(五)百数表的规律
规律:1、每行相邻的两个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

2、每列相邻的两个数,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多10。

《有趣的图形》知识点
(一)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认识
1、正方形的特征:由四条边围成,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

2、长方形的特征:由四条边围成,对边相等,相邻的两条边不相等;四个角都相等。

3、三角形的特征:只有三条边围成。

4、圆形的特征:由曲线围成。

(二)七巧板的认识
1、七巧板的组成: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

2、七巧板的拼图: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拼成很多图案。

(三)复杂图形的组成
有基本图形组成: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观察物体》知识点
从不同的位置或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相同的,要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抓住关键的特征,寻找看到的图形。

小学教育
本资料仅供参考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