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物理试题汇编直线运动部分

合集下载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014-2023十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彩绘PPT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014-2023十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彩绘PPT课件
点的过程中
( C )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本题考查位移、参考系、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概念。位移
指的是从 M 点到 N 点的有向线段,故位移大小为 1.8 km,A 项错误;
5.4
从 M 点到 N 点的路程为 5.4 km,用时 1 h,则平均速率为率 = =
1.8
km/h=5.4 km/h,B 项错误;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年16考,地方卷28考。
2.考查方向:高考命题重点考查运动图像和实验数据的处理。高考命
题主要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能力、应用图像分析物体运动
规律的能力,以及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命题。
3.明智备考:复习本章时,作为基础章节,要熟练掌握以下几点:①匀变速
直线运动公式的灵活运用;②根据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题目
1
t1= =60
s,加速和减速位移均为
1
x1= 2 t1=900
m,在 W 和 G 之间,普
通列车要加速、减速共 10 次,匀速运动时间为
-101
t2= =35
1
700 s;
高铁列车的速度 v2=90 m/s,高铁列车加速和减速所用时间均为


t3= 2 =180 s,加速和减速位移均为 x2= 22 t3=8 100 m,在 W 和 G 之间,


1
1
km/h=0.5 m/s,C 项正确;以玉女峰为参考系,所乘竹筏的平均速度
为 0.5 m/s,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0.5 m/s,D 项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高考高考物理试题分项解析1 线运动1

高考高考物理试题分项解析1 线运动1

定额市鞍钢阳光实验学校专题01 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2016·上海卷】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 ,第二段用时2 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 .22m/s 3B .24m/s 3C .28m/s 9D .216m/s 9【答案】B【考点定位】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方法技巧】本题先通过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t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两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再根据加速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2.【2016·全国新课标Ⅲ卷】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2s tB .232s t C .24s t D .28s t 【答案】A【解析】设初速度为1v ,末速度为2v ,根据题意可得221211922mv mv ⋅=,解得213v v =,根据0+v v at =,可得113+v v at =,解得12at v =,代入2112s v t at =+可得2sa t=,故A 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方法技巧】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明了,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

3.【2016·江苏卷】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 和位置x 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匀变速运动的图像【方法技巧】本题重在考查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及图像,细节在运动的方向上,可由此排除CD 选项;结合速度与位移的二次函数关系,可排除B 选项。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全书目录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全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直线运动
第二章相互作用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曲线运动
第一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二节平抛运动
第三节圆周运动
第五章万有引力
第六章功和能的关系
第七章力学实验
第八章静电场
第一节电场力的性质
第二节电场能的性质
第三节电容器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九章恒定电流
第十章电学实验
第一节电阻及电阻率的测量
第二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三节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第四节多用电表的使用
第五节电表内阻的测量及电表的改装
第六节传感器
第十一章磁场
第一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第二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第三节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第十二章电磁感应
第十三章交变电流
第十四章传感器
第十五章机械振动机械波
第十六章光学。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1.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车,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 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 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5s ,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6m/s 2.求:(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小轿车驾驶的最短时间;(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答案】(1)5s (2)40m 【解析】 【分析】 【详解】(1)从刹车到停止时间为t 2,则 t 2=0v a-=5 s① (2)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则 x 1=v 0t 1② x 1=15 m③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x 2,则x 2=2002v a -④x 2=75 m⑤小轿车从发现物体到停止的全部距离为 x=x 1+x 2=90m ⑥ △x=x ﹣50m=40m ⑦2.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 km/h ,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1/3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 km/h ,那么他能否完成全程平均速度为40 km/h 的计划呢?若能完成,要求他在后的路程里开车的速度应达多少? 【答案】80km/h 【解析】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设总路程为s,后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v,总路程为s前里时用时后里时用时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解得由结果可知,这位旅行者能完成他的计划,他在后2s/3的路程里,速度应达80 km/h3.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因高铁的运行速度快,对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较高,高铁列车上安装有多套制动装置——制动风翼、电磁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等.在一段直线轨道上,某高铁列车正以v0=28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长突然接到通知,前方x0=5km处道路出现异常,需要减速停车.列车长接到通知后,经过t l=2.5s 将制动风翼打开,高铁列车获得a1=0.5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减速,减速t2=40s后,列车长再将电磁制动系统打开,结果列车在距离异常处500m的地方停下来.(1)求列车长打开电磁制动系统时,列车的速度多大?(2)求制动风翼和电磁制动系统都打开时,列车的平均制动加速度a2是多大?【答案】(1)60m/s(2)1.2m/s2【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列车长打开电磁制动系统时列车的速度;(2)根据运动公式列式求解打开电磁制动后打开电磁制动后列车行驶的距离,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解列车的平均制动加速度.【详解】(1)打开制动风翼时,列车的加速度为a1=0.5m/s2,设经过t2=40s时,列车的速度为v1,则v1=v0-a1t2=60m/s.(2)列车长接到通知后,经过t1=2.5s,列车行驶的距离x1=v0t1=200m打开制动风翼到打开电磁制动系统的过程中,列车行驶的距离x2 =2800m打开电磁制动后,行驶的距离x3= x0- x1- x2=1500m;4.总质量为8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m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t 图,试根据图象求:(g 取10m/s 2) (1)t =1s 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估算14s 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及克服阻力做的功. (3)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答案】(1)160N (2)158; 1.25×105J (3)71s 【解析】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t =2s 内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162t v a t ==m/s 2=8m/s 2 设此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得f =m (g -a )=80×(10-8)N =160N (2)从图中估算得出运动员在14s 内下落了 39.5×2×2m =158m根据动能定理,有212f mgh W mv -= 所以有212f W mgh mv =-=(80×10×158-12×80×62)J≈1.25×105J(3)14s 后运动员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5001586H h t v '--==s =57s 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需要的总时间 t 总=t +t ′=(14+57)s =71s5.(13分)如图所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倾角θ=37°。

高中物理近5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01 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近5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01 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近5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01 直线运动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1.(2分)如图,将光滑长平板的下端置于铁架台水平底座上的挡板P处,上部架在横杆上。

横杆的位置可在竖直杆上调节,使得平板与底座之间的夹角θ可变。

将小物块由平板与竖直杆交点Q处静止释放,物块沿平板从Q点滑至P点所用的时间t与夹角θ的大小有关。

若由30°逐渐增大至60°,物块的下滑时间t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2分)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H4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H4所用的时间为t2。

不计空气阻力,则t2t1满足()A.1< t2t1<2B.2<t2t1<3C.3< t2t1<4D.4<t2t1<53.(2分)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二、多选题(共7题;共21分)4.(3分)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木板的质量为1 kgB.2 s~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3分)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

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v-t 图像如图(b)所示,t1和t2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十年真题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十年真题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十年真题一、单选题1.(2023·山东)如图所示,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连续经过R、S、T三点,已知ST间的距离是RS的两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公交车经过T点时的瞬时速度为441t t t t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2B.关卡3C.关卡4D.关卡512.(2018·海南)一攀岩者以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

3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A.10m B.30m C.50m D.70m13.(2017·浙江)4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雨水连绵.伴随温柔的雨势时常出现瓢泼大雨,雷电交加的景象,在某次闪电过后约2秒小明听到雷声,则雷电生成处离小明的距离约为:A.2610m610m⨯⨯D.8⨯C.6⨯B.4610m610m14.(2017·浙江)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C.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D.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15.(2017·浙江)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s后听到石头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A.25m B.50m C.110m D.150m二、多选题18.(2020·海南)小朋友玩水枪游戏时,若水从枪口沿水平方向射出的速度大小为10m/s ,水射出后落到水平地面上。

已知枪口离地高度为1.25m ,210m/s g ,忽略空气阻力,则射出的水( )A .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0.25sB .水平射程为5mC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D .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5m/s三、解答题19.(2021·福建)一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之前,需经历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两个阶段。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16个专题)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16个专题)
1 v乙 =25m/s ,由位移和 v t 图面积对应关系,0~3 内的位移: x甲 = 3 30m=45m , 2 1 x乙 = 3 10+25 m=52.5m 。故 t 0 时,甲乙相距 x1 x乙 -x甲 =7.5m ,即甲在乙前方 2
7.5m ,B 选项正确。 1 1 0~1 内, x甲 = 1 10m=5m , x乙 = 1 10+15 m=12.5m , x2 x乙 x甲 =7.5m , 2 2
间间隔 t 内位移为 s,动能变为原来的 9 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源。 【答案】A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C.错误!未找到引用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1 2 【解析】 设初速度为 v1 , 末速度为 v2 , 根据题意可得 9 mv12 mv2 , 解得 v2 3v1 , 2 2
说明甲、乙第一次相遇。A、C 错误。 甲、乙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x x甲 x甲 =45m 5m=40m ,所以 D 选项正确。 2.(全国新课标 II 卷,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 于乙球质量. 两球在空气中从静止开始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 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 的距离,则 ( ) 。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答案】BD 【解析】由已知可设 f kR ① 则受力分析得: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16 个专题)
目录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专题六 专题七 专题八 专题九 专题十 专题十一 专题十二 专题十三 专题十四 专题十五 专题十六 直线运动……………………………………………………………… 1 相互作用……………………………………………………………… 5 牛顿运动定律………………………………………………………… 8 曲线运动……………………………………………………………… 16 万有引力与航天……………………………………………………… 23 机械能守恒定律……………………………………………………… 27 静电场………………………………………………………………… 35 恒定电流……………………………………………………………… 47 磁场…………………………………………………………………… 50 电磁感应……………………………………………………………… 61 交流电与传感器……………………………………………………… 67 力学实验……………………………………………………………… 69 电学实验………………………………………………………………78 选修 3-3……………………………………………………………… 89 选修 3-4……………………………………………………………… 93 选修 3-5……………………………………………………………… 98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1s-4s 内的位移大小为24mB .0-1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为8m/s 2C .4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 .0-1s 和4-6s 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2.随着无人机航拍风靡全球,每天都有新的航拍爱好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成果.在某次航拍时,无人机起飞时竖直方向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无人机经5s 达到最高点B .无人机经15s 达到最高点C .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75mD .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90m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 ,第二段用时2 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 .22m/s 3B .24m/s 3C .28m/s 9D .216m/s 9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 —t 图像),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4s 时刻图像乙的切线交时间轴t =1.5s 点处,由此判断质点乙在t =0时刻的速度是质点甲速度的( )A .15倍B .25倍C .38倍D .58倍 5.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无情的新冠病毒袭击了中国;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受伤最深的武汉也在全国各界的支持下使疫情得到了控制。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涌现了大量最可爱的人,尤其是白衣天使和人民解放军。

在这场战疫中某次空军基地用直升飞机运送医护人员去武汉,为了保证直升机升空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至于很难受,飞行员对上升过程某阶段加速度进行了相应操作。

操作的a t -图像如图所示(除ab 段曲线,其余段均为直线,取向上为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 和ab 段医护人员处于超重状态,cd 段处于失重状态B .O 到d 整个过程医护人员均处于超重状态C .O 到d 过程速度增量小于20.5m/sD .根据上述图像可求出0~8s 这段时间直升机往上上升的高度6.一辆急救车快要到达目的地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0m 和6m ,则刹车后4s 内的位移是A .16mB .18mC .32mD .40m7.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 .汽车运动的v-t 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220/m sB .26/m sC .25/m sD .24/m s 8.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 内的初速度是2.1m/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0.3m/s 2B .0.35m/s 2C .2.1m/s 2D .4.2m/s 2 9.一物体在高处以初速度20m/s 竖直上抛,到达离抛出点15m 处所经历的时间不可能是( )A .1sB .2sC .3sD .()27s + 10.如图所示运动图象,表明物体不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 .11.质量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t=2s时撤去力F,物体速度时间图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2s内与后4s内摩擦力的平均功率相同,两段的平均速度不同B.F:f=3:1C.全程合外力的功与合外力的冲量均为0D.4s时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12.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A.运行的时间相等B.加速度不相同C.落地时的速度相同D.落地时的动能相等1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分别在水平力F1、F2的作用下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运动,图示为它们的v—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2s内,F1越来越大B.在4~6s内,乙在甲的前方C.在0~4s内,拉力对甲乙做功一样多D.在0~6s内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8m14.某物体原先静止于一光滑水平面上,t=0时受水平外力作用开始沿直线运动,0~8s内其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m/sB.0~2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为2mC.0~8s内物体的最大速度为7m/sD .物体在t =8s 时与在t =2s 时的运动方向相反15.2018年10月2日至7日,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在武汉体育中心举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12年高考题精选1.(2012·上海)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

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g取10m/s2)()(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2. (2012·海南物理)如图,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 面和bc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0的小物块沿斜面ab向上运动,经时间t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下滑。

在小物块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是3.(2012·山东理综)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4. (2012·江苏物理)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6. (2012·上海物理)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 -t 关系如图所示。

质点在0-2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质点在___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 内的平均速度。

二.2011年高考题精选1.(2011海南物理)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2(2011安徽理综卷第16题)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t 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C.D.3.(2011天津理综卷第3题)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t+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改质点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1212122()()x t t t t t t ∆-+121212()()x t t t t t t ∆-+1212122()()x t t t t t t ∆+-121212()()x t t t t t t ∆+-5.(2011重庆理综卷14题)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 B. 20mC. 30mD. 40m6.(2011新课标理综第24题)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三.2010年高考题精选1、(2010·天津)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0.25 m/s 向右B.0.25 m/s 向左C.1 m/s 向右D.1 m/s 向左2.(2010上海物理)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3(2010全国理综1)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2)求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4.(2010新课标理综卷第24题)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 69s和l9.30s.假定他在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m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四.2009年高考题精选1.(2009·广东理科基础)图1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0~l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2. (2009·广东物理).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2,根据图像可知A.0-2s内的加速度为1m/s2B.0-5s内的位移为10m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3(2009·高校招收港澳台和华侨试题)右图是一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t=0到t=4s 内的vt 图象。

从图中可以看出A . 质点的速度方向在0~4s 内始终未变B . 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在0~4s 内始终未变C . 在1~2s 内质点的加速度数值最小D .在3~4s 内质点运动的距离最大4、(2009海南物理)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21s s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0s 处。

A .若012s s s =+,两车不会相遇B .若01s s <,两车相遇2次C .若01s s =,两车相遇1次D .若02s s =,两车相遇1次.2008年高考题精选1.(2008广东理科基础)图3是做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 .t =1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B .t =5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 2C .第3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m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2.(2008上海物理第11题)某物体以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5 s 内物体的()(A )路程为65 m(B )位移大小为25 m ,方向向上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 ,方向向上3.(2008·海南物理) t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4. (2008·宁夏理综)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 =t 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ΔOPQ 的面积为S .在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四组t ′和d 的组合可能是 A .t ′=t 1,d =S B .t ′=112t ,14d S=C .t ′=112t ,12d S=D .t ′=112t ,34d S =5.(2008·四川理综·23)A 、B 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

当 B 车在A 车前84 m 处时,B 车速度为4 m/s ,且正以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 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

A 车一直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12 s 后两车相遇。

问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6(2008年全国理综1)已知O 、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l 1,BC 间的距离为l 2,一物体自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 段与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

求O 与A 的距离.-1.(2007宁夏理综卷)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 ~20 s的运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 ~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 ~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 ~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4. (2007年高考海南物理)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tv 图如图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1.(2006·广东物理)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2.(2006·上海物理).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____________.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 点,则AB的长度表示____________.3(2006·全国理综1)(16分)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

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s。

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13km/s。

4.(10分)(2006·上海物理)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 1=40 m/s ,然后再减速到v 2=20 m/s ,t 1=11a v =……;t 2=221a v v =……; t=t 1+t 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八.2005年高考题. 1.(2005·北京理综)一人看到闪电12.3s 后又听到雷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