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课《渔夫的故事》习题及答案解析

32课《渔夫的故事》习题及答案解析
32课《渔夫的故事》习题及答案解析

32《渔夫的故事》习题精选与解析

1、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这句话说明渔夫不很勤劳。()

A 是

B 否

【答案】否

【解析】既然是他自己立下的规矩,说明渔夫本人不贪心,是一个有自己底线的人,它打渔是为了温饱,而不是追求更多的利益,这和下文的他的妻子形成一个鲜明对比。2、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这句话说明渔夫的什么特点?

A、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B 、从容镇定机智 C、保守,对新事物持有怀疑态度

【答案】B

【解析】这里故事要表现的就是渔夫的机智从容,用智慧战胜魔鬼的故事,此时渔夫已经想好了对付魔鬼的办法,面对魔鬼,渔夫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不动声色,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从瓶子里出来,诱骗魔鬼回到瓶子里,所以,选B。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凶恶地说……”

A、于是 B 、慢慢悠悠 C、立刻

【答案】C

【解析】“立刻”一词,形象地写现出魔鬼一开始畏惧所罗门,所以刚刚从瓶子里出来还是一副软弱的样子,可是

一听到所罗门死了,接着就原形毕露的凶恶特点,“于是”语义太轻,没有表现力,“慢慢悠悠”则表现不出魔鬼凶残狡猾的本质,因此答案选C。

4、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下面的句子,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手法?()他自言自语:“这个瓶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我要打开来看个清楚,再拿去卖。”

A、动作描写 B 、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答案】C

【解析】从“自言自语”可见,这一句是在写渔夫的语言,当然,语言描写就可以看到渔夫的内心活动,从他的言语里可以看出他的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这里不是心理描写,更不是动作,因此答案选C。

5、根据句子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这一句说明魔鬼很强大,这样写和下文写渔夫的弱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A.是

B.否

【答案】是

【解析】从“巨大”“高高地耸立”这些词语可以看出魔鬼的高大,令人畏惧,不可抵挡,这样就自然和渔夫的柔弱形成对比,说明渔夫无法和他形成实力对抗。

6、读下面的话,选择正确答案。

“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魔鬼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说明了什么?

A、魔鬼在渔夫面前服输了,终于不再想做坏事了。

B 、渔夫的机智让魔鬼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圈套。

C、魔鬼面对渔夫畏惧了,想过革新。

【答案】B

【解析】渔夫的智慧让魔鬼觉得渔夫不想乞求、辩解,要束手就擒了,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话,自作聪明地回到瓶子里,进入了渔夫的圈套。

7、判断对魔鬼外貌描写有何作用是否正确,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这段外貌描写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A、是 B 、否

【答案】是

【解析】对魔鬼的头、手、腿、口、牙、眼睛等用了比喻修辞,并且把它们进行了夸大,多项并举也形成了很有气势的排比句式,生动形象地刻画魔鬼的凶恶面目。所以分析是正确的。

8、根据课文内容,请选出正确选项。()

渔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A.勇敢、机智

B.阴险狡猾

C.软弱无能

【答案】A

【解析】这个故事就是通过渔夫和魔鬼的斗智斗勇的经过,歌颂了渔夫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说明了正义终将压倒邪恶的道理,所以渔夫的形象是正面的,而不是反面的阴险狡诈,更不是软弱无能。

9.根据课文内容,请选出正确选项。()

魔鬼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A.高大勇猛

B.狡猾却又愚蠢

C.知错能改

【答案】B

【解析】这个故事就是通过渔魔鬼和渔夫的斗争,揭露魔鬼的凶恶,狡

猾却又愚蠢的本性,告诉我们正义和智慧最终会战胜邪恶的道理。魔鬼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它净做坏事,是不会懂得报答别人的。另外,杀人是魔鬼的本性,它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10、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魔鬼杀掉渔夫的原因讲得貌似有理,请思考如果前三个世纪有人救了他,魔鬼会兑现他的承诺吗,是这样吗?

A 是

B 否

【答案】否

【解析】魔鬼是不会兑现他承诺的,因为魔鬼的凶残邪恶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魔鬼和渔夫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语句划下来。

2.小组交流:

魔鬼:凶恶,狡猾,愚蠢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同步练习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 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bǔ yú guī ju xī fēng mí m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ǎo lěi wéi gān lǎ ba dǎo mé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形近字组词 拢________桅 ________耸________锡________撒________ 胧________跪________茸________踢________辙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魔鬼 ________的魔鬼 ________地耸立 ________地说 ________地应付 ________地上升 ________地钻进 4.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魔鬼________(mó mé)撬起________(qiāo qiào)规矩________(ju jǔ) 胆瓶________(píng pín)弥漫________(mímǐ)逐渐________(zú zhú) 5.查字典填空。 (1) “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 “陋”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6.按意思写词语。 ①心情愉快,满脸笑容。________ ②没有哪样坏事不干,形容人极坏。________ ③用仇恨报答恩惠。________ ④卑鄙龌龊,不知羞耻。________ ⑤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________ ⑥储藏的珍宝或财富,也指矿产。________ 7.给句子加标点。 ①________魔鬼________渔夫说道________所罗门已经死了1l①你听一听我________故事就什么都明白了。 ②魔鬼摇身一变,变成青烟,慢慢________钻进胆瓶。 ③看到这么庞大的一个怪物,把渔夫吓________知所措。 ④这件事是谁干________呢? ⑤.我们把教室打扫________干干净净。 10.将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 ①这一回非叫你在海底住一辈子不可。 ②魔鬼非要整死渔夫不可。 ③谁也不能否认渔夫在海上打鱼。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是“圆锥曲线方程”这一章的基础,对这些定义我们有必要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这里就探讨一下圆锥曲线定义的深层及其综合运用。 一、椭圆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1. 如图1,P为椭圆上一动点,为其两焦点,从 的外角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将F2P的延长线于N,求M的轨迹方程。 图1 解析:易知故 在中, 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 二、双曲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2. 如图2,为双曲线的两焦点,P为其上一动点,从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求M的轨迹方程。 图2 解析:不妨设P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延长F1M交PF2的延长线于N, 则, 即 在 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 三、抛物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3. 如图3,AB为抛物线的一条弦,|AB|=4,F为其焦点,求AB的中点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

图3 解析:易知抛物线的准线l:, 作AA”⊥l,BB”⊥l,MM”⊥l,垂足分别为A”、B”、M” 则 即M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2 故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为。 评注:上述解法中,当且仅当A、B、F共线,即AB为抛物线的一条焦点弦时,距离才取到最小值。一般地, 求抛物线的弦AB的中点到准线的最短距离,只有当(即通径长)时,才能用上述解法。 四、圆与椭圆、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4. ①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图4 ②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解析:①如图4,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QM|=|QP|, 而|QM|=|OM|-|OQ|=2-|OQ| 即|OQ|+|QP|=2>|OP|= 故Q的轨迹是以O(0,0)、P为焦点 长轴长为2的椭圆。应选B。 ②同理,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双曲线的定义,可知点Q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应选C。 五、椭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5. 如图5,已知三点A(-7,0),B(7,0),C(2,-12)。①若椭圆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P的轨迹方程;②若双曲线的两支分别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Q的轨迹方程。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8课《渔夫的故事》练习题

8 渔夫的故事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谋.生(móu)撬.去(qiào)弥.漫(mí) 巍峨 ..(wēi é) 丑陋.(lòu) 违.背(wéi) 倒霉.(méi) 啰唆 ..(luō suō) 口吻.(wěn) 警惕.(tì) 2、读准多音字 (1)凶恶.:è其她读音:ě组词:恶心 其她读音:wù组词:厌恶 (2)解.救:jiě其她读音: jiè组词:押解 其她读音: xiè组词:解数 二、重要词语 1、谋生: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 2、弥漫:指尘土、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3、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4、无恶不作:没有哪样坏事不干,形容人极坏。 5、恩将仇报:用仇恨报答恩惠。 6、堂堂:原意就是高大的样子或形容人的仪表壮伟,文中形容有志气或有气魄。 7、口吻: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口气。 8、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三、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就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的叙事体故事。它们以奇异的语言与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关系。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合理的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经过人们一次又一次宣传,民间故事被改成了各式各样的剧本,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民间故事的特点: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它内容上来自民间,反映的多就是民间生活。有的民间故事常有神话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 四、简介《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旧译《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国家为“天方”,“谭”即“谈”)就是中古阿拉伯文学中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民间故事集,包括寓言、童话、爱情故事、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想象奇特,描写生动。主要反映中古时代阿拉伯与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与风土人情,就是世界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渔夫为什么能战胜高大凶狠的魔鬼? 点拨:(1)渔夫克服了胆怯心理,自信。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堂堂的人,人的智慧一定能胜过魔鬼的妖气。(2)渔夫采用了巧妙的计策,抓住魔鬼身躯高大、头脑简单而骄傲自大的特点,利用激将法,骗其进瓶。(3)渔夫理智、果断、立场坚定,她没有再听魔鬼的花言巧语。总之,渔夫能战胜魔鬼,就是因为她充分发挥了人的自信、机智、勇敢等优良品性。 2、渔夫与魔鬼在听对方叙述前都要求对方说得简短些,这表现了她们怎样的心理? 点拨:渔夫的心理在于急切地想知道魔鬼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救她的人,对死的恐怖也使她无心去听那些过长的诉说。魔鬼的心理就是反正渔夫就是非死不可的,说什么、问什么都就是多余的,何况她已经忍受、等待了太长的时间,所以也叫渔夫说简短些。 3、核心图解

32课《渔夫的故事》习题及答案解析

32《渔夫的故事》习题精选与解析 1、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这句话说明渔夫不很勤劳。() A 是 B 否 【答案】否 【解析】既然是他自己立下的规矩,说明渔夫本人不贪心,是一个有自己底线的人,它打渔是为了温饱,而不是追求更多的利益,这和下文的他的妻子形成一个鲜明对比。2、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这句话说明渔夫的什么特点 A、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B 、从容镇定机智 C、保守,对新事物持有怀疑态度 【答案】B 【解析】这里故事要表现的就是渔夫的机智从容,用智慧战胜魔鬼的故事,此时渔夫已经想好了对付魔鬼的办法,面对魔鬼,渔夫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不动声色,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从瓶子里出来,诱骗魔鬼回到瓶子里,所以,选B。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凶恶地说……” A、于是 B 、慢慢悠悠 C、立刻 【答案】C 【解析】“立刻”一词,形象地写现出魔鬼一开始畏惧所罗门,所以刚刚从瓶子里出来还是一副软弱的样子,可是

一听到所罗门死了,接着就原形毕露的凶恶特点,“于是”语义太轻,没有表现力,“慢慢悠悠”则表现不出魔鬼凶残狡猾的本质,因此答案选C。 4、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下面的句子,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手法()他自言自语:“这个瓶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我要打开来看个清楚,再拿去卖。” A、动作描写 B 、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答案】C 【解析】从“自言自语”可见,这一句是在写渔夫的语言,当然,语言描写就可以看到渔夫的内心活动,从他的言语里可以看出他的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这里不是心理描写,更不是动作,因此答案选C。 5、根据句子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这一句说明魔鬼很强大,这样写和下文写渔夫的弱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A.是 B.否 【答案】是 【解析】从“巨大”“高高地耸立”这些词语可以看出魔鬼的高大,令人畏惧,不可抵挡,这样就自然和渔夫的柔弱形成对比,说明渔夫无法和他形成实力对抗。 6、读下面的话,选择正确答案。 “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魔鬼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说明了什么 A、魔鬼在渔夫面前服输了,终于不再想做坏事了。

平面解析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平面解析几何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倾斜角的范围 0 180 (2)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 (3)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并不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 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 ,其斜率分别为k1, k2 ,则有 l1 / /l2 k1 k2 。特别地, 当直线 l1,l2 的斜率都不存在时,l1与l2 的关系为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l1,l2 斜率存在,设为k1, k2 ,则l1 l2 k1 k2 1 注:两条直线l1 ,l2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斜率之积为-1,这句话不正确;由两直线的斜率 之积为 -1,可以得出两直线垂直,反过来,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不一定为-1。如果 l1,l2 中 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 时, l1与l2 互相垂直。 二、直线的方程 1、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名称方程的形式已知条件局限性 点斜式 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 线为直线上一定点,k 为斜率 斜截式k 为斜率, b 是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两点式 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 y 轴的是直线上两定点 直线 截距式 a 是直线在x 轴上的非零截距, b 是直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 y 轴或

线在 y 轴上的非零截距过原点的直线 一般式 A ,B,C 为系数无限制,可表示任何位置的 直线 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1.两条直线的交点 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两条 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这两条 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 行;反之,亦成立。 2.几种距离 (1 )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注:(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为一般式; (2)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必须将两直线方程化为系数相同的一般形式后,才能套用 公式计算 (二)直线的斜率及应用 利用斜率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 已知A(x , y ), B(x , y ), C (x , y ), 若 x 1 x 2 x3或k AB k AC ,则有 A 、B、 C 三点共 1 1 2 2 3 3 线。

32、渔夫的故事

32、渔夫的故事 1、小朋友们,你一定还记得,在妈妈的怀里,在奶奶的膝前,在学校的阅览室里,读故事,听故事的美好情景吧!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说一句话,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芝麻开门。 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师: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 生:阿拉丁的神灯。 我是个无恶不作的魔鬼,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生:渔夫的故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同学们跟着老师把题目写到黑板上,拿起你的右手,在跟我写吗?很好,反文旁的这一撇要通到“口”字的下面,故事的“事”首横要长一些。大家 预习过课文了吗? 生:预习了 师:看这边,看这些生词,能不能读正确。 生:撒网 师:“撒”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读── 生:撒(sǎ)_ 师:第二个谁来读?

生:胆瓶 师:像胆一样的瓶子,请大家看,(出示文中黄铜胆瓶图片)我们经常提到清代有清瓷胆瓶。这里是一只── 生:黄铜胆瓶 师:谁接着读 生:锡封,用锡封着。 师:什么是锡封 生:用东西把它封住 师:用什么把瓶子封住? 生:盖子 师:封住瓶子的锡作的盖子就叫锡封,那么用铅封着的叫什么? 生:铅封 师:用纸条封着叫什么 生:纸封 师:错了,叫封──条。谁来接着读呀? 生:无恶不作,恩将仇报,倒霉,起誓

师:很好,看来生字的障碍大家已经扫除了,下面,解老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倒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开始 生默读课文,老师纠正默读张嘴的同学,几分钟后,老师示意读完的同学举手)师:读完的同学请举手,一边举着手一边想一想,这是个什么故事呢?还有几位同学没读完,我们等一等。(学生都举手了)手放下,谁来说一说,生:我觉得这个故事是讲渔夫在无意间把魔鬼住着的胆瓶捞了上来,而他救了魔鬼一命,魔鬼却恩将仇报,然后,最后还是渔夫以他的智慧压制住了魔鬼的妖气。 师:解老师觉得你的“我觉得”这三个字说得非常好,说话就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请你再说一遍,(老师走到黑板前,准备把学生所说简要地写在黑板上。)生:我觉得,但是我自己觉得啊(全场笑)`````` 师:请大家看着黑板,我们一起说(师领着学生顺着板书简要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大概是这么个故事。我看到大家把自然段都标了出来,那你说,从课文的开头,到哪儿讲的是渔夫捞胆瓶呢?快看,用浏览的方式看课文。 生:1-2自然段 师:哪些段落讲的是渔夫把魔鬼放了出来? 生:3-4自然段 师:哪些段落讲的是魔鬼要杀掉渔夫呢? 生:5-9自然段 师:再往后看 生:9-13自然段 师:再往后看,我希望不要叫别的同学啦,呵,

32渔夫的故事练习题测试卷(有答案)

渔夫的故事 一、你能写出每头黄牛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吗? 二、我会照着样子写词语。 (自)言(自)语()言()语 ()言()语()言()语 三、我会根据意思写词语。 披头散发自言自语笑逐颜开荣华富贵恩将仇报下流无耻 1、眉开眼笑,形容很高兴。() 2、用仇恨报答恩惠。() 3、比喻兴盛或显达。() 四、把词语朋友送回家。 站立耸立屹立 1、上海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于东海之滨。 2、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在渔夫面前。 3、我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久久不愿离去。 五、读句子,回答问题。 1、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 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这句话主要写魔鬼的样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现了魔鬼的样 子。 2、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

妖气。” 这句话主要写渔夫的心理活动,渔夫要运用战胜魔鬼,可见渔夫非常。 3、“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不改变意思,把这个句子改成一个反问句。 六、快乐读寓言,轻松做练习。 掩饰过失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跑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鱼,只不过是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最灵!” 后来,它掉到河里。同伴们要救它,它说:“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走吧!”同伴们说,“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掩饰: 过失: 2、用“△”把短文分为两段。 3、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过失?

渔夫的故事练习题

使用版本: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32※渔夫的故事 襄樊市衡庄小学黄泽发 教材分析: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着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讲的是渔夫无意中救了一个魔鬼,魔鬼却恩将仇报,要杀渔夫,最后渔夫用智慧战胜魔鬼。课文语言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他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 设计思路: 1、本组以“故事长廊”为专题,本课《渔夫的故事》是一篇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由于篇幅较长,内容不复杂,又是学生喜欢的故事,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因此,让学生自己读通、读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重点放在从哪儿看出魔鬼的狡猾、凶恶和渔夫的智慧上。 2、故事通过人物的外貌和对话展示人物的特点,因而要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读出人物不同特点,在读中培养语感。 3、在概括主要内容、练习讲故事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激发读书兴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字幕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课外时间里,你们有没有读过《一千零一夜》呢?《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着名的民间故事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生充分自学,读准、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利用生字卡片,多种形式地读生字; (2)通读全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理清脉络。 1、小组交流。 故事较长,但过程很清晰,主要分三个部分: 无意中救魔鬼魔鬼要杀渔夫渔夫战胜魔鬼 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段落。 四、投影提示阅读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魔鬼和渔夫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语句划下来。 2、小组交流。 魔鬼:凶恶、狡猾、愚蠢 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3、练习读一读划出来的句子。 五、全班交流 1、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以要杀了他呢? 学生可能会被11自然段中,魔鬼的那段话所迷惑,教师可点拨:你们相信魔鬼的话吗?联系前后文,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 2、读一读魔鬼的话,感情魔鬼的凶残本性。(投影字幕) 3、渔夫又是怎样战胜魔鬼的呢? 指名说说渔夫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再读一读,从中感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就是“圆锥曲线方程”这一章的基础,对这些定义我们有必要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这里就探讨一下圆锥曲线定义的深层及其综合运用。 一、椭圆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1、如图1,P为椭圆上一动点,为其两焦点,从的外角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将F2P的延长线于N,求M的轨迹方程。 图1 解析:易知故 在中, 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 二、双曲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2、如图2,为双曲线的两焦点,P为其上一动点,从 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求M的轨迹方程。 图2 解析:不妨设P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延长F1M交PF2的延长线于N, 则, 即 在 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 三、抛物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3、如图3,AB为抛物线的一条弦,|AB|=4,F为其焦点,求AB的中点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

图3 解析:易知抛物线的准线l:, 作AA”⊥l,BB”⊥l,MM”⊥l,垂足分别为A”、B”、M” 则 即M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2 故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为。 评注:上述解法中,当且仅当A、B、F共线,即AB为抛物线的一条焦点弦时,距离才取到最小值。一般地,求 抛物线的弦AB的中点到准线的最短距离,只有当(即通径长)时,才能用上述解法。 四、圆与椭圆、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4、①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 图4 ②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解析:①如图4,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QM|=|QP|, 而|QM|=|OM|-|OQ|=2-|OQ| 即|OQ|+|QP|=2>|OP|= 故Q的轨迹就是以O(0,0)、P为焦点 长轴长为2的椭圆。应选B。 ②同理,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双曲线的定义,可知点Q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应选C。 五、椭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5、如图5,已知三点A(-7,0),B(7,0),C(2,-12)。①若椭圆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P的轨迹方程;②若双曲线的两支分别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Q的轨迹方程。

《渔夫的故事》

备课组:七年级语文组负责人:张慧雅所在单元:第四单元第一课 《渔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 (2)能根据人物的描写方法,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3)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民间故事语言的赏析能力。探究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激发学生进行再想象,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要相信人的聪明智慧,对邪恶势力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渔夫怎样战胜魔鬼的。 2、赏析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1、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2、理解民间故事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表演法。 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当你碰到令人恐怖的东西时会怎么办,是不是吓傻了呢?有一个渔夫,他碰到一个吃人的魔鬼,差一点被吃掉了,可后来他居然把这个魔鬼战胜了,大

家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渔夫的故事》吧。 二、巩固预习(提供教学模式参考,老师们根据本班情况,结合《点拨》P84页进行提问或听写等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参考: 1、让一名平时字词掌握较差的学生上黑板列出本课需掌握的字词: (生书写)撒撬弥唆吻 指名一生写出字音,师生共同正音。 2、解词: 笑逐颜开恩将仇报堂堂 三、解题启思(根据本班情况,结合《点拨》P84_P85进行提问或自己讲解) 文章选录于那部著作?你对这部作品的知识了解多少?《一千零一夜》故事的起源。 明确: 选自《一千零一夜》。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在西方被称为《阿拉伯之夜》,在中国被称为《天方夜谭》。“天方”是指阿拉伯地区,“谭”通“谈”。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公元8世纪至16世纪阿拉伯地区的风土人情,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它是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被称为“世界最大奇书”。 四、整体感知 这个故事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害渔夫呢?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 3、简单复述这个故事。 参考:故事中的渔夫,是人民善良和智慧的化身。他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善良,去海 边捕鱼时,“每天照例只打四网”,从不愿多杀生。一天,他偶然捕捞到一只铜瓶,里面是一个被古代以色列贤明国王所罗门囚禁的魔鬼,渔夫救了他。魔鬼不但不感激,反而恩将仇报,

一千零一夜阅读练习题

《一千零一夜》阅读练习题 一、填空 1,《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2.萨桑王国的国王_山努亚每天都要娶一个妻子,然后在第二天把她杀死。 3.桑鲁卓连续给国王山努亚讲了_ 一千零一夜故事,终于感动了国王。 4.__黄牛看到毛驴住的棚子干净整洁,吃的是优质饲料,并舒服的休息着,心中嫉妒万分。 5.《渔夫的故事》中,老渔夫靠打鱼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每天只撒四网,不多也不少。 6.一天,老渔翁第四网打上来里面有个黄铜香水瓶,没想到打开后竟然出现了魔鬼 7.辛巴德心爱的猎鹰几次打翻了小金碗,他大怒之下拔剑砍断了猎鹰的翅膀。 8.神医鲁扬要送给国王尤南一本举世无双的经典其实是被神医下毒的无字书。 9.渔夫随着魔鬼来到湖边撒网捕鱼,捕到了白、红、蓝、黄色的鱼。 10.魔鬼临走时告诉渔夫每日只能在那条湖里打_ 一网鱼。 11.青年人的下半身被他的妻子化成了_ 石头 12.老国王救下青年人之后踏上回乡之路,他们日夜兼程,经过365天终于看见了京城。 13.进贡神奇彩鱼的老渔夫其中一女嫁给国王为后,另一女嫁给_王子为妃。 14.老国王派_ 宰相到年轻国王的故乡,封其为黑色群岛王国的一国之主。 15.巴格达脚夫因帮采购女郎搬东西,得到了工钱_两个第纳尔。 16.驼背最终被理发师治好的。 17.铜城的墙壁是用铜铸的。 18.三个流浪汉经历各不相同,但是__ 左眼都是瞎的。 19.贝浩图撒谎的习惯每年只发生___ 1次。 20.下海前,渔夫把___鱼肝油摸在身上。 21.国王、渔夫、卖面饼的和__ 雄人鱼的名字都叫阿卜杜拉。 22.撒谎者贝浩图从八岁就开始撒谎。 23.小偷第一次偷到钱商的钱后,女仆成了他的替罪羊。 24.阿特土太子在_ 布匹市场租下店铺做生意。 25.无赖汉在一家饭店吃完饭没有付钱,却说付给厨师一_块钱。 26.哈桑的父亲是_ 商人_ ,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

渔夫的故事练习题及答案

第8课《渔夫的故事》同步练习 收获平台 一、边阅读文中对魔鬼的外貌描写的语句,边用铅笔绘画,体会特点。 堡垒似的头颅,铁叉似的手臂,桅杆似的腿杆,山洞似的大嘴,石块似的牙齿,喇叭似的鼻孔,灯笼似的眼睛,奇形怪状,非常丑陋凶恶。 1.描写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答: 2.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比喻句说说表达的效果。 答: 二、揣摩下列语句,你觉得分别用怎样的语气朗读最合适。 1.“我有什么罪过?”渔夫问道,“你要这样报答我?” 答: 2.“好倒霉啊,”渔夫叫道,“碰上我来解救你!是我救了你的命啊!” 答: 3.“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这正是老话说的‘恩将仇报’了!” 答: 4.这时候渔夫想道:“你这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胜过你的妖气。”于是对魔鬼说:“你决心要杀我吗?” 答: 三、请概括渔夫思想变化的过程。 答: 发展空间 一、露一手:你还有别的办法制服魔鬼吗?说一说与同学共享思考的快乐。(可直接与同学进行口头交流) 答: 二、渔夫和两位农夫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个人? 答: 三、阅读《一千零一夜8226;引子(节选)》,思考文后问题: 相传在古印度和中国的海岛中,有一个萨桑国,老国王膝下有两个王子,哥哥叫山鲁亚尔,弟弟叫沙宰曼。山鲁亚尔继承王位,沙宰曼被封为撒马尔干的国王。兄弟俩在各自的国

家中公正治国,宽厚待人,深受人民的拥戴。 山鲁亚尔因为亲眼目睹王后对自己的不忠,龙颜大怒,当即拔出银光闪闪的佩剑,杀死了王后和奴婢。从此,山鲁亚尔对妇女存有偏见,无比仇恨、憎恶她们。在他眼里,所有的女人都是世间最奸诈的东西。他讨厌妇女,一心一意报复她们,变得冷酷残忍。从此,他每天娶一个女子,翌日便把它们杀掉。百姓受此威胁,无不惶恐不安,都害怕自己的女儿嫁给国王。人们为了保全性命,有的带着女儿逃之夭夭,有的把女儿隐藏起来。 可是,国王仍不断地下令宰相为他寻找女子,供他虐杀。宰相跑遍了全城,也没有见到一个姑娘。他知道,完不成国王交给的任务,国王动怒,后果不堪设想。他满怀恐惧,万分忧愁地回到官邸。 宰相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山鲁佐德,小女儿叫敦亚佐德。山鲁佐德知书识礼,对事物颇有见地。它熟知古代帝王的传记和各民族的史实,收藏着数千册的历史书籍。当她了解到父亲心烦意乱、担惊受怕的原因后,便对父亲说: “父亲,把我嫁给国王吧,我进宫后,或许能与国王长期生活下去,把千千万万个无辜的女子从无知、残暴中拯救出来,否则我将替您去死!” “我的女儿,你千万不能这样去冒险,你是我的心肝宝贝,我不能让你去送死!” “不,父亲,眼下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您就让我去吧!” 由于山鲁佐德执意要去,宰相没有办法,只好带她去觐见国王。临走时,山鲁佐德对妹妹敦亚佐德说: “我进宫以后,就叫人来接你。当你见到我时,就要求我给你讲有趣的故事,让我们快快乐地消遣一夜吧!” 山鲁佐德跟随父亲去觐见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可是,山鲁佐德却大哭不止,国王问她为何如此伤心?她说: “我有一个妹妹,平常与我形影不离,现在我来到这里,我希望和她再见上一面,作最后的话别。” 国王听罢,心想,这有何难,便派人去宰相家把敦亚佐德接来。姐妹俩相见,分外亲热,相携坐下来谈天。这时,敦亚佐德要求姐姐给她讲故事,以消遣解闷。山鲁佐德获得国王应允,便给妹妹讲了许多神奇的故事。 这些故事引起了国王极大的兴趣,他听得入了迷,忘掉了一切。聪明的山鲁佐德每讲一个故事,都要把结尾推迟到下一夜再讲。而国王为了让她讲完故事,便一再推迟杀她的时间。据说,山鲁佐德的故事讲了一千零一夜。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笑逐颜开、荣华富贵、恩将仇报、下流无耻、无恶不作、披头散发”等词语,读准两个多音字“撒”“塞”。 2.初步感知民间故事的特点。 3.通过文本中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体会渔夫与魔鬼不同的人物特点,明白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 教学重难点:通过文本中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体会渔夫与魔鬼不同的人物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农夫和蛇》《东郭先生和狼》《九色鹿》《狼和小羊》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王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故事长廊,感受故事魅力。 首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有兴趣吗? 老师说一句话或几个词,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 芝麻开门。《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黄铜胆瓶所罗门《渔夫的故事》 二、揭示课题,了解特点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故事长廊的第一站——《渔夫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1.简介《一千零一夜》:这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也叫《天方夜谭》。它是由264个小故事组成的,被大文豪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2.简介故事特点;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神奇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 三、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1.了解故事的情节:谁能借助老师提供的关键词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渔夫撒网捕鱼时,捞到了一个黄铜胆瓶,揭开锡封后放出了一个魔鬼,魔鬼恩将仇报要杀死渔夫,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

真了不起,把那么长的一个故事读成了一两句话,你有超强的概括能力。 2. 体会人物的特点: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都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请分别用一个 恰当的词来说说。(学生板书) 魔鬼:无恶不作下流无耻恩将仇报忘恩负义凶恶狡猾 恩将仇报的魔鬼让你想起了谁? 《农夫和蛇》中的那条蛇、《东郭先生和狼》中的那条中山狼、《九色鹿》里的调达。 渔夫:机智勇敢冷静沉着 四、深入文本,体会形象 1.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魔鬼的凶恶狡猾,用“——”划出来。 老师看了一下,刚刚同学们读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划了这几句。(屏幕出示) 2.反馈交流(预设) 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心惊胆战、一脸恐惧、卑躬屈膝、软骨头 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原形毕露 魔鬼听了渔夫的话,就说:“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一脸讨好、一脸媚笑、嬉皮笑脸、厚着脸皮、一脸哀求 你能想象一下魔鬼当时说话的神态与语气吗?谁来试试? 不过,有的读者认为,这个魔鬼虽然无恶不作,但是挺守信用的。要是渔夫早点捞起胆瓶,渔夫一生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就可以得到全世界的宝库,就可以满足自己的三种愿望。渔夫真是太倒霉了,运气太差了!对于这种想法,你们有什么看法?这又让你想起了谁的遭遇? 正像故事《狼和小羊》中的狼一样,为了吃掉可怜的小羊,故意找了那么多的借口。面对凶恶狡猾的魔鬼,渔夫有没有像小羊一样耐心地向魔鬼解释?其实,聪明的渔夫在经历了捞着胆瓶时的喜笑颜开,因好奇打开胆瓶放出魔鬼时的呆呆地不知如何应对,已经慢慢镇定冷静了下来。他已经想好了计策,你们知道是什么计策吗?为了完美地实施这一计策,渔夫步步为营,巧妙地与魔鬼周旋。请看屏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2课 《渔夫的故事》同步练习题二

渔夫的故事 班级姓名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古代民间口头创作的丰碑。 2.读读记记: 规矩胆瓶金币堡垒铁叉违背解救倒霉起誓简短口吻? 下流无耻笑逐颜开自言自语披头散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恩将仇报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 ()______ 解()______ 藏 ()______ ()______ 4.选字填空。 (讯迅)___速灯(笼茏)___ 丑(露陋)___ 起(世誓)___ 到(底低)___违(被背)___ 5.解释下列词语。 (1)无恶不作: (2)下流无耻: (3)恩将仇报: 6.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门楣.倒霉.媒.体春光明媚. B.咫.尺旗帜.滞.留无可置.疑 C.滑稽.畸.型羁.绊汲.取经验 D.伫.立铸.造贮.蓄青春永驻. 7.读句子,谈体会. (1)渔夫和魔鬼在听对方叙述前都要求对方说得简短些,体会到他们()的心理。

(2)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十分凶恶。 这句话写魔鬼的样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现了魔鬼的()。 (3)这时候,渔夫想到:“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正正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这句话写渔夫的心理活动,渔夫要运用()战胜魔鬼,可见渔夫非常( )。 (4)“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不改变意思,换个说法: 8.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名间故事?试列举一二个故事名字。()()。 9.根据下列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仿写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的排比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绿茵。只要你满怀信心,尽己所能,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10.与你一同就读两年的张米同学因父母工作调动要转学到新疆去读书。临行前他拿出一个精致的笔记本让你给他写一句话作为临别赠言,这则赠言该怎么写? 11.阅读: (一)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2—16题。 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渔夫等青烟全进了胆瓶,就迅速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然后学者魔鬼的口吻大声说:“告诉我吧,魔鬼,你选择怎样的死法?现在我决心把你扔到海里去。” 魔鬼听了渔夫的话,就说:“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下流无耻的魔鬼,你这是骗鬼!”渔夫一边把胆瓶挪近岸边,准备扔到海里去,一边说,“我要把你扔到海里,你说你在海里已经呆过一千八百年,这一回我非叫你在海里呆一辈子不可。你这个坏透了的恶鬼,我还要把你怎样对待我的事告诉世人,叫所有的人提高警惕,捞着你就立刻把你扔回海里,让你永远留在海里知道世界末日!”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大题专项练习

解析几何解答题 1、椭圆G :)0(122 22>>=+b a b y a x 的两个焦点为F 1、F 2,短轴两端点B 1、B 2,已知 F 1、F 2、B 1、B 2四点共圆,且点N (0,3)到椭圆上的点最远距离为.25 (1)求此时椭圆G 的方程; (2)设斜率为k (k ≠0)的直线m 与椭圆G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E 、F ,Q 为EF 的中点,问E 、F 两点能否关于 过点P (0, 3 3)、Q 的直线对称若能,求出k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2、已知双曲线221x y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2A A 、,动直线:l y kx m =+与圆22 1x y +=相切,且与双曲线左、右两支的交点分别为111222(,),(,)P x y P x y . (Ⅰ)求k 的取值范围,并求21x x -的最小值; (Ⅱ)记直线11P A 的斜率为1k ,直线22P A 的斜率为2k ,那么,12k k ?是定值吗证明你的结论. @ [

3、已知抛物线2 :C y ax =的焦点为F ,点(1,0)K -为直线l 与抛物线C 准线的交点,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 (2)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3)设8 9 FA FB ?=,求BDK ?的面积。. { — 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1 2 ,点P (2,3)、A B 、在该椭圆上,线段AB 的中点T 在直线OP 上,且A O B 、、三点不共线. (I)求椭圆的方程及直线AB 的斜率; (Ⅱ)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 、

解析几何大题带规范标准答案

三、解答题 26.(江苏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M 、N 分别是椭圆1 242 2=+y x 的顶点, 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P 、A 两点,其中P 在第一象限,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C ,连接AC ,并延长交椭圆于点B ,设直线PA 的斜率为k (1)当直线PA 平分线段MN ,求k 的值; (2)当k=2时,求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d ; (3)对任意k>0,求证:PA ⊥PB 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直线方程、直线的垂直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6分. 解:(1)由题设知,),2,0(),0,2(,2,2--= =N M b a 故所以线段MN 中点的坐标为 ) 22 ,1(- -,由于直线PA 平分线段MN ,故直线PA 过线段MN 的中点,又直线PA 过 坐标 原点,所以 .22122 =-- = k (2)直线PA 的方程2221, 42x y y x =+=代入椭圆方程得 解得 ). 34 ,32(),34,32(,32--±=A P x 因此 于是), 0,32(C 直线AC 的斜率为.032,1323234 0=--=++ y x AB 的方程为故直线

. 32 21 1| 323432|,21=+--=d 因此 (3)解法一: 将直线PA 的方程kx y = 代入 221,42x y x μ+==解得记 则)0,(),,(),,(μμμμμC k A k P 于是-- 故直线AB 的斜率为 ,20k k =++μμμ 其方程为 ,0)23(2)2(),(222222=+--+-= k x k x k x k y μμμ代入椭圆方程得 解得 223 2 2 2 (32) (32)( , ) 222k k k x x B k k k μμμμ++= =-+++或因此. 于是直线PB 的斜率 .1 ) 2(23) 2(2)23(22 2232 22 3 1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μμμ 因此.,11PB PA k k ⊥-=所以 解法二: 设)0,(),,(,,0,0),,(),,(11121212211x C y x A x x x x y x B y x P --≠>>则. 设直线PB ,AB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因为C 在直线AB 上,所以 . 2 2)()(0111112k x y x x y k ==---= 从而 1 ) () (212112*********+----?--? =+=+x x y y x x y y k k k k .044)2(1222 1 222122222221222122=--=-+=+--=x x x x y x x x y y

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教31 渔夫的故事 习题5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 《渔夫的故事》练习题 一、抄写词语 规矩笑逐颜开披头散发倒霉恩将仇报下流无耻 二、查字典填空 1、桅杆:“桅”字部首是()查音序()全字共()画。 2、笑逐颜开:“颜”字部首是()除部首再查()画。 词典中这个词的意思是()。 三、比一比,再组词 距()霉()誓()逐()领() 矩()梅()哲()遂()邻() 四、写近义词 规矩----()起誓----()倒霉----() 笑逐颜开----()应付----()解救----() 五、写反义词 笑逐颜开----()披头散发----() 下流无耻----()简短----() 六、连线题 巨大的锡封 高高地钻 盖印的耸立 慢慢地魔鬼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头像()眼睛像()鼻孔像() 牙齿像()口像()手像()腿像() 八、按要求抄写词语。 笑逐颜开披头散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 喜不自禁气急败坏眉开眼笑恩将仇报 1、褒义词: 2、贬义词: 九、选词填空 决心慢慢然后逐渐立刻希望 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缩成一缕,()地钻进胆瓶。渔夫见青烟全进了胆瓶,就()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学着魔鬼的口吻大声说:“告诉我吧,魔鬼,你()怎样死?现在我()把你投到海里去。” 十、按要求改句子 1、渔夫一看见这可怕的魔鬼,呆呆地不知如何应付。。(缩写句子)

2、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居然要杀我?。(改为陈述句) 3、他就脱了衣服跳下水去,把网拖上岸来。(改为被子句) 十一、为下面句子选择合适的词 1. 渔夫,现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叫你(选择决定)你的死法。 2. 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巨大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3. 告诉我吧,魔鬼,你希望怎样死?现在我(决心决定)把你投到海里去。 十二、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 从前有一个渔夫家里很穷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 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 2. 渔夫一看见这可怕的魔鬼呆呆地不知如何应付一会儿他听见魔鬼 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十三、按原文填空 隔一会儿,瓶里冒出(),()地升到空中,继而()在大地上,逐渐凝成一团,最后变成个(),(),()在渔夫面前。()头像(),手像(),腿像(),口像(),牙齿像(),鼻孔像(),眼睛像(),样子()。 十四、阅读理解。 精卫填海 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氏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美丽非凡。炎帝十分喜欢她。 一天,女娃驾起轻舟畅游东海。忽然风起浪涌,将其小船掀翻。可怜的小女娃掉进大海,被那无情的海水吞噬了。 女娃非常痛恨东海吞噬她的生命,同时,她又怕别人和她一样被大海吞没,于是就变成一只长着花纹、白嘴、红爪的小鸟。她发誓:一定要填平这可恶的东海,以报仇雪恨。由于这鸟飞翔时,常常是“精卫!精卫”地叫着,故被称作“精卫”鸟。 精卫鸟住在发鸠山上,她每天从西山衔一根树枝或一颗小石子投入东海。可是那咆哮的大海嘲笑她道:“小鸟儿,算了吧,就算你干上百万年,也别想将我填平!” 从此以后,精卫鸟填海更是勤劳不息,无论是三九寒冬,还是炎天酷署,她都从未停止过填海。精卫鸟填海,代代相传。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浩瀚: 翱翔: 2、请用横线画出精卫勤劳不息的句子。 3、你觉得精卫具有怎样的品格? 4、读了这个神话故事,你想向精卫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十五、写一写 将你读过的神话故事的题目写下来。 答案 一、抄写词语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