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学工业产品检验检测成分分析
石油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技术

石油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技术石油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其质量分析与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石油产品的质量分析重要性、石油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石油产品质量分析的重要性石油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通过石油产品质量分析,可以准确评估石油产品的适用范围、运输安全性以及环境效应。
例如,汽车燃油的质量分析可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航空燃油的质量分析则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安全。
因此,石油产品质量分析是关乎各行业的关键技术,对于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二、石油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1. 物理分析方法:物理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对石油产品的外观、密度、粘度、黏滞性等进行分析。
例如,通过测量石油产品的密度、粘度可以判断其质量等级,进而确定其适用范围。
此外,物理分析方法还可以通过测量石油产品的油品表面张力、水含量等指标,判断其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以减少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损失。
2. 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是目前石油产品质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石油产品中各种组分的浓度和组分比例进行分析。
例如,通过分析石油产品中的硫含量、酚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可以判断石油产品的环境污染程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3. 色谱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方法是一种高效而精确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石油产品的质量分析中。
利用色谱分析方法可以对石油产品中的各种组分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分离出的各个组分的峰值面积来确定其浓度。
此外,色谱分析方法还可以通过对石油产品中各种组分的凝点、沸点等物理特性进行分析,进一步评估石油产品的适用性。
三、石油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技术进展:1. 纳米材料在石油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具有高表面积、优异的催化性能等特点,可以高效地进行石油产品的分析和检测。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标准1. 引言石油化工产品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
为了确保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必须对石油化工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本文档旨在制定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可靠性,并提供操作指南。
2. 检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和使用的各类石油化工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原油、燃料油、溶剂、润滑油、化工原料等。
检验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检验以及最终产品的成品检验。
3. 质量检验项目3.1 外观检验: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检查外观是否正常,如颜色、透明度、气味等。
3.2 物理性质检验:检验产品的密度、粘度、凝固点、熔点、沸点、闪点等物理性质指标。
3.3 化学成分检验:利用各类化学分析方法,检测产品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如水分、杂质含量等。
3.4 功能性能检验:对产品的功能性能进行检验,如燃烧性能、冷却性能、腐蚀性能等。
3.5 环境指标检验:检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指标,如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污染物排放等。
4. 检验方法4.1 样品采集: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和使用要求,在相应的生产环节或产品储存中采集代表性样品。
4.2 检验设备: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试剂进行检验。
4.3 检验操作:按照相应的检验标准,对样品进行操作和处理,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4.4 结果评定:根据检验数据和相应的标准,进行结果的评定和判定,确定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4.5 报告编制:根据检验结果,编制相应的报告并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样品信息、检验结果等内容。
5. 质量控制5.1 校准与验证:保证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工作。
5.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样品管理、数据管理、文件管理等。
5.3 质量控制记录:对检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记录,包括样品采集、检验操作、结果评定等。
5.4 仪器保养和维修:确保检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仪器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化工产品含量检测 成分分析 性能检测

化工产品含量检测成分分析性能检测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方面问题的分析

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方面问题的分析【摘要】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常见的检验检测方法、存在的困难与挑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新技术应用以及标准与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但存在着样品复杂性、多元性和难以定量等困难。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样品制备、试剂选择以及数据分析等环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检测中得到应用,有望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
在制定标准和规范时,应注重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和实用性。
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充满发展机遇,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关键词: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方法、困难、挑战、重点关注、新技术、标准、规范、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方面问题的分析石油化工原料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对石油化工原料质量进行检验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石油化工原料的质量检验检测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常见的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性质分析、微生物检测等。
这些方法需要仪器设备和专业知识的支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检测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复杂的化学成分等。
这些问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克服和解决。
在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重金属污染、有害物质含量、氧化物质含量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在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纳米材料技术等,为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需要遵守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才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标准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为了保障石油化工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石油化工行业建立了一系列的质量检测标准。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原料检测、生产工艺控制、成品检验等多个方面来介绍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测的标准。
一、原料检测1. 原油成分检测原油是石油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对原油进行成分检测是保证后续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成分检测包括密度、粘度、硫含量、含水率等指标的测定。
2. 煤油成分检测煤油是石化产品中的常用液体燃料,它的成分检测需要关注硫含量、烷烃分布、芳烃含量等指标。
3. 天然气成分检测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其成分检测要求包括甲烷、乙烷、丙烷等组分的含量测定。
二、生产工艺控制1. 加氢工艺控制加氢是石化过程中重要的加工工艺之一,它可以改善产品的质量。
对加氢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压力、氢气流量等参数进行监控和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2. 热裂解工艺控制热裂解是生产石油化学产品的重要工艺之一。
在热裂解过程中,需要控制裂解温度、裂解时间、压力等参数,以确保生成的裂解产品达到预期质量要求。
3. 催化剂评价催化剂在石化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活性进行评价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三、成品检验1. 燃油的质量检测石化产品中的燃油主要用于发电、加热、动力等方面。
燃油的质量检测包括密度、粘度、闪点、凝点等指标的测定,以确保燃油的可燃性和燃烧稳定性。
2. 润滑油的质量检测润滑油是石油化工产品中的重要成品,润滑油的质量检测要求包括粘度指数、凝点、闪点、氧化安定性等多个方面的评估。
3. 聚合物产品质量检测聚合物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等领域。
聚合物产品的质量检测需关注其分子量、流变性能、热稳定性等重要指标,以保证其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四、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除了进行质量检测,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这包括严格遵循生产工艺、加强检验设备的维护与校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等。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监测关键参数,及时调整工艺条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石油及石油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石油及石油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石油及石油制品是现代工业制造的重要原材料,对其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国际上,有着一系列的石油及石油制品的质量标准,以保证产品的安全、高效及环保。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石油及石油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首先,石油的质量标准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燃烧性能等方面。
石油产品标准主要有GB/T24659-2009《石油产品取样规范》、GB/T9108-2010《干燥环境下天然气、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含水量测定方法》等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针对原油、汽油、柴油、润滑油等产品,要求石油产品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凝点、闪点、燃烧点等都必须符合标准规定,化学成分如硫含量、苯含量、饱和度等也有明确的要求。
其次,石油及石油制品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燃烧性能测试等。
物理性质测试主要包括密度测定、粘度测定、凝点测定等,这些测试可以通过传统的实验方法或者仪器设备来进行。
比如,可以使用密度计来测定石油产品的密度,粘度计来测定粘度,凝点仪来测定凝点。
化学成分分析需要使用高级仪器设备,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比如,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来确定石油产品中烃类组分的含量,通过元素分析仪来测定硫含量。
燃烧性能测试需要考虑产品的燃烧温度、燃烧时间、燃烧效率等指标,可以通过实验室燃烧装置进行测试。
此外,对于石油及石油制品的质量监督还需要考虑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
石油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如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因此,国际上对石油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有明确要求,常见的管理措施包括限制有害物质的含量、设立防护设施、制定严格的工艺流程等。
总结起来,石油及石油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石油及石油制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燃烧性能等方面的测试分析,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高效及环保。
在石油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促进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油石化主要检测项目

石油石化检测指石油石化类产品的物相定量分析(成分分析)、元素分析、化学分析、油品鉴定、单元素定量分析、物理性能化学测试等。
可依照 GB、ASTM、TP、ISO、UOP、JIS、EN 等标准进行测试分析。
产品项目原油类产品产品: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中间基原油、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高硫原油、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石脑油、胶质、沥青质、油泥检测项目: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杂质含量、含蜡量、含硫量、含胶量、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原油成分分析:(1)碳元素检测、氢元素检测、硫元素检测、硫化氢检测、硫化物检测、二硫化物检测、单质硫检测、氮元素检测、氧元素检测(2)金属元素检测:镍元素检测、铁元素检测、钒元素检测、铜元素检测、砷元素检测(3)原油盐类检测:氯化钠检测、氯化镁检测、氯化钙检测柴油类产品产品:生物柴油、轻柴油、车用柴油检测项目:色度、氧化安定性、硫含量、酸度、10%蒸余物残碳、灰分、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运动粘度、凝点、冷滤点、闪点、十六烷值、馏程、密度、着火性、油渣、油质、柴油毒性检测、浊点测定、雾化、挥发性煤油类产品产品:动力煤油、溶剂煤油、灯用煤油、燃料煤油、洗涤煤油、航空煤油、煤焦油检测项目:馏程、闪点、总酸值、密度、芳烃、烯烃、灰分、总硫含量、硫醇硫、博士试验、铜片腐蚀、冰点、净热值、运动粘度、辉光值、热安定性、水反应、电导率、润滑性、残留量、萘烃含量、氧含量、氮含量、硫含量、金属含量、芳香化合物含量、酸度测试、氢氧化钾检测汽油类产品产品:车用汽油、航空汽油检测项目:硫含量,腐蚀性,抗氧化安定性、抗爆性、馏程、蒸气压、汽油抗爆性、抗爆剂、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碘值、实际胶质、诱导期、酸度、水溶性酸碱、铜片试验、硫含量、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等、辛烷值、品度值、水分、苯含量、铁含量、磷含量燃料油检测项目:外观、破乳性、粘度、密度、含硫量、闪点、水分、灰分、机械杂质、色度、凝点、酸度、馏程、金属元素含量、残碳、灰分、氧化安定性、十六烷值、燃料油热值润滑油类产品产品:机油、润滑剂、齿轮油、液压油、白油、润滑脂检测项目:外观、色度、密度、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倾点、酸碱值、中和值、水分、机械杂质、灰分、硫酸灰分、残炭、泡沫性、凝胶指数、过滤性、承受能力、清洁度、液相锈蚀、抗擦伤试验、初馏点、油膜质量、蒸发量、防腐蚀性、硬化实验石蜡类产品:脂肪酸、高级醇、火柴、蜡烛、防水剂、软膏、蜡纸、蜡笔、蜡烛、复写纸、微晶石蜡、液体石蜡、聚乙烯蜡检测项目:熔点、含油量、安定性石油沥青产品:直馏沥青、溶剂脱油沥青、氧化沥青、调合沥青、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等;液体沥青、固体沥青、稀释液、乳化液、改性体等;道路沥青、建筑沥青、防水防潮沥青检测项目:黏滞性、塑性、温度敏感性、大气稳定性、溶解度、密度、蒸发损失、脆点、蜡含量、针入度、运动粘度、冻裂点、软化点、垂度、沥青质含量石油焦类产品:针状焦、弹丸焦或球状焦、海绵焦、粉焦检测项目:灰分、硫分、挥发分、真密度、孔隙率、电阻率、热膨胀系数、机械性能、密度、微量元素含量、表观油含量、颗粒稳定性、微晶尺寸值石化产品产品: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二醇类、多元醇;酮类: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N-甲基吡咯烷酮;酸类:乙酸、丙烯酸、磷酸、硫酸、盐酸、硝酸;酯类:乙酯类、丙烯酸酯类、领苯二甲酸酯类、异氰酸酯类、烯烃类:己烯、壬烯、异戊二烯、环烃类:环乙烷、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芳香烃类: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异丙苯、二乙基苯、苯酚、重芳烃;聚合物单体:甲基丙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酸甲酯检测项目:外观、颜色、气味、密度、比值、馏程、冷凝点、融点、PH 值、折光率结晶点粘度蒸汽压电导率、酸值、酸度、碱度、醛值、灰分主要检测指标性能指标冷虑点、浊点、密度、馏程、闪点、润滑性、氧化安定性、固体颗粒污染物、凝固点、硫含量、色度、灰分、铜片腐蚀、水分、倾点、辛烷值、抗爆指数、沉淀物、诱导期、铅含量、残炭、冷滤点、粘度、水含量、总酸值、污染度分析、光谱元素分析、磨损颗粒分析、外观、馏程、铜片腐蚀、冰点、净热值、运动粘度、烟点、热安定性、水反应、电导率、水分离指数、银片腐蚀、颜色、颗粒污染物、胶质化学指标芳烃含量、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酸度、硫醇硫含量、氧/甲醇含量、铁含量、锰含量、多环芳烃、苯含量、红油中醌茜测定、亚硝酸盐的测定、二氧化硫残含量测定等.。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方法要求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方法要求石油化工产品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关键材料之一,包括但不限于原油、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等。
为了保证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检测方法要求。
本文将分别从原油质量检测、石油产品质量检测和化工产品质量检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原油质量检测方法要求原油是石油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对后续炼油加工及产出的石油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原油质量检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要求。
一、物理性质检测物理性质检测是评价原油质量的基础,包括密度、黏度、凝固点、闪点、燃点等参数的测定。
通过测定这些物理性质,可以了解原油的基本性质及特征,为后续加工提供数据支持。
二、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主要是对原油中的主要组分进行测定,包括碳氢化合物、硫含量、氮含量、水含量等。
这些成分的测定可以帮助了解原油的化学构成及污染程度,为炼油过程中的脱硫、脱氮等操作提供依据。
三、杂质检测原油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包括悬浮物、沉淀物、水分、金属杂质等。
这些杂质对于炼油加工设备的损伤程度和原油产品的质量都有一定影响,需进行检测和控制。
石油产品质量检测方法要求石油产品是石油化工的主要产物,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石蜡等。
为了保证石油产品的质量和合格进入市场,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检测方法要求。
一、理化性质检测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检测包括密度、凝固点、闪点、燃点、粘度、含硫量、含氮量等参数的测定。
这些参数表征了石油产品的基本性质及技术指标,为产品的合格性评价提供依据。
二、组分分析石油产品的组分分析主要是对炭氢化合物、芳香烃、饱和烃、杂质、添加剂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帮助了解产品的组成和污染物含量,以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三、性能评价石油产品的性能评价主要是对其特定属性进行测定,如抗磨性、抗氧化性、抗腐蚀性等。
这些属性的测定可以评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为产品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方法要求化工产品是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产物之一,涉及到涂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和精细化学品等多个细分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化学工业产品检验检测成分分析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张工 134—3103--5152
石油化学产品(petrochemicals):是指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制造化学
品的石油化学工业的制成品,同称为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经过各种加工过程,可制得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石油焦、液化气等石油产品,并可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化肥、农药等化工产品提供丰富的原料。
产品介绍:石油化工产品是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
生产石油
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多种)及合成材料等(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有机化学品:
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合成气等。
乙烯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丙烯
丙烯用量最大的是生产聚丙烯,另外丙烯可制丙烯腈、异丙醇、苯酚和丙酮、丁醇和辛醇、丙烯酸及其脂类以及制环氧丙烷和丙二醇、环氧氯丙烷和合成甘油等。
用于制丙烯腈、环氧丙烷、丙酮等。
用以生产多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生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多种精细化学品等。
醇、醛、酮、酸、胺类、酚类、卤代物、硝基化合物等。
醇
醇是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一般所指的醇,羟基是与一个饱和的,sp3杂化的碳原子相连。
若羟基与苯环相连,则是酚;若羟基与sp2杂化的烯类碳相连,则是烯醇。
酚与烯醇与一般的醇性质上有较大差异。
硝基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可用作医药、染料、香料、炸药等工业的化工原料及有机合成试剂。
多硝基化合物性质不稳定,有强氧化力,可用作炸药。
例如三硝基甲苯(TNT)和苦味酸等。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是制备芳香胺、重氮盐等的原料。
多硝基化合物具有爆炸性,如2、4、6-三甲基甲苯和三甲基苯酚都是爆炸力极强的化合物,可以用作炸药;另有一些多硝基化合物具有极强的香味,可以制备人造麝香。
高分子化学品:
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工业是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是聚酰胺纤维(锦纶),随后腈纶、涤纶等陆续投入工业生产。
根据化学组成,合成纤维可分为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澄。
它们习惯被称为锦纶(或尼龙)、涤纶、腈纶、丙纶、维纶。
除上述几种之外,常见的合成纤维还有氨纶。
合成纤维的生产首先是将单体经聚合反应制成成纤高聚物,这些聚合反应原理、生产过程及设备与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的生产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合成纤维要经过纺丝及后加工,才能成为合格的纺织纤维。
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低分子原料――单体(如乙烯、丙烯、氯乙烯等)通过聚合反应结合成大分子而生产的。
合成树脂是由低分子量的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制得的高分子量的树脂状物质;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占总量的40% ~ 100%。
塑料的基体是树脂,大多数情况下在塑料中加有添加剂(也称助剂),这些添具有特定功能,可以改进加工或使用性能,有时仅仅作为增量剂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
塑料:
塑料也可按用途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
通用塑料是大宗生产的一类塑料,其价格低廉,可用于一般用途。
聚乙烯、聚丙稀、聚氯乙烯、 ABS及聚苯乙烯属于通用料。
工程塑料能作为工程材料使用,具有相对密度小、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能优越、成型加工容易、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
工程塑料有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聚甲醛、聚苯醚、聚亚苯基氧、聚砜和聚酰亚胺等,广泛用于化工、电子、机械、汽车制造、航空、建筑、交通等工业。
特种塑料具有通用塑料所不具有的特性,通常认为是用于能发挥其特性场合的塑料。
合成橡胶:
通用橡胶是指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橡胶使用的胶种,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和一般工业橡胶制
品,需求量大,是合成橡胶的主要品种。
丁苯橡胶: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制得的,是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
顺丁橡胶:丁二烯经溶液聚合制得。
异戊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简称。
异丙橡胶:以乙烯和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
氯丁橡胶:以氯丁二烯为主要原料,通过均聚或少量其它单体共聚而成的。
精细化工产品:
精细化工产品又被称为专用化学品。
包括表面活性剂、农药、染料(含颜料)、医药、助剂、催化剂。
此外还有涂料、胶粘剂、感光材料、磁记录材料、化学试剂、香料、食品与饲料添加剂、油田化学品、水处理剂、油品添加剂等。
农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前三类占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医药:传统精细化工行业之一,主要指采用化学或生物化学合成制成的药物,包括原料药生产和制剂(片、粉、针剂等)生产。
染料:主要用于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着色。
颜料:主要用于塑料、涂料、油墨、建材等的着色。
可检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