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广场

合集下载

美丽的八一广场作文300字

美丽的八一广场作文300字

美丽的八一广场作文300字
八一广场,真的很大!每次走到这儿,我都得花点时间找方向。

但你知道吗?这广场的地砖真的很有特色,看上去平平无奇,但踩
上去就知道,哇,质感真好!
旁边那些高楼,简直就是现代都市的象征。

和广场上的那座纪
念碑一比,简直是“古今大战”。

纪念碑静静地立在那儿,好像在
告诉我们,别忘了历史哦!
在八一广场散步,真的挺舒服的。

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
有手牵手的情侣,有带着孩子的家庭,还有那些一边走一边聊天的
老人家。

大家都在这儿放松,享受这份城市的宁静。

说起八一广场,我得提提那些活动。

每逢节假日,这里总是热
闹非凡。

有唱歌跳舞的,还有卖各种小吃的。

我每次来都能碰到些
新鲜事儿,真的,这里不仅仅是个广场,更像是大家的欢乐场!。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八一广场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八一广场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八一广场《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八一广场》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八一广场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超级棒的地方!八一广场在咱们南昌那可是大大的有名。

一到广场,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高高的纪念碑,它就像一个英勇的战士,笔直地站在那里。

纪念碑上刻着好多英雄的故事呢!广场上可热闹啦!白天的时候,有好多爷爷奶奶在那里放风筝,风筝飞得高高的,好像要和天上的白云交朋友。

到了晚上,灯光一亮,整个广场就像穿上了一件彩色的衣服。

好多小朋友在那里滑旱冰,他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我最喜欢的就是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啦!当音乐响起,喷泉就会跟着节奏跳舞。

有时候喷泉喷得高高的,像一条巨龙冲向天空;有时候又像一朵朵美丽的花,慢慢开放。

我每次去看,都会被它深深地吸引住。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八一广场。

我看到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哭了起来。

旁边的一位叔叔马上把他扶了起来,还安慰他说:“小朋友,别哭别哭,勇敢一点!”这让我感觉到八一广场不仅风景美,人也很美。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来八一广场玩一玩,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上它的!《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八一广场》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八一广场。

八一广场特别大,大得能装下好多好多的人。

一进去,就能看到一块大大的空地,好多人在那里玩耍。

广场上有很多漂亮的花和绿绿的树。

春天的时候,花开得五颜六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好看极了!微风吹过,花朵轻轻摇晃,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

我印象最深的是广场上的雕塑。

那些雕塑栩栩如生,好像在给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雕塑,是一位战士拿着枪,表情特别坚定。

爸爸告诉我,那是为了纪念以前的英雄们。

到了晚上,八一广场就更热闹啦!灯光闪烁,还有好多人在跳舞。

他们的动作整齐又好看,我都忍不住跟着跳了起来。

小伙伴们,你们也快来八一广场看看吧,这里真的很棒!。

五一作文之八一广场

五一作文之八一广场

五一作文之八一广场
在南昌有一个美丽的广场,叫八一广场。

八一广场最引人注目地方,就是八一起义纪念碑了,那高大的八一起义纪念碑直插云霄。

碑顶上有一面石头砌成的八一军旗,它仿佛在迎空飘扬,非常雄伟、壮观,让人肃然起敬。

突然,雄壮的军歌响了起来,喷泉也欢快地跳起舞来。

音乐喷泉时而冲上天空像威猛的巨龙,时而摇摇摆摆像正在跳舞的仙女,时而突然跌落像无数珍珠洒落人间,躲不及得人们都被淋成了“落汤鸡”但他笑得更加欢乐!
广场中间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有的做在石凳上谈天说地,有的在悠闲地散步,还有的在放风筝。

广场周围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有高大的棕榈树,有青翠的松柏,还有修剪整齐的灌木丛。

五颜六色的花儿盛开了,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美丽极了。

晚上,广场变成了灯的海洋,霓虹灯五彩缤纷,绚丽夺目,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有的像一串串珍珠挂在杆子上,有的像高大的宝塔,矗立在我眼前,还有的像圣诞树闪闪发光。

八一广场既是个风景优美的大花园,又是一个人们休闲娱乐
的天堂。

南昌八一广场文案短句

南昌八一广场文案短句

南昌八一广场文案短句
南昌八一广场,那可是南昌的心脏地带呀!嘿,朋友,你去过吗?如果没去过,那你可真的错过了好多呢!
想象一下,你站在那广阔的广场上,抬头就能看到雄伟的纪念碑,它就像一个巨人,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

那感觉,是不是很震撼?就好像你站在历史的大门前,轻轻一推就能走进那些波澜壮阔的岁月。

每次我去八一广场,都会被那里的氛围所感染。

广场上的人们,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欢快地放风筝,还有的聚在一起聊天、说笑,好不快活!这场景,不就像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吗?大家都在享受着这片广场带来的美好。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在八一广场上玩耍。

我们笑着、闹着,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活力。

突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问我们:“哥哥姐姐,这个纪念碑是干什么的呀?”我们就耐心地给他讲解,看着他那好奇的眼神,我们心里也特别开心。

那时候,我觉得八一广场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

八一广场对南昌人来说,那是无比重要的存在呀!它见证了南昌的发展和变迁,就像一个忠实的老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

它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回忆和情感,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

它难道不是南昌的象征吗?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它,爱护它。

我觉得,八一广场永远都会是南昌最耀眼的地标,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它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感动。

八一广场观后感

八一广场观后感

八一广场观后感提起八一广场,那在咱南昌人的心中,可是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溜达着就来到了这大名鼎鼎的八一广场。

刚到广场边上,我就被那热闹的场景给震住了。

这人来人往的,有带着孩子出来玩耍的一家子,有手挽手甜甜蜜蜜的小情侣,还有一群群嘻嘻哈哈的学生。

我顺着人流走进广场,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高耸入云的纪念塔。

这塔啊,庄严肃穆得很,就像一个威武的大将军,守护着这片土地。

塔身上的浮雕,那叫一个精美,把当年的战斗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

我凑近了仔细瞧,仿佛能听到战士们的喊杀声,能看到硝烟弥漫的战场。

广场上的地砖,一块一块整整齐齐的,干净得能照出人影。

我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印在上面,心里还怪不好意思的,感觉弄脏了这一片整洁。

旁边的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正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还有那些个绿油油的小草,嫩得都能掐出水来。

微风拂过,花儿和小草都轻轻摇晃着,像是在跟路过的人们打招呼。

再往前走,就是一群小朋友在放风筝。

那风筝各式各样的,有老鹰的,有蝴蝶的,还有喜羊羊的。

小朋友们在广场上欢快地跑着,边跑边喊:“飞高点,飞高点!”大人们则在一旁笑着看着,时不时提醒一句:“慢点儿跑,别摔着!”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被他们的快乐感染得不行。

广场上还有一群大爷大妈在跳广场舞。

那音乐声,响得哟,隔老远都能听见。

大爷大妈们的动作虽说不是特别整齐,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股子认真劲儿,真让人佩服。

我看着看着,脚都忍不住跟着节奏动了起来。

走着走着,我发现有个卖糖葫芦的小摊。

那糖葫芦红彤彤的,外面裹着一层亮晶晶的糖衣,看着就让人馋得流口水。

卖糖葫芦的大叔笑呵呵地招呼着客人,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这糖葫芦可甜啦,不好吃不要钱!”我忍不住买了一串,咬上一口,酸酸甜甜的,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在广场的一角,我看到有个年轻人坐在长椅上画画。

他专注的神情让我忍不住凑过去看。

只见画纸上,八一广场的美景一点点呈现出来,那线条,那色彩,简直绝了。

游览八一广场的作文

游览八一广场的作文

游览八一广场的作文
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她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在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广场叫八一广场。

八一广场绿树成荫,两旁的道路也干净整洁。

看!喷泉正在随着扬婉转的乐曲摆动着,就像一个个美丽的舞者在歌声中跳舞。

在广场中的中央最醒目的就要数八一广场纪念塔了。

它分为塔座塔身和塔顶。

塔座其中一面是雕刻着“八一起义”四个汉字,其他三面刻着许多英雄人物的浮雕:形态各异,人物众多。

他们有的吹着冲锋号,仿佛在说:“兄弟们冲啊!加把力,只要打了胜仗,咱新中国就有着落了!”有的拿着石头恨不得迅速砸向敌人;有的背着步枪;有的扛着锄头,眼中喷着怒火;还有的举着油灯照耀着前方的路。

塔身的正面雕刻着叶剑及英元师题写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塔”。

塔顶上有一把步枪,上面是随风飘扬的军旗。

整个纪念塔雄伟,庄严,让人充满敬仰之情,我爱八一广场,更爱英雄城南昌。

八一广场纪念碑观后感

八一广场纪念碑观后感

八一广场纪念碑观后感南昌八一广场,那是一个承载着历史厚重与英雄荣光的地方。

而矗立在广场中心的纪念碑,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走进了八一广场。

远远望去,那高耸入云的纪念碑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走近纪念碑,我才真正感受到它的雄伟与庄严。

碑身上的浮雕栩栩如生,每一幅都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

我站在那里,静静地凝视着,思绪不由自主地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看到了南昌起义时的激烈场景,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人民的解放,他们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那一瞬间,我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呐喊声,能感受到他们的热血在沸腾。

纪念碑的底座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那些名字,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个符号,但对于他们的家人,对于我们的国家,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英勇无畏的英雄。

我用手轻轻触摸着那些名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这些名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牵挂,是无数的牺牲和奉献。

我看到一位老者,他站在纪念碑前,眼中含着泪花。

我忍不住走上前去,和他交谈起来。

原来,他的父亲就是当年参加南昌起义的战士。

他给我讲述了他父亲的故事,那些在战场上的生死瞬间,那些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

他说,他每年都会来到这里,看看这座纪念碑,仿佛能在这里找到父亲的身影。

听着他的讲述,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在纪念碑的周围,人们来来往往。

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给孩子讲述着历史;有学生们组队前来,向纪念碑敬献鲜花;还有一些老人,他们静静地坐在一旁,回忆着过去。

这一幕幕,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传承和延续。

站在八一广场纪念碑下,我想起了我们如今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纷飞的炮火。

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以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

这一切,都是那些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参观八一广场心得

参观八一广场心得

参观八一广场心得
今天我来到了八一广场参观,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广场。

一走进
广场,就能感受到这里的气氛非常热闹,人们在广场上散步、跳舞、
健身等活动,十分的生动和活跃。

广场中央的雕塑非常的震撼,那个矗立在中央的解放军战士的雕
塑非常的高大威猛,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整个广场的设计上,以人
民的解放军为主要题材,寓意着以军队的英勇气概,捍卫着大中国的
繁荣昌盛,感觉非常的有气势感。

广场周边还有一些供游客休闲娱乐的公园,其中就有一家著名的
小笼包店,叫做“桂林小吃”。

这里的小笼包皮薄馅多、扣得整齐,
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可口。

总之,八一广场是一个非常值得参观的地方,除了可以欣赏美丽
的风景,还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感受到解放军英勇战士的精神气概,让人耳目一新,体味着一种红色文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一广场--------军旗升起的地方我是4月21日到的南昌,首先就来到南昌八一广场瞻仰凭吊了先烈英魂。

八一广场由七个标志性建筑,均与南昌起义有关的纪念性建筑。

1.八一起义纪念塔为广场中的标志性建筑,高53.6米,由台基、塔座、塔身、塔顶四部分组成。

塔座正面镌刻“八一南昌起义简介”碑文,东、南、西三面各有一幅反映武装起义的人物浮雕。

塔身正面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铜胎鎏金大字。

塔顶由一支直立的巨型“汉阳造”步枪和一面八一军旗组成。

纪念塔造型雄伟挺拔,寓意明快深刻。

2. 八一金水河在八一纪念塔前,河长120米,宽14米。

水上架设有两座造型别致的金水桥。

桥长5米。

3.八一音乐喷泉在金水桥两旁河床铺排各种造型的喷头,高低起伏的喷泉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黄河颂》、《咱们工人有力量》、《咱当兵的人》、《为了谁》、《走进新时代》等著名歌曲组合成水舞歌飞、色彩斑斓的视听景观。

4.八一军史浮雕广场中心四周树立八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题材的浮雕。

它们分别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红都瑞金、万里长征、敌后抗日、解放战争、钢铁长城。

其背面是江西现有的八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以井冈山、庐山、三清山、三百山、龙虎山、仙女湖、梅岭、龟峰为题材的山水浮雕。

5.八一升旗台广场中心南面设置了高高的升旗台。

这里是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授旗仪式和升国旗仪式的地方。

6.八一题词升旗台北侧,一方高大的汉白玉镌刻着江泽民的亲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突出了南昌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历史地位。

升旗台的南侧,与之相对称的汉白玉镌刻着毛泽东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了井冈山道路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7. 八一军史石刻大事记在广场南部直通升旗台的中轴线上,铺设了一条49米长4.9米宽,由透明玻璃构成的步行道。

步行道下面用三十二块汉白玉的精美镌刻,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成长史,时间从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至2003年“神舟”五号升天,全文八千余字,堪称一幅雄浑壮观的军史碑廊。

说到八一南昌起义,我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历史背景。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各指挥的各个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三千余人,缴获枪支五千余支,子弹百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

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

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

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

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

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斗争决心。

8月1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为委员。

革命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

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

全军共2万余人。

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会后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

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决定率起义军向广东进军,计划以广东为基地再次组织北伐。

8月3日至6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

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共产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

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8月下旬,起义军在瑞金、会昌地区击破国民党军钱大钧、黄绍竑等部的拦阻,歼敌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

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

会昌战斗后,起义军陆续折返瑞金,改道东进,经福建省长汀、上杭,沿汀江、韩江南下。

9月22日,第11军第25师占领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主力继续南进,于23日占领潮安(今潮州)、汕头。

在此期间,驻广东的国民党军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令钱大钧残部牵制第25师,令黄绍竑部经丰顺进攻潮安,令陈济棠、薛岳部3个师1.5万余人组成东路军,由河源东进,寻起义军主力决战。

根据上述情况,中共前委决定,第20军新建的第3师随革命委员会驻守潮汕地区,集中主力6500余人迎击东进之敌。

9月28日,起义军主力在揭阳县山湖(玉湖)附近地区同东路军遭遇,将其击溃,继向汤坑(今丰顺市)推进,在汾水村地区与敌再次激战,至30日,起义军伤亡2000余人,无力再战,遂向揭阳撤退。

是日晚,黄绍竑部攻占潮安。

10月3日,起义军主力在流沙(今普宁市)与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员会会合,继续向海丰、陆丰地区撤退,在经过流沙西南钟潭村附近的莲花山时,再次遭到东路军的截击,激战不胜,部队大部溃散。

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余部1300余人进入海陆丰地区。

驻守三河坝的第25师,在给钱大钧部以重大杀伤后,向潮安转移,10月5日在饶平县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师一部会合。

此后,这两支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这是一次长途行军,从南昌出发,经抚州、宜黄、广昌、石城、瑞金、会昌、长汀、上杭、大埔,直到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占领潮州、汕头,整整走了一个多月才停脚,而先头部队则已进入海陆丰地区。

沿途在瑞金以北的壬田寨打了一次胜仗,在会昌又打了一次胜仗,歼灭敌人一个多师。

警卫队的战士们虽然万分疲劳,但精神兴奋,始终保持着高涨情绪,保卫起义军领导机关——革命委员会的安全。

当时我在警卫队当班长。

占领潮州后,我们这个排奉命留在那里,担负后勤部门和物资仓库的警卫任务。

撤出潮州后,我们东渡韩江,向饶平方向前进。

到饶平时,朱德同志已率领二十五师和九军教导团从三河坝撤到那里,我们同这支队伍会合一起了。

接着就在朱德、陈毅同志领导下,开始向闽赣方向作战略转移。

这又是一次长途行军,经饶平、平和、大埔、永定、武平、信丰到达南康、大庾地区。

由于连续行军作战,部队减员很大,加上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战士和干部,对革命产生动摇,陆续离开了部队,到南康时还剩下一千多人,到达大庾时只剩七、八百人,因为部队成分不纯,加之基层党员太少,沿途军纪不好,乃将部队整编为一个团,朱德同志任团长,陈毅同志任团指导员。

他们亲自整顿部队纪律,加强政治工作,坏分子被淘汰,留下来的同志更坚定了。

形势变化得极快,将过旧历年的时候,我们进湖南到宜章,消灭了该县反动武装以后,即公开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正式打起了镰刀、斧头的红旗,举行了轰轰烈烈的湘南起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代,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

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