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滤池及沉淀池设计

合集下载

给水厂设计总说明书

给水厂设计总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前言 (4)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1.1.1 总体目标 (4)1.1.2 具体目标 (4)1.2主要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4)1.2.1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4)1.2.2 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1.3 设计参考资料 (5)1.4 设计成果 (5)第二章给水厂处理工艺的选择 (6)2.1 设计资料 (6)2.1.1城市现状 (6)2.1.2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6)2.1.3水源水质资料 (6)2.2给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7)2.2.1 一般净水工艺流程 (7)2.2.2 本设计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7)2.3 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8)2.3.3絮凝池 (9)2.3.4 沉淀池 (10)2.3.5 滤池 (11)第三章主要单体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3)3.1 加药间设计计算 (13)3.1.1. 设计参数 (13)3.1.2. 设计计算 (13)3.2 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15)3.2.1设计参数 (15)3.2.2 设计计算 (15)1.设计管径 (15)2.混合单元数 (15)3.混合时间 (15)4.水头损失 (15)5.校核GT值 (16)3.3 机械絮凝池设计计算 (16)3.3.1 主要设计参数 (16)3.3.2 计算 (16)3.4沉淀设备的设计 (20)3.5 滤池设计计算 (25)3.5.1 计算依据 (26)3.5.2 设计计算 (26)3.5.3 校核强制滤速v′ (27)4.5.4 滤池高度 (27)3.5.5 水封井的设计 (27)3.5.6 水反冲洗管渠系统 (28)3.5.7 滤池管渠的布置 (30)3.5.9 反洗空气的供给 (36)3.5.10 设备选型 (38)3.6清水池设计计算 (38)3.6.1清水池平面尺寸的计算: (38)3.6.2清水池的管道系统 (39)3.6.3清水池的布置 (40)3.7 液氯消毒及加氯间设计 (40)3.8 泵房设计 (42)3.8.1 一级泵房设计 (42)3.8.2 吸水井设计 (45)3.8.3二泵房的设计 (45)第4章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47)4.1 工艺流程布置设计 (47)4.2平面布置设计 (47)4.3 水厂管线设计 (48)4.4 高程布置设计计算 (48)第一章前言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给水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经常能用到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絮凝加斜管沉淀池及V型滤池和活性炭滤池城市给水厂毕业设计计算书

絮凝加斜管沉淀池及V型滤池和活性炭滤池城市给水厂毕业设计计算书

X X 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作者: XXX 学号:XXXXXX 学院: XX工业大学系(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题目:北方某城市给水厂工程设计指导者: XX 讲师评阅者:2016 年 12 月 18 日XX工业大学2016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目次1. 绪论 (1)1.1 前言 (1)1.2 工程概况 (1)2. 方案比较 (2)2.1 原水资料 (2)2.2 构筑物比较 (2)2.2.1 混凝和沉淀 (2)2.2.2 澄清池 (4)2.2.3 过滤池 (5)2.2.4 消毒 (5)3. 给水工艺的选择 (6)4. 工艺设计的相关计算 (8)4.1 一级泵站 (8)4.1.1 扬程计算 (8)4.1.2 选泵 (9)4.1.3 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9)4.1.4 压水管的设计 (9)4.1.5 泵机组及管路布置 (10)4.1.6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计算 (10)4.1.7 泵房筒体高度的确定 (11)4.1.8 附属设备的选择 (12)4.1.9 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2)4.1.10 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13)4.2 平流式沉砂池 (13)4.3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14)4.3.1 溶液池 (14)4.3.2 溶解池 (15)4.3.3 投药管 (15)4.3.4 混合设备的设计 (15)(1)设计流量 (16)(2)设计流速 (16)(3)混合单元数 (16)(4)混合时间 (16)(5)水头损失 (16)(6)校核GT值 (16)4.4 机械絮凝池 (16)4.5 斜管沉淀池 (19)4.5.1 设计水量 (19)4.5.2 沉淀池面积 (19)4.5.3 池体高度 (20)4.5.4 复核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20)4.5.5 配水槽 (21)4.5.6 集水系统 (21)4.5.7 排泥 (22)4.6 V型滤池 (22)4.6.1 设计参数 (22)4.6.2 池体尺寸 (23)4.6.3 反冲洗管渠系统 (24)4.6.4 滤池管渠的布置 (26)4.6.5 冲洗水的供给(反冲洗水选用水泵供水) (29)4.7 普通滤池型活性炭滤池 (33)4.7.1 设计参数 (33)4.7.2 滤池面积及尺寸 (33)4.7.3 滤池高度 (34)4.7.4 大阻力配水系统 (34)4.7.5 冲洗排水槽 (35)4.7.6 管渠计算 (35)4.7.7冲洗水箱 (37)4.8 加氯间 (37)4.9 清水池 (38)4.10 送水泵站 (39)4.10.1 选泵 (39)4.10.2 水泵吸水管水头损失 (40)4.10.3 水泵压水管水头损失 (41)4.10.4 泵房高度 (41)4.10.5 水泵房内设备 (42)4.10.6 选择真空泵 (42)4.10.7 排水泵 (42)4.10.8 吸水井 (42)4.11 污泥处理 (42)4.11.1 回流调节池及回流泵房 (43)4.11.2 污泥调节池 (43)4.11.3 污泥浓缩 (44)5 给水处理的总体布置 (46)5.1 水厂平面布置 (46)5.1.1 水厂的基本组成包括两部分: (46)5.1.2 水厂平面布置的要求: (46)5.1.3 水厂绿化布置: (47)5.1.4 水厂平面布置: (47)5.2 水厂高程布置 (48)5.2.1 各构筑物之间损失的计算 (48)结论 (50)参考文献 (51)致谢 (52)1. 绪论1.1 前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饮水安全则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净水厂工艺

净水厂工艺

净水厂工艺工艺部分一沉淀水厂净水工艺,有常规工艺和先进工艺之分:常规工艺:沉淀→过滤;1效果稳定,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并且对异重流有不错的抵抗能力。

但也有缺点,比如占地面积大。

【所谓异重流是指进入较静而具有密度差异的水体的一股水流。

异重流重于池内水体者,将下沉并以较高的流速沿着底部绕道前行;异重流轻于水体者,将沿水面径流至出水口。

密度的差别可能由于水温,所含盐分或悬浮固体量的不同所造成。

若池内水平流速相当高,异重流将和池中水流汇合,影响流态甚微。

这样的沉淀池具有稳定的流态。

若异重流在整个池内保持者,则具有不稳定的流态,这不利于絮凝体的下沉。

】(2)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其异重流比较严重,冬季在气温变化大时易泛池。

该类型池于50年代从苏联引进,到了60年代已基本上不再建了。

现在要做的话要往自动化方向年代到80源水中加入较多的凝聚剂,并适当降低负荷,经过一定时间运转后,逐步形成。

从泥渣充分利用的角度而言,平流式沉淀池单纯为了颗粒的沉降,池底沉泥还具有相当的接触絮凝活性未被利用。

澄清池则充分利用了活性泥渣的絮凝作用。

澄清池形式很多,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1)泥渣悬浮型澄清池,包括悬浮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

(2)泥渣循环型澄清池,包括机械搅拌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等。

到90年代,澄清池的发展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水厂的发展要求。

一方面,它操作过于复杂,而且很多操作又不能用自动化机械代替。

这就使得池子的运行效果要受到一定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澄清池在电耗上要比其他类型的池高。

澄清池池高在8~9米,而平流式沉淀池池高仅在3~4米,这无形中就提高了澄清池就冲洗得不干净,这些不干净的滤料,逐渐会胶结起来,长大成团。

形成“泥球”或“泥饼”。

“泥球”和“泥饼”又进一步影响冲洗的效果,将会影响过滤的水质,甚至被迫将整个砂层运出滤池进行清洗。

另一个现象是在冲洗水量大的地方,流速很大,会使承托层发生冲动,引起滤料和承托层混合现象,使砂子漏入过滤水中,产生“走砂”现象。

(完整版)自来水厂设计

(完整版)自来水厂设计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序号:xxx大学城建学院给水排水系2015年9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设计任务 (2)1.1 工程概况 (2)1.2 设计资料 (2)1.3 设计任务书 (3)第二章水厂工艺方案确定及技术比较 (4)2.1 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及确定 (4)2.2 拟设计方案流程图 (6)第三章混凝工艺计算 (11)3.1 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11)3.2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14)3.3 混合设备的设计 (14)3.4 往复式隔板絮凝反应池设计 (14)第四章沉淀工艺计算 (15)4.1 设计参数 (16)4.2 平面计算 (17)4.3 进出水系统 (18)第五章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20)5.1 设计参数 (21)5.2 设计计算 (21)第六章消毒和清水池设计 (22)6.1 加氯消毒 (22)6.2 清水池计算 (22)第七章二级泵站的设计 (23)7.1 设计参数 (23)7.2 设计计算 (24)第八章水厂总平面布置 (25)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设计任务1.1 工程概况本设计主要是给水处理厂的设计,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对水质和水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湖北某县城原有水厂水厂能力已不能满足水质水量的要求。

为解决城市越来越严重的缺水问题,当地市政府部门研究决定新建一座自来水厂,以补充城市供水能力。

本设计主要是给水处理厂的设计,规划处理水量为10万立方米/天,近期设计规模为5万立方米/天。

该厂的水源为湖北某县城水域,水源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二级水质标准,原水水质其中的一些常规的检测项目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的要求,需要处理的为水源的浊度、残渣及细菌的灭活。

由于水源水质良好无需预处理及深度处理,所以该水厂的处理工艺流程为常规处理工艺。

即: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用户。

主要构筑物为:絮凝池、沉淀池、滤池和清水池。

某净水厂毕业设计完整版含图纸

某净水厂毕业设计完整版含图纸

某净水厂毕业设计完整版含图纸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2006年12月《给水工程》课程设计前言自从有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人类活动就受制于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所产生的水量和水质。

城市给水工程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工程的前期立项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资金的筹集。

为了设计好建设好城市给水工程,需要在项目的立项和设计各个环节充分了解工程的内容、要求和设计计算方法,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使工程建成后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与理论结合,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课程设计,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增加对实际情况的理解。

同时可以涉及新兴工艺,对各个工艺流程进行比较选择。

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是水处理厂设计最为关键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造价、运行成本何处水水质。

常规水处理工艺(即所谓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并无重大技术突破。

1( 混合工艺其主导工艺仍然是水泵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机械混合和跌水混合等。

2(1《给水工程》课程设计第1章总论 1.1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1.1设计题目某市净水厂设计1.1.2基本资料31、水厂产水量:1组:30000m/d。

32组:50000 m/d。

33组:80000 m/d。

2、水源为河水,原水水质如下:项目数量项目数量100~500mmg/l 浑浊度总硬度 40度1度色度碳酸盐硬度 4度0~20? 21mg/l 水温氯根7.2 32mg/l PH值硫酸根0.05mg/l 12000个/ml 细菌总数硝酸根1mg/l 3000个/ml 大肠菌数铁 0.033mg/l 略有臭和味亚硝酸根 4度7.69ml/l 耗氧量碱度3、厂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黄海高程160.0m,水厂占地(1、2组):2.26公顷(155×145m)。

3组:2.4公顷(155×155m)4、当地气象资料:2《给水工程》课程设计风向:东北气温(月平均):最高28?,最低-1.9?。

关于自来水厂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自来水厂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自来水厂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针对一些自来水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生产管理的经验,对自来水厂总平面布置,厂区标高的确定,生产用水管网,废水回收以及厂区各构筑物的排水等应注意的事项,提出见解,提供设计参考。

自来水厂水厂设计管网1总平面布置的注意事项净水厂总平面布置的要求是功能分区合理,各构筑物布置紧凑、流程合理、管理方便,同时尽可能利用地形,并适当留有发展的余地。

在总平面具体布置时下面几点要引起设计者注意:①加矾间应靠近反应沉淀池进口。

②加氯间一般宜靠近滤池与清水库。

当需要对原水预加氯时,此时可能管线较长,对于水源水质较差、菌藻含量较高,预投氯量相对较大的宜把加氯间设在沉淀池前端;对水源距水厂较远而又需预加氯的可在取水泵房处增设加氯间就近加注。

另外,也可利用下面办法解决:如系氯、水混合后加注的,可采取在加注点增设水射器;或改用氯气输送,距离可达100~200m。

③沉淀池和滤池尽量靠近。

④在厂区道路布置上,各生产构筑物之间如:沉淀池、过滤池、加矾加氯间等处,必须道路便捷,除地面交通外,池与池之间也应设置架空桥,以便巡回检查管理。

⑤加矾用料往往品种多样,不易整洁,最好避开厂主干道两侧,将加矾间设到较为隐蔽的地方。

⑥滤料堆场应尽量靠近滤池布置,并合理利用厂区空地砌筑堆砂池,以使厂区整洁,环境优美。

2厂区标高的确定厂区设计地面标高宜高出厂外地面0.3~0.5m,或更高一些,以免汛期淹水。

但若填方量过大,一时难以办到,可先只填高道路。

解决这一问题最可行的办法是利用生产排出污泥,经过长期填充之后,使厂区地坪逐渐升到设计标高。

供水泵房一般均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为了减小埋深,一般选在厂区地势最低处建造,虽然泵房的地下埋深浅了,建造费用省了,但从安全生产角度来看,却最为不利,每遇暴雨或构筑物溢水事故时,水就会涌向泵房,即使泵房外围有排水系统,仍旧有被淹的危险。

所以,将泵房设到地势较高的场所比较好,或提高泵房周边地面标高。

某水厂V型滤池设计、施工问题总结

某水厂V型滤池设计、施工问题总结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TU99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22)05-0067-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2.05.0290前言V 型滤池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国内外水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水厂设计中较多采用的一种水处理构筑物。

但滤池施工工艺较复杂,建造精度要求高,施工周期时间长。

笔者对该地表水厂V 型滤池设计、施工及调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1工程概况该地表水厂设计日供水量为20万吨,厂区占地面积11.21万m ²,由22个独立的构筑物单体组成。

水厂以水库水作为原水,采用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以及“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

V 型滤池作为核心的水处理构筑物,双排布置,共12组,每组过滤面积为101.4m ²。

2设计应当注意的问题2.1初滤排放阀的设计本工程初滤排放阀设计安装在排水渠内,安装高度距离底板80cm,在反冲洗时,初滤阀的电动执行机构容易被反冲洗水淹没,经常出现故障。

因此建议将初滤阀的执行机构由电动改为气动,同时将控制单元安装在池顶走道板上。

笔者也曾参观过其他水厂,部分水厂将电动初滤阀安装在管廊内,通过一根总管,将初滤水排放出去,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避免执行机构被淹没。

2.2进水渠道2.2.1进水渠道设置放空管在调试期间,需要将进水渠道内的水排空,检查闸板阀安装的密封性。

但进水渠内水位很高,放置抽水泵抽水需要接线、布管,排水花费了很长时间。

另外,用于进水渠池壁消毒的水以及调试中不合格的水也无法彻底排空,只能通过进水慢慢稀释,才能将进水渠清洗干净。

建议在进水总渠设计若干放空管,中间安装阀门,将进水渠中的水排到下部的排水总渠。

2.2.2进水渠道进水管增加控制阀门对于进水渠道,建议在两边进水管位置各增加一套阀门来控制沉淀池往V 型滤池的进水,主要有以下两点考虑:①水厂在初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滤池都不是满负荷运行的,部分水厂为了管理方便,只运行一侧的滤池,这就会使另外一侧进水渠道内的水无法流动,处于死水状态,进而导致水体细菌滋生,污染水质;②V 型滤池单侧共有6个进水闸板阀,闸板阀可能由于密封胶圈老化、阀框周围漏水等原因,需要工人进入渠道内维修,滤池两侧分别设置控制阀门,保证阀门维修时,单侧滤池正常使用。

水厂工艺设计

水厂工艺设计

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淮安市盱眙水厂工艺设计学院:南方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 N0706052姓名:王琳学号:N070605220指导教师:王郑二O一一年六月九日摘要 (III)ABSTRACT................................................................................................................................... I V 1设计任务及要求................................................................................................................. - 1 -1.1设计任务及工作要求 (1)1.1.1设计题目............................................................................................................ - 1 -1.1.2设计进出水水质................................................................................................ - 1 -1.1.3城县人口及用水情况........................................................................................ - 1 -1.1.4气候条件............................................................................................................ - 1 -1.2设计工作内容 (2)1.2.1 设计内容:....................................................................................................... - 2 -1.2.2设计要求............................................................................................................ - 2 -2 总体设计............................................................................................................................ - 4 -2.1城镇给水系统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4)2.1.1净水工艺的要求................................................................................................ - 4 -2.1.2一般水源净水工艺流程选择参考.................................................................... - 4 -2.1.3水处理工艺选择................................................................................................ - 5 - 3城镇给水管网设计........................................................................................................... - 10 -3.1给水管网的布置 (10)3.1.1给水管网定线原则.......................................................................................... - 10 -3.1.2输水管区定线要求.......................................................................................... - 10 -3.2给水管网的基本设计计算 (11)3.2.1各项用水量计算.............................................................................................. - 11 -3.3二级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12)3.3.1流量计算.......................................................................................................... - 13 -3.3.2扬程计算.......................................................................................................... - 13 -3.3.3选泵.................................................................................................................. - 13 -3.3.5吸水井的设计.................................................................................................. - 15 -3.3.6起重设备选择.................................................................................................. - 15 -3.3.7泵房高度计算.................................................................................................. - 15 -3.3.8管道计算.......................................................................................................... - 16 -3.3.9通风与抽水设备计算...................................................................................... - 17 - 4城镇给水处理厂设计....................................................................................................... - 18 -4.1药剂投配设备设计 (18)4.1.1混凝剂药剂的选用.......................................................................................... - 18 -4.1.2 混凝剂的投加................................................................................................. - 19 -4.1.3加药间设计计算.............................................................................................. - 19 -4.1.4静态混合器的设计计算.................................................................................. - 23 -4.2絮凝设施的设计 (24)4.2.1设计水量.......................................................................................................... - 24 -4.2.2垂直轴式絮凝池计算...................................................................................... - 24 -4.3沉淀设施的设计 (29)4.3.1设计流量.......................................................................................................... - 30 -4.3.2平面尺寸设计.................................................................................................. - 30 -4.3.3进出水系统...................................................................................................... - 31 -4.4普通快滤池的设计 (35)4.4.1平面尺寸计算.................................................................................................. - 35 -4.4.2滤池高度.......................................................................................................... - 36 -4.4.3配水系统.......................................................................................................... - 36 -4.4.4洗砂排水槽...................................................................................................... - 41 -4.4.5滤池反冲洗...................................................................................................... - 44 -4.4.6进出水系统...................................................................................................... - 46 -4.5消毒设计 (47)4.5.1 加氯量计算..................................................................................................... - 47 -4.5.2 加氯设备的选择............................................................................................. - 47 -4.6清水池的设计 (48)4.6.1清水池的容积.................................................................................................. - 48 -4.6.2管道系统.......................................................................................................... - 49 -4.6.3清水池的布置.................................................................................................. - 50 -4.7离心式脱水机的设计 (51)4.8水厂的总体布置 (52)4.8.1水厂的平面布置.............................................................................................. - 52 -4.8.2工艺流程的布置.............................................................................................. - 53 -4.8.3水厂的高程布置.............................................................................................. - 54 -4.8.4厂区管线.......................................................................................................... - 54 -4.8.5道路的布置...................................................................................................... - 55 -4.8.6环境美化.......................................................................................................... - 55 - 谢辞.................................................................................................................................. - 56 - 参考文献.............................................................................................................................. - 57 - 附录:.................................................................................................................................. - 58 -摘要本设计为淮安市盱眙自来水厂工艺设计,工程设计规模为90000m3/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5 m 12.84076433 米/秒
(6)、滤池出 水管管径计算 采用DN1200总 出水管 流速 采用DN900管进 入清水池 流速 从滤池到清水池 水头损失
一个进水 口
一个三通 一个蝶阀 一个90°弯 头 一个渐扩管 管长 管件总水头损失 管路沿线总水头 损失 管路总水头损失
反冲洗泵房
84 平方米
升/秒*平方 15 米。
37.8 立方米/分 2058X75
4536 立方米/小时 0 4.9 米 BH250 Q=42m3/min 轴功率 N=47.7KW P=0.05MPa r=1000rpm
全无油润滑空气 压缩机2台(1用 1备),用做控 制气动阀门的气 源
WW-0.8/1.0
0.15625 立方米/秒
0.58 米/秒 0.269396552 平方米
0.25 平方米 0.019396552 100x100
0.546 立方米/秒
0.6 米
0.7
1.3 米/秒
0.21 立方米/秒 0.5 m
1.070063694 米/秒 11 ‰
1.26 立方米/秒
0.35 m 13.10282075 米/秒
h2=
0.062 m
h= 0.257266105 m
84 平方米
升/秒*平方 米。(仅进 2.5 行水洗)
基础尺 寸 1410x70 756 立方米/小时 0 10 米
选泵: 2用1备
KQSN300M27-233
反冲洗泵房内设 厂区给水泵:
Q=50m3/h H=50m
轴功率 N=26.5KW 效率=80% n=1480
(3)、反冲洗排 水渠孔口计算 反冲洗总水量 孔口尺寸采用 孔口流速为
(4)、反冲洗进 水管计算 反冲洗流量 采用DN500钢管 查水力计算表流 速 损失
(5)、反冲洗空 气管计算 反冲洗空气流量 采用总管DN400 钢管 空气管中流速 单台风机出气管 流速
1.5 m 1.5 m 0.277777778 米/秒
选用3台反冲洗 水泵,2用1备, 单台反冲洗强度 2.5升/秒*平方米 已知条件:
滤池单格面积:
反冲洗强度
设计计算:
水量: 扬程:
1.2 m 1.105803255 m/s
0.9 0.982936227 m/s
£=
0.5
£=
1.5
£=
0.3
£=
1.07
£=
0.06
L=
50 m
h1= 0.195266105 m
配套电 机Y2004
采用自控变频 恒压供水设备 型号WHG-50-
0.4 配套水泵 50LG*2,单 台功率5.5KW
反冲洗泵房内设 一单独消防泵
鼓风机泵房
滤池单格面积:
反冲洗强度 设计计算:
气量 扬程: 选三叶罗茨风 机:
2用1备
Q=50m3/h H=50m 转速 n=2960 电机 功率15Kw 型号ISG80200
T= 24-t*2/60= 23.6
2、滤池面积
滤池总面积
F= Q/(V*T)= 656.5349544
滤池采用10格对
称布置,单格面
积:
f'= 82.0668693 平方米
3、单池平面尺
寸:
L=
12 米
B=
7米
小时 平方米
4、校核强制滤 速:
V实际= 6.869951413 米/小时 一格反冲洗时
7、洗砂排水槽
单槽排水量
q0= 洗砂排水槽顶距 滤料顶的距离定 位0.5m。出水端 洗砂排水槽底与 滤料底标高相同 。 坡度定为0.08, 排水槽宽度定为 0.75m。
8、滤池各种管 渠水力计算
(1)、滤池分二 组,每组进水渠 分二条,每条进 水渠设计流量 为:
Q=

L= 25 mm
790 B= ABS管
V强制= 7.851373043 米/小时
一格检修,一格 反冲洗时:
V强制= 9.159935217 米/小时
5、滤池高度
底部反冲洗室高 度为750毫米 滤板厚100毫米 (混凝土) 承托层厚度 粒径0.9~1.3毫米
砂层上水深1200 毫米 超高400毫米
12 小时
23.5 小时 656.535 平方米
1.25 立方米/秒
100000 立方米/日
1.08 108000 立方米/日
1.25 立方米/秒 7 米/时
12 分钟 升/秒*平方
1.5 米 升/秒*平方
15 米
2 分钟 升/秒*平方
15 米
4 分钟 升/秒*平方
5米
4 分钟 升/秒*平方
5米
6 分钟
(4)、冲洗周 期12小时 二、设计计算 1、滤池工作时 间: 滤池24小时连续 工作,其有效工 作时间为:
滤池计算
一、已知条件: (1)、设计水 量
规模:Q=100000 万立方米/日 (分两个系统)
考虑水厂自用水 量,滤池为8% 设计水量为:
Q= (2)、设计滤 速7米/时
(3)、采用气 、水冲洗(反冲 洗历时)
表面扫洗强度 第一阶段 气冲洗强度15升 /秒*平方米 反冲洗历时2分 钟 第二阶段 气冲洗强度15升 /秒*平方米 反冲洗历时4分 钟 水冲洗强度5升/ 秒*平方米 反冲洗历时4分 钟 第三阶段 水冲洗强度5升/ 秒*平方米 反冲洗历时6分 钟
8格 82.0669 平方米
84 平方米
0.75 米 0.1 米 0.1 米 1.3 米 1.2 米 0.8 米
进水渠到滤池内 的水头损失取 滤池底到水面的 高度 滤池总高度
H= 4.6
6、配水系统
配水系统采用小 阻力配水系统 (滤头),每平 方米滤板配滤头 共计 冲洗水通过滤头 水头损失为0.23 米。 滤板平面尺寸: 予埋d=
546 升/秒
0.625 立方米/秒
0.35 米 3.45 米 4.6 米
55 个 36960 个
790
0.546 米3/秒
采用进水渠宽 深
则进水渠流速为
(2)、进入每个 滤池的孔口计算
进入每个滤池的 流量 进入孔口的流速 采用 孔口面积为 采用一个大孔, 两个小孔的进水 方式 大孔定为 500x500断面积 为 小孔的面积为 小孔尺寸采用
流量
0.Pa
驱动机转速
1460 rpm
驱动机功率
7.5 Kw
1520*680*110 外型尺寸 0
4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