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电视发展报告2007

合集下载

我国数字电视的技术运用及发展现状讨论

我国数字电视的技术运用及发展现状讨论
是 有 目共睹。 数字 电 视 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 下发辰起来的, 并渐渐在 电视技术 中占据 了重要 的地位。 数字电视就是科技发展下的产物之一, 更是 电视 市场 未来发展 的最终方向。 由于我 国的电视技 术起 步时间较晚, 很 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 , 发展 的不够 完善。 所以, 为了推动电视J 彳 亍 业更好 的发 展, 针对上述情况, 本文对我 国数字电视的技术运用以及对其的现状进行 了 认真分析, 对数字电视 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也进行 了 相 关思考。
1 . 数字电视技术在 我国的发展历程
数字 电视技术最早诞生于欧洲 . 在2 0 世纪 8 O 年代 初 , 包含英 国, 德 国和法 国在 内的几个 经济实力强 大的欧洲 国家开始研究 和探索数 字 电视技 术 。并最终 推出包括 M A C 1 在 内的三代 数字 电视节 目。 自 2 0 0 2 年 以后 . 数 字电视在我 国已经逐渐 发展盛行 . 全 国上下 陆陆续续 有近 1 O 个省市宣称将会开通互动式数字 电视。 至此 . 我们看到数字 电 视在我 国的发展 已经开始进行系统化转型 。 根据我们 国家广电总局发 布 的有关报告 显示 : 2 0 1 0 年 。我们 国家必须全 面实现数字广播 电视。 规划要在 2 0 1 5 年. 全面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输出。
◇ 科技 论坛◇
科技 叠向导
2 0 1 3 年2 1 期
我国数字电视的技术运用及发展现状讨论
( 安徽电视台
章俊美 安徽 合 肥
2 3 0 0 6 6 )
【 摘 要】 随着我 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 经济的不断繁荣 , 科学技 术也逐渐的发展起 来 , 尤其是 在数字化技 术和信息化技 术方面取 得的进步更

中国数字电视市场月度精读2007_5

中国数字电视市场月度精读2007_5

一月小结
❖ 总体概况:5月间数字电视的发展可圈可点, 让我们对2007年数字电视的发展更加期待。
❖ 有线:截止5月底,中国已经有59个城市进入 整转的快车道。在第一季度平稳的发展之后 ,第二季度中有一些重量级的城市已经开始 整转,本月河北省整转工作的启动将成为 2007年有线数字化工作中的亮点。
❖ 地面:5月底邹峰有关地面数字电视的发言“ 一石击起千层浪”,临近8月,地面标准是否
中国数字电视市场月度精读2007_5
目录
恭请阅读
目录
一.四月小结 二.政策/标准 三.有线数字电视 四.地面数字电视 五.移动数字多媒体 六.卫星数字电视 七.关注IPTV 八.内容产业 九.厂商资讯 一○.展会讯息 一一.市场预测
本期格兰观察:
地面标准8月强制执行面 临的困惑
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IPTV 创新之路
地面标准8月强制执行面临的困惑
❖ 符合国标的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化进展:
芯片:上海高清和清华凌讯分别推出了符合国标 的地面数字电视芯片。
→在发射端的调制器方面,上海高清已经推出全模式的 调制器;在接收端方面,已经推出HD2810A,该芯片采 用0.13um半导体工艺,由上海高清(HDIC)完成芯片 的系统设计、上海智芯科技(IPCore)完成后端设计 ,目上前海完全中符芯合国国标际的产(品S还M没I有C)实现完量成产。芯片流片及生产。
❖ 在我们具体解释地面标准8月强制执行所面 临的困惑前,先阐述几个基本的概念:
标准: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标准指
地面标准8月强制执行面临的困惑
❖ 怎样才是“符合国标”?
在融合方案的基础上,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确定应 用模式和技术参数的难度非常大。国家颁布的标 准融合了单载波和多载波的传输模式,按照不同 的传输模式,不同的针头,不同的调试方式,按 照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组合出330种模式,和 33种传输码率。此330种模式和33种传输码率只 是确定了标准的主体结构。

守望者的麦田——2007中国卫星数字电视市场快览

守望者的麦田——2007中国卫星数字电视市场快览

为 中 国 卫 星 数 字 电 视 的 发 展 提 供 了运 营 主 体 上 的 便 利 :直 播 卫 星
公 司 的 成 立 , 亚 洲 卫 星 和 亚 太 卫
2 7年 l 0 0 1月 , 国家发 展改革 委
办 公 厅 关 于 2007 年 数 字 电 视 研 究 开 发 及 产 业 化 专 项 项 目 的 复 函) )提 出 , 创 维 数 字 公 司 直 播 卫 星 终 端 接 收 模 块 开 发 及 产 业 化 项 目 被 正 式 列 入 国 家 高 技 术 产 业 发
内容走出国门 面向世界
2 0 0 7年 ,长城 平台一 直在加 紧筹划南 美平 台、大 洋洲平 台 ,非
长城 ( 洲 ) 欧
截至 2 0 0 3月底 。平 台在 法国 的订户 已达 6 0 7年 2 0多户 ,并 以每 月近 百 户 的速 度增 长 。此 外 。有 1 0万 用 户在 法 国合 作方 基本 层 5 收看 到 CC V T 一9和西 法语频 道。
机顶盒市场等待准入号令
资金 补 助 450万元 。项 目应 用 生
产 后 ,将 形 成 年 产 70万 台 机 顶 盒
的生 产 能 力 。
平也 参差 不齐 ,是否具 备 整体 “ 走 出去 ” 的 实 力 还 有 待 考 证 ;而 如
何 才 能 确 保 每 个 “ 出 去 ” 的 节 走 目 都 质 量 优 良 也 是 当 务 之 急 ; 最 重 要 的 一 点 , 各 地 方 台 的 节 目会 以 什 么 样 的 方 式 走 出 去 ——是 通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封 面 主 题
发 器 ,信 号 传 输 等 都 得 到 较 好 发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十大发现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十大发现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十大发现上海电视节组委会与CSM媒介研究再度携手合作,于2007年6月13日第十三届上海电视节期间倾情推出《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以下简称《报告》),深度解构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理性分析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下载论文网/3/2003年伊拉克战争和非典报道曾掀起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收视高峰,但是几年以来面对国产电视剧质量提高和综艺娱乐节目创新突破的压力,缺乏重大事件支撑的电视新闻节目反而遭遇了播出和收视市场阵地的萎缩。

与此同时,手机媒体、移动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迅速崛起,前所未有地拓展了观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为电视新闻节目生存和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面对压力,电视新闻人积极寻求突破。

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民生新闻和基层新闻的开发、早间资讯类新闻节目的开辟、直播新闻的广泛运用、策划性主题新闻报道的推广以及新闻制作编辑技巧的革新,成为了新闻节目发展的热点。

新闻节目内容和形态上的创新举措,在为观众创造新的“兴趣点”同时,也日渐引致对新闻节目“低俗化”、“庸俗化”以及“娱乐化”的批判。

2007年,台湾TVBS“黑帮假新闻事件”,美国“裸体新闻主播选拔”事件,以及美国全国电视网(NBC)反复播放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录像等所引起的电视新闻规范争议,也引发了国内电视新闻人的反思和警醒。

如何在保证新闻节目客观、公正和真实的前提下,更加贴近和满足观众收视需求,成为业内外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

满足市场需以了解市场为前提。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基于详实的市场研究数据,从节目、观众和广告三个层面深度解析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详细探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供给和播出状况,不同时期、时段、群体和区域电视观众的新闻节目收视现状,全国市场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七大区域市场的电视新闻节目竞争状况,以新闻节目见长的电视频道的编排和运作状况,以及电视新闻节目广告收入、广告销售和广告经营情况,勾勒出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全景画卷。

国内数字电视的发展自1998年国家有关部委联合成立高清电视小组开始

国内数字电视的发展自1998年国家有关部委联合成立高清电视小组开始

国内数字电视的发展自1998年国家有关部委联合成立高清电视小组开始,到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演示,2001年北京、上海、深圳3个(地面)数字电视试点城市的设立和国家立项支持,2002年全国的先行者如苏州、上海、北京、广东(省有线)、深圳等搭建试验平台,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数字电视的新思路的政策调整以及数字化、信息化、整体平移等一系列的宏伟发展战略的出台,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曲折发展之路。

全国各地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方兴未艾,产业初步成型,取得了很大成绩,业内同行努力实践,互相学习借鉴,正寻求数字化进程中的本质突破。

但也应看到,时至今日,在这伟大变革中,我们仍然在艰难探索,谋求发展。

从目前来看,通过数字有线电视技术提供的付费电视节目与原来免费的模拟有线电视节目有什么区别呢?从内容对比上来看两者基本相同,虽然有些地方的付费数字有线电视频道数量比免费的模拟有线电视频道数量多出一些,但由于多出的各个频道的内容与模拟电视频道中的已有节目内容雷同,因而数字有线电视频道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多少内容上的丰富。

那么,中国的广大电视观众对付费电视是否有潜在的需求呢?答案是肯定的。

可为什么在政府不遗余力地积极推广,在运营商、设备提供商、技术服务提供商等相关厂商大力追捧之下的数字有线电视市场迟迟未能真正地大规格启动呢?1国内数字电视发展现状(1)国内数字电视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初期,国内数字电视系统供应商和系统技术供应商,其背后依靠的各种资金或来源于国家政策支持,或来源于上市公司支持,或来源于风险资本支持,他们的发展壮大是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骄傲,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但总体而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成熟的运营级产品较少,核心竞争力不高,盈利能力薄弱,为网络运营商提供长期运营级服务的技术能力和技术队伍不足,对后续服务的资源配置的要求较高。

虽然数字电视的市场效应在逐渐变大、变强,但整个产业链中的各个链条没有同时产生真正的效益,其“生态环境”仍然恶劣,仍处于发展的初期投资和运营试验阶段。

《中国有线电视》2007年总目次

《中国有线电视》2007年总目次

3 4—2 . 线 数 字 电 视 平 台 D M 的 实 现 方 式探 讨 ●梁 俊 峰 / 41 有 R 3 4—2 5 数 字 电 视 D _技 术 及 实 际 应 用 分析 ●汤 / 4. 1 r
赵 远 东
7—6 5 中 国 广 播 影 视 的现 状 和 面 临 的 任 务 ●张海 涛 1. 7—6 1 广 播 电 视 农 村覆 盖 现 状 浅 析 ●岳 惠 杰 2. 王 明武 顾 俊 华 7—6 3 对 有 线 电视 用户 流 失 现 象 的 思 考 ● 叶玉 存 2.
● 杨洪 春
1 / 0—1 8 . 谐 整转 惠 及 万 民— — 用 合 作 与 市 场 化 构 筑 92 76 和
郑 永 跃
关 于 中 国 网络 电视 发 展 的 战 略思 考 ●王 纪 春
高 颖
视 频 技 术 革 命 的 发 展 特 点 分 析 及 前 景 预 测 — — 中 国 通 信 技 术 革 命 的 历 史 回顾 与展 望 ●全 弘 林
维普资讯
《 中国有 线 电视 }07 2 ) 20 (4
CHI NA GI DI TAL CABLE TV

●余 晓 忠
1 — 1 49 中 国地 面 数 字 电 视 传 输标 6 4
・年次 2总・ 0 目 0 7
新 疆 有 线 电视 数 字 化 S WOT分 析 及 对 策 研 究

3 4—2 8 矿 区 数字 电视 系 统 原 理 及 常 见 故 障 分析 ● 刘凤 华 / 4. 3 4—2 3 构 筑 数字 电视 服 务 营 销 竞 争 优 势 ● 张 / 5. 3 4—2 6. 面移 动 数 字 电视 系 统 设 计 ● 强 / 5 地 尉 晓 峰 5—4 5. 线 数 字 电视 信 号 测 量 与监 测 方案 探 究 ●刘 瑞 明 1 有 自 兴 发 勇 芳 翟梦群

200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

200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年1月)目录第一部分调查背景 (2)第二部分调查内容 (2)第三部分相关说明 (3)第四部分调查结果 (4)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宏观概况 (4)二、网民行为意识调查结果 (11)(一)网民个人信息 (11)(二)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及满意度 (13)(三)网民对互联网热点问题的回答 (16)三、中国分省互联网统计数据 (19)第五部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27)前言 (27)内容摘要 (28)一、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 (30)二、网民特征结构 (43)三、网民上网途径 (53)四、网民上网行为 (59)五、手机上网网民分析 (67)六、中国互联网发展差异分析 (72)七、非网民状况 (75)第六部分澳门互联网使用现状统计报告 (82)第七部分调查方法 (114)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方法 (114)二、澳门互联网研究计划调查方法 (117)第八部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支持单位 (119)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一部分调查背景中国网民人数、网民分布、上网计算机数、信息流量分布、域名注册等方面情况的统计信息,对国家和企业动态掌握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提供决策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互联网络单位来实施这项统计工作。

为了使这项工作制度化、正规化,从1998年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决定于每年1月和7月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统计报告发表后,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

本次为第19次调查。

该项工作得到了信息产业部等国家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各互联网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也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工作给予了支持与配合,保证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数字电视在中国

数字电视在中国

数字电视在中国2007年是全球数字电视年,中国数字电视市场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数字电视在全国各城市进行整体平移,以及平板电视的普及,数字电视消费需求正在经历从“数量拥有”向“质量提升”的量变与质变。

数字技术大潮的到来,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受到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电视产业也不例外。

而数字电视节目播出的各项试验,也正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国家职能部门积极进行着。

数字电视是什么?看电视,玩游戏,这当然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常用词汇。

可是,数字电视的诞生,彻底打破了这些界限。

电视,不再是个人娱乐工具,而成为观众可以互动参与的工具。

利用数字电视的交互功能,传统电视广播的完全被动式接收服务,转变为观众可以控制的主动式服务,由此带来节目的多样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数字电视”的含义并不是指我们一般人家中的电视机,而是指电视信号的处理、传输、发射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

其具体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

因为全过程均采用数字技术处理,因此,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好。

相对于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在各方面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电视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历程1985年,中国部分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数字电视的跟踪研究工作,并采用国外芯片试制出一批我们现在所说的“数字处理电视机(DPTV)”。

这一过程为我国进行数字电视技术研究积累了经验;1989-1998年,为发展高清晰度电视(HDTV)做了一系列准备和研发工作;1999年初,成立了“国家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领导小组”,同意规范和协调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组织制定数字电视标准体系、推进时间表、发展目标以及相关政策。

同时信息产业部也成立了“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报告2007
Content
目录
1中国广电数字化战略布局
Strategic Plan of China’s Radio and TV Digitization
中国广电数字化总体战略布局
数字时代广电的传播优势
中国广电数字化面临的阻力
2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态势分析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V by Cable
用户推广情况
业务拓展情况
技术问题
3 地面数字电视发展态势分析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rrestrial TV
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背景及动因
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地面数字电视战略规划
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地面数字电视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机遇
4 卫星数字电视发展态势分析
Development of Digital Satellite TV
我国卫星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我国卫星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我国卫星数字电视业务形态
我国卫星数字电视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5 增值业务及其盈利模式
Value-added Business and Its Operation
典型增值业务及其盈利模式
增值业务总体盈利模式
增值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6 数字电视用户市场分析
Digital TV’s User Market Analysis
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数字电视使用基本情况
数字电视用户收视行为分析
数字电视服务需求与消费市场分析
7 数字电视广告市场分析
Digital TV’s Advertising Market Analysis
数字电视中的广告形态
数字电视广告经营模式
数字电视对电视台广告经营的影响以及对策
8 广西有线数字电视运营个案
The Analysis of Guangxi’s Digital TV by Cable 广西数字电视网络发展环境和概况
广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策略和实施方案
广西数字电视业务发展概况
广西数字电视运营经验总结和下一步发展
9 淄博有线数字电视运营个案
The Analysis of Zibo’s Digital TV by Cable
淄博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背景
淄博有线网络发展现状和整体转换进展
淄博数字电视业务内容及运营
发展经验、机遇与挑战
10 重庆移动电视运营个案
The Analysis of Chongqing’s Digital Mobile TV 重庆移动电视发展环境与概况
重庆移动电视内容经营状况
重庆移动电视的经营概况
重庆移动电视面临的问题
11 亚洲卫星公司运营个案
The Business Analysis of AsiaSat
亚洲卫星公司基本情况
亚洲卫星公司的经营概况
亚洲卫星公司在广电领域的竞争优劣势分析
亚洲卫星公司在广电领域的发展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