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论文的撰写与发表(SCI)
SCI论文写作要点

SCI论文的基本要求
1. 先进性,创新性:对现有理论的添加、贡献,理论方
面有创新见解,应用方面有创新技术,原有技术移植 到科学领域,研究方法创新与改进。 2. 可行性:选题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低,科学原理可行, 符合自然规律,团队知识素养、特长、能力、水平可 行,实验条件、时间、设备可行; 3. 重要性:回答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或研究回答科学 领域中具有深远影响或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问题; 4. 科学性: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前人理论探 索新问题,揭示本质。
SCI研究结果
有人把Results和Discussion放在一起,但大多数论文要求分开叙述。一
些SCI刊物的rapid communication要求Results和Discussion合并。 突出具有科学意义和代表性的数据,对实验或观察结果要高度概括和提 炼; 结果章节只描述结果,不作解释。在讨论章节中惊醒解释,并与已知报 道比较,不要重复所有结果。 简述实验: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we found that….,报告主要 结果:main results…; 结果一般分为若干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表示一个中心思想;也可分为几 个小标题分层标述,从重要到不重要,从简单到复杂,按同类排列; 数据表示可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测定结果很少,用文字描述即 可;数据较多时,用图表形式完整、详细表述,文字部分用来指出图表 的重要特征或趋势。 不要把图表序号作为主语或作为段落的主题句(如不要写Fig.2 shows that….;The results is given in Fig. 1.),应在句子中指出图表 所揭示的结论,并把图表序号放入括号内(Fig.2)
不要全部来自题目,不要重复; 来源于题目、摘要、小标题、结论。
如何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如何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说了这么多题外话,下面浅谈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
究竟如何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呢?其实写一篇论文与读一篇论文是相同的,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What is the major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study?Is this question important? why?What are the approaches used in this study? whether are they adequate for these questions?What are the novel ideas or useful innovative approaches?What is the concept coming out of this paper?Do the results present support this new concept?下面我们从题目开始谈一下里学术论文的写作。
取题目的时候首先要体现研究的重要性及创新点,应该用论文中的主要结论作为标题,且尽量包含所有的关键词。
在此基础上力求吸引人,有些时候可以用动词和句子等。
最好不用“…的研究”、“…的意义”、“…的发现”、“…的特征”、“…的讨论”、“…的分析”等词,也不要说是某某问题的研究、初步研究等。
接下来是摘要。
摘要的写作一般包含以下部分:第一,写文章的目的,这个一句话就可以,有些时候甚至可以不写;第二,研究过程和使用的方法,同样要尽可能精简;第三,主要结果和结论,这个应该是摘要的核心部分。
基础研究应体现创新,但不宜过分强调;应用研究要提出应用前景。
此外,摘要的写作要与结论分开,不要照搬文中内容作为摘要。
尽量以重要事实开头,尽量避免第一人称或辅助从句。
时态上要注意叙述作者工作用过去时,表达主要结论用现在时。
摘要写作应该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国内外同行根据英文摘要和图表,可以大致看懂全文。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肖红伟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特聘研究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 SCI/EI 论文 80 篇(SCI 论文累计影响因子>370, H-index 37),主编外文著作 2 部,参编 8 部 10 个章节;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30 多项;任干燥领域权威期刊 Drying Technology 副主编,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griculture、Journal of Future Foods 等多个国际期刊编委。
1 SCI 期刊及其投稿准备策略
孙大文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波兰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 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院士、国际制冷科学院院士,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总编,爱尔兰国立都柏 林大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在世界著名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 1000 余篇论文,出版专著 17 部,共有 600 多篇论文被 SCI 收录(H-index 104)。2015 至 2020 年连续 6 年荣获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称号。
FSHW 微信订阅号
4 如何提高论文被发表的机会
任胜利总编:《中国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杂志社编审。先后担任《科学通报》、《中国科 学基金》、《自然科学进展》的责任编辑。已在 Science、Nature、Scientometrics、Learned Publishing 等期刊上发表 文献计量学和科技编辑与写作方面的论文或杂文 60 余篇。先后主持翻译了《科技英文写作与演讲》和《科技英语写 作进阶》,主编出版了《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广告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 SCI 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
SCI论文的发表过程?

SCI论文的发表过程?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是科学引文索引,为学者提供了有效的科研成果传播渠道。
SCI论文的发表过程需要经过严格评审,其中包括专家审核、同行评审等环节。
本论文将简单介绍SCI论文的发表过程,并列举几个提纲标题。
一、介绍SCI论文SCI论文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学术期刊,是评价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
SCI期刊是指已经被SCI批准,将每篇文章录入SCI数据库的学术期刊。
二、SCI论文的发表过程SCI论文的发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定目标期刊2.撰写论文3.投稿4.初审5.同行评审6.修稿7.终审、接受和发表三、选定目标期刊在准备发表SCI论文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目标期刊。
这需要考虑期刊的专业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期刊的排名等因素。
四、撰写论文在撰写SCI论文时,需要遵循写作规范,包括结构、篇幅、格式、语言、逻辑等方面。
撰写SCI论文时需要特别注意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
五、投稿投稿是将文章提交给期刊编辑部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期刊的网站上会提供投稿指南,详细说明投稿的具体流程和要求。
六、初审在初审阶段,编辑部会对投稿的文章进行初步审核,主要看是否符合期刊要求和文章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
七、同行评审同行评审是SCI论文发表过程的重要环节,论文会被分派给几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
评审过程严格保密,所得结论对外不做公开。
八、修稿在审稿意见返回后,作者需要根据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
九、终审、接受和发表在修稿后,文章将被送往终审环节,审稿人会对修改后的文章进行再次审查。
若通过终审,论文就能接受并发表。
综上可知,SCI论文的发表过程相对比较严格和复杂。
仅有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需要不断磨炼,提高自己的技术和素质,才有可能在这个学术门槛上站稳脚跟。
提纲一:介绍SCI论文。
简单介绍SCI论文的概念和作用,作为后续论述的基础。
分析:这个提纲是整个报告的起点,对于SCI论文发表过程的概述为读者提供了整个报告的目的和内容。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

25
3、SCI论文写作-摘要
字数规定:一般不超过250个英文单词。 摘要由四大要素构成: (1)研究目的 一般用1-2句话交代文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尽量少的涉及背景信息。 (2)研究方法 主要描述研究对象、实验设计、实施过程、实验手段。 (3)研究结果 描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和创新性发现,包括主要数据和有无统计学意 义。注意不要简单罗列结果,要有选择、有逻辑地展示有意义的发 现。 (4)研究结论 总结创新性结论及可能的应用价值,也可以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注意与第一句的目的相呼应。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
1
1、什么是SCI
三大检索
(一)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SSCI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二) EI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 (三) ISTP (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技会议录索引
(一) SCI 科学引文检索
SCI列在国际三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历来被公认为
世界范围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的索引工具,能够提供科 学技术领域所有重要的研究成果。 从1992年开始,ISI归属于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 Corp)。2016年7月11日,SCI被抛售。
• 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 Corp)宣布将知识产权业务和科
13
2、SCI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
如何确定SCI期刊分区和IF?
• (1)中科院JCR分区在线平台
/
需要单位付费才可使用;
每年分区表发布之后,可以 在各种科研学术论坛里下载 到Excel或者PDF格式的文件。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4)花大力气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国SCI论文和引述偏少,除了基础研究水平的限制,语言的障碍不容忽视。每一位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一个艰巨的任务。中国科技大学胡友秋教授总是把审稿人的英文修改和自己的原稿中被修改的部分单独抄在本子上一一对照,细心琢磨并背下来,一点一滴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他寄往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常被审稿人称为well-written。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有一个内部审稿制度,目的是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对研究也有相互影响和砥砺的好处;未经内部审稿的论文不能寄给杂志。资深太阳物理学家Sara,Martin建议找一些可作为范例的论文精读,学习怎样组织和写出好英语;她特别提到已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Zwaan的论文可作范文。论文初稿完后定要检查拼写,避免简单的拼写错误;对英文写作无把握者,请英文好的同事或国外同行把把英文关是必要的。为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水平,建议对研究生开设英语写作课程。
影响力以论文被引频率来衡量。引用频率已被科学界公认是衡量特定研究价值的最为客观公正的方法。在1961-1971年间,SCI一般作者平均引用频率约50次,而同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引用率为222次,并且SCI中某学科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作者获该学科诺贝尔奖的情形也多次发生。高水平的论文不仅具有原创性,还具有影响力,必须对他人的研究有所帮助,并由此推动科学发展。
(3)特别重视论文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
每位作者都有阅读大量论文的经验。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先浏览目录,对题目有兴趣才愿翻到有关论文;题目有兴趣的论文,读者又先读论文摘要;如果对摘要还有兴趣,接着会去看论文图表,因为图表往往最清楚地反映了论文结果。看过图表之后,如还有兴趣,会读论文的结论。通常只有少数读者会读论文的全文。作者应当清晰地知道,论文的题目将被数以千计的读者读到。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
发表高级别论文的心得(五篇模版)

发表高级别论文的心得(五篇模版)第一篇:发表高级别论文的心得【转载】发表高级别论文的心得(转贴)2010年01月28日星期四 07:53 P.M.发表论文的一些体会如何发表高水平论文SCI/EI/ISTP/一级期刊的基本知识;如何利用数据库和查找文献;如何寻找领域前沿;如何撰写高水平论文和投稿;把握数量和质量的平衡。
SCI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拥有的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SCI是SCI的光盘核心库;而SCI-Expanded(简称SCIE)是SCI的扩展库。
国内高校在统计论文索引情况时一般对SCI和SCIE都认可为SCI索引。
ISTP会议录索引ISI Proceedings(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是美国ISI编辑出版的查阅各种会议录的网络数据库。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也在统计ISTP索引的数量。
一般而言SCI索引的会议必然会被ISTP同时索引,但是反之不然。
影响因子IF 期刊引用报告JCR(Jorunal Citation Reports)是ISI对其SCI索引的期刊进行的参数化评价,影响因子IF(Impact Factor)是其中一项最有代表性的参数。
IF是当年其它SCI论文引用该刊此前2年所发表文章次数除以该刊前2中发表的文章数目,其值越大,说明该期刊越重要。
影响因子IF举例2004年计算机软件工程大类方面的76种期刊中,影响因子最大的是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5.952),最小的是COMPUTER GRAPHICS WORLD为0,国内最高水平的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TECHNOLOGY为0.28,2004年LNCS的影响因子为0.513 需要强调单篇文章的引用次数问题,自引与他引的问题。
sci英文论著

在学术领域,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英文论著通常指的是在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英文论文。
SCI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其收录的期刊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SCI英文论著的特点主要包括:
1)高水平:SCI收录的期刊通常具有很高的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论文通常代表了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2)英文撰写:SCI英文论著作者需要使用英文进行撰写和表达,这对于提高作者的英语水平和学术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国际交流:SCI英文论文可以被全球范围内的学者和研究人员阅读和引用,有助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4)学术评价:SCI英文論著对于作者的学术评价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作者的学术声誉和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SCI英文论不是一种具体的论著形式,而是指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各类英文论文,包括研究论文、综述、评论等。
这些论文的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感。
要突出比较
一位大教授,也是一个顶级期刊的主编曾经说
过:发表论文的实质是比较,比较你的东西和别人
的东西,在比较中才能进步。
讨论总结: (1)是否为“前言”提出的关键问题找到了 答案? (2)是否集中讨论与本结果有关的问题? (3)是否突出了本研究的创新及重要性? (4)是否与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给 出结果所支持的结论? (5)是否指出前景、不足和改进措施?
讨论尚未定论之处和相反的结果,提出研究的方法和
问题,对后续的相关研究应有指导、借鉴价值。
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是最难写的两部分。
Discussion之所以难写,是因为这里面最能够显示 一个作者
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Discussion部分还要注意保持和Results的一致 性!就是结 果和讨论要一一对应。 Discussion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尤为重要。由于 中英文表达的不同,在投稿之前要尽量避免出现表达上的误解。
(三)如何获得好的idae
1. 优秀科学家要具备敏锐的科研嗅觉,而这种敏锐性是 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的。
A. 大量地、仔细地阅读文献,多听学术报告、多与同行探讨,从中 获得启示。 B. 总结感兴趣领域内尚未探讨过但很有意义的课题 C. 总结争论性很强的问题,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从中发现 切入点 D. 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往往会成为思维 的闪光点 E. 细致地拟定方案,论证可行性。
要写好Introduction,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 辑性,这两点是紧密结合的,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 进的关系。
A.简洁明了地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 B. 文献总结回顾。
是Introduction的重头戏之一,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 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概括总结出来,不 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 是两个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要极力避免) 另一方面,文献引用和数据提供一定要准确。 引用文献时注意防止造成抄袭的印象。
一致(consistency)
一个出彩的论文标题和摘要
充分利用图表 论文写作水平很关键
只有满足这5点,才算是一篇 合格的外刊文章。
简洁,干 1.标题和摘要 净、清晰 • 千万不要低估标题跟摘要的重要性。它们正是编辑 跟审稿人最关注的点。要确保标题和摘要起到诱饵 的作用,拉着读者往下读。这就意味着尽量不要在 标题和摘要中使用不必要的专业术语。
2.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是外刊文章最难写的部分之一
中文文章的缺陷就在于Introduction没有内涵,过于简单,没有真 正体现论文的研究起初和创新要素。
外刊论文对于Introduction要求非常高,一个好的Introduction 相当于文章成功了一半。故应在Introduction的撰写上下功夫。
一、前期工作
(一)先想先写最后做
做研究之前,必须想清楚:结果能不能发表?发表在哪里?
自己研究与同类研究有何出色之处? 继续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还不如不做! 要想这样做,就得先看文献!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 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
别人不同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阅读文献
B. 对选中的问题按一定层次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
说理要有根据、问题要讲清楚、讲透彻。 一般来说,把最重要的放在中间,次之的放开头和末尾。 问题无论大小,是否重要,都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讨论: 首先要有类似结果的对比,说明自己结论的独特性;
其次要系统阐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方法有多种(从实验设计
写好Discussion的两个步骤: A.选择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Results中有的结果是重要的,有的则可一笔带过。选择合适 的结果在Discussion部分进行深入讨论,是写好该部分首先 要面临的问题。 一般来说,可根据如下原则来判断:如果你的结果体现了实验 的独特性,那这个结果就是要重点讨论的问题;有些结果和 前人的研究一致,就应该一笔带过。 Discussion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 并体现出显著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区别大和小是另外一个问 题,重要的是要有区别、区别就是创新。
内容提纲 一、前期工作 二、构思与撰文 三、选刊与投稿 四、退稿与修回
《Archives of Phychitric Nursing》杂志 审稿评价指标
1.文章大意:文章大意在起源上和逻辑上是否有清晰的目的? 是否和本期刊的目的相一致? 2.重要性:文章是否对心理精神健康护理实践有意义?是否 符合目前已有的文体? 3. 文献:文献是否回顾了现在的和过去的? 4. 理论结构:理论结构是否清晰,是否符合文章大意和心理 护理实践?
3. 长期作战持之以恒
4. 获得良好idea的基础前提
A.在科研前必须弥补基础知识,这是看懂文献的基础
B.广泛阅读文献是支撑。有高质量的输入才会有高质量 的输出。读得多了,认识就深刻了,就知道论文怎么写 了。有人总问论文到底怎么写?其实不用问,就去看高 水平的文章,看得多了,就知道套路了,就知道措辞了
高水平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为什么要发高水平论文?
• 众所周知,在世界范围内的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可以推 广自己的学术成果,推动一个人学术地位的提升,也能 为职业前景奠定坚实的基础。 • 因此,大家在发论文的路上你追我赶,乐此不疲。然而,
在无数文章被提交之后,只有极少数被接收。
• 2013年,Nature共收到11000篇论文投稿,最终只发 表了856篇,发表比例为7.8%。
C. 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
这是整个Introduction的高潮,因而要慎之又慎。
阐述局限性时,需要客观公正评价别人的工作,不要把抬高 自己研究的价值建立在贬低别人的工作之上,一定要遵循实 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 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紧紧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 述,完整而清晰地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注意文章的摊子不 要铺的太大,要抓住一点进行深入的阐述。只要能够很好的 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篇好文章;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 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
• 摘要部分应该介绍研究主题、论文要回答的问题, 还应该总结主要研究发现,并对其可能产生的价值 以及应用这些研究发现的前景给出观点性陈述。
The effects of workplace violence experience on the empathy levels among the seven geographical regions of China.
3. 借助工具选题
①查阅有关领域的检索工具,这些工具各高校都有;
②了解SCI收录期刊所反映的科技动态,ISI期刊信息可从
查获,也可从SCI印刷版每期A、D分册的来源出 版物目录(Lists of Source Publications)查找,还可从ISI引用期刊报告
这里在补充一点,讲故事的时候,尽量避免说别人不好,就算有,
3. Methods
(1)是否详细介绍了抽样方法,科研过程以 及测量工具? (2)选择的抽样方法、科研过程是否合理和
科学?
(3)是否遵循了伦理学的原则? (4)测量工具是否有良好的信效度及适用性? 是否有授权?
4. Results
结果是本项研究的最终状态,是论文的价值所在,是 论文的关键部分。根据论文内容,结果又称“效果”或 “效果评价”。 结果的写作包括给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定性或定 量的分析。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了解期刊信息,该文献有印刷版、
网络版(JCR on the Web)和光盘版 (JCR on CD-ROM); ③利用ISI提供的选题工具,如能对正在开展的工作进行分析以保证用户科 学研究同科学发展趋势一致(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介绍有关最 杰出人物研究状况、有关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向的(ISI Highly ) ④利用网上数据库了解国际学术研究动态及有关资料。
5. Discussion
讨论是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目的在于阐述结果的 意义,重点在于讨论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与前人所得结 果不同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阐发自己的见解。 最主要的是突出新发现、新发明,说明研究结果的
必然性或偶然性。
讨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解释所得的研究结果,说明结果的意义; 重点指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及创新之处;
2. 获得idea的两种途径
传统途径就是先阅读大量科研论文,弄清目前的研
究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等;
非传统途径是自己先冥思苦想一段时间,有了自己
的idea后再去查文献。这样不会让以往的研究限制你的 思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别人没作过的东西,也许不是因为别人没想到,而是因 为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可能性。
本研究的亮点
对应前言部分
6. Acknowledge & References:
Acknowledge主要分为两个:
第一是表明研究的基金来源,中国一般都是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社科基金等 。写基金时一般要标注清楚基金号码(Grant Number),只有这样才 算是该项基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算做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这一点非 常必要。 第二是对参与人员(没有列在作者中的研究人员)和单位表示感谢,如 果通过一审和最终接受发表,还要添上对editor和anonymous reviewers的感谢,这是基本礼貌。
D. 总结性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
总之:是否总结了该科研领域目前研究现状及不足? 是否提出了进行本项研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