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分类(肺炎资料)

合集下载

肺炎

肺炎

概述:肺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组织充血水肿和渗出性炎症。

可由多种病原体、理化因素、过敏因素等引起,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

一、病因及分类(一)按解剖位置分类1.大叶性肺炎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2.小叶性肺炎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可由细菌、病毒及支原体引起3.间质性肺炎为肺间质的炎症(二)按病因学分类1.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球菌。

次为葡萄球菌、肺炎杆菌。

2.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等感染。

3.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感染。

4.真菌性肺炎如白色念珠菌、放线菌等感染。

5.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如放射线损伤引起的放射性肺炎、吸入刺激性气体、液体等化学物质,亦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三)根据感染来源分类1.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

2.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在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肺炎杆菌、肠杆菌等。

(四)肺炎的特点1.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

病变范围大者可有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大多数患者有发热。

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重症患者可有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发绀。

2.肺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叩诊:浊音;触诊:触觉语颤增强;听诊:支气管呼吸音,可闻及湿性啰音;并发胸腔积液者:患侧胸部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

3.肺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共同点肺实变或病变融合;组织坏死后容易形成多发性脓肿,常累及双肺下叶若波及胸膜,可引起胸膜渗液或脓胸。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护理(一)病因典型病变呈大叶性分布病因: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炎诱因:上呼吸道感染、受凉、醉酒等诱因存在时,在全身及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时,感染发病。

患者多见于既往健康的男性青壮年。

(二)临床表现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受凉、淋雨、疲劳等病史。

1.典型表现1)全身症状:起病多急骤、寒战、高热,数小时内体温可高达39℃~41℃,呈稽留热型。

了解关于肺炎的基础知识

了解关于肺炎的基础知识

肺炎基础知识摘要本文档旨在提供肺炎的全面基础知识,适用于医学生和患者。

内容涵盖肺炎的核心概念、常用术语、治疗方法、病理病机、病因和类型,配以详细的例子和案例。

目录1.肺炎概述2.常用术语解释3.肺炎的病理病机4.肺炎的病因5.肺炎的分类6.治疗方法7.详细案例分析1. 肺炎概述肺炎是一种由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累及肺泡和肺间质。

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热、胸痛、呼吸急促和痰液增多等。

2. 常用术语解释•肺泡:肺的基本功能单位,负责气体交换。

•支气管:将空气从气管传输到肺泡的管道。

•肺间质:位于肺泡和支气管之间的支持组织。

•化脓性:炎症过程中产生脓液。

•间质性:主要累及肺间质的炎症。

3. 肺炎的病理病机肺炎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感染、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

感染•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常见于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真菌感染:如曲霉菌(Aspergillus)、隐球菌(Cryptococcus)等,多见于免疫抑制患者。

免疫反应•细胞免疫:T细胞和巨噬细胞通过吞噬和杀灭病原体发挥作用。

•体液免疫:B细胞产生的抗体中和和清除病原体。

炎症过程•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促进白细胞向感染部位迁移。

•组织损伤与修复:炎症过程中肺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同时进行,可能导致纤维化和功能损伤。

4. 肺炎的病因•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

•吸入性因素:吸入有毒气体、烟雾、胃内容物等。

•免疫抑制:艾滋病、糖尿病、肿瘤化疗等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心力衰竭等。

5. 肺炎的分类•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社区中感染的肺炎,病原多为细菌或病毒。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住院期间感染的肺炎,多由耐药性强的病原体引起。

肺炎的定义与分类

肺炎的定义与分类

肺炎的定义与分类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导致肺组织发炎。

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了解肺炎的定义和分类是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肺炎的定义及其分类。

一、肺炎的定义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导致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的侵袭和感染。

炎症的发生通常会导致肺泡充血、渗出和肺实质损伤。

肺炎的严重程度根据导致炎症的病原体类型、病情和患者的免疫状态而有所不同。

二、肺炎的分类根据病原体种类和感染途径的不同,肺炎可分为多种类型。

主要的分类方式如下:1. 细菌性肺炎细菌是引起最常见肺炎的病原体之一。

其中,肺炎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

其他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能引起肺炎的发生。

2. 病毒性肺炎病毒也是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都可能引发病毒性肺炎。

3. 真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相对较少见,主要是指由真菌感染引发的肺炎。

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更容易患上真菌性肺炎,特别是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

4. 特殊类型肺炎除了按病原体分类外,肺炎还可以按其他因素进行分类。

对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个体而言,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化疗患者等,肺炎的病因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肺炎还可以根据感染途径进行分类,如通过社区获得、医院获得等方式。

三、结语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了解肺炎的定义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感染途径的不同,肺炎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和特殊类型肺炎等。

通过对肺炎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疾病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提高其防治水平,减少对患者的危害,保障公众的健康。

肺炎的病因与分类及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

肺炎的病因与分类及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

肺炎的病因与分类及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肺炎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肺炎的病因与分类,以及我国对重症肺炎的标准。

一、肺炎的病因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其中,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类型,由链球菌、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

病毒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有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此外,真菌和寄生虫也可引发相应的肺炎。

二、肺炎的分类根据肺炎的起源和传播途径,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

1. 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被感染的肺炎。

其常见病因包括细菌和病毒。

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此外,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等病原体也是常见感染源。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

2. 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此类肺炎通常发生在住院患者、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以及接受医源性操作等的患者身上。

医院获得性肺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病原体多样性较大,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多种细菌。

三、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为了更好地指导和管理重症肺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重症肺炎标准。

1.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AP)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

我国对其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衰竭:氧合指数(PaO2/FiO2)≤ 250 mmHg;(2)危重度评分:CURB-65评分≥ 3分;(3)伴随器官功能不全:心血管、肾脏等器官功能受损;(4)发热伴有寒战;(5)意识状态改变。

2.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evere HAP)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病情较为严重的一类。

肺炎的分类(肺炎资料)

肺炎的分类(肺炎资料)

肺炎的分类(肺炎资料)肺炎的分类肺炎是指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或过敏反应)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性中细湿罗音。

重症患者可能涉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中毒性脑病和中毒性瘫痪。

肺炎为婴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威胁小儿健康,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固加强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目前,肺炎没有统一的分类,常用的分类如下:1、病理分类:按病理累及的部分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

2.病因分类(1)病毒性肺炎:国外rsv占首位,我国曾以腺病毒(adv)为主,现已转为rsv占首位。

其次为adv3、7、11、21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巨细胞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2)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军团菌等。

(3)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所致。

(4)肺炎支原体:由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引起,CT更常见。

(5)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免疫缺陷病患者为易感人群。

(6)真菌性肺炎:因免疫缺陷病和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囚犯,由白色念珠菌、肺曲霉菌、组织包衣菌、毛霉、球虫病等引起的肺炎。

(7)肺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如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等(过敏性肺炎)。

3.课程分类①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② 持续性肺炎:病程1~3个月;③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4.疾病分类①轻症:出呼吸系统外,其它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

② 严重: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也受到影响,有其他系统表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危险的生命体征,甚至生命体征危机。

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① 典型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肺炎。

肺炎的分类

肺炎的分类

儿科第十章肺炎1、肺炎的分类:㈠病理分类: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㈡病因分类:①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首位,其次为腺病毒(ADV)。

②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③支原体肺炎④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⑤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⑥真菌性肺炎:白色链株菌⑦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包括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㈢病程分类: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㈣病情分类:a、轻症: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b、除呼吸系统外,其它系统亦受累,全省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危及生命2、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五大表现”: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湿啰音。

包括:①主要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全身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②体征:呼吸增快,可见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发绀、肺部啰音③重症肺炎表现:除呼吸系统改变外,可发生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功能障碍。

3、支气管肺炎的并发症:脓胸、脓气胸、肺大泡。

4、肺炎合并心衰诊断标准(必背):①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②心率>180次/分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指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以上三项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它合并症解释者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⑤肝脏迅速增大⑥尿少或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具备前5项即可诊断为肺炎合并心衰5、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吸氧、镇静、利尿、强心、血管活性药物。

①利尿:可用呋塞米、依他尼酸,剂量为1mg/(kg.次),稀释成2mg/ml,静注或加滴壶中静点;亦可口服呋塞米、依他尼酸或双氢克尿噻等。

②强心药:可使用地高辛或毛花苷丙静脉注射。

③血管活性药物:常用酚妥拉明0.5~1.0 mg/(kg.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肌注或静注,必要时隔1~4小时重复使用;亦可用旒甲丙脯酸和硝普钠6、支气管肺炎抗生素治疗原则:①跟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适合的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指导治疗;在未获培养结果前,可根据经验选择敏感的药物;②选用的药物在肺组织中应有较高的浓度③早期用药④联合用药⑤足量、足疗程。

肺炎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肺炎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肺炎的分型及诊断标准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或真菌。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肺炎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且需要符合一定的诊断标准。

肺炎的分类与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社区中获得的肺炎。

根据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CAP可分为住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ization-acquired pneumonia,HAP)和非住院获得性肺炎(non-hospitalization-acquired pneumonia,NHAP)。

住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住院期间超过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而非住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或医疗机构中获得的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在住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通常,此类肺炎发生在入院后接受机械通气、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患者,或者在入院后48小时内存在医院内其他感染并加重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发生。

3.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HCAP)是指患者接受卫生保健服务后获得的肺炎。

卫生保健服务包括接受抗生素治疗、放射治疗、长期护理、透析、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等。

HCAP 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与医疗机构相联系,而不仅仅是在医院获得的。

4.特殊类型肺炎(Special types of pneumonia)包括结核性肺炎、真菌性肺炎、中间型肺炎、机会性感染相关性肺炎(opportunisticinfection-associated pneumonia)等。

这些特殊类型的肺炎通常发生在特定的人群中,如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化疗患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肺炎的诊断主要是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特征来确定。

肺炎(pneumonia)

肺炎(pneumonia)

肺炎(pneumonia)一概念:是指侵犯肺泡实质的肺脏炎症。

二原因及分类(一)、原因(二)、分类因病因、机体反应、病理变化、波及范围不同,肺炎分类的方法也不同:根据病程来分:急性、亚急性、慢性根据炎症的性质来分:渗出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等)、增生性(特征是Ⅱ型肺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成分增生)根据最初受损的部位和范围来分:支气管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纤维素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各类肺炎的病理变化和机制支气管性肺炎 (Bronchopneumonia)1、定义:始发于细支气管,后蔓延于所属的细支气管及肺泡的肺组织炎症。

“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病变多半局限于肺小叶的范围。

“卡他性肺炎”:渗出物以浆液和脱落上皮细胞为主,是肺炎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

2、原因及机理1) 细菌为主要原因:巴氏杆菌(牛、羊、猪),嗜血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猪),链球菌及马的棒状杆菌。

2) 机制及过程l 上述细菌多为呼吸粘膜常在菌。

正常情况下不呈现致病性,条件变化(长途运输,应激,天气变化,过劳,维生素A缺乏等)-→机体的抵抗力、呼吸道防御机能下降-→致病性-→繁殖,入侵机体而发炎。

l 发生机制和过程:气源性和血源性两种细支气管炎-→肺泡管气源性:支气管炎肺泡-→另一肺泡-→扩散支气管周围肺泡隔血源性:病原——肺间质炎-→支气管周围-→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泡-→肺气管,囊-→其它肺泡l 支气管肺炎可独立发生,单临床上多见与其它疾病并发(继发)。

3、病理变化眼观:支气管肺炎好发于肺的心、尖、隔叶前下部,一侧或两侧。

发炎的肺小叶肿大,灰红色,岛屿状散在分布,质地变实。

其中散在灰黄色,白色(气肿)的肺小叶,(多色性,班驳色彩)。

病变的小叶融合成大叶。

病灶切面平滑,湿润,支气管内可挤出浑浊的粘液或黄白色脓样分泌物。

镜检:初期渗出以浆液为主,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见有浆液,其中混有少量脱落的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及白细胞浸润,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的分类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它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罗音。

重症患者可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中毒性脑病及中毒性麻痹等。

肺炎为婴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威胁小儿健康,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固加强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目前尚无统一的肺炎分类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病理分类:按病理累及的部分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

2、病因分类
(1)病毒性肺炎:国外RSV占首位,我国曾以腺病毒(ADV)为主,现已转为RSV占首位。

其次为ADV3、7、11、21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巨细胞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2)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的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军团菌等。

(3)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所致。

(4)支原体肺炎:由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以CT多见。

(5)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免疫缺陷病患者为易感人群。

(6)真菌性肺炎:由白色念珠菌、肺曲菌、组织包浆菌、毛霉菌、球孢子菌等引起的肺炎。

对监狱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7)肺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如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等(过敏性肺炎)。

3、病程分类
①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
②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
③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4、病情分类
①轻症:出呼吸系统外,其它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

②重症: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出现其它系统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生生命体征危险,甚至发生生命体征危象。

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
①典型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的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肺炎。

②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性肺炎等。

2002年冬季和2003年春季在我国发生一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初步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

以肺间质病变为主,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

儿童患者临床表现叫成年人轻,病死率亦较低。

6、发生肺炎的地区进行分类
①社区获得性肺炎: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的患儿在院外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②院内获得性肺炎:指住院48小时候发生的肺炎。

临床上如果病原体明确,则按病因分类,有助于指导治疗。

否则按病理分类。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小而使其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发。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

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微生物较多,已发生肺炎。

此外有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并存症及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缺陷者均易发生本病。

病因:最常为细菌和病毒,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

发达国家中小儿肺炎病原以病毒为主,主要有RSV、ADV、流感及副流感病毒等。

则以
细菌为主,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加趋势。

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

病理:肺炎的病理变化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侵润为主。

肺泡内充满渗出物,经肺泡壁通道(孔)向周围组织蔓延,成点片状炎症灶。

若病变融合成品片,可累及多个肺小叶或更广泛。

当小支气管、毛细血管发生炎症时,可导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

不同的病原造成的肺炎病理改变亦有不同: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受累为主;而病毒性肺炎则以间质受累为主,亦可累及肺泡。

临床上支气管炎与间质性肺炎常同时存在。

病理生理:主要变化是由于支气管、肺泡炎症引起通气和换气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从而造成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1、呼吸功能不全由于通气和换气障碍,氧进入肺泡以及氧自肺泡弥散至血液均发生障碍,血液含氧量下降,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均降低,致低氧血症。

动脉血氧饱和度<85%,还原血红蛋白>50g/L时,则出现发绀。

肺炎早期,以通气功能障碍为主,仅有缺氧,无明显CO2潴留,无代偿缺氧,呼吸和心率加快以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和改善通气血流比。

随着病情的进展,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在缺氧的基础上出现CO2潴留,此时PaO2和SaO2下降,PaCO2升高,当PaO2<50mmHg, PaCO2>50 mmHg, SaO2<85%时及为呼吸衰竭。

为增加呼吸深度,以吸进更多的氧,呼吸辅助肌也参加活动,因而出现鼻翼扇动和三凹症。

2、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严重缺氧时,体内需氧代谢发生障碍,无氧酵解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加上高热、进食少、脂肪分解等因素,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同时由于二氧化碳排出受阻,可产生呼吸性酸中毒,因此,严重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性酸中毒。

6个月以上的小儿,因呼吸道代偿功能稍强,通过加深呼吸,加快排出二氧化碳,可致呼吸性碱中毒,血pH变化不大,影响较小;而6个月以下的小儿,代偿能力较差,二氧化碳潴留往往明显,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肾小动脉痉挛而引起水钠潴
留,且重症肺炎缺氧时常有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加上缺氧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钠泵功能失调,使N a+进入细胞内,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

3、循环系统病原体和毒素侵袭心肌,引起心肌炎;缺氧使肺小动脉反射性收缩,肺循环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增加。

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是诱发心衰的主要原因。

重症患儿常出现微循环障碍、休克甚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神经系统严重肺炎缺O2和CO2潴留使血与脑脊液pH值降低,高碳酸血症使脑血管扩张、血流减慢、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颅内压增加。

严重缺氧使脑细胞无氧代谢增加,造成乳酸堆积、ATP生成减少和N a+-K+离子泵转运功能障碍,引起脑细胞内纳、水潴留,形成脑水肿。

病原体毒素作用亦可引起脑水肿。

5、胃肠道功能紊乱低氧血症和病原体毒素可是胃肠粘膜糜烂、出血、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导致粘膜屏障功能破坏,使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呕吐、甚至发生中毒性肠麻痹。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致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起病多数较集,发病前数日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湿啰音。

1、主要症状
①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亦可为弛张热或潴留热。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患儿体温可不升或低于正常。

②咳嗽:较频繁,在早期为刺激性干咳,及其咳嗽反而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

③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

④全身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

2、体征
①呼吸增快:40~80次/分,并可见鼻翼扇动和三凹症。

②发绀:口周、鼻唇沟和指趾端发绀。

③肺部啰音:早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糙、减低,以后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为更为明显。

肺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