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名句翻译
高中必修五名句翻译、背诵

高二会考复习——必修五翻译、名句名篇默写练习一、文言文翻译1、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2、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4、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5、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8、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9、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1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名句默写1.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庄生晓梦迷蝴蝶,。
,蓝田日暖玉生烟。
4.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6.扪参历井仰胁息,。
7.连峰去天不盈尺,。
8.剑阁峥嵘而崔嵬,,。
9.君当作磐石,。
,磐石无转移。
10.长太息以掩涕兮,。
11.亦余心之所善兮,。
1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归去来兮辞》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既自以心为形役”。
7.《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8.《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9.《归去来兮辞》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10.《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11.《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1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14.《归去来兮辞》诗中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5.《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6.《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苏教版《必修五》翻译默写

• 四、重点语句翻译 •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 • 2.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 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 3.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 4.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世也。 • 5.《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6.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 之言。
苏教版《必修五》默写
• 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 开。 , 。 • 2、盈盈荷瓣风前落,_________. • 3、日啖荔枝三百颗,__________. • 4、三五之夜,明月半 墙, , , 。 • 5、借书满架_______,_______,万籁有 声。
《陈情表》
•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 行, , 。 • 2. ,内无应门五尺之 僮。 ,形影相吊。 • 3.郡县逼迫,催臣上 道; , 。 • 4. 但以刘 , 人 命危浅,朝不虑夕。
• 译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 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
• 三、重点语句翻译
• •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 独醒,是以见放。 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 移。
• 3.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 埃乎? • 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 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陈情表》《长亭送别》
• 5. ,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 命。 。 • 6.乌鸟私情, 。 • 7、________,死当结草。 • 1、碧云天,____,____,____.晓来谁 染霜林醉?_______. • 2、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 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 • 3、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 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高二语文必修5理解性默写

高二语文必修5理解性默写1.《归去来兮辞》诗中“皆口腹自役”的小序与诗歌正文“一别家山十二年,……不复少年之时”的意境相呼应。
2.《归去来兮辞》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达了对过去的否定,而“今之从政者,言必称其利”则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
3.《归去来兮辞》诗中XXX用“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历史和现状进行对比,肯定了现在而否定了过去。
4.《归去来兮辞》中通过“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绝”表现了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XXX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表现出美丽的田园景象。
6.《归去来兮辞》中写XXX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身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7.《归去来兮辞》中XXX用“出门俯咸京,茫茫赋所成”和“行迈青云步,归卧白云旁”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XXX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归去来兮辞》中XXX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万物恃其成,而况以人乎?”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归去来兮辞》中XXX用“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归去来兮辞》中XXX用“人生若寄,无根无蒂”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滕王阁序》中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13.《滕王阁序》中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及宏伟气势,“百丈余落之望,……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饯送之筵,赋诗云集,……凡所瞻听,填词赋颂,载之舆图,礼之所至,咸称善言令色”。
15.《滕王阁序》中作者用“秋水共长天一色,……孤舟蓑笠翁,独钓XXX”写出了XXX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16.《滕王阁序》中“鹤鸣九皋,飞戾天曲,……人与XXX相映,而百感自集”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句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33句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译】外面没有什么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译】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
起初太守逵举荐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疾病一天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的不到准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译】只因为祖母刘氏已经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如果我没有祖母,就无法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就无法安度余年。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我的辛酸苦楚,不仅蜀地的人和二州的长官所目睹明知,连天地神明,也都能看见。
6、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影子纷杂错落,微风吹拂,桂影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7、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译】我们家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8、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瞻仰回顾这些往事遗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真叫人忍不住放声痛哭。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10、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译】猛虎在深山里,足以使百兽震恐,一旦落进陷阱或笼子里,便摇着尾巴向人求食,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造成的状况。
必修五翻译默写

必修五翻译和默写练习一·翻译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5.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6.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7.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8.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9.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0.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11.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2.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3.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4.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16.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1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必修五理解性名句默写

必修五名句默写1.《归去来兮辞》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和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含义相同的两句诗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3.《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4.《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描写,且表现陶渊明高洁情趣的句子是,。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表现他精神上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清贫,表现其淡泊明志的句子“,。
”6.《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7.《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9.《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0.《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的两句“,11.《归去来兮辞》中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2.《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流连忘返,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13.《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妻子没有出来迎接,但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14.《归去来兮辞》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15.《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16.《滕王阁序》中用“,。
”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被称为“写尽九月之景”。
17.《滕王阁序》中写描写当地繁华富庶,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高二语文必修五重点句翻译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五重点句翻译整理
1.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2.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陶潜《归去来兮辞》)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4.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5.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7.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庄子《逍遥游》)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10.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李密《陈情表》)
1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李密《陈情表》)1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
吊。
1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李密《陈情表》)
16.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归去来兮辞》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7.《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现在辞官是正确,以前做官是错误的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表现陶渊明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9.《归去来兮辞》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10.《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1.《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12.《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3.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14.《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15. 《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
16.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泉水缓缓流动的名句,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7.写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1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9.《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划船出游的句子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20.表现游历经过幽深的沟壑,崎岖的山丘的句子是: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滕王阁序》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山阿风景的句子有: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3、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描写当地繁华富庶,都是富贵人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5、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6、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的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8、感叹宇宙之大的句子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9、感叹人生无常的句子是: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10、表达自己不因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放弃理想的句子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1、用贪泉和涸辙之鲋的典故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
12、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而改变志向的句子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13、表达自己不甘沉沦、亡羊补牢的句子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逍遥游》1.《逍遥游》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翅磅巨大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5.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7.《逍遥游》中描鹏鸟要飞到南海时乘着旋风飞向高空,凭借六月大风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8.文中用朝菌、蟪蛄、冥灵和大椿的例子为了论证的道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9.宋荣子能够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的句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10.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11.蜩与学鸠通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2.《逍遥游》中描鹏鸟要飞到南海时在水面振翼拍起巨大浪花句子是:“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13.《逍遥游》中描鹏鸟水面振翼拍水,乘着旋风飞向高空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陈情表》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2.《陈情表》哪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3.《陈情表》哪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4.《陈情表》中乌鸦反哺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5.《陈情表》哪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苦无依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6.《陈情表》《陈情表》哪两句写缺少亲属和孩子。
7.《陈情表》中表达李密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8.《陈情表》中李密哪两句写明母孙二人相依为命,实难相离?答案4.《陈情表》中乌鸦反哺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6.《陈情表》哪两句写缺少亲属和孩子。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7.《陈情表》中表达李密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归去来兮辞》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确实走入迷途大概还不远,认识到现在是对的而以前是错的。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白云自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4.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羡慕万物恰逢繁荣生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结束。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8.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随自然到尽头。
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滕王阁序》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雨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雨过天晴,天空晴朗,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年纪虽老但志气更加坚定,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志向?陷入困境但节操应更加坚定,不放弃凌云壮志。
4.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
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
6.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只不过由于君子能够预知事物的动向,通达事理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
《逍遥游》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的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鹏迁徙到南海时,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高空,凭借六月大风离开北海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宋荣子,全世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全世的人都责备他,他也并不因此感到沮丧。
5.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宋荣子能分清楚自我和外物的分别,辨别荣辱的界限,就是这样罢了。
6.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7.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应自然、忘掉自己,无意于求功,无意于求名。
《陈情表》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了不幸)2.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孤苦体弱,便亲自抚养我。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5.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我怀着乌鸦反哺的孝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奉养祖母到最后的心愿)6.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我活着应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