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详细参考)

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详细参考)

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详细参考)
营养咨询和体重管理以确保患者在手术前状况良好。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病情,做好防凝和抗菌治疗准备。

安排合适的手术室和设备,确保手术环境清洁和安全。

检查和测试所有设备,确保其工作正常。

清洁和消毒手术室,并准备好无菌器械和敷料。

安排患者穿上手术衣、手术帽和口罩,做好洗手消毒标准。

插入导尿管和静脉置管,保持患者血压和心率监测。

确认手术室内的通讯和协作工具正常工作。

进行团队沟通、交流和衔接,确保无障碍的工作流程。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

恢复期间,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合适的镇痛治疗。

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预防术后并发症。

提供口腔护理、伤口护理和导尿护理等基本护理措施。

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和排尿情况,确保恢复正常。

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其积极面对术后恢复过程。

定期进行复查和检测,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相关的康复指导和建议。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体会目的:探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纵隔肿瘤患者行胸腔镜切除术,并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指导康复期活动及饮食等综合护理。

结果:本组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平稳,术后5~7d均康复出院。

结论:对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给予精心围书期护理,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

标签:胸腔镜;纵隔肿瘤;围术期护理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是胸腔的一部分,位于胸腔中部,上窄下宽,前短后长,呈矢状位,其前界是胸骨,后面是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向上与颈部相连,向下延伸至膈肌。

心包前称为前纵隔,心包所在处称为中纵隔,心包脊柱之间称为后纵隔。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已得到较位广泛的应用,该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已成为胸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

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共收治行电视胸腔镜术的纵隔肿瘤患者154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62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5岁。

1.2方法本组采用静脉复合全身气管内全麻,双腔管气管插管,保证健侧肺通气。

术中使用脉搏血氧仪动脉血气监测。

于侧卧位在胸部切3个1.5era小口:1个切口位于腋中线第6、7肋间,置入胸腔镜;其它2个切口用于插入器械。

切口位置的选择根据正、侧位X线胸片和CT片上病灶位置决定。

做第1个切口前开始单侧通气,如果切口下粘连,用手指或器械分离,然后经套管插入胸腔镜。

在胸腔镜监视下选择第2个和第3个切口,插入套管和套管针,再经套管插入操作器械,进行病变的分离和摘除。

手术切除标本经器械口取出。

生理盐水冲洗胸腔,改为双肺通气,膨胀肺,观察有无漏气或出血。

电凝、钛钉止血和夹闭小的肺泡瘘。

逐渐加压膨胀肺后取出胸腔镜。

经1个切口置闭式引流管,其它2切口缝合包扎。

2结果通过对纵隔肿瘤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154例患者中显效119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96.75%。

纵隔肿瘤的外科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

纵隔肿瘤的外科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

纵隔肿瘤的外科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纵隔肿瘤是指位于胸膜腔内、与纵隔解剖相关的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外科手术是治疗纵隔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的围手术期管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纵隔肿瘤外科手术及围手术期的管理。

一、概述纵隔位于胸廓中央,上方至颈下缘,下方至膈面。

有多种类型的肿瘤可以发生在纵隔区域,包括胸壁来源、支气管来源和其他来源等。

对于可切除或部分切除的纵隔肿瘤,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二、手术前准备1. 临床评估:通过详细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CT扫描等)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并评估患者全身情况。

2. 心肺功能评估:衡量患者心功能和呼吸功能是否适合手术,特别是对高风险患者,还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3. 血液准备:考虑到手术可能出血,需要进行血型、交叉配血和备血等准备工作。

4. 围手术期风险评估:评估患者的围手术期风险,如ASA分级、Charlson指数等。

三、手术方式选择纵隔肿瘤的外科手术通常包括纵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两种方式。

具体选择取决于肿瘤的性质、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团队的经验。

纵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良性和少量恶性肿瘤;而开胸手术则适用于大型或浸润性肿瘤。

四、围手术期管理1. 麻醉中监测:在麻醉下,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监测,包括心电图、动脉压力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监测等,确保患者安全。

2. 出血控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出血控制,在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或进行动脉、静脉结扎等。

3. 神经保护:对于邻近纵隔的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如迷走神经、喉返神经等),要特别保护,以避免手术损伤。

4. 恶性肿瘤的处理:对于恶性纵隔肿瘤,根据癌种和分期,可在手术中行淋巴结清扫或组织活检,并注重术后辅助治疗。

5. 术后早期管理: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液体平衡和氧合情况等,并给予适当镇痛和抗生素预防。

五、术后并发症与处理1. 呼吸系统并发症:纵隔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膜积液等情况。

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护理评估】要点1、一般情况评估:健康史、心理及睡眠状态、营养状况、疼痛耐受程度。

2、专科情况评估: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心肺功能情况、管道情况。

【常见护理问题】1、焦虑/恐惧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2、气体交换障碍与呼吸道梗阻、肺萎缩、肺损伤及胸廓活动受限有关。

3、外周组织灌注量减少与失血引起血容量不足有关。

4、疼痛与创伤/手术所致的组织损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量减少,消耗增加有关。

6、低效型呼吸形态与胸廓活动受限、手术后肺不张,疼痛有关。

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切口疼痛、术后咳嗽无力,痰液粘稠有关。

8、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肺不张、吻合口瘘、支气管胸膜瘘、心律失常等。

9、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执行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争取亲属在心理和经济上给予最多支持,营造舒适环境,促进睡眠。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4、体能训练:快速步行或爬楼梯训练(有人陪同)5、皮肤护理:术前沐浴,更衣,毛发浓密者予剪毛,注意清洁脐部。

6、呼吸道准备:术前 2 周戒烟,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吹气球及腹式呼吸的方法,讲解术后咳嗽咳痰的重要性,遵医嘱予雾化吸入。

7、胃肠道准备: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根据患者病情,静脉补充营养、电解质等。

术前禁食 8-12 小时,禁饮 4 小时,术前晚灌肠。

8、特殊检查指导(1)讲解化验、胸片、CT、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目的与注意事项。

(2)行胸腔闭式引流者,向其介绍操作的目的和必要性,取得患者配合。

9、术日晨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如术前用药、置胃管等。

术后护理1、执行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

2、安置病人,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皮肤、粘膜有无紫绀及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

3、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胸腔引流管周围有无皮下气肿。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围术期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36例纵隔肿瘤患者行胸腔镜下肿物切除术,并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指导康复期活动及饮食等综合护理。

结果本组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平稳,术后7~9 d均康复出院。

结论对纵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re method of 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under thoracoscope in perioperative. Methods Thirty six patients with 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were given the resection under thoracoscope, and then given the psychological care in preoperative, vital-sign in postoperative was monitored, comprehensive care of guidance and rehabilitation activities and diet, and so on, were given. Results The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was smoothly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they recoveried from the hospital after operative for 7 to 9 days. Conclusion Giving elaborate perioperative care for the patients with 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under thoracoscope, can ensure the operation successful, and promote the recover of patients.[Key words] Mediastinum mirror; Thoracoscope; Mediastinal tumor; Perioperative care纵隔镜手术主要应用于肺癌分期的诊断及纵隔疾病、纵隔肿瘤、纵隔肉芽肿和结节病的诊治[1]。

全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2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全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2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时 部 分 患者 由于 胸 腔镜 手 术 过 程 中肺 部 牵 拉较 多 , 加上 麻
后纵膈胸腔套管置于腋前线第5 、 6 肋间, 操作 ̄ L 2 - 3 个, 根据 病变部位调整。 术 中采用超声刀、 电凝钩分离肿瘤 , 肿瘤完 整切除后 , 放入标本袋。 术后按常规方法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管。
囊肿 7 例, 胸 腺脂 肪 瘤 l 例, 前 纵 隔 畸 胎瘤 1 例, 食管囊 肿 l 例,
3 . 2 . 3 引流管 的护理 : ( 1 ) 胸腔闭式 引流管的护理 : 妥善固 定引流管, 正确贴上包括 名称、 外露长度、 置入时 间等的专
用标 识 。 保持 胸管引流通畅 , 胸 管 每 小时 挤 压 1 次, 防 止 堵
护士 应 给 患者 给予 心 理安 慰 , 除 讲解 手 术一 般注 意 事项 外 , 重 点 向 患者 讲 解 胸腔 镜 手 术 的 操作 步 骤 、 与一 般 开 胸手 术 的 区别 、 优 点及 近 年 来本 院 的开 展情 况 和效 果 , 并让 术 后 患
纵膈肿瘤的传统开胸手 术具 有出血多、 创伤 大、 恢 复 慢以及术后胸部瘢痕大等缺点… 。 而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 v i d o - - - a s s i s t e d t h o r a c  ̄x ) p i c s . 1 r g e r y , Ⅵ T S ) 具有 刨伤小、 出血 少、 对心肺功能影响小 , 安全可靠 , 术后恢 复快等优点 , 目 前 已经成为后纵膈神经源性肿瘤及中纵膈囊肿的首选手 术方法 , 亦成为胸腺切除的另一个重要路径 。 我院在2 0 1 0 年1 月- 2 0 1 3 年6 月应用全胸腔镜行纵膈肿瘤切除术2 1 例, 经
1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2 1 例 病 例 中, 男5 例, 女l 6 例, 平 均 年 龄 ( 3 7 . 3 ±9 . 2 ) 岁。 l O l l 无临 床症状 , 其余l l 例 有胸 闷不适 、 乏 力、 咳嗽及不同程度胸痛等。 术前均行) 戋、 C , I 或MR 等检查 , 肿瘤偏向左胸5 例, 偏向右胸3 例, 主要局限前纵膈1 3 例。 所以 患者术前均未行针刺活检。 1 . 2 手术方法 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麻醉, 术中健侧单肺通 气。 胸腔镜套管切 口根据肿瘤位置确定。 对于前纵膈肿瘤 , 胸腔镜一般 自左侧或右侧第5 、 6 肋间腋中线置入, 胸腺切除 操作孔一般取腋前 线第3 肋间和 锁骨 中线第5 肋间, 其他可 视病灶部位适 当调整。 中纵膈肿瘤 , 观察孔取腋 中线6 、 7 肋

关于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关于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关于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胸外科手术概述胸外科是关于心、肺、纵隔和食管等位于胸部的疾病的治疗和手术。

围手术期是指从手术室的开始到病人手术后恢复到基本正常状态的整个过程期间。

在围手术期,主要任务是防范并发症和提高护理质量。

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与治疗,能够使患者恢复快、痛苦小、副作用少。

由于胸部手术的特殊性,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难点之一。

护理要点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对于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安排相应的护理。

护士要根据病情状况,准确衡量体内失血量、补充血浆、调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在尽可能缩小常规手术风险的基础上,使手术顺利进行。

同时,护士要正确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例如人工气道、胸水抽吸器、生命支持系统等,确保在手术中紧急情况下可以及时救治。

术中护理在手术期间,护士应当连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护士还可以按照医生的要求,辅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术后护理在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都要得到护理人员的严格监测。

如果病人的生理状况稳定,固定及时撤离人工气道。

在患者的床位边,应设置适当的溶液,以供患者口渴时饮用。

在意识模糊或意识不清的患者身边,应妥善安排抽象思维及意识清明较早的护士驻守,以及游离感染性风险与清醒风险的分隔。

护理常见问题肺炎肺部感染是由于手术中肺表面受到感染而产生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咳嗽、黏液或痰的症状。

预防:术前多次就位能极大降低手术中肺感染的发生,保护呼吸器官不半斤埃然;针对手术后的肺部感染问题改善护理,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加强呼吸机使用技巧。

出血由于手术后肺部尚未完全愈合,可能出现胸部内出血的情况。

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窒息、咯血等症状。

预防:术中要合理补充血浆,人工气道和血管要得到严格监测,术后遗留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疝气由于手术前后的肺压对肺组织有一定的压迫,如果不恰当地诊断和治疗,极有可能造成胃内压力升高、产生疝气。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和整理分析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本院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应用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物4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胸腔镜辅助的纵隔肿物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平稳,可以达到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并且创伤小,恢复快。

结论:对纵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胸外科;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是胸外科临床中的一种新型手术治疗方式,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可操作性较强。

在临床中,就现有治疗情况来看,该手术创伤小、切口小、比较美观,预后良好,可以治愈病症。

但每种手术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不论是患者自身身体因素或者是手术操作的外部影响因素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而要想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改善预后,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必须要在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

但由于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护理效果,如何选择制定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便是关键。

本研究为研究实施胸腔镜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护理的效果,特对本院48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应用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物48例相关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35.9±21.5)岁。

术前常规行胸壁X线、CT检查、痰细菌检查、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MRI、PET-CT检查。

1.2 方法(1) 术前护理干预: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前禁食6 h, 禁水2 h, 无糖尿病患者术前2 h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减轻术中饥饿感。

(2) 术中护理干预:麻醉前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树立信心,保持放松;注意术中保温措施,以免低体温;加强胸管固定以免晃动脱落;提醒外科医生手术关胸前用0.2%盐酸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镇痛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
期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和整理分析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的
护理经验。

方法:对本院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应用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物
4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胸腔镜辅助的纵隔肿物切除,患者围手
术期恢复平稳,可以达到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并且创伤小,恢复快。

结论:
对纵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
患者康复。

关键词:胸外科;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是胸外科临床中的一种新型手术治疗方式,
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可操作性较强。

在临床中,就现有治疗情况来看,该手
术创伤小、切口小、比较美观,预后良好,可以治愈病症。

但每种手术都具有一
定的风险,不论是患者自身身体因素或者是手术操作的外部影响因素都可能影响
治疗效果。

而要想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改善预后,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必须要在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

但由于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
护理效果,如何选择制定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便是关键。

本研究为研究实施胸腔
镜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护理的效果,特对本院
48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
应用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物48例相关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
25~69岁,平均年龄(35.9±21.5)岁。

术前常规行胸壁X线、CT检查、痰细
菌检查、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MRI、PET-CT检查。

1.2 方法
(1) 术前护理干预: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前禁食6 h, 禁水2 h, 无
糖尿病患者术前2 h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减轻术
中饥饿感。

(2) 术中护理干预:麻醉前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树立信心,保持放松;注意术中保温措施,以免低体温;加强胸管固定以免晃动脱落;提醒外科医生手
术关胸前用0.2%盐酸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镇痛预处理。

(3) 术后护理干预: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问题;控制患者的饮食,术后6 h
饮用少量温开水,注意观察有无呛咳表现。

若无恶心呕吐等反应,即可摄入适量
的流质,以补充手术期间丢失的能量;采用多模式镇痛管理,术后医护患三者共
同参与患者疼痛评估,指导患者根据疼痛评分,操作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以免疼
痛影响有效咳嗽咳痰、下床活动和休息质量,疼痛评分较高时请疼痛科或麻醉科
会诊,达到止疼效果确切、用药剂量小、作用时间长、胃肠功能影响小;做好呼
吸道管理,因手术创面较大,气管道内淤血积痰较多,监督患者咳嗽咳痰,术后
2 d内将肺内淤血积痰基本咳出,但避免剧烈咳嗽导致肺残端漏气,影响愈合;
鼓励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促进身体的机能恢复,利于胸腔积液积气排出;对于肥胖、冠心病等易形成血栓高危患者,术后予常规穿着弹力袜,联合充
气加压泵气压治疗,并根据患者胸管引流颜色和引流量,酌情再给予低分子肝素
钙皮下注射抗凝;术后每隔2 d复查血液指标及床边胸片,根据血液指标及胸片
结果,尽早停药,尽早移除胸管,减少患者呼吸不适感。

(4) 出院护理指导:详
细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建议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
术后健康宣教视频或信息。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48例患者进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我们分别在手术前1 d、手术后1 d以及手术后3 d进行相关分析。

在48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存在吸
烟史,并且吸烟史平均18~25年,平均一天1包。

其中15例患者在手术前遵循
医嘱已经戒烟。

48例患者在手术前1 d都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呼吸训练,例如深呼
吸训练、咳嗽训练、吹气球训练以及爬楼训练,并且都已经进行了正确的雾化吸入。

其中38例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相关肺功能训练较好,已经完全了解了如何进
行有效咳嗽。

在手术后1 d,34例患者通过拍背或者环甲膜刺激来促进排痰,并
且胸部X片显示肺部膨隆良好,并且可以下床进行活动。

在手术后3 d,患者下
床活动次数平均6~8次/d,并且患者自主咳嗽情况良好,胸腔引流液性状良好。

其中有10例患者自主咳嗽能力较差,不能自主进行排痰,并且由于伤口疼痛刺
激等因素,排痰效果较差,环甲膜刺激效果欠佳,因此进行气管镜下辅助排痰。

与此同时增加患者雾化吸入的次数,鼓励患者多下床进行运动,注意运动时间以
及每天运动的次数,患者肺部逐渐恢复正常状态,预后较好。

3 讨论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和工作压力
由于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而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不良生活习惯,各种
疾病频发,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医疗技术的研究备受社会大众关注。

而电视
胸腔镜手术是近几年才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胸外科治疗方法,就纵隔
肿物的治疗来看,通过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术往往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
无法完全避免危险性,需要辅助精心的护理干预。

手术室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为手术及抢救的关键性场所,对患者生命健康
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实践发现,手术治疗效果通常会受手术室护理质量影响,而
常规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未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问题,严格遵照护理规范操作,影响护理效果,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影响患者睡眠质量。

故在胸腔镜下纵隔
肿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强化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及预后的改善具有重
要意义。

在本次回顾性分析中,笔者发现胸腔镜下进行纵隔肿物切除可以有效降低患
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预后能力,这与近来相关的研究结果相似。


此同时,戒烟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有报道指出,吸烟者术后
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3倍。

吸烟不仅会刺激呼吸道产生更多的分泌物,还会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

传统的开胸手术会由于长时间的麻醉而导致患者呼吸道内积聚大量的分泌物,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患者发生较为严重的术后肺部并发症。

与传统的胸外科
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口较小,损伤的肌肉也较少,并且不会造成骨骼损伤,不会损伤患者胸口正常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对患者正常肺功能影响较小。

与此同时患者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并且术后护理比传统开胸手术更加容易。

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既节约了时间,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针对胸腔镜治疗患者要对患者进行耐心和细致的护理,在手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同时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郭晓娟.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评价[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1):1986-1987.
[2]郑毅飞.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及睡眠质量评价[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6):808-809.
[3]吴淑端.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4):157-159.
[4]朱雪娟.胸腔镜纵隔肿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01):83-84.
[5]罗爱华,兰月凤.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0):2605-26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