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在胸外科临床的应用体会

合集下载

单孔胸腔镜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单孔胸腔镜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单孔胸腔镜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胸外科疾病的临床经验及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01月我科完成单孔胸腔镜手术97例,其中手汗症交感神经干切断4例,肺楔形切除48例,纵隔肿瘤切除和心包、胸膜活检18例,纵隔淋巴结活检4例,肺叶切除23例(24个肺叶,其中右中下肺叶联合切除1例),其中19例肺癌根治术。

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单孔VATS手术技术要点。

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

简单胸腔手术无中转开胸,纵隔肿瘤中转开胸1例,肺叶切除中转开胸2例,中转开胸率3%(3/97),肺叶切除中转开胸率8.6%(2/23)。

肺叶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192(90~310)min;术中平均出血108(20~1500)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2.7(1~8)d;术后平均住院5(3~12)d;肺癌患者清扫平均淋巴结数13.2(8~21)枚,淋巴结站数5.3(4~7)站。

结论:对于熟练掌握双孔VATS技术的胸外科腔镜医生,单孔VATS技术可行,安全。

单孔VATS肺叶切除还需更多病例积累,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曲线缩短该过程。

【关键词】胸腔镜;单孔;肺叶切除术;肺癌;以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成为肺癌切除的主流与共识。

大规模临床试验确认了VATS肺癌切除手术安全、可行[1]。

传统的多孔VATS(包括四孔、三孔及两孔)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肺癌切除方式。

为了追求手术的进一步微创化,2004年Rocco G.完成第一例单孔胸腔镜手术[2],单孔胸腔镜手术逐渐得到应用。

2010年西班牙胸外科医师Gonzalez D.完成第一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3],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逐渐得到推广,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我科在前期三孔、双孔VATS肺叶切除的基础上,2014年10月起,开始开展单孔VATS简单胸腔手术,2015年5月起,开始开展单孔VATS肺叶切除,截至2016年01月底已完成单孔VATS手术97例,逐步完善单孔VATS技术学习曲线,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4年10月至2016年01月,我科累计完成97例单孔VATS手术。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胸外科就诊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指标。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单孔胸腔镜在胸外科可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不仅提升治疗效果,还可以维持手术指标。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胸外科;治疗效果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是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期间,可以通过最小的切口对患者达到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

不仅可以帮助患者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率,还可以缩短患者临床康复周期,具有最优质的临床治疗效果[1]。

在对患者进行胸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单孔胸腔镜治疗相比于传统手术来说,可减少患者出血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避免出现不良事件。

然而,在对患者进行单孔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注重对手术技术的提高,通过维持患者手术流程中的安全性,打造优质的临床手术措施,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更加符合我院的发展方向。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胸外科就诊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

纳入标准:(1)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3)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精神类疾病。

1.2治疗方法在手术开始之前,应对两组患者进行医疗诊断措施,通过帮助患者进行合理确诊,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

在手术前给予患者临床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手术流程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

在手术结束后,临床应帮助患者使用抗生素等形式进行抗感染治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符合我院的发展方向。

胸外科实习心得体会锻炼胸腔手术操作的能力

胸外科实习心得体会锻炼胸腔手术操作的能力

胸外科实习心得体会锻炼胸腔手术操作的能力胸外科实习是医学生在临床阶段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锻炼胸腔手术操作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我进行胸外科实习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胸外科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手术操作的重要性。

胸外科手术是一门技术高度要求的学科,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熟练度对于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跟随经验丰富的导师参与了多场胸腔手术,亲眼目睹了手术中各种细致入微的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和不断纠正错误,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手术操作技能,并且加深了对手术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理解。

其次,在胸外科实习中,我学会了与团队合作,并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胸外科手术需要配合默契的团队合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等多个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手术任务。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与协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所带来的高效与准确。

此外,在实习期间,我也了解到了胸外科手术的风险和挑战。

胸腔手术涉及到的器官复杂且要求高度敏感,手术风险也相对较高。

在实习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了手术的紧张和压力,但正是这种压力激发了我对于学习和进步的渴望。

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临床思维,增加了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最后,在胸外科实习中,我体验到了作为医生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关怀与责任。

胸外科手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大,术后的恢复也需要患者长时间的护理和康复。

在与患者的交流和接触中,我认识到患者的痛苦与需求,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决心,将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综上所述,胸外科实习是锻炼胸腔手术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操作和与团队合作,我提高了自己的手术技能和应变能力,也加深了对胸外科手术的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生对患者负有的责任和关怀。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在普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使用胸腔镜技术以来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1例病例均治愈出院,疗效满意。

结论:胸腔镜技术的使用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具有切口小、疤痕美观、术后疼痛轻、住院日缩短及住院费用降低等优点。

对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微创胸腔镜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内窥镜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胸腔镜作为电视内窥镜的一种其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代了很多的传统开胸手术。

我院自2010年下半年引进胸腔镜以来,运用胸腔镜开展了41例胸科手术,临床效果满意,其与传统剖胸探查手术相比较,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资料与方法41例病人中男33例,女8例;年龄17~63岁,平均45岁,急诊亚急诊36例,平诊5例。

自发性气胸5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1周效果不明显,胸片提示肺大疱,予以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行肺大疱切除术。

车祸伤及重物砸伤致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25例,刀刺伤致血气胸6例,作胸腔闭式引流后发现气体引流不尽或仍有活动性出血或凝固性血胸,予以行胸腔镜或小切口辅助胸腔镜下行血肿及凝血块清除、肺裂口修补、肋间断裂血管结扎止血、膈肌修补,肋骨骨折胸壁塌陷者同时予以可吸收肋骨钉固定。

5例平诊病例均为纵膈肿瘤。

结果病人术后疼痛轻,短期内即下床活动,术后护理工作轻松,未出现传统开胸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切口愈合后疤痕较小且无一例感染,41例病人均治愈出院。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有所降低。

讨论传统开胸手术切口较大,常约30~40cm,进胸时间长,需切断胸壁肌肉及肋间肌肉,有时还需切除1根肋骨,并强行撑开肋間约10~20cm,胸廓损伤重,术中出血量多,止血费力,导致输血量增加,胸腔的探查有时不能在直视下进行,导致手术操作困难,关闭切口时间亦长,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长,常达1周左右,术后切口愈合时间长,约需两周左右,有一定的感染率,病人早期因切口疼痛而不敢下床活动,不敢咳嗽、咳痰、可引起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而加重经济负担,术后因损伤太大而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体质恢复较慢,切口感染率增加,切口愈合后遗留疤痕大外形难看,易出现疤痕处疼痛及感觉异常等后遗症。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及体会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及体会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及体会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部手术,可以用于治疗肺癌、肺部感染等疾病。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我个人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时的一些心得如下:
1.手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手术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手术可行性。

同时需要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了解,包括手术步骤、可能的并发症等。

2.团队合作至关重要: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需要一个高度协调的团队进行操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等。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紧密合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术后恢复需要时间:虽然胸腔镜手术相对传统手术来说创伤较小,但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

在术后需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遵守医生的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4.术后的生活调整:手术后需要进行一些生活上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度的体力活动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确保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复发。

总的来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肺部手术方式,但仍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在手术前后认真配合,并遵循医嘱,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
果和康复效果。

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它通过在胸部穿刺一个小孔,将镜头引入胸腔内,然后通过更小的导管来进行手术。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

近年来,它在胸部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胸腔镜手术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胸腔镜手术可通过肺段切除、楔形切除、叶切除、胸膜切除等方式,对早期小肺癌进行治疗。

与传统的肺癌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的优点在于术后疤痕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同时,由于胸腔镜手术能够清楚地观察肺部病变的局部情况,因此能够保留更多的肺组织,从而减少了术后肺功能损失的风险。

除了治疗小肺癌外,胸腔镜手术还可以治疗部分晚期肺癌。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手术已经无法完全切除肿瘤时,胸腔镜手术也可以通过清除肿瘤周围的淋巴结和肺组织来发挥治疗作用。

因此,即使在晚期肺癌的治疗中,胸腔镜手术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胸腔镜手术在纵隔气管瘤治疗中的应用纵隔气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发生在气管或纵隔内,常常给患者带来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传统的纵隔气管瘤手术需要在胸骨上方进行切口,然后将气管暴露出来进行手术。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肋骨切除,创伤大,患者痛苦较大。

而胸腔镜手术则能够通过一个小孔在胸部进行手术,从而保留了肋骨和肺组织,减轻了术后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由于气管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传统手术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而胸腔镜手术则能够更好地保护周围的结构,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胸腔镜手术在纵隔气管瘤的治疗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胸腔镜手术在胸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胸膜是包裹在肺部和胸壁之间的一个带状组织,由于胸膜感染、炎症或因其他原因导致胸膜积液,会引起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需要进行切开和引流,对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痛苦。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应用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应用

学术交流活动
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 交流活动,促进医生之间 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它主要用于对不明原因的胸痛、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行诊断,以及在 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中发挥重要作用。
治疗性胸腔镜
治疗性胸腔镜是一种通过胸腔 镜进行手术治疗的方式,主要 用于治疗胸腔内的良性和恶性
肿瘤。
它可以通过胸腔镜切除肺大 泡、肺结节、肺癌等病变, 以及进行食管癌的根治手术
等。
3D胸腔镜技术
研发更先进的3D胸腔镜技术,提高手术视野和操作精度,减少手 术创伤。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
进一步推广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提高手术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临床研究与展望
扩大适应症范围
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探索胸腔镜 技术在更多普胸外科疾病中的应 用,如肺部良性疾病、食管良性
疾病等。
长期随访与评估
治疗性胸腔镜具有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 ,已成为普胸外科治疗中的重
要手段。
胸腔镜在特殊病例中的应用
01
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如严重粘连的胸腔、胸膜腔闭 锁等,胸腔镜手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02
它可以避免传统开胸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同时 能够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围不断扩大, 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03
胸腔镜手术的术前 准备与术后护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 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手术适应
症和手术风险。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胸腔镜手术的原 理、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内 容,以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手 术效果。

胸腔镜手术304例临床应用体会

胸腔镜手术304例临床应用体会

胸腔镜手术304例临床应用体会内容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VATS)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回顾性总结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304例的体会。

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222例,纵隔肿瘤、囊肿切除29例,食管疾病手术10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15例,肺气肿减容手术4例,胸外伤手术18例,其他胸部疾病手术6例。

结果298例经VATS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6例因胸腔粘连或恶性肿瘤未达到根治,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

主要并发症6例占2.98%,包括肺泡漏≥4天4例;1例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当即进行了修补;1例肺气肿减容术后肺内感染。

结论①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某些胸部良性疾病是VATS主要适应证,对胸部恶性肿瘤VATS手术应当持慎重的态度;②注重对胸外科医生VATS手术培训和掌握循环渐进的原则,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③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选择应当依据病情倡导个性化原则。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VATS)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回顾性总结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304例的体会。

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222例,纵隔肿瘤、囊肿切除29例,食管疾病手术10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15例,肺气肿减容手术4例,胸外伤手术18例,其他胸部疾病手术6例。

结果298例经VATS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6例因胸腔粘连或恶性肿瘤未达到根治,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

主要并发症6例占2.98%,包括肺泡漏≥4天4例;1例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当即进行了修补;1例肺气肿减容术后肺内感染。

结论①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某些胸部良性疾病是VATS主要适应证,对胸部恶性肿瘤VATS手术应当持慎重的态度;②注重对胸外科医生VATS手术培训和掌握循环渐进的原则,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③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选择应当依据病情倡导个性化原则。

胸腔镜手术;微创外科;适应证;并发症自20世纪代初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在我国临床上应用以来,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医生的认可,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胸外科主要手术方法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 了一些胸外科疾病的治疗概念 ,胸腔镜被誉为上个世纪胸外 科界的重大突破之一,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被认为 是2 O世纪末胸外科手术 的最重大进展, 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
向。
为粘连束带断裂 出血 ) ;不 明原 因胸腔积液 5例 ( 肺癌胸膜转 移 3例,结核性胸膜炎 2例) ;脓胸 3 。 例
性血胸 4例 ( 均为肋 间动脉破裂 出血 ) 自发性血胸 2例 ( ; 均
胸腔镜外 科手术是 指使用现 代 电视摄像 技术和 高科 技手 术器械装 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 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 的微 创胸外科新技术 ,他通常是在 3 ~4个 1 c 的胸壁 小切 口下 .m 5
进行。医生是看着 电视用特殊的手术器械完成手术 , 这就等于 将医生的眼睛伸 到了病人 的胸腔 内进行手术操作【。胸腔镜改 I 1
长小切 口即可完成手术。部分疑难病例需辅助 5 0m 小切 ~1c 口,但不必强行撑开肋间。术后疼痛轻 :普通开胸手术因胸壁
21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血胸 、外伤性血胸治疗:肺大泡用切 . 割吻合器切除 ,直径最大一例达 1ea n,手术 辅助 一小切 1 1 l 2 将肺大泡切除。血胸最多达 2 0 ml 1例患者术后仅 留置胸 8 0 ,4 腔 闭式引流 2 ~3天。 22肺楔形切除及纵隔肿瘤 切除术后 复查 C ,肿瘤 消失 。 . T
中圈分类号lR 文献标识码lA 文章犏号l17-80(00 204-2 6 6476 2 1)0-16 0
【 要 】 目的: ̄i胸腔镜在胸外科临床 的应用。方法:回顾 性分析 20 年 1 摘 - . y 09 月至 2 0 年 1 09 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治 疗的 5 例胸外科疾病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5 例胸外科疾病患者均取得 满意疗效。结论:胸腔镜 下肺楔形切除、肺 大泡切除 5 5
..eeMe in 0 0年 V L() NO. l c unlo hns dc e 2 1 na J i O. 2 2
胸 腔 镜 在 胸 外 科 临 床 的 应 用 体 会
侯光来 杨海峰 ( 泰安市第一人 民医院 ,山东 泰安 ,2 10 ) 700
对 自发性气胸 的治疗 ,以往都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 ,有较高的 复发率 ( l%) 约 5 ,经胸腔镜探查发现 自发性气胸往往是 由肺
大泡破裂 引起 ,经胸腔镜行肺大泡切除术后能从根本上解决复
发。但术 中检查一定要彻底 ,不遗漏 ,尤其 当大泡多发时,要 将大泡全部切除或烧灼并确保无残余漏气。纵隔肿瘤如与周围 重要组织器官粘连紧密、 界不清 ,应将切 口扩 大行常规开胸 分 手术。肺楔型切除术需要使用切割吻合器 ,如考 虑费用 ,可将 切 1 1扩大至 3 c 2  ̄4m,用常规器械结合胸腔镜将肿瘤切除。 由于在胸腔镜指导下,根据病变的位 置选择小切 口部位,所以 切 口能选在最佳暴露位 置,既便于操作 ,切 11 2 又不要太大,
等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手术并发症少,在胸外科手术临床 中 值得推广应用。
【 . 】 胸腔镜 ;胸外科 ;应用 关.词 [
1 赉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回顾性分析 2 0 0 9年 1 月至 2 0 0 9年 l 2月在我 院行胸腔镜 手术治疗的 5 例胸外科疾 病患者的手术情况, 中男性 3 例 , 5 其 4 女性 2 例 ;年龄:1 ̄6 l 3 5岁,平均 3 . 67岁。病种包括 : 纵隔肿 瘤 2例 ( 均为结节病 ) ;肺周 围型肿瘤 4例 ( 食道癌术后转移 2 例 ,乳腺癌术后转移 2例 ) ;肺 大泡 、 自发性气胸 3 5例;外伤
裂出血者用 电凝烧灼 止血 ;肋间动脉破裂 出血者用 电凝或缝 扎 止血 ;肺癌胸膜转移引起大量胸腔积液采用胸膜活检及 胸腔 内
限等优 点外 ,还有 胸腔 镜辅助下视野大、 线好 ,并有放大作 光
用 ,更容 易发现细小病灶和消除肉眼死角。对恶性胸腔积液的
治疗 ,胸腔镜下行胸膜 活检 ,由于可 以直接看到胸腔 内病变 ,
同时肋骨撑开也有限,所 以并不增加 术后疼痛等创伤 。与单纯
小切 口开胸手术 比较,除了定位准 、切 11更小、 2 肋骨撑开有
1I .3其他胸腔镜手术方法 :全麻,单肺通气 ,9 2 O度侧卧位 下
进行。 电视内窥镜进路取腋中线第 6肋 间,于上一肋间腋前线 和腋后线分别做 lm 切 1 1置入胸腔镜操作器械。 e 2 粘连束带断
1 . 术方法 2手
20 0 9年 1月至 2 0 0 9年 l 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
5 5例胸外科疾病 患者 中,其中 自发性气胸 3 例 ,占比 6 .%。 5 3 6
1. . 1肺大泡切除及肺楔形切 除:全麻,单肺通气 ,9 2 0度侧卧 位下进行。 电视内窥镜进路取腋 中线第 6肋 间,于上一肋间腋 前线和腋 后线分别做 l 切 口置入胸腔镜操作器械 。找到肺大 c m 泡及肿瘤 ,用直线切割吻合钉切 除。 小的大泡 ( 0 ea < . r )可 以 5 用电凝烧灼 。 1. . 2纵隔肿瘤切 除:全麻 ,单肺通气,9 2 O度侧 卧位下进行。 电视 内窥镜进路取腋中线第 6 间,于上一肋 间腋前线和腋 后 肋 线分别做 l c m切 口置入胸腔镜操作器械 。打开纵隔胸膜 ,沿肿 瘤边缘小心分离肿瘤,切除肿瘤后 ,基底部予结扎。其中一例 因与主动脉粘连较紧,为避免损伤主动脉 ,将其 中一个切 口延 长至 8r,用常规器械分离后切除 。 ea
目前认为要较穿刺 活检 阳性率及准确率高【 。
胸腔 镜手术相对 于普通 开胸手 术的优点主要 在于手术创
喷洒红霉素 。脓胸者将脓 苔及脓液清除 ,冲洗胸腔并放置引流
管。
伤 小、术后疼痛轻 、手术创伤小、伤 口小 ,美观 等。手术创伤
2 结

小:普通开胸手术的创伤很大 ,切 口在 2 c 以上 ,胸壁 损伤 5m 严重 , 切断了胸壁各层肌 肉, 而且还要强行撑开肋 间 1  ̄2 c 0 0 m, 术后疼痛一直难以解 决。 胸腔镜手术 一般 在胸壁上开 3 1 c 个 . m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