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工程学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学1-8

交通工程学1-8

交通工程学1-8一、介绍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设计、规划、控制、管理等方面的学科。

在交通工程学中,我们将学习关于交通流理论、道路设计、交通控制、交通规划、交通模拟等内容。

二、交通流理论交通流理论是交通工程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交通流的特性,主要包括交通流的密度、速度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为交通规划和交通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三、道路设计道路设计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研究道路的几何设计、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问题。

通过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交通的安全性,改善交通环境。

四、交通控制交通控制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指示牌等控制措施。

通过合理的交通控制,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优化交通网络的运行。

五、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研究交通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通过交通规划,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交通模拟交通模拟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它模拟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评估不同方案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通过交通模拟,可以进行交通方案的预测和优化,提高交通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七、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研究如何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道路设计和交通控制,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保护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八、交通工程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长,交通工程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交通工程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更加人性化和环保。

另外,交通工程还将与其他学科如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进行深度交叉,共同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

总结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设计、规划、控制、管理等方面的学科,包括交通流理论、道路设计、交通控制、交通规划、交通模拟、交通安全等内容。

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道路结构层不是道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A. 面层B. 基层C. 垫层D. 排水层2. 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哪一项不是道路规划的主要内容?A. 道路等级划分B. 道路红线控制C. 道路交叉口规划D. 公共汽车站点规划3. 下列哪种桥梁的上部结构不是由梁、板、拱等主要承重结构组成?A. 梁桥B. 板桥C. 悬索桥D. 立交桥4. 下列哪种交通工程设施不属于交通信号控制设施?A. 交通信号灯B. 交通信号控制器C. 交通标志D. 交通监控摄像头5. 在道路工程设计中,哪一项不是道路平面的主要设计内容?A. 道路中心线定位B. 道路纵断面设计C. 道路横断面设计D. 道路交叉口设计6. 下列哪种道路不是城市快速路的特点?A. 车速高B. 车道多C. 交叉口中断D. 设有行人通道7. 下列哪种交通工程设施不是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而设置的?A. 立交桥B. 高速公路C. 交通监控系统D. 道路限高杆8. 下列哪种交通组织方式不是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的基本方式?A. 信号控制B. 自由流C. 专用车道D. 单双号限行9. 下列哪种交通工程设施不是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A. 公交车站B. 地铁站C. 自行车道D. 出租车扬招点10. 下列哪种交通安全设施不是为了保护行人安全而设置的?A. 行人过街天桥B. 行人地下通道C. 道路隔离带D. 道路减速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道路工程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哪些结构层?()A. 面层B. 基层C. 垫层D. 排水层E. 路面附属设施12. 城市道路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道路等级划分B. 道路红线控制C. 道路交叉口规划D. 公共汽车站点规划E. 城市用地规划13. 桥梁上部结构主要由以下哪些承重结构组成?()A. 梁B. 板C. 拱D. 悬索E. 立交桥14. 交通信号控制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设备?()A. 交通信号灯B. 交通信号控制器C. 交通标志D. 交通监控摄像头E. 交通信号放大器15. 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道路中心线定位B. 道路纵断面设计C. 道路横断面设计D. 道路交叉口设计E. 道路标线设计16. 城市快速路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车速高B. 车道多C. 交叉口中断D. 设有行人通道E. 出入口间距较大17.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交通工程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立交桥B. 高速公路C. 交通监控系统D. 道路限高杆E. 道路拓宽工程18.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的基本方式包括以下哪些?()A. 信号控制B. 自由流C. 专用车道D. 单双号限行E. 高峰期限行19.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哪些?()A. 公交车站B. 地铁站C. 自行车道D. 出租车扬招点E. 公共汽车停车场20. 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行人过街天桥B. 行人地下通道C. 道路隔离带D. 道路减速带E. 交通标志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D2. D3. D4. C5. D6. D7. D8. B9. C10.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A、B、C、D、E12. A、B、C、D13. A、B、C、D14. A、B、D15. A、B、C、D16. A、B、C17. A、B、C、D18. A、B、C、D19. A、B、D20. A、B、C、D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答案:D。

《交通工程学》课程笔记

《交通工程学》课程笔记

《交通工程学》课程笔记第一章:交通工程学概述一、交通工程学概念1. 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与维护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环保、经济和舒适。

2. 目的: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性能,包括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加快通行速度、降低运输成本、减小环境影响、节约能源等。

3. 研究内容:- 交通流的特性、规律和控制方法- 道路的设计、建设与维护- 交通规划与组织- 交通信号控制与智能化管理- 交通安全分析与事故预防- 交通环境与能源消耗二、交通工程学发展历程1. 起源:交通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道路网的扩展,逐渐从道路工程中分离出来。

2. 发展阶段:- 早期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主要关注道路建设与维护,解决马车与早期汽车的交通问题。

-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汽车时代的到来,交通工程学开始关注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等。

- 现代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交通工程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等。

第二章:交通系统的特性一、引言交通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元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包括人、车辆、道路和环境等。

二、驾驶人的交通特性1. 驾驶员的生理特性- 视觉特性:- 视野范围:驾驶员在不转动头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 视力:驾驶员对物体细节的辨识能力,包括远视力和夜视力。

- 色觉:驾驶员对颜色的辨识能力,尤其是交通信号灯的颜色。

- 暗适应:驾驶员在光线暗淡条件下的视力适应能力。

- 视觉疲劳:长时间驾驶导致的视觉疲劳现象及其影响。

- 听觉特性:- 听力范围:驾驶员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敏感度。

- 声音识别:驾驶员对各种声音来源的辨识能力。

- 噪声影响:交通噪声对驾驶员注意力和判断力的影响。

- 反应特性:- 反应时间:从驾驶员感知到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

第一章交通工程学

第一章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学
二. 交通工程学的主要作用
1.促进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方案的形成和实施,促使 交通事故全面下降。 2.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交通拥挤、混乱状况,提高交 通运输效率和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 3.达到既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又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 的效果;通过对驾驶员交通心理及生理特性的研 究和运用,实施对驾驶员的科学管理,提高安全 驾驶率。

“抬起头” “竖起耳朵” “睁大眼睛” “动起脑” “做笔记”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4.参考资料



《交通工程学(第二版)》,李作敏编著,人民 交通出版社,2000年。 《交通工程总论》,徐吉谦编著,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0年。 《交通工程学)》,李江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1. 交通现象(交通问题) 交通阻塞 交通安全 交通控制、管理 交通规划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1)交通阻塞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2)交通安全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3)交通控制、管理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4)交通规划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课程介绍 1.课程性质:

《交通工程学》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主要专业核心基础 课。本课程主要以道路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考研 科目)
2.本课程的学习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应深入了解我国的交通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为使人、车、路、环境和能源这个交通系 统安全、方便、迅速、经济、低公害和环境相协调, 必须牢固掌握一些重要的交通流理论,并逐渐培养和 提高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课 程的学习打下必要基础。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关于交通量观测站,正确的说法是A.控制测站亦称间隙观测站B.控制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C.辅助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D.辅助测站亦称补充测站【答案】B2、关于某一路段的行驶车速和行程车速,正确的是A.行驶车速不小于行程车速B.行程车速大于行驶车速C.行驶车速小于行程车速D.行驶车速和行程车速是一回事【答案】A3、下列调查方法中,不属停放实况调查的是()。

A.机动车停放连续调查B.停车设施分布调查C.机动车停放间隔调查D.询问调查【答案】B4、 OD 调查 O、D 两个字母的含义是()A.O表示起点,D表示讫点B.O表示讫点,D表示起点C.O、D 都表示讫点D.O、D 都表示起点【答案】A5、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阶段的工作任务是对方案组提出的不同规划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评价,选定经济实用,能满足未来交通需求的推荐方案。

A.组织准备B.分析预测C.制订方案D.评价选择【答案】D6、下列方法中可用于交通分布预测的方法是()。

A.回归分析法B.重力模型法C.变量分析法D.数字模拟法【答案】B7、光化学烟雾是汽车排出废气中的 ____ 在空气中经阳光照射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一种浅蓝色的烟雾。

()A.铅化合物和一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碳氧化合物C.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D.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答案】D8、()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中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控制性指标,常用作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设计、管理等的依据。

A.MADTB.A ADTC.W ADTD.30HV【答案】B9、设车流的“速度-密度”关系为,则该车流的最大流量为()。

A.1210 辆/hB.968 辆/hC.1320 辆/hD.1000 辆/h【答案】A10、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时,当停车车位数大于 500 个时,应设置的出口数为)。

A.2 个B.1-2 个C.3 个D.3-4 个【答案】B11、关于某一路段的行驶车速和行程车速,正确的是A.行驶车速不小于行程车速B.行程车速大于行驶车速C.行驶车速小于行程车速D.行驶车速和行程车速是一回事【答案】A12、关于交通事故,正确的说法是()A.交通事故与车速无关B.交通事故随车道数的增加而增加,较宽的车道可减少事故C.与路段相比,交叉口的交通事故少D.交通事故与交通量的大小无关【答案】B13、某路段长度为55m,测得该路段的行程时间为29.5秒,停车延误时间为18.1 秒,则该路段的行程车速 V1 和行驶车速 V2 分别为()A.V1=6.71公里/小时,V2=13.71公里/小时B.V1=14.37公里/小时,V2=6.71公里/小时C.V1=17.37公里/小时,V2=6.71公里/小时D.V1=6.71公里/小时,V2=17.37公里/小时【答案】D14、当交通流中车辆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计算时间间隔 T 内到达某指定地点 K 辆车的概率 Pk 时,适合的数学模型是()。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尽管各国学者对交通工程学的理解、认识不完全一样,但在两个方面是基本共同的:交通工程学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交通流,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中的科学问题。

2、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

3、汽车基本特性包括: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和制动性能。

4、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5、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全部车辆的15%是在此车速以下行驶,此速度称为第15%位车速,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限制最低车速。

6、出行分布一般指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出行数。

7、交通设施从广义上被分为连续流设施与间断流设施两大类。

8、高速公路通常均采用二级服务水平,不控制进入的汽车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的地区采用二级服务水平,在重丘山岭地形及在近郊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9、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颜色、形状和符号。

10、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1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12、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13、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第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14、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每小时交通量。

1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1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服务分布、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交通工程学的前沿和未来

交通工程学的前沿和未来

交通工程学的前沿和未来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交通流量的高峰期、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困扰了城市管理者和市民们多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交通工程学,作为研究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门学科,已成为城市管理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交通工程学的发展历程、交通工程学的前沿技术和交通工程学的未来趋势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门学科。

一、交通工程学的发展历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交通问题已成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交通工程学作为研究城市交通运输问题的一门科学,其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初的欧洲。

当时,由于发展自来水、煤气和电力等行业,社会上出现了更多的交通运输问题,欧洲开始将这些问题纳入正式学术领域的研究范围,这就是交通工程这一学科的开始。

20世纪初,随着汽车和铁路等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交通工程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交通工程学成为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基础,而交通工程师也逐渐成为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团队成员。

从传通工具到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模式到多元化发展的过程。

二、交通工程学的前沿技术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交通工程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升级。

下面就是目前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些前沿技术:1、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集成信息和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交通控制系统。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现实时、动态地监测交通流量,控制交通信号,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

2、3D印刷技术3D印刷技术在交通工程学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用于打印各种零部件和配件,包括部分车身件、刹车部件、悬挂系统和传动系统等。

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减小部件制造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且可以提高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3、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指采用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实现车辆自动控制的技术。

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减少交通事故,改善驾驶体验,同时也可以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率和效率。

交通工程学的特点

交通工程学的特点

交通工程学的特点
交通工程学是应用科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技术和原理。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物流管理等。

因此,交通工程学的学习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

2.实用性: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其研究的内容直接与人类出行和物流有关,因此,其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交通工程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路网优化、智能交通管理等领域。

3.动态性: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动态性学科,其研究对象不断变化,交通系统不断发展,因此,交通工程学的研究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研究成果。

4.应用性:交通工程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因此,其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的交通问题,而不是为了纯粹的学术探究。

5.复杂性: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如交通流、道路建设、车辆管理、交通规则等。

因此,交通工程学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

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舒适,经济;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

研究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2从交通工程涉及的内容,称五E科学:执法enforcement 教育education 工程engineering 环境environment 能源energy
从研究对象称是研究人,车,路的科学
3驾驶员认识周围最简单的心理活动是感觉。

4知觉是对整个物体的认识。

只有知觉能判定物体的性质。

知觉过程是理解物体和现象之间联系的过程。

5驾驶员行车过程就是感知,判断决策,操作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感知:驾驶员通过感觉器官感知行车的环境,条件和信息。

判断决策:驾驶员在感知的基础上,结合驾驶经验利于,技能和安全态度,经过分析,做出判断,确定有利于汽车安全顺畅的行驶措施
操作:驾驶员依据判断决策所作出的实际反应和行动
6视觉:外界刺激经过视觉器官在大脑中引起的生理反应。

7视力:眼镜分辨两物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分为静,动,夜间。

8暗适应:从明到暗,眼镜习惯,视力恢复,叫暗适应
明适应:从暗到明,眼睛习惯。

9地点车速:车辆驶过道路某断面的瞬时速度。

10行驶车速:车辆驶过某段路的长度与行驶时间之比。

把包括任何停留时间
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型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

11区间车速:行驶路程长度与所用时间之比,不包括起终点掉头的时间。

与行驶车速一起,是评价道路行车通畅程度与估计行车延误的重要资料。

12设计车速:指在道路,交通,环境,气候良好的条件下仅受道路设计特点控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13时间平均车速:观测时间内,在观测地点的所有车速与车辆数之比
14区间平均车速:在某一他特定瞬间,行驶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的全部车辆的速度分布的平均值。

15车速频率分布:是指在某一地点观测到的以某一确定速度行驶的车辆数n,与总的车辆数N的比值
车速频率分布是速度频率的变化情况
16交通密度: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
17空间占有率:单位长度车道上,汽车投影长度占车道长度的百分比。

反应观测路段上交通的负荷程度。

时间占有率:道路的观测面上,车辆通过时间累计值与测定时间的比值,
18交通量:是指在选定的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交通体的数量19车头间距:指同一车道上行驶的连续车辆中,前后两车头之间的距离。

停车方式及其优缺点。

1平行式:车辆沿行车通道两侧平行停放,其相对于行车通道角度为0.
优点:占用停车带绞窄,车辆进出方便,迅速。

缺点: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最少。

2垂直式:车辆垂直于行车通道方向停放,其相对于行车通道方向的角度为90度。

优点:车辆进出比较便利且用地紧凑,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最多。

缺点:所需停车带最宽
3斜列式:车辆与通道的行车方向成一定的角度a。

倾斜度a一般有30,45,60度。

优点:进出最为便捷。

缺点:车辆进出车位时,驾驶员视野受到妨碍较大,较平行式停车更具危险。

交通标志;是把交通指示,交通警告,交通禁令和指路等交通管理与控制法规用文字,图形,不同颜色或符号形象化的表示出来,设置于路测路面或道路上方的交通管理设施。

交通标线交通标志功能相似,但交通标线施画于路面上,由黄白颜色的线,简单文字与符号组成。

主标志1 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道路前方危险的标志。

形状为顶脚朝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色图案。

2禁令标志:限制或禁止车辆,行人某种交通行为的标志。

形状为圆形或顶脚朝下的等边三角形,其颜色多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圈案。

3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前进方向或停止鸣喇叭以及转向的标志。

形状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一般为蓝色底,白色图案.
4指路标志:传递道路前进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

形状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一般为蓝色底,白色图案.高速公路上为绿底,白色图案
5旅游区标志;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分为指引标志和旅游符号两大类,一般为棕色底白色字符。

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通告道路施工区通行的标志。

分为路栏,锥形交通路标,施工警告灯号,道口标注,施工区标志和移动性施工标志六类。

辅助标志:附设在主标志下起辅助作用的标志。

不能单独设置与使用,按用途不同分为表示时间,车辆种类,区域与距离,警告与禁令,组合辅助。

形状为长方形,颜色为白底,黑字黑边框。

1.M/M/1排队系统中,排队接受服务的通道只有一条,也叫单通道排队系统。


2.道路通行能力也叫道路容量,是指道路的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根据道路通行能力的性质可分为三种:
(1)理想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段,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某一均匀路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的期望能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

(2)实际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段,在具体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以均匀路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地期望能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

(3)设计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段,在具体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一均匀路段上或一交叉点,对应某一等级服务水平的能力。

3.服务水平是指道路接受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4.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作用:用于道路设计,用于道路规划,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关系: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同时反映道路所提供的服务情况。

通行能力是反映道路服务的数量或服务能力,而服务水平反映的是道路服务质量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可以认为服务水平是通行能力前提下对道路所提供服务的细致分析。

5.交通规划是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未来交通需求、交通方式与土地开发的关系,确定交通系统的建设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应采取的方针政策。

6.交通规划按规划目标实现可划分为近期规划(3~5年),中远期规划(5~20年)和发展战略规划(20年以上)。

7.出行:人、车辆、货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分别称为个人出行、车辆出行和货
物出行。

8.期望线又称愿望线,是连接各小区形心的直线,引起反映人们期望的最短距离而得名,与实际出行距离无关,其宽度根据出行量大小而定。

9.OD调查的目的:通过OD调查,获得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流量、流向、车辆起讫点、货物类型等数据,进而预测远景年的交通量,为方案设计等规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10.OD调查的方法:家庭调查,发(收)表调查,路边询问调查,明信片调查,车牌照调查,运输集散点调查,电话询问调查,境界线出入调查,雇员询问调查。

11.在交通规划中一般用“四阶段法”预测交通需求,即交通发生与吸引预测、交通分部预测、方式划分预测及交通分配预测。

12.道路交通标线是用不同颜色、线条、符号、箭头、文字的标线、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路边轮廓标线等组成,常敷设或漆画于路面及构造物上,作为一种交通管理设施,起引导交通与保障交通安全的作用,可同标志配合使用亦可单独使用,是道路交通法规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强制性、服务性和诱导性。

13.道路交通标线的分类:
(1)指示标线,指示车行道、行车方向、路面边缘、人行道等设施的标线。

(2)禁止标线,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员及行人须严格遵守的标线。

(3)警告标线,促使车辆驾驶员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或采取应变措施的标线。

(4) 1.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行驶状态的一种理论。

(5) 2.当交通密度加大时,车间距较小,车队中车辆的车速会受到前车的车速的制约,驾驶员为了避免发生碰撞和节省时间,将紧密而安全的按前车车速变化时提供的信息采用相应的车速,这种状态叫做非自由行驶状态。

(6) 3.非自由行驶状态的逐一跟驰车辆有以下特性:制约性,延迟性,传递性。

(7) 4.排队系统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即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窗口。

(8) 5.排队规则就是指到来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

(9)主要有三种方式:损失制:顾客到达系统时,若所有服务窗口均被占用,该顾客就随即离去。

(10)等待制:顾客到达排队系统时,若发现所有窗口都忙着,就排队等待服务。

(11)混合制:损失制和等待制混合组成的排队系统。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