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年春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期末试卷:八下历史1——19课)班级姓名号数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
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A.提高了人民地位B.完成了国家统一C.加速了民族独立D.建成了社会主义2.“百年来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和奴役的中国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违反一切内外敌人意志而勇敢地站起来做了历史的主人。
”这印证了新中国成立的()A.背景B.目的C.影响D.性质3.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其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A.西藏和平解放B.青海和平解放C.云南和平解放D.宁夏和平解放4.自2014年至2021年连续八年的清明节,已经有八批共825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归国。
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半个多世界的中华儿女得以荣归故里。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被誉为()A.和平卫士B.最可爱的人C.党的好战士D.钢铁卫士5.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
中国在取得抗疫攻坚战初步胜利后,大批医疗队再次出征他国,协助处理新冠病患,中国温度再一次温暖世界。
今日抗疫医疗队与抗美援朝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所举共同体现的精神是()A.国际主义精神B.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6.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农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图1为土改中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据此可知,经过改革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变为()A.地主所有B.农民所有C.国家公有D.混合所有7.“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1952年,中国农民发出这一感慨是因为()A.颁布了《共同纲领》B.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图1D.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了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成为了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部编本人教版2023---2023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2023—2023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 B. 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保护现有遗产,还要传承发展古代文化 C.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只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2.从地理位置上看,扬州位于()。
A. 黄河流域 B. 长江中下游 C. 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3.下列哪个事件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A.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郑和下西洋D. 元朝统治全国4.隋唐时期,西安是()。
A. 中国的首都 B. 中国最大的城市 C. 丝绸之路的起点 D. 长安城的省会5.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各地分裂成许多小国,主要是因为()。
A. 文化水平较低 B. 地理环境不利于统一 C. 战争频繁 D. 军事力量弱小…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答: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非常重大。
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代表了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保护古代文化遗产是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好古代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展示中国的伟大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有几个方法。
首先是加强立法保护,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保护工作,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和完整。
其次是抓好认定和登记工作,对古代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准确的鉴定和登记,建立健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
同时,还需要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和修复工作,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濒危的文化遗产进行修缮和保护。
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代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树立全社会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张之洞D. 袁世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古田会议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A. 《共同纲领》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A. “五一六”通知B. “批林批孔”运动C. “四五”事件D. “八八”事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
()9.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10. 宋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1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达到了七次。
()12.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13.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4.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始终处于劣势。
()15. 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战役。
()16.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17. “大跃进”运动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严重失误。
()18.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0.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明朝时期,______下西洋,展示了我国的海上实力。
23.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______,推翻了清朝统治。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中国四大古代文明是指:A. 夏商周古文明、松花江文明、黄河文明、黄海文明B.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珠江文明、松花江文明C. 考古学家发掘出的四大封建社会文明D. 夏商周古文明、商周时期以来的封建社会文明答案:D2. 第一个使用文字的朝代是:A. 东周B. 战国时期C. 殷商D. 夏朝答案:C3. 中国封建制度的特征之一是:A. 以奴隶制为基础B. 社会等级森严C. 实行中央集权制D. 承认私人财产制答案:B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答: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向更为成熟的状态转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多个比较强大的国家。
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思想文化的创新等都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述“五经”。
答:五经指《易经》、《诗经》、《书经》、《礼经》、《春秋》。
这五本经书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讲述的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
其中,《易经》讲述的是自然哲学,是智慧之书;《诗经》是古代诗歌的集合;《书经》是古代名人的文集;《礼经》是古代礼仪制度的规定和说明;《春秋》则是古代历史文章的集合,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信息。
第三部分论述题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请阐述这句话的含义。
答:这句话指的是中国文化源源不断自古至今地传承发展,虽然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时代变革中仍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历史中,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经,到现代的财经知识,都是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时间中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即使现在,中国文化仍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中。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1.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市民制:雅典民主制- 君主制:斯巴达王国- 贵族制:科林斯制、爱奥尼亚制等2.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特点是什么?- 平民市民有民主参政权利,可以参与决策和选举- 直接民主制,市民自己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 市民会议和陪审员法庭是民主政治的两大机构3. 古代斯巴达的君主制特点是什么?- 君主统治,国王是最高权力者- 武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性- 严格的军事化教育和军人统治试题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1.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共和制:贵族共和制、民主共和制- :君主制2. 古罗马贵族共和制的特点是什么?- 贵族阶级掌握政治权力- 选举的官员和议会- 由贵族组成的参议院3. 古罗马民主共和制的特点是什么?- 平民市民也有参政权利- 民众大会和平民官员参与决策- 保障市民的政治权益试题三:古印度的政治制度1. 古印度的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吠陀制:吠陀教祭司统治- 王国制:王为最高统治者2. 古印度吠陀制的特点是什么?- 吠陀教祭司拥有政治和宗教权力- 对宗教仪式和法律制定有关键作用- 社会等级制度固化3. 古印度王国制的特点是什么?- 国王是最高统治者- 好战和封建制度的存在- 贵族阶级和农民的不平等地位试题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封建制:封建王朝的统治- 中央集权制:秦汉时期的统治2. 古代中国封建制的特点是什么?- 君主为最高统治者,实行制- 重视礼仪和祭祀制度- 封建等级制度严格3. 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是什么?- 中央政府集中权力,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 形成完备的官僚体系- 实行统一的法律制度答案:试题一:1.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主要类型有市民制、君主制和贵族制。
2.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特点是平民市民有民主参政权利,直接民主制和市民会议、陪审员法庭是民主政治的两大机构。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明朝的著名航海家?A. 郑和B. 郑成功C. 郑振铎D. 郑孝胥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爆发?A. 鸦片贸易合法化B. 林则徐虎门销烟C.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D. 《南京条约》签订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A. 孙中山B. 袁世凯C. 慈禧太后D. 康有为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A. 国共内战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2.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国的疆域。
()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5.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3.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
4.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______。
5. 新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清朝的一位官员,请根据你对鸦片战争的了解,给皇帝写一封奏折,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你的建议。
2. 假设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位革命党人,请根据你对辛亥革命的了解,给其他革命党人写一封信,鼓励他们继续革命。
3. 假设你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位学生,请根据你对新中国成立的理解,给其他同学写一篇演讲稿,阐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文化大革命B. 四个现代化C. 十一届三中全会D. 南方谈话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A. 焚书坑儒B. 兴修长城C. 推行县制D. 制定《汉律》A. 设立三司B. 设立布政司C. 设立按察司D. 设立行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2.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4.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5. 戊戌变法发生在1900年。
()6. 《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7.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学派有儒、道、墨、法等。
()2. 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达到了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
3. 明朝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了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4. 近代史上,我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改革措施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重要举措。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达到高峰的原因。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 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
()10. 宋朝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中,土地所有者是()。
A.皇帝B.王C.农民D.官僚答案:A2.()辛亥革命爆发地是()。
A.广州B.南京C.上海D.重庆答案:A3.()中国成立于()年。
A.1910B.1911C.1921D.1923答案:C4.()二战之后,中国取得的第一个国际性胜利是()。
A.中印边界战争B.朝鲜战争C.舟山群岛战役D.对越自卫反击战答案:C5.()改革开放的标志是()。
A.三峡工程动工B.香港回归C.上海浦东开发开放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第二部分:判断题1.()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是皇帝。
答案:正确2.()中国成立于1921年。
答案:正确3.()中国曾参与朝鲜战争。
答案:正确4.()改革开放的标志是香港回归。
答案:错误5.()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答案:正确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以皇帝为中心,地主阶级拥有土地,并控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制度。
2. 请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大革命,背景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和国内外矛盾的尖锐化。
它的意义在于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 请简述中国的成立过程和作用。
答案:中国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由马克思主义者创建。
党的成立有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作用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实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4. 请简述中国在二战之后取得的国际性胜利。
答案:中国在二战之后取得的国际性胜利是舟山群岛战役。
这次战役中国军队成功解放了舟山群岛,有效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肯定和支持。
5. 请简述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改革开放是中国国家关系的伟大革命,标志是中国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春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期末试卷:八下历史1——19课)班级姓名号数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
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A.提高了人民地位B.完成了国家统一C.加速了民族独立D.建成了社会主义2.“百年来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和奴役的中国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违反一切内外敌人意志而勇敢地站起来做了历史的主人。
”这印证了新中国成立的()A.背景B.目的C.影响D.性质3.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其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A.西藏和平解放B.青海和平解放C.云南和平解放D.宁夏和平解放4.自2014年至2021年连续八年的清明节,已经有八批共825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归国。
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半个多世界的中华儿女得以荣归故里。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被誉为()A.和平卫士B.最可爱的人C.党的好战士D.钢铁卫士5.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
中国在取得抗疫攻坚战初步胜利后,大批医疗队再次出征他国,协助处理新冠病患,中国温度再一次温暖世界。
今日抗疫医疗队与抗美援朝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所举共同体现的精神是()A.国际主义精神B.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6.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农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图1为土改中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据此可知,经过改革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变为()A.地主所有B.农民所有C.国家公有D.混合所有7.“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1952年,中国农民发出这一感慨是因为()A.颁布了《共同纲领》B.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图1D.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了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成为了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这直接反映了()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9.1953年《人民日报》报道:“单干户好比牛车,互助组好比汽车,农业生产合作社好比火车”。
据此判断,该报道()A.赞扬了农村合作社的优势B.表达了粮食丰收的喜悦C.暴露了农村合作社的局限D.揭示了三大改造的实质10.图2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出现于( )A.新中国成立后B.土地改革完成后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三大改造完成后11.1956﹣1966年我国呈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探索建设,曲折发展B.改革开放,继往开来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1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
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
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13.1978年12月25日的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这项工作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社论中党的这项“中心工作”是(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阶级斗争D.军事建设14.国外一位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与此观点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C.中国重返联合国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5.图3所示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16.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随后,以“松绑”为契机的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了。
这里的“松绑”主要指( )A.实行公私合营B.扩大企业自主权C.推行企业股份制D.鼓励企业兼并17.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十四大上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材料中的“新经济体制”指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经济特区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还引进了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B.建立的目的C.发挥的作用D.发展的过程1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图2 图320.观察图4,中共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如果给图4漫画配上说明性的文字,最后选择( )A.改善生态环境B.努力发展经济C.党风廉政建设D.反对铺张浪费 21.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这个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港澳人民的共同心愿B.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D.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3.20世纪80年代末,福建台资企业近500家,投资金额2亿多美元;20世纪90年代末,增至约5 856家,投资金额79亿美元。
由此可见,海峡两岸( )A.文化交流历史悠久B.经济交流不断加强C.人员往来日益密切D.统一阻力完全消除24.“要抓住当前带动或制约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的高速计算机、航天与天基信息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不断提升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整体水平,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必要物质技术支撑。
”材料说明( )A.我国军种日益完备B.科技强军的重要性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D.我国军力超过他国25.“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求同存异”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的构想26.《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
图5为该周刊20世纪70年代某期的封面,主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尼克松访华意味着( ) A.中美正式建交B.中美关系得到改善C.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7.图6-图9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相应领域的变迁与成就,该领域是( ) A.交通通信 B.生态环境C.文化教育D.医疗卫生28.春节联欢晚会是赞助商竞争的舞台。
20世纪80年代主流赞助商是钟表厂和自行车制造厂,90年代是家电生产厂,如今则是互联网公司。
这反映了( )A.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B.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C.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图6 “复兴号” 图7 港珠澳大桥 图8 我国生产的C919客机 图9 5G 时代来临图4 图5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材料表1 1997-2013年香港经济发展部分数据统计1997年2013年本地生产总值 1.37万亿港元 2.12万亿港元政府财政储备4575亿港元7557亿港元外汇储备928亿美元3112亿美元对外商品贸易总额 3.07万亿港元7.62万亿港元——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⑴根据材料,简述1997-2013年香港经济发展的趋势。
(2分)⑵小历认为,回归后的香港能保持经济发展与繁荣,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施,你是否同意小历的观点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6分)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一见图10所示的图文材料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图10材料二图11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⑴史料可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
根据材料一,简述所示史料同属的类型,并概括抗美援朝中国参战的目的。
(4分)⑵根据材料二,简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标志,并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6分)⑶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
(2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一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始终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
新中国在成立后积极伸出橄榄枝,对尚未实现民族独立的周边国家进行无私援助,越南和朝鲜是最早和首要的受援国。
中国推开了对外交往的大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能力和意志,中国也为自身建设争取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
——摘编自杨港《中国共产党(1949—1956)国际形象塑造研究》材料二凝聚开放共识,讲好中国故事。
图12 图13⑴根据材料一,简述新中国援助的两个国家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进行对外援助的意义。
(6分)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并写出图12、图13中的一幅图片序号,说明所选图片背后的“中国故事”。
(4分)⑶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
(2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图14 中共百年重要会议(部分)s⑴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
(2分)⑵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10分。
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年春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期末试卷:八下历史1——19课)图14中共“一大”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七届二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211935年1月2022年10月 1978年12月 1949年3月 ——摘编自《中共党史》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