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检测题(附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检测题(附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1、下列关于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C.结束了100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2、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

()A.黄继光B.邓世昌C.焦裕禄D.赵登禹3、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A.地主土地所有制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C.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D.农民土地所有制4、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A.一五计划时期B.“文革”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一五计划开始6、某报报道:“河南省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

”这一虚夸现象应该发生在()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十一届三中全会7、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是针对()A.“两个凡是”的问题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C.文革的评价问题D.平反冤假错案8、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建成一座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9、发生在20世纪末,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事件是()A.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D.改革开放开始实行10、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这表明()A.中国成为联合国唯一主宰国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12、标志着地主阶级被消灭的事件是——13、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是——14、改革开放的开端——1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6、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是——17、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18、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19、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20、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1、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22、中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23、请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在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三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I(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2.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毛毛的爷爷给他讲英雄故事:“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射孔…”,请猜这位英雄人物是谁?()A 黄继光 B.雷锋 C.邱少云 D.王崇伦4.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历来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000万吨,这其中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西藏解放的历史意义包括()①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②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③挫败了藏独反动阴谋④西藏跨入了社会主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A.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D.实行农业合作化7.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把才华展示在考场中,尽情发挥;祝八年级历史期末考顺利,万事如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仅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41.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

”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民族自治区D.沿海经济开放区42.埃及在2011年的社会动乱中,大量的文物遭到空前的劫掠与破坏,有关法老图坦卡蒙家族的文物受损情况备受瞩目。

下图与“法老”有关的是43.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A.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B.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44.“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农民总结的这一政策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人民公社化C.农业生产合作社D.全行业公私合营45.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国有企业改革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46.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主要是指A.由中英联合管理B.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C.由中葡联合管理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47.右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祖国的和平统一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D.新中国的外交成就48.“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东亚的国家?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比萨河C. 内尔河D. 伏尔加河答案:D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电池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思想者"是古希腊的一种:答案:职业2. 《论语》中的作者是:答案:孔子...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进入殿试;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有效地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论述一下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和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百年的苦难和动乱,包括晚清末年的列强入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在等领导下,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进了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在近代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寻求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完整的试卷及答案请参考附件。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下列关于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出现了刘宋、南齐等国家。

B. 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的国家主要有北魏、东魏等。

C. 南北朝时期,南方国家的政权相对较为稳定。

D. 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国家长时间战乱不断。

答案:C2.福建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是() A. 高宗国B. 闽国C. 南诏D. 吴越国答案:B3.下列关于唐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

B. 唐朝时期,中国的疆土不断扩大。

C. 唐朝的科举制度很荣昌,造就了许多才德兼备的官员。

D. 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答案:D4.下列关于宋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第一个王朝。

B. 宋朝时期,农业发展迅速,许多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C. 宋朝的科技发达,然而在军事方面较为薄弱。

D.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

答案:B5.下列关于元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B. 元朝首都定在了北京。

C. 元朝的统治者是皇帝,其统治方式与前代相同。

D.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答案:C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英国工业革命是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

(√)2.欧洲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期间,欧洲各国发生的一次文化变革。

(√)3.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之一,其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为世人所知。

(√)4.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一直领先于欧洲,欧洲在科技领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5.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欧洲列强开始了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割据。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国家的政体和社会状况有何不同?答案:南北朝时期,南方国家的政体多为帝国政体,例如刘宋、南齐等。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李白B. 李世民C. 赵匡胤D. 武则天答案:C2. 北宋时期,下列哪项科技发明对世界航海有重大影响?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答案:A3. 元朝时期,哪位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并记录下了他的旅行经历?A. 马可·波罗B. 但丁C. 达·芬奇D. 哥伦布答案:A4. 明朝初期,下列哪位航海家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A. 郑和B. 张骞C. 玄奘D. 岳飞答案:A5. 清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2. 宋朝时期,中国开始使用纸币。

(√)3. 元朝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4. 明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5. 清朝时期,中国成功地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长安)2.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______。

(南方)3. 元朝时期,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大都)4. 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达到了顶峰,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

(郑和)5. 清朝时期,中国的疆域达到了______。

(最大化)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唐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设三省六部制,分别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 请简述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答案: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请简述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度,国家划分为行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区划,行省是最高行政单位,由行省都元帅管理。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九一八事变D. 中共二大的召开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A. 德国B. 日本C. 英国D. 美国答案:C3. 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鸦片战争的结束C. 解放战争的胜利D. 第一次国共内战的结束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哪里宣告成立?答案:天安门广场5.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地是__北京__。

第三部分:简答题6. 请简单描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包括反帝反封建和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被动地位到主动地位的转变。

第四部分:论述题7. 请论述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这场战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企图,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同时,抗战也成为中国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基础,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统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第五部分:解答题8. 请解答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案: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滞后、改革的阻力以及对外交往的限制等。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防和外交政策的调整等。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五代十国D. 宋朝建立2. 宋朝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3. 元朝建立于哪一年?A. 1271年B. 1276年C. 1368年D. 1279年4. 明朝的创立者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元璋D. 朱元璋5. 清朝的都城是?A. 北京B. 南京C. 杭州D. 开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

()2.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的朝代。

()3.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4.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

()5.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王朝。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2. 宋朝的都城是______。

3. 元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4. 明朝的都城是______。

5. 清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的建立过程。

2. 简述宋朝的政治制度。

3. 简述元朝的统治措施。

4. 简述明朝的经济发展。

5. 简述清朝的对外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唐朝的三个著名皇帝,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2. 请列举宋朝的三个著名科学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3. 请列举元朝的三个著名文化人物,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4. 请列举明朝的三个著名思想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5. 请列举清朝的三个著名政治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的繁荣原因及其影响。

2. 分析宋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展品等。

2.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宋朝的科技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展品等。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历史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试题考点一物质日子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2012年浙江文综,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进展C.物质日子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准确明白广告信息是关键。

经过材料中广告内容,能够分析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但商品只涉及物质日子的变化,没有体现衣、住、行等方面,结合广告具有时尚性,从这两个方面推断C项是最佳答案。

2.(2012年江苏历史,6)1912年3月,南京暂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往后,闻中央地点各官厅,漫别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觉,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别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别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故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解析:D 本题要紧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历史咨询题的能力。

题干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官员及百姓日常礼仪和社会习俗的事情,由材料别能得出A项结论;B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干材料反映出“受之者”和“施之者”等级观念还是浓厚,但“受之者”故意玷污平等制度在材料中体现别出,故排除C,D项符合题意。

【名师点评】结论型挑选题的解题技巧结论型挑选题也称论证分析型挑选题,普通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题干普通为教材中未浮现的历史结论,选项为所学史实,需要推断选项中的史实是否符合题干中的结论;二是题干为简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需要分析推断选项的结论是否符合题干反映的信息(上题算是属于该类型的结论型挑选题)。

解题思路普通分为三步:(1)明白题干提供的历史结论或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举行分析(上题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一些人对官员的称谓仍未改变);(2)通读题干,弄清历史结论或史实的时代背景,迁移相关的人物或事件举行分析推断(上题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交礼仪的变化);(3)分析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解答这类题目普通采取史实支撑法、史论结合法、具体特征分析法、概念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解题办法,如上题能够采纳史论结合法解答。

3.(2012年四川文综,17)史学家傅斯年以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讲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别越过去讲”。

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进展别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的明白分析和推断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中傅斯年的话的意思,即直截了当依照材料作出推断,从表中的内容能够直截了当看出的是吴虞消费事情的变化,其他的只能靠判断,因此答案为C。

4.(2011年浙江文综,17)据地点志记载,民国阶段某都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只是十之二三”。

对此明白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省更为流行B.都市尚且这样守旧,更别要讲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具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国阶段婚姻日子变迁的认识。

旧式婚礼繁琐、复杂,故A项与史实别符;由题干材料中某都市新、旧婚礼所占比重来看,B、C、D三项推论成立。

按题目要求,答案为A。

5.(2010年山东文综,1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脚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脚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降③日子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D 本题以清末民初的社会习俗的变化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学生利用材料猎取有效信息并分析中国社会日子的变化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读知道题干中的材料,经过对照能够看出传统的戏台、秀才、小足等逐渐被火车、电话、大足等取代,讲明传统习俗受到冲击、日子方式发生变化、思想观念改变。

故①③④正确。

清末民初成立了非常多新式学堂,传授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浮现了“大脚板子毕业生”。

这比起前面的“烂秀才”是文化教育的显著进步,因此②与题干别符。

6.(2013年重庆文综,14)阅读材料,回答咨询题:材料一赵武灵王(前325 ~ 前299年在位)与胖义谋胡服骑射。

国人皆别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也。

今王舍此而袭(穿)远方之服,臣愿王熟图之也!王曰:夫服者,因此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

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

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凯末尔采取的一项激进措施,算是取消费兹帽,代之以西式礼帽。

费兹帽是一种红色圆柱形的帽子,是当时穆斯林土耳其人的特别服饰。

他以为,土耳其人的这种装束是很别合时宜的,是一种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别入的装扮,土耳其的社会(世俗化)改革必须从服装入手。

他讲:“自以为是文明的土耳其共和国人民,必须用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的精神状态,用他们的家庭日子和他们的日子方式,来表明和证明他们是文明的。

”——钞票乘旦《沉疴猛药——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材料三“文化大革命”阶段“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

那阶段,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少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

20世纪80年代,色彩明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

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

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妨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1)依照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颁布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对于服饰的基本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讲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

(2)依照材料二,指出凯末尔为啥以为“土耳其的社会改革必须从服装入手”;并结合所学知识,讲明凯末尔改革的政治前提,概括凯末尔改革对土耳其社会进展的重大妨碍。

(3)依照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要紧因素。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举行简要论证。

【文本信息】(1)表层信息:别并且期的服饰变化。

(2)深层信息:时代变迁对服饰变化的妨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第(1)咨询“目的”据材料信息“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作答。

“观点”据信息“夫服者,因此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作答。

“时代背景”依据材料时刻“前325~前299年”可知处于战国晚期,社会处于转型时二、挑选题1.(2016·湖州名校联盟学考交流)《史记·太史公自序》确信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

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 )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 B解析儒家要紧论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积极入世,与材料意思别符,故A项错误;主旨简约而容易掌握,情况少而成就大,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符,故B项正确;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注重有用,与材料意思别符,故C项错误;法家注重法治,与材料意思别符,故D项错误。

2.(2016·金华名校联盟学考交流)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阶段,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进展妨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有点观点与自由主义别谋而合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 B解析儒家思想强调等级伦理秩序,限制自由思想,与材料中“有点观点与自由主义别谋而合”别符,故A项错误;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既符合“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也符合“有点观点与自由主义别谋而合”,故B项正确;墨家在战国后逐渐消逝,与“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进展妨碍深远”别符,故C项错误;法家用严刑峻法约束人们,与“有点观点与自由主义别谋而合”别符,故D项错误。

3.(2016·绍兴学考满分加餐练)《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非攻B.以民为本C.以德治国D.公正至上答案 D解析兼爱非攻尽管是墨家的主张,然而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以民为本,故B项错误;材料提到了德,然而别够全面,故C项错误;本题主张以德能劳功等为依据选贤举能,结合“举公义,辟私怨”,故D项正确。

4.(2016·浙江嘉兴高三基础测试)春秋战国阶段某思想家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该思想家是( )A.孔子B.荀子C.韩非D.墨子答案 B解析“重法爱民而霸”,别符合孔子的主张,故A项错误;荀子广泛汲取各家思想的精华,符合“隆礼尊贤……重法”,他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符合“好利多诈而危”,故B项正确;“隆礼尊贤而王”,别符合韩非的主张,故C项错误;“隆礼尊贤……重法”,别符合墨子的主张,故D项错误。

5.(2016·绍兴查缺补漏)《商君书》记录了商鞅与其他法家的思想。

下列言论与该书思想一致的是( )A.法古无过,循礼无邪B.俭节则昌,淫佚则亡C.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答案 C解析取法古代没有过错,遵循礼乐才干没有邪念,这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节俭的观念属于墨家,故B项错误;奖赏分明,人民自然勤勤恳恳工作,刑法严明,人民自然遵循法制,属于法家思想,故C 项正确;道的观念属于道家,故D项错误。

6.(2016·嘉兴学考命题交流)战国阶段,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翼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动身点是( )A.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操纵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D.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答案 D解析儒家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故A项错误;儒法道都提出自个儿的治国主张,别是争夺国家政权,故B项错误;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符合法家,别符合儒家和道家,故 C 项错误;儒法道墨的主张基本上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故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