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区块浅层煤层气 J形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

合集下载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艺分析与技术改进研究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艺分析与技术改进研究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艺分析与技术改进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煤层气开采的发展,新储层日益复杂,老煤层气田发展的困难也越来越大。

进一步提高老煤层气田发展效益,合理发展边际油地面积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共同目标。

近年来,在中国新发现的低渗透储量已占据全国新探明储量的50%以上。

应增强中国低渗透新探明储量的发展优势,大大提高单孔生产率。

实现低渗透率煤层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国民经济的基本能源需求,是发展中国深煤层气产业的一个迫切任务。

本文对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艺分析与技术改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艺;研究引言水平井钻井技术是煤层气高效抽采的关键技术之一。

中国的煤层气钻井技术主要借鉴引用油气开发钻井工艺,随着当前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平井钻井技术体系已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在井眼轨道、井身结构、井眼轨迹和井眼稳定性影响因素探究等方面,技术工艺和参数优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对于煤层气开发,上述技术改进大部分基于工程技术研究方面,很少有基于煤层气开发原理的技术研究,因此有必要基于煤层气水平井井型设计,研究综合各类煤层气水平井井型的优点和缺点,针对性提出配套钻井工艺参数优化方法,提高煤层气水平井抽采效率。

1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研究1.1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工艺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是一种集射孔、水力压裂、封隔于一体的新型增产技术。

该工艺通过特殊套管爆破和岩石成孔等手段产生高速流体。

工作面流体压力大于破裂压力,形成单向主裂纹。

实际施工中会泵送少量的橡胶液,若确定载体溶液与喷嘴之间的距离,则孔数会迅速增加。

在注塑成型、密封圈关闭几分钟后,根据密封圈的设计性能或最大密封圈压力下的最大允许泵速,从密封圈中去除橡胶。

此时应根据设计排砂量和磨管内砂浓度对混合砂进行破碎。

第一次研磨后,调整钻具,使喷嘴对准下一次挤压和喷射研磨的位置,然后进行分级研磨。

根据需要,在不同裂缝尺寸的水平井中,可通过单根管线进行水力浇筑,并可以精确控制水平井的水力裂缝位置。

楼平3井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

楼平3井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

[收稿日期]2008204212 [作者简介]祁东升(19722),男,1993年大学毕业,工程师,现主要从事钻井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楼平3井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 祁东升,李 立 (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南南阳473132) 孙三军,王虎臣 (河南石油勘探局钻井公司,河南南阳473132) 魏中琳 (河南石油勘探局开发事业部,河南南阳473132)[摘要]井楼油田拥有丰富的浅层稠油资源,采用常规直井钻机钻浅层稠油水平井开发因地面距离目的层垂直井段短,使得钻井完井工艺面临一些特定的技术难题。

楼平3井是河南油田的一口超浅层中短半径大位移水平井,防碰绕障问题比较严峻,施工难度较大。

针对施工难点,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了安全优质钻井,该井完钻井深569m ,完钻垂深184134m ,井斜88129°,水平位移453195m ,位垂比2139,成为当时国内应用常规直井钻机所钻位垂比居二的水平井。

对类似浅层大位移水平井施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中短半径;钻井液;套管加压[中图分类号]TE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52(2008)0320289203河南油田拥有丰富的浅层稠油资源,井楼油田稠油油藏埋深浅,最浅埋深在150~190m 左右,限于油藏条件和储层认识以及工艺能力,目前仍以直井和斜直井热采为主要开发方式。

新疆油田在克拉玛依钻成斜直水平井[1],但实际应用表明,应用斜井钻机钻成的浅层稠油斜直水平井存在一些明显不足:①斜井钻机作业费用昂贵,不能满足经济开发浅层稠油油藏的需要;②因斜井钻机本身的设计问题,使 445mm 钻头和扶正器的连接下入极为困难,同时还使得 33917mm 表套和 17718mm 技套的井口丝扣连接作业也极为困难;③由于井口段是斜直段,需配斜采油树、斜抽油机及斜修井机,在井口处抽油杆摩阻大,易磨损,井口倾斜给采油和修井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大大增加了采油和修井的成本。

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及应用

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及应用

2821 前期实践通过现场调研东方气田已钻井水平井,典型的井眼轨迹设计是:造斜段—稳斜段—着陆段—水平段地质导向;井身结构是:打桩锤入φ609.60mm桩管(泥面以下60-70m)+φ444.50mm井眼×φ339.73mm套管(1200m左右造斜段或稳斜段)+ φ311.15mm井眼×φ244.48mm套管(着陆储层)+ φ215.90mm井眼×φ139.70mm筛管(水平段)。

东方气田早期开发项目为井深3000m左右常规水平井,储层压力系数1.01-1.03,上部地层起下钻困难、中途循环往往返出大量泥团,常有井漏、卡钻、卡套管事故发生,作业时效很低。

东方气田调整井水平井长度增加到3500~4000m,储层的压力系数会缓慢降低至0.57~0.86,经过钻井方案调整和优化,但是效果未取得改善,卡钻、卡套管事故井占总井数比例仍高达50%,其中,有两口大位移水平井因发生储层恶性井漏而不得不提前完钻,加上井下复杂等情况两口井超计划工期50多天。

对于日费超过150万元的海洋钻井工程而言,东方气田钻井技术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 钻井难点2.1 桩管鞋至海底易窜漏前期开发项目 φ762.00mm隔水管采用锤入方式安装,不固井,入泥约60~70m,槽中心距仅2000mm,漏失发生在大多数井钻出桩管鞋后。

X 1-A 9井 φ444.5mm井段,从359m到1105m钻进过程中,在井口处一直是失返状态,期间多次短起下验证为桩管鞋至海底串通,被迫在井口无返出情况下钻进、起下钻、下套管和固井。

2.2 轨迹控制难度高表层 φ444.50mm井段乐东组造斜段大段泥岩极软、粘性强,0-2T钻压下机械钻速高达150-300m/h,旋转钻进降斜5~6°/30m;乐东组底部至莺歌海组两段泥岩突变为旋转钻进微增斜。

莺歌海组泥岩在φ311.15mm井段稳斜和着陆段表现出的是软、粘的特征,方位的偏移左右不定。

辽河欢623鄄馆H7CH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

辽河欢623鄄馆H7CH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

辽河欢623鄄馆H7CH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钻井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辽河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其油田开发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在辽河欢623鄄馆H7CH浅层地层的开发中,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被广泛应用,为油田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

浅层侧钻水平井是指在油气藏开发过程中,通过侧向钻井技术在目的地下形成水平井段。

其主要特点是沿着地层水平方向延伸,以便更好地开采目标层位油气资源,提高井下储层的有效开采程度。

侧钻水平井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克服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复杂性,钻井工程技术的困难和挑战性较大。

在辽河欢623鄄馆H7CH油田的开发中,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推广。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小钻井方向对开采的限制,提高油气开采率,降低油井的建设和管理成本,并且对地面环境污染较小。

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在辽河油田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中,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地质构造和岩性特征的复杂性,这直接影响了钻井工程的难度和风险。

其次是斜井管柱受力情况的控制,需要合理设计井眼轨迹,保证斜井在不同地层条件下的稳定性。

还需要采用适当的钻井技术和配套设备,确保浅层侧钻水平井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针对这些问题,辽河油田积极探索,不断优化技术和工艺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具体实施中,辽河油田提出了以下几点关键技术:一、合理设计井眼轨迹合理设计井眼轨迹是浅层侧钻水平井技术的关键之一。

根据目标层位的地质特征和地层构造,确定井身的设计参数,包括井眼角度、井深、井径等。

通过对地质和地层的详细分析,制定适当的钻井方案,选择合适的斜井井眼轨迹,以减小井眼的扭曲和断裂,确保斜井的持续稳定运行。

在实际工程中,辽河油田运用了多种地震勘探技术和地质解释手段,提高了对目标层位的理解和判断,有效指导了井眼轨迹的设计和实施。

二、采用先进的定向钻井技术定向钻井技术在浅层侧钻水平井的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位移钻井技术

大位移钻井技术
南海东部石
油公司的位 置 现已开发的 油田共有四 个:流花; 陆丰;惠州; 西江。
XJ24-3-A14井的目的和意义
XJ24-3-A14井的目的和意义
三 个 区 块 :
XJ24-3 , XJ30-2 , XJ24-1 。前两 个是主力区块。 两个钻采平台, 每个平台可钻 井 分 别 为 30 口 和28口井 。生 产出来的油, 通过输油管线, 送到“南海开 拓号”油轮上。
三. 大位移井的基本问题
1. 管柱的摩阻摩扭问题
实现钻杆接
头的应力平 衡: – 在旋转条 件下,随 着井斜角 的增大, 钻柱的拉 力将减小, 而扭矩将 增大。
三. 大位移井的基本问题
1. 管柱的摩阻摩扭问题
实现钻杆接头的应力
平衡: – 以NC-50 (411×410) 接头为例,当公接 头内径为4-3/4“时, – 若上扣扭矩为30千 磅英尺,则承拉能 力为200千磅; – 若上扣扭矩为25千 磅英尺,则承拉能 力为450千磅;
量精度需用高精度的陀螺系统 进行校核。 采用的是“双轴速率陀螺”, 比普通单轴自由陀螺仪的精度 高5~10倍。 双轴速率陀螺,测井斜的误差 是0.05°,测方位的误差是 0.1°,长度测量误差是0.17%。 而且这种仪器的测量速度很快。
XJ24-3-a14井对
套管下入问题的解决
第二项技术是:套管漂浮技术。一个漂浮接箍可使一段套管中
空。从而减小对井壁的正压力。
XJ24-3-a14井对
套管下入问题的解决
套管漂浮接箍的工作原理:a. 漂浮状态,隔开上下;b. 压力剪断
上销钉,打开循环孔;c. 剪断下销钉,下行碰压。
三. 大位移井的基本问题
三. 大位移井的基本问题

煤层气开发的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

煤层气开发的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

其 原因 : 煤层气 开发 区往往也是 煤炭 开采区 ( 山 ① 如
西 沁水 盆地 )按 照 国家“ 采气 、 采煤 ” “ 气采 , 先 后 、采 煤 一体 化 ” 的要求 , 完气 还要 采煤 , 采 而采 煤是 禁忌
辅 开发 煤层气 的钻井原 则 , 即开 始 大规模 应 用 了 随
多 分 支 水 平 井 钻 井 技 术 。截 止 到 2 0 0 9年 底 , 完 成 共 多 分 支 水 平 井 4 口 ,建 成 了 25 m。 层 气 生 产 9 .亿 煤



有 其 独 特 的特 点 。
1 开 发 目的 层 单 一 且 为 水 平 面 多 分 支
煤层 气 ( 称 瓦斯 ) 俗 是继 石油 、 然气 之后 的又 天 新型、 清洁能 源 。我 国煤层气 资源丰 富 , 特别 是 山

利 用多分 支水平井 钻井技术 开发煤 层气 , 目前 般选 择一个 主力煤层 开发 ,在 单一层 位类似水 平 面上钻 多分支 。这与油 井在 2个 以上层 位钻 出多 分
由于煤储 层地 层压力 、 渗透率 相对较低 , 要达 到 提 高煤 层气产 量 的 目的 ,需要 比常规 油气井更 多 的 渗滤 面积与排 气通道 , 因而在煤 层段所 钻分支更 多 ,

般 12个 主 支 , 主 支 两 侧 要 钻 多 个 f 般 6 8个 ) ~ 在 一 ~
分支 , 累计煤层段 进尺 一般要达 到 40 0 以上。 0 m
Absr c Ap l i h ilig tc n l y o ta t p yng te dr ln e h oog fmuh pe br n h n o z n a o te e plr to fc a—b d g si n fe tv a s i l a c i g h r o t lt h x o ai n o o l e a so e e ci e me n i t nce s h upu fte sn l l a e uc h o r h nsv o t o i r a e t e o t to h ig ewel nd r d e t e c mp e e ie c s.Co mbi d wih t e d iln r ci eo li l r n hig ne t h rl g p a tc fmu tpe b a c n i ho z ntlwe lfrc a-b d g s i a x ,a nto ucin i ie o istc noo ia ha a t rsis pp id tc oo y a d e itn i r o a l o o l e a n Sh n i n i r d t sg v n t t e h lgc lc rc e tc ,a le e hn lg n x sig o i prblms ti s o h te p o n he c a —b d g s b a li g mu pl r n hig h rz n a l tc oo is c n i c e s h o e .I s h wn t a x l r g t o l e a y ppy n hi e b a c n o o tlwel e hn lge a n r a e t e i i c mprhe sv n ft ft e sn l a l. o e n i ebe e so h i ge g swe 1 i Ke y wor c a — d g s ds o l be a ;mu t e br c ig ho z n a l;d iln l li an hn r o t lwe l rlig we l pl i

辽河欢623鄄馆H7CH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

辽河欢623鄄馆H7CH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

辽河欢623鄄馆H7CH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井钻井技术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钻井方式。

在辽河油田,辽河欢623鄄馆H7CH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钻井技术将传统的直井钻井方法转变为侧钻水平井,极大地提高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辽河欢623鄄馆H7CH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特点、优势和应用情况。

1. 侧向钻井技术:辽河欢623鄄馆H7CH浅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是一种侧向钻井技术,通过地质勘探和定向钻井技术,实现了在地下水平方向上的钻井,从而扩大了油气产能。

2. 浅层开发:该钻井技术针对的是浅层的油气资源开发,适用于地层深度在1000米以内的浅层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 结构简单:该钻井技术采用了简单的钻井设备和工艺,操作相对简便,降低了钻井成本和风险。

4. 环保节能:与传统的直井钻井方式相比,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地表上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符合环保要求。

1. 提高油气产能: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能够在地下水平方向上延伸较长距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单井的油气产能。

2. 减少地面占地:相对于直井钻井方式,侧钻水平井的地表占地面积明显减少,可以更好地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3. 提高油气回收率: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能够在地层中形成复杂的网络,提高了油气的开采效率和回收率。

4. 降低钻井成本: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降低钻井成本,提高了钻井的经济效益。

5. 适用范围广:该钻井技术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下的浅层油气资源开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1. 辽河欢623鄄馆H7CH区块是辽河油田典型的浅层油气资源区块,地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传统的直井钻井方式难以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

2. 为了提高该区块的油气产能和勘探开发效率,辽河油田采用了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多口侧钻水平井的联合开发,提高了该区块的产能和油气回收率。

煤层气水平井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煤层气水平井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煤层气水平井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煤层气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清洁能源。

煤层气水平井是一种常见的开采方法,其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讨论煤层气水平井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水平井施工技术的分类与特点水平井施工技术主要包括直推型、压裂型以及钻爆型。

直推型水平井施工技术是运用聚能穿透技术,以压裂作辅助手段,将钻孔直推至煤层中。

压裂型水平井施工技术则将孔眼打到煤层中,再通过水射流对煤层进行压裂,形成水平井。

钻爆型水平井则利用钻爆器具将煤层炸裂扩大孔径,施工较为简单快捷。

这些不同的施工技术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施工。

二、水平井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在水平井施工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井眼稳定性问题,由于存在地应力差异以及煤层裂隙的存在,井眼容易变形和坍塌。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固井技术和应力控制技术。

其次是井眼离心力的影响,这可能导致顶部和底部井眼直径不一致。

通过提高钻杆转速和适时的挤压,可以减少离心力的影响。

另外,水平井的通流能力也很重要,通过增加压裂和合理设计井眼,可以提高水平井的通气能力。

三、水平井施工的关键设备与技术在水平井施工中,关键的设备和技术主要包括钻井设备、固井设备、压裂设备和井下测量设备等。

钻井设备需要满足水平井的要求,包括低噪音、高效率和可靠性等特点。

固井设备则需要能够稳定井眼以及提高固井质量。

压裂设备需要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以扩大煤层孔径。

井下测量设备则用于监测井孔、煤层应力和温度等参数。

四、煤层气水平井的应用及其效益煤层气水平井通过有效开采煤层气,可以提高煤层气开采的效率和产量,减少煤层损失。

同时,煤层气水平井的施工技术还可以减少液体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煤层气水平井还可以增加煤层接触面积,提高采收率,节约开采成本,并且降低了安全风险。

因此,煤层气水平井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利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金区块浅层煤层气 J形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李红伟;张斌【摘要】T he drilling phase for in the Zhijin coalbed methane (CBM ) block is characterized by a low drilling rate for the coal seam ,a difficult‐to‐protect reservoir ,high cost of drilling horizontal connected wells ,and a low economic benefit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f J‐shaped horizontal drilling w ere applied to this block and analyzed .T hen ,drilling techniques in such w ells drilling in shallow CMB reservoirs were studied from well track optimization ,casing program optimization and borehole trajectory control .Finally ,the process underwent a practical test in the Zhiping 1 Well .This well was drilled smoothly with horizontal lateral of 500 .00 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818 .98 m ,max i‐mum deviation angle 97 .6° ,drilled coal seams 293 .00 m and coal seam drilling rate 58 .6% ,w 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horizontal connected wells (43 .6% ) .In addition ,the cost to drill the well was only 58% of that of U‐shaped horizontal conn ected wells .The positiv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se drilling tech‐niques in J‐shaped horizontal well could b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n drilling wells in the Zhijin Block .%织金煤层气区块存在煤层钻遇率低、储层保护难度大、水平连通井钻井成本高、经济收益低等问题,为此,在分析该区块J形水平井工程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井眼轨道优化设计、井身结构优化设计、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浅层煤层气J形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并在织平1井进行了试验。

织平1井顺利完钻,水平段长500.00 m ,水平位移818.98 m ,最大井斜角97.6°,钻遇煤层293.00 m ,煤层钻遇率58.6%,远高于水平连通井的煤层钻遇率(43.6%),且钻井成本为U形水平连通井的58%。

这表明,采用J形水平井钻井技术可以解决织金煤层气区块存在的问题,可以在织金区块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16(044)002【总页数】5页(P46-50)【关键词】煤层气;大位移井;水平井;井身结构;井眼轨迹;织金区块;织平1井【作者】李红伟;张斌【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31;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43+.1◀钻井完井▶织金煤层气区块煤层多而浅,煤层气资源丰富,通过前期的勘探开发实践,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工程技术,尤其是水平连通井技术已成为开发该区块煤层气的主要技术。

但水平连通井技术相对复杂,需同时钻一口直井和一口水平井连通,钻完井成本相对较高[1-2]。

J形水平井是在V形、U形和多分支等水平连通井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特殊井型,因为其井眼轨迹投影侧视图类似于平躺略上翘的英文字母“J”,所以命名为J形水平井。

J形水平井与V形、U 形和多分支等水平连通井的区别是在水平段低点(A靶点)下入射流泵排采,替代水平连通井中的排采直井。

J形水平井与水平连通井相比,减少了一口排采直井和穿针对接、连通井特殊固井等复杂工艺,可大幅降低钻完井成本。

因此,中国石化进行了浅层煤层气J形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并顺利钻成了J形大位移水平井——织平1井。

织金区块位于黔中隆起珠藏次向斜北西翼宽缓区,整体构造稳定,断裂不发育,主要钻遇第四系,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二叠系上统长兴组、龙潭组及峨眉山玄武岩组地层。

龙潭组下段地层是主要含煤储层,其中23号煤层变质程度高,属高阶煤,厚度较大,分布稳定,是该区块煤层气勘探主力目的煤层。

该区块地层岩性具有以下特点:1) 第四系为表层土壤层,主要有坡积、残积及崩塌堆积,地层松软,易垮塌。

2)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以灰色石灰岩为主,夹薄层灰色泥灰岩及泥质灰岩。

该组地层出露于地表,受地表水影响,岩溶、溶蚀现象发育,易水侵、易漏失。

3) 23号煤层属块状碎裂煤层,平均厚度2.3 m,顶板岩性为粉、细砂岩互层,底板岩性为深灰色粉砂岩,局部有砂质泥岩。

4) 煤层裂缝较发育。

1) 二开完钻封固点垂深难以确定。

J形水平井技术套管设计封固至23号煤层顶(垂深)以上2 m处,但是待钻煤层上翘、实际井眼轨迹下倾,两者相向而行,且水平段延伸方向的煤层存在一定的视倾角,易变化,煤层顶界垂深预测有一定误差,所以对二开完钻封固点垂深精度要求高,稍有误差,就会钻穿目的煤层,导致固井水泥浆压碎待钻煤层,造成三开水平段钻进煤层时出现井眼垮塌[3]。

2) 有效煤层薄、脆。

龙潭组23号煤层薄,厚度由A靶点的1.75 m向B靶点逐步减少至0.80 m,平均厚度1.00 m,且存在一定的视倾角,精确控制井眼在厚1.00 m的煤层内穿行,难度很大。

煤层比较脆,且有互相垂直的天然裂缝,钻进中极易发生井眼垮塌、卡钻等井下故障,甚至导致井眼报废[4]。

3) 预测井眼轨迹参数困难。

由于EMWD测斜仪为非近钻头测量仪,测量到的井眼轨迹参数相对滞后,选择滑动钻进和复合钻进的比例比较困难,EMWD测斜仪的测斜零长为11.65 m,假如在测斜盲段井斜角变化0.1°,垂深即波动0.02 m,在这种情况下,要在厚度1.00 m的煤层中钻长500.00 m的水平段难度很大。

4) 水垂比大,钻压难以有效传递。

织金区块主力煤层埋藏比较浅(埋深360.00 m),水平段长度超过500.00 m,水平位移达818.00 m,水垂比达2.24。

水平段钻进过程中钻压难以有效传递,同时钻柱易发生疲劳破坏,导致出现井下故障。

5) 易形成岩屑床。

岩屑上返过程中,由于水平段较长,岩屑在自重作用下下沉,很容易形成岩屑床,而且岩屑在钻进过程中被钻头反复切削后颗粒很细,很难从钻井液中清除。

6) 套管难以下入。

由于J形水平井水垂比大于2.00且垂深只有360.00 m,无法靠自重顺利下入套管。

3.1 井眼轨道优化设计由于煤层一般较浅,在进行煤层气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 水平井眼入煤层的方位。

根据三维地震剖面及邻井产层的倾角方向,确定水平井井口与B靶点的方向与距离[5]。

2) 由于J形水平井水垂比达2.24,应尽可能选择摩阻和扭矩小的井眼轨道。

3) 考虑到煤层井壁稳定性差,水平井眼要处于煤层的相对稳定部位,以利于安全钻进。

4) 由于水平段上翘,生产套管下人时摩阻最大点在A靶点,因此斜井段、水平上翘段应设计得尽可能圆滑。

织金区块J形水平井选用“直—增—水平上翘”三段式井眼轨道,造斜率选择6°/30m,有利于解决因水垂比大而钻压难以传递的困难,并且将着陆点控制在水平段预计点前20 m,方便在储层预测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井眼轨迹,确保按预定位置准确进入煤层。

表1为织平1井井眼轨道设计结果。

3.2 井身结构设计煤层气J形水平井的井身结构设计与常规油气井有所不同,需考虑J形水平井后期的排水采气和煤层井壁的稳定性、技术套管下入等因素:1) 煤层承压强度低,下入技术套管固井时要考虑防止将煤层压裂。

2) 从排水采气的角度考虑,必须对煤层上部出水量大的地层进行封堵。

3) 水平井段井径需考虑井壁的稳定性及工具仪器的配套性。

4) 设计采用三开井身结构,技术套管下至23号煤层顶部,以防止裸眼段过长、摩阻系数较大,导致生产套管下入困难。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J形水平井的井身结构设计为:一开采用φ444.5 mm钻头开孔,钻过上部易漏失地层后,下入φ339.7 mm表层套管并固井,水泥浆返至地面;二开采用φ311.1 mm钻头钻进,钻至距23号煤层顶2.00 m处完钻,下入φ244.5 mm技术套管并固井,水泥返至地面;三开φ215.9 mm钻头与LWD配合,增斜钻至着陆点。

着陆后根据LWD测井数据控制水平段井眼轨迹,确保水平井眼在目的煤层有效延伸。

完钻后下入φ139.7 mm套管并固井,水泥返至技术套管鞋以上200.00 m。

图1为J形水平井井身结构示意图。

3.3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在分析织金区块地质特性、钻井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随钻测量、测井和录井等资料实时识别岩性,并根据已钻邻井测井资料解释结果找出目标煤层的地质特征,作为比对参照建立地质导向参数预测模型,提供可靠的岩性解释依据。

通过对比分析确定钻进过程中钻头的钻进方向及在目标层中的位置,实时调整井眼轨迹,使其尽可能在煤层物性较好的层位钻进[6-7]。

3.3.1 井眼轨迹控制方法J形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通常把煤层上下岩性较稳定的泥岩、致密顶底板作为判断钻头上、下倾的标志层,同时结合返出钻屑、钻时变化、综合录井等相关参数分析钻头是否在目标层中穿行。

根据地质参数(地层产状、岩性、物性和流体性质)和一些必要的工程参数(地层压力),能够实时监测和跟踪地质目标,并在三维地质环境中调整或修正井眼轨迹,使钻头沿着煤层物性最佳的层位钻进。

J形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综合分析流程如图2所示。

3.3.2 三维地质导向技术根据区域地震资料处理信息可初步了解地层产状、煤层展布,并能获得所钻区块煤层的连续性、地层倾角、倾向等地层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