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篇一: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chap5】1.何谓沉淀溶解平衡?同物质的量的bacl2和h2so4混合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浓度之间存在着哪些关系?答:难溶电解质溶解和沉淀速度相等,固体的量和溶液中分子或离子的量不再改变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ba2+、cl-、so4、h+、oh-2?2.活度积、溶度积、离子积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答:活度积、溶度积指平衡状态下的活度积或浓度积,对给定的难溶电解质其活度积只与温度有关,溶度积不但与温度有关,还和溶液离子强度有关,对于ma型难溶电解质:?ksp(ma)。
离子积指任意状态下的浓度积,其值是任意的。
?(m?)??(a?)3.无副反应时,沉淀的溶度积与溶解度有何关系?溶度积小的物质,它的溶解度是否一定小?举例说明。
答:s?mmnn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不能根据溶度积数值大小直接判断。
溶度积小的物质,它的溶解度是不一定小,如ag2cro4与agcl。
4.除了沉淀物质本性以外,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除了沉淀物质本性以外,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还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碱效应、配位效应等。
5.判断下列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并予以解释。
(1)将少量caco3固体放入稀hcl中。
(2)将少量mg(oh)2放入nh4cl溶液中。
答:(1)caco3固体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caco3(s)ca2+ + co32-+2h+h 2co 3→co2 +h 2o(2)mg(oh)2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
的氨水,有肉色沉淀生成。
原因是饱和h2s水溶液提供的s2-很少,此时mg(oh)2(s)mg2+ + 2oh-+2nh4+(4)黑色固体变成白色固体。
so42- +h2o(5)白色沉淀变成黄色沉淀。
agcl(白)+ i-(6)浅兰色沉淀消失,生成深兰色溶液。
cu(oh)2 + 4nh3pb2++so42-→pbso4↓(白)agi(黄)+cl-[cu(nh3)4](oh)2答:(1)(2)减小(同离子效应);(3)增大(盐效应);(4)增大(配位效应)。
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chap

第五章 难容电解质溶液的沉淀溶解平衡 习题答案1.何谓沉淀溶解平衡?同物质的量的BaCl 2和H 2SO 4混合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浓度之间存在着哪些关系?答:难溶电解质溶解和沉淀速度相等,固体的量和溶液中分子或离子的量不再改变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Ba 2+、Cl -、-24SO 、H +、OH -θsp 242]][S O [Ba K =-+,θw -]][OH [H K =+等2.活度积、溶度积、离子积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答:活度积、溶度积指平衡状态下的活度积或浓度积,对给定的难溶电解质其活度积只与温度有关,溶度积不但与温度有关,还和溶液离子强度有关,对于MA 型难溶电解质:(MA))(A )(M (MA)θsp θap K K =⋅-+γγ。
离子积指任意状态下的浓度积,其值是任意的。
3.无副反应时,沉淀的溶度积与溶解度有何关系?溶度积小的物质,它的溶解度是否一定小?举例说明。
答:θθsp )A (M c n m K s n m n m n m +=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不能根据溶度积数值大小直接判断。
溶度积小的物质,它的溶解度是不一定小,如Ag 2CrO 4与AgCl 。
4.除了沉淀物质本性以外,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除了沉淀物质本性以外,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还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碱效应、配位效应等。
5.判断下列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并予以解释。
(1)将少量CaCO 3固体放入稀HCl 中。
(2)将少量Mg(OH)2放入NH 4Cl 溶液中。
(3)向少量MnSO 4溶液中加入数滴饱和H 2S 水溶液,再逐滴加入2mol ·L -1的氨水。
(4)向盛少量PbS 固体的试管中,滴入H 2O 2溶液。
(5)向盛少量AgCl 沉淀的试管中,滴入KI 溶液。
(6)向盛少量Cu(OH)2沉淀的试管中,滴入2mol ·L -1NH 3·H 2O 溶液。
大学化学(第二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ΔrGmө(298.15K) =ΔrHmө(298.15K) -T·ΔrSmө(298.15K) = -125.7 - 298.15×6.6×10-3 = -127.67kJ·mol-1
.
lgKө = -ΔrGmө(T) =
- (-127.67)
=22.36
2.303RT
=
(1000/100)1 ·(1000/100)3
= 100
(PNH3/Pө)2
(1000/100)2
ΔrGm(T) = ΔrGmө(T) + 2.303RTlgQ = -21.63 + 2.303×8.314×10-3×573.15×lg(100) = 0.318(kJ·mol-1)
[P33:3题] 解题思路
NH3·H2O + HCl = NH4Cl + H2O
反应前(mol) 0.1×0.02 0.1×0.01 0
反应后(mol) 0.001
0
0.001
反应后浓度: c(NH3·H2O)= 0.001/0.03=0.033mol·dm-3
c(NH4+)= 0.001/0.03=0.033mol·dm-3
.
第一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P33: 6题] 解题思路
解: 查附录4中有关数据如下:
ΔfHmө (298.15K)/( kJ·mol-1) Smө (298.15K)/( J·mol-1·K-1) ΔfGmө (298.15K)/( kJ·mol-1)
2NH3(g) = N2(g) + 3H2(g)
2.303×8.314×10-3×298.15
∴ Kө = 1022.36 = 2.29×1022
曲宝涵普通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曲宝涵普通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1.如何使一个尚未破裂而被打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采用了什么原理?答:将打瘪的乒乓球浸泡在热水中,使球的壁变软,球中空气受热膨胀,可使其恢复球状。
采用的是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2.在两个密封、绝热、体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压力相等的某种理想气体。
试问,这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是否相等?答:不一定相等。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若物质的量相同,则温度才会相等。
3.两个容积相同的玻璃球内充满氮气,两球中间用一根玻管相通,管中间有一汞滴将两边的气体分开。
当左边球的温度为273K,右边球的温度为293K时,汞滴处在中间达成平衡。
试问: (1) 若将左边球的温度升高 10K,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 (2) 若将两个球的温度同时都升高 10K,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答:(1)左边球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推动汞滴向右边移动。
(2)两个球的温度同时都升??10K,汞滴仍向右边移动。
因为左边球的起始温度低,升高 10K所占的比例比右边的大,283/273大于 303/293,所以膨胀的体积(或保持体积不变时增加的压力)左边的比右边的大。
4.在大气压力下,将沸腾的开水迅速倒入保温瓶中,达保温瓶容积的0.7左右,迅速盖上软木塞,防止保温瓶漏气,并迅速放开手。
请估计会发生什么现象?答:软木塞会崩出。
这是因为保温瓶中的剩余气体被热水加热后膨胀,当与迅速蒸发的水汽的压力加在一起,大于外面压力时,就会使软木塞崩出。
如果软木塞盖得太紧,甚至会使保温瓶爆炸。
防止的方法是,在灌开水时不要灌得太快,且要将保温瓶灌满。
5.当某个纯的物质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不断升高平衡温度,这时处于平衡状态的气-液两相的摩尔体积将如何变化?答:升高平衡温度,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也升高。
但由于液体的可压缩性较小,热膨胀仍占主要地位,所以液体的摩尔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而蒸汽易被压缩,当饱和蒸汽压变大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会变小。
随着平衡温度的不断升高,气体与液体的摩尔体积逐渐接近。
《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一章 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 g J g mol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 b =849J.mol -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8.17%3028201808.311=⨯⋅⨯⋅--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243s O Fe )(3s FeO ×2(-58.6)+2(38.1)+6p q =3(-27.6) 17.166)1.38(2)6.58()6.27(3-⋅-=----=mol kJ q p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 -1 ΔH=ΔU+Δ(PV )=ΔU+P ΔV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 p 与q 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 4HS 的分解NH 4HS(s) NH 3(g)+H 2S(g) (2)生成1.00mol 的HCl H 2(g)+Cl 2(g) 2HCl(g) (3)5.00 mol CO 2(s)(干冰)的升华CO 2(s)CO 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 3(aq)+NaCl(aq) AgCl(s)+NaNO 3(aq)9.答案:ΔU-ΔH= -Δ(PV )=-Δn g RT (Δn 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2)ΔU-ΔH=-2×(2-2)×R ×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10.(1)4NH 3(g)+3O 2(g) = 2N 2(g) +6H 2O(l) 答案 -1530.5kJ.mol -1(2)C 2H 2(g) + H 2(g) = C 2H 4(g) 答案 -174.47kJ.mol -1 (3)NH 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 -1 写出离子反应式。
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36题)1.因为H=U+PV,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焓与p、V、T均有关。
(×)2.体系状态发生变化后,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要发生变化。
(√)3.任何循环过程必定是可逆过程。
(×)4.因为ΔH=QP,而H是状态函数,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
(×)5.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A变化到终态B,体系吸收100 J的热量,对外作功200 J,这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6.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进行一个放热反应,则ΔU=ΔH=0。
(×)7.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系的体积、压力无关。
(√)8.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9.反应CO(g)+H2O(g)=CO2(g)+H2(g),因为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总压如何变化,对平衡均无影响。
(√)10.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ΔG>0,所以要选用合适催化剂,使反应能够进行。
(×)11.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12.因为H=U+pV,所以焓是热力学能与体积功pV之和。
(×)13.理想气体在等外压力下绝热膨胀,因为等外压力,所以QP=ΔH;又因为绝热,所以QP=0。
由此得QP=ΔH=0。
(×)14.在一个容器中:H2(g)+Cl2(g) = 2HCl(g)。
如果反应前后T、p、V均未发生变化,设所有气体均可视作理想气体,因为理想气体的U=f(T),所以该反应的ΔU=0。
(×)15.稳定单质在 K时,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为零。
(×)1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B(g)=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不移动。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大气污染1、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r S ∆ 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 (2)某一给定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不变,分离除去某生成物,待达到新的平衡,则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或浓度分别保持原有定值。
(-)(3)对反应系统122()()()(),(298.15)131.3r m C s H O g CO g H g H K kJ mol θ-+=+∆= 。
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的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 (4)上述(3)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v (正)增加,逆反应速率v (逆)减小,结果平衡向右移动。
(-)(5)反应的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
(-) (6)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rmG θ∆。
(+)(7)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N 2 和O 2 能长期存在而不化合生成NO 。
且热力学计算表明22()()2()N g O g NO g +=的(298.15)0r m G K θ∆ ,则N 2 和O 2混合气必定也是动力学稳定系统。
(+)(8)已知4CCl 不会与2H O 反应,但422()2()()4()CCl l H O l CO g HCl aq +=+的1(298.15)379.93r m G K kJ mol θ-∆=- ,则必定是热力学不稳定而动力学稳定的系统。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真实气体行为接近理想气体性质的外部条件是 (b )(a )低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低压 (d )高温高压 (2)某温度时,反应22()()2()H g Br g HBr g +=的标准平衡常数2410K θ-=⨯,则反应2211()()()22HBr g H g Br g =+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等于 (b )(a )21410-⨯ (b (c )2410-⨯ (3)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最主要是因为 (b )(a )增加了分子总数(b )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 )促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4)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反应221()()()()2NO g CO g N g CO g +=+的(298.15)0r m H K θ∆≤,要有利于取得有毒气体NO 和CO 的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c) (a )低温低压 (b )高温高压 (c )低温高压 (d )高温低压(5)温度升高而一定增大的量是 (bc )(a ) r m G θ∆ (b )吸热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c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d )反应的速率常数k(6)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而变化(b )r m G θ∆=0(c )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d )如果寻找到该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其平衡转化率3、填空题(1)对于反应: 1223()3()2();(298)92.2r m N g H g NH g H K kJ mol θ-+=∆=-若升高温度(约升高100 K),则下列各项将如何变化(填写:不变,基本不变,增大或减小。
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chap9

第九章胶体分散系习题解答1.答:相界面上的微粒与处于内部的微粒受力状况不同是产生表面现象主要原因。
小液滴和小气泡总是呈球形是为了缩小表面积,以减低表面能。
恒温下,纯液体的σ是一个常数,因此表面能的减小只能通过减小表面积的办法进行。
这是热力学自发过程。
2.答:不对。
表面张力的作用方向与表面相切。
3.答:溶胶是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系统,而实际上又常能相对稳定存在。
主要原因:①胶体粒子带电,决定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胶粒表面的双电层结构。
②溶胶表面水化膜的保护作用③Brown运动。
4.答:其胶体结构为:{m AgCl·n Ag+(n-x)Cl-}x+·x Cl-胶体粒子带正电,电泳时向负极移动。
5. 答: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从结构上分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一般都含有亲脂性的非极性基团,和亲水性极性基团。
以脂肪酸钠盐(肥皂)为例,当它进入水中,亲水的羧基端有进入水中的倾向,而亲油的长碳链端则力图离开水相,如若进入水中的肥皂量不大,它主要集中在水的表面定向排列起来。
从而减小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了表面能。
6.答:见表8-67.答:A溶胶带有负电荷,B溶胶带有正电荷8.答:ξ电位是固液两相作相对移动时的滑动面与均匀液相间的电势差。
9.答:Tyndall效应的本质是分散相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
一束光照射到某物体后,光可能被吸收、反射或散射。
光的吸收主要由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所决定。
反射及散射与该物体的分散相粒子的大小有关,如果粒子大于波长,则光波以一定的角度从粒子表面反射出来;如果粒子远小于光波的波长,则光波绕过粒子前进不受阻碍。
只有当粒子的大小和光波波长接近或稍小时,光波才产生散射。
10.答:在一定条件下,使高分子溶质或胶体粒子相互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而溶剂小分子充满在网架的空隙中,成为失去流动性的半固体状体系,称为凝胶。
形成凝胶的条件主要是温度下降或溶解度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篇一: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章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2d)(3a)(4d)(5abd)(6ad)(7d)(8d)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1?3226?1000j?mo?l?1?1?0.5g??[4.18j?g?k?1209g?cb](298.59?296.35)k ?1122g?mol cb=849j.mol-13.8g?1?2820kj?mol?30%?17.8kj?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180g?mol(-58.6)+2(38.1)+6qp=3(-27.6)qp?3(?27.6)?(?58.6)?2(38.1)??16.7kj?mol?1 6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p与qv有区别吗?简单说明。
(1)2.00mol nh4hs的分解25℃ ‘nh4nh3(g)+h2s(g)(2)生成1.00mol的hcl25℃ h2(g)+2hcl(g)(3)5.00 mol co2(s)(干冰)的升华co2 co2(g) -78℃(4)沉淀出2.00mol agcl(s) 25℃agno3(aq)+nacl(aq) agcl(s)+nano3(aq)10.(1)4nh3(g)+3o2(g) = 2n2(g) +6h2o(l) 答案-1530.5kj.mol-1(2)c2h2(g) + h2(g) = c2h4(g) 答案-174.47kj.mol-1(3)nh3(g) +稀盐酸答案-86.32kj.mol-1 写出离子反应式。
产物是nh4+(aq)(4)fe(s) + cuso4(aq) 答案-153.87kj.mol-1-1?(298.15k)/kj.mol -74.81 0-135.44 11.答案查表?fhm-92.31???rum(298.15k)=?rhm(298.15k)-(4-5)rt(-429.86+2.48 )kj.mol-1=-427.38kj.mol-112.答案正辛烷的m=114.224g.mol-1正辛烷完全燃烧的反应式=-5470kj .mol-1估算1mol反应的△h = -(-1206.92)+( -635.09)+( -393.51)=178.32 kj.mol(1)kj.mol-1反应热q= -1229.58 kj.mol-1 (2) kj.g-1反应热q=-1229.58/26 kj.g-1c2h4+ 3o2 = 2co2 + 2h2o(l)1410.94/28(1)kj.mol-1反应热q= -1410.94 kj.mol-1 (2) kj.g-1反应热q=-1410.94/28 kj.g-1根据计算结果乙烯(c2h4)完全燃烧会放出热量更多15. 答 ??rhm(298.15k)=-8780.4 kj.mol(注意数据抄写要正确,符号不要丢) -1= -4.957 kj.mol qp= qv-4.957 kj.mol 定压条件下放热更多些.原因是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在温度一定时,定压条件下环境对反应系统做功,这部分能量转化成反应系统的燃烧热. -1-1根据反应焓变和标准生成焓的关系(或根据已知条件设计一个循环)存在以下关系18.答:(有机化学中一个定域c=c上的加氢反应焓变即氢化焓,离域焓是指当分子中存在多个c=c其氢化焓的观测值与一个定域c=c氢化焓乘以双键个数的差值. 共轭双键的离域作用是分子变的稳定)(苯中共轭作用使其能量比三个定域c=c降低了152 kj.mol)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1. 答案(1-)(2-)(3-)(4-)(5-)(6+)(7+)(8+) -1-12. 答案1b 2b 3b 4c 5bcd6a3. (1)答案: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增大减小,增大增大(2)(3)答案:氟里昂,nox、hcl;co2;nox和so24. 答案:(d)(c)(e)(a)(b)原因是气体熵液体固体大的熵大5. (1)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
答案:正(2)活性炭表面吸附氧气。
答案:负(1)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答案:正6. 答案:由定义可知fe2o3的??fgm(298.15k)??742.2kj.mol?1?g?298.15k)??77.7kj.mol?1=3?g??rm(fm(298.15k,fe3o4)-4?fgm(298.15k,fe2o3)??1fgm(298.15k,fe3o4)= 3[(-77.7)+4(-742.2)]=-1015.5kj.mol-17.答案:查表水的??fgm(298.?237.129kj.mol?1过程的??rgm(298.15k)?(?236.7)?(?237.129)?0.429kj.mol?10所以在298.15k的标准态时不能自发进行. 分子量【篇二: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ss=txt>1、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rs 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2)某一给定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不变,分离除去某生成物,待达到新的平衡,则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或浓度分别保持原有定值。
() ?(3)对反应系统c(s)?h2o(g)?co(g)?h2(g),?rhm(298.15k)?131.3kj?mol?1。
--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的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4)上述(3)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v(正)增加,--(5)反应的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
(-)(6)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g。
(+)逆反应速率v(逆)减小,结果平衡向右移动。
()?rm(7)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n2 和o2 能长期存在而不化合生成no。
且热力学?计算表明n2(g)?o2(g)?2no(g)的?rgm(298.15k)?0,则n2 和o2混合气必定也是动力学稳定系统。
((8)已知ccl4不会与h2o反应,但ccl4(l)?2h2o(l)?co2(g)?4hcl(aq)的?则必定是热力学不稳定而动力学稳定的系统。
?rgm(298.15k)??379.93kj?mol?1,(+)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真实气体行为接近理想气体性质的外部条件是(b)(a)低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2)某温度时,反应h2(g)?br2(g)?2hbr(g)的标准平衡常数k??4?10?2,则反应hbr(g)?11h2(g)?br2(g)的标准平衡常数k?等于(22b)(a)1(b(c)4?10?2 ?24?10(3)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最主要是因为((a)增加了分子总数(b)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促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4)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反应no(g)?co(g)?b)1n2(g)?co2(g)的2??rhm(298.15k)?0,要有利于取得有毒气体no和co的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低温低压(b)高温高压(c)低温高压(d)高温低压(5)温度升高而一定增大的量是(?(a) ?rgm (b)吸热反应的平衡常数k?c(c)液体的饱和蒸气压(d)反应的速率常数k(6)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而变化?(b)?rgm=0a(c)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d)如果寻找到该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其平衡转化率3、填空题?(1)对于反应:n2(g)?3h2(g)?2nh3(g);?rhm(298k)??92.2kj?mol?1若升高温度(约升高100 k),则下列各项将如何变化(填写:不变,基本不变,增大或减小。
)???rhm: ?rsm: ? ?rgm: k?:减小(正)vv:(逆):?(2)对于下列反应:c(s)?co2(g)?2co(g);?rhm(298k)?172.5kj?mol?1。
若增加总压力或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则反应速率常数k (正)、k (逆)和反应速率v (正)、v (逆)以及标准平衡常数k?、平衡移动的方向等将如何?分别填人下表中。
(3?4、不用查表,将下列物质按其标准sm (298k)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简单说明理由。
(a)k(s) (b)na(s) (c)br2(1) (d) br2 (g) (e)kcl(s)?解:sm(298k)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br2(g)>(c)br2(l)>(e)kcl(s)>(a)k(s)>(b)na(s) 说明(1)同一物质br2气态时的熵大于液态时的;(2)一般(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液体的熵大于固体物质的熵;(3)一般说来,当温度和聚集状态相同时,分子或晶体结构较复杂(内部微观粒子较多)的物质的熵大于分子或晶体结构较简单(内部微观粒子较少)的物质的熵。
k(s)和na(s)的原子结构属同一族,k 的结构较na的复杂。
5、定性判断下列反应或过程中熵变的数值是正值还是负值。
(1)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2)活性炭表面吸附氧气;(3)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解:(1)熵变为正值;(2)熵变为负值;(3)熵变为正值。
?6、利用下列两个反应及其?rgm(298k)值,计算fe3o4(s)在298k时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
3?2fe(s)?o2(g)?fe2o3(s);?rgm(298k)??742.2kj?mol?124fe2o3(s)?fe(s)?3fe3o4(s);?rgm(298k)??77.7kj?mol?1?解: 2fe(s)3o(g?)22f(s (1)) 2e3o4fe2o3(s)?fe(s)?3fe3o4(s) (2)(1)?4?(2),可得 33fe(s)?2o2(g)?fe3o4(s)(3)??故?fgm,fe3o4(298k)??rgm,3(298k)1??=???rgm,1(298k)?4??rgm,2(298k)?31=??(?742.2)?4?(?77.7)?kj?mol?1= -1015.5kj?mol?137、通过热力学计算说明下列水结冰过程:h2o(l)?h2o(s)在298k标准状态时能否自发进行。
已知冰在298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为-236.7kj?mol?1。
解: h2o(l)?h2o(s)??fgm(298k)/kj?mol?1 -237.129-236.7???rgm(298k)??vb?fgm,b(298k)b=﹛(-236.7)-(-237.129)﹜kj?mol?1=0.4kj?mol?1>0 故在298k的标准状态时,水结冰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