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8例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8例观察
病 理 、生 化 、免 疫 、细胞 因 子 、血 液 流 变 学 等 方 面 ,
芩 1 0 g ,滑 石 6 g ,通 草 、猪苓 、 白蔻 仁 各 1 2 g ,茯 苓 皮 1 5 g ,大 腹 皮 3 0 g 。加 味 :热 重 于 湿 者 ,加 连 翘 1 5 g ;湿重 于热 者 ,加草 果 1 2 g ,茯苓 皮 增 至 3 0 g 。每
医临床 症状 、体 征均 无 明显 改 善 ,甚 或 加 重 ,证候 积
分 减少 不 足 3 0 。计 算公 式 ( 尼 莫 地平 法 ) :证 候 疗
效 指数 一 ( 治 疗 前 积 分 一 治疗 后 积 分 )/ 治 疗 前 积 分
×1 0 0 %。
3 . 3 统计 学处理 :采 用 S P S S 1 6 . 0统计 软 件处 理 ,数 据 以均 数 ±标准差 ( z ±s ) 表示 ,采用 t 检验。
浙江中医杂志 2 0 1 3年 4月 第 4 8 卷第 4 期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原 发 性 肾病 综 合 征 2 8例 观 察
张 忠贤 周 富 明 陈 美 雪 韦 先 进 浙江省 平 湖市 中 医院 浙江 平湖 3 1 4 2 0 0 关 键 词 原 发 性 肾病 综 合 征 湿 热 证 中西 医结 合 疗 法 临 床 观 察
表 1 治疗前后 WB C、 C R E A、 B UN、 R B C比较 ( ±s , n =2 8 )
2 . 1 西 医治 疗 :① 激 素 治 疗 :激 素 选 用 强 的 松 ,肝
功 能 异 常 者 选 用 强 的 松 龙 。强 的 松 起 始 剂 量 l mg / k g
3 . 4 治 疗 结 果 :分 述 如 下 。
浆蛋 白低 于 3 0 g / L;③ 水 肿 ;④ 血 脂 升 高 。其 中① ②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
( )2 蛋 白定 量 、 良反 应 表 现 及 复 发 率 。 AI 、4h尿 B 不
1 4 统计学方法 . 将 20 0 3年 3月 ̄2 0 0 9年 6月在本科住 院治
计数 资料采用 秩和检验 , 率的 比较采用 . ) c
1 1 临床资料 .
检 验 ; 量 资料 比较 采 用 t 验 。 计 检
结果 : 治疗 组 总有 效 率 为 9 , 照组 为 6 。2组 比较 , 5 对 o
P O 0 ; 疗 组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低 于 对 照 组 ( < .1治 P< 0 0 ) 治 .1 ; 疗组 复 发 率 较 对 照 组 低 ( < 0 0 ) 结 论 : 西 医结 合 治 疗 成 P .5。 中
水 煎 分 2 服 。③ 激 素 维 持 阶 段 : 者 因病 程 长 , 气 损 耗 , 次 患 正 脾 肾 气 虚 , 益气 、 肾 、 脾 药 物 ( 黄 芪 4 , 白术 2 , 羊 给 补 健 生 0g 炒 0g淫
人原发性 肾病综合征有一定 的疗效。
关 键 词 : 发 性 肾病 综 合 征 ; 西 医 结合 疗 法 ; 发 率 原 中 复
剂 , 煎 分 2 服 。在 激素 治 疗 的 各 个 阶 段 均 加 用 活 血 化 瘀 中 水 次
原发性 肾病综合征主要应用糖皮 质激素及细 胞毒性药 物 治疗 , 但部分患 者治疗 效果 欠佳 且副作 用 明显 。为 了提高 肾 病综 合征治疗 的缓 解率 , 减少 复发 , 减轻 西药 的副作用 , 本科 应用 中西 医结 合方 法 , 治疗原发 性 肾病综合 征 4 O例 , 取得 了 较好 的效果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2 2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型肾病综合征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型肾病综合征30例
9 . ;对 照 组 3 00 0例 中 ,完 全 缓 解 1 7例 ,部 分 缓 解 9 ,无 效 4例 , 复 发 9例 , 复 发 率 5 . ,总 有 效 例 29
病后 复发 1 6例 ,按 医嘱停 药 后 复发 1 4例 。随 机 分为 对照组 3 0例 ,治 疗 组 3 2例 ,两 组 年 龄 、性 别 及病 程 等 比较 无显 著性 差异 ( > O 0 ) P .5。 1 2 诊 断 标 准 :符 合 2 0 . 0 8年 人 民 卫第 4 月 5卷 第 1 期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常 复发 型 肾病 综 合 征 3 O例
胡 君 杰 浙 江 省 仙 居 县 人 民 医 院 浙 江 仙 居 3 7 0 130
关 键词 常 复发 型 肾病 综合征 中西 医结合疗 法 对 照观 察 常复发 型 肾病 综合 征是 指 肾病 综 合 征完 全 缓解 后 1 内反 复发 作 4次 或 半 年 内发作 2次 以上 者 ,属 难 年 治性 肾病 。笔者 在 2 0 0 0年 至 2 0 0 8年 采用 中西 医结 合
4 体 会
2 1 对 照组 :甲泼 尼龙 琥 珀 酸 钠 注射 液 0 5 ,每 天 . .g 1 ,冲击 治 疗 3天 后 ,改 用 甲 泼 尼 龙 片 l / g d 次 mg k /
口 服 ,疗 程 8 1 ~ 2周 , 再 予 缓 慢 减 量 , 每 周 减 量
l ,在 减至 半 量 后 ,激 素 治 疗 维 持 6 8月 ,再 继 O ~ 续缓 慢减 量 ,每 2周 减 5 ,在 减 至 每 天 1 mg后 , mg 0 再 维持 3月 左 右 ,改 隔 日 1 mg O ,此 剂 量 维 持 半 年 ,
制定 的疗 效标准 。完 全缓解 :2 h尿蛋 白定量 <0 2 , 4 . g 连 续 3天 ,肾病 综合 征 表现 完 全消 除 ,血浆 白蛋 白大 于 3 g L;部 分 缓 解 :2 h尿 蛋 白定 量 < 2 0 ,连 续 0/ 4 .g 3天 ,肾病 综合 征 表 现 完全 消 除 ,血浆 白蛋 白显著 改 善 ;无 效 :尿 蛋 白及 血浆 白蛋 白无 改变 ,肾病 综合 征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临床如何治疗殷燕平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临床如何治疗殷燕平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临床如何治疗殷燕平发布时间:2023-06-07T05:38:20.951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5期作者:殷燕平[导读]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 620500难治性肾病综合征(Difficult-to-treat Nephrotic Syndrome,DTS)是指一种罕见的、难以治愈的肾小球疾病,其特征为慢性肾病综合征伴有高度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和水肿等严重症状。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绝大多数均经历过长期治疗,但病情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关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损伤以及肾脏内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等因素有关。

然而,虽然目前尚无治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方法,但是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患者的症状与治疗进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1、西医治疗1.1药物治疗西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方法是使用药物,药物主要分为两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1.1.1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方法之一,其主要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免疫反应,从而减少蛋白尿和水肿等症状。

在激素治疗实际治疗当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诸如年龄、病史、过往治疗方式等,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在疗程中逐步减少剂量,以减少副作用。

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水肿等。

在长期治疗中,可能还会引发免疫抑制、感染等问题。

因此,激素治疗需要在严密监测下进行,确保剂量和疗程的合理性。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虽然激素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和恢复肾脏功能,但是对于小部分患者来说,激素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1.1.2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免疫系统活性的药物,它们可以抑制身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减少对肾脏的损伤。

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免疫抑制剂通常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关于肾病综合征的文献

关于肾病综合征的文献

关于肾病综合征的文献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肾小球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传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是主流方法。

在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有一些相关的文献研究。

例如,一些中药如黄芪、人参、党参等可以提高肾小球的微循环,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减轻肾脏免疫反应,减少蛋白尿和水肿。

此外,营养治疗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一种重要手段,适当的运动和心理疏导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肾病综合征的心理护理方面,有一些文献介绍了心理护理在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包括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心理治疗等内容,有利于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心理护理。

此外,还有一些文献介绍了家庭护理在肾脏病患者中的重要性,包括家庭环境的改善、患者的饮食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包括药物治疗、营
养治疗、心理护理和家庭护理等。

这些文献为深入了解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分型及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的鉴别要点】1.临床特点起病缓慢,倦怠乏力,食欲不振。

水肿常最早出现,始于颜面眼睑,渐及全身。

临床有以下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水肿,尤以大量蛋白尿与低白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

2.肾病的分型及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的鉴别要点分为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

单纯性肾病发病年龄较小,多在2~7岁,多高度浮肿,呈凹陷性,重者累及浆膜腔,出现胸水、腹水、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可导致呼吸困难、腹泻或呕吐。

肾炎性肾病,发病年龄较大,多在7岁以上,水肿不如单纯性肾病显著,病程多迁延反复。

肾炎性肾病除具备单纯性肾病的症状外,还需具备以下四项之一项或多项。

(1)血尿:两周内3次尿沉渣红细胞10个/HP。

(2)反复出现高血压,在用激素以前,学龄儿童血压≥17.3/12kPa(130/90mmHg),学龄前儿童16/10.6kPa(120/80mmHg)。

(3)持续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超过10.71mmol/L(30mg/dL),并除外循环血量不足所致。

(4)血总补体或C3,反复降低。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1.感染由于蛋白质丢失、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容易发生感染。

感染易引起肾病复发,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

2.低血容量和休克低血浆蛋白难以维持有效的胶体渗透压,使血容量不足,加上长期低盐饮食,或有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容量不足,从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或休克。

3.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低血容量和高脂血症可以增加血液黏稠度,激素可促进高凝倾向,加上肾病本身凝血因子的变化,均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进而形成血栓。

【肾病综合征脾虚湿困证、脾肾阳虚证的症状、治法、主方】1.脾虚湿困症状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肢体浮肿,肢端欠温,脘闷腹胀,纳少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细弱或沉缓。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2例【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ne,ns)临床上主要特点为高蛋白、高脂血症、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类型。

在此仅讨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治疗主要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方法治疗,但由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临床用药受到限制,为探讨更高效、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的用药方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62例病人均为我院确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9~59岁;病程1~38月;伴高血压16例,血尿12例,腹水和(或)胸水者8例,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者7例;曾有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史者16例。

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4~55岁;病程1~54月;伴高血压11例,血尿8例,腹水和(或)胸水者6例,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者6例;曾有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史者11例。

两组年龄、性别、症状、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参照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第6版)中肾病综合征制定的诊断标准:(1)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2)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l;(3)水肿;(4)血脂升高。

其中(1)、(2)条为诊断所必须。

2治疗方法2.1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避免大量运动,并适当补充钙剂及维生素。

在没有acei使用禁忌证时,给予贝那普利10~20mg/次,1~2次/日,水肿者给予双氢克尿噻25mg、安体舒通20mg,每日2~3次口服,必要时给予速尿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静滴。

根据病情均给予口服足量强的松,成人1mg/(kg.d),儿童1.5~2mg/(kg.d),于每日晨起顿服。

肾病综合征为什么需要中西医一起治疗

肾病综合征为什么需要中西医一起治疗

肾病综合征为什么需要中西医一起治疗随着临床加强对中医治疗方式认识的逐渐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成为临床各种疾病的主要思路,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西医药物可能产生较多并发症,因此和中医治疗并发症较少的特点相得益彰,值得临床引起高度重视。

1.什么是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属于临床综合征的一类,区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含量较多、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等症状,一些患者也会出现脂肪代谢紊乱等症状,影响机体蛋白质吸收能力。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需要和病因相结合,对症下药,治疗越早,治疗效果就会越好,但是如果患者合并高尿酸、高血脂和高血压等疾病,且存在大量蛋白尿超过两年,则可能导致较差的预后效果,若未能积极治疗,极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肾病综合征可能引起以下并发症:首先,感染。

很多肾病综合征患者都会存在感染并发症,通常和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紊乱、蛋白质营养不良等相关。

皮肤、泌尿道和呼吸道等处均容易出现感染,出现类似脓痰、咳嗽和发热等肺炎症状,尿频、尿急和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

其次,血栓与栓塞。

血栓与栓塞也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其并发原因和肾小球疾病类型高度相关。

高脂血症会导致患者体内抗凝物质丢失,进而导致血液黏稠,增加血栓和栓塞的发病率。

患者通常会感到头晕、头痛,若相对严重,也可能出现半身偏瘫的表现。

另外,急性肾损伤。

一些患者也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通常会表现为微小病变型肾病,没有明显诱因,患者一般尿量较少,甚至无尿。

最后,影响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稳定性。

由于尿量较多,大量蛋白尿会携带蛋白质排出患者体外,长此以往,就会影响患者营养供给,影响患者体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对蛋白质平衡造成较大影响。

2.肾病综合征西医治疗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上为慢性肾脏病的类型,治疗周期相对较长,用药方案的复杂性也会更强。

当前可通过西医治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和各类激素等。

当前西医治疗思路主要包含利尿消肿和减少尿蛋白两种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病综合征
一、概述
肾病综合征是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严重蛋白尿,及其相应的一组临床表现。

本病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大量蛋白尿,常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但许多肾小球疾病并没有这一表现。

虽然肾病综合征作为一组临床症候群具有共同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和代谢变化,甚至治疗方面亦有共同规律,但是,由于这是多种病因、病理和临床疾病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所以其临床表现、机理和防治各方面又各有其特殊性。

肾病综合征和发热贫血等名词一样,不应被用作疾病的最后诊断。

本病与中医“水肿”相似。

二、西医诊断
(一)临床诊断:1、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或等于3.5g/d;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3、水肿;4、血脂升高。

其中1、2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二)进一步肾活检明确肾脏组织病理类型。

三、辨证分型
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分以下两型:
1、脾肾阳虚证
肤色萎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面浮肢肿,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淡胖,脉沉细。

2、肺失宣肃证
面浮肢肿,或咽红肿痛,或恶风寒,或发热,咳嗽,大便秘结或正常,小便不利,舌淡红或边尖红赤,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或弦数。

(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阶段分以下两型:
1、阴虚血热证
面浮肢肿,腰膝酸软,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2、湿热壅盛证
面浮肢肿,肢体困倦,头重如裹,纳呆厌食,口中粘腻,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腻或黄厚,脉滑数。

(三)糖皮质激素减量及维持阶段分以下两型:
1、脾肾两虚证
浮肿,腰膝酸软,纳少腹胀,少气懒言,易于感冒,面色萎黄,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弱或沉缓。

2、脾虚气弱证
浮肿,面色萎黄,纳少腹胀,食后尤甚,肢体倦怠,少气懒言,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缓弱或细缓。

四、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1、钠盐摄入水肿时应进低盐饮食。

每日摄取食盐2~3g,禁用腌制食品,尽量少用味精及食碱。

2、蛋白质摄入肾病综合征的早期、极期,给予较高的高质量蛋白质摄入(1~1.5g/kg·d);慢性、非极期的肾病综合征应摄入较少量、高质量蛋白质(0.7~1g/kg·d);鼓励豆类蛋白的摄入。

3、脂肪摄入肾病综合征患者以摄入蔬菜豆类等低脂饮食为宜;饮食中应富含可溶性纤维;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4、微量元素补充由尿中丢失的铜、锌、铁等元素,可由正常饮食中补充。

5、疾病初期中医健脾和胃法有助于食欲的改善。

(二)西医治疗
1、微小病变性肾病及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
(1)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成年人1mg/kg·d(最大量不超过80mg/d),清晨一次顿服,维持8~12周。

有效者(在用药后一周左右出现利尿,二周左右尿蛋白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或疗程已足者逐渐减量,每3~4周约减少原用药量的5%~10%。

减至10~15mg/d时,将二日总量隔日晨一次顿服,继续缓慢减量至最小有效量,维持6~12个月;儿童强的松1.5~2.0mg/kg·d,用药原则同成年人。

②对于频繁复发、激素抵抗及激素依赖者,给予环磷酰胺200mg隔日静脉滴注一次,总量6~8g。

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应用强的松伴环磷酰胺2~4个月足量疗法,其他治疗原则同微小病变性肾病。

3、膜性肾病应用强的松伴环磷酰胺,用药方法及疗程同微小病变性肾病
4、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应用强的松伴环磷酰胺,用药方法及疗程同微小病变性肾病。

5、以上各型肾炎若无禁忌症,皆使用ACEI和/或ARB制剂(若血压不能达目标值,可加用其他降压药,使血压维持在125/75mmHg的目标值),抗凝治疗(如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等)及降脂治疗(他汀类降脂药等)。

(三)辨证论治
1、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散寒,健脾益肾
方药: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制附子干姜白术茯苓桂枝细辛吴茱萸黄芪甘草等
2、湿热壅盛证
治法:清热化湿,疏达三焦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黄芩藿香连翘滑石射干茵陈菖蒲薄荷、豆豉、贝母、通草等
3、肺失宣肃证
治法:疏散外邪,宣达肺气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甘草大枣等
4、脾虚气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砂仁等
5、阴虚血热证
治法:滋阴生津,清热凉血
方药:麦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麦冬五味子生地黄山药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牡丹皮丹参青蒿等
五、应用策略
本病的临床辨证多以阴阳为纲。

若起病急,头面先肿,腰以上肿甚,肤色光亮,按之凹陷易起,辨为阳水。

起病缓慢,下肢先肿,腰以下肿甚,肤色晦黯,按之凹陷不起,辨为阴水。

(一)中医治疗必需根据证型变化及时改变治法、方药,达到提高疗效、减轻激素副作用、减少疾病反复的目的。

(二)使用大剂量激素时,患者未必尽为阴虚阳亢。

反之,减量至维持量时也并非全是阳虚。

其用药关键在于“辨证论治”,万不可墨守成规,以至延误病情。

(三)本病因感受外邪诱发者甚众。

故治疗上当辨证运用疏风清热、清肺利咽、清热解毒等法,可以提高疗效。

(四)西医认为,本病易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或肾小球局部微血栓形成。

因此,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适当加用当归、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六、疗效评判
(一)完全缓解:1、症状完全消失;2、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0.15g;
3、血浆白蛋白大于30g/L;
4、血脂恢复正常;
5、停服激素后6个月无复发。

(二)部分缓解:1、症状消失;2、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5g;2、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3、血脂基本恢复正常;4、目前仍服用维持量激素。

(三)无效:正规服用激素6个月,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g。

七、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57-216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160-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