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尺寸方法

合集下载

尺子测量知识点总结

尺子测量知识点总结

尺子测量知识点总结尺子测量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尺子是最常见且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尺子的使用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工程建筑、制造业、服装设计、木工等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尺子的使用和测量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尺子测量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尺子的种类、尺寸单位、尺寸测量方法、误差分析等内容。

二、尺子的种类尺子主要分为刚性尺子和软尺子两种。

1. 刚性尺子刚性尺子是由刚硬材料制成的,通常是金属或塑料。

刚性尺子分为折尺和不可折尺两种。

折尺的长度可以调节,常用于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

而不可折尺的长度是固定的,适用于测量规则物体的长度。

2. 软尺子软尺子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的,通常是织物或塑料。

柔软的特性使得软尺子可以方便地测量曲线和不规则形状的物体长度。

三、尺寸单位尺寸单位是指我们用来表示长度、宽度、高度等物理量的单位。

常见的尺寸单位有米、厘米和毫米。

1. 米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基本单位,简写为m。

1米等于100厘米或1000毫米。

2. 厘米厘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简写为cm。

1厘米等于0.01米或10毫米。

3. 毫米毫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之一,简写为mm。

1毫米等于0.001米或0.1厘米。

四、尺寸测量方法尺子通常用于测量长度,除了直接测量外,还可通过间接测量和刻度测量来获取尺寸。

1.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指将尺子直接放在被测物体上,读取尺子上与物体两端对齐的刻度值。

直接测量常用于测量规则物体的长度。

2. 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是指通过一些已知尺寸的物体或已知的测量方法,推算出被测物体的尺寸。

例如,通过测量三角形的底边和两条边之间的夹角,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高度。

3. 刻度测量刻度测量是指利用尺子上的刻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尺子上的刻度通常按照厘米或毫米进行标记。

一般来说,大刻度代表整个尺寸单位,小刻度代表单位之间的间隔。

五、误差分析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

尺子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人为误差、尺子本身的误差以及环境误差。

常用的测绘量具以及测量零件尺寸的方法

常用的测绘量具以及测量零件尺寸的方法

常用的测绘量具以及测量零件尺寸的方法1. 测量零件尺寸时常用的测量工具测量尺寸常用量具有:钢板尺、外卡钳和内卡钳。

测量较精确的尺寸,则用游标卡尺,如图1-3所示。

2. 常用的测量方法(1) 测量长度尺寸的方法一般可用钢板尺或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如图 1-4所示。

(2) 测量回转面直径尺寸的方法用内卡钳测量内径,外卡钳测量外径。

测量时,要把内、外卡钳上下、前后移动,测得最大值为其直径尺寸,测量值要在钢板尺上读出。

遇到精确的表面,可用游标卡尺测量,方法与用内外卡钳相同,如图 1-5 a、b、c、d 所示。

(3) 测量壁厚尺寸一般可用钢板尺直接测量,若不能直接测出,可用外卡钳与钢板尺组合,间接测出壁厚,如图1-6所示。

(4) 测量中心高利用钢板尺和内卡钳可测出孔的中心高,如图 1-7 所示。

也可用游标卡尺测量中心高。

(5) 测量孔中心距可用内卡钳、外卡钳或游标卡尺测量,如图 1-8 所示。

(6) 测量圆角一般可用圆角规测量,如图 1-9 是一组圆角规,每组圆角规有很多片,一半测量外圆角,一半侧量内圆角,每一片标着圆角半径的数值。

测量时,只要在圆角规中找到与零件被测部分的形状完全吻合的一片,就可以从片上得知圆角半径的大小。

(7) 测量螺纹测量螺纹需要测出螺纹的直径和螺距。

螺纹的旋向和线数可直接观察。

对于外螺纹,可测量外径和螺距,对于内螺纹可测量内径和螺距。

测螺距可用螺纹规测量,螺纹规是由一组带牙的钢片组成,如图 1-10所示,每片的螺距都标有数值,只要在螺纹规上找到一片与被测螺纹的牙型完全吻合,从该片上就得知被测螺纹的螺距大小。

然后把测得的螺距和内、外径的数值与螺纹标准核对,选取与其相近的标准值。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零件测绘实验教程一、课程所属类型及服务专业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服务机械类各专业。

二、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通过对轴、盘盖、箱体三类零件的测绘以及对减速箱拆卸,了解零件测绘的一般步骤,掌握其测绘的常用方法,熟悉量具的选用和使用。

尺寸的检测方法

尺寸的检测方法

尺寸检测1.轴类尺寸的检测方法方法一:量规法用量规检测轴径,不能得到具体数值,只能检测轴径尺寸合格与否。

其优点是精度高、检验效率高,在成批生产中广泛使用。

方法二:钢尺法直接用钢直尺进行测量,或者使用卡钳将工件尺寸与钢直尺进行比较。

方法三:卡尺法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等对轴径进行直接测量。

方法四:测微仪法用各种测微仪、测微表与量块进行比较测量。

常用的测微仪(表)有百分表、千分表、扭簧比较仪、电感比较仪等。

方法五:仪器测量法可以用光学计、测长仪、工具显微镜等对轴径进行精密测量。

在工具显微镜上又分为影像法、轴切法、干涉法、灵敏杠杆法等。

在光学计、测长仪上测量可以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立式光学计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工件外径,是按照相对测量法进行测量的。

先用组合好的尺寸L的量块组,将仪器的刻度尺调到零位。

再将被测工件放到测头与工作台面之间。

从目镜或投∆,那么被测工件的外径尺寸影屏中可以读出被测工件外径相对于量块组尺寸的差值L+=。

d∆LL⑴测头的选择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

根据被测零件的几何形状来选择,使测头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

因此,测量平面或圆柱面时,选用球形测头;测量球面工件时,选用平面形测头;测量小于10mm的圆柱形工件时,选用刀口形测头。

⑵按被测工件外径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为了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应力求使用最小的量块数,一般不超过4块。

每选择一块量块,至少要消去所需尺寸的最末一位数。

量块的正确使用:①选择量块,用竹夹子从量块盒里夹出所需用的量块;②清洗,首先用干净棉花擦洗,再用蘸上汽油的棉花擦洗,最后用绸布把汽油擦干;③组合,首先要搞清量块的测量面。

组合量块时要注意:大尺寸量块在中间,小尺寸量块放在两边,这样的量块组较稳固,而且变形较小。

⑶调整仪器零位①将量块组放置于工作台的中央,并使测头对准量块测量面的中央;②粗调节,松开横臂紧固螺钉,旋转粗调节螺母,直到目镜中看到标尺像,锁紧横臂紧固螺钉;③细调节,松开光管紧固螺钉,旋转微调手轮,从目镜中看到零位指示线,对准零位,锁紧光管紧固螺钉;拨动几次提升器,若此时零位指示线仍偏离零位线,则旋转零位调节手轮,使零位指示线准确对准零位;④抬起提升杠杆,取出量块。

尺寸测量技巧

尺寸测量技巧

尺寸测量技巧导语:尺寸测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技能。

正确的尺寸测量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快速地获得需要的尺寸数据,为我们的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尺寸测量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尺寸测量工具的选择在进行尺寸测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测量工具。

常见的尺寸测量工具有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在选择尺寸测量工具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和对象的特点来选择。

例如,测量较大的物体时可以选择卷尺,而测量较小的物体时则宜选择游标卡尺或千分尺。

二、正确的尺寸测量方法1. 测量长度:在使用卷尺等工具进行长度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将工具的起点对齐要测量的物体的起点,然后沿着物体的轮廓线进行测量,最后读取测量结果。

保持测量工具与物体之间的垂直关系,避免测量出现偏差。

2. 测量直径:在测量直径时,我们可以选择游标卡尺或千分尺。

将游标卡尺或千分尺的测量脚放置在需要测量的物体两侧,确保测量脚与物体表面接触紧密,然后读取测量结果。

注意,在读取测量结果时要注意游标卡尺或千分尺的零刻度位置,避免出现误差。

3. 测量厚度:在测量厚度时,我们可以选择千分尺或游标卡尺。

将测量脚放置在物体的上下表面,确保测量脚与物体表面接触紧密,然后读取测量结果。

在读取测量结果时要注意游标卡尺或千分尺的零刻度位置,避免出现误差。

4. 测量角度:在测量角度时,我们可以使用量角器。

将量角器的一条边放置在角的一侧,然后读取量角器上刻度的数值。

在测量角度时要保持量角器与物体之间的垂直关系,避免读取角度时出现误差。

三、尺寸测量的注意事项1. 保持测量工具的清洁和完好:使用前要确保测量工具的表面清洁,避免污物或尘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同时,要定期检查测量工具的刻度是否清晰,是否有损坏或变形,确保测量工具的正常使用。

2. 避免外力干扰:在进行尺寸测量时,要尽量避免外力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例如,在测量长度时,要避免物体受到外力的压迫或变形,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内六角尺寸规格的测量方法

内六角尺寸规格的测量方法

内六角尺寸规格的测量方法
内六角尺寸规格的测量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测量工具:首先,你需要准备一把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或内径千分尺。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精确到毫米甚至更小的测量精度。

2.选择测量位置:对于内六角螺丝或类似部件,通常需要在螺丝的平面部分进行测量。

这是因为这部分的尺寸通常是最均匀和一致的。

3.测量内径:使用测量工具,从内六角的一边到另一边测量其内径。

确保测量工具与内六角的内壁紧密接触,以获得最准确的测量值。

4.测量对角线:除了测量内径外,还可以测量内六角的对角线长度。

这有助于验证内六角的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规格。

5.记录测量值: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并与内六角的规格进行比较。

这可以帮助你确定内六角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6.多次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建议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应确保测量工具干净、无磨损,并且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测量。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内六角部件,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或标准。

因此,在进行测量前,最好先了解相关的测量标准和要求。

尺寸测量方法

尺寸测量方法

尺寸测量方法在工程设计、制造和建筑等领域,尺寸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尺寸测量方法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尺寸测量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直尺测量法。

直尺是最常见的测量工具之一,它适用于直线尺寸的测量。

在使用直尺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将直尺放置在被测尺寸的两端,确保直尺与被测尺寸完全贴合,避免出现偏差。

另外,要选择合适的直尺,确保其刻度清晰,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二、卡尺测量法。

卡尺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适用于内径、外径和深度等尺寸的测量。

在使用卡尺进行测量时,应该确保卡尺的测头与被测尺寸完全贴合,避免出现夹角,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要注意读数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读错刻度的情况。

三、游标卡尺测量法。

游标卡尺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适用于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测量。

在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时,应该轻柔地移动游标,确保游标与被测尺寸完全接触,避免出现划伤或损坏被测尺寸的情况。

另外,要注意游标的零点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四、激光测距仪测量法。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适用于远距离或无法直接接触的尺寸测量。

在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确保激光束与被测物垂直,避免出现测量误差。

另外,要注意激光测距仪的精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三坐标测量法。

三坐标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对尺寸精度要求非常高的测量。

在使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程序和测量参数,确保测量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另外,要注意对被测物的固定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总结:尺寸测量是工程设计、制造和建筑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

正确的尺寸测量方法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被测尺寸的特点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尺寸测量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服装量尺寸的正确方法

服装量尺寸的正确方法

服装量尺寸的正确方法
服装量尺寸是指在购买衣服时测量身体的尺寸,以确定最适合的衣服尺码。

以下是正确的服装量尺寸方法:
1.测量胸围:用卷尺测量胸部最宽处的周长,保持卷尺水平。

2.测量腰围:用卷尺测量腰部最细处的周长,保持卷尺水平。

3.测量臀围:用卷尺测量臀部最宽处的周长,保持卷尺水平。

4.测量肩宽:用卷尺测量两肩之间的距离,从一个肩膀的最高点到另一个肩膀的最高点。

5.测量袖长:将手臂自然放下,从肩膀到手腕的长度,可以用卷尺或者测量衣物袖长的方式进行。

6.测量裤长:用卷尺测量腰围到脚踝的距离,可以站直或坐下进行测量。

注意事项:
1.测量时要保持身体自然站立,不要矫情。

2.测量时卷尺要保持平直,不能扭曲。

3.测量时要保持深呼吸状态,不要吸气或者呼气。

4.测量时要穿着常穿的内衣或者同类型的衣服,不要穿着过厚或过薄的衣服。

5.在购买时,要将测量值与尺码表进行比对,以确定最适合的尺码。

如果测量值在两个尺码之间,建议选择较大的尺码。

1-实验一 尺寸测量

1-实验一 尺寸测量

实验一 尺寸测量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测量尺寸的常用仪器量具等的用途及使用方法;2. 学会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和用内径百分表或卧式测长仪测量轴套内径。

二.实验介绍尺寸的测量在技术测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般分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如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和测长仪等测量长度尺寸。

相对测量是指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得到的是被测量相对标准量的偏差值,如用比较仪、内径百分表测量尺寸。

本实验介绍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用内径百分表或测长仪测量内径的方法。

三.测量仪器及测量原理(一)立式光学计结构及原理立式光学计主要用途是利用量块和零件相比较的方法,来测量物体外形的微差尺寸,首先根据被测工件的基本尺寸L 组成量块组,然后用此量块组将立式光学计的标尺调到零位。

若从该仪器刻度尺上获得的被测长度对量块尺寸的偏差为L Δ,则被测工件的长度为L +L Δ。

是一种精度高、结构简单的光学量仪。

该仪器分度值为 0.001毫米,示值范围±0.1毫米,最大测量长度180毫米。

仪器外形及主要部分见图1-1。

仪器测量原理: 立式光学计是利用光学杠杆放大原理(光线反射现象产生放大作用)进行测量的仪器。

其光学系统如图1-2所示。

光线经反射镜1及三角棱镜照射到刻度尺8上,再经过直角棱镜2、物镜3,照射到反射镜4上。

从刻度尺8上发出的光线经物镜3后成为平行光束到达反射镜4。

若被测尺寸变动使测杆5推动反射镜4绕支点转动某一角度a ,如图1-3a ,则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2a 角度,从而使刻度尺7产生位移t 如图1-3b ,它代表被测尺寸的变动量。

若物镜至刻度尺8间的距离为物镜焦距f ,设b 为测杆中心至反射镜支点间的距离,s 为测杆5移动的距离,则仪器的放大比K 为:ab a f s t K tan 2tan == 当a 很小时,a a 22tan ≈,a a ≈tan ,因此 bf K 2= 光学计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2,f =200mm, b =5mm, 则放大比K =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尺寸方法
测量尺寸方法
一、直轨:
1、直轨上顶做满墙尺寸:宽度不减,高度在总高基础上;飘窗减3CM;落地窗5CM
2、直轨上顶不做满墙尺寸:宽度以门或窗的净框尺寸为准,一边加不低于15CM,高
度在总高基础上减5CM;
3、直轨上墙做满墙尺寸:宽度不减,高度视情况而定,要保证安装距离5-6CM(总高
减5-6CM);
4、直轨上墙不做满墙尺寸:宽度以门或窗框的净框度尺寸为准,一边加不低于15CM;
高度视情况而定,最好不低于门框上方15CM,离地2CM
5、直轨上墙满墙不做落地尺寸:宽度以窗的净框尺寸为准,一边加不低于15CM;高
度视情况而定,最好不低于窗框上方15CM,窗框下方20CM
6、直轨上墙要保证安装距离6CM
7、要求窗帘落在台面上的上顶窗帘,只减轨道尺寸3CM
8、以上所减的高度尺寸5CM均为轨道厚度3CM+离地2CM,若用薄轨道或加厚轨道所
减尺寸而定
9、宽度低于12CM的窗帘盒,不能安装双轨
二、幔:
1、单轨包头一个弯加12CM,两个弯加24CM
2、双轨包头一个弯加18CM,两个弯加36CM
3、满墙左右不包头不加减尺寸
4、有窗帘盒的用硬粘,幔子上的软粘打正面。

高度量窗盒的实际尺寸
5、用幔轨的幔,粘子打幔的背面
6、飘窗没有转角的,不加减尺寸
三、弯轨:注明:以第一层沿着窗框量满为准减尺寸
1、U型窗:第一层减10CM;第二层减25CM;第三层(40)30CM
2、L型窗:第一层减5CM;第二层减10CM;第三层20CM
3、梯形窗:第一层,第二层不减;第三层减8CM
4、其他形状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5、高度飘窗减3CM,门窗减5CM
6、要求窗帘落在台面上的上顶窗帘,只减轨道尺寸3CM
7、以上所减的高度尺寸5CM均为轨道厚度3CM+离地2CM,若用薄轨道或加厚轨道所
减尺寸另定
四、罗马杆
1、满墙尺寸:宽度不减,高度在总高基础上减不低于12CM,(定折尺寸),穿环尺寸
在定折尺寸上加7CM
2、不做满墙尺寸:宽度以门或窗的净框尺寸为准,一边加不低于15CM,高度视情况
而定,最好不低于门框上方15CM,离地2CM,要保证安装距离不低于12CM,注
明杆长尺寸
3、不做满墙不做落地尺寸:宽度以窗的净框尺寸为准,一边不低于15CM,高度视情
况而定,最好不低于窗框上方15CM,窗框下方20CM,要保证安装距离不低于12CM,注明杆长尺寸
4、以上均为定折尺寸,穿环加7CM,高度保证安装距离12CM(12cm包含了安装距离
10cm,2cm的离地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