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位置、解剖、变异分型、临床表现、诊断、特殊查体及治疗措施

临床梨状肌综合征位置、解剖、变异分型、临床表现、诊断、特殊查体及治疗措施解剖SP:骶神经丛;S:坐骨神经;STL:骶结节韧带;P:梨状肌;SG:上孖肌;OI:闭孔内肌;IG:下孖肌;SN: 坐骨神经;P: 梨状肌;GM: 臀中肌;GMax:臀大肌;OI:闭孔内肌;QF:股方肌;GT: 大粗隆;STL:骶结节韧带。
梨状肌起自骶骨前外侧面,止于股骨大粗隆,属于下肢外旋肌群之一,坐骨神经起自腰骶神经丛,经坐骨神经通道穿至臀部,位于臀大肌和梨状肌的前面,上孖肌、闭孔内肌、下孖肌和股方肌的后面。
变异分型坐骨神经在臀部与梨状肌关系密切,二者间关系常有变异。
1、坐骨神经变异:a、未分裂的坐骨神经走行梨状肌下方(正常);b、分裂的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及下方;c、分裂的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上下;d、未分裂的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e、分裂的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及上方;f、未分裂的坐骨神经走行梨状肌上方。
2、梨状肌变异:A、梨状肌正常,53.6%;B、梨状肌与上孖肌和闭孔内肌融合,29.5%;C、梨状肌与闭内肌和臀中肌融合,13.4%;D、梨状肌与臀中肌融合,3.6%。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臀中部相当于梨状肌投影部位的疼痛,并向股外侧、股后侧、小腿外侧放射。
大部分病人有间歇性跛行和下肢痛,蹲位休息片刻可缓解,极少有腰痛症状;亦可有臀部、股部等肌肉萎缩表现。
诊断有臀腿酸胀、疼痛、麻木的症状;梨状肌投影区可触及索条状或块状物;直腿抬高试验可呈阳性, 但直腿抬高 60°以上疼痛减轻;X线、CT 检查或MRI 检查排除结核、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
特殊查体1、梨状肌紧张试验。
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2、直腿抬高试验。
患肢在直腿抬高 60°以前疼痛显著阳性,但抬高超过 60°,损伤的梨状肌不再被拉长,疼痛反而减轻。
梨状肌综合征健康宣讲PPT

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会进行 针对性的按摩、理疗等治疗方 法。 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病例下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梨状 肌综合征复发
?
如何预防梨状肌综合征复发?
日常保健: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运动, 注意生活习惯。 定期检查: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 梨状肌问题。
如何预防梨状肌?
如何缓解梨状肌综合征症状?
热敷: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患处,缓 解肌肉紧张。 拉伸运动:进行梨状肌的拉伸运动,缓 解肌肉压迫。
如何缓解梨状肌综合征症状?
康复训练:寻求专业医生进行康复 训练,加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梨状肌综合征 的治疗方法
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疾病评估:寻求医生的诊断和评估,了 解疾病的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适当的 药物进行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梨状肌综合征 是什么?
梨状肌综合征是什么?
定义: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导致臀部、 腰部、下肢疼痛和麻木的神经疾病。 症状:包括臀部或大腿疼痛、麻木、下 肢无力,坐立不安等。
梨状肌综合征是什么?
原因:梨状肌压迫或损伤引起 的神经病变。
梨状肌综合征 的原因
梨状肌综合征的原因
肌肉不良习惯:长时间久坐、错误姿势 、缺乏运动等。 外伤:臀部或骨盆部受伤引起梨状肌损 伤。
梨状肌综合征健康宣讲PPT
目录 导言 梨状肌综合征是什么? 梨状肌综合征的原因 如何预防梨状肌综合征? 如何缓解梨状肌综合征症状? 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梨状肌综合征复发? 总结
导言
导言
引言: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健康宣 讲活动,本次主题为梨状肌综合征 ,让我们一起了解梨状肌综合征以 及如何保持健康远离此疾病。
梨状肌综合征诊治(完整版)

梨状肌综合征诊治(完整版)一、概述由于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起于骶椎2、3、4的前面骶前孔外侧和骶结节韧带,肌纤维穿出坐骨大孔后,抵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把坐骨大孔分为上下两部分,称为梨状上孔和梨状下孔,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孔穿过(84.2%)或穿过梨状肌(15.8%)下行。
该肌受到风寒发生炎症,慢性劳损等可引起肌肉充血、水肿、痉挛、肥厚粘连,从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或使坐骨神经局部营养血管供血不足和回流受阻出现病理改变。
本病属中医学“筋痹”、“筋伤”、“环跳风”等范畴,俗称“臀痛”,“腿痛”。
伴有腰痛时称“腰腿痛”。
《素问.长刺节论》记载:“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日筋痹。
”跌仆闪挫,或下肢屈伸、展、旋等任何活动都可使髋部或骶髂关节错位,使梨状肌受到牵拉,引发局部气血瘀滞而发本病。
跌仆闪挫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临床上绝大多数都是由此引发。
虽然有些病例与梨状肌解剖变异有关,但跌仆闪挫仍是重要的诱因;慢性梨状肌综合征也可由于跌仆闪挫而重新诱发本病发生,另外跌仆闪挫日久不愈或失治,又感风寒湿邪外侵,阻塞络道而引发本病。
中医学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是内治外治相结合,传统的外治方法是以推拿、针灸为主要疗法,其疗效良好,近年来,使用小针刀疗法或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也有很好效果。
二、临床表现(一)症状本病临床主要症状是臀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不能行走或跛行。
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性串痛。
严重者臀部呈“刀割样”或“跳脓样”剧痛,双下肢屈曲,生活不能自理,一些患者还有阴部不适,阴囊、睾丸抽痛,阳事不举。
但腰椎尚无畸形,疼痛或运动障碍均不明显。
(二)体征(1)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窜痛。
(2)局部可触及条索状隆起的肌束,有钝厚感,局部封闭后疼痛消失。
(3)患肢直腿抬高在60。
以前,臀部及下肢疼痛剧烈,当抬腿超过60。
时,疼痛即减轻。
(4)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即内旋患侧下肢可诱发臀部和下肢疼痛。
梨状肌综合征危害及预防

危害
危害
疼痛:梨状肌综合征常常伴随 着臀部、腿部和下背部的持续 疼痛,可能影响日常活动和睡 眠质量。
麻木和刺痛:受损的梨状肌可 能导致臀部、腿部和脚部的麻 木和刺痛感,严重时可能影响 行走和坐立不安。
危害
运动障碍:梨状肌综合征可能导致腿部 无力感和肌肉紧张,使得运动能力受限 。
预防
预防
适当锻炼:定期进行臀部和腿 部的伸展运动,可以帮助预防 梨状肌综合征的发生。
医疗干预
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病例中,手术可 能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最后选择,通 过手术减压或切除梨状肌来缓解症状。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梨状肌综合征 危害及预防
目录 综合征概述 危害 预防 医疗干预
综合征概述
综合征概述
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神经肌肉 疾病,主要表现为臀部和腿部 的疼痛、麻木和无力。
梨状肌是位于臀部的一个肌肉 ,当该肌肉受损或压迫时,可 能导致综合征发生。
综合征概述
梨状肌综合征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影响个 人势可能导致梨状肌受压,建议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定期 起身活动。
预防
避免过度使用:减少长时间走路、跑步 等活动对臀部和腿部肌肉的过度使用, 给予肌肉充分休息。
医疗干预
医疗干预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疗法和按 摩,可以改善梨状肌综合征引 起的疼痛和不适。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病 情给予镇痛药、抗炎药等药物 治疗,以缓解症状。
临床梨状肌综合征病因、检查、诊断、治疗、伸展训练及预防措施

临床梨状肌综合征病因、检查、诊断、治疗、伸展训练及预防措施梨状肌综合征是坐骨神经在梨状肌部位受到压迫引起的下肢疼痛、感觉麻木和下肢肌肉力量减弱的神经卡压性疾病。
梨状肌是一块扁平的带状肌肉,位于臀部靠近髋关节顶部的位置。
它在下肢运动中很重要,因为:它可以稳定髋关节并将大腿抬离身体;使我们能够走路并保持平衡;还可用于抬起和旋转大腿的运动。
解剖1.梨状肌梨状肌起自骶骨前外侧面,止于股骨大转子尖,属于下肢外旋肌之一。
梨状肌属臀肌中较小的肌肉,位于臀区中部,位置较深,与臀中肌处于同一平面。
梨状肌从坐骨大孔穿出骨盆,并大体填满该孔,此处成了其上、下方穿出结构的重要提及点。
梨状肌借圆腱止于大转子上缘内侧边。
臀下后方的正常解剖SP:骶丛,SN:坐骨神经,STL:骶结节韧带,P:梨状肌,SG:上孖肌,OI:闭孔内肌,IG:下孖肌。
梨状肌变异A.梨状肌正常,53.6%;B.梨状肌与上孖肌和闭孔内肌融合,29.5%;C.梨状肌与闭孔内肌和臀中肌融合,13.4%;D.梨状肌与臀中肌融合,3.6%。
2.坐骨神经坐骨神经是人体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起自腰骶神经丛,经坐骨神经通道穿至臀部。
位于臀大肌和梨状肌的前面,上孖肌、闭孔内肌、下孖肌和股方肌的后面,向下至大腿。
坐骨神经变异(下图)a.传统解剖:一条完整的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方穿出。
b.坐骨神经分开穿过梨状肌和从梨状肌下方穿出。
c.坐骨神经分开从梨状肌上下穿出。
d.一条完整的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
e.坐骨神经分开穿过梨状肌和从梨状肌上方穿出。
f.一条完整的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上方穿出。
梨状肌和坐骨神经之间的解剖变异SN:坐骨神经,P:梨状肌,SG:上孖肌。
梨状肌和坐骨神经之间的解剖变异的模式图病因梨状肌本身存在病变,如肌筋膜痛;解剖变异;肌肉肥大;创伤;与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相关。
危险因素引起梨状肌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有多种,比如:梨状肌综合征在女性中更常见,比例为6:1,可能是解剖学差异所致。
梨状肌综合征危害及预防

预防策略
预防策略
尽量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 桌椅,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 势。 在进行静态劳动时,应适当休 息,放松肌肉。
预防策略
加强锻炼臀部肌肉以及做拉伸运动,可 以有效预防梨状肌综合征。
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加强锻炼和多进行 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减少梨状肌综合 征的发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梨状肌综合征 危害及预防
目录 梨状肌综合征简介 梨状肌综合征危害 预防梨状肌综合征 预防策略
梨状肌综合征 简介
梨状肌综合征简介
梨状肌是人体内一条位于臀部 的肌肉,该肌肉长时间保持收 缩状态,会产生疼痛和不适感 ,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此综合 征会导致臀部、腰部、大腿和 小腿的肌肉疼痛和僵硬。
梨状肌综合征简介
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原因包括长时间保 持静坐,办公桌上过于久坐及不当的体 位等。
梨状肌综合征 危害
梨状肌综合征危害
持续的疼痛会影响生活和工作 ,降低生活质量 梨状肌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坐骨 神经痛或单纯性神经痛
梨状肌综合征危害
长时间侧着坐会造成臀肌失衡,形成脊 柱侧弯等姿势畸形。
预防梨状肌综 合征
预防梨状肌综合征
保持良好的姿势。建议使用符 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并尽 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
加强腰部及臀部肌肉锻炼。这 样可以减少梨状肌综合征的发 生几率。
预防梨状肌综合征
多进行体育活动。例如游泳、快走等有 利于缓解梨状肌综合征的疼痛和不适感 。
注意身体的反应。如果感觉到腰部和臀 部出现不适感,应尽快调整姿势或进行 适当的缓解。
梨状肌综合征健康教育课件

谁容易患上梨状肌综合征? 相关疾病
有些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缺血性坏 死等也可能与梨状肌综合征相关。
这些疾病可能加重梨状肌的压力。
何时息后仍未缓解,建议及时 就医。
专业医生可以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何时去看医生?
症状加重
若症状加重,尤其是伴随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失禁 ,应立即就医。
该综合征可以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臀部疼痛、腿部疼痛、麻木感,尤 其是在坐下或走动时加重。
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病因
梨状肌综合征的发生通常与长时间坐姿、过度运 动或梨状肌本身的解剖变异有关。
某些运动员和长时间坐办公室的人群风险更高。
如何预防和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包括物理治疗、按摩、抗炎药物及 在严重情况下的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如何预防和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生活方式调整
调节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增加锻炼频率, 改善体重管理。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整体肌肉的强度和灵 活性。
结论与呼吁
结论与呼吁
谁容易患上梨状肌综合征?
谁容易患上梨状肌综合征?
高风险人群
运动员、长期坐着的上班族以及从事重体力 劳动的人群都更容易患此综合征。
此外,女性由于骨盆结构的不同,也可能更 易受到影响。
谁容易患上梨状肌综合征?
年龄因素
通常,梨状肌综合征多见于25至45岁的成年 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和韧带的弹性下降, 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综合管理
梨状肌综合征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多学科的综 合管理。
定期检查和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9.梨状肌综合征

❖定义:是由于间接外力如闪、扭、下蹲、跨越等 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造成撕裂,引起局部充血、水 肿、痉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产生局部疼痛 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 ❖为推拿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又称梨状肌损伤或梨 状肌孔狭窄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
❖生活中某些动作,有时会诱发梨状肌综合征:如 长时间坐着工作;一些强力扭转躯干的活动,如网 球发球、铲雪、挖土等,容易造成梨状肌拉伤。在 裤后袋内装厚钱包、手机或其他物品,影响血液供 应,造成梨状肌受压,也可导致发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不难明确诊断, 但须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1.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较缓慢,有慢性腰背疼痛 病史,坐位时较行走疼痛明显,卧位疼痛缓解或消 失,症状可反复发作,小腿外侧、足背的皮肤感觉 减退或消失,足及 趾背屈时屈肌力减弱,踝反射减 弱或消失,可结合影像学资料以协助诊断。 ❖2.臀上皮神经损伤:以一侧臀部及大腿后侧疼痛为 主,痛不过膝,在髂嵴中点下方 2cm处压痛明显, 梨状肌紧张试验阴性。
按语
❖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作用是舒筋通络, 活血散瘀,关键是缓解梨状肌痉挛,解除对神经、 血管的压迫,同时通过局部手法以加速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改善局部组 织的营养供应,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 ❖因此,临床上用按揉法和弹拨法以缓解肌肉痉挛, 用滚法、擦法以加速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 只要辨证准确,一般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解剖生理
❖梨状肌位于臀部中层,起自第2~4骶椎前面的骶 前孔外侧,肌纤维向外下方穿过坐骨大孔出骨盆至 臀部,形成狭窄的肌腱抵止于股骨大粗隆顶部。梨 状肌把坐骨大孔分成两部分,即梨状肌上、下孔。
解剖生理
❖在梨状肌上方有臀上神经和臀上动静脉通过;在 梨状肌下方有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 阴部神经及臀下动、静脉通过。 ❖梨状肌为髋关节外旋肌,受骶丛神经支配,其功 能是使髋关节外展、外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状肌综合征
臀部大腿根疼,检查腰椎没问题,罪魁祸首是它
中医养生 2020.12.04 土生微信
也叫“厚钱包综合征”
❖原因是有钱人的钱包厚,又不需要干活,每天只要坐着就好,久而久之,厚钱包搁在一边的屁兜里,导致单边屁股疼,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梨状肌综合征。
❖表现症状非常直白:就是单边屁股疼。
❖长时间久坐,走姿或跑姿不对,喜欢翘二郎腿等,都会导致臀部肌群无力,很容易就过度疲劳,从而引起梨状肌综合征;外伤、腰椎间盘突出、风寒等其他情况,也都可能导致梨状肌损伤。
一个方式自测
保持平躺,将单腿缓慢抬高,当抬高角度小于60度时出现明显的疼痛,即为阳性。
继续抬高当角度高于60度时,疼痛减轻,可以判断为梨状肌综合征。
病发原因
1、梨状肌的过度使用
经常会出现痉挛,肌肉麻木,没有知觉等等状况。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过度、过量地进行体育运动锻炼而产生的;或者是在高强度的运动之后,没有及时进行拉伸运动,从而使肌肉一直处在紧绷的状态。
2、臀部的一些肌群活动量太少
现代生活很多白领需要长时间的久坐,或者是习惯翘二郎腿这样不健康的生活状况,非常容易引起以上症状的出现
3、过度的进行跑步以及骑车等等运动
临床表现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
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射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
严重时,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
大小便、咳嗽、打喷嚏时因腹压增加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预防
想要预防梨状肌综合征,强化臀部肌群力量,推荐跪姿后抬腿以及小燕飞两个动作。
提示
不是所有的坐骨神经痛都是腰突,其中就有骨盆倾斜导致的梨状肌综合征,骨盆倾斜导致梨状肌综合征,从而压迫坐骨神经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
另外,由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压迫,与梨状肌损伤都会引起腰骶部软组织疼痛不适,临床上往往容易混淆,但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传导阻滞,会出现抬腿受限,而梨状肌损伤虽然刚刚抬起时有一定牵扯感,但抬到90度后反而会明显改善,另外,通过体征检查及触诊,也可以发现梨状肌有明显的粘连或条索状,已及在某些体态时,梨状肌有明显的压痛点。
从目前的症状表现来看,的确有梨状肌损伤的可能,但同时也要注意,梨状肌损伤的疼痛范围多在臀部到腘肌,所以小腿及脚背处的症状,更多还是考虑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也就是椎间盘突出合并有梨状肌损伤。
梨状肌位于臀部,因为梨状肌综合征主要是因为病人过度劳累、劳损、着凉等因素引起的,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局部压痛明显,而且会有向四周放射痛,影响腰部活动,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卧床休
息,同时应用艾灸、理疗按摩、烤电等治法,如果上述治疗无效,及时就医,可以考虑给予局部封闭治疗,不管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梨状肌综合征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劳损、着凉等不利因素。
·END·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