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

合集下载

控制混凝土中裂缝的技术及应用效果

控制混凝土中裂缝的技术及应用效果

控制混凝土中裂缝的技术及应用效果标题:控制混凝土中裂缝的技术及应用效果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材料。

然而,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裂缝的出现一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结构的损坏和性能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系列控制混凝土中裂缝的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方面介绍这些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一、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方法。

通过在混凝土中施加预应力,可以抵消混凝土受到的外部载荷引起的应力,从而减小裂缝的产生。

预应力技术有两种常见的应用形式:预应力混凝土(Pre-stressed Concrete,简称PC)和预张混凝土(Pre-tensioned Concrete,简称PT)。

PC的预应力是通过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拉伸或压缩钢束,然后固定在模板上;而PT则是通过先在混凝土模板上拉伸或压缩钢束,再浇注混凝土。

这些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小混凝土中的裂缝,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掺加纤维材料掺加纤维材料是另一种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

纤维材料可以分散在混凝土中,并起到增加其韧性和抵抗裂缝扩展的作用。

常见的纤维材料包括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等。

通过掺加纤维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减小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三、应用膨胀剂膨胀剂是一种能够改变混凝土体积的材料,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不均匀的膨胀应力,可以减小裂缝的发生。

常见的膨胀剂包括硝酸盐类、磷酸盐类和氧化物等。

这些膨胀剂在混凝土中形成微细的气孔,使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产生内部应力,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四、应用混凝土硬化剂混凝土硬化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化学物质。

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硬化剂,可以促进水泥水化反应,形成致密的水化产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常见的混凝土硬化剂包括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合料、钢渣等。

这些硬化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小混凝土中的裂缝,并提高其整体性能。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

裂 。
(二 )温 差 变 形 原 因 。 这种 温 差 变形 裂 缝 较 为普 遍 且 典
型 ,主要表现为项层两端纵墙存在的斜裂缝 ,呈现X型或八字
型 的形状 ,具有对称 性 ,有时只有一端存在斜裂缝。若较 为
轻微 ,则只 出现在 1—2个开端 问,若较为严 重 ,则波 及范 围
在 1,2的纵 墙 , 自顶 层 往 下 发展 。 在 未 设 隔热 层 和 变 形 缝 的 刚
也 没有 将其 最 大值 控 制 在 0.6以 内。
(五 )水泥水化热原 因。混凝土初期硬化就 是 混 凝 土 裂 缝 ,混凝 土 的裂 缝 多 大 量 的 水 化 热 ,使 混 凝 土 内部 温 度 不 断 上 升 ,而 外 表 面 温 度
种多样、形态各异 ,如建筑工程的混凝 土楼板 沿电管预埋部 较 低 ,因 而在 混凝 土 内部 会 产 生 压 应 力 ,表 面 形 成 拉 应 力 ,
工不规范 ,造成钢筋片尾、管线集 中 ,对混凝土 的养护不到 位 ,没 有 及 时 抹 压 和 覆 盖 ,没 有控 制好 混凝 土 养 护 的 温 度 和 湿 度 条 件 等 ,都 会 使 混凝 土产 生 裂缝 。另 外 ,在 混凝 土 未 达 到规定强度的情况下 ,过早拆模 ,或者在混凝土未到终凝时 间就集 中堆放荷载或产生冲击振动荷载 ,甚至在浇注后不到 24;J\Bl,l ̄1]开始上人施工 ,直接造成 楼板 弹性 变形 ,致使混凝 土 早 期 强 度 低 或 无 强 度 时 ,承 受 弯 、压 、拉 应 力 ,导 致 楼 板 混 凝 土 裂缝 。
害 。 因此 ,建筑 工程 混凝 土 存 在 裂 缝 时 ,要 寻 找 其 原 因 ,在 成 的。 毛 细 管 孔 隙 在 干燥 过 程 中逐 步 失水 ,产 生 很 大 的毛 细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摘要:混凝土裂缝是在浇筑和固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问题。

裂缝的存在会导致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问题,并且可能对建筑物的外观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分析和讨论常见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并评估其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况。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强等。

然而,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性质,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荷载施加等因素所致。

因此,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确保建筑物结构的稳定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一、传统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1. 前期维护2. 锚固和连接技术3. 简化施工工艺4. 加固和修复裂缝二、现代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1.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 减少混凝土中的水灰比- 添加水泥和化学控制剂2.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使用保温材料和降低温度差异3. 控制荷载施加- 合理设计和计算荷载- 使用预应力技术三、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评估1. 优点- 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提高建筑物的外观质量- 减少维修和修复成本2. 缺点- 需要额外的成本和劳动力投入- 部分技术可能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结论: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传统的维护和修复技术已经被现代的技术所取代,这些技术更加有效和可持续。

然而,每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发展将继续推动建筑工程的进步和发展。

观点和理解: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作为你的文章写手,我理解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结构的稳定和持久性。

通过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措施,可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形成以及对结构和外观的影响。

在评估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时,我认为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与应用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与应用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与应用一、引言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的强度和耐用性是保证结构安全稳定的关键。

然而,由于混凝土结构存在着许多的因素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如温度变化、荷载作用、施工工艺等,所以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裂缝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与应用。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种类混凝土结构裂缝根据产生原因和裂缝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强度裂缝强度裂缝是由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足引起的。

强度裂缝的形态比较规则,通常为直线状。

2.收缩裂缝收缩裂缝是由混凝土结构内部水分的蒸发和混凝土体积的缩小引起的。

收缩裂缝的形态比较细小,通常为网状。

3.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是由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通常为直线状或曲线状。

4.施工裂缝施工裂缝是由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振动、碾压和冷却等因素引起的。

施工裂缝的形态比较规则,通常为直线状。

5.其他裂缝其他裂缝包括由于地震、爆炸和车辆碾压等非正常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这些裂缝的形态和大小比较不规则。

三、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需要制定相应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

以下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1.设计阶段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裂缝控制的要求,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截面尺寸,选用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配筋率,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材料选择在混凝土结构的材料选择方面,应选择质量稳定、强度高、收缩小的混凝土和钢筋,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3.施工工艺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方面,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避免过度振捣、加强养护等,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4.预应力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设计方面,应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和荷载要求,合理选择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5.裂缝宽度控制在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控制方面,应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制定合理的裂缝宽度控制标准,以保证结构的安全稳定。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

【 要】 摘 1 基础结构 【 关键 词
大体 积 混 凝 土
裂缝
控 制

实 际 将 混 凝 土 人 模 坍 落 度 控 制 在 1O 。 “’ 炎 4 —l
l 一 5
嚣 嚣
… …
一 一
m2 高



籍 对 程 审 每 层 混 凝 土 初 凝 前 都 确 保 被 上 层 混 凝 土 覆
粘 接 材 料 与碳 纤 维 片 材 相 配 套 。 根据 屋 面板 长 边 方 向 的弯 矩 分 布 ,
在 进行 反 梁 屋 盖设 计 时 , 注 意 屋 面 板处 于 梁 下部 的受 力 特 点 , 应
单 向板 , 长 边 方 向也要 按 计 算 结果 配 置 钢 筋 。 在
要 求 抗 拉 强 度 标 准 值 > 0 0 a 弹 性 模 量 >2 00 bP , 长 率 >I5 认 真 计 算 屋 面 梁 的 挠 度 对 板 受 力 性 能 的 影 响 . 使 屋 面 板 是 典 型 的 3 0 MP , 10 0la 伸 . %, 即 采 用 网 4所 示 的 板 底 碳 纤 维 加 固 方 式 。
六 、 语 结
( 屋 面 板 底 采 用 碳 纤 维 片 材 进 行 加 固 , 提 高 屋 面 板 长 边 方 察 , 面 板 底 未 出 现 新 的 裂 缝 , 固 效 果 良 好 。 2) 以 屋 加 向 的 抗 弯 能 力 。 根 据 《 纤 维 片 材 加 固 混 凝 土 结 构 技 术 规 程 》 3 规 碳 [] 定 , 碳 纤 维 采 用 面 密 度 > 0 g m ,0 mm 宽 的 单 层 单 向 碳 纤 维 片 材 . 2 0 / 220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施工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施工应用

为 保 证 混凝 土浇 筑 连 续 进 行 ,混 凝 土采 用 一 台拖 式 泵 、

3减 小 混 凝 土 外 约 束 的措 施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温 度 逐 渐 下 降 时, 凝 土 已 基 本 结 硬 , 性 混 弹 模量 很大 , 温时当温度 收缩变彤受 到外部条 件的约束 , 降 将 引起 较 大 的 温 度 应力 。 我 们 在 施 工 时 尽 量 减 小 了混 凝 土 的 外 约 束 . 而 减 小 了混 凝 土温 度 收缩 应 力 。 从 在 底 板 施 工 时 . 底 板 垫 层 进 行 了处 理 : 计 要 求 垫 层 对 设 C 5混 凝 土 . 们 与 设 计 方 联 系 变 更 为 C 0混 凝 土 ; 1 我 1 垫层 表 面 用 铁 抹 子 压 光 、 平 : 无 齿 锯 将 垫 层 切 割 成 3 0 0mm ̄ 压 用 0
积 混 凝 土 的 浇 筑 。 混 凝 土 拌 制 过 程 中 , 配 料 准 确 , 制 时 应 拌
达 到 了 峰 值 , 汽 机 底 板 内部 温 度 最 高 升 至 5 . , 凝 6机 7 7℃ 混
土表 面 温 度 为 4 . . 后 混 凝 土 内部 便 开 始 降 温 , 54℃ 随 混凝 土 内部 温 度 平 均 每 天 下 降 2℃左 右,经 过 1 后 已 降 至 3 . 2天 45
m. 用 C 5混 凝 土 , 凝 土量 25 0m , 座 运 转 层平 台 长 采 2 混 6 基
4 .5m、 1 . m, 转 层 最 大 梁 断 面 4 7 5, 6 II采 2 1 宽 35 运 8 : 7 0 II , < 2 TY 用 C3 0混 凝 土 . 凝 土 量 12 0m 混 1 。
3 . 泥 .混 凝 土 中 掺 入 具 有 减 水 和 微 膨 胀 效 果 的 U F 5 25水 N 一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分析一、引言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裂缝。

裂缝的产生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还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因此,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二、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裂缝控制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

配合比设计的具体方法包括: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掺合材料,控制水灰比,采用适当的骨料粒径和配合比等。

2. 混凝土预应力技术混凝土预应力技术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在混凝土中施加预应力,可以使混凝土在承受荷载时产生一定的压应力,从而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预应力技术常用于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大型工程中。

3. 混凝土加筋技术混凝土加筋技术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等加筋材料,可以使混凝土在受力时具有更好的抗拉性能,从而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加筋技术常用于建筑物、桥梁等结构的加固和修复中。

4. 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可以使混凝土表面具有更好的密实性和耐久性,从而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具体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涂防水涂料、施加防水胶、铺设防水层等。

三、混凝土裂缝控制应用效果分析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分别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预应力技术、混凝土加筋技术和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应用效果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应用效果

混凝土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应用效果

混凝土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应用效果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等工程领域的重要材料。

然而,由于内部应力、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往往容易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还会导致水分和有害物质渗透,加剧结构损坏。

裂缝控制技术成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和寿命的重要方法。

混凝土中的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伸缩缝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温度裂缝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裂缝,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技术。

针对伸缩缝裂缝,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伸缩缝或接缝来限制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混凝土的应力,并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施工中合理设置伸缩缝的位置和间距,可以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

塑性收缩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引起的。

为了控制塑性收缩裂缝,我们可以采取添加化学控制剂或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等方法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合理控制养护期的湿度和温度,也可以有效降低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

干缩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引起的干缩现象,一般出现在混凝土表面。

对于干缩裂缝的控制,我们可以采取增加混凝土中的粒料细度、使用含有高效减水剂等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温度裂缝也是混凝土中常见的一种裂缝。

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热胀冷缩。

为了控制温度裂缝,我们可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如采用降低混凝土温度的冷却方式、使用温度控制剂等。

合理设置温度接头和应力控制装置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度裂缝产生。

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是多方面的。

通过裂缝控制,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和加固次数,降低维修成本。

裂缝控制可以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工作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裂缝控制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整体强度,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裂缝控制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结构设计等因素。

在进行裂缝控制时,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裂缝,我们还需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裂缝是混凝土建筑物主要的老化病害之一,主要由干缩、砼自身质量、水泥水化热、温度、钢筋锈蚀、地基变形、荷载、碱骨料反应、地基冻胀等原因引起。

小浪底水利枢纽南岸引水口工程洞室衬砌工程混凝土的设计指标为C20P8F100。

施工条件:泵送,洞外拌和,洞内浇筑,洞内恒温17~180C。

为控制裂缝的产生,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控制干缩裂缝
混凝土的干缩裂缝主要是由于毛细管压力造成的。

毛细管孔隙在干燥过程中逐步失水,产生很大的毛细管张力,混凝土体积产生收缩,由于混凝土周围存在约束,内部又有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时,便产生了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控制方法有:
1.1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用水量的增加势必使剩余水增加,因此,从确保混凝土耐久性出发,应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1.2水泥的影响:不同水泥,混凝土收缩也不同,按收缩值大小排序:矿渣水泥>普通水泥>粉煤灰水泥。

1.3降低混凝土周围约束:若混凝土周围约束过大,内部拉应力无法释放,拉应力增大而使混凝土干裂,因此,应减少混凝土的分仓长度,以使混凝土内部拉应力能够充分释放。

1.4添加膨胀剂:适量添加膨胀剂后可以使混凝土体积膨胀,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部分抵消了混凝土因毛细孔隙干燥而产生的拉应力,从而起到控制干缩裂缝的作用。

本工程在控制混凝土干缩裂缝方面采用了上述1~3项方法。

其中单位用水量为182kg,采用普通425#水泥,浇筑中掺用粉煤灰,分段浇筑长度在10m左右。

2.控制混凝土因自身质量欠缺而形成的裂缝
高强混凝土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用量相对较高,开裂现象比较普遍,因此,高强混凝土不一定是高性能混凝土,而高性能混凝土因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收缩变形较小而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同时高强混凝土必须采用高效减水剂和超细活性掺和料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和
第六部分,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能力。

因本工程采用泵送施工工艺,要求的坍落度和水泥用量均较大,必须用掺加外加剂的方法来达到既减水又不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的目的,以及添加超细活性掺和料来达到降低水化热、改善与提高混凝土性能和节约水泥的目的。

综合上述两点,我们采用下表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

按上表配比,砂率38%、水灰比0.50、坍落度160~180mm、木钙掺量0.25%、粉煤灰掺量15%。

因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技术在我省水利行业尚处于探索阶段,固替代量并不很大,只有15%,但根据有关资料,混凝土中单方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水化热相应升降1~1.20C,即因本工程中掺用粉煤灰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下降了约5.5~6.50C,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裂缝的产生。

3.控制水化热开裂
水泥水化后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从而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形成裂缝。

特别是在夏季施工,中午气温一般在摄氏370C,露天存放的石子表面温度可达摄氏500C,砼出机口温度在摄氏300C左右,混凝土水化后内部温度更高。

为控制混凝土水化开裂,施工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3.1骨料降温
骨料的温度控制主要通过搭盖凉棚和洒水降温来进行。

搭盖凉棚可避免太阳光直射,减
少骨料吸热,浇筑前2~3小时再用井水(约170C)对粗骨料进行充分的洒水降温。

采取以上方法降温后,浇筑前粗骨料内部温度约为240C,细骨料内部温度约为260C,降温效果比较明显。

3.2加冰降温
在混凝土浇筑前购入冰块,砸成粒径约3cm的小块加入砼生料中,充分拌合后量取出机口温度,根据出机口温度来确定加冰量。

实际工作中,出机口的控制温度为180C,混凝土单方用冰量在60kg左右。

因冰块破碎工作量较大,粒径也很难控制,加入冰块后还需延长拌和时间,降低了混凝土浇筑速度,为克服该问题,实际工作中多采用拌和水降温的方法,即把冰块稍加破碎后放入拌和水池中来降低水温。

用此方法,通常能够把拌和用水的温度降至摄氏3~70C左右。

3.3夜间浇筑
白天气温较高,即使采用多种降温措施也很难保证混凝土的入仓温度,而夜间浇筑——特别是后夜浇筑,气温相对较低,采取温控措施后,比较容易控制砼的入仓温度。

因此,工作中多把其他工序的施工安排在白天进行,而把混凝土浇筑安排在夜间进行。

通过以上温控措施,使南岸引水口洞室衬砌工程夏季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在180C以内,入仓温度控制在280C以下,有效地控制了温度裂缝的产生。

4.混凝土养护
由于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泵送施工工艺,砼早期水化热较大。

经量测,一般在浇筑后24h左右,内部温度即达到最大值(约330C),而此时因规范要求钢模板尚不能拆除,还不能直接进行表面洒水降温,为降低混凝土温度,除尽量降低水灰比外,在浇筑完毕后18h 即开始对钢模板表面进行不间断的洒水降温,拆模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全天候养护至14天,此时洞室衬砌后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已降至180C。

通过拆模前是否对钢模板表面洒水降温的对比观察,采取对钢模板表面洒水降温的,明显比未对钢模板表面洒水降温的混凝土产生裂缝少的多,因此,混凝土养护应从模板面的洒水降温开始。

5.控制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钢筋锈蚀后体积膨胀2~4倍,对周边混凝土产生压力,可能产生顺筋裂缝,甚至脱落,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而钢筋锈蚀多为气蚀、电离引起。

因此,本工程自一开始就注意了钢筋的锈蚀问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钢筋锈蚀加以控制的。

5.1钢筋出厂时,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可以对钢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该薄膜遇水或受潮后因水的微酸性而脱落,使钢筋酸性氧化而锈蚀。

因此,钢筋原材料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作防潮处理。

具体的做法是架空放置和上盖防水雨布。

5.2钢筋安装前表面清洁处理
钢筋安装前,其表面必须洁净、无污物,对已发生锈蚀的部位,必须用钢丝刷和砂布打磨干净,以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有效结合,同时也可防止因电离而发生锈蚀。

5.3降低砼水灰比和增加混凝土和易性。

5.4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致密性,减小混凝土炭化速度,使钢筋有足够长的时间不接触空气
6.控制洞室周边围岩的变形
为防止洞室Ⅳ类围岩区的围岩变形对洞室衬砌混凝土的影响而使之产生裂缝,在洞室开挖支护阶段就已对Ⅳ类围岩区进行了锚杆支护,锚杆布置型式为梅花状,直径20mm,长3m,间排距1.251×1.25m;混凝土衬砌后,对周边围岩进行固结灌浆。

为保证锚杆和固结灌浆的施工质量,还要对锚杆进行抗拔力试验,对固结灌浆进行压水和超声波检查试验。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小浪底水利枢纽南岸引水口工程洞室衬砌工程混凝土裂缝现象基本得到了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