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
生理学探索发现身体的感知能力

生理学探索发现身体的感知能力身体的感知能力是指人体通过感官系统来感知和识别外界刺激的能力。
这种能力允许我们感知到来自环境以及内部身体的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通过生理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身体的感知能力是如何运作的。
一、视觉感知能力视觉感知能力是人类最主要的感知方式之一。
我们的眼睛通过感光细胞的刺激,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电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解码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生理学的研究揭示了视网膜、视觉皮层等关键结构在视觉感知中的作用,并探索了不同刺激条件下视觉感知的机制。
二、听觉感知能力听觉感知能力是我们通过耳朵感知和识别声音的能力。
耳朵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内耳,内耳中的听觉神经会将声音转化为神经电信号,然后传输到大脑的听觉中枢。
生理学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了声音在内耳和大脑中是如何处理和解码的,以及不同频率和音调的声音是如何被感知和辨别的。
三、触觉感知能力触觉感知能力是指人体通过皮肤和其他感觉器官来感知接触、压力、温度等刺激的能力。
触觉感知的基础是神经末梢的感受器,它们能够感知到机械力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生理学的研究揭示了皮肤中不同种类感受器的分布和功能,以及触觉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和加工方式。
四、嗅觉感知能力嗅觉感知能力是指人体通过鼻子感知和辨别气味的能力。
我们的嗅觉系统包括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和与之相连的嗅觉神经。
当气味分子进入鼻腔并与嗅觉感受器相互作用时,会引发神经信号的传递,进而被大脑解码为特定的气味。
在生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嗅觉感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气味是如何被识别和辨别的。
五、味觉感知能力味觉感知能力是我们通过舌头和口腔感知和识别味道的能力。
舌头上的味蕾能够感知到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舌神经传输到大脑,被解码为不同的味道,如甜、咸、酸、苦等。
生理学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味觉感知的机制,以及不同味道是如何被感知和区分的。
通过生理学的探索,我们对身体的感知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视听觉和深感觉传导模型解释

视听觉和深感觉传导模型解释
视听觉和深感觉传导模型是指人类感知信息的方式。
它们涉及到人类的视觉、听觉和感官系统,以及大脑对这些信息的处理方式。
视觉传导模型是指人类通过眼睛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
眼睛中有许多细胞,它们能够感知光线并将其转换成神经信号。
这些信号随后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中,大脑再将其解码为图像。
这种解码过程涉及到对光线强度、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分析。
因此,视觉传导模型主要涵盖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视觉感知能力。
听觉传导模型则是指人类通过耳朵感知声音和其他声波的能力。
耳朵中有许多细胞,它们能够感知声波并将其转换成神经信号。
这些信号随后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中,大脑再将其解码为声音。
这种解码过程涉及到对声音频率、强度、方向等方面的分析。
因此,听觉传导模型主要涵盖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听觉感知能力。
深感觉传导模型则是指人类通过皮肤、肌肉、关节等部位感知身体内部状态的能力。
这种感知方式是通过神经元接受身体内部的信号,然后将其传递到大脑中进行解码。
这种解码过程涉及到对身体内部状态的分析,例如温度、压力、位置等方面。
因此,深感觉传导模型主要涵盖了人类对自己身体内部状态的感知能力。
总之,视听觉和深感觉传导模型是指人类通过不同的感官系统来感知外界环境和自己身体内部状态的能力。
这些信息随后被传递到大脑中进行解码和分析,从而让人们能够理解周围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简述各类感觉系统及其作用

根据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
内部感觉是由有机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1、视觉:视觉是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感觉。
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的最主要途径,人类所接受的信息有80%是来自于视觉的。
视觉能使人们快速意识到环境中刺激物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mm的可见光波。
2、听觉:听觉是声波作用于耳所产生的感觉。
听觉是人类另一重要感觉。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16-20000Hz)。
3、嗅觉: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所引起的。
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气味对人体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
比如,一些芳香物质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天竺葵花的香味具有镇静作用,能使病人安然入睡。
4、味觉:味觉的感觉器官是舌头上的味蕾,够溶于水的化学物质是味觉的适宜刺激。
一般认为,人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其他味觉都是由它们混合产生的。
实验证明,人们的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部对咸味敏感,舌两侧对酸味敏感,而舌根部则对苦味最为敏感。
5、皮肤觉:皮肤觉的基本形态有四种: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皮肤觉的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它们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数目不同。
皮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人们通过触觉认识物体的软、硬、粗、细、轻重,盲人用手指认字,聋人靠振动觉欣赏音乐,都是对皮肤觉的利用。
中国脑成像联盟首批临床科研型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采集标准介绍

二、标准化参数的比较与测试
• 信噪比与成像线圈 • 多中心数据一致性验证-任务态fMRI • 多中心参数验证
信噪比与成像线圈
• 不同成像线圈比较 • BOLD图像信噪比 • DTI图像信噪比
不同成像线圈比较
MR 750
Prisma
BOLD图像信噪比
Noise
信 噪 比 测 量 示 意 图
Noise
123 - 155 mm 136.96± 5.03 mm
磁共振多模态标准化扫描参数
• T1(3D)扫描参数 • BOLD扫描参数 • DTI扫描参数 • 场图(field map)扫描参数 • T2(3D)扫描参数
T1(3D)高分辨率结构像
T1(3D)扫描参数
Scanner Sequence FOV (mm2) SliceThickness (mm) Gap (mm) SliceNum. TR (ms) TE (ms)
TR (ms) TE (ms) Phase partial Fourier Matrix PhaseDir. iPAT/Aset b0 Num. b (s/mm2) b Num. BandWidth VoxelSize (mm3)
Coil TA
Prisma
8000 64 6/8
2/24 10 64 2030 Hz/px 64CH/20CH 10m18s
Coil Scans
TA
Prisma
MR 750
2368 Hz/px 250 KHz
64CH/20CH 8CH/32CH
8m6s
8m
Ingenia
Trio Tim
224 × 224
3.5
0.7
33
Interleaved
多感官训练系统名词解释

多感官训练系统名词解释多感官训练系统(Multisensory Training System)是一种训练工具或系统,旨在通过刺激多个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来促进多感官的协调和整合,提高感知、认知和运动技能。
以下是一些与多感官训练系统相关的名词解释:1. 多感官刺激(Multisensory Stimulation):指通过同时或连续刺激多个感官,如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或结合触觉和运动,来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
这种刺激可以增加感知系统之间的联结和协调。
2. 视觉训练(Visual Training):指利用图像、图表、视觉刺激等来锻炼和提高视觉系统的感知、注意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这可以包括眼球运动控制、追踪能力、视觉注意力、深度感知等训练。
3. 听觉训练(Auditory Training):指通过声音、音频刺激等来锻炼和改善听觉系统的感知、声音辨识和语言处理能力。
这可以包括音频刺激的定向听觉、声音模式识别、语言理解等训练。
4. 触觉训练(Tactile Training):指通过触摸、触觉刺激或物理接触来训练触觉系统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这可以包括触觉辨别能力、手指灵活性、触觉定位等训练。
5. 运动训练(Motor Training):指通过运动技能训练和身体协调的锻炼来提高运动系统的感知、控制和协调能力。
这可以包括平衡训练、手眼协调、空间定向等动作技能的提升。
多感官训练系统通常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音频设备、触摸屏幕等,结合相关的训练计划和游戏化元素,以提供多感官的刺激和反馈,帮助用户通过综合性的感官体验来提高感知、认知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这些系统在医疗、康复、教育和娱乐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脑神经功能分类

脑神经功能分类脑神经功能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功能来进行划分,包括感知、运动、记忆、思维和情感等方面。
每个方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向的脑神经功能。
一、感知感知是人类通过感官来获取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在感知方面,脑神经功能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通过眼睛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再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解读来产生视觉感知。
听觉则是通过耳朵接收声音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再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解读来产生听觉感知。
触觉是通过皮肤接收外界的物理刺激(如触摸、温度、疼痛等),大脑再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解读来产生触觉感知。
味觉和嗅觉则是通过舌头和鼻子接收化学物质的刺激,大脑再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解读来产生味觉和嗅觉感知。
二、运动运动是人类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身体的移动和姿势的改变。
在运动方面,脑神经功能主要包括运动控制和协调。
运动控制是指大脑通过对肌肉的神经信号的控制来实现身体的运动,包括姿势的维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等。
协调则是指大脑通过对不同肌肉的协调控制来实现复杂的动作,如走路、跑步、跳舞等。
脑神经功能在运动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使人类能够自如地控制和协调身体的运动,实现各种各样的动作。
三、记忆记忆是人类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来获取过去经验和知识的过程。
在记忆方面,脑神经功能主要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人类暂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使人类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住和处理一些信息。
长时记忆则是指人类长期存储和保持信息的能力,它使人类能够记住和保持一些重要的经验和知识。
记忆对人类的学习和思考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类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和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思维思维是人类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来进行推理、判断、解决问题和产生新的想法的过程。
在思维方面,脑神经功能主要包括注意力、推理、判断、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等。
探索人类的感官系统

探索人类的感官系统人类的感官系统是我们理解世界和与之互动的重要途径。
通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我们能够感知并解释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从而形成对外界事物的认知。
一、视觉系统人类的视觉系统是最重要、最复杂的感觉器官之一。
它由眼睛、视觉神经和大脑皮层组成。
当光线通过眼睛的瞳孔和晶状体进入眼底时,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
视觉系统不仅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形状、颜色和运动,还参与了对物体的识别和空间感知等高级认知功能。
二、听觉系统听觉系统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解释声音。
它包括耳朵、听觉神经和大脑的听觉皮层。
当声音通过耳朵进入内耳时,内耳中的感觉细胞将声音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
听觉系统不仅使我们能够分辨声音的音调、音量和方向,还参与了对语言、音乐和环境声音的理解和感知。
三、触觉系统触觉系统是人类与世界直接接触的方式之一。
它通过皮肤上的感觉受器接收机械、温度、痛觉等各种刺激。
这些刺激信号通过触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使我们能够感知和区分外界的触摸质地、温度和压力等。
触觉系统不仅影响身体舒适感和保护作用,还参与了社交互动和情感体验等方面。
四、味觉系统味觉系统使我们能够品尝到食物的味道。
当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与口腔中的味蕾接触时,味蕾上的感受细胞将化学物质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味觉神经传递到大脑。
味觉系统主要可以感知甜、咸、酸、苦和 umami(鲜味)。
不同味觉的感知不仅关系到我们对食物的喜好和选择,还与营养的摄取和毒物的避免等关键生存需求紧密相关。
五、嗅觉系统嗅觉系统使我们能够嗅到气味。
当气味分子进入鼻腔时,嗅觉感受细胞上的受体与气味分子结合,进而触发电信号传递到大脑。
嗅觉系统不仅让我们能够分辨各种气味,还与情感、记忆和行为等方面密切相关。
嗅觉系统的灵敏度和独特性使我们能够感受到花朵的芳香、食物的香气以及环境中的气味信号。
六、感官系统的交互与综合人类的感官系统之间并非孤立工作,而是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相互交互和综合。
神经科学中的大脑功能分区

神经科学中的大脑功能分区在神经科学领域,大脑功能分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功能分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结构和功能,并为研究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基础。
目前,神经科学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是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对大脑进行扫描,可以对大脑功能分区进行非侵入性的探测和研究。
大脑功能分区主要分为视觉、听觉、运动、认知等多个方面。
其中,视觉功能分区主要位于大脑皮层的枕叶和额叶,包括了视觉皮层和感知区域。
视觉皮层含有视觉信息的处理和编码中心,可以将视觉信息转化为大脑可以理解的信号。
感知区域则是对视觉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处理的地方,包括视网膜、杆细胞和锥细胞等。
听觉功能分区则主要位于颞叶,包括听觉皮层和听觉中枢。
听觉皮层负责对听觉信息进行处理和编码,并将其传递到听觉中枢进行深层的处理。
运动功能分区则主要位于中央回,包括了大脑皮层的前中央回和后中央回。
前中央回是大脑的主要运动中枢,是人体肌肉运动的控制中心。
后中央回则是大脑的感觉中枢,能够接收和处理肌肉和关节传来的信号,使人体的动作更加精确和协调。
认知功能分区则分为前脑和颞极区。
前脑主要是思考、决策和记忆的中枢,包括了额叶和额叶。
前脑的各个区域协同工作,从而使我们能够进行思考和决策。
颞极则是语言机能的中心,包括了听觉皮层、声音识别区和语言产生区。
大脑功能分区的研究对于神经科学领域的进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其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准确判断大脑的功能分区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手术过程中误伤了某个功能区,就会导致患者永久性损伤甚至失去生命。
因此,在手术前进行大脑功能分区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大脑功能分区的研究对于神经疾病的治疗也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目前广泛用于治疗帕金森症的深度脑刺激技术就是基于运动功能分区的研究发展而来的。
总的来说,神经科学中的大脑功能分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神经科学领域的进展提供帮助,还可以为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基础和进一步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利用血氧程度相关效应(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BOLD)测量来分析人类脑的高级功能。
我们利用视觉、听觉、运动、触觉或是认知等刺激来激活脑部的不同区域,同时以具有高分辨率、非侵入性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检测这些激活区。
目前,国际上fMRI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并在已作过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转入临床应用的阶段,中国各临床研究机构就此热点研究课题也开展了与国际的广泛合作和学术互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已发展成为人类脑功能科学研究必备的工具。
我公司为用户提供一流的fMRI实验刺激系统部件,客户化设计和安装功能磁共振实验必备的全套刺激装置以及今后的特殊功能实验设备的开发任务。
整套系统采用完全开放式设计,让被试者非常轻松愉快,而且具有无限的升级潜力。
全套系统包括高精度、高亮度的背投式磁共振兼容式投影系统与受检者响应反馈系统;同步系统;高质量、高降噪能力的双路无磁语音系统;高配置的计算机系统;精神和认知心理专用的全套必备软件系统并能提供各类科研支持和培训计划。
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是为进行fMRI实验,与磁共振成像设备配套的实验设备系统。
它的主要功能如下。
•为被试者提供清晰的视觉图象:实验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通过本系统向被试者显示包含特定信息的文字、图片或影片,给被试者提供一个明确的视觉信息刺激。
•为被试者提供清晰的语音信息:实验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通过本系统向被试者输出包含特定信息的声音,给被试者提供一个明确的语音信息刺激。
•为被试者提供反馈工具:被试者可以根据实验设计者给出的,需要被试者判断回答的图象或语音信息,通过响应控制按键盒给出被试者的反馈信息。
•为实验设计者提供一个实验设计平台:实验设计者可以在系统提供的计算机上,利用本系统提供的E-Prime任务设计平台,自行设计多种多样的刺激方案,进行视觉、语言、注意、记忆等认
知功能刺激。
•刺激系统与MRI系统的同步:从时间上为刺激任务与MRI成像提供一个时间基准。
为实验者与被试者之间提供清晰的语音对讲功能。
为被试者提供一定的抗噪声保护。
•为实验设计者提供一个实验后处理平台:实验设计者可以在系统提供的计算机上,利用本系统提供的软件平台,对实验的图象数据进行后处理,以得出所需的实验结果。
功能磁共振扫描示意图系统结构图
硬件部分
•视觉子系统
•双路无磁语音子系统
•受检者响应反馈系统
•同步系统
•系统总控台和工作站机柜
软件部分
•功能磁共振临床应用系统软件。
•刺激任务设计软件(E-prime)。
功能磁共振临床应用系统软件
功能磁共振临床应用系统软件是装在美德公司的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中,作为系统控制应用软件运行的,可以实现设备操作控制、刺激任务输出、数据后处理以及结果显示。
软件界面简洁,操作简单,所有的步骤都可以在系统主操作界面内完成。
软件可以很方便的控制投影仪的开/关,视频和VGA信号切换。
在设备测试中有对投影、声音,反馈按键和同步信号的测试,可以使操作者在实验前确认设备的工作状态。
DICOM数据传送功能,通过网络接收磁共振工作站图像数据,不用再刻盘,节约了时间,使扫描后很快可以进行数据处理。
软件内置有包括视觉、听觉、运动和语言等经典刺激任务,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通过简单的界面操作即可完成系统刺激功能的输出,使操作者不必再费心地自己设计刺激任务。
同时,软件支持双屏显示功能,在刺激任务开始时,一台显示器显示软件操作过程,另一个显示器显示全屏刺激任务,操作更加方便。
软件可以读取不同磁共振厂家的DICOM图像,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格式转换,运用fMRI通用的算法处理,包括头动校正、配准、融合、统计分析等步骤,这一切都是通过软件自动完成。
激活图可以方便修改P值和T值、图像窗位/窗宽调整、放大/缩小。
在显示上,有两种通用方式:标准4象限图像显示界面,三个视图分别显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图像,另一个视图显示头动曲线;还有一种就是可以采取平片方式预览。
激活图像和数据,除了可以通过屏幕显示外,还可以生成报告打印、数据刻录或导出、通过Dicom 网络传送或发给手术导航设备等,极大得方便了临床上的应用。
刺激任务设计软件(E-Prime)
E-Prime是一套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功能强大的刺激编写软件,最初由卡耐基·梅隆大学心理系和匹兹堡大学心理系共同开发,后由心理学软件公司(Psychology Software Tool, PST)增强其功能并商业化,目前使用该软件的研究实验室超过1万,国内中科院心理所、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均使用它作为实验刺激设计工具。
它能产生实验刺激,采集被试反应数据,进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处理等功能包含E-Studio(图形设计环境), E-Basic(脚本设计语言), E-Run(实时产生实验刺激), E-Merge(数据整合), E-DataAid(电子表格式数据统计分析)和E-Recovery(数据恢复)模块。
可显示视频动画、图像、文本等,并能播放声音,可使用并口、游戏杆采集受试者反应数据,以数字方式记录受试者声音,可以在多个显示器上显示刺激,支持中文,将数据导出SPSS或Excel中。
时间精确到1毫秒。
实验刺激编写采用图形化鼠标拖拉式编程方式,使得设计新实验变成一项非常容易的任务,用户支持可通过邮件,电话和卡耐基·梅隆大学心理系的邮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