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塑料船建造规范》(2015)-修订版

合集下载

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

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

中国船级社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目录第1章 通则 (1)第1节 一般规定 (1)第2节 船级符号和附加标志 (3)第3节 入级检验 (4)第4节 保持船级检验 (9)第5节 营运要求 (18)第6节 图纸资料 (20)第2章 船体结构 (24)第1节 一般规定 (24)第2节 结构设计原则 (25)第3节 船体结构的焊缝设计 (28)第4节 水密完整性 (32)第5节 结构设计载荷 (34)第6节 铝合金及钢质船体结构的结构尺寸 (38)第7节 铝合金及钢质双向加筋板船体的构件尺寸 (44)第8节 纤维增强塑料船体结构的结构尺寸 (46)第9节 总强度 (49)第10节 构件稳定性 (54)第11节 船体振动 (58)第3章 舾装 (60)第1节 舵设备 (60)第2节 锚泊及系泊设备 (65)第4章 轮机 (67)第1节 一般规定 (67)第2节 泵和管系的一般规定 (68)第3节 泵和管系的材料和试验 (69)第4节 船舶管系 (72)第5节 动力管系 (74)第6节 机器设备 (76)第7节 轴系和推进器 (78)第8节 方向控制装置 (85)第5章 电气装置 (87)第1节 一般规定 (87)第2节 系统设计 (93)第3节 主电源 (96)第4节 临时应急电源和操舵装置备用电源 (97)第5节 接岸电 (98)第6节 配电板和配电电器 (98)第7节 电力拖动装置 (102)第8节 照明 (103)第9节 电缆 (104)第10节 船内通信及信号 (105)第6章 主推进装置遥控、航向、航态稳定控制 (106)第1节 一般规定 (106)第2节 主推进装置遥控系统 (107)第3节 航向控制 (111)第4节 航态稳定控制系统 (111)第7章 消防 (113)第1节 一般规定 (113)第2节 结构防火 (113)第3节 通风系统 (114)第4节 固定灭火系统 (115)第5节 探火及失火报警系统 (115)第6节 消防用品 (116)第8章 材料 (117)第1节 一般规定 (117)第2节 铝合金 (117)第3节 铝合金铆钉 (121)第4节 铝—钢过渡接头 (123)第5节 纤维增强塑料 (124)第6节 围裙与连接件 (126)第7节 防腐 (128)第9章 船体建造工艺 (130)第1节 一般规定 (130)第2节 工艺认可 (131)第3节 铝合金结构焊接 (137)第4节 铝合金结构铆接 (139)第5节 纤维增强塑料船成型工艺 (142)第6节 质量检验 (144)第10章 救生与信号设备 (146)第1节 一般规定 (146)第2节 救生设备配备定额 (146)第3节 信号设备 (146)第11章 通信与导航设备 (147)第1节 无线电通信 (147)第2节 航行设备 (147)第12章 浮力、稳性与操纵性 (148)第1节 一般规定 (148)第2节 储备浮力和设计水线 (148)第3节 排水状态下的完整稳性 (150)第4节 非排水状态下的完整稳性 (150)第5节 过渡状态下的完整稳性 (153)第6节 破舱后的浮力和稳性 (154)第7节 对船长10m及以下高速船的要求 (155)第8节 操纵性 (158)第13章 舱室布置与脱险措施 (159)第1节 一般规定 (159)第2节 广播信息系统 (159)第3节 设计加速度 (159)第4节 操纵室的视域 (161)第5节 舱室设计 (161)第6节 座位设计 (162)第7节 安全带 (163)第8节 脱险出入口和脱险设施 (163)第9节 撤离时间 (164)第10节 行李、备品、小卖部和货舱 (164)第11节 噪声等级 (165)附录1 纤维增强塑料结构节点及施工缺陷分析 (166)A 结构构造细则 (166)B 纤维增强塑料结构建造中易产生的缺陷及其成因 (185)附录2 舱室设计指南 (186)第1章 通则第1节 一般规定1.1.1 适用范围1.1.1.1 本规范适用于航行我国内河水域的下列船舶:(1) 船长大于和等于15m,其最大航速V≥3.7∇0.1667 m/s的船舶;(2) 船长5m至15m(不包括15m),其最大航速V≥3.7∇0.1667 m/s,且V≥18km/h的船舶;(3) 符合(1)或(2)条件的货船系指装载非危险物品,且载货量不大于100t的货船。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开展“吊舱电力推进”水动力性能研究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开展“吊舱电力推进”水动力性能研究
3 5 2
20 0 23 7
38 2
2 3 2 4
2 5
00 . 02 009 . 0
0 0 2 . 2
0 4 .2 0 4 .5
0 5 .
6 0 7 0
7 0
13 8 7 15 0 9 17 3 5 18 1 6 19 0 5
30 8 44 0 49 2 47 5 45 8
6 4
上 海 船 舶运 输 科 学 研 究 所 学 报
表 3 第 2次试航测量数据 ( 载客 10位 。 3 船员 6位 。 测试人员 6位 )
20 0 9年第 2 期
船名
飞翼 1
机 型
6 AYh r E
柴油机 出厂号 :70 右机) 01( 排气温度/ ' c ( 随机表温) 机 舱 温 度 / ' c 增 润 压 滑 压 油 力 压 / a / a Me MP 淡 水 温 度 / ' C
05 . O5 . 05 . O5 . O5 .
7 0 7 5 7 5 7 5 7 8
8 结 语
到 目前 为止 , 船投入 航线 营运 已 1 该 2个多 月 , 柴油 机累计运 转 了约 350h 柴油机 的可靠性 、 0 , 耐久性 和 易维 护性得 到 了充 分展 现 。期 问 , 船舶 也经受 多次 7 风浪 的考验 。在满 载高速航行 中, 油机机身 振动位 级 柴 移前 后方 向为 0 0 .8mE, 右方 向为 00 左 .9mm, 垂直 方 向为 00 n其振 幅位移 远小 于 C S规 范要求 , . 6mr, C 相 比其 它 同类 玻璃 钢高速 客船 , 振动 、 其 噪声情况 大为改 善 , 客舱舒 适度 提 高 , 高速航 行 中没 有 出现 尾倾 现象 ,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9)》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9)》
(17) 型深D(m)——系指在船长中点处沿舷侧自平板龙骨上表面(对纤维增强塑料等 非金属外板的船舶为下表面)量至干舷甲板下表面的垂直距离;甲板转角为圆弧形的船舶, 量至干舷甲板下表面的延伸线与舷侧板内表面(对纤维增强塑料等非金属外板的船舶为外表 面)延伸线的交点。
(18) 满载吃水d(m)——系指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表面(对纤维增强塑料等非 金属外板的船舶为下表面)量至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019 年第 23 号公告公布 2020 年第 9 号公告更正
自 2020 年 6舶所发生的任何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如认为对该项事故进行技术分析有助于 确定本法规可能需要的修改,则应由本局组织法规编制相关单位对事故进行技术分析,但技 术分析报告或资料不得泄露有关船舶的辨认特征,也不以任何方式确定或暗示任何船舶或个 人承担的责任。
10 申诉 10.1 有关方对船舶检验机构的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上一级检验机构申请复验。 对复验结论仍有异议的,可以向本局提出再复验,由本局组织技术专家组进行检验、评议,
3
推装置、舷外挂机及其安装支架、假首、假尾、活动突出物等)。 (15) 最大船长LE(m)——系指船首最前端到船尾最后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包括外板
和船首尾两端结构性突出物(如舷伸甲板、护舷材、舷墙、假首、假尾、顶推装置等)在内, 活动突出物(如跳板、起重吊臂、输送装置等)根据航行状态的情况计量。
(16) 船宽B(m)——系指在船舶最宽处两舷舷侧板内表面(对纤维增强塑料等非金属 外板的船舶为外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舷伸甲板和护舷材等突出物不计入。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总则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总则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总则颁布单位:中华⼈民共和国海事局颁布⽇期:2020-05-15执⾏⽇期:2020-06-01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注:由于该规章篇幅较长,所以将其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第6篇、第7篇、第8篇、第9篇、第10篇分开为单独规章内容,不在本篇规章内容中。

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经中华⼈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批准,中华⼈民共和国海事局于2019 年第 23 号公告公布,2020 年第 9 号公告更正,⾃ 2020 年 6 ⽉ 1 ⽇起实施。

总则第 1 篇检验与发证第 2 篇内河航区分级第 3 篇吨位丈量第 4 篇载重线第 5 篇船舶安全第 6 篇危险货物运输第 7 篇防⽌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第 8 篇船员舱室设备第 9 篇乘客定额及舱室设备第 10 篇⾼速船中华⼈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9版)总则1 ⽬的1.1 为贯彻中华⼈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和⾏政法规,保障⽔上⼈命财产安全、防⽌环境污染、保障船员的⼯作和⽣活条件,确保船舶在其⽣命周期内持续符合安全和环保技术标准,并促进我国航运业和造船业可持续发展,制定《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本法规)。

2 适⽤范围2.1 除第 10 篇的规定外,本法规适⽤于船长⼤于等于 20m 的我国内河⽔域(包括江、河、湖泊和⽔库)以及河海交界区的中国籍船舶(本法规中简称内河船舶),但下列船舶除外:(1)军⽤船艇和公安船艇;(2)帆船(3)体育运动船艇;(4)渔船;(5)游艇。

2.2 中华⼈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本局)另有规定的船舶应按相应规定执⾏。

2.3 本法规未作规定者,本局将另作规定或给予特殊考虑。

3 免除3.1 对于内河船舶,在特殊情况下需进⾏⼀次超出原定航区/航线(不包括海域)航⾏时,本局可以免除本法规中的有关要求,但该船应符合本局认为适合于其所担任航次任务所必须的安全条件。

(渔船标准规范)

(渔船标准规范)
GB/T
运输船舶燃油消耗量 第1部分:海洋船舶计算方法
GB/
运输船舶燃油消耗量 第2部分:内河船舶计算方法
GB/T 12303-2009
海船声号器具的声压级测量
GB/T 4595-2000
船上噪声测量
GB/T 24559-2009
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
GB/T 17838-1999
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辅助测报规范
窗体底端
GB/T 22641-2008
船用铝合金板材
GB/T 29128பைடு நூலகம்2012
船舶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通用要求
GB/T 28790-2012
渔业船舶柴油机节油装置技术条件及检测方法
GB/T 28793-2012
渔业船舶柴油机节油技术要求
GB/T 28794-2012
渔业船舶油污水分离系统技术要求
GB/T 25505-2010
3
交通版1264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8年修改通报)
交通版1452
远洋渔船船舶技术状况预检及自查操作手册2009
交通版124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建造规范2008
交通版1291
船长大于或等于7m但小于12m沿海渔业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交通版1282
船长大于或等于5m但小于12m内河渔业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渔业船舶船型分类编号
SC/8059-2006n
渔船隔热层发泡操作规程
GB/T 3594-2007
渔船电子设备电源的技术要求
SC/T 8125-2003
玻璃钢渔船船体密体试验方法
SC/T 8065-2001
玻璃钢渔船船体结构节点
SC/T 806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第 1 页,共 15 页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试验机构认可办法 关于执行《73/78防污公约》附则V的通知 船舶清除可燃气体检验规程 转发“关于在港口建设中要保证有关配套设施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对航行于黑龙江苏联境内航段的我国船舶有关技术要求的通知 关于《苏联船舶航行松花江水域管理规定》及《苏联船舶在松花江水域引航规定》的批复 关于开展采金船安全管理和检验的通知 船用纺织品阻燃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评定 关于重申港监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登外轮纪律的通知 关于颁布试行地方船检部门“船舶检验工作程序和职责”的通知 关于执行《客渡轮专用信号标志管理规定》时有关检验和证书报告签发问题的通知 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对“第四批三类倾废海洋倾倒区”批复的通知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管理办法》若干问题的通知 关于统一“船舶防火控制图识别符号”的通知 关于执行《内河船舶防污染结构与设备规范(1987)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建造铝合金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铝材的通知 内河聚乙烯船建造和检验暂行规定 关于做好外贸危险货物标志、标记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外贸危险货物标志标记监督管理规定 关于我国航行国际航线船舶使用《船舶垃圾记录簿》的通知 关于海员证管理工作的批复 海上浮式装置安全规则 船用简易油水分离设备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关于青海省青海湖、龙羊峡水库航区划分问题的批复 船舶清除可燃气体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认可暂行办法 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2) 关于做好船舶配备《海上油污应急计划》工作的通知 内河集装箱船建造与检验暂行规定 内河装运危险货物船舶适装条件的检验暂行规定 内河船舶消防船检验暂行规定 海上移动平台安全规则 营运客滚船检验暂行规定 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海上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临时随船人员不办理服务簿和四小证的复函 关于转发中国船级社《关于勘划新的船舶载重线标志的通知》的通知 焊工考试规则 内河营运船舶检验规程 关于同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水系航行规则》的批复 《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申报和审批程序 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4年修改通报) 船用电工电子产品型式试验规程 关于执行“交通行业标准《海船船员体检要求》”的通知

结构计算

结构计算
3.1.1腹板高度和厚度
h=50l=50×2.31=115.5mm
t=0.4L+4.7=0.4×6.88+4.7=7.452mm
式中l=2.31mL=6.88 m
3.1.2面板宽度与厚度
b=4L+30=4×6.88+30=57.52mm
t=0.4L+4.7=7.452mm
面板面积S=b.t=57.52×7.452=428.6mm2
实取在折角部位两侧各80 mm范围内增厚,厚度t1=8mm满足要求。
2.4.2艉封板(§5.4.3.4):
安舷外机艉封板厚度查表5.4.3.4.5。
舷外机功率<40kW
实取:夹层结构45mm。芯材为含水率小于18﹪的松木,厚度为35mm,外包玻璃钢
积层5mm。
满足要求
3.骨架计算:
3.1中内龙骨(§5.6.2.1)
式中c=28 S=0.45 h=0.325 l=0.65
实取:t=6 mm(板加厚,建议不设扶强材)
实取t=5.5mm满足要求
2.2平板龙骨
平板龙骨厚度t
t=1.5t=1.5×5.15=7.73mm
平板龙骨宽度b
b=0.1B=0.1×2.90=0.290m
实取t×b=8×300mm满足要求
XH8904—110—01JS
渔政船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
共4页
第3页
2.3船首部船底加强(§5.4.3.3)
V/ =5/ =1.91> 1.5
XH8904—110—01JS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
共4页
第2页
1.概述:
1.1本船为长度小于12m的无甲板船舶(敞口船),是横骨架式单底结构的GFRP渔业辅助船。其结构强度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建造规范》(2008年),对作业于遮蔽水域要求进行计算。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5修改通报全解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5修改通报全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5年修改通报人民交通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5年修改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政法[2014]000号文公布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人民交通出版社目录总则第1篇检验与发证第1章通则第2章检验和证书第4章签发内河船舶适航证书的检验第7章签发内河船舶防止油污证书的检验第8章签发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的检验第10章签发内河船舶防止空气污染证书的检验第13章签发内河船舶乘客定额证书的检验第2篇内河航区分级第1章通则第2章主要航区级别第3篇吨位丈量第2章总吨位与净吨位第3章丈量与计算第4篇载重线第1章通则第3章核定干舷条件第4章干舷计算附录Ⅰ水尺标志第5篇船舶安全第1章通则第2章构造第3章消防第4章救生设备第6章航行设备第7章信号设备第8章完整稳性第9章船舶操纵性与驾驶室可视范围第10章特殊船舶附加要求第6篇危险货物运输第1章通则第7篇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第2章防止油类污染第5章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第6章防止船舶垃圾污染第7章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第9章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对水域的污染第8篇船员舱室设备第1章通则第2章船员舱室设备第9篇乘客定额及舱室设备第1章通则第2章载运乘客条件第3章乘客舱室的分类第4章乘客定额标准第7章供水、通风、照明、暖风和空调设备第8章舷墙和栏杆第10篇高速船第2章构造第5章消防第7章通信与导航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5年修改通报总则总则3.1改为:“3.1 除有明确规定者外,本法规适用于船长大于等于20m的我国内河水域(包括江、河、湖泊和水库)的中国籍船舶(本法规中简称内河船舶),具体要求按各篇的规定。

但下列船舶除外:(1)军船;(2)渔船;(3)帆船;(4)运动竞赛艇;(5)游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1.3.1 一般规定 1.3.1.1 建造纤维增强塑料船所采用的原材料以及塑料制品的试样制作应符合中 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第 2 篇第 2 章的规定。 1.3.1.2 纤维增强塑料的制作、试验和检验应符合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 第 2 篇第 3 章的规定。
1
1.3.1.3 推荐使用以纤维短切毡和无捻粗纱正交布交替铺糊成型的层板。 1.3.1.4 生产船用树脂、纤维等非金属材料或其制品的工厂应按规定向中国船级社 申请型式认可或工厂认可。 1.3.2 防护 1.3.2.1 船体外板、甲板的外表面应涂敷胶衣树脂进行防护。胶衣应具有良好的耐 候性、耐水性及韧性,涂层要致密均匀。 1.3.2.2 潮湿舱室层板的内表面应采用敷设富树脂层或涂敷油漆进行防护。 1.3.2.3 高海拔地区的纤维增强塑料船,建议在基体材料中适当添加紫外线吸收 剂。
第2节
定 义
1.2.1 定 义 1.2.1.1 船长 L(m) :沿夏季载重水线(或满载水线)自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 长度;对无舵柱船舶由首柱前缘量至舵杆中心线;但均应不小于夏季载重水线(或满载 水线)长度的 96%,且不大于 97%。 对于无舵杆船舶的船长取夏季载重水线(或满载水线)长度的 97%。 1.2.1.2 船宽 B(m) :在船舶的最宽处,由一舷的外板外缘量至另一舷外板外缘之 间的水平距离。 1.2.1.3 型深 D(m) :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船底板外表面或船底板外表面的延 长线与船中心线相交点(以下简称基点)量至干舷甲板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2.1.4 吃水 d(m) :在船长中点处,由基点到夏季载重线(或满载水线)的垂直 距离。 1.2.1.5 干舷甲板:按《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或《内河船舶法定检验 技术规则》有关规定量计干舷高度的甲板。 1.2.1.6 强力甲板:在中部纵通的,构成等值梁上翼板的最上层连续甲板。 1.2.1.7 上层建筑和甲板室:上层连续甲板上,由一舷延伸至另一舷的或其侧壁板 离船壳板向内不大于船宽(B)4%的围蔽建筑为上层建筑,即首楼、桥楼和尾楼。其他 的围蔽建筑为甲板室。
第4节
图纸和技术文件
1.4.1 一般要求 1.4.1.1 新建船舶应按本节规定向中国船级社提交图纸资料审查。 1.4.1.2 对特殊型式的船舶,中国船级社可要求增加送审图纸或技术文件的范围。 1.4.2 船体部分图纸或技术文件 1.4.2.1 下列船体图纸资料应提交中国船级社审批: (1)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包括总纵强度和局部强度) ; (2) 结构强度直接计算书(如有时) ; (3) 总布置图; (4) 基本结构图; (5) 主要横剖面结构图; (6) 主舱壁结构图; (7) 上层建筑和舱室结构图; (8) 纤维增强塑料层板铺层设计图; (9) 主机座和推力轴承座结构图; (10) 与船体构成整体的油水舱柜图; (11) 舵叶、舵杆和舵承结构图及其强度计算书; (12) 舷墙、栏杆结构图; (13) 舾装数计算书; (14) 锚泊、系泊设备布置图; (15) 原材料详细清单及技术说明书; (16) 结构节点图; (17) 船体建造工艺。 1.4.2.2 下列船体图纸资料应提交中国船级社备查: (1) 船体说明书; (2) 型线图; (3) 静水力曲线图; (4) 重量重心计算书。 1.4.3 轮机和电气设备部分图纸 1.4.3.1 下列轮机和电气图纸资料应提交中国船级社审批: (1) 机舱布置图; (2) 管系布置图(包括主辅机排气、燃油管系、消防水管系及舱底水管系) ;
2
(3) 螺旋桨图; (4) 轴系布置图; (5) 轴系各轴零件图; (6) 螺旋桨强度计算书; (7) 轴系强度计算书; (8) 尾管轴承及其与船体的连接图; (9) 液压操舵装置系统图(如适用) ; (10) 舱室通风系统图及计算书(如适用) ; (11) 救生设备布置图; (12) 灭火设备布置图; (13) 电力负荷计算书; (14) 蓄电池容量计算书; (15) 电力系统图 (16) 电力设备布置图(包括发电机、蓄电池、配电板等设备的安装位置) ; (17) 照明系统图和布置图; (18) 主干电缆走向图; (19) 主配电板(或蓄电池充放电板)单线图; (20) 应急配电板(或蓄电池充放电板)单线图; (21) 遥控、报警系统图; (22) 电气接地布置结构图。 1.4.3.2 下列轮机、电气图纸资料应提交中国船级社备查: (1) 轮机说明书; (2) 全船电气说明书; (3) 机械设备明细表; (4) 电气设备明细表。
中 国 船 级 社
纤维增强塑料船建造规范
2015
生效日期:2016 年 1 月 1 日 北京
目 录
第 1 章 总 则................................................................. 1 第 1 节 通 则............................................................. 1 第 2 节 定 义............................................................. 1 第 3 节 材 料............................................................ 1 第 4 节 图纸和技术文件 .................................................... 2 第 2 章 船体结构.............................................................. 4 第 1 节 通 则............................................................. 4 第 2 节 总纵强度 ......................................................... 11 第 3 节 外 板............................................................ 14 第 4 节 甲 板............................................................ 17 第 5 节 船底骨架 ......................................................... 19 第 6 节 甲板骨架 ......................................................... 22 第 7 节 舷侧骨架 ......................................................... 26 第 8 节 舱 壁............................................................ 27 第 9 节 支 柱............................................................ 29 第 10 节 主机基座与机舱骨架 .............................................. 31 第 11 节 上层建筑和甲板室 ................................................ 31 第 12 节 货舱口、机舱口及其他甲板开口 .................................... 33 第 13 节 舷墙和栏杆 ...................................................... 35 第 14 节 双体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 .......................................... 35 第 15 节 直接计算 ........................................................ 41 第 16 节 其 他........................................................... 48 第 3 章 锚泊及系泊设备 ....................................................... 50 第 1 节 通则............................................................. 50 第 2 节 锚泊及系泊设备 ................................................... 50 第 4 章 建 造................................................................ 53 第 1 节 生产条件 ......................................................... 53 第 2 节 工艺认可 ......................................................... 53 第 3 节 施 工............................................................ 54 第 4 节 连 接............................................................ 56 第 5 节 检验和试验 ....................................................... 59 第 5 章 修 补................................................................ 61 第 1 节 通 则............................................................ 61 第 2 节 材 料............................................................ 61 第 3 节 层板的修补 ....................................................... 61 第 4 节 夹层板的修补 ..................................................... 69 第 5 节 检 验............................................................ 70 附 录 ...................................................................... 71 A 结构构造细则 ......................................................... 71 B 纤维增强塑料主要缺陷及其成因 ......................................... 83 C 本规范引用的国家标准 ................................................. 84 D 单位换算表........................................................... 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