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方方《风景》读书笔记-优秀word范文 (4页)

合集下载

一道美丽而荒诞的风景——评方方的小说《风景》

一道美丽而荒诞的风景——评方方的小说《风景》
到对传统 的反叛 ,对传统写实 主义所 固有的主题 情 感、 价 值判断和 中心意识 , 都在零度写作 和 中止判 断 的实际操 作中还原 为生 活的原生态 , 表现为深度模 式 的消解 , 恰与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拆 除深度 模式 相应 合。 ”[ 1 尤其 是方方 的《 风 景》 , “ 被公认 为描摹凡 俗人 生的新 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 埘 , 曾被陈思和誉为 “ 当代 生存 意识 的经典文本” 。 双 眼睛 在 看 风 景
一 一
可以很好 地还原人 物的生存本真 。 面对 这粗鄙 丑陋冷 酷的生存 景象 ,作 者不去作任何评论 和价值导 向, 因 为对于 生活 , 她“ 既不 能探究原 因 , 也不能指 示方 向 , 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被周围的世俗生 活淹没 , 站在高
高 的云端对人群 指手 画脚已失去 了意义 ”嘲 , 也 就索 性放弃解释意义和宣扬 价值 的权利 , 而把更大的 自由 留给读者。 这体 现了消解 中心 、 反 二元论 的解构思想 。
安徽文 学

ANHUI W ENXUE



m i a r
道美丽而荒诞的风景
评方方 的小说《 风景》
孑 L 佑 文
杨州 大 学文 学院

要: 作为新写实小说 的代表作 , 方方的《 风景》 是反映 当代 生存意识的经典文本。 本文将 结合后 现代主义的
解构理论 , 来解读《 风景》 中的部分人物及其 生存状态。
作者简介 : 孔佑 文, 女, 江苏南京人 , 扬 州大学文 学院学生, 研 究方 向: 中国文学 。
娄 爹 f z 。 6 年 - - 期 总 第 4 。 。 期

安 徽文 学

方方《风景》读书笔记

方方《风景》读书笔记

方方《风景》读书笔记方方《风景》读书笔记篇一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和池莉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但比较之下,《风景》在对生存状态的还原上更具有一种令人震撼的探索精神。

这篇小说写的是武汉底层社会一个贫民家庭在几十年间的遭遇:父亲是个码头工人,性情粗暴而且为人凶悍,母亲则十分风骚粗俗,他们在大半生中都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所得只有十个儿女,除了最小的一个生下不久即夭折之外,其余九个像野生植物般地在放任自流中长大成人。

情节的主线是父母与七哥的故事,其中又依次串起其他八个孩子的经历,如大哥与邻居的老婆发生恋情,二哥渴望摆脱粗鄙的家庭生活,最终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以及三哥对女性的仇恨,哑巴四哥与一个盲女平淡自足的婚姻,五哥六哥在生意场上的拼命周旋,还有大香小香两姐妹各自或普通或放浪的家庭生活;至于七哥的故事则写得更为详细:他自幼没有得到过丝毫的家庭温暖,被父亲和兄弟姐妹肆意地打骂,完全像条野狗似地活着,“文革”中他怀着对家庭的刻骨仇恨离家去下乡,然后完全出于偶然被推荐到北京上大学,从此他开始抓住一切机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终于顺利地踏上仕途,成为这个贫民家庭中出来的第一个“大人物”.小说对每段故事的叙写都集中于对生存景象的刻画,所有人物都为他们的生存境况所紧紧捆绑着,他们生活中任何跌爬滚打和生死忧乐都生成于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欲求与所处境遇之间的磨擦和冲突。

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

小说正文前引波特莱尔的诗句作为题词“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渊最黑暗的所在,我清楚地看见那些奇异世界”.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显然是一种机智的安排,这使得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

由死者的观察所得出的结论,是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无比艰辛而凄惶:“我宁静地看着我的哥哥姐姐们生活和成长。

在困厄中挣扎和在彼此间殴斗。

……我对他们那个世界由衷感到不寒而栗。

方方风景读后感

方方风景读后感

方方风景读后感《方方风景》是一本由著名作家张三十写的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作者在各地旅行时所见所闻,以及对自然风景的感悟和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感悟颇多。

首先,书中的描写非常细腻,作者对每一个风景都进行了精准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他用文字勾勒出大自然的壮美和细腻,使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美丽。

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山峦起伏、江河蜿蜒、花草茂盛的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次,书中的感悟也让我深有感触。

作者在游历过程中,不仅仅是欣赏风景,更是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说,“人类应当像大自然一样,保持着一颗平和的心,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干预和破坏自然。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意识到了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和发展。

另外,书中还有许多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故事。

作者在旅行中遇到了许多善良的人,他们虽然生活贫困,但却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这些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温暖,让我对人性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通过阅读《方方风景》,我不仅仅欣赏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更是感悟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和谐。

这本书让我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希望,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我相信,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人温情相待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总之,《方方风景》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它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让我思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人温情相待,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爱与希望。

殊途于生同归于死——论方方小说《风景》

殊途于生同归于死——论方方小说《风景》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殊途于生 同归于死——论方方小说《风景》杨茜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彭在钦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与本土化路径研究(编号:13YJA751039)。

摘 要:方方小说《风景》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小说以第三者小八子的客观视角讲述了七哥一家人的生活,在零度感情的介入下展现人物在困境中的生命状态,通过人物在困境中的不同选择,揭示人虽殊途,但终将同归的生命哲学。

不论人物选择何种生存方式,他人都无法评论孰是孰非,因为人行走在这条征途上,都会到达生命的归宿处,死亡的交汇口。

关键词:《风景》;生命状态;生命抉择;死亡作者简介:杨茜(1995-),女,湖南怀化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教育与文学评论工作;彭在钦(1964-),男,湖南浏阳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现当代文学学科、影视与戏剧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湖南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学、语文教育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38-02《风景》讲述了武汉平民区“河南棚子”七哥一家的生活状态,重点讲述了七哥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中艰难的生存过程,并用二哥的生命状态和人生选择与七哥形成对比。

在不同的困境里,二哥选择自杀以达到内心对爱情的至死不渝,七哥选择在现实的社会里左右逢源改变人生命运。

人物在困境的不同抉择下,展现自己对生死的思考,揭示作品的生存哲学。

一、探索:生命所处的不同状态方方利用第三者“小八子”的客观视角,真实地展现了生活的原生态样貌。

“她是‘情感零度介入’的,嘴角挂着一丝残酷的冷笑,俯瞰下面的芸芸众生。

”[1]方方对人的生存状态采取了一种近乎真实的描述,人的生命在肉体的困顿和精神的崩塌中游离。

(一)肉体的困顿《风景》的叙述背景是武汉底层市民的聚居地——“河南棚子”。

芳芳的幸福生活阅读16再读芳芳《风景》

芳芳的幸福生活阅读16再读芳芳《风景》

芳芳的幸福生活阅读16 再读芳芳《风景》《风景》这篇小说主要是批判痞子文化(即表现流氓、无产者的文化),写建国后人们的生活,其特点是生活是什么样就写什么样,原汁原味,写生活的原生态,探讨人的生存理念、方式与状态。

痞子文化的代表是父亲,一个码头工人。

父亲这个码头工人以虐待家人为乐。

一家十一口生活在贫困线上,而这种痞子文化却表现出一种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亲情、爱情、友情的原始的生活状态与现实。

文化不分阶层,知识分子中也与痞子文化。

七哥就是典型的例子。

七哥继承了父亲的痞子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哥是七哥的第一任老师,是他最亲近的人,而二哥却是痞子文化的叛逆者,追求知识和文明,但理想不能实现,文革不久便来临,而他却最终以割腕殉情自杀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二哥自杀的消息传来,七哥却置之不理,可见其人性的绝灭。

他的第二任老师是他的大学同学苏北佬。

苏北佬爱乡下一个清洁工而且清洁工得了骨癌,其实这并不是真爱,而是以此来捞政治的资本,为了改变命运,不择手段,这就是痞子文化的哲理,而七哥的不择手段则发挥到极致。

《风景》以一个夭折的死魂灵,一个婴儿来讲故事,但却不是第一人称,这是一“冷眼看世界”的形象。

活者在困厄中挣扎、殴斗,拚命地浮游,而死者却在静静地观看,非人格化的情节将读者拉入故事中,将读者参与作品,而这种参与的方式却是自然的。

生与死的心灵对照。

死与生的挣扎与静穆的反比。

作者所表达出来的并非一部作品,而是一个社会的真实形体。

小八子的世界是魂灵的虚幻的不现实的,而以小八子的口中所描述出来的,以他的眼睛所折射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人生,小八子“对他们那个世界不寒而栗”。

文中小八子的自述性口吻更是衬托出这种生与死的对比。

“我是一个懦弱的人为此我常在心里请求我所有的亲人原谅我的这种懦弱,原谅我独自享受着本该属于全家人的安宁和温馨,原谅我的以身份冷静的月光一滴不漏地看着他们劳碌奔波,看着他们的艰辛的凄惶。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四种活法 四道风景——读方方小说《风景》

四种活法 四道风景——读方方小说《风景》

恶战中负 了重伤 。肋骨 被打 断了好几 根 , 身血流如 注 全 宛若红 布裹 着 一般 。祖父 被 抬 到家 时 已经 奄奄 一 息。
尽管如此祖父却一直带着微 笑……祖父 去世前 , 当时汉 口最有名 的“ 头皇帝 ” 其 周 门派人 为祖 父送 来了云 码 殷 南 白药 。祖父去世时 ,为祖 父洒 泪哀 伤的人几乎是一望
沿袭 了他父亲的生存理念与生存 理想 , 一生都 信奉力 他
气 与拳头 , 二哥追 求一 种高 尚的 精神 生活 , 他认 为 只有 知识与爱情才能够让生命存 在变得 有意义有 价值 ; 小时 屈辱 的生活让七哥 渴望过上 一种受人 敬畏 的生活 , 五哥 六哥辞职干起了个 体户 , 包鼓 了起 来 , 杆 子也直 了 腰 腰 起来 。陈思和 主编的 《 中国 当代文 学史 教 程》中将 《 风
存意识与生存方式 , 因此 《 景》 风 实现 的是 方方从 政治 、 文化、 经济等 多方 面对 中国普通人 的生存处境 的思考 。
无边 , 啜泣声便如远天滚过 的雷。祖父 不仅拥有 强健 的
体魄 、 过人 的力 气 , 重 要 的是 祖父 胆量 过人 , 更 敢杀 敢
相 信 拳 头— — 父 亲 的活 法
父亲是棚屋的主宰者 , 他统 治并影 响着屋棚 里的其 他人——他的妻子 和儿 女 。有 论者 认 为 : 作 为棚 户 区 “
的一位普通市 井小 民 , 父 亲 ’ ‘ 不懂 得人 生 的意 义 和价
【 收稿 日期] 2 0 - 1 - 1 08 0 4
拼。祖 父的彪悍 和骁 勇 , 在那个 用武力 来决 定码头利 益
识 与 爱 为 宗 旨; 哥 以婚 姻 为 筹 码 , 权 力 作 为 目标 ; 哥 、 哥 辞 职 干 起 个体 户 , 金 钱 为 目的 。 不 同的 七 把 五 六 以

不同角度看《风景》

不同角度看《风景》

话原版说给父亲听时 ,父亲气得 当即把手里 的酒瓶朝地上一
砸 , 吼 道 :什 么叫 没有 骨 气 ? 怒 “ 叫他 来 过 过我 们这 种 日子 , 他就 明 白骨气 这东 西 值多 少 钱 了 。 根据 马 斯 洛的 学说 , 的需 求 有 ” 人 不 同 层次 , 只有 当最 底 层 的温 饱 与生 理 需求 被 满 足 后才 有追 而 求 爱 和尊 重价 值 的基 础 。 以并 不 是人 们 不想 要 那些 更 高层 次 所 的价值 , 是 没能 力要 。在此 文 明 和美 善 又 被迫 置 于生 存 这 一 而
中 一 道 独 特 的 风 景 。 除 了描 绘 出 一 幅 原 始 的 本 真 的 生 活 图 画 外 , 风 景 》 带 给 了 读 者 更 多 其 他 方 面 的 思 考 。 《 还
【 键 词 】《 景》 叙 述 ; 待 视 野 关 风 ; 期
当代 文 学 史 将 方 方 同池 莉 、 震 云 、 刘 苏童 、 兆 言 、 恒 等 叶 刘
方方 的中篇《 风景》 和池莉 的《 烦恼人生》 问世 于 18 年 , 都 9 7 是 新写实小说 的两部开山之作。 但比较之下,风景》 “ 《 在对生存状
态 的还 原上 更具 有 一种 令 人震 撼 的探 索精 神 。 不 仅如 此 , 论 ” 无 从文 本 的风 格 、 事 方 式 还是 内在 的意 义外 在 的影 响 , 较 其 叙 都 他 新 写 实作 品有 很 多不 一 样 的地方 。
命如同树叶, 所有的生长都是 为了死亡 , 殊途却是同归” 。生存
只是 生 存 , 都 失去 了意 义 , 许 在 所有 的人 中 , 一切 或 只有 四哥生 活代 表 了难 以追 求 的幸福 。“ 是 因 为 嘈杂 烦乱 的 世界 之声 完 这 全 进入 不 了他 的 心境 才使 得 他 生活 得 这 般 和谐 和安 稳 ” ,这 是 不是 也 暗 示 了作 家对 当时 的社 会批 判 呢 ? 生活 于底 层 的城 市贫 民没有 能力 拥 有 文 明社会 的种 种生 活 ,活着 成 了唯 一 的 目标 , 即便 人 的性格 里 有美 好 和文 明 的一 面 , 遭 遇残 酷 的生 存 压 力 在

有关风景的读书笔记

有关风景的读书笔记

有关风景的读书笔记有关风景的读书笔记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和池莉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但比较之下,《风景》在对生存状态的还原上更具有一种令人震撼的探索精神。

这篇小说写的是武汉底层社会一个贫民家庭在几十年间的遭遇:父亲是个码头工人,性情粗暴而且为人凶悍,母亲则十分风骚粗俗,他们在大半生中都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所得只有十个儿女,除了最小的一个生下不久即夭折之外,其余九个像野生植物般地在放任自流中长大成人。

情节的主线是父母与七哥的故事,其中又依次串起其他八个孩子的经历,如大哥与邻居的老婆发生恋情,二哥渴望摆脱粗鄙的家庭生活,最终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以及三哥对女性的仇恨,哑巴四哥与一个盲女平淡自足的婚姻,五哥六哥在生意场上的拼命周旋,还有大香小香两姐妹各自或普通或放浪的家庭生活;至于七哥的故事则写得更为详细:他自幼没有得到过丝毫的家庭温暖,被父亲和兄弟姐妹肆意地凌辱打骂,完全像条野狗似地活着,“文革”中他怀着对家庭的刻骨仇恨离家去下乡,然后完全出于偶然被推荐到北京上大学,从此他开始抓住一切机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终于顺利地踏上仕途,成为这个贫民家庭中出来的第一个“大人物”.小说对每段故事的叙写都集中于对生存景象的刻画,所有人物都为他们的生存境况所紧紧捆绑着,他们生活中任何跌爬滚打和生死忧乐都生成于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欲求与所处境遇之间的磨擦和冲突。

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

小说正文前引波特莱尔的诗句作为题词“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渊最黑暗的所在,我清楚地看见那些奇异世界”.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显然是一种机智的安排,这使得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

由死者的观察所得出的结论,是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无比艰辛而凄惶:“我宁静地看着我的哥哥姐姐们生活和成长。

在困厄中挣扎和在彼此间殴斗。

……我对他们那个世界由衷感到不寒而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方方《风景》读书笔记
大家读方方的《风景》究竟会写些什么读书笔记呢?我们一同来看看。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方方《风景》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方方《风景》读书笔记篇一
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和池莉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但比较之下,《风景》在对生存状态的还原上更具有
一种令人震撼的探索精神。

这篇小说写的是武汉底层社会一个贫民家庭在几十
年间的遭遇:父亲是个码头工人,性情粗暴而且为人凶悍,母亲则十分风骚粗俗,他们在大半生中都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所得只有十个儿女,除了最小的
一个生下不久即夭折之外,其余九个像野生植物般地在放任自流中长大成人。

情节的主线是父母与七哥的故事,其中又依次串起其他八个孩子的经历,如
大哥与邻居的老婆发生恋情,二哥渴望摆脱粗鄙的家庭生活,最终却为此付出
了生命的代价,以及三哥对女性的仇恨,哑巴四哥与一个盲女平淡自足的婚姻,五哥六哥在生意场上的拼命周旋,还有大香小香两姐妹各自或普通或放浪的家
庭生活;至于七哥的故事则写得更为详细:他自幼没有得到过丝毫的家庭温暖,被父亲和兄弟姐妹肆意地打骂,完全像条野狗似地活着,“文革”中他怀着对
家庭的刻骨仇恨离家去下乡,然后完全出于偶然被推荐到北京上大学,从此他
开始抓住一切机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终于顺利地踏上仕途,成为这个贫
民家庭中出来的第一个“大人物”.小说对每段故事的叙写都集中于对生存景象的刻画,所有人物都为他们的生存境况所紧紧捆绑着,他们生活中任何跌爬滚
打和生死忧乐都生成于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欲求与所处境遇之间的磨擦和冲突。

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

小说正文前
引波特莱尔的诗句作为题词“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渊最黑暗的所在,
我清楚地看见那些奇异世界”.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显然是一种机智的安排,这使得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

由死者的观察所
得出的结论,是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无比艰辛而凄惶:“我宁静地看着我的哥
哥姐姐们生活和成长。

在困厄中挣扎和在彼此间殴斗。

……我对他们那个世界
由衷感到不寒而栗。

”这生存充满了无价值的毁灭:在械斗中死去的工人被沉
入江底,一个可爱的女孩突然被火车碾死,“文革”中一对夫妇在绝望中投水
自杀,货车上的货箱无端落下,将人砸得脑浆四溅;生存的处境狭仄得令人透不过气来:十一口人全都拥挤在肮脏鄙陋、只有十三平米的一间板壁房子里过活,七哥从小到大只能睡在暗湿的床底,饥饿和贫穷困扰着他们,他们的心灵也为
生存挤压得异常卑琐贫瘠;如此恶劣的生存更呈现出极野蛮、残酷而无人道的景
象:父亲无故地以毒打自己的子女取乐时,母亲则若无其事地坐在一旁翘着大
腿剪脚皮;棚户里的床板上两个男孩粗暴地一个女孩,人的廉价的生命力全都消
耗于自然本能的宣泄。

在这生存状态中看不出任何文明和理性的痕迹。

死者视
角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种“陌生化”的叙述效果,使《风景》以一种极端强化
的方式为我们还原出了赤裸裸的生存本相,由于这还原摈弃了以往意识形态内
容的遮蔽,从而使得整个叙写充满了令人惊愕的新异和逼真感觉
很显然,《风景》的全部笔墨都用于突现出生存本身的意义。

小说通过描
写人物对其生存处境的应对方式来使生存意义得到明确无疑的显现。

除了二哥
和七哥之外,这个家庭中其余的成员全都疲于应付生存现状的种种沉重压力,
他们自然地认可了命运的安排,只是在既定的境遇中实现自己卑微的欲求。


们的人生中不存在什么理想,生存本身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

但二哥却是家庭
中的一个例外,他由于遇到少女杨朗一家,懂得还有另一种美好文明的生活方式,于是在心中便埋下了追求文明和美善的理想。

二哥成了一个真诚的理想主
义者,但事实上那种文明在生存中也有着极残酷无情的一面,而他的热烈的理
想最后遭到粉碎,使他再也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他的自杀就象征着理想主义
在真实生存境况中的失败。

与二哥不同,七哥尽管也心怀改变自身命运的理想,但这理想却是生成于生存中恶的根芽中,他的生存哲学是:干那些能够改变你
的命运的事情,不要选择手段和方式。

在七哥的心目中,没有善与美或文明与
理性的余地,他的全部为人原则只有一个基点,就是生存本身:“生命如同树叶,来去匆匆。

春日里的萌芽就是为了秋天里的飘落。

殊路却同归,又何必在
乎是不是抢了别人的营养而让自己肥绿肥绿的呢?”七哥可谓是自觉地认识到了生存的意义,所以他才愈加成为积极的生存主义者,而他由卑微到富贵的命运
变迁似乎也验证了这种生存哲学的意义:在生存境遇中根本就谈不上任何超越
的可能。

无论是对于以上述及的那种冷酷的生存景象,还是对于七哥式的生存主义,方方在这篇小说中都没有显露出明显的观念评判倾向,这无疑透露出某种在当
代文学中尚属新鲜的创作信息。

《风景》以纯客观叙述来实录凡俗人生中的种
种本相,以及揭示出生存本身的意义所在,这里显然舍弃了过去那些观念性的
道德标准与情感认同,不动声色地使生存的观念,或说是一种民间的价值取向
非常实在地突现出来。

(事实上只有在以生存为内核的民间尺度上,对于七哥式生存主义及棚户区生存状态的谅解才真正成为可能,并具有实在的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风景》开拓出了一种写作的新空间,即处于社会底层的都市民间
的生存世界。

这种开拓性的写作改变了我们对于现实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导致
主体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调整。

依照民间的尺度,知识分子首先应该反省主体意
识的实在性,面对生存本身的严峻性,任何超越其上的思想意识往往都会显示
出它的空幻与虚弱之处,以此认识为基础,促使人们必须重新回到更根本的现
实探求之中。

就此而言,《风景》的文化意义正是在于使我们对生存本身恢复
了应有的警醒与思考。

《风景》是新写实小说中最贴近自然主义方式的作品。

描写凡俗人生,刻
画粗鄙丑陋、野蛮冷酷的生存景象,这实际上原本就是左拉式自然主义文学的
基本特征,《风景》在这些方面都有着很浓的左拉味道。

基于这种形式上的暗合,我们也许可以在更深在的艺术层面上来探讨新写实小说对于现实的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