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仪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装置一、引言玻璃量器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厂和生产线等场合的一种常用仪器。
然而,由于生产和使用的原因,玻璃量器的准确性和精度会逐渐降低。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玻璃量器进行定期的检定。
本报告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玻璃量器检定装置技术。
二、检定装置的组成与原理该检定装置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实验台、称量装置和校准装置。
1.实验台:实验台是放置玻璃量器的平台。
它应具备稳定的结构和平整的表面,以确保玻璃量器能够稳固地放置在上面。
2.称量装置:称量装置用于对玻璃量器的容量进行测量。
它包括一个高精度的天平和一个适配器。
首先,通过天平测量适配器的重量,然后将玻璃量器放置在适配器上,并再次用天平测量适配器和玻璃量器的重量。
根据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计算玻璃量器的容量。
3.校准装置:校准装置用于调整玻璃量器的刻度。
它由一个标准液体容器和一个可调节的刻度垂直支架组成。
首先,将标准液体倒入玻璃量器中,并通过刻度垂直支架调整液面高度。
然后,与标准液体的体积进行比较并调整玻璃量器的刻度。
三、使用方法使用该检定装置进行玻璃量器的检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放置玻璃量器:将待检定的玻璃量器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量器能够稳固地放置。
2.测量容量:使用称量装置对玻璃量器的容量进行测量。
首先,测量适配器的重量,然后将玻璃量器放置在适配器上,并再次测量适配器和玻璃量器的重量。
根据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计算玻璃量器的容量。
3.调整刻度:使用校准装置对玻璃量器的刻度进行调整。
首先,将标准液体倒入玻璃量器中。
然后,通过刻度垂直支架调整液面高度,使其与标准液体的体积相符。
最后,调整玻璃量器的刻度,使其与标准液体的体积刻度相一致。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该检定装置进行玻璃量器的检定时1.确保实验台的平整和稳固,以避免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2.在进行量器容量测量时,应注意天平的精度和使用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仪器检定工作总结报告

分析仪器检定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分析仪器在生产和科研领域中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
而这些分析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则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科研成果的真实性。
因此,对分析仪器的检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实验室中的各种分析仪器进行了全面的检定工作。
通过这次检定工作,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发现了一些分析仪器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值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些偏
差可能是由于仪器长期使用导致的零点漂移,也可能是由于仪器本身的设计缺陷所导致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对仪器进行了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分析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比如,一些实验人员在使用分析仪器时没有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导致了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因此,我们对实验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以提高他们对分析仪器的使用技能和操作规范。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分析仪器的维护工作并不到位。
一些仪器长期没有进
行清洁和保养,导致了仪器的性能下降。
因此,我们加强了对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这次检定工作,我们不仅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分析仪器的检定工作,提高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研工作和产品质量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水平仪检定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规程》,使用立式光学计配上不同尺寸的量块对水平仪检定器的分度值进行检 定。…… 2 测量的数学模型
2.1 测量的数学模型:N= X
Ld
式中:N——检定时水平仪检定器实测值,格; L——光学计测量轴线至检定器工作台回转轴线的距离, L=(0.2±0.0005)m; X——光学计的读数,mm; d——检定器的标称分度值,d=0.005mm/m。
况下,测得为 3%μm,然后经上级技术机构进行检定,其检定结果为 3%μ m。由此,本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得到验证。
13
十一、结论
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符合检定规程要求,可以开展水平仪检定器的检定校准工作。
十二、附加说明
14
级
二等、三等
计
xxx 研究院
量
器
具
自检
本
级
水平仪检定器检定装置
计
(0~180)mm
量
Urel=2.0%
器
具
检定
水平仪检定器:
下
(0-1.5)mm/m
一
级
MPE: ±6%
计
量
器
具
6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考核方法:选取一比较稳定的水平仪检定器,在装置正常工作条件下,对其示值误差进
行测量,在 6 小时内重复测量 10 次,得到一组测量结果,计算其重复性标准偏差 s
2
100
以上两项合成为:
u2
(△Xi
)=
u2 1
(△Xi
)+
u2 2
(△Xi
)
=0.0000822 +0.0000452 =8749×10-12 mm2
验光镜片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验光镜片检定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计量标准负责人筹建起止日期说明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四、环境条件………………………………………………………………()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九、计量标准的测量确定度验证…………………………………………()十、结论……………………………………………………………………()十一、附加说明………………………………………………………()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测量方法:依据JJG579-1998验光镜片箱检定规程所规定的检定方法:直接测量法。
2、数学模型:d D =D m -D nd D :被检镜片的顶焦度示值误差D m :焦度计的顶焦度测量值 D n :被检镜片的标准值 3、标准不确定分量的来源、评定:3.1焦度计分辩率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 1:由于被检焦度计顶焦度的最小读数为0.01D,估计其为均匀分布,故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 1 = 0.01/=0.0058D 其可靠程度为90%,则自由度 V 1 = 503.2 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 2:按A 类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选一验光镜片箱,用焦度计对其-5.00的镜片进行测量,读取10次测量结果,记录如下: n12345678910X i -5.00 -5.01 -5.00 -5.00 -5.00 -5.02 -4.99 -5.01 -4.99 -4.99χ =n1∑=ni ix 1=-5.001DU 2 = S 单 ==0.0099D V 2 = n-1= 9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3.3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U C = =0.0115D3.4扩展不确定度:U=k ×U C=2×0.0115=0.0230≈0.02D 3.5不确定度结果报告:P=-5.00D±0.02D。
验光仪研究报告

验光仪研究报告验光仪研究报告一、引言验光仪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设备,用于测量眼球的屈光度和散光度,以确定眼镜或隐形眼镜的度数。
本报告旨在介绍验光仪的原理、分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原理验光仪的原理是通过光学原理测量眼球的屈光度和散光度。
验光仪主要由凸透镜、凹透镜、棱镜、分光棱镜、目镜、瞳孔测量器等组成。
通过调节这些部件的位置和角度,可以使光线在眼球中聚焦或发散,从而测量眼球的屈光度和散光度。
三、分类验光仪根据使用方式和功能可分为手动验光仪和自动验光仪。
手动验光仪需要人工调节各个部件的位置和角度,操作较为繁琐,但价格较为便宜。
自动验光仪则可以通过电脑程序自动调节各个部件,操作简便,但价格较为昂贵。
四、使用方法使用验光仪前需要先进行瞳孔扩张,以便更准确地测量眼球的屈光度和散光度。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 让患者坐在验光椅上,调整椅子高度,使患者的眼睛与目镜平齐。
2. 让患者闭上一只眼睛,用瞳孔测量器测量瞳孔的大小。
3. 通过调节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光线在眼球中聚焦或发散,让患者看清楚视力表上的字母或图案。
4. 根据患者的反应,调节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度数,直到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视力表上的字母或图案。
5. 测量散光度时,通过调节棱镜和分光棱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光线在眼球中发生折射,测量眼球的散光度。
五、注意事项1. 使用验光仪时需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 在进行瞳孔扩张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3.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反应,避免过度调节度数,导致视力不适。
4. 使用自动验光仪时,需要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避免出现故障。
六、结论验光仪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设备,通过光学原理测量眼球的屈光度和散光度,以确定眼镜或隐形眼镜的度数。
使用验光仪需要注意卫生、瞳孔扩张、测量方法和设备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验光镜片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验光镜片检定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计量标准负责人筹建起止日期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四、环境条件⋯⋯⋯⋯⋯⋯⋯⋯⋯⋯⋯⋯⋯⋯⋯⋯⋯⋯⋯⋯⋯⋯⋯⋯()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九、计量标准的测量确定度验证⋯⋯⋯⋯⋯⋯⋯⋯⋯⋯⋯⋯⋯⋯⋯⋯()十、结论⋯⋯⋯⋯⋯⋯⋯⋯⋯⋯⋯⋯⋯⋯⋯⋯⋯⋯⋯⋯⋯⋯⋯⋯⋯⋯()十一、附加说明⋯⋯⋯⋯⋯⋯⋯⋯⋯⋯⋯⋯⋯⋯⋯⋯⋯⋯⋯⋯⋯()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验光镜片箱主要由正、负球镜片,正、负柱镜片,棱镜片,辅助镜片,试镜架等组成。
验光镜片箱的检定由准确度为±0.06(D) ~± 0.25(D) 的焦度计进行,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
、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上级计量标准本所计量标准受检计量器具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选一验光镜片箱,用本所焦度计对-5.00D 的镜片进行10 次重复测量,测量数据如下:10 2x i xs=± i 1=0.0096D10 1s=0.0096D≤不确定度评定中重复性测量时的S单= 0.0099D 所以重复性合格。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方法:1、选一稳定的被测对象每隔一个月以上,用该计量标准进行一组N 次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该组的测量结果,共观测m 组(m≥4)。
医用激光源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医用激光源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
填写日期2020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3)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5)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6)
五、环境条件 (6)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7)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八、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验验 (9)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0)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2)
十一、结论 (13)
十二、附加说明 (13)
注:应当提供《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记录》。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在装置正常的工作条件下,选两组同等级计量标准标准对同一台性能稳定的医用激光源进行检测得出如下数据:
单位:mW
检定点 本标准装置数据 同等级标准装置1 同等级标准装置2
平均值 200
200.10
200.10
200.00
200.07
依据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检测数据应满足如下公式:
U
Y Y n
1
-n ≤
--
,则验证通过。
因为200.1-200.07=0.03<×0.06=0.05
故本装置质量检定结果的验证符合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验证通过。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计量标准负责人XXXXX建标单位名称(公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填写日期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目的()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五、环境条件()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朔源和传递框图()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十一、结论…………………………………………………………………...(十二、附加说明()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为适应本地区(各企业、部门)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建立多参数监护仪检定装置。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心电监护仪检定仪是一台具有方波、正弦波、三角波输出的超低频信号源,它针对的是心电监护仪及多参数监护仪的心电图显示部分的检定,是由检定仪输出信号,由被检心电监护仪描记相应的波形后对波形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测量,分析,从而得出检定结果,故计量标准工作原理属直接测量,整套装置由由电监护仪检定仪、多参数病人模拟器、无创血压监护仪,脉搏血氧模拟器组成。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一个稳定的波测对象,心电监护仪检定输出Imv 的标准方波信号,对其重复测量十次,测得数据如下:(单位:Mv )1.0011.0001.0000.9991.0001.0011.0000.9991.0001.001 其平均值为1.001Mv心电监护仪检定仪对心电监护仪的25mm/s 记录速度的方波信号直接测量十次,测得数据如下:(单位:mm/s )25.05,25.00,25.10,25.00,25.10,25.05,25.00,25.05,25.05,25.10平均值为25.05mm/s10-1其重复性为S (y )其重复性为S(y)飞=0.041mm/s所得到的重复性不大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所采用的重复性数据a )幅度二0.29%,U =o不确定度为B 类评价0.5%”b )时间U jb=^^二0.29%,U =o不确定度为了类评价(2)数显仪器由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X 2估计其按矩形分布,则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a) 幅度u=0.29%"V=0.029% zn1000^Vb) 时间U=0.29x 1S=0.029% zn1Su_ =ocu_不确定度为B 类评价 不确定度为B 类评价U 3=007%二0.04%, 3v'3= u_不确定度为B 类评价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测量原理对心电监护仪及多参数监护仪收心电部分的检定,是由该检定装置输出信号,由被检心电监护仪描计相应的波形,对比波形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测量、分析,从而得出检定结果,故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是直接测量: 、数学模型根据测量原理假设数学模型,若标准器输出为X ,被检仪器读取值为Y ,则数学模型为;Y=X ]+△式中:Y —被检仪器的读取值X ]—标准器的输出△—表示各测量不确定度来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本次评定中关重考虚以下三个不确定度来源的影响:① 数显仪器由其有限分辨力引入的影响 ② 钢直尺分度误差引入的影响 ③ 由于操作人员读数引入的影响据标准器技术说明书和《规程》对该检定装置工作环境条件的要求为: 环境温度:(20±10)°C 相对湿度:小于80%在常规检环境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则环境条件对该装置的影响不考虚三、计算标准不确定度分量:(1) 标准器的输出X1由标准器技术说明书指标,幅度准确度(峰峰值)80.0mV 〜30.0V ±0.5%最大允许误差为0.5%,频率:20mHz 〜500mHz ±0.1%,估计为矩形分布,可知标准器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2) 尺厘米分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X 3钢直尺厘米分度误差为0.07%,估计其按矩形分布,则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3)重复性引入的测理标准不确定度,此项为不确定度A 类评定,标准器输出1mV ,25mm/s 信号,收电监护仪分别描记波形后用分规、钢直尺分别读取波形数值,如下表所示:四、相关性各输入量之间未发现有任何值得考虚的相关性五、不确定度概算表2给出了各不确定分量的汇总表表2心电监护仪不确定分理汇总表六、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上述标准不确定度彼此独立,所以:幅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幅度=C幅度七、被测量分布的估计由上述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可知,在幅度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中,占优势的两个最大分量的分布各不相同,其中一个是矩形分布,另一个是近似正态分布,两个最大分量对合成分布的贡献相近,所以无法估计被测量的分布,也就不可能根据分布来确定包含因子K,因此只能假定取K=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眼镜片顶焦度标准器组建立计量标准单位
计量标准负责人
筹建起止日期
说明
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
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填写,要求字迹工整
清晰。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四、环境条件………………………………………………………………()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确定度验证…………………………………………()
十、结论……………………………………………………………………()十一、附加说明………………………………………………………()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测量方法:
依据JJG892-95验光机检定规程所规定的检定方法——直接测量法。
2、数学模型:
d D =D m -D n
d D :被检焦度计的顶焦度示值误差
D m : 焦度计的顶焦度测量值 D n :标准镜片的标准值 3、标准不确定分量的来源、评定: 3.1 标准镜片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 1:
按B 类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根据资料可知顶焦度标准镜片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 1=0.02D ~0.03D ( K=3 ) 自由度V 1=∞
3.2 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 2:
按A 类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选一工作稳定的焦度计,用+10D 的标准镜片对其进行测量,读取10次测量结果,记录如下: n
1
2
3
4
5
6
7
8
9
10
X i 10.00 10.01 10.00 10.00 10.00 10.02 10.02 10.00 10.00 10.00
χ =
n
1∑=n
i i
x 1
=10.005
U 2 = S 单 =
=0.0085D V 2 = n-1= 9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3 被检焦度计分辩率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3:
由于被检焦度计顶焦度的最小读数为0.01D,估计其为均匀分布,故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U 3 = 0.01/=0.0058D 其可靠程度为90%,则自由度 V3 = 50
3.4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
U C = =0.0317D ( U1=0.03D )
U C = =0.0224D ( U1=0.02D )
3.5扩展不确定度:
U=k ×U C=2×0.0317=0.0634≈0.06D ( U1=0.03D ) U=k ×U C=2×0.0224=0.0448≈0.04D ( U1=0.02D )
即扩展不确定度为:0.04D~0.0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