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部班组管理创新成果

合集下载

《铁路运输班组管理》课程课程报告(1)

《铁路运输班组管理》课程课程报告(1)

《铁路运输班组管理》课程报告姓名:专业:班级:学号:目录一、内容摘要 (1)二、正文 (1)1、引言 (1)2、主体 (2)2.1 (2)2.2 (5)3、总结 (6)三、意见建议 (7)1、个人质量的提升可以多多开展活动,并且给予一定奖励。

(7)2、班组安全风险管理可以多多进行演练,使班组群体可以熟练冷静的面对突发情况。

7四、参考文献 (7)《铁路运输班组管理》课程课程报告一、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铁路实现了迅猛发展。

随着铁路的重载化、快速化、现代化的发展,铁路运输班组管理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诸多不适应的问题。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屏障。

如何适应铁路现代化发展,将新时代的安全监管技术,班组群体质量提升的方法方式与旧思想旧方法相互融合,提升班组的安全风险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已成为铁路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一些自主查询资料进行探讨。

二、正文1、引言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尽责的一项基本义务,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措施.这就不仅需要巩固和完善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而且需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一切先进的管理经验,应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之中。

所以班组内成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就显得额外重要,如果要提升班组的安全风险管理,首先要提升对班组群体的安全意识培养,而培养结果与培养效率都与班组内成员的个人素质水平有关,所以须得先提升个人素质,再去进行班组群体的集体安全意识培养,进而提升班组的质量管理水平,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过硬的质量,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也不可能深入的被消费者认可接受,更加不可能战胜对手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因此,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所以班组的安全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水平是息息相关的。

铁路班组工作的自我总结5篇

铁路班组工作的自我总结5篇

铁路班组工作的自我总结5篇篇1在过去的铁路班组工作中,我经历了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

我想通过这次总结,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和评价。

一、工作背景与目标我所担任的铁路班组工作,主要负责某区段铁路运输的日常运营和维护管理工作。

我们的目标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工作内容与成果1. 运营管理* 优化列车运行图: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列车运行时间,减少了列车等待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 强化安全管理:加强了列车运行的安全管理,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乘客和员工的安全。

*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培训和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质量,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2. 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了因设备故障造成的运输中断。

* 及时维修: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维修,减少了损失。

* 设备改造:提出了一些设备改造的建议,提高了设备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3. 问题解决* 解决列车延误问题:通过对运行图进行调整和优化,减少了列车延误的情况发生。

* 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寻求解决方案,减少了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

三、反思与展望1. 优点与不足* 优点:在工作中,我能够积极面对挑战,善于沟通协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能够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不足:在工作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加强与同事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还需要更加果断和敏锐。

2. 未来计划* 加强团队协作:在未来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同事的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我也将积极寻求同事的建议和意见,共同提高工作效率。

* 提高专业技能:我将继续学习铁路运输和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 加强安全管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安全管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优秀班组管理成果展示

优秀班组管理成果展示

优秀班组管理成果展示(三)工会 2014/11/27 10:38:35《班组共建靠大家》铁路运输部轻油计装车间关广生2014年,铁路运输部轻油车间三班在分公司向炼化企业第一方阵进军的大环境下,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强班组管理,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创建“学习型、安全型、创新型、节约型、和谐型”班组。

铁路运输部轻油车间三班作为分公司成品油出厂运输单位,担负着(接卸油品种类和数量)出厂的接卸任务,安全、高质量的让成品油出厂是轻油三班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

自开展创建“五星班组”劳动竞赛活动以来,轻油车间三班全体成员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攻坚克难,圆满地完成了轻油车间各项生产任务。

加强培训,举一反三,打造“学习型”班组技术培训工作是班组建设的基础,车间有技术大比武,班组有技术小比武,班组学习不拘泥于传授,每一轮班都要进行小测试。

轻油三班还实行班组学习“六个一”,每个员工都要做到“每日一题,每周一讲,每月一小考,每季一大考、半年一总结、每年一比武”。

班组在给成员压力的同时,还积极给大家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学习上的优势激发出来。

在保留原来的每日一题的基础上,发挥老师傅的重要作用,实行师徒连带,奖罚连带,这样不仅让老师傅的才能有用武之地,更提高了普通职工的学习热情,形成优势互补。

另外,班组培训课堂不局限于授课聆听,而是走到现场,实现边学边干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班组骨干勤奋好学,带动全班人员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经验供大家学习讨论,从解决“一个问题”变成解决“一类问题”,不断提高班组成员驾驭现场设备的操作能力,全班每年参加技术比武获奖率都有大的提高。

除了班组内部竞赛以外,班长还带领班组职工积极参加车间开展的各种竞赛活动,使班组在车间开展的各种竞赛活动中名列前茅,并在车间各种竞赛中屡创佳绩。

我要安全,人人有责,创建“安全型”班组安全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企业的效益、企业的稳定、职工的生命,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

动与静交织的亮丽风景——邯钢运输部实施精细化管理纪实

动与静交织的亮丽风景——邯钢运输部实施精细化管理纪实
在 在 的 行 动
技能和工作 效率 , 利用人力资 源门禁 系统 、 物流跟踪系统 、 调
度 计 划 系统 、 号 识 别 系 统 、 限 速 传 系 统 、 子 监 控 系统 、 车 无 电 物 流 管 控 系 统 、 星 定 位 系 统 等 信 息 化 手 段 , 高 工 作 和 生 卫 提
邯 钢 运 输 部 , 车 、 轨 、 口 , 劲 的 动 力 汇 聚 成 强 大 火 铁 道 强
么 样 才 能提 高产 量 ? 此 . 们 加 强 职 工 操作 培 训 . 高职 工 为 他 提
的力 量 ; 洁 、 整 敞亮 、 人 。 新 的活 力 带 给 人 无 限 的 希 望 。 怡 清 精 细 化 管 理 带 给 运 输 人 的 是 指 标 的创 水 平 . 环 境 的大 是 改 观 。 流 畅 的 生 产 线 , 工 作 的 高 效 率 , 追 求 卓 越 的实 实 是 是 是
以人 为本 的企 业文化 . 造的是 精细 打
人 是 企 业 的 核 心 力 量 . 何 激 发 人 的积 极 因 素 , 他 们 如 为
产效率 , 顺利完成 了公司下达的任务。
保 运 输 生 产 线 畅 通 ,对 机 车 的维 护 保 养 是 重 中之 重 . 没 有 良好 的 设 备 打 基 础 。 产 畅 通 将 无从 谈起 。 运 输部 有机 车 生
流 畅 的运输 。 流流 动 的是精 细 物
每 天 在 邯 钢 厂 区 内 运 输 的 火 车 有 几 十 辆 .南 北 东 西 穿 梭 。 张 而 有 序 , 忙 而 畅 通 ,t 继 夜 , 以 继 日 , 而 复 紧 繁 E以 夜 周
1 I
乐 与 线 条 在 时 空 对 接 ;蓝 天 绿 地 、 花 草 树

铁路运输班组年度总结(3篇)

铁路运输班组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铁路运输的一线班组,我们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服务质量、改革创新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现将本班组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安全生产方面1.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确保班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严格执行车辆、设备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3. 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针对现场作业中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服务质量方面1. 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2. 加强班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调配人员,优化作业流程,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3. 积极开展服务质量竞赛活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评比表彰先进,激发班组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改革创新方面1. 积极响应公司号召,推进班组管理创新。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班组管理水平。

2. 加强班组内部制度建设,提高班组执行力。

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班组员工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3. 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提高班组生产效率。

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技术革新。

四、团队建设方面1. 加强班组内部沟通,营造和谐氛围。

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提高团队凝聚力。

2.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 重视团队协作,发挥团队整体优势。

通过加强班组内部协作,提高班组整体执行力。

五、总结过去的一年,我们班组在安全生产、服务质量、改革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铁路运输事业中,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入库成果(交通运输专利)

2019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入库成果(交通运输专利)

附件32019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入库成果(交通运输专利)序号成果编号成果名称专利权人发明人1 2019ZL001 一种多光色一体化航标灯器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航标处、上海船宁贸易有限公司黄纯、吴志华、周需要、陈国伟、甄涛、叶剑文、潘成武、王绍明、史晓平、陆一军、黄东云、杭德平、罗坚、任虹、刘元贞、邵剑福2 2019ZL002 一种危险品运输车辆货物安全监测装置江苏东交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葛浩、潘芳、毛益佳、赵锡娟、宋亚洲、吕扬、郁峰3 2019ZL003 一种雨水径流收集及净化系统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刘学欣、陈济丁、陶双成、李华、王新军、刘勇、陈学平4 2019ZL004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应用方法长江航道局、长江航道测量中心熊学斌、郭晓浩、李国祥等5 2019ZL005 CPG500型无缝线路长轨条铺轨机组铺设无缝线路轨道施工方法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耿锦、潘声啟、贾炳义、周双强6 2019ZL006 沉管内部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林鸣、李一勇、翟世鸿、李增军、冯海暴、刘德进、曲俐俐7 2019ZL007 模拟黄土隧道锁脚锚管端头受力的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长安大学罗彦斌、陈建勋、李栋、杨东辉、于海涛、刁鹏升8 2019ZL008 L型旅客登船桥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胡思唐、谢岗、李春、杨立文、姜永生、陈庆为、冯健理、韦树宝、蒲利国、黄国庆、朱嵘、赵宪花、1序号成果编号成果名称专利权人发明人宁伟婷、周家海9 2019ZL009 大型船舶梳式滑道横向下水偏斜检测方法及控制系统长江航运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王瑞建、陈国庆、姚汉平10 2019ZL010 双三角弦杆—预制桥面板组合梁及快速拼装方法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张建东、刘朵、冯晓楠、金文刚、史健11 2019ZL011 一种结构层寿命逐层递增的耐久性沥青路面设计方法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吕松涛12 2019ZL012 一种管幕间水平动态控制性冻结止水法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军、郭小红、程勇、刘继国、魏龙海13 2019ZL013 一种应用于深水长周期涌浪水域的碎石桩施工方法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张鸿、杨秀礼、翟世鸿、程茂林、徐杰、华晓涛、许磊磊14 2019ZL014 再生制动起重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李海波、饶京川、宋治国、李益琴、谢文宁15 2019ZL015 一种桥面快速铺装专用抗冲击型聚合物快速修复材料甘肃路桥建设集团养护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魏永锋、刘涛、陈仲明、张星宇、王娟霞16 2019ZL016 一种道桥铺装用高韧性冷拌改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张辉、潘友强、张志祥、陈李峰、张健17 2019ZL017 单浮移动离船检测平台水科远大(北京)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俞晓红、周家海、陈庆为、姜永生、孙建锐、马彦敏、宋志国、宁文龙18 2019ZL018 一种成网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新线接入客流预测方法北京交通大学姚恩建、张永生、杨扬19 2019ZL019 多车道自由流车辆匹配方法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胡攀攀、李智、房颜明2序号成果编号成果名称专利权人发明人20 2019ZL020 一种集装箱扭锁自动解锁装置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谢琛、张攀攀、费海波、赵溦、李海波、宋志国、邹云飞、周家海21 2019ZL021 轮式起重机及其纠偏方法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李海波、饶京川22 2019ZL022 一种冷再生用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裴强、庞瑾瑜、赵队家、刘少文、马德崇、畅润田、郭赢赢、杜素军23 2019ZL023 潮间带施打大直径钢管桩沉桩方法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张佩良、刘凤松、陈强、杨庆明、李德刚、丁文智、李格平、肖纪升、李泽、张海生、张乐平24 2019ZL024 一种双向通航港口船舶调度优化方法大连海事大学张新宇、姜玲玲、陈向、陈华、林俊、郭子坚、荣凯、姚舜、丛林25 2019ZL025 一种带有护壁的水下浇筑根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殷永高、孙敦华、章征、朱福春、赵先民、向文风、朱瑞允、李东旭、王凯、王重阳26 2019ZL026 一种检测闸门漏水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河海大学陈达、廖迎娣、欧阳峰、李莉、张峰27 2019ZL027 一种空心管柱水下浇筑自浮式内模系统及其应用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殷永高、章征、张立奎、朱福春、吕奖国、赵公明、郑伟峰、王凯、纪厚强、沈宜萍28 2019ZL028 三主桁刚性悬索加劲连续钢桁梁带加劲弦的顶推施工方法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方继、梁崇双、张时利、王雨舟、宋进军、邢文彬、曹晗、丁仕洪、伍超然、王海峰、阮蔚平29 2019ZL029 一种沥青路面压实系统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永力实业有限公司吉增晖、李豪、张立宏、吴春颖、张丽丽、冯登超、卢勇、郭桂爽30 2019ZL030 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化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及用途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曹东伟、季节、张艳君、张海燕、贾晓鹏31 2019ZL031 一种中高水头碍航船闸改扩建工程基于双层廊道的新船闸取水系统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国强、张公略、刘本芹、李浙江、李君3序号成果编号成果名称专利权人发明人32 2019ZL032 隐藏式GPS定位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江小明、章建雄、黄伟鹏、刘天才、翁汉彬、章和盛、李远慧、蔡锐容、郑得荣33 2019ZL033 一种北斗地基导航网络运管系统交通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国交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晶、卢红洋、沈兵、于渊、周子麟34 2019ZL034 航标灯灯质智能化检测系统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烟台航标处张临强、杨庆勇、崔志伟、孙小鹏、郑建华、孙波、张恒泉、冯冬梅、蒋学府、丛少佳、张高峰35 2019ZL035 一种车辆滚装船防扭转变形结构及工艺方法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孙启荣、江斌、殷小勇、徐宏伟、王同山36 2019ZL036 斜拉桥索塔体外锚固结构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钱东升、张强、殷永高、孙敦华、文坡、杨灿文、石建华、冯云成、章征、朱福春、王旋、李翠霞、蔡銮、王士刚、宋松林、吕奖国、赵先民、丁蔚、郑伟峰、赵公明、沈宜萍37 2019ZL037 基于车载自诊断系统获得道路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的装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吴楠38 2019ZL038 一种超声波探头检测移动装置河海大学吉伯海、袁周致远、傅中秋、程苗39 2019ZL039 桥梁防撞消能用锚碇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王丹、付耀华40 2019ZL040 一种空心管柱水下浇筑施工方法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殷永高、章征、张立奎、朱福春、吕奖国、赵公明、郑伟峰、王凯、纪厚强、沈宜萍41 2019ZL041 用于实桥检测的辅助检视装置河海大学吉伯海、傅中秋、王秋东、何翠颖42 2019ZL042 用于人字闸门背拉杆调整的自动加力装置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吴鹏、覃祥孝、陈明华、李然、曾维、郑卫力、孙庆、杨靖、王东4序号成果编号成果名称专利权人发明人43 2019ZL043 一种虚拟船载陀螺罗经操作训练系统大连海事大学杨晓、廉静静、任鸿翔44 2019ZL044 一种具有憎水自洁功能的低表面能防眩板荆门市鑫福瑞交通安全设施有限公司李星45 2019ZL045 一种重力式码头防装卸机械倾斜基础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侯志强、徐宏伟、王筱雨46 2019ZL046 一种管控系统的前场管控装置江苏东交工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薛志伟、周华军、宋亚洲、倪东艳、王杰47 2019ZL047 一种旋转薄膜紫外光老化箱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长安大学闫秋波、冯振刚、陈志国、李新军、郑继光、栗培龙、王书娟、胡光胜、陈浩48 2019ZL048 水中预制钢平台安装施工方法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吴乾坤、江俊波、闫朔、张亚海、朱正伟、杨军宏、49 2019ZL049 一种路面养护施工设备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董元帅、侯芸、崔璟、田春玲、张艳红、肖利明、戴建华50 2019ZL050 一种带有护壁的水下浇筑式管柱及其施工方法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殷永高、孙敦华、张立奎、吕奖国、赵先民、赵公明、郑伟峰、朱星虎、明昕、葛德宏51 2019ZL051 乳化沥青砂浆的制备方法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闫子才、宿万、黄玉华、王宇峰、黄海52 2019ZL052 一种桥梁加固方法以及预应力高强钢丝网锚具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北京公科固桥技术有限公司张劲泉、任红伟、庞志华、王来永、武俊彦、杨亚林53 2019ZL053 集装箱吊具液压回转和倾转装置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饶京川、李海波54 2019ZL054 一种集装箱吊具减摇装置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饶京川、李海波5序号成果编号成果名称专利权人发明人55 2019ZL055 起重机复合运动控制方法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李海波、饶京川、宋志国56 2019ZL056 多点同步升降装置及其升降方法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高雄、覃祥孝、李然、金锋、曾维、郑卫力、陈国仿、耿希明、杨靖、王向东57 2019ZL057 轨道吊自动化堆场操作控制系统及集装箱自动装卸方法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李勋、杨志新、安国利、马会军、张弸、信毅、褚英双、马国学、杨荣、易应强、王洪亮、李恩恩、高海涛、张磊、季成、王福忠、刘彬、张彪、陈培、唐友、范唯、林宏彬、周小峰、吕靖轩、王毅刚、陈彦58 2019ZL058 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轨道的制作方法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刘建成、谭柱荣、吴海建59 2019ZL059 沉管隧道用半刚性管节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林鸣、刘晓东、尹海卿、周山水、李毅、吕勇刚、梁桁、张志刚、黄清飞、林巍6。

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申报书

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申报书

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申报书(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项目名称:专业领域:第一申报单位:推荐单位: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申报书(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一、项目基本情况二、项目简介(可公开宣传)三、主要科技创新(不超过5页)四、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获科技奖励情况注:请填写全称并按照获奖(省部级及以上)的重要程度排序。

六、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项)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多个单位可复制表格并排序)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第一完成人签名:年月日九、推荐单位意见十、书面主要附件表注:本申报书中内容应如实填写并在提交的书面材料中附上佐证材料复印件,按书面主要附件表中规定的顺序用彩页隔开附后。

无法提供证明材料的不可填写表中相应内容,否则按照提供虚假信息处理。

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申报书(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填写说明《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申报书》(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是交通运输部认定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申报书》(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A4纸竖装。

申报书及其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装成册,无需另附加封面。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应当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对完成推荐项目贡献最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要求不超过10个。

主要完成人:按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要求不超过15个。

项目的鉴定(验收、评估、评审)专家不能作为完成人。

任务来源:按项目任务的来源填写相应的类别,A.国家计划: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项目,A1、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A2、863计划,A3、973计划,A4、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A5、其他计划;B.部委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C.省、市、自治区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由省、市、自治区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C1、北京市科技计划,C2、其他计划;D基金资助:指以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D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D3、其他基金;E企业:指由企业自行出资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F国际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G自选:指本基层单位提出或批准的,占用本职工作时间研究开发的项目;H其他:指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如:其他单位委托、非职务项目;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指上述各类研究开发项目列入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如属于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请注明项目编号),要求不超过300个汉字。

党建引领 创新驱动 打造新时代“红色火车头”——运输部“火车头”党建工作法

党建引领 创新驱动 打造新时代“红色火车头”——运输部“火车头”党建工作法

企业党建MODERN ENTERPRISECULTURE1192021.8(上)第22期 总第565期党建引领 创新驱动 打造新时代“红色火车头”——运输部“火车头”党建工作法孟华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运输部党委摘 要 文章以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运输部在应对铁路运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的党组织建设工作为例,从基层党委、党支部、党员三个层次,探索实践“火车头”党建工作法。

关键词 铁路运输产业 党建引领 红色火车头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1)22-119-02“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这个“火车头”就在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诞生在炮火纷争的战争年代、拥有光荣历史传统的“毛泽东号”机车,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是中国火车头的“火车头”。

一直以来,运输部党委赓续“报效祖国、忠于职守、艰苦奋斗、勇当先锋”的“毛泽东号”精神的红色基因,瞄准“打造区域性绿色综合运输物流基地”发展定位,秉先行官之志,承大动脉之责,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打造不畏艰难、追求卓越、勇往直前的“红色火车头”。

一、党委领航,打造“红色引擎”动力源“红色火车头”是否能行稳致远,动力是关键。

运输部党委从亮好“信号灯”、铺好“行车轨”、驱好“主动轮”、拉好“安全线”四方面,定机制、搭平台、建载体,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亮好“信号灯”,把准发展方向。

党委的决策部署,就是火车头前行的灯塔。

一是整章建制确保信号准。

修订完善党委会、主任层工作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实施办法,实现决策事项清单化,运行机制规范化,责任主体明确化,保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二是深化改革确保线路通。

行车组织模式完成从传统的3人一台车到当前的1人一台车的转变,打造了“源于国铁,优于国铁”的新模式。

创新实施“一站三场”调度集中指挥模式,实现自动化、集中化管控。

三是守正创新确保能量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输部班组管理创新成果项目名称:坚持手表定理,明晰班建发展思路项目单位:工务段姜立松班时间:2008年11月坚持手表定理明晰班建发展思路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工务段姜立松班一、问题的提出一个组织和个人在发展的历程中,最大的忌讳就是没有主见,作为基层班组更是如此。

在日常的班组管理和建设中,如果没有清洗的发展思路,开展工作、举办活动“虎头蛇尾”,经常地朝令夕改,今天一个新理念,明天一种管理创新,缺乏核心主线,那么最终将导致职工反感,班组建设方向迷茫。

莱钢的班组建设历史已经很长久了,提出并全面创建学习型班组工作也有近8年的历程了,这期间,运输部工务段的姜立松班之所以能够走在莱钢班组建设的前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时刻坚持了创建学习型班组这条主线,但是在具体的运作中,他们也经常地迷茫,特别是“下一步该怎么走?”这个问题更成为他们创建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坎儿”。

2007年初,该班组引入归零理念,开始实施归零管理,在年底深度归零反思中,他们接触到“手表定理”,对班组发展的主线和思路问题引起重视,并于2008年初提出了“坚持手表定理,明晰班组建设发展思路”这一管理课题,对班组的发展思路进行全面定位。

二、手表定理的简介与含义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

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理应用于班组管理和建设,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组织或个人无所适从。

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三、实施措施基于手表定理的启发,该班组对自己当前和今后至少10年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全面理顺和重新定位,为班组发展确立长远发展思路。

在实施中,他们采取的思维方式是:建设什么样的班组?(选择载体)——为谁而建?(围绕的核心)——为了什么?(创建的目的)——想得到什么?(创建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创建氛围)——怎么去建设?(创建的工具)——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促进机制)主要包括:(一)确立班组建设的主导理论与主载体。

对于各类管理理论,没有好坏和先进落后之分,所有的是那种理论更适合自己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理论已经在该班组扎根渗入,所以他们将该理论作为了自己的主导理论,并在班组建设中时刻坚持“一条主线”的创建思路,其做法概括起来就是:坚持学习型班组创建这条主线不变。

他们把创建学习型班组比拟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将其它的各种新管理理论等视为计算机的各种工具软件应用。

在具体运作中,对于班组引入的诸如职业生涯设计等新管理理论或理念、自我开展的归零管理等特色活动仅作为是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而不当做主线理论;对于公司和班组主管部门或单位要求开展实施的各种管理创新活动,如QES体系、六西格玛、卓越绩效管理以及打造高绩效团队等融入到主线创建载体,均作为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推动载体,而不将其作为主线载体。

如果班组的创建发展载体没有主副之分,就如同在计算机里安装了两套杀毒软件,最终相互克制,谁也杀不了病毒。

同时,加大学习型组织理念在班组的导入和渗透程度,并在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拓展,达到既遵循《第五项修炼》,又超越《第五项修炼》的境界。

(二)确立班组的核心文化内涵。

从创建学习型班组以来,在全班职工的共同努力,姜立松班组逐渐形成了许多良好的班组文化,包括:亲情化文化、人性化安全文化、人岗合一化现场管理文化、养成化作业文化、反思文化,等等,这些优良的传统小文化,对该班组长盛不衰的强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该班组同外界交流和接待高层领导检查指导时,经常被问及“你们的核心文化是什么?”这样的话题,由于之前没有考虑这方面内容,面对提问,他们无法用精炼的语句做出回答。

2008年初,在手表定理的启示下,他们对班组的核心文化内涵进行了提炼总结,将“育人建班,持续发展”作为他们的核心文化,即:通过培育职工成长成材,提高职工的素质和品格来推动班组的建设,在班组建设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营造和形成良好的育人、高效、和谐的班组氛围与环境,再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职工同班组在相互促进中持续发展。

这个核心文化内涵也充分体现了莱钢的“共赢共享,直到永远”的核心价值观和学习型组织的“以人为本”理念。

在确立了班组的核心文化内涵之后,该班组对自己的各类文化的主副关系进行了理顺,即:对现在已经形成的和将来可能形成的所有班组文化,均要服务于核心文化,除核心文化之外的所有文化均视为分文化。

他们的认识是,班组所有的基础管理工作和活动,无论是任务完成、质量、安全管理,还是技术创新、设备管理等内容,都是由人在管理,人员才是班组的主体和根本,所以要把人员的素质提升作为首要任务。

如果把人之外的基础管理内容作为主体对象,要么按下葫芦起来瓢,要么治表不治根。

(三)确定班建的目的。

自创建学习型班组以来,该班组的创建目的先后经历过自我管理、自主管理和文化管理,其目的仍然停留在管理上,到底怎么才算是自主管理,怎么才算是文化管理,很难去准确的界定,所以只能算是一种模糊概念,班组职工也无法确切领会。

为此,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该班组将这种模糊的目的进行深化,重新定位,把“打造高效小团队,具备变色龙能力”作为创建的目的。

该班组的高效小团队包括管理小团队和技术小团队两个团队,当然,这两个小团队并不是由班组的两部分人组成,而是均由全班成员共同参与形成。

他们的思路是:对于管理小团队,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手段,营造全员管理班组的氛围,以此提高职工参与班组管理的意识,培养每个人的管理能力;对于技术小团队,则先让每名职工都具备高技能,而后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每个高技能的单体融合成团队。

这两个小团队并不是相对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从而形成班组的高效小团队,具备能够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难题,适应各种环境下的突变这样一种综合性的变色龙能力。

(四)确定班建的最终目标。

在日常的班组管理中,任务、安全、质量等工作都有各自的具体指标,但是,作为这些动态的管理项目,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在变化,往往注重了某一项,而顾不上另一项,顾此失彼的现象经常发生。

该班组在深度分析后,本着全面整体推进和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原则,把各种小指标、各类专项目标统统整合为一个目标,即:卓越绩效,也是该班组用心工作理念在班组建设目标上的渗入。

改变过去仅仅满足于月任务完成100%、安全事故零目标、质量率100%等小指标,而是天天做到比这些小目标值更好。

也就是将班组管理的每一项内容的管理目标时刻保持在最佳状态。

(五)确定班建主导性氛围及创建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外部环境是班组建设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当外部条件具备后,其内部氛围的营造是班组进行有效建设的关键条件。

该班组在反思多年创建经验的基础上,认为下面三种氛围是推进班组创建进程的必须条件,也是针对班组的发展,采取手段、开展活动、选择工具的具体导向,更是运作班建载体、围绕核心内涵、实现目的和目标的具体体现。

1、学习氛围:学习氛围的好与否,决定着一个班组的发展潜力,是班组发展的基础。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该班组多年来一直在努力的一个方面,前几年,他们比较注重学习形式和追求学习效果的高技能。

这种做法也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班组职工的高技能化形成,职工的心理需求、技能提高走向开始发生变化,如果班组仍然搞“一刀切”式的学习形式,势必引起职工心理逆反;如果继续单纯注重证书式高技能,那么,一旦职工到了高级技师这个层次,还怎么提高?为此,该班组对学习氛围的营造导向进行了纠偏和重新定位,即:学习形式是必要的,而不是必须的,将激发职工的学习欲望,帮助职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职工具备高强的学习毅力、悟力和能力,以及学习与工作相互转化的能力作为发展方向。

班组本着引人而异、按人所需的更为人性化的原则,突出学以致用,强调团队学习,全力营造氛围,创造条件,争取机会。

其中最具体的一个例子,就是2008年度个人愿景的制定,班组一改过去统一项目的做法,除了技术创新项目外,其它所列项目及目标值均由职工自主决定,拓宽了职工的学习发展领域。

2、共同管理氛围:班组是全班职工所共有的班组,不是班长或某一个人的班组,该班组的这种认识也充分体现了职工是企业主人翁的观念。

但是,怎么让职工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自己的责任感和具备管理班组的能力,才是问题的关键,为此,该班组确立的营造共同管理氛围的导向是:人人不但是技能全才,还是管理全才,不是班组长胜过班组长,培养职工成为复合型人才。

这里提及的管理,并不单纯指就会管理某一方面、某一件事或某一个岗位,而是指班组管理内容中的人、财、物、环节等各个方面。

旨在培养职工能干、会管、善写、敢言的能力,培育职工的责任感和管理能力。

只有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职工才可能积极的参与班组建设,才可能形成管理小团队和技术小团队,班组才可能持续发展。

3、文化管理和熏陶氛围:文化熏陶的力量大于制度管理的威力。

一个班组如果经常的触及规章制度,总是处在制度约束下的被动状态,那么许多时间和精力将被白白的内耗,不但无法有效的建设班组,甚至使班组失去控制。

2004年,该班组注意到班组文化的作用,开始着手提练和不断形成各种文化传统。

并于2006年正式提出文化管理班组,但是对于怎样去实施,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发展导向。

2008年初,在明确了班组的核心文化内涵之后,他们将文化管理和熏陶氛围定为今后班组主要营造氛围之一,并确定了发展导向,即:制度素养化、已有的优良传统不但保持还要继续发扬、围绕着核心文化不断的形成各种小文化、人员之间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追求卓越绩效的过程中不断改良、自动进行自我检验、定期进行反思归零,实现自我调整和自我愈合。

上述三种氛围的不断营造和形成,最终会形成班组的一种和谐,使班组时刻处于一种最优的状态。

要达到这种状态,成功营造上述三种氛围,就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活动,选择有效的实施工具来实现。

对于怎么来营造氛围?该班组近几年开创了众多的措施活动,如:不断修订完善愿景体系、实施轮值班长、目视对错定置管理、编写班组文化手册、建立班组和个人档案等特色活动,确实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但是,对于这些活动,他们仅仅是作为适合本班组的解决问题所必须的手段和工具,并不是将开展活动当作目的。

对于今后,在开展活动,选择工具方面,他们不做硬性和具体的确定,除了保留继续实施上述这些有效的做法外,该班组只是在实施的原则上进行了定位,即:实用性原则、解决问题原则、避免赶时髦原则、不拘形式和不违背政策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