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wu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作业规程
矿井名称:四季春煤矿施工单位:综采工区工作面名称:1163综采工作面施工负责:
编制人:黄延忠编制时间: 2015年7月1日审批:
技术科:机电科:
安检科:地测科:
调度室:通防科:
地测副总:机电副总:
通风副总:机电矿长:
生产矿长:安全矿长:
总工程师:矿长:
目录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地质 (4)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4)
第二节:煤层情况 (5)
第三节:煤层顶板情况 (5)
第四节:地质构造 (7)
第五节:水文地质 (6)
第六节:瓦斯地质 (6)
第七节:储量计算 (8)
第二章: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流程 (9)
第一节:采煤方法 (8)
第二节:采煤工艺 (10)
第三章:生产系统 (11)
第一节:工作面设备布置 (11)
第二节:生产系统 (12)
第四章:一通三防 (14)
第一节:预计瓦斯涌出量、相对涌出量 (14)
第二节:“一通三防”安全措施 (21)
第三节:瓦斯防治 (23)
第四节:综合防尘、防灭火系统 (37)
第五节:安全监控系统 (42)
第五章:顶板管理 (50)
第六章:劳动组织循环与经济指标 (56)
第七章:煤质管理 (59)
第八章: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60)
第九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94)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地质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8
第二节:煤层情况表2 工作面煤层情况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情况
表3 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
工作面煤岩综合柱状图(1:200)(附图1)
第二章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流程
2.1 采煤方法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采区设计方案及我矿开采经验,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1、工作面采高
工作面煤层厚度最大1.65m—0.53m,平均厚1.50m,回采期间,沿煤层顶、底板回采。
2、落煤方式
根据所选支架性能及我矿开采M16煤层的经验,选用MG320/710-WD3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落煤。
3、. 装煤及运煤方法
工作面选用SGZ764/800型面溜运煤,由采煤机自行装入溜子运走。
运输机采用支架推移油缸移置,推溜滞后煤机大于10~15m,机头、机尾采用单体配合推移油缸移置。
2.2采煤工艺:
1 进刀方式
煤机由端部斜切方式进刀,单向割煤,煤机往返一次割一刀,进刀方式图见附图。
2 工艺流程
煤机从下端部穿刀上行割煤到机尾→跟机拉架→煤机从机尾往下扫浮煤到机头→从煤机上滚筒往上移溜。
(详见循环作业图表)
3、工艺要求:
(1)割煤:煤机单向割煤,自行装煤,沿煤层顶、底板回采,顶底板割平,不出现台阶、煤壁平直、无伞檐。
工作面采高不低于1.5m。
(2)移架:移架滞后机组后滚筒4~6架,进行跟机移架立即支护顶板,拉架必须在溜子运行过程中进行,拉架时要随时观察子的运行情况,发现溜子运行负荷增大时,必须及时停止拉架,待溜子开空后,方可继续拉架,若煤壁松软、顶板破碎时,应及时拉超前架,支架要移成一条直线,初撑力达到要求,支架接顶严实,移架步距为0.6m。
(3)推溜:在煤机割煤后,滞后煤机10~15 m依次按顺序移溜到机尾,推溜一律在溜子运行中进行。
推溜使用液压支架推溜千斤顶进行。
(4)清理:工作面面溜在推移过后,必须将支架底座前方和支架间空隙的浮煤及连杆机构内外的浮煤清理干净,拉架前,必须将其前方浮煤(矸)由人工用铲攉入溜子中运走。
第三章生产系统
3.1 工作面设备布置
工作面机电设备布置系统图见附图
1、面部溜子一部,型号为:SGZ764/800KW,运输能力为:450t/h。
2、超前溜子一部,型号为:SGW40T/2×55(90m),电机功率为:2×55KW。
3、交流电牵引采煤机一部,型号为:MG300/710-WD3。
表6 工作面主要机电设备及技术特征
5、皮带共计2部:型号DTL-80/30.2×55kw。
6、运巷:环形水仓安DM85-43×3KW水泵两台,(其中一台备用),单台排水量85m³/h。
涌水量小期间用风动隔膜泵排水,涌水量大时用潜水泵排水。
回巷:环形水仓安两台DM85-43×3KW水泵。
中回巷:在中回巷下帮人工挖出300×300mm水沟,水自流到各个水窝,用隔膜泵分段排到前方水窝。
在泄水巷下口提前挖出1.5m长×0.8m宽×1m深的沉淀池,用6寸管将水引到环形水仓。
7、乳化液泵站一套:
表3.3 乳化液泵主要技术参数(BRW315/31.5)
3.2 生产系统
3.2.1运输系统
1、原煤运输路线:1163工作面面部溜子→运巷超前溜子→可缩皮带→ 1163运巷皮带→1163上山皮带→一水平运输石门皮带→皮带→主井皮带→地面→洗煤厂
2、材料运输:
(1)、采用1吨矿车或专用平板车运输。
(2)、运巷: SQ-80/75型无极绳绞车1部。
(3)、回巷:SQ-80/75型无极绳绞车2部。
(其中16#层联络巷一部,1163中回巷1部)。
(3)、运输路线:(运巷)地面←→一水平车场←→1163运巷←→1163工作面。
(回巷) 地面←→副井←→一水平车场←→1163中回巷←→1163工作面。
第四章一通三防
一、预计瓦斯绝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
预计1163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
1、预计煤层瓦斯含量
根据XX理工大学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12月提供的四季春煤矿M16煤层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M16煤层瓦斯含量为18.46 m3/t。
2、预计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
煤层瓦斯储量:
W储=Q地×W含
式中:W储——煤层瓦斯储量, m3
Q地——煤层地质储量, t,
W含——煤层原始瓦斯含量, m3/t,
W储=Q地×W含
=92.09×18.46=1699.98万 m3
4、已抽放瓦斯量:
1163采面瓦斯预抽采用在运输巷及回风巷及1163上瓦斯巷施工顺层平行、穿层钻孔进行预抽。
1163回风巷于2012年11月10日起开始抽放,1163运输巷于2013年9月3日起开始抽放,1163下瓦斯巷从2012年3月开始抽放。
1163上瓦斯巷从2012年7月开始抽放。
截止2015年5月30日止,1163综采工作面共抽瓦斯纯量1158万 m3
5、煤层瓦斯预抽率:
N=(Q已/W储)×100%
式中:N——煤层瓦斯预抽率,%
W储——煤层瓦斯储量, m3
Q已——已抽放瓦斯量, m3
N=(1158÷1699.9)×100%
=68.1%
6、经抽放后的煤层瓦斯含量为:
W含1=W含×(100%-N)
式中:W含1——开采层开采时的瓦斯含量(经抽放后的煤层瓦斯含量), m3/t,
W含1=18.46×(100%-68.1%)
=5.88 m3/t
回采期间总的瓦斯涌出量:
q 采=q1+q2
式中:
q1:开采层瓦斯涌出量 m3/t
q2:临近层瓦斯涌出量 m3/t
一、开采层瓦斯涌出量
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薄及中厚煤层不分层开采时,开采层瓦斯涌出量,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q1——开采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³/t;
K1——围岩瓦斯涌出系数;K1值选取X围为1.1~1.3;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碳质组分较多的围岩,K1取 1.3;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K1取1.2;全部充填法管理顶板K1取1.3;
K2——工作面丢煤瓦斯涌出系数,用回采率的倒数来计算,开采M2煤层的厚度在一分区平均厚度达1.33m,回采率取95%;K2=1.05
K3——采区内准备巷道预排瓦斯对开采层瓦斯涌出影响系数,参照AQ1018-2006标准附录D选取,采用长壁后退式回采时计算公式如下:K3=(L-2h)/L
式中:
L——工作面长度:250.5m;
h——掘进巷道预排等值宽度m,按表D-1取值11.0;
b——巷道宽度:4.5m。
K3=(L-2h)/L=(250.45-2×11)/250.5=0.91
m——开采层厚度,取1.33m;
M——工作面采高,取1.5m;
W0——煤层原始瓦斯含量,18.46 m³/t;
Wc——运出矿井后煤的残存瓦斯含量,m³/t;参照AQ1018-2006标准附录C选取。
表D-1.
巷道预排瓦斯带宽度值巷道煤壁
暴露时间T/d
不同煤种巷道预排瓦斯带宽度h/m
无烟煤瘦煤或焦煤肥煤、气煤及长焰
煤
25 6.5 9.0 11.5
50 7.4 10.5 13.0
100 9.0 12.4 16.0
150 10.5 14.2 18.0
200 11.0 15.4 19.7
250 12.0 16.9 21.5
300 13.0 18.0 23.0
H值亦可采用下式计算:
低变质煤:h=0.808T
高变质煤:h=(13.85×0.01183T)/(1+0.0183T)
根据本矿实测情况,残存瓦斯含量取5.6m³/t。
q1=1.3×1.05×0.93×1×(18.46-5.6)=16.32m³/t
二、邻近层瓦斯涌出量
邻近层瓦斯涌出有14号层,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邻近层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
q2——邻近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³/t;
mi——第i个邻近层煤层厚度 m;
M——工作面采高 m;
ηi——第i个邻近层瓦斯排放率,%,本矿采高小于4.5m参照AQ1018标准附录D.1选取;
W0i——第i个邻近层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³/t;
Wci——第i个邻近层煤层残存瓦斯含量m³/t,参照开采层选取。
因此邻近层M14煤层瓦斯涌出量为:
QM1——M14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³/t;
M14——M14煤层厚度,取0.4m;
M——M16煤层工作面采高,取1.6m;
η1——M14煤层瓦斯排放率(M2和M6的层间距为12m),按图D.1选取25%;
W01——M14煤层原始瓦斯含量,19.5 m³/t;
Wc1——M14煤层残存瓦斯含量,M14煤层挥发分为(Vr)/%为6.92~13.18选取3.68m³/t。
qM1=(19.5-3.68)×1×25%=3.96m³/t
三、采空区(含围岩)瓦斯涌出量
根据经验,工作面正常回采时采空区相对瓦斯涌出量占开采层、围岩与临近层总和的10-20%,取15%,则1163工作面正常回采时采空区相对瓦斯涌出量为m³/t。
qk=0.15×(18.46+2.91)=3.20(m³/t)
回采时的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q=q1+q2+qk
=16.32+3.96+3.2
=23.48 m3/t
7、开采1163综采面时的绝对瓦斯涌出瓦斯量合计为
换算成绝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日产960吨,则:
q绝23.48×960/1440=16 m3/min
二、瓦斯来源分析:
根据对1163采面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的计算,统计各种瓦斯涌出量,如表:
回采1071综采工作面时瓦斯来源统计表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围岩及本煤层的瓦斯涌出量占总量的83.1%;临近层的瓦斯涌出量占总量的16.9%;因此,1163工作面回采时瓦斯涌出量主要来源于本煤层及临近层。
三、回采期间的配风
1、按风速计算: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采煤工作面、掘进巷道中
的煤巷和半煤岩允许风速为0.25-4m/s,因此该工作面取允许风速最大值4 m/s进行计算,巷道断面为10.2㎡,即最大配风量为:4×10.2×60=2448m³/min。
2、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工作面及邻近层抽放瓦斯总量为:本煤层瓦斯抽放+邻近层及围岩瓦斯抽放+采空区瓦斯抽放。
抽采应达到的指标为:本煤层预抽后可解吸瓦斯量应达到瓦斯含量降到6m³/t以下,按照日产量960t计算,则1163采面本煤层抽采率达40%以上取60%,则本煤层应抽绝对瓦斯量(960t×18.46m³/t×60%/1440min)16m³/min;1163采面邻近层及采空区(含围岩)抽采率按照50%计算应抽放瓦斯为(960t×(3.96m³/t+3.20m³/t)×50%/1440min)=0.72m³/min。
故此,1163采面抽放瓦斯总量为:15.38+0.72=16.1m³/min
通过抽放计算可知需风排的瓦斯量为:
23.48(绝对瓦斯涌出量)-20.35=3.13m³/min。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 q / CCH4×k
式中:Q —工作面需配风量,m³/min;
q —经抽放后需风排瓦斯量,m³/min;
CCH4—工作面瓦斯最高允许浓度,0.8% ;
K—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备用风量系数,该数值应经过观察实测后取得;通常综采工作面取1.2~1.6,实际按1.5计算。
即:Q=100×3.13×1.5÷0.8=587(m³/min)
2、按工作面人员数量计算
Q采=4N=120 m³/min
式中: 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30人;
3、按工作面风温计算
Q采 = Vc·Sc·Ki
式中: Vc—采煤工作面适宜的风速,按23~26℃风温选取为1.5~1.8m/s;
Sc—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10.20m2;
Ki—采煤工作面长度系数,工作面长度150~200m时,选取为1.2;Q采 = Vc·Sc·Ki=1.6*60*10.20*1.2=1175m³/min
4、按风速验算
工作面最小通风断面10.20 m2,综采工作面风速V=Q/S=1175/10.20/60=1.92m/s。
根据上述计算,设计综合选取采面配风1175 m3/s,采面风速为1.92m/s, 则0.25m/s<1.92m/s<4m/s(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因此1163工作面配风选择1175m³/min。
一、通风瓦斯管理安全措施
1、通风工区测风员每10天必须对1163工作面的风量测定一次,发现风量减少,必须立即查清原因,及时向通风工区汇报,由通风工区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需要调整风量时,通风工区必须编制调整风量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有关部门及领导审批同意后,严格按措施要求执
行。
2、通风工区每班安设一名专职瓦检员,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现场交接班制度,严禁脱岗或班中睡觉,严禁虚报、假报、谎报瓦斯检查数据。
3、瓦检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的人员担任,并持证上岗。
4、当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0.8%时,瓦检员必须立即通知现场班长立即停止工作面采煤机及刮板输送机的运转;当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0.8%时,瓦检员必须立即通知现场班长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安排人员站岗,禁止人员进入瓦斯超限影响X围。
5、当上隅角瓦斯浓度≥0.8%时,现场瓦检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当上隅角瓦斯浓度≥0.8%时,当班瓦检员必须通知现场施工单位班排长: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设置栅栏、警标、并安排人员站岗,禁止人员进入瓦斯超限影响X围。
6、当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0.8%时,瓦检员必须立即通知现场班长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安排人员站岗,禁止人员进入瓦斯超限影响X围。
7、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风流中瓦斯超限时的撤人X围为:工作面及运输巷人员撤到距下出口20米外, 1163补回巷的人员全部撤到三片口车场,1163补回巷人员撤到防突风门外;由回采单位现场班长安排人员在距煤壁20m的1163运输巷、1163回风巷防突风门外站岗、1163补回巷防突风门外,由施工班长安排人员配合瓦检
员在1163运巷距工作面20m外、1163回风通道距13回风石门15米处,1163回风巷防突风门外,1163补回巷防突风门外、1163补回巷回风通道与1164回风绕道上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瓦斯超限影响X围;由班长安排现场机电工立即切断1163运巷、1163工作面、1163回巷、163补回巷的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8、站岗人员未得到现场班排长的撤岗命令不得离岗,站岗期间严禁脱岗或岗中睡觉。
9、因瓦斯超限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只有当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时,方可恢复送电;因瓦斯超限停止工作的,只有待瓦斯浓度降到0.80%以下时,恢复工作。
恢复工作时,由瓦检员通知现场班长,由班排长撤岗。
10、瓦检员必须监督好回采单位施工人员施工上隅角的隔离墙,并按当班瓦检员要求随时挂好上山角风幛,使上隅角瓦斯浓度随时处理在
0.8%以下。
二、瓦斯抽采安全组织措施
1、通风工区测流工每七天应对1163综采面的抽采系统进行一次全面观测,发现抽采负压下降、抽采浓度降低、或抽采流量减小时,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使瓦斯抽采负压处在最佳状态。
2、抽采工区每天安排管路维护工对瓦斯抽采管路巡查、放水、维护,保证管路不积水,不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出现管路积水、漏气,不得影响瓦斯抽采效果。
3、瓦斯抽采泵维护工经常对瓦斯抽采泵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保证瓦斯抽采泵连续、正常运转,防止无计划停运瓦斯抽采泵。
4、抽采泵司机必须经常观察瓦斯抽采泵运行情况。
当发现抽采异常或抽采浓度降低时,必须立即向抽采工区及矿调度汇报,由抽采工区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当出现无计划停泵时,瓦斯抽采泵司机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及通风工区汇报,由矿调度立即通知1163采面现场班长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1163工作面、1163补回巷、1163回巷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由瓦检员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现场班长安排人员站岗,禁止人员进入停运瓦斯抽采泵影响X围。
瓦斯抽采泵停运后的撤人、停电X围与瓦斯超限时的撤人停电X围相同。
抽采工区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向矿调度汇报。
6、有计划停运瓦斯抽采泵时,需要停运瓦斯抽采泵的单位必须编制停运瓦斯抽采泵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经矿有关部门及领导审批同意后,严格按措施执行。
7、瓦斯抽采泵停运,恢复抽采后,瓦检员必须先检查瓦斯,只有当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浓度<0.8%,上隅角瓦斯浓度<0.8%时,运输巷风流中瓦斯浓度<0.5%后,方可恢复工作,恢复送电。
8、入井人员必须爱护瓦斯抽采管路,不得随意拆卸,敲打、损坏瓦斯抽采管。
9、瓦斯抽采管上严禁堆积物料,当瓦斯抽采管上堆放物料时,瓦检员必须向矿调度及通风工区值班人员汇报,矿调度根据汇报的具体情
况,安排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防止瓦斯抽采管受压造成瓦斯抽采管漏气,影响抽采效果。
三、消除突出危险效果验证安全组织措施
1、消除突出危险效果验证由通风工区防突工进行,每次进行消除突出危险效果验证后,防突工必须现场填写防突控制管理牌板。
防突控制管理牌板必须填写K1值,允许推采距离。
回采单位必须按照允许的推采距离组织生产,不得超距离回采。
必须制作消除突出危险效果验证报表上报矿有关部门及领导。
回采单位每班将推采进尺向矿调度及通风工区、安检科、地测科、技术科汇报,便于各单位掌握推采情况,防止超距离回采。
矿调度、安检科、施工单位、地测科、技术科必须悬挂防突控制管理牌板,并及时填绘。
每月由通风工区牵头,安检科、回采单位、技术科、机电科参加,对该面进行一次防突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各有关单位必须及时整改。
四、防灭火安全组织措施
(一)、防治外因火灾
1、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
2、工作面及其运、回巷不得进行电焊、气焊及喷灯焊接工作。
3、施工单位每月必须指定人员对灭火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发现失效、过期、损坏的灭火器应及时更换。
4、回采单位机电工必须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大班机电工每
天、小班机电工每班至少对该面及其运回巷、回风下山、回风通道的电气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电气设备失爆。
(二)、灭火措施
1、发现有煤层自燃发火预兆时,由抽采工区向有煤层自燃发火点打钻注阻化剂进行灭火。
自燃发火点小时,可采取措施直接灭火
2、当发生电气火灾时,不得使用水进行灭火,必须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使用水进行灭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再用水进行灭火。
3、当发生电气火灾以外的火灾时,可以使用一切尽可能的措施进行灭火。
4、用水进行灭火时,必须从着火点边沿逐渐向着火点中心进行,不得用水直接向着火点中心进行灭火。
5、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向矿调度汇报,矿调度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单位及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6、不能进行灭火时,矿调度必须通知采区各地点人员沿避灾路线迅速撤出地面。
7、采用2寸管由运巷向采空区注氮进行防灭火。
五、施工隔离墙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视上隅角瓦斯情况而定)(一)、隔离墙技术要求
1、工作面每推采2刀,施工人员用编织袋装沙袋建一道隔离墙,沙
的粒度不得大于5mm。
施工隔离墙前,锚网支护段必须用断筋钳将施工地点上帮钢筋网剪掉。
隔离墙施工必须对顶、底及上帮进行掏槽,掏槽必须见硬底、硬邦,严禁将隔离墙砌筑在浮煤(矸)上。
砌筑隔离墙时,编织袋必须一横一竖堆砌,即堆砌第一层横排编织袋后,第二层编织袋必须竖排堆砌(隔离墙必须堆砌平、直),到隔离墙施工结束。
砌筑隔离墙与工作面上隅角上帮必须成30—45°角,隔离墙必须与顶、底、帮、工作面最后一台支架接触紧密。
隔离墙严禁堆砌成单层墙,严禁拆老墙来堆砌新墙且严禁撤出老隔离墙。
隔离墙施工结束后,隔离墙四周及隔离墙编织袋与编织袋之间必须用黄泥勾缝,不得漏风。
如果采空区内较空时,下隅角必须砌筑隔离墙,减少老塘漏风,以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量。
下隅角砌筑隔离墙的质量标准与上隅角砌筑隔离墙的标准相同。
(二)、施工隔离墙的安全组织措施
施工时间为,每1.2米施工一道隔离墙(即每进两刀就必须施工一道隔离墙),且必须在拉完上出口架子后,方可施工上隅角隔离墙。
三、施工工艺:
沿上隅角切顶线施工隔离墙:采用编织袋装煤粉砌筑墙体,施工上隅角隔离墙时,必须由内向外、由下到上一层压一层地施工,且编
织袋煤粉不得超过半袋,层与层之间必须压实,隔离墙与帮、顶搭接严实并且用黄泥勾缝封堵严实;隔离墙施工好后,必须用黄泥勾缝,要保证隔离墙严密不漏风,施工隔离墙时必须有弧度,严禁出现直角拐弯。
四、施工隔离墙管理规定:
1、施工隔离墙必须先向通风工区值班室和调度室汇报,隔离墙由综采工区负责施工,施工隔离墙时沿1163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切顶线设置一道隔离墙长度不小于6米,厚度不小于0.8米且用双层沙袋墙砌筑,角度400—450左右,由瓦检员和安检员进行监督,
2、必须保证隔离墙施工质量,必须用黄泥勾缝,要保证隔离墙严密不漏风,施工隔离墙时必须有弧度,严禁出现直角拐弯。
3、施工隔离墙前,由瓦检员汇报调度室,调度室通知综采工区电工切断1163工作面及回风巷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源,煤机及工作面运输机断电闭锁后,方可施工隔离墙,
4、施工隔离墙前,煤机必须停在工作面中部位置,
5、施工隔离墙期间,1163回巷除施工隔离墙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撤离回风巷,工作面人员撤离上隅角50米外,设岗人员由综采工区跟班区长或班组长负责,安检员负责监督,
6、施工隔离墙期间,所有人员必须服从瓦检员指挥,严禁乱敲乱砸,
7、施工隔离墙时必须把帮、顶、底的浮货清完后方可砌筑,且严禁回撤原有的隔离墙,
8、施工隔离墙期间,瓦检员必须挂好上隅角处风幛,监测工加强监测系统工作管理,探头严格按标准进行吊挂,要保证探头的灵敏、可靠、发挥其正常的报警、断电功能,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9、施工上隅角隔离墙时,必须在施工地点20米X围内进行冲尘,洒水浇湿后,方可施工隔离墙,
10、施工隔离墙时,必须在砌筑处打上液压支柱,防止隔离墙垮塌,
11、施工隔离墙时,必须采用引风幛处理瓦斯,只有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进行施工,
12、施工隔离墙期间,1163采面上隅角的高低负压抽放系统必须正常抽放,如发生停泵所有人员必须撤到进风流巷道中,
13、施工隔离墙结束后,瓦检员负责检查上隅角处瓦斯,只有瓦斯浓度恢复0.8%以下施工单位方可恢复施工,
14、施工隔离墙结束后,瓦检员必须向调度室汇报,
六、防治粉尘安全组织措施
1、1163运巷、回巷、工作面架间喷雾必须能覆盖巷道、工作面全断面,且雾化必须良好。
在割煤、移架之前,先将喷雾打开。
2、工作面架间每台支架安设一组架间喷雾,回巷重新安设三组喷雾,第一组距上出口煤壁10~20m,第二组距第一组30m,第三组距第二组50m,回巷喷雾由综合工区安设好,经验收合格后交予施工单位管理。
3、1163在回采期间,1163各个点喷头雾化效果必须良好,运输机在运煤过程中,必须开启喷雾洒水降尘。
4、1163运、回巷及支架上的煤尘,由回采单位每班安排人员冲洗,不得出现煤尘堆积、超限情况。
5、通风工区安排人员按规定定期对采煤工作面及回风巷的粉尘进行测定,并上报有关部门及领导,发现粉尘超限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责令有关单位严格执行防尘措施。
6、隔爆水袋由通风工区经常检查,发现水量不足或水袋损坏,要及时加水或更换。
7、防尘管路由回采单位经常检查、维护,保证不间断供水,当防尘管路不能供水时,采面不准生产、割煤。
8、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
七、通风路线
1163综采工作面采用W型通风
新鲜风:主井→一水平运输石门→16#层联络巷→1163进风下山→1163运输巷→1163工作面。
乏风流: 1163工作面→1163回风巷(1163补回风巷)→1163回风通道(1163补回风通道)→16#层回风绕道→一水平回风反石门→总回风井→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