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的认识(课件)(共24张PPT).ppt

将生活画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 调动学生生活经验 感悟相反意义的量
0是分界点 奠定 基础
二 研究“画”,感悟意义
讨论二: 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要引入负数?0是正数吗?
负数的引入可以非常简洁的表示和正数相反意义的量。 0不是正数,因为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二 研究“画”,感悟意义
认
识负数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 第2页例1、第3页例2
在《数与代数》领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 自然数、分数和小数,主要是关于0和正数的学习, 《负数》的学习将使学生对数的认识加以扩展,为 第三学段《有理数意义和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1 . 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表达 能力。(任务一) 2 . 感悟正数、负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知道 数可以分为正数、0和负数,感受分类讨论的思想。(任务二、任务三) 3. 初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情境中正数、负数、0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要引入负数? 0是正数吗?
抽象概括 能力
分析推理 能力
聚焦核心 突破重难点 定位准确
感悟分类 讨论思想
三 延伸“画”,深化内涵
-10 -20
三 延伸“画”,深化内涵
-20 -10
负数
分界点 相反意义的量
正数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正数、负数以及0的直观模型,为下一节课掌握用数轴上的 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奠定基础。
单一例子
多种例子
本质属性 自主探索 充分感悟 多个例子
正、负数:相反意义的量 0:分界点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说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具准备:多**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说教学过程:一、承前启后1、出示主题图。
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
(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什么意思?-2℃和 2℃各**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说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二、学习引领1、教学例1 。
(1)教师说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
(教材第2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说课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说课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说课第【1】篇〗认识负数数学说课稿《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初步能认、读、写负数;第二部分是负数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根据教学目标,我在备课时首先思考要不要把两课时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来思考,也就是把认识正数、负数、 0 的意义与用它来表示,理解,运用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教学。
为了不让自己盲目地整合,首先在班里进行了调查。
1 、你知道负数吗? 2 、在哪见过的? 3 、为什么要用负数?第一个问题 95% 的同学能回答知道。
第二个问题大多数同学提到的是温度与电梯中见到的。
第三个问题同学们是不知道的。
从三个问题的回答中,我决定两部分内容不完全整合,借鉴第二部分的部分内容。
把这堂课的'目标定为: 1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相关。
3、初步感受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第一板块:在温度计中认识负数。
在这个板块中分为以下几个子目标: 1 、会读温度计,理解- 4 0 C , 0 0 C 、 +4 0 C 表示的意义。
2 、会用正负数来记录温度。
3 、在分类中感受 0 是个很特殊的数,它不属于零上几度也不属于零下几度。
4 、认识正数,负数的概念。
第二板块:在数轴中理解正数、负数、 0 的意义,大小关系,没有最大的正数,也没有最小的负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的认识》课件

负数的认识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中关于负数的知识。
负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学习负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在银行存款时,如果账户余额为负数,表示欠款;在天气预报中,负数表示低温;在购物时,如果价格下降,我们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
我们来学习负数的乘除法。
负数的乘法与正数的乘法类似,只需要将符号相同的数相乘,然后将结果加上负号。
例如,3 × (2) = 6。
负数的除法则是将除数乘以被除数的倒数,然后加上负号。
例如,3÷ (2) = 3 × (1/2) = 3/2。
通过学习负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加减乘除运算,同时也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谢谢大家!负数的认识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中关于负数的知识。
负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学习负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在银行存款时,如果账户余额为负数,表示欠款;在天气预报中,负数表示低温;在购物时,如果价格下降,我们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
我们来学习负数的乘除法。
负数的乘法与正数的乘法类似,只需要将符号相同的数相乘,然后将结果加上负号。
例如,3 × (2) = 6。
负数的除法则是将除数乘以被除数的倒数,然后加上负号。
例如,3÷ (2) = 3 × (1/2) = 3/2。
通过学习负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加减乘除运算,同时也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谢谢大家!除了负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我们还需要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
当比较两个负数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绝对值来判断大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
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
1、从温度中相反量的表示方法了解正、负数。
(1)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平时看电视吗?请看屏幕(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这熟悉的音乐和画面告诉大家,即将播出的电视节目是?老师从这个节目中收集到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信息,并用温度计表示出来了(如下)(2)观察汇报:仔细观察这些温度计,你知道了什么?(上海是零上4℃,南京0℃,北京零下4℃)(3)比较,产生冲突。
引导学生任选两个城市的温度做比较。
当有比较上海和北京时,师故作狐疑:北京和上海的温度不一样吗?让学生再次强调,一个是零上4摄氏度,一个是零下4摄氏度。
质疑: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表示和区分这种意义相反的量?(4)认识+4和-4,学习读写法。
(5)练一练,及时巩固。
【说明:零上4℃和零下4℃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和区分呢?这一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有局限性,从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需求,在这种积极的内驱指引下,主动学习开始了】2、从海拔中相反的量的表示进一步认识正、负数。
(1)介绍吐鲁番和珠穆朗玛峰,引出海拔的认识。
用逐层揭示谜底的方法介绍这两个地方。
珠穆朗玛峰:这是一座山峰,这是一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吐鲁番盆地:这是一个盆地,这是全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因为海拔的原因,这儿一天当中的温差特别大,所以那儿的哈密瓜特别甜……(一直揭示到学生能猜出答案为止)联系课件中的图,采用闪烁虚线的效果让学生认识海拔。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负数的认识

西安 6℃ −4℃
拉萨 6℃ −6℃
武汉 6℃ 4℃
海口 24℃ 18℃
小组讨论
1. 说一说:哪里平均气温最冷,哪里 最热,你是怎么判断的?
2. -13℃和-4℃哪个温度高呢?
−13℃和−4℃哪个温度高呢?
比0℃低4℃ −4℃
比0℃低13℃ −13℃
−4℃>−13℃。
温度计上面的 温度要比下面 的温度高。
5+13=18(℃)
答:这天的温差是18 ℃ 。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前面可以写“+”,但通常不写,而负数前面的“−” 必须写。 正数前面可以读“正”,但通常不读(如果有“+”号 必须读),而负数前面的“负”必须读。
公元纪年——正负数在时间里的应用
第一单元 负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
“− 13℃”是什么数呢?怎么读? 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沈阳现在是 −13℃了!
“13℃”和“− 13℃”的意义相同吗?
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2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
气温预报(2022年1月21日20时—2022年1月22日20时)。
观察左图,你 发现了什么?
−
3 8
读作负八分之三。
负
试着读一读:−5。 读作:负五
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如果为了 与负数对比也可以加上正号,如+3,读作正三。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5
“0”作为正数和负数
4 3
的分界点。
2
1
0
−1
−2
0既不是正数,也不
−3 −4
是负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例,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珠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先放在心里)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会用到负数,请看这是妈妈12月份家庭收支记录。
(打开书)二、设计记事卡1、观察收支记录,了解其中的内容。
2、讨论有没有更好的记录方法。
3、提出“设计一张记事卡,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小组合作完成。
4、交流设计记事卡。
5、评价学生设计的记事卡,说一说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用负数表示支出钱数的记录方式较简单。
三、典型事例师: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1、教师介绍教材中用正、负数表示的典型问题。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四、练一练1、让学生自己填空。
2、先了解养鸡场的记录内容,其次设计表格,最后交流设计的表格,鼓励学生算出目前有鸡蛋的千克数。
3、鼓励学生给自己家设计一张记事卡。
五、问题讨论1、先看图了解奶奶取款时发生了什么情况?2、讨论“结余—200元”是什么意思?3、推算一下奶奶卡上原来有多少钱?教学后记:通过吐鲁番盆地、楼房地下层等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设计记事卡,使学生了解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收入和支出,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的第一课时,本课知识点包括第2~3页列1、列2及相应的“做一做”《负数》是学生已经认识了的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负数的引入是数系的一次扩展。
通过学习,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本课的目标有三个: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观察和讨论,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3、通过实列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负数,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对0的认识以及理解正数、负数与0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很好的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巧设情景,感知引入——引出负数我们都知道,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他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于是,我改变原有课本呈现的室内室外温度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记录三条意义完全相反信息,(课件出示)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并强调要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等学生用形形色色的方式记录完以后,我紧接着又抛出一个问题:刚才大家表达的只能自己明白,能不能找到一个统一的记录方法呢?让学生利用小组交流,优化方法。
创设这三个情景,其目的有两个:一、这些情景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赛中的进球丢球;学生的转进转出;生意的盈利亏损比教材中的温度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这些情境中隐含了本节课的重点,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也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比如有用符号“√”“×”来表示,还可能会用箭头来表示,用文字表达,当然,也有学生会用正负数来表示,虽然他们的答案形式各样,但都有本质上的联系,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动态生成学习目标:认识负数,用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这里不禁让人觉得“负数”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这样的引入,使学生自身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这时的学习,已化被动为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数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
(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
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预设:①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②500.00和-500.00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500元,一个是支出500元。
(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
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预设: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车时上客5人、下客6人;货物运进200吨、运出150吨……
(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
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3、500、4.7、,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
如-3、-500、-4.7、-等,这些数是负数。
那么0是什么数呢?(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
(4)基本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设计意图】在具体生活实例中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认识正数、负数,初步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
同时在出示的负数中有-7、-5.2、-3,让学生感知负数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好多时候要用到正数、负数,让我们一起接着看一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和夜间的平均温度相差多少度?
2.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5题。
(1)仔细读题,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有什么不明白的?(介绍:海平面就是海的平均高度;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
(2)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你知道你所在城市的海拔高度吗?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3.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1)仔细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请表示出悉尼、伦敦的时间。
北京时间用什么表示?
(3)以北京时间为标准,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时间记为-2时,你知道它此时的时间吗?
(4)你还知道此时其他时区的时间吗?试着表示出来。
4.课件出示练习题。
某食品厂生产的120克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120±5)克”的字样。
小明购买一【您现在访问的是六年级数学教案,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袋这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117克,请问厂家有没有欺骗行为?为什么?
(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120±5”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120克记作0克,117克可以记作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信息,让学生学习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丰富了对正数、负数意义的理解。
(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你知道吗?”内容。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看了介绍,你对负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负数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同学们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