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各章习题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

1-4. 电路如图所示,试求支路电流I.IΩ12解:在上结点列KCL 方程:A I II I I 6.301242543-==+-++解之得: 1-8.求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及电压xU 。
53U解:由KVL 方程:V U U U 5.2,53111=-=-得 由欧姆定律,A I I U 5.0,5111-=-=得所以是电源)(电压源的功率:,05.251123)52(151<-=-⨯-===⨯+=W I P VIU V X1-10.并说明是发出还是消耗源功率试求图示电路两独立电,。
10A解:列KVL 方程:A I I I I 5.0010)4(11101111==++⨯+⨯+-,得电路两独立电源功率:,发出)(,发出。
W I P W I P A V 38411051014110-=⨯⨯+-=-=⨯-= 2-6如图电路:R1=1Ω ,R2=2Ω,R3=4Ω,求输入电阻Rab=?解:含受控源输入电阻的求法,有外施电压法。
设端口电流I ,求端口电压U 。
Ω====+-=+=+=9945)(21131211211I UR IU II I R I I R I I I R I IR U ab 所以,得,2-7应用等效变换方法求电流I 。
解:其等效变化的过程为,根据KVL 方程,AI I I I 31,08242-==+++ 3—8.用节点分析法求电路中的xI 和xU .Ω6A3xU 1x I Ω4Ω2Ω2Ω2VΩ1UV 3234解:结点法:A I V U UI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U U U X X X n n n n X n n n n n n n n n 5.16.72432242)212141(21411321)212111(214234121)4121(3121321321321==-⨯=--==+=+++--=-+++--=--+,解之得:,,补充方程:网孔法:网孔电流和绕行方向如图所示:323132132112224123221212242223m x x m x m m m m m m m m m IU I U I I I I U I I I U I I I I ++-==-⨯=-=+++⨯-⨯-=-+++-=,),(补充方程:)()(3—17.电路如图,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电路中受控源发出的功率。
电路原理各章习题

第一套基本题1.1 求图1.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1和电流I1,I2。
设:(1)U S=2V;(2)U S=4V;(3)U S=6V。
图1.11.2 已知图1.2所示电路中电流I5=4A。
求电流I1,I2,I3,I4和电压源电压U S。
图1.21.3 求图1.3所示电路中从电压源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R eq。
图1.31.4 求图1.4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校验功率守恒。
图1.4 第二套提高题1.1 已知图1.1所示电路中电压U=3V。
求由电源端看进去的电阻R eq和电阻R1的值。
图1.11.2 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3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40V。
求负载吸收的功率。
图1.21.3 已知图1.3所示电路中,R1=40W,R e=27W,R b=150W,R L=1500W,=0.98。
求电压增益u2/u1和功率增益p2/p1。
其中p1是u1供出的功率,p2是R L吸收的功率。
图1.3 第一套基本题2.1 求图2.1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R ab。
图2.12.2 试求图2.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图2.22.3 试将图2.3所示电路化成最简单形式。
图2.32.4 图2.4所示电路中,设输入电压为U i,试求U o/ U i。
图2.4 第二套提高题2.1 求图2.1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R ab。
图中各电阻值均为1。
图2.1答案:2.2 求图2.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L。
设I S,R,R L为已知。
图2.22.3 求图2.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图2.32.4 图2.4所示电路由许多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图2.4含R1和R2两个电阻。
设单元数极多,视作无穷大。
(1)设R1=2,R2=1。
求A,B处的入端电阻。
(2)以B点为电位参考点,若每个节点电压是前一个节点电压的一半,问此时R1/R2是多少?第一套基本题3.1 在图3.1所示电路中,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图3.13.2 试用回路电流法求图3.2所示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电压U S。
电路第1-3章习题

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习题 第2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阻元件R 消耗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
A )-5V B )5V C )20VU+R 题1图2.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V A 为( )。
A )2 V B )-4 V C ) -2 V- 2 k 7 k ΩΩ题2图3.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U = (I S + I )R 0 B )U = (I S -I )R 0 C )U = (I - I S )R 0R L题3图I 2题4图4.图示电路中电流I 2为( )。
A )7AB )3AC )-3A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
A )越高 B )越低 C )不能确定6.把图1所示的电路改为图2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 1和I 2将(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221Ω2V 2A图 1图 2+题6图7.图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8.在图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
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I G ,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
A )4和3 B )3和3 C )3和4I RU 2A 14VSS1Ω1Ω..+题7图R R R R R I U 1234GGS....+题8图9.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原理。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加原理( )。
A )可以用 B )不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10.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12V ,I S =2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A )-18VB )18VC )-6VU I ABSSΩ3+题10图.-6V SA.1k 1k ΩΩ题11图11.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V A ( )。
通信电路原理习题课1-4章

波在负载上产生压降,因此对于二次谐波 L1
L2
要求 L2与C构成串联谐振,而对于基频L1 、
L2与C则构成并联谐振,在负载上能构产 生压降,因此:
R1
C R2
1 2
L2C
L1
1
C
L2
计算结果:
L1 =375μH, L2 =125μH
第1-4章
【习题】
2.有一并联回路在某频段内工作,频段最低频率为535kHz,最高 频率为1605kHz。现有两个可变电容器,一个电容器的最小电容 量是12pF,最大电容量是100pF;另一个电容器的最小电容量是 15pF,最大电容量是450pF。试问:
1.15 p 1 3.45 q p
q p
则可以得下列组合,满足条件:
p=1
p=2
p=2
q=2 ,
q=3 ,
代入 fs=
p 1 q p
fi
q=4
得在697. 5、930、1395kHz频率附近会 产生组合干扰哨声
第1-4章
fk pf0 qfs
fk pf0 qfs fi fi f0 fs
3、并联谐振回路如图示,已知:fp=10MHz,Qp=100,Rs=12.8KΩ, R大L功=1率K的Ω条,C件=4为0pFpR,2接L2 入R1系p 数Rp1S2p1,= 试NN12求33=接0.8入,系p数2=p2NN和1435,负回载路R通L频获带得B最W0.7
14
Is
Rs
C
Rp
2 L1
L2
pf0 qfs fi
pf0 qfs fi pf0 qfs fi pf0 qfs fi
p 1 fs q p fi
原题

《电路原理习题集》李玉凤蒋玲编上海理工大学电工电子教研室2008.9目录.............................................................................................................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3)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6)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8)第四章电路定理 (13)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7)第八、九、十一章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 (19)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25)第十二章三相电路 (29)第十四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35)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 电路如图所示,求各个电源的功率,并指出吸收还是释放。
IU S3101-2. 图示电路为某复杂电路的一部分, 已知I 16= A, I 22=- A, 求图中电流I 。
IΩ1-3.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1-4. 电路如图所示,试求支路电流I .IΩ121-5.已知图示电路中R 两端电压为V 8,参考方向如图,试求R 之值。
_+28V1-6.电路如图所示,试求解电流I 1、I 2和I 3。
1-7.求图示电路中的节点电压U a 。
-30k a1-8.求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及电压x U 。
53U1-9.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72 W ,试确定R x 之值。
121-10.并说明是发出还是消耗源功率试求图示电路两独立电,。
10A第二章:电路的等效变换2-1.应用等效变换法求图示电路中的I1与I2。
12V2-2.求图示电路中支路电流I。
2A 2-3.应用等效变换的方法求图示电路中的I L。
LR L2-4.应用等效变换方法求图示电路的最简等效电路。
2-5.求图示各电路的最简单的等效电路。
(a)(b)(c)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电路原理习题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2.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Uab=10V,a点电位为φa=4V,则b点电位φb为()。
A.6VB.-6VC.14VD.10V3.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A.一定为正值B.一定为负值C.不肯定是正值或负值D.有时为正值,有时为负值4.当电阻R上u、i的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A.u=RiB. u=-RiC. u=R ▏i ▏D. u=-Gi5.某一电阻R上的u、i的参考方向非关联,令u=-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
A.200ΩB. -200ΩC. ±200ΩD. ±100Ω13.有一2V电压源,内电阻为0.1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为()。
A.0A,2VB.20A,0VC.2A,0VD.0A,0V14.下列理想元件在电路中总是消耗功率的是()A.电源B.电感C.电阻D.电容15.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且通过计算其电压、电流都为正,即该元件()功率。
A.吸收B.发出C.不能确定D.有时吸收,有时发出19.电源置零,即将电压源▁▁▁▁,电流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开路,短路B.短路,开路C.短路,短路D.开路,开路20.运算放大器理想化的条件为输入电阻Rin=▁▁▁▁,输出电阻Ro=▁▁▁▁,放大倍数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B.0,∞,∞C.0,0,∞D.∞,0,021. 已知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某个元件的端电压为5V,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2mA,则该元件功率状态为()。
A.吸收10WB.发出10WC.吸收10mWD.发出10mW22.已知某元件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吸收的功率为10kW。
如果该元件的端电压为1k V,则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
A.-10AB.10AC.-10 mAD.10 mA23. 已知在关联参考方向下,某个元件的端电压为2V,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5mA,则该元件功率状态为()。
电路原理部分习题解答

电路原理部分习题解答部分习题解答第⼀章部分习题1-1在题图1-1中,已知i=2+t A,且t=0时,,试求=?电场储能W C=?(其中C=1uF )题图1-1解:1-2题图1-2是⼀个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求电压放⼤倍数,再求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吸收的功率。
题图1-2解:,电源发出的功率:负载吸收的功率:1-4题图1-4电路中,=0.5A,=1A,控制系数r=10,电阻R=50。
⽅框内为任意电路(设不短路),试求电流I ?题图1-4解:,1-5电路各参数如题图1-5所⽰,试求电流I为多少?题图1-5解:如图,共有3个节点,6条⽀路,由KCL得:由得:,,节点,,解得:,,,,,1-15在题图1-15所⽰电路中,已知电流源=2A,=1A,R=5,=1,=2,试求电流I、电压U及电流源的端电压和各为多少?题图1-15解:由:1-16题图1-16所⽰电路中,电压源分别为=6V,=8V,R=7,试求电流I。
题图1-16解:,1-17如题图1-17所⽰电路中,发出功率为36W,电阻消耗的功率为18W,试求、、的值。
题图1-17解:,1-18题图1-18所⽰电路中,电压源E=12V,电流源=100mA,电压控制电压源的控制系数=1,=20,=100,试求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题图1-18解:,1-19题图1-19所⽰电路中,电压源E=20V,电阻==10,R=50,控制系数=5,试求I和。
题图1-19解:,,第⼆章部分习题2-1、题图2-1所⽰电路中,给定=1,=2,=3,=4,=5A,=6A,试⽤回路电流法求各⽀路电流。
题图2-1解:以R1 , R3 , R4所在⽀路为树,各⽀路电流:,2-2、题图2-2电路中,已知==2,==1,==3,=4,=6A,=1A,以,,,,⽀路为树,试求连⽀电流和。
题图2-2解:2-4、在题图2-4所⽰电路中,已知=2,=3,=4,=5,==2,=4V,试⽤⽹孔电流法求和。
题图2-4解:列写⽹孔电流⽅程:,代⼊数据解得:2-5、电路如题图2-5所⽰,已知=4,=5,=6,=7A,=8A, =9A,试⽤⽹孔电流法求各⽀路电流。
电路习题集及答案-电路原理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指出图(a )、(b )两电路各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个回路?几个网孔?(a) (b) 习题1.1电路 解:(a )节点数:2;支路数:4;回路数:4;网孔数:3。
(b )节点数:3;支路数:5;回路数:6;网孔数:3。
1.2标出图示电路中,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并判断A 、B 、C 三点电位的高低。
解: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所示:A 、B 、C 三点电位的比较:C B A V V V >>1.3如图所示电路,根据以下各种情况,判断A 、C 两点电位的高低。
解:(1)C A V V > (2)C A V V > (3)无法判断1.4有人说,“电路中,没有电压的地方就没有电流,没有电流的地方也就没有电压”。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解:不对。
因为电压为零时电路相当于短路状态,可以有短路电流;电流为零时电路相当于开路状态,可以有开路电压,1.5求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
(a ) (b ) 习题1.5电路 解:(a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b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1.6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后,AB U 和CD U 的大小。
1.7求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后A 点的电位。
解:开关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开关打开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1.8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及闭合后的AB U 、电流1I 、2I 和3I 的大小。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功率,并说明功率的流向。
(1)V 100A,2==u i ,(2)V 120A,5=-=u i , (3)V 80A,3-==u i ,(4)V 60A,10-=-=u i解:(1)A :)(200提供功率W ui p -=-=; B :)(200吸收功率W ui p == (2)A :)(600吸收功率W ui p =-=; B :)(600提供功率W ui p -== (3)A :)(240吸收功率W ui p =-=; B :)(240提供功率W ui p -== (4)A :)(600提供功率W ui p -=-=; B :)(600吸收功率W ui p == 1.10一盏220V/40W 的日光灯,每天点亮5小时,问每月(按30天计算)消耗多少度电?若每度电费为0.45元,问每月需付电费多少元? 解:(度)630510403=⨯⨯⨯=-W ;每月需要的费用:(元)7.245.06=⨯1.11求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C 、D 元件的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套基本题1.1 求图1.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1和电流I1,I2。
设:(1)U S=2V;(2)U S=4V;(3)U S=6V。
图1.11.2 已知图1.2所示电路中电流I5=4A。
求电流I1,I2,I3,I4和电压源电压U S。
图1.21.3 求图1.3所示电路中从电压源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R eq。
图1.31.4 求图1.4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校验功率守恒。
图1.4 第二套提高题1.1 已知图1.1所示电路中电压U=3V。
求由电源端看进去的电阻R eq和电阻R1的值。
图1.11.2 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3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40V。
求负载吸收的功率。
图1.21.3 已知图1.3所示电路中,R1=40W,R e=27W,R b=150W,R L=1500W, =0.98。
求电压增益u2/u1和功率增益p2/p1。
其中p1是u1供出的功率,p2是R L吸收的功率。
图1.3 第一套基本题2.1 求图2.1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R ab。
图2.12.2 试求图2.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图2.22.3 试将图2.3所示电路化成最简单形式。
图2.32.4 图2.4所示电路中,设输入电压为U i,试求U o/ U i。
图2.4 第二套提高题2.1 求图2.1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R ab。
图中各电阻值均为1 。
图2.1答案:2.2 求图2.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L。
设I S,R,R L为已知。
图2.22.3 求图2.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图2.32.4 图2.4所示电路由许多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图2.4含R1和R2两个电阻。
设单元数极多,视作无穷大。
(1)设R1=2Ω,R2=1Ω。
求A,B处的入端电阻。
(2)以B点为电位参考点,若每个节点电压是前一个节点电压的一半,问此时R1/R2是多少?第一套基本题3.1 在图3.1所示电路中,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图3.13.2 试用回路电流法求图3.2所示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电压U S。
图3.23.3 试用节点法求图3.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流源两端电压U。
图3.33.4 求图3.4所示电路中各独立源发出的功率。
图3.4 第二套提高题3.1 试用回路电流法求图3.1所示电路中电压U。
图3.13.2 试用回路电流法求图3.2所示电路中1A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图3.23.3 用节点电压法求图3.3所示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
图3.33.4 求图3.4所示电路中各节点的电压U1,U2,U3和U4。
图3.4 第一套基本题4.1 用叠加定理计算图4.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图4.14.2 求图4.2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
图4.24.3 图4.3所示电路中,开关S打开时u=13V,开关S闭合时i=3.9A,求线性含源电阻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图4.34.4 图4.4所示电路中,求R L=?时其上获得最大功率,并求此最大功率值。
图4.4答案:4.5 图4.5(a)所示电路中,N为线性无源电阻网络。
已知U S1=20V,I1=-10A,I2=2A。
在图(b)中,N与图(a)中相同,U S2=10V,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b)所示。
求图(b)中2 电阻两端电压U1'的值。
图4.5答案:4.6 用互易定理计算图4.6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答案:图4.6 第二套提高题4.1 用叠加定理求图4.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图4.1答案:4.2 求图4.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x。
答案:图4.24.3 图4.3所示电路中,当R1=8Ω时,i1=1A;若使i1=0.5A时,R1=?。
答案:图4.34.4 用戴维南定理求图4.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答案:图4.44.5 电路如图4.5所示。
当u S=6V,R1=R2=3Ω时,电流i1=i2=1A(图a);当u S=0V,i S=10A,R2=6Ω时,电流i2=2A,i3=6A(图b)。
求图b电路中电压u1。
图4.5答案:第一套基本题5.1 求图5.1电路中电流I和I0。
答案:图5.15.2 求图5.2所示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电阻R in。
答案:图5.25.3 已知图5.3电路中各电阻, 且R5= R6,求。
图5.3第二套提高题5.1 求图5.1所示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电压U o。
答案:图5.15.2 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5.2所示。
(1)求电压增益U o/U S;(2)求由电压源U S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3)当R3=∞时,重求(1)和(2)。
图5.2 答案:5.3 对图5.3所示的运算放大器电路:(1)求电压增益U o/U S;(2)求由电压源U S看进去的入端电阻R in。
答案:图5.3第一套基本题6.1 图6.1所示电路已处于稳态,当t=0时闭合开关S。
求开关闭合后u C(t)和i1(t)的表达式。
图6.1答案:6.2 图6.2所示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闭合开关S。
求开关闭合后i C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
图6.2 答案:6.3 电路如图6.3所示,已知i S=2A,u S=100sin(1000t+90。
)V,R1=R2=50 ,L=100mH。
t=0时打开开关S。
求打开开关后的i1(t)和i2(t)。
图6.3 答案:6.4 电路如图6.4所示,电感无初始储能,i S=2δ(t)A。
求i L和u L。
图6.4 答案:6.5 如果一线性电路的冲激响应是求:输入i S=4[ε(t)-ε(t-2)]所引起的零状态响应。
答案:第二套提高题6.1 电路如图6.1所示,已知:u C(0-)=1V,t=0时闭合开关S。
求U S分别为2V和10V时u C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
图6.1 答案:6.2 电路如图6.2所示已处于稳态,已知:t=0时闭合开关S1,t=1s时闭合开关S2。
求u C和i C。
图6.2答案:6.3 电路如图6.3所示。
已知:,电路无初始储能。
求:和。
答案:图6.36.4 对于一个RC串联电路,电容上有初始储能,当施加电压源激励e(t)= 4ε(t)V时电容上的电压为u C(t)=4(1+e-t)V(t>0)。
若对该电路施加电压源激励e(t)=0.5e-3tε(t)V,求t>0时电容上的电压。
(ε(t)为单位阶跃函数)答案:第一套基本题9.1 图9.1电路中,已知:,(a)电源电压角频率ω=_________,频率f=_____,周期T=_______。
图9.1 (b)电压有效值U=_______,电流有效值I=________。
(c)电压、电流间相位差ψu–ψi=_________。
(d)该负载是______负载,|Z|=_________,ϕ=_________。
答案:9.2 指出下列结果是否正确,若有错,试将其改正。
(一)(二)若则(一)(二)图9.2答案:9.3 用节点法列写图9.3所示电路的相量方程。
图9.3 答案:9.4 如图9.4所示电路中,已知,,Z1=3Ω,Z2=10+j5Ω,Z3=-j10Ω,Z4=20-j20Ω。
求两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图9. 第二套提高题9.1 电路如图9.1所示。
已知,,Z1=20Ω,Z2=15-j10Ω,Z3=5+j7Ω,Z4=-j20Ω。
求ab端接上多大阻抗Z时,此阻抗中有最大电流?此最大电流为多大?图9.1答案:9.2 电压为220V的工频电源供给一组动力负载,负载电流I=318A,功率P=42kW。
现在要在此电源上再接一组功率为20kW的照明设备(白炽灯),并希望照明设备接入后电路总电流不超过325A。
因此需要再并联电容。
计算所需电容的无功量、电容值,并计算此时电路的总功率因数。
答案:9.3 已知:U=220V,f=50Hz,电流表A1的读数为4A,A2的读数为2A,A3的读数为3A,Z3为感性负载。
试求:R2和Z3。
图9.3答案:第一套基本题11.1 知R-L-C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U S=1V,频率f=1MHz。
现调节电容C使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此时电流I0=100mA,电容电压U C0=100V。
求元件R、L、C的参数和品质因数Q。
答案:11.2 图11.2所示电路处于谐振状态,电压U S=2V,电感L=20mH,电容C=2 F。
求电流表的读数。
答案:图11.211.3 求图11.3所示电路的谐振角频率。
图11.3答案:11.4 图11.4所示电路中,电源u S包含100kHz和50kHz两个频率的分量。
现要求负载电阻中不含100kHz频率的电流,50kHz频率的电流最大。
已知电感L=10mH,负载电阻图11.4 R=20 。
求电容C1和C2。
答案:第二套提高题11.1 分别用电源等效变换和互易定理求电流有效值I。
答案:图11.111.2 图11.2所示并联回路处于谐振状态,此时电流表2的读数是14.14A,电压表的读数是100V,又电流表1和电流表3的读数相等。
求该两块表的读数和R、X L和图11.2X C。
答案:11.3 已知图11.3中电压U S=200V,R=100Ω,L=4H,C1=3μF,C2=1μF。
求谐振角频率和谐振时各电流的有效值。
图11.3 答案:11.4 求图11.4中各表的读数(有效值)。
图11.4答案:第一套基本题11.1 知R-L-C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U S=1V,频率f=1MHz。
现调节电容C使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此时电流I0=100mA,电容电压U C0=100V。
求元件R、L、C的参数和品质因数Q。
答案:11.2 图11.2所示电路处于谐振状态,电压U S=2V,电感L=20mH,电容C=2 F。
求电流表的读数。
答案:图11.211.3 求图11.3所示电路的谐振角频率。
图11.3答案:11.4 图11.4所示电路中,电源u S包含100kHz和50kHz两个频率的分量。
现要求负载电阻中不含100kHz频率的电流,50kHz频率的电流最大。
已知电感L=10mH,负载电阻图11.4 R=20 。
求电容C1和C2。
答案:第二套提高题11.1 分别用电源等效变换和互易定理求电流有效值I。
答案:图11.111.2 图11.2所示并联回路处于谐振状态,此时电流表2的读数是14.14A,电压表的读数是100V,又电流表1和电流表3的读数相等。
求该两块表的读数和R、X L和图11.2X C。
答案:11.3 已知图11.3中电压U S=200V,R=100Ω,L=4H,C1=3μF,C2=1μF。
求谐振角频率和谐振时各电流的有效值。
图11.3 答案:11.4 求图11.4中各表的读数(有效值)。
图11.4答案:12.1 对称三相电路如图12.1所示。
已知线电压为220V,对称三相阻抗Z=30+j40Ω。
求线电流I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