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下料表格(带图)附手算钢筋公式汇总表

合集下载

钢筋下料单(参考模板)

钢筋下料单(参考模板)

广西省南宁市心圩中学教学综合楼钢筋下料单编者:胡一帆审核:兰茗目次1钢筋下料单编制说明 (1)1.1参考资料 (1)1.2基本公式 (1)1.3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1)1.4箍筋增加值 (1)1.5钢筋概况 (1)1.6下料单内容 (1)2承台下料计算 (2)2.1独立柱基础ZJ1承台 (2)2.2独立柱基础ZJ2承台 (4)2.3独立柱基础ZJ3承台 (7)2.4独立柱基础ZJ4承台 (10)2.5独立柱基础ZJ5承台 (12)2.6独立柱基础ZJ6承台 (15)2.7独立柱基础ZJ7承台 (18)2.8独立柱基础ZJ8承台 (21)2.9独立柱基础ZJ9承台 (24)2.10独立柱基础ZJ10承台 (26)2.11独立柱基础ZJ11承台 (29)3框架柱下料计算 (31)3.1KZ1角柱 (31)3.2KZ3边柱 (38)3.3KZ13中柱 (44)4框架梁下料计算 (51)4.1标准层KL10框架梁 (51)4.2标准层KL11框架梁 (55)4.3顶层屋面W1KL3框架梁 (60)4.4顶层屋面W1KL4框架梁 (64)4.5标准层LL3连续梁 (67)4.6顶层屋面W1LL1连续梁 (71)5现浇板下料计算 (74)5.1标准层B1现浇板 (74)5.2标准层B2现浇板 (77)5.3标准层B3现浇板 (80)5.4顶层屋面B1现浇板 (84)5.5顶层屋面B2现浇板 (87)5.6顶层屋面B3现浇板 (90)5.7屋面楼梯板和PTB-1平台板 (93)1钢筋下料单编制说明1.1参考资料(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筋快速下料方法与实例》(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3)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技术》1.2基本公式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一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弯钩增加值)1.3钢筋弯曲量度差值表1-1钢筋弯曲量度差值表表1-2箍筋弯钩量度增加值1.5钢筋概况本工程钢筋为HPB235(一级钢)、HRB335(二级钢)。

钢筋下料计算图解

钢筋下料计算图解
3d
(4)钢筋的搭接 搭接长度:按设计或规范执行,且不小于300;
ll=ζla (ζ为接头百分率修正系数) 接头数量:直径25mm以内,按8m长一个接 头,
直径25mm以外,按6m 长一个接头; 现浇混凝土墙、柱按楼层计算搭 接个数 。
构造柱钢筋搭接
条形基础 大角钢筋
(5)钢筋的锚固
锚固长度: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
土标号、环境类别有关。按设计要求执行,无 要求的按规范执行。(见表5.7和表5.8)
如一类环境:柱30mm,梁25mm、板 15mm
平面钢筋 砂浆或砼
垫块
立面钢筋 塑料垫块
(2)弯起钢筋长度增加值(s-L)
0
0
0
0
0
0
0
0
0
注:h0为弯起高度,h0=构件断面高-2×保护层厚度
(3)弯钩增加长度(平直段3d) 平钩( 180 °): 6.25d(圆钢端部弯钩) 斜钩( 135 °): 4.9d (箍筋端部弯钩)
梁是板的支座 柱是梁的支座
基础梁是柱的支座
标准图集:
系 列 图 集
G101
钢筋平法图集适用范围:
•现浇混凝土柱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 •现浇混凝土梁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筏形基础 •现浇混凝土楼板与屋面板 •箱形基础、地下室结构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桩承台
03G101-1
03G101-2 04G101-3 04G101-4 08G101-5 06G101-6
总根数=加密× 2+非加密
加密区根数=[ 1.5×梁高-50 ] / 加箍密筋间根距数+计1 算 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
总根数=加密× 2+非加密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一、常用符号说明:
l:钢筋长度(单位:m)
Φ:钢筋直径(单位:mm)
N:钢筋数量(根)
A: 钢筋截面积(单位:mm²)
g: 钢筋比重(单位:g/cm³)
V: 钢筋体积(单位:cm³)
二、计算公式和步骤:
1.计算钢筋截面积(A):
2.确定钢筋长度(l):
钢筋长度根据构件的尺寸和构造要求来确定,一般根据图纸上给出的数据或实际测量来确定钢筋的长度。

3.计算钢筋体积(V):
钢筋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A*l计算得出。

4.计算钢筋数量(N):
钢筋数量可以通过公式N = V / (g * 1000)计算得出,其中g为钢筋的比重,单位为g/cm³。

在进行具体的钢筋下料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钢筋规格和构件要求进行选择和计算。

举例说明:
假设需要计算一根直径为12mm、长度为6m的钢筋的下料数量。

已知钢筋的比重为7.85g/cm³。

1.计算钢筋截面积(A):
2.确定钢筋长度(l):
钢筋长度为6m。

3.计算钢筋体积(V):
4.计算钢筋数量(N):
所以,直径为12mm、长度为6m的钢筋的下料数量为86根。

钢筋下料表格(图)

钢筋下料表格(图)

KZ1-01 KZ1-02 KZ1-03 KZ1-04
Φ20 Φ16 Φ10 Φ10 Φ22 Φ16 Φ10 Φ10 Φ18 Φ10 Φ10 Φ10 Φ10 Φ10 Φ16 Φ12 Φ8 Φ12 Φ16 Φ8 Φ14 Φ8 Φ8 Φ8 Φ8 Φ16 Φ16 Φ16 Φ16 Φ16 Φ10 Φ18 Φ18 Φ18 Φ18 Φ20 Φ10 Φ16 Φ16 Φ16 Φ18 Φ10 Φ16 Φ16 Φ16 Φ16 Φ16 Φ16 Φ16 Φ10 Φ22 Φ16 Φ16 Φ10 Φ18 Φ18 Φ18 Φ18 Φ20
250 330 330 250 270 270 270 270
1680 7170 7170 1973 1680 24010 24010 2025 2400 3525
125 110 80 40 125 90 90 45 45
1555 7060 7090 1933 1555 23920 23920 1980 2355 3525
18 18 10 16 16 10 16 16 16 16 16 16 10 16 16 16 16 16 16 10 18 18 18 18 20 18 10 16 16 16 16 16 10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10 8 10 8 8 8 8 10 8 1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4 4 4 4 4 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40 3 2 50 4 2 2 2 2 2 110 4 2 2 2 2 2 110 4 2 1 1 2 2 110 4 2 2 2 2 60 32 23 37 24 32 24 35 12 35 13 17 24 39 8 39 24 55 60 55 60 30 14 51 14 35 35 11 11 58 55 58 16 16 30 8 50 8 20

钢筋下料全集详细计算公式及其实例

钢筋下料全集详细计算公式及其实例

钢筋下料全套计算公式及实例预算类 2010-05-18 16:11:44 阅读84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Ln是指净长)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lae是指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Hc是指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G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N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钢筋计算表格(带公式)

钢筋计算表格(带公式)

单重kg 重量kg/m 井室数量
备注
单重kg 重量kg/m 井室数量
备注
单重kg 重量kg/m 井室数量
备注
同上
#NAME? (2400+200+400-40-35-700+300-2*35)/1000
内侧纵筋2-2 三级 16 ((3100+600-2*35)/150+1)*2 #NAME?
同内侧纵筋1-1
外侧纵筋2-2 三级 16
同上
51
同内侧纵筋2-2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工程名称:检查井DN600
序 号
构件名称
位置
编号直 径Fra bibliotek根数计算式
钢筋工程量计算表格
根数
钢筋长计算式m
单根长度m 总长m
工程名称:检查井DN600
序 号
钢筋工程量计算表格
工程名称:检查井DN600
序 号
构件名称
位置
编号
直 径
保护层厚度 顶板为30mm;底板下部40mm;其余35mm
1 底板配筋
上部筋1-1
三级 16
上部筋2-2
三级 16
下部角筋
三级 16
根数计算式
根数
(2600-2*35)/150+1 (3700-2*35)/150+1
18+26
#NAME? #NAME?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手工算量钢筋公式汇总(表格)

手工算量钢筋公式汇总(表格)

备注
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La, 1、(支座宽度-1 个 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La 即可; 2、La>(支座宽度-1 个保护层厚度)≥ 0.4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15d 弯钩; 3、(支座宽度-1 个保护层厚度)< 0.4 La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支座宽≥Lae 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 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 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中间层
钢筋手工算量 构件
顶层
钢筋
角柱
计算公式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 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8d(保证65%伸入梁内)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 (如果是Ⅰ级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 布筋间距+1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 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钢筋下料表

钢筋下料表

序号项目图示技术要求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下料长度= 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长度-弯曲调整值+弯曲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 弯曲调整钢筋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钢筋弯曲调整值弯曲角度30°45°60°90°135°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3 弯钩增加长度弯钩型式: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钩增加长度,按图所示的计算简图,其计算值:半圆弯钩为6.25d(a)直弯钩为 3.5d(b)斜弯钩为 4.9d(c)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值(mm)直径≤68~10 12~18 20~28 32~36弯钩长度40 6d 5.5d 5d 4.5d4 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度长系数表弯起角度α=30°α=45°α=60°斜边长度s底边长度l增加长度s-l2ho1.732ho0.268ho1.41hoho0.41ho1.15ho0.575ho0.575ho5 箍筋调整值箍筋调整值,即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应根据箍筋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量度得出箍筋调整值箍筋箍筋直径(mm)量度方法4~6 6 8 10~12量外包尺寸40 50 60 20量内皮尺寸80 100 120150~176 弯曲划线尺寸的标注钢筋弯曲成型前,应根据图纸尺寸对下料的钢筋在配料单上标明尺寸,并应注明各弯曲的位置和尺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