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道教与传统文化

道教与传统文化

五、道教与传统文化道教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鲁迅有一段话说得很透彻:“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

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鲁迅《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道教正式教徒人数之有限与道教文化影响之广大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在其他宗教是极为少见的。

道教信徒历来是中国五大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中最少的,从未超出几十万人。

但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却远远超出教徒的范围而达到各阶层、各领域、各地区、是全局性的影响。

可以说,不对中国道教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不可能全面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便懂得中国大半。

”所以,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与中国传统社会道教是在古代中国的社会里孕育、发展、成熟起来的,他也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特别当它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宗教信仰体系后,这种作用和影响就愈见其大。

可以说,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见到道教的影子,比如在政治和社会历史领域,道教就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一方面统治者总是利用道教来为其统治服务,客观上使道教长期得到统治者的扶持。

其中尤以唐玄宗、宋徽宗、明世宗最为突出。

另一方面,道教本身也在积极地向统治者们靠拢,力求改变其民间色彩,剔除不适应于统治者需要的成分,使道教逐渐成为维护统治者的工具。

葛洪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

除此之外,道教在下层民众中的影响也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许多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也曾利用道教作为他们发动起义的思想工具和组织工具,如黄巾起义,孙恩、卢循起义等等。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学道教发端、生长于中国社会之中,必然要吸收由这个社会产生的精神养分,其中当然包括文学艺术。

同时,道教作为一种特殊的信仰形态一旦被社会所接受,并享有较高地位时,反过来也会影响文学艺术。

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道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宗教思想流派之一-,也是后世道教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

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

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竞争加剧,为了因应这种局势,黄老道家首先提出了法、术、势、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学术摆脱了理想主义的棄臼,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

在此基础上,黄老道家又提出了道生法的主张,不但解决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问题,还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

2、对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支柱之一,曾以黄老道家的形式在先秦和西汉初期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后世有人用道法家称呼黄老道家。

儒家独尊后,中国法律制度形成了外儒内法的格局,但道家思想所倡导的法之原则与精神,还是间接隐性地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对传统军事思想的影响。

道家在致力于治身治国的同时,也对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战争给予了高度关注。

所以《老子》、《黄帝四经》、《鹛冠子》、《文子》、《吕氏春秋》、《管子》、《淮南子》中均包括大量的军事思想,另外,黄老道家普遍还有出"义兵”(即正义军队)的思想,而这些观点和思想对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有很大影响。

4、对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科学范式始终在追求事物内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为核心,以天地人关系为主线,以自然为原则,以道、元气、阴阳、有无、自化等为基本概念的有机科学思想体系。

这种科学思想体系与以逻辑分析为核心的西方机械科学思想体系截然不同,却与现代自组织化理论、复杂科学体系有许多相似之处。

5、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这种影响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主要影响:
1.宗教与哲学思想: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其信仰和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
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主张“道法自然”,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反对强制和干预自然。

这种哲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道德观念:道教的教义强调个人修行和道德品质的修养,提倡清静无为、知
足不争的道德观念。

这些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

3.文化艺术:道教文化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和文学成果,如道教经典、道教音
乐、道教美术等。

这些文化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医学养生:道教注重养生和保健,强调身心合一,注重精神与身体的和谐统
一。

这种医学养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影响了中医理论和保健方法的发展。

5.社会结构:道教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社会的重要信仰之一,其信仰和组织形
式对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也产生了影响。

例如,道教寺庙成为了一些地方社区的中心,为人们提供了宗教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综上所述,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宗教哲学思想到文化艺术、医学养生、社会结构等方面都有涉及。

这种影响不仅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也对亚洲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

道教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中国传统文化

解救数万黎民百姓(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虽然丘处机开出的这些“秘方”并非 成吉思汗真正所需,也没有完全得到他的 认可,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 治者对汉人的残酷杀戮。康熙帝曾对此赞 道:“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 2、追求长生不老,肉体成仙(乐生、重生、贵生)。 • 道教是四大宗教中惟一乐生、重生、贵生的宗教, 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大地大,有生乃大”, 提出世间万事万物之中,人是最为尊贵的,生是最为快 乐的。所以,道教追求长生不老、成仙得道。而且道教 认为,只要诚心悟道,可以肉身成仙。为此,道教提出 了一整套修炼的方法,如内养、外养和房中术等,希望 通过修持,得道成“仙”,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 3、善恶报应和承负 4、泛神思想

灵官殿实图
纯阳殿
供奉吕洞宾 吕洞宾姓吕名岩,字洞宾, 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河中 府永乐县人氏。 幼年已有仙道志,慕清虚恬 淡,不好华饰富荣。後赴长安应 举,於一酒肆中遇锺离祖师,被 以黄粱一梦感化,遂归道门,赐 号纯阳子。乃潜心修道,弘扬道 法。後於鄂州黄鹤楼白日飞升。 全真道尊为五祖之一。亦为传说 中八仙之一。
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 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 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 (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 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七、道教供奉的神像
道教的神仙世界,大致上可分“神” 和“仙”两大系列。 (一)神 “三清”、“四御”、“三元”、日 月五星、四方之神等等,另外还有许多流 行于民间的神也被道教供奉。
(二)仙
仙或神仙指神通广大、长生不死者。道家所 说的仙包括仙人和真人。 仙人:八仙、天妃娘娘(妈祖) 、九天玄女等。

道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和现代价值

道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和现代价值

道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和现代价值道教起源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推崇和追捧。

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

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道”,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我完善,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在中国文化中,道教的传统价值可谓是不可替代的。

一、道教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1.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道教与儒家和佛家不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道教的修炼之道就是模仿大自然,追求自然之道,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避免人类的种种污染和破坏。

由此可见,道教植根于中国的自然文化,强调以和谐为本,追求自我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价值观念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

2.尊重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道教的修炼之道,是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自然中,摒弃人类的傲慢和权利,追求自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的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许多方面,如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诗词、书画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是以尊重自然和谐为核心的艺术形式。

中国园林中的“水、石、植物”是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的构成不仅取决于传统美学价值观念,也与道教的自然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3.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我完善道教认为,人的心灵应该处于一种平静、宽容、自由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通过修炼得到,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我完善。

在中国文化中,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

中国古代诗词、书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充满着追求自我完善和心灵宁静的意境。

这些艺术作品通过意境的描绘透露出一种平和、自然的情感,在中国文化中极具影响力。

二、道教思想在中国现代社会的价值1.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中,一些中华文化的符号,如太极拳、八卦图、各种卦象等,在国际上表现出极高的受欢迎程度。

道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道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道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一、简介道教作为中国传统宗教之一,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道教的核心概念“道”与中国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念、艺术形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习俗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融合。

本文将从道教与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社会风俗等角度来探讨道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现象。

二、道教与哲学思想的融合道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最为明显的体现在哲学思想方面。

道教的核心概念“道”即代表了宇宙的本源和万物的运行规律,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道”、“道法自然”等观念相契合。

这种观念的融合使得中国哲学在科学观、人生观等方面产生了独特的风貌,形成了“自然”、“和谐”、“无为而治”等独特的思想体系,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三、道教与文化艺术的融合1. 文学艺术道教的文化内涵使得其与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以唐代诗人杜甫为例,他的许多诗篇都体现了道教的思想,表达了对于道教理念的崇尚和赞美。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诗歌中,还可以在文言小说、戏曲等艺术形式中找到。

道教所倡导的自然、宇宙的宏伟和无垠等观念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内涵,使之更具哲理性和深度。

2. 绘画艺术道教与中国绘画艺术的融合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中国画中常常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融入了道教的自然观念和山水禅意。

山水画中的山川之美、河流之宽广等元素与道教所强调的自然和谐、无为而治等理念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山水画风。

这种融合不仅增添了绘画作品的艺术诗意,同时也传递了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和谐共生之道。

四、道教与社会风俗的融合道教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与中国的社会风俗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中国传统的祭祀活动中,许多与道教有关的仪式成为了重要的部分。

庙会、道教节日等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弘扬了道教的传统文化。

此外,道教的道家养生理念、内丹修炼等实践也渗透到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促使他们追求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总结:道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儒道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儒道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儒道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道教是在中国固有文化孕育下土生土长的具有浓郁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

“道教是古代巫术、方术依托道家在汉代形成的,以追求长生不死成为神仙为主要目标的人为的世俗宗教。

” 道教在创立它的思想信仰体系时是“上标老子、次述神仙。

”就是说它把道家创始人老子奉为自己的开教祖师,王阜撰《老子圣母碑》说“老子者,道也。

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

道教把老子的《道德经》尊为开教的圣典。

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

道教理论主要讲人与人、人与众物、人与诸神的关系,形成自然宇宙论和神学创世论。

劝善成仙精神定了道教论理的主调。

自然无为是道教伦理的核心准则,如《抱朴子内篇》说:“无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也。

”尚中是道门中人的伦理方法论。

道教不是某一个教主在短时间内创立的,而是通过多渠道逐渐积累融合而成的。

东汉末年正式产生,但经过了漫长的酝酿过程,上限极难确定。

两千年来,它随着我国的历史发展不断调整、更新和演变,积淀成丰富的道教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哲学、政治、伦理、文学、艺术、道德、医学、养生、古代化学、长生、冶金、天文历法、建筑、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

道教积累了大量的经典和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清朝以后逐渐衰落,但这种信仰早已是民间习惯的宗教观念,所以仍有相当多的信徒,在群众中影响很大。

道教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

它与其他文化领域有着长期的密切关系。

一、道教的思想来源于古代文化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它是在神州大地的怀抱中诞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它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它的营养成分,成为它的思想渊源的一部分。

道教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首先表现在它的思想来源上。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与研究道教文化的优良传统及发掘道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已成为引导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项重要内容。

道协、华夏出版社、社科院宗教所与道教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宗教所等单位共同组织编篡《中华道藏》的工作,这是一项世纪之交的宏大工程,其对弘扬道教文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形成于东汉时期,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老子在道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般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与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宗教学说。

但我们也要明白一点,道教与道家不一样,道家是学术派别,而道教则是宗教派别,虽然二者相互影响,但绝不可以混淆为一谈。

一、中华古老的文化博大精深,对于这种说法现在基本上没有人会反对。

而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就像毛泽东形容我们革命时期的红军队伍一样,他说:“红军就是个大熔炉,淘汰了渣滓,留下了真金”。

那么中国的文化也如此,经此了几千年时间的检验,留下了真正有文化内涵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道教文化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是我们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信仰,距今已经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文化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生活。

道教信仰的宗旨是“延年益寿、羽化豋仙”,相信人只要经过一定的修炼,人就可以脱胎换骨,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由于当时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合理的解释正常的自然现象,当时人们是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同时当时的人们感到自己的力量太渺小,对死亡的恐惧,所以开始塑造一些神的形象来消除当时人们的恐惧心理,同时也向往“凌霄宝殿”自由自在的神仙生活。

二、道教成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巨大的社会作用。

中华文化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秦朝则是崇尚依法治国;汉时期,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末时期佛教、道教开始兴起,儒家、道家、佛教、道教的文化繁荣基本上领导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摘要?道教是我国
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自他产生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若从它的前身方仙道?黄老道算起时间久更长了?它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学、养身学、气功学、以及民族关系、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这两个方面?道教对此影响颇深。

关键词?道教传统文化影响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在其创建和
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不少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成为它思想源泉的一部分。

道教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它的思想来源上多样性它对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收
并蓄的态度?所以道教留下来的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大集合、大杂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又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过巨大而又复杂的影响。

第一对古代政治历史的影响。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有许多封建王朝大力提倡道教?用道教的教义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武
器?所以道教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封建统治者关系是十分密
切的。

许多古代的农民起义也是与道教的思想密切相关?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利用道教经典中的某些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来指导农民起义?此后利用道教的教义起义的农民战争也有很多。

所以道教对我们国家下层社会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

第二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

我国的许多道教学者?例如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等这些都为我国古代文化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贡献?特别是道教长期与佛教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碰撞?排斥到最后的不断融合?兼容并须的发展过程?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而且道教的许多劝善书以及大量戒律都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为我国古代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

第三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艺术著作中都有道教的影子?道教的主要目的在于羽化成仙?而这种思想也反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著作中?成为文学著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这种思想而创作的诗、词、赋、小说等题材的作品数量众多?伟大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这其中的主要代表?其部分诗也被称为神仙诗。

此外有关道教的雕塑、石刻、建筑都各具特色?由此可见都道教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同时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四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影响。

道教为了实现长生不死?从一开始便十分重视炼
丹术。

在道教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修炼各种方术?在客观上为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技术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与经验。

炼丹术的发展?为近代实验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同时?许多道教的人往往兼通药物学和医学?为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养生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

孙思邈将道教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