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合集下载

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98
1.“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出自《上邪》。

答案:正确
2.下列作品中,描写戍边战士艰苦生活的是
A.《氓》
B.《七月》
C.《东山》
答案:C
3.《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
A.采诗说
B.删诗说
C.献诗说
答案:B
4.《洛神赋》的作者是
A.曹植
B.曹操
C.曹丕
答案:A
5.“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这两句诗出自
A.《咏史》
B.《赠秀才入军》
C.《咏怀》
答案:B
6.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A.齐、鲁、韩、郑
B.韩、鲁、齐、吴
C.齐、鲁、韩、毛
答案:C
7.《木兰诗》为汉代民歌。

答案:错误
8.《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
A.河北
B.山东
C.河南
答案:C。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模拟试题(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分风、雅、颂三类,其中《氓》、《七月》属于(风诗)。

2、屈原在民间歌谣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因为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所以汉代人把这种文体称为(楚辞),后世又称(骚体)。

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3、《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互见法)。

4、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5、元杂剧前期最优秀的作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6、代表清代剧坛最高成就的是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的写景名句。

8、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9、《庄子》善于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说极为抽象的哲理,《庄子.逍遥游》中以(鲲鹏)变化为喻,与蜩、鸴鸠、斥鷃等作对比,引出一系列比喻,说明眼光短浅、志量狭小是不能理解伟大境界的。

10、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最出色的后两句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范成大)晚年创作了《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成就很高,使他在文学史上赢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

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4、“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15、“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6、(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7、清代柳泉居士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

18、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蒋防)。

19、“初唐四杰”是(卢照邻、骆宾王、杨炯)和王勃。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诗经》中所收诗歌,其年代大约始于西周初年,断至_______。

2、《左传》的作者,相传是_______。

3、孔子是春秋末年_______国人。

4、《哀郢》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

5、《苏武传》中,用人情感化劝降苏武的是_______。

6、《迢迢牵牛星》中写牛郎织女"_______,脉脉不得语。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诫后主"不宜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8、《拟咏怀》的作者是_______。

9、王勃《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是指著名诗人_______。

10、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表达凌云壮志:"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

"11、韩愈的《_______》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1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是指_______。

13、《待漏院记》的作者是_______。

14、欧阳修《醉翁亭记》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这里的"乐"是指_______。

15、北宋_______与其子拭、辙皆当时著名文人,世称"三苏"。

16、《稼轩长短名》是_______的词集。

17、"枯藤老树昏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出自_______的名篇《天净沙·秋思》。

18、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中"县官"是指_______。

19、吴伟业名句"恸哭文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指的是_______。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一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1.《左传》是一部解释孔子所编《春秋》的编年史。

【答案】:正确2.下列诗篇中,属于左思《咏史》八首的是()A.《湛湛长江水》B.《夜中不能寐》C.《郁郁涧底松》D.《荆轲饮燕市》【答案】:CD3.《诗经》按照题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答案】:错误4.按照班固的解释,“离骚”的意思就是()A.遭受忧患B.被离间骚扰C.离别的忧愁D.发牢骚【答案】:A5.《孔雀东南飞》的下列诗句中,不正确的是()A.十三能织素B.共事四五年C.十七为君妇D.十五知礼仪【答案】:BD6.阮籍的代表作是82首《咏怀》诗。

【答案】:正确7.《战国策》是秦代吕不韦编订成书的。

【答案】:错误8.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有()A.《左传》《国语》B.《国语》《战国策》C.《春秋》《左传》D.《春秋》《国语》【答案】:B9.下列句子属于谢朓的诗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是()A.杂英满芳甸B.参差皆可见C.喧鸟覆春洲D.新阳改故阴【答案】:ABC10..庾信的诗赋艺术成就很高,可以说是集六朝之大成。

【答案】:正确11.《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共130篇。

【答案】:正确12.下列作品中,描写戍边战士艰苦生活的是()A.《伯兮》B.《东山》C.《七月》D.《氓》【答案】:B13.下列神话故事中,教材讲解的是()A.《后羿射日》B.《夸父逐日》C.《精卫填海》D.《女娲补天》【答案】:BCD1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暧暧远人村”的后面一句是()A.桃李罗堂前B.守拙归园田C.草屋八九间D.依依墟里烟【答案】:D15.《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A.河北省B.山东省C.山西省D.河南省【答案】:D16.善于用构思奇特的比喻和寓言来说理的先秦思想家是()A.孔子B.庄子C.老子D.墨子【答案】:B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逍遥游》的作者是庄子B.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C.“蜩”就是斑鸠D.逍遥游》中,鹏是由鲲变化而来【答案】:ABD18.为孟尝君市义并营建三窟以留退路的是()A.邹忌B.邵公C.烛之武D.冯谖【答案】:D19.下列成语中,出于《邵公谏弭谤》的是()A.门庭若市B.道路以目C.高枕无忧D.退避三舍【答案】:B20.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0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01答案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0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01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0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0001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课程号:5205718
0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0001
单选题(共16题,共48分)
第1题,(3分)
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 。

A、注重合律侬腔
B、推崇语言本色
C、强调场上之曲
D、注重文采才情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C
第2题,(3分)
王士禛倡导()。

A、神韵说
B、格调说
C、性灵说
D、肌理说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A
第3题,(3分)
陈维崧的词风是( ) 。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
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
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
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考作业1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考作业1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第一讲——先秦部分(说明:本辅导参考了秦皇岛电大在线的资料,内容全面系统,是自学的一套不错的资料。

)(一)基础知识一、神话我国现存远古时期著名的神话传说《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是原始人以幻想的形式对所接触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艺术的解释和描述,表现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

二、《诗经》1、《诗经》的概念:它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

《诗经》中的作品,本是配乐的歌词,根据乐调分为《风》《雅》《颂》三类。

《诗经》中十五个地方的歌谣称作《风》,又称《国风》,共160篇。

《诗经》中周天子王城地区的乐歌称作《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诗经》中,用于王室诸侯宗庙祭祀的乐歌称作《颂》,共40篇;宋代以后通行的《诗经》注本是朱熹的《诗集传》。

2、诗经的内容:(1)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反抗精神。

如《豳风·七月》以哀哀倾诉的语气叙写了农夫全家一年到头各种繁重的劳动和无衣无食的穷困生活,还会受到人身侵凌。

(2)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兵役和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如《豳风·东山》、《魏风·伯兮》等。

(3)恋爱、婚姻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

如《秦风·蒹葭》、《卫风·氓》等,都是其中的名篇。

(4)此外,《周南·芣苢》等诗篇反映了劳动的情景。

3、《诗经》表现手法。

《诗经》的表现手法,古人概括为赋、比、兴:赋,是对事物作直接的陈述和描写;比,即打比方,是对事物作形象的比况;兴,是先用别的事物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

《诗经》创始的赋、比、兴手法,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

(注意:兴是一种最具民族特色表现手法,在《诗经》中除了用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起发端作用外,还具有引起联想、比喻、寓意、象征、渲染、烘托等多种微妙的意味,使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0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03答案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0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03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0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0003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课程号:5205718
0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0003
单选题(共19题,共76分)
第1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是陶渊明晚年的代表作,寄托了他晚年的社会理想。

A、《归园田居》
B、《桃花园记并诗》
C、《归去来兮辞》
D、《拟咏怀》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B
第2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志人小说内容包括()。

A、笑话
B、野史
C、正史
D、逸闻轶事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D
第3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从体式上说,贾谊的《鵩鸟赋》属于( )。

A、骚体赋
B、抒情赋
C、大赋
D、小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练习测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C)A.《伐檀》B.《七月》C.《硕鼠》D.《君子于役》2.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 B )A.孟子B.墨子C.庄子D.荀子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C)。

A、XXXB、XXXC、XXX、XXX4、XXX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A)。

A、《咏荆轲》B、《饮酒》C、《归园田居》D、《桃花源记》5、XXX《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所用典故出自(B)。

A、《诗经》B、《楚辞》C、《论语》D、《庄子》6、《望岳》:“XXX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指(C)。

A、华山B、嵩山C、泰山D、恒山7、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A)。

A、《卖炭翁》B、《琵琶行》C、《长恨歌》D、《钱塘湖春行》8、初唐时期力反齐XXX,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旌旗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D)AXXXXXX照邻C沈期DXXX9、XXX《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B)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10、XXX《过故人庄》是一首著名的(C)A山水诗B边塞诗C田园诗D哲理诗11.“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出自(A)A.《论语》B.《孟子》C.《庄子》D.《韩非子》12.XXX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A)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13.我国文学史上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成熟的作品是(C)A.《陌上桑》B.XXX《咏史》C.《古诗十九首》D.《孔雀东南飞》14.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D)A.《短歌行》B.《蒿里行》C.《观沧海》D.《龟虽寿》15、《报任少卿书》一文的体裁是(B)A人物传记B书信C激文D上奏朝廷的文书116、XXX《赠白马王彪》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A)A采用首尾蝉联的艺术形式B采用首尾呼应的表现形式C采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D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17、XXX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喻指(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9选7,计28分):1、“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日出。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4、“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5、“郁郁涧底松,离离上山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6、“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7、“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两闲人如吾两人耳。

”9、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翻译题(18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参考译文:我曾经整日地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见(招手的人);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快,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计24分):1、简析《逍遥游》的论证方法和艺术特色。

《逍遥游》的论证方法主要有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作者为了说明顺应自然、忘却自我的绝对自由的逍遥境界,通过鲲鹏与蜩、鸴鸠、斥鴳、朝菌、蟪蛄、宋荣子、列子等一系列的比喻对比,说明人与万物皆有所待而不得逍遥的事实,并从齐物的角度自然证明了真正逍遥的境界。

(6分)《逍遥游的》集中体现了庄子散文浪漫主义的特点,其一表现在奇特的构思和及其丰富的想象上,如文中层层推进对比论证的使用和对鲲鹏变化的描述;其二表现在丰富词汇的熟练运用和对事物的自在描绘上。

(6分)2、简析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

辛弃疾的《摸鱼儿》主要通过传统的比兴手法,含蓄委婉地寄托了词人壮志难申的身世之感和深切的爱国热情,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憎恨。

(9分)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全词能以婉媚的儿女情态曲折地体现出“化为绕指柔”的英雄情怀。

(3分)四、论述题(30分):试评析《李将军列传》(节选)中的李广形象。

李广武艺高超,但在战争中并不恃一夫之勇,而是冷静睿智、根据战场的实情灵活机动,故而能凭借其奇正不一的战争谋略扬威于匈奴;他英勇善战,行廉好义,待部下宽让友爱,故多得士兵之心,但仇杀霸陵尉则体现了他性格中刚愎狭隘的一面。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二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9选7,计28分):1、“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人长困蹇驴嘶。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翻译题(18分):壬戊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

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

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计24分):1、简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杜甫思想。

这首诗结合诗人个人的遭遇、感受和对人民的了解,表白了诗人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和忧世济民的执著意愿。

并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矛盾,一针见血地指出统治阶级骄奢荒淫的生活正是建立在剥削掠夺劳动人民的基础之上。

同时联系他在骊山的所见所感,预示了一触即发的政治危机,倾泻出诗人无比深广的忧愤。

诗人对唐代社会的弊病把握准确,诗人是历史的见证人和时代的先驱者,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十分鲜明的“诗史”性质。

2、简析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是龚自珍散文的名篇。

文章以“病梅”象征被病态社会扼制和摧残的人才。

前半部分写造成“病梅”的原因在于人们病态的审美标准,实际上是借以揭露封建专制统治对人才的思想束缚和精神戕害;后半部分写“疗梅”,作者发誓要拯救那些被扼制和摧残的人才,最后更表明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的志向和决心。

此文托物言志,立意深刻,与其说是记叙文,不如说是言简意赅的政论文。

文章形象生动,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感情色彩浓郁,通篇贯穿着一种难以辩驳的逻辑力量。

四、论述题(30分):试析孟浩然《临洞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此诗大致作于诗人游湘地,张说贬官岳州时。

作者写此诗赠张丞相,希望得到他的引荐。

诗中生动描绘了秋汛期间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委婉表达了自己急于求仕的心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但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怀糅合在一起,使人不易看出干谒的痕迹。

特别是前半首写景,不仅充分表现了洞庭湖动人气魄的气势和声威,而且借以象征唐王朝开明强盛的现实,为后半首的述志作了铺垫和暗示。

此诗是孟浩然雄浑壮逸风格的代表作。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三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9选7,计28分):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

3、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婉转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6、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8、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翻译题(18分):《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尚书》上说:“满足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补益。

”警惕与勤劳可以振兴国家,安逸和舒适可以丧失性命,这是自然的道理啊。

因此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优伶来困扰他,却使他丧命亡国而被天下所讥笑。

可见,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祸患吗?三.简答题(24分)1、简析《逍遥游》的论证方法和艺术特色。

《逍遥游》的论证方法主要有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作者为了说明顺应自然、忘却自我的绝对自由的逍遥境界,通过鲲鹏与蜩、鸴鸠、斥鴳、朝菌、蟪蛄、宋荣子、列子等一系列的比喻对比,说明人与万物皆有所待而不得逍遥的事实,并从齐物的角度自然证明了真正逍遥的境界。

《逍遥游的》集中体现了庄子散文浪漫主义的特点,其一表现在奇特的构思和及其丰富的想象上,如文中层层推进对比论证的使用和对鲲鹏变化的描述;其二表现在丰富词汇的熟练运用和对事物的自在描绘上。

2、简析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

辛弃疾的《摸鱼儿》主要通过传统的比兴手法,含蓄委婉地寄托了词人壮志难申的身世之感和深切的爱国热情,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憎恨。

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全词能以婉媚的儿女情态曲折地体现出“化为绕指柔”的英雄情怀。

四、论述题(30分):试评析《李将军列传》(节选)中的李广形象。

李广武艺高超,但在战争中并不恃一夫之勇,而是冷静睿智、根据战场的实情灵活机动,故而能凭借其奇正不一的战争谋略扬威于匈奴;他英勇善战,行廉好义,待部下宽让友爱,故多得士兵之心,但仇杀霸陵尉则体现了他性格中刚愎狭隘的一面。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四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9选7,计28分):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得眠。

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